第6课隋唐的科学技术

合集下载

第6课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练习4(解析版)

第6课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练习4(解析版)

第6课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一、单项选择题1.(2010年深圳市宝安区高考质量检测卷)据《萍洲可谈》载,北宋时有人在广州看到“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观指南针”。

材料最能说明A.指南针用于风水观测 B.广州出现了专职气候观测师C.北宋时就发明了指南针 D.航海使用多种观测技术解析:D 从题目的“舟师”可以看出航海者,从“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观指南针”可以看出需要从不同时候通过不同方法观测2.(2009山东平邑二中10月)四大发明之所以是中国成为世界文明古国重要标志,是因为四大发明A.是西方早期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有力武器B.在推动人类进步的过程中作用巨大C.发明时间长,技术含量高D.领先西方时间长,足以令中华民族骄傲至今解析:B 中国的四大发明传入西方后,对于人类的文明进程、地理大发现中等起了重要作用,中国因此被称为世界文明古国之一。

3.(2009汕头市潮阳一中11月)“‘四大发明’是中华民族的奇迹和骄傲,但罗盘针可以导航也可以看风水;火药可以开矿筑路也可以制造杀人的武器。

”就此观点,甲乙同学展开争论,甲:“四大发明一方面代表了辉煌的成就,另一方面在某种程度上束缚了中华民族的发展。

”乙:“科学技术能否产生巨大的效益取决于社会环境。

”对甲、乙同学的看法,你认为()A.甲正确,乙错误 B.甲错误,乙正确 C.甲、乙都正确 D.甲乙都错误解析:四大发明的成就让中国产生了自大的心理,从而不屑于跟外界进行文化交流,从而阻碍了中华民族的发展;中国的四大发明没有产生巨大的效益很重要的原因在于经济上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政治上的封建专制和文化上的专制导致了中国缺乏一个宽松的社会环境。

故应选C。

4.(2009广东广雅中学10月)有关“司南”,当时的著作《韩非子》中就有:“先王立司南以端朝夕。

”“端朝夕”就是正四方、定方位的意思;《鬼谷子》中记载了司南的应用,郑国人采玉时就带了司南以确保不迷失方向。

……指南针一经发明很快就被应用到军事、生产、日常生活、地形测量等方面,特别是航海上。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五单元 第6课《隋唐的科学技术》学案(无答案) 岳麓版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五单元 第6课《隋唐的科学技术》学案(无答案) 岳麓版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五单元第6课《隋唐的科学技术》学案(无答案)岳麓版【学习目标】1.了解赵州桥、雕版印刷术、子午线以及唐朝的医学成就2.体会中国古代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讲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情境一:欣赏赵州桥的图片。

这座看似普通的桥有着怎样的历史价值呢?情境二:观看视频《四大发明·印刷术》。

印刷术产生于何时?这一时期有哪些科技成就?二、自主学习1.问题导学隋唐时期有哪一些显著的科技成就?2.自主练习①赵州桥:设计者:朝工匠设计和主持建造。

历史地位:赵州桥是的石拱桥。

比欧洲最早建立的石拱桥早约年。

②雕版印刷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是:、、和雕版印刷术大约在帝时出现,唐朝晚期,雕版印刷术已比较兴旺。

著名的印刷中心有:和等地。

世界上现存的最早标有确切年代的雕版印刷品是晚唐印制的《》。

意义:有利于。

③僧一行测量子午线:僧一行的主要贡献:首次实测的长度;制定《》,形成了我国古代成熟的体系;首次发现现象,比英国天文学家的发现早了近年。

④唐朝医学方面的成就:孙思邈:编成了《》一书。

后世尊称他为“”。

唐政府颁行《》是我国、也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正式颁布的药典性专著。

三、合作学习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共同解决自主练习中的疑难问题。

四、拓展延伸1.学生质疑:;。

2.教师质疑:①赵州桥历经1300多年,至今仍巍然屹立。

想一想,它在今天有何价值?②孙思邈的高尚医德表现在哪些方面?五、总结升华隋唐时期,科技成就显著:赵州桥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石拱桥;雕版印刷术对人类文明的传播和发展做出重大贡献;僧一行是古代杰出的科学家;孙思邈被后世称为“药王”。

