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胺类药物分析实习

合集下载

芳香胺类药物分析-精品文档

芳香胺类药物分析-精品文档

芳伯氨基——有重氮化-偶合反应 酯键——易水解 侧链烃胺——具碱性
代表性药物
H N 2 C O O C H C H N ( C H ) 2 2 2 5 2 H C l 盐酸普鲁卡因
Procaine hydrochloride
H N 2
C O O C H 2 5
苯佐卡因
benzocaine
C 2H 5 C 2H 5
C 2H 5 C 2H 5
N C O C H 2N CH3
与其他有关药物的
区别
在同样条件下,盐酸普鲁卡因、丁卡
因、苯佐卡因等不显Cu2+反应。
对氨基苯甲酸酯类药物在同样条件下
与Hg2+反应显红色或橙黄色(盐酸利 多卡因显黄色)。
羟肟酸铁盐反应
盐酸普鲁卡因胺具芳酰胺结构,可被H2O2 氧化,生成羟肟酸,再与FeCl3反应生成 羟肟酸铁而显紫红色→暗棕色至棕黑色。
羟肟酸铁
4. 水解产物反应
具有酯键结构的药物易在碱性溶液中 水解,可利用其水解产物进行鉴别。 苯佐卡因
NH2 + COOC2H5 NaOH NH2 + C2H5OH COONa
C2H5OH + I2 + NaOH
CHI3
黄色
盐酸普鲁卡因
N H 2 N a O H N H 2
白色
C O O C H C H N ( C H ) 2 2 2 5 2
铜反应生成蓝紫色配位化合物,转溶 入氯仿,显黄色。
盐酸利多卡因在酸性溶液中与氯化钴
反应,生成亮绿色细小钴盐沉淀。
盐酸利多卡因在硝酸性溶液中与硝酸
汞反应,显黄色。
CH3
C 2H 5 + C 2H 5 CuSO4

药物分析笔记:胺类药物的分析

药物分析笔记:胺类药物的分析

芳胺类药物的分析 1、基本结构与化学性质: (⼀)盐酸普鲁卡因: 1、芳伯氨基特征:重氮化偶合反应 2、酯键易⽔解:光、热、碱, 3、产物为对氨基苯甲酸(paba)。

4、游离碱难溶⽔且碱性弱:⾮⽔滴定法, 5、亚硝酸钠法测定含量。

(⼆)对⼄酰氨基酚: 1、⽔解产物呈芳伯氨基特性:酸性中易⽔解 2、⽔解产物易酯化:⽔解后产⽣醋酸 3、与三氯化铁呈⾊:紫外、红外、均可 2、鉴别试验: 1、重氮化偶合反应:盐酸普鲁卡因、对⼄酰氨基酚(⽔解成对氨基酚) 2、三氯化铁反应:对⼄酰氨基酚⽔液加三氯化铁显蓝紫⾊。

3、⽔解产物的反应: 4、红外吸收光谱 3、对⼄酰氨基酚的杂质检查: 1、⼄醇溶液的澄清度与颜⾊:检查中间体对氨基酚的有⾊氧化产物。

2、有关物质:药典⽤薄层⾊谱法检查对氯⼄酰苯胺。

3、对氨基酚:中间体或⽔解产物, 4、毒性⼤。

有芳胺反应,⽽ 5、对⼄酰氨基酚没有。

4、盐酸普鲁卡因注射液中对氨基苯甲酸的检查:药典规定检查⽔解产物对氨基苯甲酸⼩于1.2%.5、含量测定: (⼀)亚硝酸钠滴定法:有芳伯氨基的药物(普)以及⽔解后有芳伯氨基的药物(对)均可测定。

测定条件: 1、加⼊溴化钾(2g):加速反应。

2、加⼊强酸加速反应:反应加快、重氮盐酸性中稳定、防偶氮氨基化合物⽣成。

3、室温10——30 c 温度太⾼,亚硝酸逸出 4、滴定管尖端插⼊液⾯下滴定:避免滴定过程中亚硝酸挥发和分解。

(⼆)紫外分分光度法:对⼄酰氨基酚 苯⼄胺类药物的分析 1、基本结构与典型药物:肾上腺素 2、鉴别试验: 1、三氯化铁反应: 2、氧化反应:盐酸异丙肾上腺素偏酸性下与碘迅速氧化。

