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山地住宅案例分析
山地山地旅馆案例分析

一个智利的诗人曾经说过,“最重要的是每 天晚上灯的开启。而是关灯以后,所存在的 光的记忆”
杭州千岛湖度假村
简介
0 千岛湖开元度假村始建于2004年,位于杭州 市淳安县,是一家豪华度假型酒店,占地300 余亩,珍藏麒麟半岛的层峦叠翠,独享三面环 绕的盈盈碧水,半岛与千岛湖中心湖区月光岛 滆湖相望;酒店拥有227间豪华舒适、完全融 入自然风光的绿色客房,分别有湖景和园景房 可选,每一间客房都拥有独立阳台;度假村拥 有大小会议室共11个,可满足各类型会议及 宴会需要;夏威夷西餐厅与凝香苑中餐厅,让 来客体验美味之余更可尽享千岛湖秀美风情, 更有完备高档的休闲娱乐设施兼有800平方米 室外临湖游泳池、临湖SPA、价值千万的豪华 游艇等个性化尊容配套。2004年4月30日开业 以来,深受中外商务、休闲客人的称赞,因其 绝美的风景和浓郁夏威夷度假风情而赢得了 “东方夏威夷”之美称,2005年9月千岛湖开 元度假村荣膺五星级旅游饭店称号。
0建筑师:German
0地点:智利巴塔哥尼亚地区,
麦哲伦的埃斯佩兰萨省 0建造面积:5213.46 0项目年份:2004—2005 0施工年份:2004—2005
建筑设计来自于巴塔哥尼亚的牧羊农场建筑 散落分布在巴塔哥尼亚人们留下了许多痕迹如连客房建筑将 庭院三面围合起来其中后面的住客房稍微高 起来
沥青膜被黑色碎石覆盖着,这样 能使其不受紫外线侵蚀
聚氯乙烯恒温玻璃窗形成一个联 系的外墙开洞
0景观
天然草在这里自由生长。 一些大石头矗立在庭院中,强调空旷的感觉,捕获 着清晨的每一丝阳光
巴塔哥尼亚随意而生的植物景观把屋顶覆盖,混泥 土屋顶板上镀上了一层沥青膜和两英尺厚的毛毯似 的草
室内设计与室外设计紧密相关
基础设施健全
山地居住区规划设计分析

山地居住区规划设计分析摘要:山地居住区规划设计作为居住区规划设计重要构成部分,在开拓生存空间、提高居住体验和促进建筑事业持续发展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结合山地居住区规划设计要求,联系实际工程案例,从建筑布局、道路组织、空间设计等方面着手,对山地居住区规划设计展开详尽探讨,也希望文章所阐述内容能够为类似项目规划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山地;居住区;规划设计;分析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我国也加快了城镇现代化建设步伐,涉及到的工程项目日益增多,城市用地紧张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而山地居住区因其所体现出的自然生态、回归自然等优势特征,受到社会大众广泛关注,市场前景也十分巨大,对山地居住区进行科学合理规划设计,不仅可以解决当前城市建设用地紧张问题,还能够满足现代人们拥抱生态居住需求,以推动现代建筑行业朝着崭新方向发展[1]。
基于此,对山地居住区规划设计展开研究和分析。
