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作用探讨

合集下载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综合治疗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综合治疗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综合治疗目的探讨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有效方法,以达到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目的。

方法选择50例患有糖尿病且伴有不同程度周围神经病变症状的患者,并对其进行随机分组,共分为两组,即观察组与对照组。

结果实验之前,两组都需应用胰岛素来控制血糖,在控制效果较为满意的基础下,观察组加入前列地尔10 μg 入静点小壶,1次/d,再进行甲钴胺500 μg肌注,2 d/次,再采用高压氧气治疗,1次/d。

对照组只需进行第一步,也就是加入前列地尔10 μg入静点小壶,日1次/d组的疗程都为4周,观察组经过综合治疗之后其临床症状的总有效率高达92%,并且治疗后患者的脑神经的传导速度以及血液与血脂的各项指标都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采用甲钴胺、高压氧以及前列地尔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症进行综合治疗,其治疗效果好,能够有效地控制患者的病情,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与应用。

标签: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甲钴胺;前列地尔;高压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慢性并发症,其临床表现主要有肢体对称性麻木以及疼痛感异常等。

目前,关于该病症还缺少较为显著的临床医治手段。

该院也在不断的对该病症进行研究,并发现使用甲钴胺、高压氧、前列地尔等对该病症进行综合治疗,能够取得很好的临床医疗效果[1]。

为了探讨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有效方法,现回顾性分析2010年7月—2011年9月间该院收治的50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该院收治的50例糖尿病患者,其都伴有四肢自发性疼痛以及感觉障碍等周围精神病变。

采用随机分配的方法将50例患者分为两组,即观察组与对照组。

两组各25例,其中观察组有男11例,女14例,年龄在20~6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2.3岁,其中1型糖尿病4例,2型糖尿病为21例。

对照组有男15例,女10例,年龄在18~7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0.2岁,其中1型糖尿病6例,2型糖尿病有19例。

前列地尔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的疗效分析

前列地尔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的疗效分析

前列地尔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的疗效分析糖尿病是一种以高血糖为主要特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长期高血糖会导致神经系统受损,进而出现糖尿病周围神经病。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主要表现为感觉异常、运动功能障碍和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前列地尔和甲钴胺是目前常用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治疗药物,二者联合使用能够在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中发挥协同作用,提高治疗效果。

前列地尔是一种钙离子拮抗剂,通过抑制神经末梢钙离子进入细胞内,从而减少钙离子依赖性神经内分泌物质的释放,降低神经传导性疼痛反应,从而缓解神经病症状。

甲钴胺是一种维生素B12药物,具有保护神经纤维、促进神经再生的作用。

二者联合使用,可以协同发挥抗炎、抗氧化和神经再生的功效,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的症状。

在临床实践中,前列地尔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已经得到广泛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项研究结果显示,与单独应用前列地尔或甲钴胺相比,二者联合应用可以显著缓解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的疼痛症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另一项研究结果显示,前列地尔联合甲钴胺治疗不仅可以缓解疼痛,还可以改善患者的感觉异常和肌力减退症状。

此外,前列地尔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还可以通过一系列机制改善病理改变。

前列地尔的钙离子拮抗作用可以减轻糖尿病引起的小血管病变,减少神经纤维损伤。

甲钴胺则可以通过促进神经再生和修复损伤的神经纤维,从而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的病理改变。

然而,前列地尔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首先,前列地尔和甲钴胺在一些患者身上可能会出现不良反应,例如头痛、恶心、呕吐等。

其次,前列地尔和甲钴胺不适用于所有糖尿病周围神经病患者,对于一些疾病类型可能无效或效果有限。

综上所述,前列地尔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具有较好的疗效。

然而,临床应用时需要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并注意不良反应的发生。

此外,还需要进一步开展更多的临床研究,明确前列地尔联合甲钴胺在不同类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中的适应症和治疗方案,以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

