酶联免疫吸附法和化学发光法对甲胎蛋白检测效果的比较

合集下载

两种不同方法检测甲胎蛋白的比较

两种不同方法检测甲胎蛋白的比较

两种不同方法检测甲胎蛋白的比较摘要】目的探讨研究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和电化学发光分析法(ECLIA)对甲胎蛋白(AFP)检测的效果。

方法对65例血清标本同时采用ELISA 和ECLIA方法进行AFP检测,并对同一标本连续测定20次进行批内变异的比较,同时对标本每天测定1次,连续测定20天进行批间变异比较。

评价两种方法的稳定性、敏感性及重复性。

结果ECLIA其检出限为0.50μg /ml,线性范围为0.50μg /ml~ 3000μg /ml;当AFP<400μg/ ml时,ELISA和CL对AFP检测敏感性差别无统计学意义;当AFP>400μg/ ml时,ECLIA检测敏感性高于ELISA,P <0.05,有统计学差异;ECLIA低、中、高值批内和批间CV均小于5,较ELISA重复性好、稳定性高。

结论ECLIA敏感性高、稳定性、重复性好。

【关键词】甲胎蛋白电化学发光分析法酶联免疫吸附法【中图分类号】R446.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2)13-0280-02Two different methods for the detection of alpha-fetoprotein comparison. Hu xiao-qing, The People's Hospital Laboratory of Nanxiong, Nanxiong Guangdong,512400 China.【Abstract】 Objectives Study of ELISA and ECLIA on alpha-fetoprotein( AFP ) detection effect.Methods On65 serum specimens from patients with ELISA and ECLIA methods for AFP detection, and determination of the same specimen consecutive20times within a batch variability compared to specimens were measured every day,1 times,20 days of continuous determination of interassay variation comparison. Evaluation of two methods of stability, sensitivity and reproducibility.Results ECLIA the detection limit is0.50μg / ml, linear in the range of 0.50μg / ml ~3000μg / ml; when AFP <400μg / ml, ELISA and CL on AFP detection sensitivity difference was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when AFP >400μg / ml, ECLIA detection sensitivity is higherthan that of ELISA, P < 0.05, with statistical difference; low, high value of ECLIA, intra and inter CV were less than 5, is ELISA good repeatability, high stability.Conclusions ECLIA high sensitivity, stability, good repeatability.【Key Words】 AFP ECLIA ELISA甲胎蛋白(Alpha fetal protein, AFP)是1956年Bergstrandh和Czar在人胎儿血清中发现的一种单一多聚体肽链的糖蛋白,其分子量平均为68000[1],系肝细胞内粗面内网核糖颗粒所合成,在胎儿血清中正常存在的一种特殊蛋白,正常成人肝细胞失去合成AFP的能力。

不同方法检测正常人群血清甲胎蛋白比较

不同方法检测正常人群血清甲胎蛋白比较

p o p u l a t i o n s ,d e t e c t i o n s e n s i t i v i t y o f AF P wi t h l i t t l e d i f e r e n c e b e t we e n c h e mi l u mi n e s c e n c e a n d EL I S A a s s a y ,a n d s p e c i i f c d i f e r e n c e s ,a l p h a - f e t o p r o t e i n lp a h a -f e t o p r o t e i wi t h c h e mi l u mi n e s c e n c e i s mo r e s u i t a b l e f o r b l o o d e n z y me l i nk e d i mmu n o s o r b e n t a s s a y s c r e e n i n g . Al p h a — f t o p r o t e i n a n d c h e mi c l a
用化学发光法定量检测 A F P ,可保证排除 A F P 假 阳性 。
【 关键词 】 甲胎蛋 白;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 化学发光法
Th e Co mp ar a bi l i t y o fAF P i n He a l t h wi H EN We i - we n, LI U Xue —h u i , W U Li —me i ,e t a l J f Me di al e I n no v a t i o n o f
a n d c h e mi l u m i ne s c e n c e i mmun o a s s a y de t e c t i o n me t h o ds . Me t h od:Th e 2 00 0 s e r u m s a mpl e s o f p hy s i c a l e x a mi n a t i o n o f AF P u s e d EL I S A a n d c h e mi l u mi n e s c e n c e t e s t me t h o d d e t e c t i o n . Re s u l t :1 7 c a s e s o f AF P b y EL I S A a s s a y p o s i t i v e s p e c i me n s , d e t e c t i o n o f AF P a b o v e t h e