1山地居住区规划设计要求对山地居住区进行规划设计,需要严格遵循以下要求:(1)因地制宜的建筑布局,与平地居住区相比较,山区居住区所处地理环境较为复杂,无形中增加了建筑选址和布局难度,再加上山地地势所体现出的起伏多变特征,需要在建筑布局时遵循因地制宜原则,确保建筑物与山地地形协调统一;(2)自然起伏的建筑天际线,由于山地地势起伏和高差比较大,在进行山地居住区规划设计时就要考虑怎样对其进行协调和利用,一般情况下针对地势较高台地区域,可以对楼层较高建筑进行设置,而针对地势相对较低区域则可以对多层、低层建筑进行设置,具体操作中也要结合地形和建筑高差,使整体建筑形态呈现出依山起伏、高低错落和层次分明形态,整体建筑美观性和艺术性也会得到提高;(3)科学合理道路组织形式,山地居住区道路受地势影响比较大,怎样对道路走线进行设计和确定,直接关系到山地居住区规划成败,结合相关规范规定要求居住区车行道路纵坡需要控制在0.3%~8.0%以内,因此针对坡度较小区域,就可以遵循功能性原则,采用与地形等高线垂直、斜交的方式进行设计,若地形坡度比较大,就可以采取斜切等高线方式对道路加以设计,以更好满足人们行车要求;(4)依托地势打造居住区景观,在对山地地区进行开发和利用时,更加侧重于保护自然生态系统平衡和稳定,因此在进行山区居住区规划设计时要尽可能的保留原有自然山体,并充分利用地形地貌,对水文景观、自然景观加以打造,以满足现代人们拥抱生态居住需求[2]。
山地建筑案例分析PPT(共 42张)

室外
室外
室外
室内
•
总平图
• 平面图和立面图
重庆南山会所
Chongqing nanshan club简介
项目地点:中国 重庆 设计者:SPARK 建造时间:2011年4月—2011年10月 设计理念:建筑的设计概念来自场地的特殊自然环境,设计
旨在将场地峻峭的的地形地势、优美的绿色景观风景纳入 建筑的空间体验中。从社区五十米高的全景瞭望台一直到 峡谷,设计的酒店、会所和商业区俨然是这条景观路线上 自然生成的一部分。这条急剧下沉的路线谨慎的布置着各 个建筑部分,顺应地形等自然条件的同时,也满足社区的 需要。 会所是整个休闲路线的中心,将居民、游客以及总平面图 中的所有元素拉拢起来。
室外实景图
庭院与步道
餐厅、会议厅、宴会厅
出挑的景观露台
景观廊桥与电梯厅
穿 越L 形 两 翼 间 的 院 落 步 道
庭 院 下 层 的 林 间 小 径 及 坡
室内实景
室内的廊道
开放式客房室内
昆明 隐舍
Innhou se生态 旅舍 模型 图
隐舍旅馆总平图
Innhouse生态旅舍一层平面图
会所屋顶在主入口处下折,形成一个室外 休息区,延续了折向水边的屋顶景观路线。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室外实景图
内部实景图
南山会所总平图
南山会所一层平面图
南山会所二层平面图
南山会所负一层平面图
重庆南山会立面图
南山会剖面图
民居 村落 小旅店
隐舍—innhouse
项目名称;Innhouse隐舍 地点:中国云南昆明世博生态城
• 长白山脉的南麓有座山叫五女山。鸭绿江 上游有条支流叫浑江。汉代这里曾经出现 过一个短命的部族叫高句丽,他们在高高 的五女山顶上留下了王城遗址和美丽的传 说,如今已成为世界文化遗产。高句丽遗 址博物馆就在五女山脚下,掩映在树丛当 中。它依附山体,叠合而上,内部空间的 扭转带动了建筑形体的变化。外部模拟王 城遗址而采用的石块筑墙也延续到展厅内 部,形体之间扯开缝隙若干,让自然光景 渗入室内,试图强调时空的转换,让古老
山地型别墅区规划案例(共19张PPT)

融入型
超越 (chāoyuè)型
C、共构型
建筑不是将山体作为背景,而 是共同完成对外在形象的塑造, 建筑形体像从山体中生长而出。
共构型
第二页,共19页。
建筑(jiànzhù)密度:20%
视景独特性
由于地势变幻,每一个点都从 有不同的角度看到的景观有所
不同
第六页,共19页。
山地(shāndì)景观对景观设计的解读
环境 (huánjìng)原
生态
生态 (shēngtài)脆
