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地理必修二第一章第一节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一章课件:1.1人口数量的变化(共29张PPT)

一、人口的自然增长
1.人口自然增长的时间变化
2011年10月31日凌 晨,成为象征性的 全球第70亿名成员 之一的婴儿在菲律 宾降生。。联合国 将这一天定为“世 界70亿人口日”
你知道吗?
世界人口突破60亿的事件为什么会世界瞩目?
因为60亿人口对于地球来说,已经是一个相当庞大的 数量。况且,世界人口仍以每年7000多万的数量在增 长。至2011年,世界总人口已达70亿。
人
人口的自
口
然增长
的
数
量
变
化
人口增长
模式及其
转变
人口自然增长的时间变化 人口自然增长的空间变化 人口增长模式类型及特点 人口增长模式时间上的变化
下图曲线为某国2000年不同年龄人口数量与0到1岁人 口数量的比值连线。18~65周岁人口为劳动力人口,其 余为劳动力人口负担的人口。假定只考虑该国人口的自 然增长且该国从2001年起控制人口增长,使每年新生人 口都为2000年新生人口的80%.据此完成1~2题。
1有了坚定的意志,就等于给双脚添了一对翅膀。 2一个人的价值在于他的才华,而不在他的衣饰。 3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到达彼岸。 4读一切好的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说话。 5最聪明的人是最不愿浪费时间的人。 6不要因为怕被玫瑰的刺伤到你,就不敢去摘玫瑰。 7大多数人想要改造这个世界,但却罕有人想改造自己。 8命运把人抛入最低谷时,往往是人生转折的最佳期。谁 若自怨自艾,必会坐失良机!
3.2030年与2003年相比,下列说法最不可能的是( C )
A.出生率下降
B.自然增长率下降
C.死亡率下降
D.人口总数上升
4.近几年,该省可能面临的主要社会问题是 ( A )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2 第一章第一节 《人口的数量变化》课件(共40张PPT)

(1)目前该省人口增长的特点是
( B)
A.总量呈下降态势
B.总量仍呈增长态势
C.总量呈零增长态势
D.增长模式没有变化
(2)按联合国标准,如一地区≥60岁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
10%或≥65岁人口达7%,则可视为进入老龄化社会。该省
开始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时间在 ( B )
A.1990年以前治理
B.1990~2000年之间
下图是三种类型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的示意图与实际图。
规律方法技巧
人口的三种型态
比较 项目
扩张型(年轻型)
静止型(成年型)
收缩型 (老年型)
示 意 图
形 状
下宽上窄, 呈真正的金 字塔形
底部变窄, 形状像清真 寺顶部塔形
底部收缩, 上部变宽, 金字塔已变 形
(2)人口的年轻化和老龄化
项目
人口年轻化
1、四个地区中人口老龄化趋势最显著的是( B )
2、四个地区中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是
( B)
巩固练习题:
1.下图是四个国家的人口出生率和人口死亡率图
1、四国中,人口增长率最高的国家是( C )
A、① B、②
C、③ D、④
2、和德国人口死亡率、出生率相似的国家应该是( A )
A、①
B、② C、③ D、④
我可爱吗你不仅可爱还很可怕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死亡率一定时期内平均人口数100同期死亡人数出生率同期出生的存活婴儿数一定时期内平均人口数100思考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历史时期农业革命农业革命时期工业革命时期人口数量情况人口增长情况人口变化原因数量少数量较数量多增长缓慢增长加明显加快空前增长人们获取食物能力低抵御疾病和灾害水生产力水平提物供应稳定可生产力水平大大提高人们获得充足的食物完善的医疗服务死亡率很低人类对自然环境开发利用和改造的范围不断扩大对灾害和疾病防御能力不断提高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利用与适应性不断增强20世纪以来2010年止各大洲按人口数量由多到少的排序1950年相比人口由多到少排亚洲非洲拉丁美洲欧洲北美大洋洲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课件: 1.1.1 人口分布的特点及其主要影响因素 (共30张PPT)

A.人口分布比较均衡
B.人口分布极不平衡
C.人口密度很大
D.人口密度区域差异小
