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分组教学模式初探

合集下载

研究论文:浅析分组教学在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

研究论文:浅析分组教学在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

83407 学科教育论文浅析分组教学在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在我国亟需具备综合素质的人才,对外语的听说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

所以,口语越来越受到关注。

然而,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大多数英语口语表达能力非常薄弱。

因此,如何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分组教学是教师根据学生的自身情况依据其特点,将其分配到不同小组中,使其以小组的形式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模式。

他能够使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得到锻炼,英语自学能力,英语使用能力和英语交流能力也能得到提升。

一、分组教学的理论基础小组学习法(Teamwork System)又可称为合作学习(CoopemtireLeaming),20年代皮亚杰(J. Piaget)曾指出合作学习能够加速儿童智力的发展;[1]美国教育家杜威(J.Dewey)也强调了互助合作能起到促进学习过程的作用。

维果茨基(Vygotsky)的社会认知理论指出学习就是一个合作的过程,是一个社会产物。

[2]在分组教学中,每一个小组可以看作为一个集体,学习过程就是一个人的成果变成为一个集体取得的成果。

组内各成员是合作伙伴的关系,各成员在学习过程中要聆听、讨论和表述,要能够运用和重复目的语,能够相互启发,相互帮助,最终能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与此同时,小组之间的互相竞争和学习可以使他们表现出比单个学习时更大的积极性。

二、分组教学在口语教学中的应用1、小组划分的方法制定划分小组的方法之前必须要调查学生的相关情况,比如:学生的英语学习成绩,性格特征和对待学习的态度等方面的内容。

在对学生的英语能力进行考察时,除了试卷考试之外,还必须考察学生的包括听、说、读、写和翻译等在内的综合能力,此外,考试的难度和形式也要与学生的水平相符合,这样才能确保考察内容能真实客观的反应学生的能力。

分组教学的形式包括自愿组合和指定组合。

前者是指学生根据自身的意愿自由寻找组员进行学习。

指定组合是指教师根据自己的意愿来对学生进行分组的划分。

英语教学中如何进行分组学习

英语教学中如何进行分组学习

英语教学中如何进行分组学习第一篇:英语教学中如何进行分组学习英语教学中如何进行分组学习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集体为教育对象,这就不可避免地忽视学生的独特需求和个性发展。

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我就发现这样的教学不可能有“因材施教”的效果,而作为一种新型的课堂教学手段——分组合作学习,却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弥补这种缺陷。

一个班级里的学生在年龄特征、性格气质和兴趣爱好等各方面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差异,以班级为单位建设“学习与生活共同体”存在着一定得难度,而班级内部的分组能较好解决这一问题。

当然,这个分组也不是简单的按前后座位来分,因为这样的座位编排往往是按个子高矮或是男女生来划分,这样的分组虽然方便易行,却不利于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优化组合,优势互补;也不是简单的“能力分组”或是以学生的学习成绩和课程作业为标准来划分的。

那么什么样的分组才能让每个学生都各尽其能,各有所获?一是要留给学生充足的思考和发言时间,让每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和相互补充、更正、辩论的时间,使不同层次学生的智慧都得到发挥,尤其要注意的是很多时候老师都会把小组合作的互动环节放在最后,有时间就做,没时间就匆匆结束甚至不做。

这样一来,学生的积极性被打消,学生之间也不会有真正的互动,更不利于他们个性的发挥。

如果时间来不及,我觉得可以让学生课后讨论或是留到下节课继续,这样效果会更好;二是分组时应把不同兴趣爱好、性格特点及学习能力的学生组合起来,这样分组不但有利于学生间的优势互补,相互促进,而且为全班各小组之间的公平竞争打下了基础。

三是每个小组的人数是4人左右。

人数太多,学生之间交流就会花去很长时间,有时在规定时间内还没来得及发言,那么他个人的才能就无法展示,人数太少也不利于学生间的交流和互助;四是要明确规则。

有时我会发现让学生们小组活动时,有的小组就老是那几人发言,其他人一言不发,坐在旁边听听罢了;有的小组则互相推辞,谁也不愿意发言;有的小组甚至借此机会聊天或者干别的事。

