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11月月考语文试题

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11月月考语文试题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杜甫之所以能有集大成之成就,是因为他有可以集大成之容量。
而其所以能有集大成之容量,最重要的因素,乃在于他生而禀有一种极为难得的健全才性——那就是他的博大、均衡与正常。
杜甫是一位感性与理性兼长并美的诗人,他一方面具有极大极强的感性,可以深入到他接触的任何事物,把握住他所欲攫取的事物之精华;另一方面又有着极清明周至的理性,足以脱出于一切事物的蒙蔽与局限,做到博观兼美而无所偏失。
这种优越的禀赋表现于他的诗中,第一点最可注意的成就,便是其汲取之博与途径之正。
就诗歌体式风格方面而言,古今长短各种诗歌他都能深入撷取尽得其长,而且不为一体所限,更能融会运用,开创变化,千汇万状而无所不工。
我们看他《戏为六绝句》之论诗,以及与当时诸大诗人,如李白、高适、岑参、王维、孟浩然等,酬赠怀念的诗篇中论诗的话,都可看到杜甫采择与欣赏的方面之广;而自其《饮中八仙歌》《曲江三章》《同谷七歌》等作中,则可见到他对各种诗体运用变化之神奇工妙;又如从《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北征》及“三吏”“三别”等五古之作中,可看到杜甫自汉魏五言古诗变化而出的一种新面貌。
就诗歌内容方面而言,杜甫更是无论妍媸巨细,悲欢忧喜,宇宙的一切人物情态,都能随物赋形,淋漓尽致地收罗笔下而无所不包,如写青莲居士之“飘然思不群”,写空谷佳人之“日暮倚修竹”;写丑拙则“袖露两肘”,写工丽则“燕子风斜”;写玉华宫之荒寂,予人以一片沉哀悲响;写洗兵马之欢忭,写出一片欣奋祝愿之情、其涵蕴之博与变化之多,都足以为其禀赋之博大、均衡与正常的证明。
其次值得注意的,则是杜甫严肃中之幽默与担荷中之欣赏,我以为每一位诗人对于其所面临的悲哀与艰苦,都各有其不同的反应态度,如渊明之任化,太白之腾跃,摩诘之禅解,子厚之抑敛,东坡之旷观,六一之遣玩,都各因其才气性情而有所不同,然大别之,不过为对悲苦之消融与逃避。
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2020学年高一数学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

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2020学年高一数学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单选题1.已知集合,,则A. B. C . D .2.的值为A. B. C. D .3.下列函数中,是偶函数且在上为减函数的是A. B. C. D.4.下列说法正确的有①大庆实验中学所有优秀的学生可以构成集合;②;③集合与集合表示同一集合;④空集是任何集合的真子集.A .1个B .2个 C.3个 D.4个5.已知函数的一个零点在区间内,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A . B. C . D.6.已知,,,则A .B . C. D .7.已知函数是幂函数,且其图像与轴没有交点,则实数A.或 B . C . D .8.已知角α的终边上一点的坐标为(sin,cos),则角α的最小正值为( )A .B .C . D.9.已知,,若,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A. B. C . D.10.已知在单调递减,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A. B . C. D.11.已知,且,若存在,,使得成立,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A .B . C. D.12.已知函数在上有且只有一个零点,则正实数的取值范围是A. B.C. D.二、填空题13.已知4510a b==,则12a b+=__________.14124cos4sin-=________.15.若关于的方程的两实根是,则_____.16.已知函数和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1)对于任意实数,都有或;(2)总存在,使成立.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__________.三、解答题17.(1)将写成的形式,其中;(2)写出与(1)中角终边相同的角的集合并写出在的角. 18.已知关于的不等式的解集为.(1)求集合;(2)若,求的最大值与最小值.19.已知函数是定义在的增函数,对任意的实数,都有,且.(1)求的值;(2)求的解集.20.已知.(1)求的值;(2)若为第二象限角,且角终边在上,求的值.21.已知二次函数对任意的实数都有成立,且.(1)求函数的解析式;(2)函数在上的最小值为,求实数的值.22.已知定义域为的函数是奇函数.(1)求的值;(2)当时,恒成立,求实数的取值范围.2020学年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题数学答案参考答案1.D【解析】【分析】题干可得到集合A,B再由函数补集的概念得到结果.【详解】集合,,则故答案为:D。
黑龙江省大庆市萨尔图区大庆实验中学实验一部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英语试题