国家统一和经济繁荣是科技进步的前提;科技进步又推动着社会的发展。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六、课后学习指导1.古人用“百尺长虹横水面,一弯新月出云霄”形容下列哪项建筑()A.赵州桥 B.长城 C.运河 D.大雁塔2.下列科技成就在隋朝时期就出现的是()①赵州桥②雕版印刷术③《金刚经》④《千金方》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 D.③④3.如果你在唐朝时写作了一本论著需要出版,从印刷速度以及成本方面考虑,可以选择A.人工手抄 B.活字印刷 C.雕版印刷 D.电脑录入()4. 考古工作者对一座古墓进行考古挖掘时,发现了许多开元通宝、青瓷、白瓷、三彩瓷器、雕版印刷品等文物。

隋唐的科学技术教案

隋唐的科学技术教案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隋唐时期的科学技术发展状况,认识这一时期科学技术的重要性和影响。

2. 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隋唐时期的主要科技成果,提高学生对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认识。

3. 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热爱科学、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1. 隋唐时期的科技发展背景2. 隋唐时期的农业技术进步3. 隋唐时期的医药学发展4. 隋唐时期的数学和天文学成就5. 隋唐时期的手工业技术创新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隋唐时期的农业技术进步、医药学发展、数学和天文学成就、手工业技术创新。

2. 教学难点:隋唐时期科技成果的国内外影响及其历史意义。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教学,展示隋唐时期的科技成果,增强学生对历史的直观感受。

2. 采用案例分析法,深入剖析隋唐时期的典型科技成就,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隋唐时期科技发展的原因和影响,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4. 采用提问法,激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历史问题。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隋唐时期的历史背景,引导学生关注这一时期的科学技术发展。

2. 教学内容讲解:分别讲解隋唐时期的农业技术进步、医药学发展、数学和天文学成就、手工业技术创新。

3. 案例分析:选取具有代表性的隋唐科技成果,进行深入剖析,让学生了解其历史意义。

4.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学生探讨隋唐时期科技发展的原因和影响,分享讨论成果。

5. 总结与评价:对隋唐时期的科技成果进行总结,评价其在我国科技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6.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隋唐时期科技成就的理解程度。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和思考深度。

3. 课后作业:检查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估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4. 期中期末考试:设置有关隋唐科技成就的试题,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

第6课 中国古代的科技思想和实践

第6课 中国古代的科技思想和实践
5、东汉: 张衡对月食做了最早的科学解释;地球为圆 形的见解比欧洲早1000年,发明水运浑象仪(滴壶漏水 发动,测量天体位臵)和地动仪(遥测地震方位)。
浑象仪,也叫“浑象”、“浑天仪”,表示天象运 转的仪器,类似现代的“天球仪”。它用漏壶滴水发动 齿轮,带动浑象绕轴旋转,并使浑象的转动与地球的周 日运动相等,从而将天象准确而直观地表示出来。
时期
魏晋南北朝 220—581
思想史大事、科技成就
佛教、道教迅速传播,儒学出现危机;《齐民要 术》;南朝宋、齐之际的祖冲之将圆周率精确到小 数点后第七位 ;
隋唐
隋581—618 唐618—907源自北宋960—1127
“三教合一”潮流出现;黄道游仪创制并用它发现 了恒星位置的变动;僧一行实测子午线长度;孙思 邈著《千金方》;雕版印刷《金刚经》;发明火药, 《丹经》最早记载;唐末火药用于战争。 “二程”发展理学;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发明使 用人工磁体的指南针并用于航海;沈括著《梦溪笔 谈》。12世纪造纸术传到欧洲。
四、医学
1、编撰与战国,成书于西汉的: 《黄帝内经》,奠定了 中医学理论的基础。 2、战国: 扁鹊被后代医家奉为 “脉学之宗”,采用 望、闻、问、切四诊法,成为中医的传统诊病法。 3、东汉 “医圣” 张仲景《伤寒杂病论》系统论述 了四诊法,成为中医临床医学的经典。华佗发明“麻沸 散”(最早的麻药)、“五禽戏”(最早的体育保健体 4、唐代 操)。 “药王” 孙思邈《千金方》“人命至重,有 5、明代: 贵千金”。 李时珍《本草纲目》,创立了世界最先进的 分类法,体现了生物进化的思想。被誉为“东方医学巨 典”。
3.明清时衰落的原因
(1)经济方面: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占统治地位,限制了生 产力的发展,使科技的发展缺乏足够的动力和物质基础。 (2)政治方面:中国古代君主专制空前加强,封建制度日益 腐朽。 (3)政府政策:封建统治者推行的重农抑商政策与后期的闭 关锁国政策,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和对外交往,进一 步限制了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 (4)文化方面:以儒学为主要内容的教育及文化专制政策 (崇尚理学、八股取士、文字狱等),禁锢了思想、摧残了 人才,使中国古代科技人才十分缺乏。 (5)重人伦、轻自然的文化传统;科举制度的束缚等。 (6)16世纪以来的西欧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文艺复兴、宗 教改革、启蒙运动的思想解放、新航路开辟与殖民扩张、资 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建立等都为科技进步开辟了道路,促进了 西方近代科技的发展。