3、甲醛——硫酸反应: 4、紫外特征吸收与红外吸收谱: 3、酮体检查:四种都需检查酮体, 4、酮体在310nm处有吸收, 5、⼩于0.06% . 6、含量测定: (⼀)⾮⽔溶液滴定法:冰醋酸为溶剂,醋酸汞消除氢卤酸⼲扰,结晶紫指⽰终点。

《药物分析》芳香胺类药物的分析-23页精选文档

《药物分析》芳香胺类药物的分析-23页精选文档

血浆样品制备:取静脉血3~4ml,置含肝素抗凝剂的离心管中,离心分离
5min (3000rpm),上清液为待测血浆。吸取上述血浆1ml,加饱和
快速荧光测定
盐酸普鲁卡因胺结构中的芳伯氨基与荧胺反应,生成荧光物,
中 国
可在λ400nm、λ485nm波长处测定荧光强度

科 大
--较重氮化法灵敏、简便,适用于普鲁卡因胺制剂的测定。

药 物 分 析 教 研 室
高效液相色谱法 ( HPLC )
• 以苯甲酸为内标,可以同时测定盐酸普鲁卡因注射液中的普鲁卡因 及其降解产物对氨基苯甲酸(PABA),不需分离提取,准确简便。
研 室
盐 酸盐白色结晶粉末,具一点的熔点,易溶于水和乙醇,难溶于有机溶
剂。
•结构(Structure)
2. 酰胺类
对乙酰氨基酚(paracetamol),
R1
醋氨苯砜(acedapsone),
盐酸利多卡因(lidocaine hydrochloride),
R3
N C R2 H
O R4
盐酸布比卡因(bupivacaine hydrochloride).
中 国
1. 盐酸利多卡因 三硝基苯酚 三硝基苯酚利多卡因(mp. 228~232℃)


盐酸布比卡因

三硝基苯酚布比卡因(mp. 194℃)


2. 盐酸丁卡因 25%硫氰酸铵溶液/5%醋酸溶液 丁卡因硫氰酸盐( mp. 131℃ )






鉴别试验(Identification)
(六)紫外特征吸收光谱
(乳白色)
(二)与三氯化铁反

芳香胺类药物的分析

芳香胺类药物的分析

第七章芳香胺类药物的分析本章主要内容:第一节芳胺类药物的分析一、结构与性质二、鉴别试验三、特殊杂质检查四、含量测定第二节苯乙胺类药物的分析本章学习目标●熟悉该类药物的概况;●熟悉鉴别反应;●掌握亚硝酸钠滴定法;●熟悉苯乙胺类药物的分析。

概述定义芳胺类——氨基直接与苯环相连的药物芳烃胺类——氨基在烃基侧链上的药物分类根据结构分为:☞芳胺类**对氨基苯甲酸酯类酰胺类☞苯乙胺类*☞苯丙胺类(一)具有对氨基苯甲酸酯基本结构基本结构与典型药物C O OR 2N R 1H 一、对氨基苯甲酸酯类结构与性质第一节芳胺类药物的分析第一节芳胺类药物的分析四、特殊杂质检查(一)对乙酰氨基酚杂质检查一般杂质——酸度、氯化物、硫酸盐、重金属、水分、炽灼残渣特殊杂质——乙醇溶液的澄清度与颜色、有关物质(对氯乙酰苯胺)、对氨基酚操作法(中国药典)在30 C 以下,滴定管尖端插入液面下2/3处; 在不断搅拌下快速加入大部分标准溶液(约80%~90%);提出液面后缓缓(1~5min/滴)滴定至终点。

提高初始反应速度避免HNO 2逸失降低近终点滴定速度避免终点提前5)滴定速度与反应速度的关系1)永停法(dead stop)终点前:回路中无电流,电流计指针摆动、回零终点时:溶液中存在微过量的NaNO 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电流计指针不回零在两个铂电极间外加10~200mV 电压,并且在回路中串联一个灵敏的检流计(10A -9/格)导致在两电极间有电子流动,从而回路中有电流产生,使得电流计指针发生偏转并且不再返回零点e H HNO 2+++OH NO 2+O H NO 2+e H HNO 2+++阴极:阳极:1)永停法(dead stop)指示剂:淀粉-KI糊剂或试纸原理:终点时,溶液中稍过量的NaNO2在酸性条件下氧化KI 析出I2, I2遇淀粉显蓝色3)外指示剂法。