大庆实验中学实验一部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英语试题说明:1. 请将答案填涂在答题卡的指定区域内。
2.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一部分听力理解(共两节,满分20分)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5分)听下面5段对话。
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
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
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 Where does the conversation probably take place?A. At the woman's home.B. In a clothing shop.C. In a shoe shop.2. What will the speakers probably do?A. Have a walk.B. Go swimming.C. Ride a bike.3. How much will the man pay for the tickets?A. $18.B. $20.C. $28.4. Why does the woman prefer to go by car?A. It is fast.B. It is cheap.C. It is convenient.5. How does Jack feel now?A. Confident.B. Discouraged.C. Pleased.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5分)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
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
听每段对话或独白前,你将有时间阅读各个小题,每小题5秒钟;听完后,各小题将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
每段对话或独白读两遍。
听下面一段对话,回答第6、7题。
6. How did the woman lose weight?A. She did some sports.B. She had a healthy dict.C. She skipped some meals.7. What does the man suggest doing?A. Buying some cheap food.B. Starting a healthy food club.C. Bringing vegetables from home.听下面一段对话,回答第8至10题。
黑龙江省大庆市实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大庆实验中学2018—2019学年度上学期高一月考语文试卷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考试范围:高考范围。
2.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上。
3.答题时使用0.5毫米的黑色中性(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黑色线框)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5.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6、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答题卡、草稿纸一并上交。
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阅读下面材料,回答下列小题。
茶之于中国,就如同红酒之于法国,啤酒之于德国,茶是中国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中的璀璨瑰宝,也是中国的一张文化名片。
茶伴随中国的历史篇章缓缓展开,中国茶史可上溯至传说中的神农尝百草,当时茶被作为一味药,治疗各种疑难杂症。
到西汉时,茶已是宫廷及官宦人家的一种高雅消遣。
茶兴于唐,盛于宋,唐代饮茶蔚然成风,贡茶的出现加速了茶产业的发展,全国范围内茶铺、茶馆鳞次栉比,茶产业和茶文化空前发达。
陆羽撰《茶经》三卷,阐述茶之源、之具、之造、之器、之煮、之饮等林林总总,成为世界上第一部茶叶著作。
到了宋代,宫廷、地方官吏、文人雅士皆尚茶、崇茶,以相聚品茗为雅,进一步推动了饮茶之风的蔓延。
平民百姓也是不可一日无茶。
“茶之为用,等于米盐,不可一日无。
”这是宋代王安石对茶的赞美。
明清时期茶叶制作技术进一步发展,“作罢龙凤团”使散茶的生产规模进一步扩大,蒸青的制茶方法改为炒青。
同时也推动了其他茶类的发展。
茶随着历朝历代的兴盛而兴盛,繁荣而繁荣。
茶与宗教的关系历来也相当密切,不难发现,很多名优茶都与宗教有一段渊源,很多茶最早也是由僧人所种植打理。
道教最早将茶作为得道成仙的重要辅助手段,视茶为长生不老的灵丹仙草。
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语文第三单元 诗歌鉴赏(过关训练)【含答案】

