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_附件1 专业(群)课程建设规划(2016-2020年)
文昌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文昌市医疗卫生计生服务体系规划(2016-2020年)》的通知

文昌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文昌市医疗卫生计生服务体系规划(2016-2020年)》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文昌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17.03.28•【字号】文府办〔2017〕79号•【施行日期】2017.03.2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卫生医药、计划生育综合规定正文文昌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文昌市医疗卫生计生服务体系规划(2016-2020年)》的通知文府办〔2017〕79号各镇人民政府,各农场,市政府直属各单位,各企事业单位,各人民团体,省驻文昌各单位:经市政府同意,现将《文昌市医疗卫生计生服务体系规划(2016-2020年)》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文昌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17年3月28日文昌市医疗卫生计生服务体系规划(2016-2020年)为贯彻落实《全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纲要(2015-2020年)》(国办发〔2015〕14号)、《海南省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2015—2020年)》(琼卫规划〔2015〕7号)、《海南省卫生资源配置标准(2015—2020)》(琼卫规划〔2015〕7号)、《海南省卫生计生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及《文昌市“十三五”区域卫生计生事业发展规划》等有关文件精神,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强医疗卫生计生服务体系建设,结合我市实际情况,特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现状(一)取得的成绩1.医疗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医疗保障水平不断提高截止2015年底,全市共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329家,其中市级医院3家,疾控中心1家,皮防中心1家,卫生院25家,农场医院5家,计生服务站1家,民营医院2家,社区卫生服务站5家,个体诊所88家,村卫生室185家,其他机构13家。
较2010年的324家,增长了1.5%;全市共有住院病床位1552张,较2010年的1255张,增长了23.7%;各类卫生技术人员2250人,较2010年的1808人,增长24.4%。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黑龙江省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2016—2020年)的通知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黑龙江省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2016—2020年)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16.10.13•【字号】黑政办发〔2016〕116号•【施行日期】2016.10.1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医疗管理正文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黑龙江省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2016—2020年)的通知黑政办发〔2016〕116号各市(地)、县(市)人民政府(行署),省政府各直属单位:《黑龙江省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2016—2020年)》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2016年10月13日黑龙江省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2016—2020年)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纲要(2015—2020年)的通知》(国办发〔2015〕14号)要求,为进一步推进我省医疗卫生资源优化配置,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质量、效率和可及性,增强医疗卫生综合服务能力,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规划。
第一章规划背景经过长期发展建设,我省已建立了由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等组成的覆盖城乡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由于历史原因,我省市政和企业(森工、农垦、煤炭、油田)分别建有一套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截至2014年底,全省共有医疗卫生机构21241个,其中医院1005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18725个、公共卫生机构1453个、其他机构58个;全省医疗卫生机构实际开放床位202225张,其中医院172463张、基层医疗卫生机构29762张;全省医疗卫生人员212469人,基本建立了能够满足城乡居民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需求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2014年,全省每千常住人口拥有医疗卫生机构床位5.28张、卫生技术人员5.54人。
全省共有执业(助理)医师81419人,注册护士77807名,公共卫生人员25821人。
学院“十四五”专业建设发展规划

学院“十四五”专业建设发展规划专业建设是学校教学工作的基础和支撑,是我校稳步发展、塑造品牌、实现升本目标的关键。
根据学院(以下简称“学校”)“十四五”事业发展规划,特编制学校“十四五”(2021-2025年)专业建设发展规划。
一、专业建设现状“十三五”期间,学校坚持“以能力为本位,学生为中心,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和“立足商科,服务地方”的办学定位,主动适应区域经济发展转型和产业结构调整需求,按照“商科优、工科强,多学科专业协调发展”的专业建设思路,探索“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优化专业设置,深化教学改革,办学条件显著改善,师资结构趋于优化,教学改革成果丰硕,人才培养效益显著,办学质量稳步提升。
2014年启动“创新强校工程”建设,成效显著;2018年学校通过了教育部人才培养工作评估。
(一)主要成效1.招生专业布局日趋合理“十三五”期间,学校结合自身办学基础和专业建设实际,建立主动适应湖南产业结构调整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专业动态调整机制,专业布局日趋合理。
专业大类由10个扩大至12个,招生专业数由29个扩大至51个,先后增加了中西面点工艺、药品经营与管理、康复治疗技术等15个专业,目前在校生规模达到21000人(含高职扩招),较好完成了“十三五”规划提出的专业布局目标,全面提升了学院的办学质量和办学水平。
表1:2021年招生专业设置情况表2.专业建设成果较为丰硕学校全面推进专业建设和专业群建设,基本形成了12大校级重点专业群(见表2)。
各专业群大力实施内涵建设,不断积累建设成果,获得湖南省高职教育质量工程建设项目4项,其中旅游管理专业群成功通过湖南省高职教育高水平专业群项目立项。
“十三五”期间,学校为社会输送了近15751名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新生报到率稳居全省同类高校前列,2020年达到85.40%;历年毕业生平均就业率达到97%以上。
主要成果详见下表3。
表2:校级重点“专业群”基本情况表3:专业建设主要成果统计表3.财经商贸特色日益鲜明在2021年开设的51个招生专业中,商科类专业有18个,建筑类、信息类、汽车类等工科类专业14个,教育与艺术类专业8个,医药类专业11个,形成了以财经商贸类专业为主体,信息工程、智能工程、教育艺术、健康医药类专业为四翼的“一体四翼”专业结构,较好的适应了湖南区域经济发展需要。
国家标准化体系建设发展规划(2016-2020年)