芳香胺类药物的分析

芳香胺类药物的分析

2



一、对氨基苯甲酸酯类药物
主要化学性质
1. 芳伯氨基特性 显重氮化-偶合反应;与芳醛缩合成Schiff碱反应;易氧 化变色等。盐酸丁卡因则无此特性。 2. 水解特性 分子结构中有酯键,使其容易水解。快慢受光线、热或碱性 条件的影响。除盐酸丁卡因水解产物对丁氨基苯甲酸(BABA )外,上述其 余药物的水解产物主要为对氨基苯甲酸。


3. 弱碱性 除苯佐卡因外,因其脂烃胺侧链为叔胺氮原子,故具有弱碱性。 因此能与生物碱沉淀剂发生沉淀反应;但在水溶液中不能用标准酸直接滴 定,在非水溶剂中能滴定。 4. 其他特性 具有芳伯氨基或同时具有脂烃胺基侧链,其游离碱多为碱性 油状液体或低熔点固体,难溶于水,可溶于有机溶剂。其盐酸盐均系白色 结晶性粉末,具有一定的熔点,易溶于水和乙醇,难溶于有机溶剂。
第七章 芳香胺类药物的分析

本章重点介绍芳胺类、芳烃胺类药物中的苯 乙胺类和芳氧丙醇胺类药物的分析方法及有关 药物质量控制的方法。
1
第一节 芳胺类药物的分析
芳胺类药物的基本结构有两类:其中一类为芳伯氨基未被
取代,对氨基苯甲酸酯类,代表药物有苯佐卡因、盐酸普鲁卡 因和盐酸丁卡因等局部麻醉药物;另一类则为芳伯氨基被酰化, 并在芳环对位有取代的酰胺类药物。代表药物有对乙酰氨基酚、 盐酸利多卡因、盐酸布比卡因和醋氨苯砜等。
8

(五)制备衍生物测熔点 1. 三硝基苯酚衍生物 盐酸利多卡因与三硝基苯酚反应, 生成难溶于水的三硝基苯酚利多卡因黄色沉淀; 105℃干燥, 熔点约为228℃~232℃。盐酸布比卡因与三硝基苯酚按此法制
备的衍生物,其熔点约为194℃。

2. 硫氰酸盐衍生物
盐酸丁卡因溶于5%醋酸溶液中,加25%

药物分析芳香胺类药物的分析

药物分析芳香胺类药物的分析

2、苯佐卡因的鉴别试验
苯佐卡因 ChP(2000)
[鉴别] (2)取本品约0.1g,加氢氧化钠试液5m1, 煮沸,即有乙醇生成;加碘试液,加热,即生成黄色 沉淀,并发生碘仿的臭气。
苯佐卡因 NaOH 乙醇 乙醇 I2 NaOH CHI(3 碘仿臭气,黄色)
(五)制备衍生物测熔点
(三)分光光度法
对乙酰氨基酚在稀碱性( 0.4%氢 氧化钠)溶液中,在257±1nm波长处 有最大吸收,可用于定量。
按下式计算: 1、原料药
A E11c%m
×
1 100
×
稀释倍数(D)
标示量%=
W样
×100%
2、制剂
标示量%=
A E11c%m
×
1 100
×
稀释倍数(D)×
W片
W样 × 标示量(g/片)
取供试品约50mg,加稀盐酸1m1,必要时缓缓 煮沸使溶解,放冷,加0.1mo1/L亚硝酸钠溶液数滴, 滴加碱性β-萘酚试液数滴,视供试品不同,生成 由橙黄到猩红色沉淀。
2、间接:(酰胺类)对乙酰氨基酚、非 那西丁、醋氨苯砜、贝诺酯
对乙酰氨基酚 ChP(2000) [鉴别] (2)取本品约0.1g,加稀盐酸5m1,置水
计算如下:
L = 允许杂供质试存品在量的最大量×´ 1´00%
=
30×1´0 3´´ 2.5´´
×´ 1´00%= 1.2%
五、含量测定 (一)亚硝酸钠滴定法 1、原理:具芳伯氨基的药物。具游离 芳伯氨基的药物可用本法直接测定。
Ar NH2 + NaNO2 + 2 HCl
+ Ar CNl- N+ NaCl+ 2 H2O
1、测三硝基苯酚衍生物的熔点