弱性
对山地景观设计时的解读
在进行景观设计时注意保持原有景观, 不破坏原有的生态平衡链,以免引起局 部环境恶化,如水土流失等
建筑(jià山nzh地ù)景密度观:特24点%
(shēngtài)脆 进行开发时容易引起生态上
交通体系随势而就,打造台地环境,步随景移弱,性吸引出行
的“蝴蝶效应”
充分利用声音在竖向转播上的减弱,利用台地、堡坎、植被等有效规避噪音
生态(shēngtài)脆弱性
建筑密度(mìdù):20%
这样反而影响建筑采景面
第十四页,共19页。
深圳水榭(shuǐxiè)花都
区位(qū wèi):深圳,香蜜湖 占地:16.5万㎡ 建面:23万㎡ 容积率:1.4 建筑密度:15.6% 物业类型:高层、小高层、别墅 绿化率:65%
第十五页,共19页。
深圳星河(xīnghé)丹堤
区位:深圳,宝安,梅林关口 占地:20万㎡ 建面:36万㎡ 容积率:1.8 建筑(jiànzhù)密度:20% 物业类型:12栋高层,大量别墅 绿化率:38%
莫干山案例分析

莫干山——法国山居
项目规模: 莫干山里法国山居,位于莫干山镇紫岭村仙人坑,该项目由法国人CHRISTOPHE PERES(中文名:司徒夫)独资,目前累计投资 6000万元,总建筑面积约5500平方米,总用地面积约21.5亩,是集餐饮、酒吧、酒窖、会议接待、培训、旅游、休闲娱乐、旅游商品 销售于一体的高档法式度假会所。
莫干山——老树林度假别墅
规划布局: 老树林度假别墅是一幢木结构中西合璧的
小洋楼,共二层,它的室外和室内装饰都是经过
主人精心设计采购布置,既有独立的空间也有大 家庭的氛围。老树林度假别墅一、二楼有供游客 住宿的客房,有经过精心布置各具特色的8个房 间,其中3个山景房(标准房带独立卫生间), 3个普通间(标准间,卫生间在房间外),2个 风情房(日式榻榻米房,卫生间在房间外,最多 可同时入住4人),别墅最多可同时入住二十人。
莫干山——法国山居
景观设计: 保留了传统莫干山乡村建筑的简朴风格, 在此基础上又增添了几分现代化的气息。黑 瓦白墙的房子风格似乎是对逐渐消失的当地 建筑文化的复兴。内部装修则与外部的建筑 风格迥异,手工制作的瓷砖,白色大理石, 木质地板,黄铜配件,橡木家具,藤制椅子, 皮质沙发,刺绣地毯,这一切都散发着法式 的浪漫和幽雅。
莫干山——老树林度假别墅
内在设计: 室外烧烤区域,可烧烤可篝火;有错落摆放的原木桌椅供客人休憩,饮茶喝酒闲谈;调情酒吧,可供客人在闲暇之时休闲娱乐; 厨房是一个兼有现代煤气炉微波炉和当地传统炉灶的大厨房,长形的中式餐厅,长形的木制大餐桌,古旧的雕花桌椅,可容纳十多 人用餐。客厅里的燃木壁炉,即使在冬天也别有一番情调;靠墙一排摆放古往今来书籍的书橱,空隙处零落放着一些相宜的镜框和 艺术品;一边中式古旧的长木椅,下可置炭火,;一边角落还有可伸展四肢倚靠休息的帆布靠塌,极尽舒适。
建筑论文:山地住宅小区建筑设计适宜性策略研究——以天地源重庆项目为例

建筑论文:山地住宅小区建筑设计适宜性策略研究——以天地源重庆项目为例本文是一篇建筑论文,本文分析总结了山地城市住宅的设计原则,主要包括因地制宜原则、生态环境保护优先的原则及与区域整体相协调的原则等。
三者涵盖了山地住宅建筑设计的方法、过程及成果检验,普遍适用于当前山地住宅小区的建筑设计理论研究及设计实践。
进而分析总结关于山地城市住宅建筑设计的要点,从设计理念、设计思路及设计方案落实三个层面进行探讨,并在此基础上对重庆当地传统建筑的设计策略进行探讨,笔者认为,重庆当地传统建筑的设计策略重点是解决建筑与地形的依附与融合关系,以及具体的建造技术措施。