国家标准化体系建设发展规划(2016-2020年)中经未来产业研究院标准是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的技术支撑,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性制度。
改革开放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标准化事业快速发展,标准体系初步形成,应用范围不断扩大,水平持续提升,国际影响力显著增强,全社会标准化意识普遍提高。
但是,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比,我国标准化工作还存在较大差距。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和《国务院关于印发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的通知》(国发〔2015〕13号)精神,推动实施标准化战略,加快完善标准化体系,提升我国标准化水平,制定本规划。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认真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落实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要求,推动实施标准化战略,建立完善标准化体制机制,优化标准体系,强化标准实施与监督,夯实标准化技术基础,增强标准化服务能力,提升标准国际化水平,加快标准化在经济社会各领域的普及应用和深度融合,充分发挥“标准化+”效应,为我国经济社会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二)基本原则。
需求引领,系统布局。
围绕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重大部署,合理规划标准化体系布局,科学确定发展重点领域,满足产业结构调整、社会治理创新、生态环境保护、文化繁荣发展、保障改善民生和国际经贸合作的需要。
深化改革,创新驱动。
全面落实标准化改革要求,完善标准化法制、体制和机制。
强化以科技创新为动力,推进科技研发、标准研制和产业发展一体化,提升标准技术水平。
以管理创新为抓手,加大标准实施、监督和服务力度,提高标准化效益。
协同推进,共同治理。
坚持“放、管、治”相结合,发挥市场对标准化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调动各地区、各部门积极性,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管理;强化社会监督作用,形成标准化共治新格局。
(2016-2020)为提高我校国际交流与合作水平,培养具有国际

湖北经济学院“十三五”国际交流与合作工作规划(2016-2020)为提高我校国际交流与合作水平,培养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高素质人才,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湖北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等文件精神,按照学校第三次党代会和校党委《关于学校“十三五”事业发展的指导性意见》的总体部署,结合我校国际交流与合作工作的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十二五”我校国际交流与合作工作情况回顾(一)“十二五”我校国际交流与合作工作主要成绩1.初步建立工作机制,制度建设不断完善以2010年学校第一次国际交流与合作工作会议为契机,“学校为主导、院系为主体、教师为主干”的工作机制已经初步建立。
各院系均指定了分管国际交流与合作工作的院系领导和外事秘书。
2014年学校对院系的目标责任考核体系中增加了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指标,进一步提高了院系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能力建设的紧迫感和主动性。
近5年,学校进一步制定完善了国际交流与合作工作管理制度,促进了国际交流与合作工作制度化、规范化。
2.鼓励教师海外进修,提高教学科研水平为鼓励教师出国(境)进修,学校出台了《教师出国(境)进修管理办法》等切实可行的制度,大幅提高出国(境)进修教师的待遇,同时加大考核力度。
2014年,学校将教师职称评聘和出国(境)进修挂钩。
这些举措从压力和动力双向推动教师“走出去”,提高了教师的教学科研水平。
“十二五”期间,我校争取国家留学基金委全额资助留学项目和地方合作留学项目12项,省教育厅中青年骨干教师出国进修项目27项;教师海外研修访学106人次,举办国际及两岸学术会议5次,教师出国(境)参加学术会议58人次。
3.拓展学生交流项目,学习经历明显改善“十二五”期间,学校举办了近10项学生交流项目。
我校学生赴海外学习、实习和社会实践达497人次,接待合作机构师生98人次。
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湖北省标准化体系建设发展规划(2016-2020年)的通知