酶联免疫法与电化学发光法检测AFP肿瘤标志物结果的对比分析

酶联免疫法与电化学发光法检测AFP肿瘤标志物结果的对比分析

酶联免疫法与电化学发光法检测AFP肿瘤标志物结果的对比分析作者:王晓阳胡艳东来源:《中国实用医药》2015年第07期【摘要】目的对比酶联免疫法(ELISA)与电化学发光法(ECLIA)检测甲胎蛋白(AFP)肿瘤标志物的结果。

方法 65例肿瘤患者,采集血清标本,分别运用ELISA、ECLIA 检测各标本中AFP水平,对比两种方法检测结果。

结果 ECLIA检测AFP阳性率为53.8%,ELISA检测AFP阳性率为52.3%,两种方法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ELISA和ECLIA检测AFP含量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LISA和ECLIA具有高度相关性。

结论 ELISA、ECLIA检测AFP肿瘤标志物具有高度一致性,可准确反映其水平,无显著差异,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相对应检测方法,临床应用价值高。

【关键词】酶联免疫法;电化学发光法;甲胎蛋白AFP为甲胎蛋白,在检验健康人员血清时, AFP含量较低,通常不会超过20 ng/ml,多位于2~8 ng/ml之间[1],通过检测AFP水平能够判断患者是否为原发性肝癌,且可判断患者预后质量。

通常是患者出现恶性肿瘤后,其血清中AFP含量会升高增加,因此,积极检测AFP含量水平,在临床诊断中极其重要。

ELISA是临床经典诊断方法[2], ECLIA为新型检测方法,为了明确两种方法的诊断价值,本文就以65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比ELISA和ECLIA检测AFP肿瘤标志物结果,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本组选取本院收治的65例肿瘤患者均于2012年6月~2014年4月期间就诊,男42例,女23例;年龄32~65岁,平均年龄(52.7±5.7)岁;采集65份血清标本,30份标本浓度处于正常范围, 35份标本AFP含量超过20 ng/ml;检测范围为0.61~300ng/ml;患者均于晨起空腹抽3 ml静脉血,离心后分离血清,于-20℃保存。

化学发光与酶联免疫检测血清甲胎蛋白的比较(精)

化学发光与酶联免疫检测血清甲胎蛋白的比较(精)

化学发光与酶联免疫检测血清甲胎蛋白的比较颜多清442400湖南桂阳县人民医院检验科摘要目的:化学发光与酶联免疫检测血清甲胎蛋白的比较。

方法:化学发光法、酶联免疫法,按仪器操作手册各用配套试剂测定质控品。

结果:线性实验:化学发光检测更宽;精密度试验:化学发光的重复性较酶联免役法更好。

结论:化学发光法与酶联免役法之间差异无显著性,但化学发光法优点更多。

关键词甲胎蛋白线性范围精密度化学发光酶联免疫材料和方法标本来源:随机抽取150份临床送检血清标本,包括正常和异常标本,异常标本中超过仪器检测范围的结果不予统计。

仪器与试剂:化学发光仪使用Bayer Centaur CP。

使用原装配套试剂。

酶表仪洗板机使用URANUS AE全自动酶免仪和配套洗板机,严格根据使用说明操作。

方法:按仪器操作规程操作,用配套试剂测定,数值在标定值允许的变异范围内,接着做线性、相关性、回收率、精密度测试。

结果线性试验:将AFP测定值在1000~1200ng/ml范围内的5份血清标本混合,反复测定5次,取其均值作为原倍血清测定值即为理论值。

将此混合血清做5点倍比稀释,随机排列测定顺序,各反复测定5次,以原倍血清测定值为标准按稀释倍数算得其理论值,求两者相关性并进行回归分析。

化学发光回归方程为:Y=10235X+65594,R=09999。

酶联免疫法回归方程为:Y=06578X+38885,R=09558。

化学发光法在2~900ng/ml范围内线性良好,酶联免疫法在5~400ng/ml范围内线性良好,可见化学发光免疫法的检测范围更宽,更能充分满足临床要求。

相关性试验:用上述二种方法分别对受检血清标本进行AFP定量分析,结果表明,二种方法差异无显著性(P>005),直线回归方程为:Y=10667X-05433,R=09858,提示二种方法相关性良好。

回收试验:取三种浓度的血清(1071ng/ml,1808ng/ml,4683ng/ml),分别用不同浓度定值血清混合,配制成浓度分别为211ng/ml,300ng/ml,773ng/ml,278ng/ml,367ng/ml,840ng/ml, 538ng/ml,626ng/ml,1100ng/ml的样本,用化学发光法与酶联免疫法测得的回收率分别为961~979和953~97 1,平均回收率为977和964。