高中历史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第6课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教学案岳麓版必修3word格式

高中历史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第6课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教学案岳麓版必修3word格式

第 6 课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 学习目标]课程标准归纳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认识中国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要点难点1. 中国古代的主要科技成就及影响。

2.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特色。

一、古代科技的里程碑——四大发明1.造纸术(1)殷商期间,人们把文字契刻在甲骨、陶器上,或镌铸在青铜器上,此后更多使用竹、木简和缣帛做书写资料。

(2)西汉时,发了然植物纤维纸,但纸质比较粗糙。

(3)东汉时,蔡伦改进造纸术,制成合适书写的纤维纸,被时人称为“蔡侯纸”,成为人类文明史上的一项重要发明。

2.印刷术(1)雕版印刷术:隋唐期间,我国发了然雕版印刷术。

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有明确时间记录的印刷品是唐咸通九年 (868 年 ) 雕版印刷的《金刚经》。

(2)活字印刷术:北宋期间,老百姓毕昇发了然活字印刷术。

此后又先后出现了木活字和金属活字。

(3)印刷术的流传: 13 世纪中期,活字印刷术传到朝鲜,此后又从西域传到欧洲。

3.火药(1)唐朝,人们在炼丹制药时有时发了然火药。

唐初孙思邈著的《丹经》中相关于炼制火药方法的最早记录。

4.指南针(1)战国期间,我国就利用磁石指示南北的特征发了然指南仪器——司南。

(2)北宋时,从而发了然使用人工磁体的指南针,并应用于航海。

(3)流传及影响: 13 世纪,指南针传入西欧,在地理大发现中起了重要作用。

[ 易混易错] 宋元期间,火药、指南针和印刷术传入欧洲,在欧洲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中起了促使作用,但不是欧洲实现社会转型的根根源因,其根根源因是资本主义的流行和发展。

1.某学生据以下图误以为蔡伦是造纸术的发明者,对此应如何纠误?蔡伦造纸图示提示造纸术不是蔡伦发明的,由于我国在西汉先期已经有了纸。

东汉的蔡伦是在古人的基础上改进了造纸术,研制成功植物纤维纸,为纸的普及与推行做出了重要贡献。

(2)唐朝末年,火药已应用于战争。

(3)五代和宋朝时,火药还广泛应用于打猎、开山、采石和火器。

(4)14世纪初,火药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在西方社会产生巨大震动。

高中历史丨第六课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

高中历史丨第六课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

李时珍是明代著名医药学家,出 身世医之家。父亲李言闻是明代名 医,李时珍继承家学,尤其重视本 草。李时珍因医术闻名被推荐上京 任太医院判,因发现古代的“本草” 著作里边有大量的错误,任职一年 就辞官返乡,重修“本草”。他用 了18年的时间进行野外考察,又用 了10年的时间三易其稿,终于完成 了自己重修本草的心愿。1593年, 李时珍去世,享年76岁。而《本草 纲目》刻成是在1596年,他去世3年 以后。李时珍没有能够亲眼看到自 己的心血问世,不能不说是一大憾 事。
英国科学家李约瑟在其《中国:发明与发现的摇篮》一 书中说:“古代中国在1500年内科技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现 代世界科技赖以存在的发明一半来自中国的北宋……”
探究:三大发明在北宋得以获得发展的原因?
①商品经济发展,城市繁荣 ②北宋文化的繁荣对印刷术提出了新要求,促使了毕升发明活字印 刷术。 ③唐以来海上贸易和造船业得到了很大发展,促使指南针在北宋时 期用于航海。 ④北宋时,民族政权并立,战争不断,这促进了火器的发展。
四大发明——印刷术
它于1900年被英国人 价值1.96万元的康熙手书写金版《金刚经》 斯坦因从敦煌所骗购。
印刷于公元868年的。 大英博物馆所收藏。
四大发明——火药
火药的起源与 炼丹术有着密切的 关系,是古代炼丹 士在炼丹时无意中 配制出来,至今已 有一千多年历史。
“有以硫黄,雄黄(是砷的硫化物),合以硝石并 蜜烧之,火焰立起,烧手面及屋烬者”。
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 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 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说来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 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马克思
西方人对四大发明是如何评价?