芳胺类药物的分析专

芳胺类药物的分析专
(3)制备衍生物测熔点
典型UV参数 lmin lmax ls Almax E1cm 1%
(4)UV
盐酸布比卡因 ChP(2005) [鉴别] 取本品,精密称定,按干燥品计算,加mol/L盐酸溶液制成每1ml中含mg的溶液,照分光光度法(附录ⅣA)测定,在263nm与271nm的波长处有最大吸收;其吸收度分别为~与~。
⑤ 判断 在254nm波长紫外灯下观察,供试品溶液如显杂质斑点,与对照溶液的主斑点比较,不得超过其大小与颜色。
(3).对氨基酚 制备中乙酰化不完全或贮存不当发生水解都能引入对氨基酚 ☆检查原理: 对氨基酚在碱性条件下,与亚硝基铁氰化钠作用,生成蓝色络合物,与对照液比较判断对氨基酚的限量。
检查方法 对照法
⑤ 与重金属离子反应
a.与铜离子的反应
b.与钴盐反应
(1)重氮化-偶合反应 具有潜在的芳伯氨基,水解或还原后,可发生重氮化-偶合反应。 例如:对乙酰氨基酚
对乙酰氨基酚 ChP(2005) [鉴别] 取本品约g,加稀盐酸5m1,置水浴中加热40分钟,放冷;取m1,滴加亚硝酸钠试液5滴,摇匀,用水3ml稀释后,加碱性β-萘酚试液2m1,振摇,即显红色。
等可使氨基的碱性降低,重氮化反应速 度加快。
A2. 当在苯环上有供电基时, 则使反应速度降低。如 等。
供电基能使氨基碱性增强,这样氨 基成盐的机会就增大,游离芳伯胺 的浓度就减小,所以反应速度就慢。
(1)K1
(2)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2
∵ K1 ≈ 300 K2 加入KBr,可增大被测溶液中NO+的浓度,所以能加快重氮化反应速度
苯乙胺类药物的基本结构
*
具有脂烃胺侧链,属于芳烃胺类药物。 多数在苯环上有1~2个羟基取代基。

-芳香胺类药物的分析

-芳香胺类药物的分析

第一节 芳胺类药物的分析
一、对氨基苯甲酸酯类
H2N
COOC2H5
苯佐卡因(benzocaine)
H2N
COOC2H4N(C2H5)2 HCl
盐酸普鲁卡因
(procaine hydrochloride)
盐酸氯普鲁卡因
H2N
COOC2H4N(C2H5)2
HCl(chloroprocaine hydrochloride)
稀HCl-甲醇(1:99) 10
0.4%NaOH
8
氯仿
pH6磷酸盐缓冲液 10
λmax (nm) 249 257
278
310
E 1% 1cm
备注
860~980
BP,
715 ChP用于含量测定
USP对照品法,相 差不超过3.0%
USP对照品法,相 差不超过2.0%
盐酸普鲁卡因胺
0.1M NaOH 水
10 273 580~160
O S O
NHCOCH3
醋氯苯砜
二、Identification
二、三氯化铁反应
NHCOCH3
3
+ FeCl3
NHCOCH3 Fe + 3HCl
OH
O
(蓝紫色)
3
三、金属离子反应
①与铜和钴离子反应 (具有芳酰胺结构的,如盐酸利多卡因) 硫酸铜/碳酸钠试液→蓝紫色配合物→氯仿层显黄色 氯化钴/酸性溶液→亮绿色细小钴盐沉淀↓
适应证
结构属
用于麻风病的预防以及 酰胺类 不能口服砜类药物者
肾上腺素
盐酸去氧肾 上腺素
激素、肾上腺 受体激动药
激素、α肾上 腺受体激动药
心脏骤停、支气管哮喘、 苯乙胺类 过敏性休克,也可治疗 荨麻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章 芳胺类药物分析练习思考题1.根据胺类药物的结构,可把该类药物分为几类?各类药物的结构特征是什么?2.试述重氮化反应原理及影响重氮化反应的主要因素。

