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在乙肝病毒血清学检验中的价值分析

合集下载

乙肝病毒血清学检验采用化学发光法与酶联免疫法的效果比照观察

乙肝病毒血清学检验采用化学发光法与酶联免疫法的效果比照观察

乙肝病毒血清学检验采用化学发光法与酶联免疫法的效果比照观察乙肝病毒是一种通过血液传播的病毒,感染后可能导致肝炎、肝硬化甚至肝癌等严重后果。

对乙肝病毒的检测和诊断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乙肝病毒的血清学检验主要包括化学发光法和酶联免疫法两种,这两种检测方法各有优势和不足,本文将对两种方法进行效果比照观察,以期为临床乙肝病毒的检测和诊断提供参考。

一、化学发光法检测乙肝病毒血清学化学发光法是一种高灵敏度、高特异性的检测方法,其原理是利用化学发光分子标记的抗体与被检测物发生特异性反应,产生特定的化学发光信号。

目前,化学发光法已被广泛用于临床乙肝病毒的血清学检验中,其优势主要包括灵敏度高、特异性好、操作简便快捷等。

化学发光法检测乙肝病毒血清学的步骤主要包括:取少量血清样本,加入化学发光试剂盒中的试剂,经过特定的反应条件后,使用化学发光检测仪器进行检测。

在检测的过程中,化学发光法可以检测到极低浓度的乙肝病毒相关抗原和抗体,且具有良好的线性范围和高度的精确度。

酶联免疫法是通过将抗原或抗体与酶结合,利用底物与酶反应后的产物来检测被检测物的一种免疫学方法。

与化学发光法相比,酶联免疫法在临床上应用较早,其原理简单、操作方便,但灵敏度和特异性相对较低。

酶联免疫法检测乙肝病毒血清学的步骤主要包括:将被检测的血清样本与特定的抗体或抗原结合,形成复合物,然后加入特定的底物和酶,通过底物与酶的反应来测定被检测物的浓度。

酶联免疫法的优势在于其操作简单、成本较低,但其缺点也很明显,比如灵敏度和特异性较化学发光法差,有时会产生假阳性或假阴性结果。

三、效果比照观察在实际临床应用中,化学发光法和酶联免疫法都有各自的优势和不足。

化学发光法的灵敏度和特异性优于酶联免疫法,尤其在检测低浓度的抗原和抗体时表现更为突出。

且化学发光法所需的样本量更少,操作更为简便快捷,有助于提高检测效率和节约成本。

而酶联免疫法虽然灵敏度和特异性较低,但其操作简单、成本低,对于一些基层医疗机构或资源匮乏地区来说,仍然具有一定的应用优势。

化学发光法和酶联免疫吸附剂测定在乙肝病毒血清学检测中的效果分析

化学发光法和酶联免疫吸附剂测定在乙肝病毒血清学检测中的效果分析

化学发光法和酶联免疫吸附剂测定在乙肝病毒血清学检测中的效果分析化学发光法和酶联免疫吸附剂测定(ELISA)是常用的生物化学检测方法,它们在乙肝病毒血清学检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乙肝病毒是一种常见的病毒,能够引起肝脏炎症和肝硬化,甚至肝癌。

及时、准确地检测乙肝病毒对于预防和治疗乙肝病毒感染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分析化学发光法和酶联免疫吸附剂测定在乙肝病毒血清学检测中的效果。

一、化学发光法在乙肝病毒血清学检测中的应用化学发光法是一种高灵敏度的免疫测定方法,它利用化学发光催化剂与特定抗原或抗体结合后产生发光信号来检测样品中的特定分子。

在乙肝病毒血清学检测中,化学发光法主要用于检测乙肝病毒抗体和抗原。

具有以下特点:1. 高灵敏度:化学发光法的灵敏度高,能够检测到极微量的抗体和抗原,有助于早期发现乙肝病毒感染。

3. 快速性:化学发光法的检测时间短,能够快速获得检测结果,有助于及时进行诊断和治疗。

2. 高特异性:ELISA能够准确区分不同种类的抗体和抗原,有助于确定乙肝病毒感染的类型和病情。

3. 易操作:ELISA的操作简单,不需要昂贵的仪器设备,适合临床大规模使用。

2. 特异性比较:两种方法在特异性上没有明显差异,都能够准确区分不同种类的抗体和抗原。

4. 成本比较:ELISA的成本相对较低,化学发光法的仪器设备和试剂成本较高,需要考虑经济因素。

综合以上比较分析,化学发光法和ELISA在乙肝病毒血清学检测中都具有一定的优势和适用性。

在临床实际中,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综合考虑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