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语文第三单元诗歌鉴赏(过关训练)一、(黑龙江省大庆市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古代诗歌阅读(本小题共2小题,10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1——12题。
钜鹿赠李少府高适李侯虽薄宦,时誉何籍籍。
骏马常借人,黄金每留客。
投壶①华馆静,纵酒凉风夕。
即此遇神仙,吾欣知损益②。
(注释)①投壶:古代饮宴时的一种游戏。
设投壶一个,宾主依次向壶中投矢,胜者罚负者饮酒。
②损益:对自己有损或有益的朋友。
《论语·季氏》:“益者三友,损者三友。
1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4分)A.首联中李少府的“薄宦”与其“时誉籍籍”形成对比,突出李少府的声名卓著。
B.尾联中“神仙”指李少府。
诗人以此称之,包含着对李少府的欣赏和赞美之情。
C.“吾欣知损益”一句运用典故,意思是通过李少府可以看到自身的优点和不足。
D.全诗质朴的语言中蕴含着诗人的真挚情意,风格不同于其边塞诗的雄壮浑厚。
【答案】C【解析】 C项,“意思是通过李少府可以看到自身的优点和不足”错误。
“吾欣知损益”一句运用典故,结合注释②内容“损益:对自己有损或有益的朋友”分析,意为可以以李少府为典范来辨明朋友的好坏。
故选C。
)12.请结合诗歌的中间两联,分析李少府的形象特点。
(6分)【答案】①慷慨大方。
李少府经常将骏马借与别人,黄金也和他人分享;②射艺高超。
李少府投壶之时,大家都凝神观赏,大厅内一片寂静,侧面表现其投壶技艺的高妙;③潇洒不羁。
傍晚时分,凉风习习,李少府与宾客尽情畅饮,表现出其潇洒不羁的一面。
【解析】这是一道鉴赏人物形象的试题,答题的思路是先总后分,先概括后解释。
比方说:慷慨大方。
是从李少府经常将骏马借与别人,黄金也和他人分享的角度来说的,我们要具体地分析诗句,诗歌中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有直接描写:外貌、动作、神态等细节描写;间接描写有其他人物的衬托和对比,以及环境的衬托等。
二、(甘肃省兰州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古代诗歌阅读(共9分)阅读下面一首古诗,完成14~15题。
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实验一部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 化学 (1)

大庆实验中学实验一部2020级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化学学科试题出题人:胡佳审题人:贺阳说明:1.请将答案填涂在答题卡的指定区域内。
2.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3.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N-14;Na-23;Cl-35.5第Ⅰ 卷(选择题,20小题,共45分)一、单选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15题每题2分,16-20题每题3分,共45分)1.《厉害了,我的国》展示了中国探索太空,开发深海,建设世界第一流的高铁、桥梁、码头,5G技术联通世界等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
它们与化学有着密切联系。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制造手机芯片的关键材料是二氧化硅B.“神舟十一号”宇宙飞船返回舱外表面使用的高温结构陶瓷的主要成分是硅酸盐C.我国提出网络强国战略,光缆线路总长超过三千万公里,光缆的主要成分是晶体硅D.C919大型客机使用了大量先进复合材料、铝锂合金等,铝锂合金可减轻机身自重2.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
下表中解决相应环境问题所采取的措施错误的是( )选项环境问题措施A臭氧层空洞限制氟氯烃类物质的生产和消耗B酸雨改变能源结构,减少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排放C白色污染回收利用废旧塑料,开发可降解塑料制品D水体富营养化禁止使用含磷洗衣粉及施用氮肥A.A B.B C.C D.D3.下列装置用于实验室中制取干燥氨气的实验,其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用装置甲制备氨气B.用装置乙除去氨气中的少量水C.用装置丙收集氨气D.用装置丁吸收多余的氨气4. 部分含氮物质的分类与相应氮元素的化合价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a可经催化氧化生成bB. b为红棕色,可转化为cC. 密闭体系中,c存在2NO2⇌N2O4D. d的溶液与Cu反应可生成b或c5.实验室中用下列装置测定SO2催化氧化为SO3的转化率(部分夹持装置已省略,已知SO3的熔点为16.8℃,假设气体进入装置时均被完全吸收,且忽略空气中CO2的影响),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A装置烧瓶中发生的反应可以表示为SO32-+2H+=SO2↑+H2OB.用D装置制备氧气,试管中的药品可以是KClO3C.当停止通入SO2,熄灭酒精灯后,需要继续通一段时间的氧气D.C中产生的白色沉淀是BaSO46.由下列实验事实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A.由SiO2不能与水反应生成H2SiO3,可知SiO2不是酸性氧化物B.由SiO2+2C高温Si+2CO↑,可知碳的非金属性大于硅C .CO 2通入Na 2SiO 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可知酸性H 2CO 3>H 2SiO 3D .SiO 2与NaOH 溶液反应,也可与氢氟酸反应,则SiO 2为两性氧化物7.常温下,向100mL0.05mol/L 氢硫酸中逐渐通入氯气。
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第二学期高一开学考试语文试卷参考答案