1 绪论1.1 研究背景1.1.1 山地与山地城市山地,在地质学范畴,是地表形态按高程和起伏特征定义的,对于海拔500 米以上、相对高差200 米以上的地貌一般认为是山地。
广义的山地涵盖各种起伏不平的地形地貌,包括丘陵等。
目前尚无关于“山地城市”的准确定义,在工程学方面,山地城市主要是指地形地貌为山地的城市。
相比于平原城市,坡度起伏明显较大,而且该起伏的地形地貌对于城市环境、市政布置等均有重要影响或制约意义。
一般来说,山地城市平均坡度大于5%,垂直切割深度大于5 米。
在城市形态学中,认为山地城市的理念是相比较于平原城市的理念而出现的,并且其呈现出与平原城市一般只有两个维度所不同的不同特点,其通常由于地形地貌的起伏而更显著地拥有三个维度,因此体现出城市的空间形态、建筑的布局特征以及景观的打造等都有别于平原城市[1]。
苏联学者B.P.克洛基乌斯在其所著的《城市与地形》[2]一书中,详细论述和分析了城市和地形的关系,他认为,在山地地区的城市,由于其地形的起伏和复杂程度而深刻影响着城市的建设风茂。
1.1.2 我国山地建筑现状在我国,陆地总面积的69%为山地,在全国的城镇中,山地城镇也占据半数以上。
根据地形地貌的不同,我国的山地城市又分为河谷山地城市、丘陵山地城市、高原山地城市等。
山地住宅项目案例分析(华侨城天麓、东方尊峪等)

项目案例分析 东方尊峪 深圳罗湖东半山景区 ——高层建筑在高山台地地形的建设
地形改造
通过对地形的 改造,形成台地, 高层依山就势, 分三层台地兴建 而成
形成相对独立的组团空间,增强项目的邻里感 有利于建设的分期和施工组织 有利于在整体协调的基础上,形成各个部分形
成各自特色。
项目案例分析 东方尊峪 深圳罗湖东半山景区 ——高层建筑在高山台地地形的建设
密结合的道路 系统。 车行道与建 筑连通
住区内主路 住区内支路 住区外环路
底层架空, 形成半地下车 库
项目案例分析 万科东海岸 深圳大梅沙
建筑
项目案例分析 万科东海岸 深圳大梅沙
建筑
项目案例分析 东方尊峪 深圳罗湖东半山景区 ——高层建筑在高山台地地形的建设
项目区位
项目占地 总建筑面积 容积率 绿化率
项目案例分析 曦城 深圳宝安尖岗山
拥有占地超过4万平方米的社区山体中央公园的社区。 尖岗山高尚住宅区以海拔202.90米的尖岗山为中心,与 占地72万平方米的宝安公园隔路相望。该区四周环山, 有尖岗山、孖松山、企龙山、岭下山、铁岗水库、西丽 水库等山景、水体自然资源。
项目案例分析 曦城 深圳宝安尖岗山
大海
项目案例分析 天麓 东部华侨城
规划分区
东部华侨城在山海 间巧妙规划了大侠谷、 茶溪谷、云海谷三大主 题区域,集生态动感、 休闲度假、户外运动等 多项文化旅游功能于一, 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 共处。 天麓分为七个区,分布 在东部华侨城不同区域。
主题 公园
住区
项目案例分析 天麓 东部华侨城
建筑
整体项目为现代 风格,以简洁的 大面积相同材质 的“箱体”为主 要元素,突出其 质朴而轻盈,融 于山林之间,回 归自然追求本色 的内涵。
山地住区规划设计要点浅析以重庆山地居住区为例

架空式
(1)架空式示意图
建筑物底面与坡地局部或完全分离
对山地地形有较强的适应性
(1)吊脚式示意图
4.2 合理规划道路系统,开发步行环境特色——车行交通
(1)台地式道路交通法
(2)运用“S”型道路
高差小,道路系统完整串联
高差大,各台地间设置独立交
通,产生尽端路
有效减少对于山体的破坏 曲线型道路来限制车速 多角度的提供景观视点
4.2 合理规划道路系统,开发步行环境特色——人行交通
(1)水平步道
(2)人行坡道
(3)人行梯道