若需要快速、灵敏度高、不受样本污染的检测方法,则化学发光法是更为合适的选择;若是为了适应临床大规模应用、成本控制较为重要的情况下,ELISA则更为经济合算。

化学发光法和ELISA作为常用的生物化学检测方法,在乙肝病毒血清学检测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它们的不同特点和适用范围使得它们能够相互补充,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更全面的技术支持。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在亿型肝炎病毒血清学检验中的应用比较分析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在亿型肝炎病毒血清学检验中的应用比较分析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在亿型肝炎病毒血清学检验中的应用比较分析【摘要】乙型肝炎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对人类健康造成威胁。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是常用的血清学检验方法,可以有效检测乙型肝炎病毒的存在。

本文通过比较分析两种方法在乙型肝炎病毒血清学检验中的应用,探讨它们的优缺点,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好等优势,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则操作简便、成本较低。

未来,结合两种技术可能会更好地提高乙型肝炎病毒的检测准确性,为预防和治疗提供更好的支持。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血清学检验、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比较分析、优缺点、未来发展方向1. 引言1.1 疾病背景介绍肝炎是一种由肝炎病毒引起的肝脏疾病,其中乙型肝炎病毒(HBV)是最常见的一种。

乙型肝炎是全球范围内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在发展中国家尤为严重。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全球约有2亿人感染了乙型肝炎病毒,而每年有超过50万人死于乙型肝炎相关并发症,如肝硬化和肝癌。

乙型肝炎病毒主要通过血液和其他体液传播,包括母婴传播、注射吸毒、性接触以及共用注射器等方式。

感染者早期可能无明显症状,但长期潜伏后可导致肝脏损伤和炎症,严重时会出现肝功能衰竭、肝硬化和肝癌等并发症。

及早诊断和治疗乙型肝炎对预防疾病的进展和并发症的发生至关重要。

血清学检验是诊断乙型肝炎的重要方法之一,其中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是常用的实验室检测方法。

本文将就这两种技术在乙型肝炎病毒血清学检验中的应用进行比较分析,旨在探讨其优缺点及未来发展方向。

至此结束。

1.2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简介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是一种高灵敏度、高特异性的生物化学分析方法,是将化学发光技术与免疫学原理相结合的一种新型分析技术。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的原理是利用化学荧光素-辣根过氧化酶展现出的光信号进行检测和定量,其灵敏度优于传统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浅析化学发光法联合酶联免疫法在乙型肝炎病毒血清学检验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浅析化学发光法联合酶联免疫法在乙型肝炎病毒血清学检验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浅析化学发光法联合酶联免疫法在乙型肝炎病毒血清学检验中的应用效果比较引言:乙型肝炎病毒(HBV)是一种广泛存在于全球范围内的病毒,已成为全球公共卫生问题之一。

对于HBV感染的诊断与监测,血清学检验是至关重要的手段。

近年来,化学发光法和酶联免疫法作为两种常用的HBV血清学检验技术,受到广泛关注。

本文将从原理、方法、性能等方面,对化学发光法和酶联免疫法在HBV血清学检验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较为详细的比较分析。

一、化学发光法在HBV血清学检验中的应用化学发光法血清学检验技术是近年来快速发展的一种新型检验技术,其原理是通过光产生的化学反应,测量样本中特定成分的浓度。

在HBV血清学检验中,化学发光法主要用于HBV表面抗原(HBsAg)、HBV核心抗体(HBcAb)和HBV e抗原(HBeAg)等指标的检测。

化学发光法具有高灵敏度、高特异性、宽检测范围和快速检测的特点,其结果可定量分析,能够准确判断阳性和阴性样本的差异。

此外,化学发光法操作简单,自动化程度高,能够提高检测效率和减少人为误差,广泛应用于各类临床实验室。

然而,化学发光法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首先,其设备和试剂的价格较高,不同品牌之间的试剂无法通用,增加了实验成本。