独立学院大学英语分层教学初探

独立学院大学英语分层教学初探

独立学院大学英语分层教学初探徐雪琳【摘要】Graded teaching, which teaches students in accordance with their aptitude, can meet students individual demands and enhance the teaching effect. In result of tremendous differences in students English level in independent college,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taking paper takes Northea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Chengdong teaching in independent college is totally feasible and its the form of graded teaching is imperative. This College as an example. It proves that the graded teaching effect is superior by teaching practice. How- ever, in practice, there is some inadequacy and problems in implementing graded teaching, with hopes of of- feting helps for the future.%因材施教的分层教学能够满足学生个体需要,提高教学效率,而独立学院学生的英语水平差距巨大,因此大学英语的分层教学则势在必行。

以东北农业大学成栋学院为例,通过大学英语实施分层教学的实践,证明在独立学院内进行大学英语分层教学是完全可行的,并且教学效果良好。

大学英语阅读教学“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初探

大学英语阅读教学“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初探

就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小组的整合 功能。
( ) 置 任 务 二 布 学 习任 务 的布 置 、 前 的 准 备 、 堂 上 的 交 流 、 课 课
在克服传统教学 的弊端 , 改革课堂教学 、 提高课 堂教 学效 率 。它将 社 会 心理 学 的合 作 原理 纳 入教 学 之
中 , 调 人 际 交 往 对 于 认 知 发 展 的促 进 功 能 。 强
Hale Waihona Puke 课后 的练习 、 专题 性学 习等均 可 以小 组为单 位 。对
不 同的 学 习 小 组 可 以 布 置 共 同 的 学 习 任 务 , 可 以 也
英语教学在课 堂上要 求学 生更多 地交 流 , 班 小
化教学是理想 的授课模式 。中国大学教育 以班 级授
布置不 同的学习任务 。共 同学习任务 的课 堂交流则
我 国现 阶段大学英语 阅读教学仍是传统 的以教 师讲授为 中心 的“ 言堂” 一 教学 模式 , 阅读仅 视为 将

课 为 主 , 且 不 少 学 校 的 班 级 人 数 都 超 过 了要 求 的 而
正常班级人数 。因此 , 英语课 堂教 学 中的合作 学 习
方式就显得尤为重要 。 二 、 组 合 作 学 习的 模 式 小
以互 补 学 习 为 主 。
收 稿 日期 :2 1 —0 2 0 1 8— 8
作 者 简 介 :王 婧 ( 94 ) 18 一 ,扬 州 职 业 大 学 高 邮 学 院 助教 。

6 ・ 3
合 作 学 习是 一 种 目标 引 导 性 的 学 习 活 动 , 师 教 所 给 的任 务 必 须 能 够 引 发 学 生 的 兴 趣 和 学 生 自动 参 与语 言 实践 活动 的欲 望 。

浅析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分组教学

浅析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分组教学

浅析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分组教学摘要:本文以大学英语教学中分组教学为中心,结合“情感过滤假设理论”分析大学英语教学现状,阐述实施分组教学的必要性,介绍具体细节,总结分组教学实践取得的成绩,同时找出其局限之处,为以后的教学实践起到指导和参考作用。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分组教学情感过滤假设理论1 大学英语教学的现状当前的大学英语教学实践中,传统的教学模式依然占很大比重,虽然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有些变化,但是没有真正实现教学理念的转变。

以教师为中心讲授、灌输为主要模式的教学思想还是普遍现象。

单纯的讲授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压抑了学生的兴趣和热情,不能适应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形势和对人才培养的要求。