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湖北省标准化体系建设发展规划(2016-2020年)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16.11.30•【字号】鄂政办发〔2016〕99•【施行日期】2016.11.3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发展规划正文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湖北省标准化体系建设发展规划(2016-2020年)的通知各市、州、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湖北省标准化体系建设发展规划(2016-2020年)》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2016年11月30日湖北省标准化体系建设发展规划(2016-2020年)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家标准化体系建设发展规划(2016—2020年)的通知》(国办发〔2015〕89号)精神,为推动实施标准化战略,完善标准化体系建设,充分发挥标准化工作对于湖北经济社会发展“总量进位、质量升级”的基础性、战略性、引领性作用,全面提升“湖北标准”在国际国内的竞争力和影响力,制定本规划。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标准化工作的方针政策,充分把握湖北在长江经济带发展和“一带一路”建设中的战略机遇,以全面深化标准化改革为动力,以提升标准先进性、适用性、有效性为目标,以政府引导、市场驱动、部门联动、社会参与为基础,以支撑“一主两副多级”发展为切入点,完善标准体系和创新机制,夯实标准化技术基础,增强标准化服务能力,充分发挥“标准化+”效应,为湖北在中部地区率先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标准化技术支撑。
(二)基本原则。
坚持改革引路。
坚持“放管服”相结合的改革路径,发挥市场在标准化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政府的重要作用,全面增强标准有效供给。
坚持融合创新。
大力开展“标准化+”行动,在产业结构调整、文化繁荣发展、社会治理创新、生态环境保护、民生不断改善中,更好地发挥标准化的融合创新作用。
玉溪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十三五发展规划 (2)

玉溪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教育事业“十三五"规划(2016~2020年)(征求意见稿)玉溪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二Ο一五年十一月《玉溪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教育事业“十三五”规划(2016~2020年)》XX领导小组成员名单组长:董从华党委副书记院长副组长:张兴斌党委书记陈家祥副院长普发明党委副书记李裕葵党委委员副院长成员:许建辉党政办主任何兰新组织部部长郭锐 XX部长姜永秀监审处处长董绍辉教务处处长陆星星科研处处长李宝琼计财处负责人张辉学生处处长陈诗勇招就处处长白桦后勤处处长付林成教处处长陶涛保卫处处长张元华信息中心主任武翠芳图书馆馆长张毅工会主席马娅团委副书记李玉萍农林系主任韩建强动科系主任谷顺和经管系主任钟建明信息电气系主任姜跃丽建工系副主任陶跃宏食品药品系副主任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科研处,由科研处处长陆星星兼任办公室主任。
(以上名单按照时任职务自然更替)目录第一章基础和背景ﻩ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十二五"期间取得的主要成绩.............................................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教学工作中心地位突出,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ﻩ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教研、科研成果突出,社会服务能力大幅提升............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规范学生资助体系.............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形成的基本经验ﻩ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形成了以实验实训基地为依托,专业构建持续完善的动态教学模式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建立了人才培养与社会化服务相结合的模式.............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目前所处的环境ﻩ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办学经费严重不足,基础设施陈旧落后........................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生源不足逐渐加剧............................................................ 错误!未定义书签。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东省精神卫生工作规划(2016-2020年)的通知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东省精神卫生工作规划(2016-2020年)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16.07.04•【字号】粤府办〔2016〕70号•【施行日期】2016.07.0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精神卫生正文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东省精神卫生工作规划(2016-2020年)的通知粤府办〔2016〕70号各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广东省精神卫生工作规划(2016-2020年)》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请径向省卫生计生委等有关单位反映。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2016年7月4日广东省精神卫生工作规划(2016-2020年)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卫生计生委等部门全国精神卫生工作规划(2015-2020年)的通知》(国办发〔2015〕44号),进一步加强精神障碍的预防、治疗、救助和康复工作,推动全省精神卫生工作全面发展,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指导思想与工作目标(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认真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和《全国精神卫生工作规划(2015-2020年)》,以健全服务体系为抓手,以加强患者救治管理为重点,以维护社会和谐为导向,统筹各方资源,完善工作机制,着力提高服务能力与水平,健全患者救治救助制度,保障患者合法权益,维护公众身心健康,推动精神卫生事业全面发展。
(二)总体目标。
到2020年,形成政府组织领导、各部门齐抓共管、社会组织广泛参与、家庭和单位尽力尽责的精神卫生综合服务管理机制。
建立健全与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精神卫生预防、治疗、救助、康复服务体系,基本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卫生服务需求。
健全精神障碍患者救治救助保障制度,显著减少精神障碍患者重大肇事肇祸案(事)件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