3.天津市这种人口分布特点,可能带来的影响有( )
①加剧了市区的交通拥堵
②增加了天津市能源的消耗总量
③加快市区房价的增长速度
④加剧了市区的污染程度
⑤减少了市区的基础设施投资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口分布的特点
主要集中在距海较近地带
世界人口分布的特点
主要分布在海拔较低地带
世界人口分布的特点
主要趋向于城镇地区
2018年末,中国大陆人口为139538万人,比上年末增加530万人,城 镇人口83137万人,乡村人口56401万人。
3 析原因
胡焕庸线:中国 地理学家胡焕庸 (1901-1998)在 1935年提出的划 分我国人口密度 的对比线。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与开普敦相比,约翰内斯堡人口核心区的形成原
因最有可能是( )
A.气候凉爽
B.矿产丰富
C.海运便利
D.开发历史早
罗伦斯曲线也叫频率累积曲线,是美国经济学家罗伦斯提出的一种关于研究工业集中化的 统计方法。可以将它用在人口地理信息系统中,用来分析人口分布的格局。
2.图中可以反映天津市人口分布特点的是( )
深圳是中国经济中心城市之一,经 济总量长期位列中国大陆城市第四 位,是中国大陆经济效益最好的城 市之一。英国《经济学人》2012年 “全球最具经济竞争力城市”榜单 上,深圳位居第二。
经济发展水平影响人口分布状况
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
社会经济因素—政治
资料:1956年库比契克总统决定迁都内地。1957年,建都工程启动。1960年,在 历时三年零七个月时间后,一座现代化的都市--巴西利亚(Brasilia)在巴西内地 建成。
新教材高中地理必修二1.1人口分布(共29张PPT)

河流中下游地区地势低平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塔里木盆地的绿洲与城镇分布
二、影响人口分布的其它因素:
随着社会生 产力发展, 非农业因素 也影响着人 口分布
2020 “锡慧在线”开学第一周
便利的交通 使得扬州经 济发达,人 口稠密
历史悠久人口稠密
40-70万中等县
3. 阅读图1.8c,并与1.8a对照,说明地形对芬兰人口分布 的影响。 3.地形对芬兰人口分布的影响:芬兰南部和沿海地区,海拔 多在200米以下,地势平坦,交通便利,人口密度大。芬兰 北部地势较高,人口密度较小。
4. 探讨芬兰超过1/4的人口集中在赫尔辛基和周边城镇的人 文因素。 4.历史悠久,经济发达,是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 中心。
2020 “锡慧在线”开学第一周
1.芬兰人口分布特点 1.主要分布在南部及沿海地区,北部地区人口少。
2. 阅读图1.8b,并与图1.8a对照,从气温和降水两方面说明 气候对芬兰人口分布的影响。
2.气候对芬兰人口分布的影响:芬兰南部和沿海地区,降 水较多,气温较高,人口密度较大;相反,芬兰北部气温低, 降水稀少,人口密度较小。
100万以上人口大县
地级市300万以上
156.6万(2018年, 湖北人口最多的县)
1121万(武汉) 2153万(北京)
深圳市只 有发展40 年历史, 由于发达 的经济吸 引了众多 人口
新疆建设兵团
政策
叙利亚难民 战争
自主阅读
2020 “锡慧在线”开学第一周
三、学以致用:
当时约4%的人口 分布在约占全国土 地面积64%的西北 地区
课堂小结:
一、世界、我国人口的分布:不均衡性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

地理必修二第一章人口的变化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一、人口的自然增长1、10年来人口增长历史时期人类的生产劳动人口数量和增长情况人口变化的原因农业革命之前主要从事采集和狩猎人口数量化少,增长缓慢人们获取食物的能力低,抵御疾病和灾难水平差,死亡率高农业革命至工业革命期间利用简单的工具从事农业活动人口数量增多,增长速度加快耕作和灌溉技术发展,食物供应变得稳定而可靠,死亡率下降工业革命以后工业生产活动迅速扩大和发展人口数量继续增加,增长速度更加迅猛用科学技术武装起来的人类不断壮大着改造自然的能力,人们能获得充足的食物和完善的医疗服务,死亡率降低2、人口自然增长最根本因素:生产力水平的高低决定因素: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3、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差异自然增长率水平人口增长特点及成因今后变化趋势发达国家保持较低水平受生育观念、生活质量、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影响,增长缓慢今后几十年,人口数量将比较稳定,一些国家还会逐渐减少发展中国家水平较高由于政治独立,民族经济发展,医疗卫生事业进步,死亡率下降,人口增长很快采取了控制人口的措施,人口增长速度将趋缓,但人口数量还将增加中国水平较低增长缓慢人口基数大4、人口的发展一定要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与环境的承载力相适应。