其次,化学发光法对样本的稀释和预处理要求严格,对样本的质量和保存条件有一定要求。

此外,化学发光法对于不同亚型的HBV感染可能存在检测上的差异,需要更多深入的研究和验证。

二、酶联免疫法在HBV血清学检验中的应用酶联免疫法是一种常见的血清学检验技术,其原理基于抗原-抗体的特异性结合,通过酶标记物的催化作用实现对目标物质的检测。

在HBV血清学检验中,酶联免疫法主要用于HBV表面抗原(HBsAg)、HBV核心抗体(HBcAb)等指标的检测。

酶联免疫法具有灵敏度高、稳定性好、试剂成本低的优点,被广泛应用于HBV感染的诊断和监测。

尤其是在资源匮乏的地区,酶联免疫法成为首选的检测方法。

此外,酶联免疫法操作简单,结果直观易读,便于临床使用。

两种免疫检验方法检测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血清学标志物的临床价值分析

两种免疫检验方法检测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血清学标志物的临床价值分析

两种免疫检验方法检测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血清学标志物的临床价值分析【摘要】目的:讨论研究在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中实施两种免疫检验的价值作用。

方法:将2021年7月到2022年7月期间院内的300例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纳入研究范围,分别对两组患者实施酶联免疫吸附法检验、电化学发光法检验,观察并比较两种检验方式血清学标志物阳性率。

结果:电化学发光法检验结果中各项血清学标志物阳性率明显高于酶联免疫吸附法检验结果,P<0.05,有统计学差异。

结论:在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中实施酶联免疫吸附法检验、电化学发光法检验均可帮助医务人员判断乙型病毒性肝炎感染情况,但是电化学发光法可提升血清标志物阳性率,降低漏诊风险。

【关键词】酶联免疫吸附法;电化学发光法;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血清学标志物当人体感染乙型肝炎病毒极易引发乙型肝炎,导致肝脏发生病变,进而引起食欲减退、恶心、乏力、肝区疼痛等情况出现,大大降低患者生活质量。

如果可以在疾病早期及时发现患者疾病,让患者接受治疗,可有效减轻患者症状,避免病情恶化[1]。

文中对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中实施两种免疫检验的价值进行了分析,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将2021年7月到2022年7月期间院内的300例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纳入研究范围,均为女性,年龄范围在23-51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0.03±1.07)岁。

纳入标准:所有患者都满足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诊断要求;所有患者都没有认知障碍与意识障碍;所有患者及家属都清楚本次实验活动,并签署了相关知情同意文件。

所有患者基本资料之间的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0.05)。

1.2方法分别对两组患者实施酶联免疫吸附法检验、电化学发光法检验:1.2.1酶联免疫吸附法抽取患者血液并进行血清分离后,严格按照相关操作标准,借助相应的试剂盒开展检测操作,观察并记录检验结果。

1.2.2电化学发光法抽取患者血液并进行血清分离后,严格按照相关操作标准,利用科美CC1500或者希斯美康HSL5000开展检验工作,观察并记录检验结果。

化学发光法和酶联免疫吸附剂测定在乙肝病毒血清学检测中的效果分析

化学发光法和酶联免疫吸附剂测定在乙肝病毒血清学检测中的效果分析

化学发光法和酶联免疫吸附剂测定在乙肝病毒血清学检测中的效果分析引言乙肝病毒(HBV)感染是一种全球性问题,严重威胁着公共卫生。

HBV感染可以导致肝炎、肝硬化、肝癌等严重疾病,因此早期检测和诊断乙肝病毒感染对于预防和控制该疾病至关重要。

化学发光法和酶联免疫吸附剂测定作为乙肝病毒血清学检测中常用的方法,本文旨在分析两种方法在乙肝病毒血清学检测中的效果,并探讨其在临床应用中的意义。

一、化学发光法在乙肝病毒血清学检测中的应用化学发光法是一种利用化学发光技术进行检测的方法,通过利用化学荧光物质在受激激发后发出的光信号来检测样品中的物质含量。

该方法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好、快速等优点,因此在乙肝病毒血清学检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化学发光法可以用于检测HBsAg、HBsAb、HBcAb等乙型肝炎相关抗体和抗原,从而实现对乙肝病毒感染的早期诊断和预防控制。