前列地尔注射液联合甲钴铵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外周神经病变的临床疗

前列地尔注射液联合甲钴铵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外周神经病变的临床疗

前列地尔注射液联合甲钴铵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外周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浆同型半胱氨酸的影响价值研究发表时间:2017-07-19T15:22:29.483Z 来源:《中国蒙医药》2017年第7期作者:李中奇[导读] 糖尿病外周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所致神经病变中发病率较高的一种。

华容县中医医院湖南岳阳 414200【摘要】目的:观察糖尿病外周神经病变患者采用前列地尔注射液联合甲钴铵注射液治疗的临床价值及可行性。

方法:将180例糖尿病外周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予以前列地尔注射液与甲钴铵注射液联合治疗,n=90)和对照组(予以甲钴铵注射液单用治疗,n=90),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不同时间血脂及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变化情况。

结果:观察组临床总疗效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数据差异显著,P<0.05;组间血脂及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指标对比,观察组明显比对照组更为理想,数据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前列地尔注射液联合甲钴铵注射液治疗在糖尿病外周神经病变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关键词】糖尿病外周神经病变;前列地尔;血脂;血浆同型半胱氨酸糖尿病外周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所致神经病变中发病率较高的一种,肢体障碍、恶心、呕吐、腹胀等该疾病的常见临床表现[1],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日常生活。

基于此,本文选择了糖尿病外周神经病变患者18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分别予以不同药物治疗,以便选择最佳的糖尿病外周神经病变治疗方案,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次实验研究病例的选取时间为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共选择180例糖尿病外周神经病变患者作为实验对象。

其中男93例、女87例,患者的年龄在56岁至75岁之间,年龄均值为(63.46±5.36)岁,最短病程为4年,最长病程为15年,平均病程为(9.25±1.26)年。

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将180例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基线资料的构成差异经SPSS21.0检验后P>0.05。

α-硫辛酸、甲钴胺、前列地尔联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效果

α-硫辛酸、甲钴胺、前列地尔联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效果

α-硫辛酸、甲钴胺、前列地尔联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效果孙秀菊【摘要】目的:探讨α-硫辛酸、甲钴胺、前列地尔联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效果.方法: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16年4月-2018年5月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100例.随机分组,对照组采取α-硫辛酸、甲钴胺治疗,观察组则采取α-硫辛酸、甲钴胺+前列地尔治疗.比较两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控制率;症状改善的时间、行走功能好转的时间;治疗前后患者神经传导的平均速度、TSS总分;毒副作用.结果:观察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控制率、症状改善的时间、行走功能好转的时间、神经传导的平均速度、TSS总分相比较对照组更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毒副作用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α-硫辛酸、甲钴胺+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效果好.【期刊名称】《中外医学研究》【年(卷),期】2019(017)011【总页数】3页(P25-27)【关键词】α-硫辛酸;甲钴胺;前列地尔;联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效果【作者】孙秀菊【作者单位】麻城市人民医院湖北麻城 438300【正文语种】中文周围神经病的常见临床表现包括感觉丧失、肌肉无力和萎缩、肌腱反射丧失和血管舒缩疾病。

糖尿病是导致该病的主要原因。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患者中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也是最重要的致残因素。

临床上,糖尿病周围神经病通常表现出溶栓、微循环障碍和血管损伤等症状。

α-硫辛酸、甲钴胺和前列地尔可有效治疗糖尿病[1]。

本研究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16 年4 月-2018 年5 月收治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100 例。

随机分组,对照组采取α-硫辛酸、甲钴胺治疗,观察组则采取α-硫辛酸、甲钴胺+前列地尔治疗,分析了α-硫辛酸、甲钴胺、前列地尔联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16 年4 月-2018 年5 月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100 例。

分析应用前列地尔治疗对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患者的临床疗效

分析应用前列地尔治疗对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患者的临床疗效

分析应用前列地尔治疗对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患者的临床疗效【摘要】本研究旨在分析应用前列地尔治疗对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患者的临床疗效。