酶联免疫法与电化学发光法检测人血清AFP肿瘤标志物结果的对比分析

酶联免疫法与电化学发光法检测人血清AFP肿瘤标志物结果的对比分析

酶联免疫法与电化学发光法检测人血清AFP肿瘤标志物结果的对比分析李道华【摘要】目的:通过对比分析酶联免疫法(ELESA)与电化学发光法(ECLIA)检测人血清甲胎蛋白(AFP)肿瘤标志物的效果.方法:选取60例肿瘤患者的血清样本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酶联免疫法与电化学发光法对血清中AFP含量进行检测,对比检测的结果.结果:两种检测方法都能够准确的检测出人血清血清中AFP的含量,通过对两种检测方法进行均值分析发现,酶联免疫法与电化学发光法在检测AFP中并没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酶联免疫法与电化学发光法检测人血清AFP肿瘤标志物都有很高的实用价值,但两者之间并无明显差异.【期刊名称】《中国民康医学》【年(卷),期】2016(028)007【总页数】2页(P64-65)【关键词】酶联免疫法;电化学发光法;甲胎蛋白【作者】李道华【作者单位】中国医科大学本溪中心医院,辽宁本溪117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0.3甲胎蛋白(Alpha Fetoprotein,AFP)是人体中的一种主要血清蛋白,一般正常人体中的AFP含量都维持在2~8 ng/mg,通过检测人血清中的AFP含量来诊断原发性肝癌,已经成为了近年来诊断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一项重要指标,因此选取一种检测AFP含量最准确的检测方法非常重要[1]。

酶联免疫法是一种经典的免疫学方法,临床上采用这种方法来检测人血清AFP含量中也非常实用,而电化学发光法则是一种新型的检测方法,这种方法在近年来发展非常迅速,在检测过程中具有快速、准确以及安全优点。

本文为了对比分析这两种检测方法对人血清AFP的检测效果,分别用这两种方法检测了60例患者的血清样本,最终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现主要报道如下。

1.1 一般方法在本研究中,选取2012年10月-2014年10月本溪中心医院的肿瘤科、外科以及内科住院的共60例肿瘤患者的血清样本作为研究对象。

酶联免疫法与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AFP的对比分析

酶联免疫法与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AFP的对比分析

酶联免疫法与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AFP的对比分析发表时间:2016-06-21T11:47:29.967Z 来源:《医药前沿》2016年5月第14期作者:刘翠[导读] 甲胎蛋白(AFP)是哺乳动物胚胎期肝脏卵黄囊合成的一种糖蛋白,是辅助诊断原发性肝癌最常用的检测指标。

刘翠(河南省直第三人民医院检验科河南郑州 450006)【摘要】目的:对酶联免疫法(ELISA)与化学发光免疫法对AFP的检测进行对比分析,总结二者的方法学性能。

方法:利用酶联免疫法与化学发光免疫法同时对临床送检的90例AFP血清标本进行检测,通过对比试验、线性试验及精密度试验,分析两组试验结果的准确性。

结果:对比试验表明,两种试验方法对AFP检测无明显差异(P>0.05),线性试验表明在5~400ng/ml和2~900ng/ml 的范围内,酶联免疫法与化学发光免疫法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精密度试验表明病理高值化学发光优于酶联免疫法。

结论:在对AFP的检测中,化学发光免疫法具有高精密度和高准确性,较ELISA具有明显优势【关键词】酶联免疫法;化学发光免疫法;APF检测;对比分析【中图分类号】R4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14-0165-02甲胎蛋白(AFP)是哺乳动物胚胎期肝脏卵黄囊合成的一种糖蛋白,是辅助诊断原发性肝癌最常用的检测指标[1]。

目前临床上对AFP 的检测方法较多,常用的有放射免疫法(RIA)、酶联免疫法(ELISA)、荧光免疫法(FIA)及化学发光免疫法(ECLIA)。

ELISA检测迅速,简单方便,有实效性,在各级医院应用广泛。

ECLIA精确度高,且具有良好的可重复性,检测试剂无毒副作用,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本文通过对ELISA和ECLIA的对比分析,了解二者的方法学性能,现将统计分析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标本来源随机抽取90例我院2015年1月1日~2015年12月30日门诊及住院患者的血清标本。

不同方法检测正常人群血清甲胎蛋白比较

不同方法检测正常人群血清甲胎蛋白比较

不同方法检测正常人群血清甲胎蛋白比较作者:陈卫文刘雪辉吴丽美朱演葵来源:《中国医学创新》2013年第16期【摘要】目的:对甲胎蛋白(AFP)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与甲胎蛋白化学发光法两种检测方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进行对比,评价两种方法在正常人群中甲胎蛋白检测的应用效果。

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与化学发光法同时对2000份体检血清标本甲胎蛋白进行检测。