坡道、梯道和水平步道是构成山地环境中步行系统的三种核心要素。
一方面能给人们减少人车混合带来的麻烦,另一方面享受山地地形地貌带来的特殊观感。
常规人行交通
4.2 合理规划道路系统,开发步行环境特色——人行交通
山地住区规划设计要点浅析
以重庆山地住区为例
目录
Content
1 绪论 2 现状山地住区设计概述 3 山地城市住区案例解析 4 山地住区设计要点总结 5 结语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内容与目的 • 1.3 研究方法
1.1研究背景
1 我国以山地丘陵地形为主,山地城镇数量多 2 山地城市形态与平原城市形态差别很大 3 平原地区的住宅发展模式对于山地环境来说并不完全适用
3.1 以重庆春森彼岸住区为例——交通动线
(1)车行交通动线设置
地上车行流线
地下停车库范围 地下车行流线
பைடு நூலகம்
地下车库出入口
人车分流
3.1 以重庆春森彼岸住区为例——交通动线
(2)人行交通动线设置
入口电梯
步行小路
除了在同一标高平台上的水平园路外,还有衔接各台地、具有明显高差的台阶、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地·香蜜山
项目简介
金地香蜜山位于香蜜 湖片区,筑于山体台地之 间,为城市中罕有的山地 庭院居所。
香蜜山是一个中等规 模的项目,由13栋18~33 层的小高层、高层组成, 共1245个单位。
金地香蜜山于2004年 分两批发售,曾以其山体 围合式组团规划、南偏东 25度错落行列式的建筑排 布、居住社区内的特色郊 野公园及“山居十二院” 的景观理念等,在深圳房 地产业界产生极大的反应, 至今仍旧是深圳山体居住 建筑的典范。
➢6栋、9栋东侧、北侧临近山体公园,有较好的景观面;另一侧临近18层小高 层。由于6、9栋地理高度较边缘坡地更高,因而形成了高低错落的视觉差,为 6、9栋高楼层的单位提供了更佳的景观效果
➢地块的西南侧外缘部分设置小高层单位,可观看香蜜湖景观
➢在具有较优越的景观、噪音等环境的位置,设置高层大户型,保证项目突出 优势;在路边位置设置公寓,即增强项目昭示性,同时弱化居住分为的劣势
建筑形态组合
项目的三级台地中, 第1、2、3栋在第一台地, 第5、6栋在第二台地,第 7、8、9、10、11栋在第 三台地。
项目高低错落,小区 内视野开阔,楼宇间的对 视感弱。
第2栋为11层小高层 产品。因第一台地与第二 台地有有23米高差,所以 2栋与6栋之间可以忽略对 视。拥有广阔的楼间距。 第7、8、9、10、11栋以 26层的高度立于第三台地 之上,视野无从遮挡。
交通流线体系 车流动线:双行线绕小区外围一周,与各个地下车库相连(红线为小区内车道)
交通流线体系
人流动线 :红线为主人行道路(日常行走),蓝线为次人行道路(休闲道路)。 红色圆点为人流汇集点。局部(会所)设置升降梯,作为人行通道上高差的解 决方式 。
交通流线体系
地下车库位置:环山体园林一周,建在楼栋地下,将山体公园处空出,巧妙降 低难度。各楼栋均可连接地下室,业主可通过停车场直接乘坐住户电梯。 地下车库方式:由于落差的关系,地下室因地形而建,靠近车道一侧的车库多 为半地下阳光车库;具有良好的通风采光性 。
建筑物前后左右均错 开布置,并且与南向成约 20度夹角,迎合地势要求 和深圳夏季的主导风向, 同时充分获得香蜜湖无遮 挡的景观。因均处于缓坡 地带,楼宇之间的高差相 对较小,在一、二层楼的 高度之间。
高低布局
➢高处排高层,低处排小高层,实现了单位的最佳景观角度