大学一年级学生入学英语水平参差不齐,高中以读写为主的教学模式导致了学生英语学习上听说的严重脱节。

旧的英语学习模式、学习习惯以及思维定式,使得被动的接受知识讲授成为普遍现象,这给大学英语教学的教学改革和对学生目标能力的培养带来非常大的困难。

2 分组教学的必要性和取得的成绩2.1分组的必要性Steven Krashen提出的二语习得理论当中,“情感过滤假设理论”阐述了学习者学习成绩的好坏跟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兴趣和焦虑度有直接的关系,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学习动机和情感因素,使情感过滤达到最低限度。

大学英语教学中,分组教学势在必行,以学生为主体的新型教学模式,分组教学对于大学英语改革新形势下教学模式的转变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真正实现教学中心由教师到学生的转变。

在英语教学实践中,以学生为中心,既传授语言知识与技能,更注重从听说读写译五方面培养学生语言实际应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新模式的教学实践中,教师既是参与者与指导者,又是促进者与评估者,既是高质量输入的提供者,又是学生的好朋友,关心学生的同时又专研自己的专业,包括对学生学习动机学习策略学习方式等方面的研究。

2.2分组教学取得的成绩经过几年的分组教学实践,在这种新的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学习成绩得到了显著的提高,具体表现为:分组教学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激发了学习的兴趣,活跃了课堂的气氛;避免了两极分化,差生的成绩得到了明显的提高;教学的节奏加快,效率有很大的提高,数据对比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的平均通过率提高了15%;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听说读写译全面的发展,尤其突出的是口语的突破-由以前的哑巴英语变成了多说多练,能够正确表达、流畅的英语口语。

高职高专大学公共英语分组教学初探

高职高专大学公共英语分组教学初探

高职高专大学公共英语分组教学初探摘要:作者分析了高职高专大学英语教学现状,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改革创新,把分组教学模式运用到教学实践中。

实践证明,分组教学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对课堂教学活动的参与欲望,培养学生的学习成就感和团队精神。

帮助学生实现从“被学习”到“学习”的转变,帮助他们担负起对学习的责任,从而达到既增长了知识,又锻炼了交际能力。

关键词:教学现状;分组教学模式;积极性;参与欲望;成就感;团队精神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20-0226-02根据2000年教育部颁发的《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高职教学目标为通过180—220学时的教学,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技能,具有一定的听、说、读、写、译的能力。

课文教学无疑是高职公共英语教学的“重头戏”,它担负着为学生进行词汇、句式输入,篇章理解及语法讲解等重任,是学生能否在说、读、写等英语技能上有所收获与提升的关键教学环节。

当前,高职高专院校普遍重视公共英语教学,高职英语是各类高职学院各专业的必修课。

研究和改革公共英语教学,对于提高公共英语的教学水平,提高高职高专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就业市场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落实教学改革精神实践中,笔者本年度尝试将分组教学模式应用到《公共英语》的教学实践中。

分组教学模式(group teaching mode)是按照一定的原则,在班级内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完成相应的学校任务,教师根据任务完成质量或其它因素给予评价或奖励的一种教学模式。

发现其不仅能从一定程度上解决当前《公共英语》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而且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交际互动的环境和培养学生合作互助的习惯和能力,提高教学效率和效果。

一、大学《公共英语》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一)学生英语基础薄弱,学习自主性差2012年河南省普通高考三本理科录取分数为447,文科录取分数为391.而有些民办大学第一批录取学生不够,进而把分数一降再降,才勉强完成上级下达的录取指标。

在大学英语课堂上的分组教学实践

在大学英语课堂上的分组教学实践

在大学英语课堂上的分组教学实践尹莉四川大学外国语学院,四川成都 610064摘要:在大学英语课堂上,在大班教学和有限课堂时间条件下,分组教学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

利用这种方法,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自学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得到培养和提高。

文章重点探讨了分组教学在英语听,说,读,写的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大学英语课堂,分组教学近年来,我国近千所高校扩招,有些学校扩招后,在校生数量是扩招前的几倍,这势必带来师资和教学等方面的巨大压力,反映最突出的就是大班授课问题,尤其是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大班授课问题更为严峻。