第6课 隋唐的科学技术

第6课 隋唐的科学技术

3、僧一行测量( 子午线 ) 4、隋唐时期著名的医学家(孙思邈 ) ,编成了( )一书,后人 《千金方》 尊称他为( “药王” )
再见
文昌中学 曹轼凤
桥身全长50.82米 大拱跨度37.37米
跨度大而和拱高较小, 有什么作用?
特点三
造型美观
赵州桥栏板上的兽面花纹
一、赵州桥
设计者: 李春 ( 隋朝 )
设计科学、便于交 1、赵州桥: 特点:
通、造型美观
意义: 赵州桥是世界上现
存最古老的石拱桥
启示:
体现了中国古老人们的聪明和智慧。
我们的课本是用什么方法 印刷出来的?
除此之外,僧一行还有哪些重大成就?
成就:(1)测量子午线
(2)制定《大衍历》 (3)发现恒星移动现象
四、药王孙思邈
孙思邈
1,孙思邈是什么时候的医药学家? 2,孙思邈的医药学名著是什么?主要记录 了哪些医药学成就? 3,孙思邈有哪些重要的卫生保健主张? 4,孙思邈的高尚医德表现在哪些方面?
• 印刷术曾被誉为人类“文明之母”。 但如果没有印刷术,我们的
隋唐时期 发明时期:
发展: 唐朝晚期 印刷中心: 城都、洛阳
代表作: 《金刚经》——世界上现存最早标有确 切年代的雕版印刷品 意义: 有利于人类文明的传播
三、僧一行测量子午线
张遂(僧一行,公元673--727年),唐朝魏州昌乐 (今河南濮阳市南乐县)人。 张遂自幼天资聪颖、刻 苦好学,博览群书。青 年时代到长安拜师求学, 研究天文和数学,很有 成就,成为著名的学者。
二、雕版印刷术的发明
隋唐时期 发明时期:
发展: 唐朝晚期 印刷中心: 城都、洛阳
代表作: 《金刚经》——世界上现存最早标有确 切年代的雕版印刷品 意义:

贵州省六盘水市第十三中学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五单元 6 隋唐的科学技术导学案(无答案) 岳麓版

贵州省六盘水市第十三中学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五单元 6 隋唐的科学技术导学案(无答案) 岳麓版
各个小题, 将疑难问题进行组内讨论, 不能解决的问题作好标记。
(说明:本环节主要以小组协作的形式共同完成) 1、提出自学过程中组内未能解决的问题,全班讨论解决。 展 示 反 馈 2、能力大比拼:让学生快速记忆“定向自学”各题,以小组为 单位进行展示。 3、合作探究,拓展提升(小组协作完成后派代表发言) 问题:本课的思考
1、学生反思: 反 思 总 结 (1)说体会: (2)说收获: 2、教师反思:
第7课 隋唐的文学艺术【学习目标】 1、知道诗仙李白、诗圣杜甫、白居易及其代表作 2、掌握隋唐时期的书法、绘画
6 隋唐的科学技术
第6课 环 节 学 生 学 习 隋唐的科学技术 内 容 及 要 求 学情预设
【学习目标】 明 确 目 标 1、 赵州桥 2、雕版印刷术的发明
【重 难 点】:雕版印刷术 【学习方法】自主学习,小组交流,合作探究 【学科渗透法制教育】: (说明:基础内容,课堂独立预习完成,请学生在书本上勾画和标 注) 一、赵州桥 1. 、设计和主持建造者:是 匠 设计和主持建造的 2 位 : 、 历 史 。 二、雕版印刷术 1、发明时间: 发明了 印刷术。 考考你: 你能说出雕版印刷的方法吗?
(朝代)的工 。 地
时期,我国已
定 向 自 学
2 、 印 刷 期, 名的雕版印刷印刷中心。
中 、



朝 晚 等地成为著
3 、世界上 现存的最早标有年代的雕版印刷品 :是 《 》 。 4、印刷术发明有什么意义?
印制的
思考: 设想一下,如果没有印刷术,我们的学习和文化生活将会有哪些 困难?
检 查 讨 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没有印刷术,人类文明得不到传播与发展,许多人 没有书读,要读书就得抄书,不可能阅读报纸,不可 能出现知识经济时代。
三、僧一行测量子午线