通过对病例进行实验设计和观察指标的记录,收集相关数据进行分析,评估前列地尔治疗在改善病患血管病变方面的效果。

研究结果显示,前列地尔治疗在减轻病患症状、改善血管功能方面表现出显著效果。

实验过程中,病人在规定的前列地尔治疗下,出现了显著的改善和临床效果。

本研究的结果为研究对象提供了有效的治疗方案,对于疾病的治疗和预防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我们得出结论,前列地尔治疗对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患者的临床疗效是积极的,值得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临床疗效、研究方法、观察指标、实验设计、临床意义1. 引言1.1 背景介绍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改变,糖尿病已经成为一种全球性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其并发症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研究表明,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的发生与患者血糖控制不良、血脂异常、高血压、炎症反应等因素密切相关。

前列地尔是一种常用于治疗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的药物,其具有扩张血管、抗炎、抗血小板聚集等多种作用。

对于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患者而言,前列地尔的应用可能会对其临床疗效产生积极影响。

目前对于前列地尔治疗对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患者的具体疗效还存在一定的争议。

本研究旨在对前列地尔治疗对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全面评估和分析,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科学依据和指导。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通过分析应用前列地尔治疗对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患者的临床疗效,探讨该治疗方法在改善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患者症状和预防并发症方面的效果。

具体目的包括评估前列地尔治疗对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患者血管功能的影响,观察其对患者血糖控制、血压水平和血脂代谢的影响,以及研究其在改善病变局部血流动力学和微循环方面的作用。

前列地尔联合依帕司他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_魏桂蓉

前列地尔联合依帕司他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_魏桂蓉

曼新妥组 治疗前 37. 7 ± 3. 1 37. 9 ± 5. 8 37. 9 ± 2. 8 29. 2 ± 2. 9 治疗后 44. 0 ± 6. 11) 43. 9 ± 4. 81) 41. 6 ± 4. 51) 35. 3 ± 3. 11)
依帕司他组治疗前 39. 1 ± 4. 2 37. 7 ± 3. 8 38. 1 ± 6. 9 29. 2 ± 4. 1 治疗后 43. 5 ± 5. 21) 42. 8 ± 4. 71) 42. 5 ± 5. 71) 36. 8 ± 3. 91)
12 Srinivasan SR,Lhnholm C,Wattigney W,et al. Apolipoprotein E polymorphism and its association with serum lipoprotein concentration in black versus white children: The Bogalusa Heart Study〔J〕. Metabolism, 12: 381-6. 〔2009-12-14 收稿 2010-03-17 修回〕
〔关键词〕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曼新妥; 依帕司他 〔中图分类号〕 R58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9202( 2012) 09-1804-02; doi: 10. 3969 / j. issn. 1005-9202. 2012. 09. 011
糖尿病患者前列腺素 E 的合成减少〔1〕,相反,其生理拮抗 剂血栓素 A2 浓度升高,从而引起血管收缩,使组织器官血流下 降,加重组织器官的缺血缺氧。有文献报道,应用曼新妥注射 液治疗糖尿病并发症,如糖尿病足、糖尿病神经病变和糖尿病 肾病效果显著〔2〕。山梨醇能影响神经细胞功能,它在神经元内 蓄积会引起糖尿病性支配感觉运动的外周神经病症状。依帕 司他可以可逆地抑制与糖尿病性并发症的发病机制相关的多 元醇代谢中葡萄糖转化为山梨醇的醛糖还原酶而发挥作用〔3〕, 我院应用前列地尔( 商品名: 曼新妥) 与依帕司他( 唐林) 联合 治疗糖尿病感觉神经病变取得较好的疗效。