二、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5、人口增长模式与相应人口问题人口增长人口问题历原始低增长阶段——“高高低”模式——原始型人口增长过快史加速增长阶段———“高低高”模式——传统型——————儿童比重过大轨增长减缓阶段——人口增长缓慢迹低速增长阶段——“低低低”模式——现代型———————人口老龄化6、影响人口模式转变的因素:生产力水平、国家政策、自然环境、社会福利、文化观念7、为什么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模式尚未进入现代型?生产力水平低、城市化水平低、社会制度。
第二节人口的空间变化一、人口的迁移1、人口迁移就是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
人口迁移三要素:居住地变更、时间上长期性(1年以上)、市空间位置变化是否跨越行政界限2、不同时期的国际人口迁移时期特点迁出地区迁入地区原因意义19世纪以前以集团型、大批量移民为主旧大陆(亚非欧)美洲、大洋洲等新大陆欧洲殖民主义扩张、新大陆的开发在客观上开发了新大陆,传播了工业文明,也改变了人种的空间分布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人口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定居移民减少,短期流动人口增加拉丁美洲、亚洲、非洲等西欧、北美、西亚、北非迁入地区经济发展快调整了劳动力空间分布不均3、一个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包括人口迁移和人口数量增减。
人口分布课件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二

三、我国人口分布特点
• 我国目前人口已超过14 亿。
• 总体看,我国人口分布不均匀 呈现出东南多、西北少的特 点。
原 因:
沙漠地区 极端干旱
高纬地区 终年严寒
热带雨林区 气候湿热
3、各大洲人口分布
20% 18.641%7.79%
18%
16%
14%
12%
10%
8%
6% 4% 2%
4.34%3.51%2.80%2.59%2.50%2.19%1.93%1.72%1.71%1.38%1.37%
0%
• 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人 口约占世界总人口的85%
从海拔来看: 近80%的人口居住在海拔500米以下的低平地区。
思考 1. 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什么纬度范围?南半球相同纬度范围为何人口较少? 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北半球中低纬度近海平原地区 南半球相同纬度范围内,陆地面积小(或海洋面积广),人口分布少。
2、世界人口分布的不平衡--稠密区
欧洲 西部
南亚
第一章 第一节 人口分布
课前导入
图中圆圈所示范围内人口过亿的国家有7个,总人口超过40亿,占 全球人口总数的一半以上。
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巴基斯 坦、孟加拉国、日本、菲律宾
这里居住的人口为什么这么多?地 球上的人口分布具有怎样的规律?
一、世界人口的分布
某区域的人口数(人) 人口密度=
该区域的面积(平方千米)
工业社会的生产力水平得到空前发展,工业 企业集中在城镇,导致人口向城镇聚集。在一些 工业发达的地区,形成了人口密集的城市带。
人教版地理必修二第一章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1(共44张ppt)

28亿 20世纪以来是世界人口增长的快速时期
二、人口的自然增长
1、人口自然增长的时间变化——非匀速性
(1)农业革命前:缓慢 (2)农业革命后:加快 (3)工业革命后:明显加快 (4)20世纪以来:前所未有的速度
2、人口自然增长在空间上的差异
柱状统计图的判读: (1)读图名 (2)读图例,辨别 柱子的颜色、长短表 示的含义 (3)比较同一时间 不同大洲、同一大洲 不同时间柱子的长短 ,确定其含义。
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状况不同的原因?
自然增长水平
发
达 国
保持较
家 低水平
人口增长特点
原因
变化趋势
增长 缓慢
比较稳定
社会保障制度健 低速增长
全、生育观念的 转变等
少数国家 是负增长
人口问题
人口增 长过慢 ,甚至 人口负 增长, 人口老 龄化
人口政策
影响 ?