结果: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出20例甲胎蛋白阳性标本,用化学发光法检测甲胎蛋白21例高于正常范围,化学发光法检出AFP高于正常范围的21例中,阳性率1.05%,经确证AFP高于正常范围的21例,均为阳性;酶联法检出20例阳性,阳性率1.15%,1例经确证为阴性,特异性为95%。

两种方法同为阳性的20例标本,经确证均为阳性。

结论:在正常体检甲胎蛋白人群中,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与化学发光法检测AFP敏感性差别不大,而特异性差别较大,甲胎蛋白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更适合于血液的甲胎蛋白筛查。

甲胎蛋白筛查阳性的标本再用化学发光法定量检测AFP,可保证排除AFP假阳性。

【关键词】甲胎蛋白;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化学发光法甲胎蛋白(A-fetoprotein,AFP)是原发性肝癌(PHC)实验室诊断和判断肝病预后的重要指标,准确测定患者血清中AFP含量非常重要。

临床上测定AFP的常规方法有放射免疫法(RIA),酶免疫法(EIA)和胶体金法。

近年来,化学发光免疫检测技术(CLIA)因其具有反应快、灵敏度高、准确度高,标记物稳定、对人体无放射性或毒性危害且特异性强等特点,是目前为止公认最好的微量定量检测方法[1]。

笔者所在医院的健康监护科常年以正常健康体检人群为调查对象,大批量筛查甲胎蛋白阳性的标本,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试剂成本低,敏感度高,适于大批量普查。

本文旨在探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和化学发光免疫检测法(CLIA)检测AFP敏感度和特异度,评价两种方法的适用性。

酶联免疫法与电化学发光法检测AFP肿瘤标志物结果对比分析

酶联免疫法与电化学发光法检测AFP肿瘤标志物结果对比分析

酶联免疫法与电化学发光法检测AFP肿瘤标志物结果对比分析目的探讨酶联免疫法(ELISA)与电化学发光法(ECLIA)检测血清甲胎蛋白(AFP)肿瘤标志物的检测结果比较。

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和电化学发光法,对2012年1月至2012年6月期间采集的36例血清标本,进行甲胎蛋白的检测,并对两种检测方法的结果,进行比较和分析。

结果通过最小二乘法拟合直线方式,比较酶联免疫法(Y)与电化学发光法(X)检测结果,是否具有相关性,结果表明酶联免疫法与电化学发光法具有线性关系,并且具有高度相关性。

首先对两种检测方法的甲胎蛋白检测结果,进行正态分布分析,结果显示符合正态分布,然后对均值,进行t检验,结果显示,在95%的可信区间,双尾检验的P=0.2875,表明酶联免疫法与电化学发光法的检测结果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酶联免疫法与电化学发光法都能较为准确的反应甲胎蛋白水平,对于肿瘤的诊断和治疗的预后,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标签:酶联免疫法;电化学发光法:甲胎蛋白;结果对比在健康人群血清中,甲胎蛋白(AFP)的含量较低,一般情况下低于20ng/ml。

检测甲胎蛋白含量,可以为原发性肝癌提高较为准确的诊断依据,还可以判断患者的预后质量[1]。

酶联免疫法(ELISA)作为经典的免疫方法,应用于甲胎蛋白的检测,而电化学发光法(ECLIA)作为新型检测方法,具有快速、精确、重复性高等特点,逐渐应用于甲胎蛋白的检测[2]。

本研究中,采用酶联免疫法和电化学发光法,对2012年1月至2012年6月期间采集的36例血清标本,进行甲胎蛋白的检测,并对两种检测方法的结果,进行比较和分析。

现将结果汇报如下,以供临床参考。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12年1月至2012年6月期间采集的36例血清标本,其中男12例,女24例,年龄36岁~69岁。

36例血清标本中,23例检测结果显示甲胎蛋白水平处于正常范围,而另外的13例超出正常范围。

12检测试剂、仪器及血样采集121酶联免疫法严格按照试剂盒操作说明书(购自武汉博世德科技责任有限公司),通过酶标仪,对甲胎蛋白水平进行检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酶联免疫吸附法和化学发光法对甲胎蛋白检测效果的比较
发表时间:2013-08-02T11:09:06.18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25期供稿作者:刘雅萍王爱燕
[导读] CL较ELISA稳定性好、敏感性高、重复性好,而ELISA具有经济、在AFP浓度值低于400μg/L时也具有较好的敏感性。

刘雅萍王爱燕 (山东潍坊市坊子区人民医院检验科 261200)
【摘要】目的比较ELISA (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和CL(chemi-luminescence)两种检测方法对AFP检测的稳定性、敏感性及重复性。