3.用亚硝酸钠法测定芳胺类药物时,为什么要加溴化钾?解析其作用原理。

4.亚硝酸钠滴定法中为什么要加过量盐酸?5.重氮化法指示终点的方法有哪些?6.试述永停滴定法指示终点的原理。

7.具有怎样结构的药物有重氮化-偶合反应?8.如何用化学方法区别普鲁卡因和丁卡因?9.苯乙胺类药物具有怎样的结构和理化性质?10.对乙酰氨基酚中对氨基酚是如何产生的?中国药典采用什么方法检查?11.盐酸丁卡因和盐酸利多卡因的含量测定为什么不用亚硝酸钠法?12.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药物含量的方法主要有哪两种?各有何优缺点?13.怎样检查肾上腺素中的酮体杂质?14.有三瓶药物,它们是对乙酰氨基酚、肾上腺素和盐酸苯海拉明,因标签掉了,请区别之。

15.试述溴量法测定盐酸去氧肾上腺素的原理,滴定当量和含量计算。

16.什么叫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滴定法?17.解释盐酸普鲁卡因水解产物反应鉴别原理。

P测定对乙酰氨基酚的含量:取本品120mg置500mL量瓶中,加甲醇100mL溶解,加水至刻度,取此液5mL,置100mL量瓶中,加水至刻度,作为供试液。

另用相同溶剂配成12μg/mL的标准溶液,于244nm处,以水为空白测定吸收度,按10C(A样/A标)计算供试品中对乙酰氨基酚的含量(mg)。

式中C为标准液浓度(μg/mL),10是如何得来的?19.非水碱量法测定重酒石酸去甲肾上腺素含量,测定时室温20℃。

精密称取本品0.2160g,加冰醋酸10mL溶解后,加结晶紫指示液1滴,用高氯酸滴定液(0.1mol/L)滴定,至溶液显蓝绿色,并将滴定结果用空白试验校正。

已知:高氯酸滴定液(0.1mol/L)的F=1.027(23℃),冰醋酸体积膨胀系数为1.1×10-3/℃,每1mL高氯酸滴定液(0.1mol/L)相当于31.93mg的C8H11N3O·C4H4O6,样品消耗高氯酸滴定液体积为6.50 mL,空白消耗0.02mL。

问:(1) 样品测定时高氯酸滴定液(0.1mol/L)的F值是1.027吗?为什么?(2) 求重酒石酸去甲肾上腺素的百分含量?选择题一、最佳选择题1.中国药典中含芳伯氨基的药品大多采用下列哪种方法进行含量测定( )A、氧化还原电位滴定法B、非水溶液中和法C、用永停法指示等当点的重氮化滴定法D、用电位法指示等当点的银量法E、用硫化银薄膜电极指示等当点的银量法2. 非那西丁含量测定:精密称取本品0.3630g,加稀盐酸回流1小时后,放冷,用亚硝酸钠滴定液(0.1010mol/L)滴定,消耗20.00mL。

每1mL亚硝酸钠滴定液(0.1mol/L)相当于17.92mg的C 10H 13NO 2,计算非那西丁的含量。

( )A、95.6%B、96.6%C、97.6%D、98.6%E、99.7%3.中国药典所收载的亚硝酸钠滴定法中指示终点的方法为( )A、 电位法B、 永停法C、 外指示剂法D、 不可逆指示剂法E、 电导法4.亚硝酸钠滴定法中,加KBr 的作用是( )A、 添加Br -B、 生成NO +·Br -C、 生成HBrD、 生成Br 2E、 抑制反应进行5.对乙酰氨基酚的含量测定方法为:取本品约40mg,精密称定,置250mL量瓶中,加0.4%氢氧化钠溶液50mL溶解后,加水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5mL,置100mL量瓶中,加0.4%氢氧化钠溶液10mL,加水至刻度,摇匀,照分光光度法,在257nm的波长处测定吸收度,按C 8H 9NO 2的吸收系数(E )为715计算,即得。

若样品称样量为m(g),测得的吸收度为A,则含量百分率的计算式为( )%1cm 1A、715A ×5250×m 1×100% B、715A ×5100×250×m 1×100% C、 A×715×5250×m 1×100% D、 A×715×5100×250×m 1×100% E、 715A ×m1×100% 6.下列哪个药物不能用亚硝钠法进行测定( )A、 盐酸丁卡因B、 盐酸普鲁卡因C、 苯佐卡因D、 盐酸普鲁卡因胺E、 对乙酰氨基酚7.永停法采用的电极是( )A、 玻璃电极-甘汞电极B、 两根铂电极C、 铂电极-甘汞电极D、 玻璃电极-铂电极E、 银电极-甘汞电极8.在重氮化反应中,加溴化钾的作用是( )A、 抗氧剂B、 稳定剂C、 离子强度剂D、 加速重氮化反应E、 终点辅助剂9.在永停滴定法中,根据滴定剂和被测物电位是否可逆可分为几种情况。