➢在高层单位中,12、13、15栋楼层最高,且景观环境最好:西侧、西南侧为 山体公园,另外一侧可观看安托山山景。因而在此处设置高层单位,密集设置 大面积住宅
基础经济指标
原地形分析
地块总体呈现出中间 高四周低的环型地形地貌, 中间山体高出四周缓坡20 米左右,属于红线范围内 的丘陵地貌。丘陵侧边缓 坡又高出周边项目10米斜角度大, 在此上进行建筑排布及地 下室施工,均有较大的难 度而周边缓坡则相对容易。
分析:项目高差大,且呈 狭长的带状,由低向高逐 渐延伸;同时项目体量大, 容积率高,在此狭长基地 上分布33万平米的建筑, 若采用缓坡方式,具有极 大的难度 。
规划:规划中依山势建筑, 将项目分三重台地:第一 台地海拔97米左右,第二 台地海拔在120多米,第 三台地148米。每级台地 间高差20多米。每级台地 均只建设一排楼宇。台地 间以混凝土护坡作山体结 构防护。每级台地之上均 建设了地下车库。各楼宇 下面均有2—3层地下室 (地下车库) 。
建筑分布
➢小区总共10栋(21座)小高层及高层。在2.12的容积率,33.68万㎡建筑面 积的指标下,东方尊峪选择了少量小高层和大量高层的建筑组合,使得建筑 密度仅为16.7% 。
➢在建筑排布上,在高地势区域(第二、三台地)设置较高楼层单位,而在 较低地势位置(一台地)建了11、18层小高层。使得高地势单位充分享受景 观资源,而地势低的单位能享受到小区园林等景观 。
基础经济指标
原地形分析
东方尊峪处于梧桐山 山谷之中,三面环山,南 面呈120度开阔,四周都 是浓郁的山体。在三面环 山的山体中,以最北面的 山峰最高,也最陡峭,要 抬头方可看到峰头。下有 小溪流入项目中,其余两 侧山峰连绵起伏,山峰所 显坡梯也呈缓慢姿态。
最大高差超过1280米, 狭窄走向。
整体规划分析
规划:建筑规划过程中选 择了保留中间山体原始地 貌,并改进成为社区的 “郊野山体公园”的景观 模式;选择四周缓坡及平 地进行环绕式建筑布局。
优势:此种方式巧妙既可 以有效节约成本,又可以 最大化景观资源。是最佳 的选择。
建筑形态组合
香蜜山受2.16的容积 率,16.98万㎡建筑面积 的指标限制,而中部山体 公园仅作为景观体系,所 以实际容积率几乎达到3 的标准。
在此条件下,金地香 蜜山选择了高层及小高层 组合的建筑形态,以18层 一梯三户板式单位为主, 辅以部分24-33层高层单 位,建筑密度仅为15%, 绿化覆盖率达到了70%以 上,同时每个楼栋都有很 好的院落空间。
建筑分布
香蜜山所有楼栋都偏 东南25度,期望实现最佳 的通风采光条件。
香蜜山以中心山林和 楼间庭院穿插的方式排布, 综合考虑朝向、景观、地 形、楼间距等因素,进行 建筑的错落行列式布局, 每个楼栋都有很好的院落 空间。
万科·东方尊峪
项目简介
东方尊峪为深圳市最 为典型的山体住宅建筑群, 其山体高差达78米,容积 率为2.12,总建筑面积达 33.68万㎡。
为克服其巨大的地形 落差,开发商(原富春东 方)联合众多具有实力的 建筑合作公司,将其打造 成为住宅项目中的豪宅精 品。其三台地总体规划、 巧妙的交通流线设置、阳 光车库的处理方法……为 高落差的山地住宅项目提 供了良好的示范,对山地 项目起到积极的借鉴意义。
➢在项目规划中,将高地势的位置作为项目最佳位置,排列大户型单位,并 且位置越高,面积有逐渐放大的趋势 。
➢1台地为小面积2-3房,2台地同样为2-3房户型,但面积已有所放大;3台地, 作为最高地势,设置了大面积4房单位。
交通流线体系 车流动线:S型的盘山车道回旋上升,与各个楼栋的地下车库相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