教育部已把大学本科公共英语教学目标定为“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

”这就要求我们改进教学方法,尽快找到一个适合大学大班英语教学,在有限的英语课堂教学时间内,培养大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方法。

但是我们的大学英语教学所沿袭的一直还是“以教师为主”的原则,教师是主体,教师对课文进行的讲解分析占用了课堂绝大部分时间,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毫无自主选择和参与的余地。

离开了教师和书本,学生便茫然不知所措。

这种以教师讲解为主的模式注重的是语言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应用能力的培养。

所以,如何有效地利用有限的200多个英语教学课时,在平均50,60个学生的大班里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果就成了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突出问题。

众所周知,学习语言的终极目的是为了应用而不是单纯的知识积累。

因此,英语学习的重要任务是“学”而不是“教”。

学习的过程是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主动运用的过程。

而在大学英语课堂上采用合作学习(cooperative learning)中的分组教学,有助于改变传统课堂中“教师讲,学生听”的单向的教学方式;有助于养成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应用英语的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有助于因材施教;有助于实现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多项互动的、多元的信息交流方式,从而真正推动每个学生的进步。

大学英语“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实践

大学英语“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实践

大学英语“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实践近年来,随着大学教育的不断发展和探索,对分课堂教学模式逐渐受到了广泛关注和认可。

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通过对学生进行分组,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达到提高学习效果的目的。

本文将围绕大学英语“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实践展开讨论,探究其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和效果。

对于大学英语教学而言,采用对分课堂教学模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度。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往往是被动接受知识,缺乏主动参与的机会,导致学习兴趣不高,学习效果也难以达到预期目标。

而采用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可以通过分组的方式增加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习的效果。

老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在小组之间进行知识竞赛和讨论,让学生在思考和交流中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点,从而提高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对分课堂教学模式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在对分课堂中,学生需要与组内成员共同合作完成任务,需要充分交流和协作才能取得好成绩。

这样的教学模式能够推动学生们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和分享,增强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这对他们将来的就业和社会生活都是非常重要的能力。

对分课堂教学模式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在组内合作中,学生需要不断地进行讨论和研究,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这无形中提高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从他人身上学习到不同的思维方式,为自己的学习和成长提供更多的启发和帮助。

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对分课堂教学模式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形式,学生可以更加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从而锻炼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通过与组员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语言知识,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这对学生提高英语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对分课堂教学模式虽然具有许多优点,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对分课堂教学模式需要更多的教师和学生的精力和时间,组织起来相对比较复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英语分组教学模式初探
摘要:大学英语课堂中教师只发挥指导作用,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

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地调动学生学英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而单一的班级教学形式不能从根本上达到这一要求。

为了着重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增加学生在课堂上说英语的机会,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可以分组教学,从而更好地让学生在课堂与生活中用英语进行交际,增强其自身的自信心与成就感。

为了提高学生的语言实际应用能力,丰富传统课堂教学,分组教学被应用于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之中,并取得一定成效。