当滴定剂属可逆电对,被测物属不可逆电对时,得到的电流变化图如图6-1所示:( )图6-1 永停滴定电流变化示意图10.盐酸丁卡因在酸性溶液中与亚硝酸钠作用生成( )A、 重氮盐B、 N-亚硝基化合物C、 亚硝基苯化合物D、 偶氮氨基化合物E、 偶氮染料11.在酸性条件下进行重氮化-偶合比色测定时,最常用的偶合试剂是( )A、 β-萘酚B、 变色酸C、 N-(1-萘基)-乙二胺D、 对二甲氨基苯甲醛E、 香草醛12.重氮化法测定乙酰氨基酚含量时须在盐酸酸性溶液中进行,以下哪个说法是错误的?( )A、 可加速反应进行B、 胺类的盐酸盐溶解度较大C、 形成的重氮盐化合物稳定D、 防止偶氮氨基化合物的生成E、 使与芳伯氨基成盐,加速反应进行13. 盐酸普鲁卡因注射液中对氨基苯甲酸(PABA)的检查:取本品,加乙醇制成 2.5mg/mL 的溶液,作为供试液,另取PABA 对照品,加乙醇制成60μg/mL 的溶液,作为对照液,取供试液10μL,对照液5μL。

分别点于同一薄层板上,展开,用对二甲氨基苯甲醛溶液显色,供试液所显杂质斑点颜色,不得比对照液所显斑点更深。

PABA 的限量是多少?( )A、0.12%B、2.4%C、1.2%D、0.24%E、0.012%14.肾上腺素中肾上腺酮的检查: 取本品,加0.05mol/L 盐酸液制成每1mL 中含2mg 的溶液,在310nm 处测定吸收度,不得过0.05,试问肾上腺酮的限量是多少?(肾上腺酮E 310nm=453)( ) %11cm A、0.055%B、0.55%C、0.60%D、0.453%E、4.5%15.盐酸去氧肾上腺素(C 9H 12NO 2•HCl=203.67)含量测定:精密称取本品0.1112g,置碘量瓶中,加水20mL使溶解,精密加入溴滴定液(0.1mol/L)50mL,再加盐酸5mL,立即密塞,放置15分钟,加碘化钾试液10mL,密塞,充分振摇后,用硫代硫酸钠滴定液(0.1045mol/L)滴定至近终点时,加淀粉指示液,继续滴定至蓝色消失,消耗硫代硫酸钠滴定液18.33mL,空白滴定消耗硫代硫酸钠滴定液49.25mL,计算样品的含量与滴定度。

( )A、94.4%,T=3.395mgB、98.6%,T=3.395gC、98.6%,T=3.395mgD、94.4%, T=3.395gE、33.64%,T=67.89mg16.对乙酰氨基酚中对氨基酚检查:取对乙酰氨基酚1.0g,加甲醇100mL 溶解后,取此溶液25mL,加碱性亚硝基铁氰化钠试液1mL,摇匀,放置30分钟,如显色与对乙酰氨基酚对照品1.0g,加对氨基酚50µg,用同一方法制成的对照液比较,不得更深,计算对氨基酚的限量。