线
线
四、药王孙思邈
孙思邈
孙思邈的高尚医德表现在 哪些方面?他关于卫生保健的 主张,有哪些值得继承和发扬?
以百姓疾苦为忧,长期坚持在山区为穷人治病作为 终生事业。反对借医术追求名利的行为,认为医生治 病,应没有贪求财物的观念,对患者要有同情心,不 论贫富、贵贱、亲疏,都有一视同仁。 他提倡生活 要有规律、强调运动锻炼养生、饮食和卫生保健以及 注重育儿的主张,在今天仍值得继承和发扬。
C.多索斜拉
D.多孔曲拱
2.(2010·宜宾中考)结合所学知识, 指出右图所示文物的史学价值。
参考答案: 《金刚经》是世界上现存最早标有年代 的雕版印刷品。
隋唐时期领先世界的科技成 就有哪些?
建筑: (1)长安布局严整,体现了世界上高超的建筑艺术水 平; (2)隋朝工匠李春设计和主持建造的赵州桥,是世界 上最古老的石拱桥; 印刷术: (1)隋唐发明了雕版印刷是世界上最早的。 (2)《金刚经》是世界上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雕版印 刷品; 天文历法:
僧一行在世界上第一次测算子午线长度,首次发现 恒星移动现象; 医学方面: 《唐本草》是世界上最早由国家编写颁布的药典。
再见
水口镇中学 谭华林
第6课 隋唐的科学技术 一、赵州桥 二、雕版印刷术 三、僧一行测量子午线 四、药王孙思邈
一、赵州桥 1.赵州桥的建造者:李春 2.赵州桥的特点 3.赵州桥地位:
赵州桥是世界上现存的最古老的石拱桥
李春
李春纪念币
特点一
为什么赵州桥要 在大拱两肩要在大 拱两肩各配上两个小
隋朝工匠李春设计和主持建造
赵州桥

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石拱桥

的 科 学 技
雕版印 刷术
隋唐时期发明 《金刚经》是世界上现存最早

的标有年代的雕版印刷品
僧一行测量子午线
药王孙思邈编成《千金方》
1.(2010·佛山中考)从通行的便利性看,隋朝赵州
桥在造桥技术上的创新设计采用( B )
A.单孔石拱
B.平拱
拱?
可以减少造桥用料,又减轻桥
? 身重量对桥基的压力,增强桥梁的 稳固性,更重要的是,在洪水到来 时能增加泄洪能力。
特点二
拱高7.23米 桥大身拱全跨长度5307.8327米 米
赵州桥
1.跨大弧平,便于车马行往 2.采用敞肩式结构,便于洪水排泄
特点三
赵州桥栏板上的兽面花纹
赵州桥栏板上的花纹
赵州桥非常雄伟,唐朝的张嘉贞曾称赞它 “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张鷟也写诗赞 道:远望这座桥就像“初月出云,长虹饮涧”。 请结合赵州桥图,说一说它有哪些特点?
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 《千金翼方》书影
药王山魁星楼
陕西耀县药王庙
一针救两命
几个人抬着一口白木棺材,后面跟着一位老妇人,仰面捶胸, 嚎啕大哭。正行走间,碰见一老者,童颜鹤发,身背葫芦,急步 上前问道:“老妇人哭送何人?”老妇人只管嚎天呼地,对老者 看也不看,理也不理。老者看那棺材,发现有血滴,忙安慰老妇 人道:“老妇人不要难过,棺内人尚有救。” 老者来到棺前, 让人打开棺盖一看,说:“好险啊,我若迟来一步,这母子二人 可就真完了。”随即拿出根银针,找准穴位,扎进妇人体内,两 指捻提转动。众人围着棺木,瞪大眼睛,摒住呼吸,盯着棺内妇 人。稍停,棺内便传出婴儿啼哭,产妇呻吟一声,众人才松了一 口气。老妇人连连叩头谢恩人。孙真人一针救两命,刹时消息不 胫而走,轰动京兆,传遍唐土。从此,人们对孙思邈以药王相称。
赵州桥—春 赵州桥—夏
赵州桥—秋 赵州桥—冬
二、雕版印刷术
1.印章与拓碑
2.隋唐雕版印刷的方法 3.晚唐印制的《金刚经》 4.发明雕版印刷的意义
有利于人类文明的传播与发展
南朝《瘗(yì)鹤铭》拓片
拓碑用的工具
印刷工具
雕版印刷的工作流程
是世界上现存的最早标有年代的雕版印刷品
印刷术被誉为人类“文明之母”。 设想一下,如果没有印刷术,我们的 学习和文化生活将会有哪些困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