本文就分组教学的特征及其优越性,以及在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展开探讨。

关键词:大学英语课堂分组教学班级教学上组
一、班级教学小组的特征及优越性
所谓分组教学,就是把全班学生分成若干语言小组(每组六人或八人不等)。

上课前布置学生按小组围桌而坐,课堂上以小组为单位活动。

这次分组要注意选好“带头羊”,即组长。

每一组都要有一个成绩好的(特别是听说成绩)、性格外向且有一定组织能力的学生做组长,同时也可以让学生自我推荐或民主推荐一个组长助理,以便共同组织小组活动。

下面具体谈谈班级教学小组化的特征及其优越性。

1.它在一定程度上符合了学生的心理特点。

班级教学小组化要求学生6-8人围坐一起。

他们从一开始就会感到新鲜,很好奇。


为以前都是两人一桌面向黑板,一成不变。

而现在几个人围坐一桌,给他们一种真正的群体感觉。

这必然会使学生的注意力及时地转入英语课堂,也必然会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

另外,班级教学小组化也易于组织学生在课堂上做英语游戏,易于开展组与组的竞赛活动,寓教于乐。

2.教师能很好地控制课堂,组织教学活动,减少学生开小差和走神的机会。

由于上课是以小组为单位的,五十个人的大班分成六到七个小组。

这显然比控制每个座位的学生容易。

又由于学生围桌而坐,他们便始终有一种被同组成员(特别是对面同学)监督的感觉。

3.课堂上师生之间的交往方式得到改进。

传统的班级教学使师生之间只限于单一的双向交往,一般是单个的学生和教师发生联系,而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就很少。

小组教学可以增进学生间的互相交流,老师由以前的一对一的方式转化为一对多,在有效的时间内可以听取多种意见。

这不但可以充分调动小组成员每个人的积极性,而且可以快速协调意见和解决问题。

4.有利于学生互帮互进。

传统的班级教学,学生都是单枪匹马地上课,集体性互助性不强。

这对于成绩好的学生来说影响不大,但对于成绩差的学生来说就困难重重了。

实行班级小组化后,使得学生以一个小组的形式上课。

这样,成绩差或内向的学生在成绩好和外向的学生的直接带动下,久而久之就能开口,对课堂上教师的
要求做出积极反应,从而形成一种班级内小组间的竞争,小组内成员既互助又竞争。

二、应注意的问题
英语课堂分组教学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他们的参与意识,增加教师与学生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联系和交往,极大地增加学生的语言活动的实践量,但同时也应注意以下问题。

1.小组的构成。

小组成员是自愿组合还是定向组合。

自愿组合是指学生按自己的意愿与喜好自由组合,因为他们之间比较熟悉、放松,所以便于开展小组活动。

但是这样也存在问题,学生之间彼此约束能力差,水平相当,可能全组都很好,也可能全组都很差,难以达到开展小组教学的目的。

定向组合是指老师按学号自己对学生进行分配,这样组员之间会比较陌生,有可能产生摩擦,不利于开展活动。

我在实践教学中采取自愿组合+宿舍组合的方式。

这样学生能大胆放松地参与活动,宿舍组合便于开展课外活动。

为了达到教学目的,老师可以协调,让每组中至少有一到两位善于听说、组织能力强的学生,这样才能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提高组长的组织管理能力。

放手放权让组长去组织管理自己的组员,锻炼他们的组织与管理能力,组长在期末也有评判自己组员的机会。

3.老师对小组活动要及时点评与鼓励。

小组活动之后,针对活
动的优点与不足,老师及时点评。

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教师不但要具备良好的英语语言素质,特别是说英语的能力,而且要有较强的管理组织协调与评判能力。

这样才能使课堂教学小组活动活而不乱,散而有序。

对于表现突出的同学要及时表扬,对于不太活跃的同学要以资鼓励,让其充满信心在下一次的活动中更好地表现。

大学英语分组教学不仅是对学生的锻炼,更是对老师各项能力的考验,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到合中有分,分中有合。

也就是说,根据教学的需要,该合的时候合,该分的时候分。

在课堂教学进行小组化的过程中,教师须来回巡视各个小组的活动情况,并不时参与小组活动,帮助他们解决活动中遇到的困难,促使小组活动的顺利进行。

此时,教师是参与者、监督监听者,又是学生的帮手。

教师可根据各个小组的活动情况穿插进行一些竞赛活动,组织各个小组之间的竞赛,此时教师是评判员或是记分员。

在学生得到充分有效的实践后,教师又可将他们合班上课做小结归纳,还可进行读和写的教学。

总之,教师须有较强的驾驭课堂教学活动的能力,要能放得开,还要收得拢,使教学活动井然有序。

可以这么说,只要组织得当,小组教学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就是行得通的,也是值得一试的一种课堂教学组织形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