高压氧联合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高压氧联合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本研 究 发现 , 良根治 术 和保乳 手 术后 患者 的 3 5 1 改 、 、0年
两组治疗前神经传导速度 比 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5 , . ) 0
治 疗前后 比较见表 1 。
表1 两 组 患者治 疗前 神经 传导 速度 ( ±s j ,m/ s)
M C N V)和 感 觉 神 经 传 导 速 度 (es ynre odco sno e nutn r vc i
年龄 4 8~ 7 , 2岁 平均 ( 11 . 岁 ; 尿病 病程 3 2 6 .±44) 糖 0年 , 平均 1 , 围神经病 变病程 6个月 ~ l , 2年 周 8年 平均 68年 ; . 单 发性 神经病 变 4 3例 , 多发性神 经病 变 3 例 。对照组 4 1 4例 , 男 2 3例 , 2 例 ; 女 l 年龄 4 7~7 0岁 , 平均( 07±53) ; 6 . . 岁 糖尿病
2 结果
21 疗 效 .
治 疗 组 显效 3 , 效 8例 , 6例 有 总有 效 率 为 10 对 照组 0 %; 显效 1 , 5例 有效 2 9例 , 总有效 率为 6 %。两组 比较 , 1 显效率 及 总有效 率差异均有统计学 意义( P< 0 5 o . 0
22 治 疗 前后 神 经传 导速 度 变化 .
而 国内发 生率可 高达 6 % ~9 % 以上 , 至可累 及全部 糖尿 0 0 甚 病患 者 … P 。D N在 糖 尿病 的慢性 并发症 中发 病 最早 , 累及 可
型空 气加压 舱 , 治疗压 力为 02MP 20A A)每 日 1次 ; . a( . T , 前 列地 尔 2mL 静 脉注 射 , 日 1次。对 照组 : , 每 前列 地 尔 2m L, 静脉注射 , 日 1 。两 组患者疗程均 为 4周 。 每 次

前列地尔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观察

前列地尔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观察
的疗效进行比较,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 选取 2016 年 1 月至 2018 年 12 月肇庆
市第二人民医院内分泌血液科收治的 200 例 DPN 患者,
按照随机 数 字 表 法 分 为 对 照 组 和 观 察 组,每 组 100 例.
对照组男 53 例,女 47 例;年龄 38~72 岁,平均(
60
42±

21)岁;病程 1~4 年,平均(

52±0
33)年.观察组男
56 例,女 44 例;年龄 39~73 岁,平均(
60
41±1
22)岁;
病程 1~5 年,平均(

89±0
22)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
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 >0
05),具有可比性.本
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控制为 6
2~10
0 mmo
l
内后再进行 DPN 治疗 [3].

1 对照组 给予前列地尔治疗.将 20μg 前列地尔
注 射 液 (西 安 力 邦 制 药 有 限 公 司,国 药 准 字
H20103100)与 100 mL0
9% 氯 化 钠 溶 液 混 合 后 静 脉
滴注,每日 1 次.连续治疗 30d.
临床研究 中国民间疗法
CH
I
NA
SNATUROPATHY,Nov
2019,Vo
l
27No
21
前列地尔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观察
邝桂梅,卢燕红
(广东省肇庆市第二人民医院,广东 肇庆 526060)
【摘要】 目的:
分析前列地尔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作用探讨
目的:探讨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应用前列地尔治疗的作用。

方法:选取医院2014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IOO例,以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以甲钴胺注射液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前列地尔,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周围神经传导速度变化,并对比两组的治疗有效率。

结果:治疗后两组正中神经、腓总神经的的感觉、运动传导速度均增加(P <0 05),试验组大于对照组(P<0 05);试验组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中应用前列地尔可提高患者周围神经传导速度和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标签: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前列地尔;神经传导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以周围神经病变为主要病理变化,临床表现为肢端麻木、发热、触电、灼痛等感觉和自主神经症状,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带来严重的影响[1]。

前列地尔的主要成分为前列腺素El,可扩张血管、抑制血小板聚集,对于慢性动脉性闭塞疾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本次的研究中将分析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中应用前列地尔的作用,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自医院2014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糖尿病患者中选取并发周围神经病变患者100例,以Excel软件产生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0例。

对照组中男27例,女23例;患者年龄55-85岁,平均(69.5±8.5)岁;糖尿病病程5-20年,平均(1
2.3±4.0)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病程3-24个月,平均(8.5±2.5)个月。