( )A、0.005%B、0.2%C、0.05%D、0.02%E、0.5%17.药物分子中具有下列哪一基团才能在酸性溶液中直接用亚硝酸钠液滴定( )A、芳伯氨基B、硝基C、芳酰胺基D、酚羟基E、三甲胺基18. 下列药物中哪个属于芳烃胺类药物( )A、盐酸苯乙双胍B、氧烯洛尔C、盐酸卡替洛尔D、盐酸利多卡因E、醋氨苯砜19.盐酸普鲁卡因胺的红外图谱中1640cm-1, 1550cm-1, 1280cm-1处的一组吸收峰的归属( )A、伯胺,酰胺,苯环B、胺基,羰基,酰胺II带C、伯胺,酰胺,酰胺II带D、酰胺I带,苯环,酰胺II带E、酰胺I带,酰胺II,酰胺III带20. 溴量法测定盐酸去氧肾上腺素,1摩尔盐酸去氧肾上腺素相当于几摩尔溴()A、3B、2C、3/2D、6E、1/3二、配伍选择题A、对乙酰氨基酚B、苯佐卡因C、盐酸普鲁卡因D、肾上腺素E、盐酸普鲁卡因胺1.水解后有重氮化-偶合反应( )2.水解后与碘作用产生碘仿( )3.与甲醛-硫酸反应产生红色( )4.在红外图谱中1540cm-1处有强吸收( )5.在红外图谱中约1700cm-1处有强吸收( )特殊杂质检查原理:A、紫外吸收性质的差异B、与显色剂选择作用的差异C、色谱行为差异D、酸碱性质差异E、氧化还原性质差异6.盐酸普鲁卡因中对氨基苯甲酸检查( )7.对乙酰氨基酚中对氨基酚的检查( )8.酮体的检查( )9.对乙酰氨基酚的有关物质检查( )10.酸度检查( )A、纸层析-分光光度法测定B、TLC法C、亚硝基铁氰化钠比色法D、HPLC法E、使高锰酸钾退色11.盐酸卡替洛尔中有关物质检查( )12.盐酸苯乙双胍中有关双胍的检查( )13.对乙酰氨基酚中对氨基酚的检查( )14.氧烯洛尔的鉴别反应 ( )15.肾上腺素注射液的含量测定 ( )三、比较选择题A、对氨基水杨酸钠B、乙酰氨基酚C、两者均是D、两者均不是1.与三氯化铁反应产生紫色( )2.盐酸直接滴定法测定含量( )3.用重氮化法测定含量( )4.检查间氨基酚( )5.检查对氨基酚( )A、盐酸利多卡因B、盐酸丁卡因C、两者均能D、两者均不能6.具有碘仿反应( )7.采用非水滴定法测定含量( )8.与亚硝酸钠作用产生白色沉淀( )9.能与重金属离子反应产生颜色( )10.能与三氯化铁反应显色( )A、氧烯洛尔B、盐酸异丙肾上腺素C、两者均是D、两者均不是11.属苯乙胺类12.属芳氧丙醇胺类13.非水法测定含量14.具两性15.易被氧化四、多项选择题1.属于苯乙胺类药物的有( )A、苯海拉明B、醋氨苯砜C、盐酸麻黄碱D、异丙肾上腺素E、盐酸普鲁卡因2.异丙肾上腺素可用下列哪些方法进行鉴别( )A、氧化反应B、三氯化铁反应C、甲醛-硫酸反应D、戊二醛反应E、香草醛反应3.重氮化法指示终点的方法有( )A、永停法B、外指示剂法C、内指示剂法D、电位法E、示波极谱法4.盐酸普鲁卡因常用的鉴别反应有( )A、重氮化-偶合反应B、红外光谱法C、氧化反应D、碘仿反应E、水解产物反应5.影响重氮化反应的因素有( )A、药物的化学结构B、酸及酸度C、芳伯氨基的碱性强弱D、反应温度E、滴定速度6.重氮化反应要求在强酸性介质中进行,这是因为( )A、防止亚硝酸挥发B、可加速反应的进行C、重氮化合物在酸性溶液中较稳定D、可使反应平稳进行E、可防止生成偶氮氨基化合物7.下列哪些药物不能与亚硝酸钠、β-萘酚作用产生猩红色沉淀( )A、对氨基水杨酸钠B、盐酸丁卡因C、肾上腺素D、麻黄碱E、对乙酰氨基酚8.下列药物中能与亚硝酸钠反应的有( )A、苯佐卡因B、普鲁卡因C、盐酸去氧肾上腺素D、盐酸苯海拉明E、盐酸丁卡因9.对乙酰氨基酚的含量测定方法有( )A、紫外分光光度法B、非水溶液滴定法C、亚硝酸钠滴定法D、重氮化-偶合比色法E、高效液相法10.苯乙胺类药物含量测定常用方法有( )A、非水溶液滴定法B、溴量法C、荧光分光光度法D、高效液相法E、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法11.盐酸普鲁卡因具有下列性质( )A、具有芳伯氨基B、与芳醛缩合成喜夫氏碱C、显重氮化-偶合反应D、具有酯键,可水解E、烃胺侧链具碱性参考答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