化学发光法在乙肝病毒血清学检测中的效果分析1. 灵敏度高:化学发光法在乙肝病毒血清学检测中具有非常高的灵敏度,可以检测到非常低浓度的病毒抗体和抗原,从而可以实现对乙型肝炎感染的早期诊断和治疗。

2. 特异性好:化学发光法在乙肝病毒血清学检测中具有较好的特异性,可以准确识别目标抗体和抗原,避免了假阳性结果的出现,为临床诊断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3. 快速便捷:化学发光法的检测过程简单快速,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对样本的检测,有利于临床快速筛查和诊断。

结论化学发光法和酶联免疫吸附剂测定都是乙肝病毒血清学检测中常用的方法,两者在灵敏度、特异性和操作便捷性上各有优势,均能够为临床乙肝病毒感染的早期诊断和预防控制提供支持。

在临床实践中,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检测,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及时性,为患者的治疗和管理提供更好的支持。

希望本文能够对乙肝病毒血清学检测相关人员有所帮助,促进乙肝病毒感染的早期诊断和预防控制工作的开展。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在亿型肝炎病毒血清学检验中的应用比较分析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在亿型肝炎病毒血清学检验中的应用比较分析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在亿型肝炎病毒血清学检验中的应用比较分析1. 引言1.1 研究背景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是全球性健康问题,据统计约有2亿人携带慢性HBV感染。

HBV感染可能导致肝病、肝脏癌症或肝功能异常等严重后果。

早期的、准确的乙型肝炎病毒血清学检验对于控制和治疗HBV感染至关重要。

在本研究中,我们将对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在HBV血清学检验中的应用进行比较分析,以期为提高HBV感染的早期诊断和监测提供更准确、快速和可靠的方法。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对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在乙型肝炎病毒血清学检验中的应用进行比较分析,以揭示它们各自的优劣势和适用范围,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深入研究这两种免疫学检测方法的原理和特点,探讨它们在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检测中的准确性、敏感性和特异性,并比较它们在实际应用中的优缺点,为临床医生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提供参考。

还将结合未来发展趋势展望这两种技术的发展方向,为进一步优化乙型肝炎病毒血清学检验方法提供建议。

通过本研究,旨在促进乙型肝炎病毒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高检测方法的准确性和效率,为控制乙型肝炎的传播提供有力支持。

1.3 研究意义疾病的防控始终是人类健康事业中的重要环节,而乙型肝炎是一种危害严重的传染病,给全球范围内造成了巨大的健康负担。

对乙型肝炎病毒进行有效的检测和诊断至关重要。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是目前常用于乙型肝炎病毒血清学检验的两种主要方法。

它们具有高灵敏度、高特异性和简便快捷的优点,能够准确地检测出病毒感染情况,为及时采取针对性措施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研究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在亿型肝炎病毒血清学检验中的应用比较分析,旨在探讨两种方法在病毒检测中的优劣势,为临床医生提供更为科学的检测和诊断建议。

通过比较分析,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两种方法的特点和适用范围,为临床实践提供更好的决策支持。

乙肝病毒血清学检验中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验效果对比分析

乙肝病毒血清学检验中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验效果对比分析

乙肝病毒血清学检验中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验效果对比分析摘要】目的:探讨在进行乙肝病毒血清学检验中应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CLIA)或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的临床价值。

方法:对本院2017年6月-2019年5月收治的87例疑似乙肝病毒患者,分别进行CLIA、ELISA乙肝病毒血清学检验。

结果:CLIA法在87例患者的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中HBsAg、HBeAg、HBeAb的阳性检出率均显著高于ELISA法(P<0.05),两种方法在HBsAb、HBcAb中的阳性检出率对比并无显著差异(P>0.05)。