发 展
水平
中 国
较高
家
增长 很快
政治上的独立, 民族经济的发展 ,医疗卫生事业
※※人口增长过慢的影响(发达国家): ①社会经济负担加重; ②影响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③老年人生活孤单、生活困难问题; ④劳动力不足; ⑤国防兵源不足; ⑥青壮年负担过重
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状况不同的原因?
自然增长水平 人口增长特点
原因
变化趋势 人口问题 人口政策低水平
出生率 (%)
死亡率 自然增长 新增人口 (%) 率(%) 数(万)
埃及 日本 中国
6398 12687 126743
2.5 0.94 1.40
0.65
1.85 118.36
0.82
0.12 15.22
地理必修2人教版第一章 第一节

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学习目标] 1.学会运用相关资料,综合分析人口数量变化及人口增长模式的时空特征。
2.理解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成因。
3.掌握不同国家面临的人口问题及其解决措施。
一、人口的自然增长1.决定因素一个地区人口的自然增长,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共同决定的。
2.世界人口的增长(1)数量变化的总趋势:不断增长。
(2)时间差异(3)空间差异①特点:地区上是不平衡的。
②表现:发达国家人口增长缓慢,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很快。
思考一个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时,人口数量最多。
这种说法对吗?答案不对,一个地区的自然增长率由正值变为0时,该地人口数量相对最多(如图中A点);自然增长率由负值变为0时,该地人口数量相对最少(如图中B点)。
二、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 1.人口增长模式(1)构成(如上图):a 出生率;b 死亡率;斜线部分为自然增长率。
(2)类型及特点2.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1)过程:由原始型转向传统型,继而向现代型逐步过渡。
(2)表现(3)影响因素:社会经济发展、传统文化观念、相关的人口政策。
思考 为什么我国自然增长率较低,但每年净增人口仍很多?答案 年净增人口=人口基数×自然增长率。
虽然我国自然增长率较低,但我国人口基数大,故每年净增人口仍很多。
探究点一人口的自然增长及人口问题据美国人口普查局统计,2018年元旦,全世界人口总数达74亿4 444万3 881人。
读图,思考以下问题。
1.根据图1,说出世界人口增长的三个阶段。
答案第一阶段:农业革命之前;第二阶段:农业革命期间;第三阶段:工业革命之后。
2.每个阶段人口增长有何特点?原因是什么?答案农业革命之前:人口数量少,人口增长缓慢。
生产力水平非常低下,对各种灾害和疾病的防御能力低。
农业革命期间:人口数量较多,人口增长速度较快。
农业革命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率,能生产出充足而稳定的食物,人口死亡率下降。
工业革命之后:人口数量更多,人口增长速度又有明显加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模式分别以哪种类型为主?
A .现代型、原始型 C .现代型、传统型
5 A B C D 6 A C 7
.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相比 .人口死亡率与发达国家基本持平 .人口死亡率比发达国家高得多 .人口出生率比发达国家低 .人口自然增长率比发达国家低 .从全球范围看,决定人口数量变化的因素是 .出生率 B .死亡率 .自然增长率 D .人口迁移量 .目前,我国人口增长模式基本属于 A .原始型 B .传统型 C .过渡型 D .现代型 8 .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我国人口工作的 主要任务是 A .遏制人口盲目流动 B .继续稳定低生育水平 C .遏制人口老龄化加速势头 D .适度提高少年儿童人口比重
(3)下列四国中,与E国人口问题一样突出的是: C A.印度 B.埃塞俄比亚 C.法国 D.中国
二、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