方法2012年5月以来,我院对120名患者同时采用酶联免疫法以及化学发光法进行AFP检测,分析两种方法对AFP的敏感性、稳定性以及重复性。

结果化学发光法具有较好的重复性以及稳定性,当AFP<400μg/L时,ELISA和CL法检测AFP敏感性相似,当AFP>400μg/L时,CL法敏感性高于ELISA(P<0.05)。

结论CL较ELISA稳定性好、敏感性高、重复性好,而ELISA具有经济、在AFP浓度值低于400μg/L时也具有较好的敏感性。

【关键词】甲胎蛋白酶联免疫吸附法化学发光法
肿瘤标志物(Tumor Marker)是反映肿瘤存在的化学类物质。

它们或不存在于正常成人组织而仅见于胚胎组织,或在肿瘤组织中的含量大大超过在正常组织里的含量,它们的存在或量变可以提示肿瘤的性质,借以了解肿瘤的组织发生、细胞分化、细胞功能,以帮助肿瘤的诊断、分类、预后判断以及治疗指导。

最常见的有甲胎蛋白(alpha fetal protein, AFP)和癌胚抗原(carcinoma antigen embryo,CEA)等,其中甲胎蛋白(AFP)被公认为是诊断原发性肝癌的重要肿瘤标志物[1]。

甲胎蛋白(AFP)是胚胎发育早期的一种主要血清蛋白,由胚胎期肝脏卵黄囊合成的一种糖蛋白,分子量约70000,含糖40g/L,由96%蛋白质和4%的碳水化合物组成,正常人血清中AFP含量在2-8g/L之间,AFP正常值一般低于25g/L,AFP是诊断肝癌最特异的标志物,是目前最好的可实际用于早期诊断原发性肝癌的指标,可在症状出现之前作出诊断。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2012年5月以来,我院对120名患者同时采用酶联免疫法以及化学发光法进行AFP检测,其中男80例,女40例,年龄45-75岁,平均年龄60岁。

1.2方法对同一患者的血清分别用ELISA和CL法进行AFP检测,每份标本每天检测1次,连续检测20天,比较ELISA和CL在AFP检测上的重复性和稳定性,同时比较ELISA和CL检测AFP的敏感性。

2 结果
2.1AFP敏感性测定:当AFP小于400ug/L时,酶联免疫法与化学发光法在检查数量上,差别不大,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当AFP大于400ug/L时,可见化学发光法测定的患者的数量明显高于酶联免疫法,P小于0.05,二者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

2.2 重复性和稳定性测定:采用批内和批间差异进行确定。

ELISA和CL两种检测方法分别对低、中、高值质控品进行精密度试验,每份标本连续测定20次,计算均数和标准差,求批内变异系数(coefficient variable,CV)值。

每份标本每日测定1次,连续测定20 天,计算均数和标准差,求批间CV值。

我们得到的结果CL较ELISA重复性好、稳定性高。

3 讨论
3.1酶联免疫法1971年瑞典学者Engvail和Perlmann,荷兰学者Van Weerman和Schuurs分别报道将免疫技术发展为检测体液中微量物质的固相免疫测定方法,即:酶联免疫吸附法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 。

ELISA现在已成为目前分析化学领域中的前沿课题,它是一种特殊的试剂分析方法,是在免疫技术 (immunoenzymatic techniques) 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免疫测定技术
[2]。

3.2化学发光现象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利用化学发光测定化学发光反应反应物、催化剂、增敏剂、抑制剂,偶合反应中的反应物、催化剂、增敏剂的方法叫做化学发光法。

化学发光是物质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其物质分子吸收化学能产生光的辐射现象。

3.3化学发光法优于酶联免疫法首先CL具有较好的稳定性:CL 是一种特异性化学发光反应,,是当今国内外最新最先进的临床免疫技术的集中体现,根据待测物的不同灵活选择不同的分析技术、分析步骤和分析过程,以达到最佳的检测效果、最高的检测精密度,结果准确可靠,因此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其次CL具有较高的敏感性;最后CL具有较高的稳定性。

总之,化学发光法的应用实现了免疫测定的自动化,具有结果稳定可靠、敏感性高、重复性好的优点,显示出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ELISA法具有快速、简便、成本低廉的优点,及在健康体检, 人群普查, 良性肝病患者定期检查中起到很好筛查作用。

参考文献
[1] 林英,柳丽娟,林秀珍.荧光酶免定量测定甲胎蛋白的临床评价[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06,27(2):182-184.
[2] 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和中国医院协会临床检验管理专业委员会、《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管理办法》及配套文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