结论:在进行乙肝病毒血清学检验中通过应用CLIA法的效果更优,其阳性检出率高,值得临床应用与。

【关键词】乙肝病毒;化学发光免疫分析;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血清学检验【中图分类号】R4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20)01-0253-02乙型肝炎的传染性极强,其病毒容易侵袭人体,同时也是临床中发病率较高的肝脏疾病,病毒的传染性极强,此类患者需采取隔离治疗,而乙肝病毒则是患者的主要致病菌。

近年来我国临床中乙肝病毒携带者的人数不断攀升,由于乙肝病毒的潜伏期相对较长,患者只有当病毒发作后其肝炎才会进入到活动期。

乙型肝炎患者若未能及时有效治疗,容易诱发肝硬化及肝癌等,对其生命安全产生严重威胁[1]。

为了及早明确患者诊断,本文将着重分析应用CLIA或ELISA在乙肝病毒血清学中的检验价值。

1.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以本院2017年6月-2019年5月接诊的87例疑似乙肝病毒患者,患者症状包括全身乏力、肝区疼痛、下肢水肿等。

性别比:男52例,女35例,年龄22~68岁,均值为(47.2±0.3)岁。

患者均于本院分别进行CLIA、ELISA乙肝病毒血清学检验,且均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患者均于清晨维持空腹,抽取周静脉血液共计5ml,进行离心分离血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在乙肝病毒血清学检验中的价值分析摘要:目的:比较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CLIA)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在乙肝病毒血清学检验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0例疑似乙型肝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CLIA法、ELISA法对乙肝病毒血清学指标进行检测,以实时荧光定量PCR检验结果作为参照,分析CLIA法、ELISA法对乙肝的诊断结果。

结果:ELISA法和CLIA法对乙肝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性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

CLIA法、ELISA法对乙肝的诊断结果与实时荧光定量PCR之间具有良好一致性,Kappa均>0.7。

CLIA法对HBsAg、HBeAg、HBeAb的阳性检出率高于ELISA法(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在 HBsAb、HBcAb阳性检出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CLIA法、ELISA法对乙型肝炎的诊断效果均较好,而在乙肝病毒血清学标志物检验中,CLIA法的检验准确性高于ELISA法。

关键词: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酶联免疫吸附试验;乙肝病毒血清学检验。

The value of chemiluminescence immunoassay and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in the serological test of hepatitis b virusAbstract: 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value of chemiluminescence immunoassay (CLIA) and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 in the serological test of hepatitis b virus.Methods: 60 suspected hepatitis b patients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October 2017 to December 2018 were selected as research objects. The serum indexes of hepatitis b virus were detected by CLIA method and ELISA method. The real-time 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CR test results were used as referenceto analyze the diagnosis results of hepatitis b by CLIA method and ELISA method.Results: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 difference in the sensitivity, specificity and accuracy of ELISA and CLIA in the diagnosisof hepatitis b (both P were >0.05).The diagnostic results of hepatitis b by CLIA and ELISA showed a good consistency with the real-time 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CR, Kappa was >, 0.7.The positive detection rate of HBsAg, HBeAg and HBeAb by CLIA method was higher than that by ELISA method (P<0.05),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while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 difference in the positive detection rate of HBsAb and HBcAb (P>0.05).Conclusion: CLIA and ELISA have better diagnostic effect on hepatitis b, and CLIA is more accurate than ELISA in the detection of serum markers of hepatitis b virus.Key words: chemiluminescence immunoassay;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Serological test for hepatitis b virus.前言: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乙肝)系由乙肝病毒(HBV)引起,以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厌油、肝大及肝功能异常为主要临床表现。

部分病例有发热和黄疸;少数病例病程迁延转为慢性,或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癌;重者病情进展迅猛可发展为重型肝炎[1]。