人口增长模式由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三项指标共 同构成,根据三率的变化,人口增长模式划分为:原始型、传统 型和现代型。
1、人口增长三种模式的特点:
特点
出生 率
死亡 率
自然增 长率
工业革命时期 20世纪以来
持续增加
数量多 空前增长
增长缓慢 人们获取食 物能力低, 抵御疾病和 灾害水平差 ,人口死亡 率高
明显加快
生产力水平大大 提高,生产工具 和社会生产方式 等方面的进步, 极大改善了人类 的生存环境,营养 水平的提高,医疗 卫生事业的进步, 使死亡率很低。
人类对自然环境 开发利用和改造 的范围不断扩大 ,对灾害和疾病 防御能力不断提 高,人类对自然 环境的利用与适 应性不断增强
@.一年内人口数量增加的计算:该年人口总数×自
然增长率
@.几年后人口总数的计算:该年人口总数×(1人 200000×(1+2%)10=243799 243799×1.7%= 4145人
2、人口数量增长的快慢不仅取决于人口自然增长 率的高低,也受人口基数大小的影响。
明显加快
生产力水平大大 提高,极大改善 了人类的生存环 境,营养水平的提 高,医疗卫生事业 的进步,,死亡率 很低
人类对自然环境 开发利用和改造 的范围不断扩大 ,对灾害和疾病 防御能力不断提 高,人类对自然 环境的利用与适 应性不断增强
(课本P3)
提示: @.人口自然增长率是指一定时期内人口自然增长 数(出生人数减死亡人数)与该时期内平均总人 口数量之比,通常以年为单位计算
4、各国的人口政策 材料二 现金津贴 意大利新措施鼓励生育
意大利的出生率连年下降,国内人口出现负增长,为了鼓 励人民多生育,意大利政府用心良苦地宣布一项新措施,就是 给予生育一胎以上的家庭经济津贴。从生育二胎开始可以一次 性领取由政府支出的1000欧元的津贴。
材料三 战后德国人口的增长主要是靠外来移民
历史 农业革命前 农业革命时 时期 期
人口 数量 情况 人口 增长 情况 人口 变化 原因 数量少 数量较多 增长加速 大大提高了 农业生产率 ,能生产出 充足而稳定 的食物,死 亡率下降
工业革命时期 20世纪以来
持续增加
数量多 空前增长
增长缓慢 人们获取食 物能力低, 抵御疾病和 灾害水平差 ,人口死亡 率高
二、 下图表示两类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国家的人口年龄构成示 意图,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人口老龄化 (1)图中E所反映的人口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
(2)针对B国的人口问题,应采取的人口政策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
人口增长模式
原始型 高 高 低
传统型
高
低
高
现代型
低
低
低
2、人口增长模式时间上的变化 人口增长模式 原始型 所处历史阶段
原始社会时期
原因
生产力水平低下,生存 条件极差,人们抵御自 然灾害和疾病的能力很 差
传统型
农业社会、产业革 命时期
生产力水平提高,生存 条件明显改善,抵御灾 害能力提高,但传统经 济对劳动力数量依赖大
一、人口的自然增长
1、世界人口的增长
现状:1、数量大(60亿) 2、增长快(年增7000多万)
2、世界人口的自然增长
(1)影响人口自然增长的决定性因素
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共同决定。 自然增长率= 出生率 - 死亡率
(2)人口数量增长随时间的不匀速性 历史 农业革命前 农业革命时 时期 期
人口 数量 情况 人口 增长 情况 人口 变化 原因 数量少 数量较多 增长加速 大大提高了 农业生产率 ,能生产出 充足而稳定 的食物,死 亡率下降
今后变化 典型国 趋势 家 比较稳定 ,一些国 家的人口 数量还会 逐渐减少 人口增 长开始 趋于缓 慢 俄罗斯 德国、 日本
缓慢
很快
中国、 印度、 巴基斯 坦等
20世纪以来,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大大超过发 达国家。
现在世界人口 增长的一半来 自印度、中国、 印度尼西亚、 巴基斯坦、尼 日利亚和孟加 拉。欧盟所有 25个成员国在 整个2003年增 加的人口是印 度在同年5天内 的人口增加数。 印度到2050年 将会增加额外 的5亿人口。
(3)世界人口增长在空间上的不平衡性
人口增长最多的大洲:
亚洲、非洲、拉丁美洲 人口增长最少的大洲:
大洋洲、欧洲、北美洲 人口增长最快的大洲:
非洲、拉丁美洲、亚洲 人口增长最慢的大洲:
欧洲、北美、大洋洲
自然增 人口增 长水平 长特点 发 较低 达 国 家 发 展 较高 中 国 家
原因 社会保障制 度健全、生 育观念的转 变等 政治上的独立 ,民族经济的 发展,医疗卫 生事业的进步 ,人口死亡率 下降等
生产力水平、社会福利、文化观念、 国家政策、自然环境
发展中国家受生产力水平低,经济欠发达,无法 提供充足的社会福利保障和良好的受教育机会等 因素限制,人口增长模式大多未进入现代型。
3、人口增长模式地区分布
地区
代表地区
人口增长模式
发达国家
欧洲和北美
现代型
发展中国家
亚非拉
由传统型向现代 型的转变阶段 由传统型向现代 型的转变阶段
现代型
现代社会时期
劳动生产率迅速提高, 劳动力数量需求减少, 生产力水平高,医疗卫 生条件好,社会福利、 养老保障制度改善
阅读课本P6—7案例1“芬兰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 完成活动题1和2。
1、
人口增长模式的 转变 从原始型转变为 传统型 从传统型转变为 现代型
2、
主要因素
生产力水平、国家政策、自然环境
新华网北京1月6日电(记者樊曦):2005年 1月6日零点2分,中国的第十三亿个公民在北京妇产医 院诞生。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任张维庆向宝宝颁 发了中国第13亿个公民荣誉证书,并向孩子的父亲赠送 了婴儿用品。
1999年10月12日, 地球村第60亿居民诞生。 联合国将这一天定为“世 界60亿人口日”。世界人 口以每年7000多万的数量 在增长。
工业革命时期 20世纪以来
持续增加
增长缓慢 人们获取食 物能力低, 抵御疾病和 灾害水平差 ,人口死亡 率高
明显加快
历史 农业革命前 农业革命时 时期 期
人口 数量 情况 人口 增长 情况 人口 变化 原因 数量少 数量较多 增长加速 大大提高了 农业生产率 ,能生产出 充足而稳定 的食物,死 亡率下降
德国人口出生率很低,是世界上出生率最低的国家之一, 平均每对夫妇只有 1.8个孩子。战后德国人口的增长主要是靠 外来移民。在德国每年有14.5万多名婴儿的父母是外籍人或父 母的一方是外籍人,占全德婴儿出生率的20%。
人口增长慢的国家采取的人口政策是什么? 鼓励生育、外来移 民
印度的计划生育政策规定, 从2001年5月起,该邦政府工 作人员最多只能生育两个孩子。 如果政府工作人员违反政策, 那么超生的孩子不再享受政府 提供的各项福利待遇。对于违 规的政界人士,政府将取消他 们参加地方政府选举的权利, 同时不允许他们出任官办公司 的领导。
人口过多,人口增长过快会导致的影响: 1. 出现劳动力过剩,失业人口增加; 2.衣食住行、医疗卫生等方面的社会开支扩大,影响经济发展; 3.影响生活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4.资源需求增大,对环境的压力加大。
人口很少,人口增长过慢会 导致的影响:
日本年轻人不结婚和趋向 晚婚的现象,让日本国家和 各级领导人焦急万分。由于 日本人口减少问题加剧,不 仅老幼人口比率失衡,也将 影响日本经济发展。如缺少 年轻人口,将使生产力下降, 引发消费市场萎缩。老年人 问题增加,也将引起税收、 国家开销支出不平衡,进而 引起严重的社会问题。
世界
1.我国1949年以来的人口转变过程可分为六个阶段,各阶 段的人口增长有什么特点?
加速 增长 负增 长 高速 增长 减速 增长 波动 增长 低速 增长
“大跃进” 政策失误 和自然灾 害影响。
一、单项选择题
1 .目前世界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与最低的大洲分别是
A C 2 A B C D 3 A
.亚洲与欧洲 B .非洲与欧洲 .欧洲与拉丁美洲 D .亚洲与大洋洲 .目前,世界人口增长模式主要处于 .由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转变过程 .由现代型向传统型的转变过程 .由原始型向传统型的转变过程 .由原始型向现代型的转变过程 .人口增长模式类型属传统型的是 .美国 B .日本 C .法国 D .埃及 B .原始型、原始型 D .现代型、现代型
课堂小结:
一、人口的自然增长
1、世界人口的增长 现状:1、数量大 2、增长快 2、世界人口的自然增长 (1)影响人口自然增长的决定性因素 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共同决定。 (2)人口数量增长随时间的不匀速性 总趋势:不断增长 (3)世界人口增长在空间上的不平衡性 发达国家:增长慢 发展中国家:增长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