试验组男25例,女25例,患者年龄55-86岁,平均(68.2±8.0)岁;糖尿病病程5-22年,平均(1
3.0±
4.0)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病程4-25个月,平均(9.0±2.5)个月。

两组的基础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 0.05)。

1.2 方法两组入院后均予以降糖药物并控制饮食,将血糖控制在合理范围。

对照组应用甲钴胺注射液(生产厂家:山东海山药业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54667)肌肉注射0.5mg/次,1次/d,3次/周。

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前列地尔注射液(生产厂家:哈药集团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84565)lOμ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lOOmL静脉滴注,1次/d。

4周为1疗程,两组均连续用药1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1)治疗前后的周围神经传导速度。

治疗前后分别使用北京
泽澳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NeuroExam M-800A肌电图,诱发电位仪,以表面电极记录患者双侧正中神经、腓总神经的感觉和运动传导速度。

(2)治疗有效率。

显效:临床症状消失,神经传导速度恢复正常或增加幅度> Sm/s;有效:临床症状明显好转,神经传导速度增加> Im/s且≤5m/s;无效:未到达以上标准。

治疗有效率为显效与有效占比之和。

1.4 统计学分析以SPSS2
2.0软件为统计学分析工具,计量资料以(x±s)表示,数据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数据比较为y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周围神经传导速度治疗前两组正中神经、腓总神经的感觉和运动传导速度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 0.05),治疗后的传导速度均增加(P<0.05),试验组大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治疗效果试验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4.00%,高于对照组的80.00%,两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2。

3 讨论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病理变化表现为神经纤维节段性脱失,轴索变性,背跟神经节细胞脱失并伴有前角细胞的萎缩,神经外膜和内膜小血管内皮细胞肿胀,管腔狭窄、闭塞,血管外膜明显增厚[2]。

目前对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以药物治疗为主,常规的治疗中多使用甲钴胺,甲钴胺是内源性的维生素B12,其药理作用是通过甲基转换反应,促进核酸、蛋白的合成,抑制轴突的变性,修复受损的神经细胞[3]。

但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生与神经内外膜的微循环障碍也有关,因此单纯予以甲钴胺治疗无法取得满意的效果。

如何在抑制神经病变的同时,改善神经微循环成是改善预后的关键。

本研究结果中显示治疗后两组正中神经、腓总神经的感觉和运动传导速度均增加,而试验组大于对照组,说明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中应用前列地尔可更好的改善周围神经传导速度;试验组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提示前列地尔可提高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效果。

前列地尔的主要成分为前列腺素El,主要是通过调节腺苷酸环化酶和磷酸二酯酶的活性,刺激细胞内环磷酸腺苷的浓度增加,发挥扩张血管,增加血流量,改善微循环的作用[4]。

前列地尔还可抑制血栓素A2的水平,抑制血小板的活化,阻止血小板的聚集,逆转血栓周围活化的血小板,并可通过激活脂蛋白酶,促进三酰甘油水解,改善血液粘稠度,从而增加肢端神经膜微血管的血液循环,改善神经组织的供血供氧,促进受损神经的修复,改善神经传导功能[5]。

因此在应用甲钴胺治疗的同时联合前列地尔,可通过不同的药理作用,发挥协同的作用,提高改善周围神经传导速度,并提高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应用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对于提高患者的周围神经传导速度和治疗效果有显著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艷红,岳宗相,黄荣利,等.前列地尔联合a-硫辛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研究[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6,13(15):2097-2099.
[2]许延林.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38例疗效观察[J].陕西医学杂志,2016,45(9):1233-1234.
[3]屈勇,张燕平.木丹颗粒联合甲钴胺及a-硫辛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研究[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6,1(20):22-23.
[4]何佩.血栓通联合前列地尔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研究[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6,1(6):4-5.
[5]李素那,钱丽旗.益气化瘀通痹汤联合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观察[J].陕西中医,2017,38(8):1056-105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