乙型肝炎属全球流行性病毒感染性疾病,尤其在国内部分地区发病率较高。

乙型肝炎会随着病症发展进而增加患者肝硬化、肝细胞癌等恶性疾病发病率,同时目前临床中对于该病的治疗尚无特效药物或疗法,导致乙型肝炎对患者、家庭、社会等产生沉重负担。

对此如何在乙型肝炎病发初期明确诊断成为当前临床中较为关注的问题,当前临床中主要通过免疫学方面结合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进行检测诊断。

本文通过分析CLIA、ELISA两种方式在乙肝病毒血清的检验结果分析其方式诊断乙型肝炎的应用价值,现将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0例疑似乙型肝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诊断标准。

其中,男32例,女28例;年龄16-60岁,平均年龄(45.8±2.4)岁。

1.2方法所有患者均接受采血,采用CLIA、ELISA这两种检验方法对乙肝病毒血清学指标进行检测。

于患者清晨空腹状态下,采集其肘部静脉血液5mL作为检验样本,在4℃环境下对其进行离心处理,每分钟转速为3000r,持续离心10min后,取上层清液待检[2]。

先进行ELISA检验,将ELISA试剂与微孔反应条在室温下放置30min,将待测血清样本加入至微孔反应条中,采用封片对其进行封锁处理,放置于37℃水浴箱中持续60min后取出,将微孔反应条中液体去除,反复洗涤5次,再在反应条中加入试剂,封锁,放置于37℃水浴箱中持续30min后取出,加入终止液。

如所测得的血清值≥临界值(2×标准差+阴性样品平均A值),即可判定检测结果为阳性。

再进行CLIA检验,将待测血清样本加入至已包被HBV核心抗原的聚苯乙烯试管中,采用100μL辣根过氧化酶进行标记,在37℃环境下持续放置2h,再采用PBS缓冲液反复冲洗3次,每次持续冲洗3min,再加入100μL氢氧化钠(0.1mol/L)、100μL鲁米诺(30mol/L),在室温下静置10min,再加入100μL浓度为3%的过氧化氢,采用发光仪对其发光强度进行测定。

再取血清样本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验,采用实时荧光分析仪进行测定,试剂为配套试剂,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操作。

2.结果ELISA法和CLIA法对乙肝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性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

CLIA法、ELISA法对乙肝的诊断结果与实时荧光定量PCR之间具有良好一致性,Kappa均>0.7。

CLIA法对HBsAg、HBeAg、HBeAb的阳性检出率高于ELISA法(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在 HBsAb、HBcAb阳性检出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体见下表1所示。

3.讨论目前针对乙肝患者,常用的检测方法主要为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其属于传统诊断方法,特点在于价格低廉、简便快速,因此在检测HBsAg方面获得了广泛应用。

但其缺陷在于只能进行定性分析,且当待测标准中具有较高浓度的物质时,其出现假阴性的几率相对较大。

同时由于不同生产厂家提供的抗体、抗原试剂差异较大,因而发生现假阴性的几率更大[3]。

而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是一种采用生物素—亲和素技术,由电化学在电极表面引发的特异性化学发光反应。

此种技术采用受电磁铁控制的顺磁性微粒作为载体,其能促使整个检测过程中更加标准化、自动化,同时能进行精确的定量、定性分析,并且能有效减少人工操作造成的各种误差,还能有效减少批内、批间的误差。

对于复合抗体与游离抗体的分离,电磁铁的电磁快速消失性也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即促进两者分离,这样既提高了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检测的特异性,同时降低了假阴性检测结果。

综上所述,CLIA法、ELISA法对乙型肝炎的诊断效果均较好,而在乙肝病毒血清学标志物检验中,CLIA法的检验准确性高于ELISA法。

参考文献:[1]辛晓阳,徐立群,潘峰.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在乙肝病毒血清学检验中的价值分析[J]. 中国现代医生,2018,56(10):127-130.[2]吴晓红,宋劲军.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CLIA)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在乙肝病毒血清学检验中的应用价值[J]. 兵团医学,2018(02):23-24.[3]黄怿箐.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在乙肝病毒血清学检验中的应用分析[J]. 基层医学论坛,2017,21(23):3102-310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