2012-2013学年度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第二学期高一开学考试语文试卷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每小题3分)1.C(“引发轰动效应”是因为节目着力于音乐的专业性)2.B(“凭借舞台上优异的表现”错。
应是“凭借好声音”)3.D(“最终成为歌唱家”错。
应该是“最终成为一个职业生涯的选择”。
)二、古代诗文阅读4.C(认为…对)5.D(都是结构助词“的”。
A项前者解释为“用”;后是介词,表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因”“由于”。
B项前是连词,解释为“和”。
后者是动词,交往。
C 前者解释为“怎么”,“为什么”后者译为“哪里”)6.C(对戍卒,他果断下令处死,并未惊扰宾客,可见并不是以此来告诫他人)7.(1)改任益州知州,秦州的州民和少数民族部落共数千人列数薛奎的政绩,请求朝廷让薛奎留任,朝廷下圣谕予以褒扬,但没有同意让薛奎留任。
(“知”,译为“任……知州”;“留”,“使……留下”;“玺书”名词作动词,译为“下圣谕”;各1分,语句通顺2分)(2)现在天下确实是太平无事,但宴饮游乐却无节制,大臣们多次醉酒,失掉了庄严的仪容举止,这不是用来加重朝廷的权威的做法啊。
(“诚”译为“确实”,“所以”,译为“用来……的方法”;“重朝廷”,译为“加重朝廷的权威”、“提高朝廷的威望”;各1分,语句通顺2分)【文言文参考译文】薛奎,字宿艺,绛州正平(今山西临汾)人。
参加科举考试考中了进士,任隰州军事推官。
隰州的百姓经常在寺庙里聚众赌博,有一天,盗贼杀了寺里的奴仆抢走了钱财,赌博的人正好到来,衣服偶然染上了血迹,巡逻的士兵将他逮捕送到州府,经刑讯后屈招。
只有薛奎对此怀疑,请求州官暂缓处置这个案件,后来果真抓到了杀人凶手。
薛奎升任仪州推官,曾经率领民伕运粮去盐州,恰逢大雨连绵,粮食被水浸泡腐烂,薛奎就请求转运使卢之翰让民伕回仪州,而后再赔偿损失的粮食。
卢之翰大怒,准备上书弹劾薛奎。
薛奎慢慢地劝说他道:“兴兵作战已经很久了,百姓都因转运军饷而疲惫不堪,现在幸好军粮有余,为什么要因为这些陈腐的粮食而使百姓困苦呢!”卢之翰的怒气消除了,所有因民伕而损失的粮食,他都上奏免除了要州民赔偿。
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高一(上)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

高一(上)期末语文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18.0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弭.谤(mǐ)敛裾.(jù)椽.子(chuán)秋豪无犯B. 蕈.菌(xù)侘傺.(chì)葳蕤.(ruí)激浊扬清C. 訾.詈(zǐ)作揖.(yī)执拗.(niù)涕泗交流D. 肄.业(yì)勖.勉(xù)踯躅.(chú)义愤填膺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含义正确的一项是()A. 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深厚B. 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心情舒畅C.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下雨D. 至于幽暗昏惑无物以相.之帮助3.下列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A. 徐志摩,现代诗人、散文家,“新月派”代表作家,代表作《再别康桥》中的康桥,现译作“剑桥”,是英国著名的剑桥大学所在地B. 巴金原名李尧棠,字芾甘,小说代表作有爱情三部曲《雾》《雨》《电》,激流三部曲《家》《春》《秋》。
文革后,带病写了《忏悔录》C. 《荷塘月色》是一篇环形结构、双线索的散文,首句“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是全文的文眼D. 郁达夫的《故都的秋》写出了北平的秋清、静、悲凉的特点,饱含着作者的热爱与眷恋4.下面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①这两个风华正茂....的儿童沉迷在网吧里,不知悔改,浪费了时光,荒废了学业,真让人痛惜。
②天津瑞海公司危险品仓库发生爆炸后,无数消防战士殒身不恤....,迅速投入到抢险救灾的第一线。
③眼下国际局势变幻莫测,随着中国各方面实力的提升,许多国家都想与中国结为秦晋之好....。
④入夜,月色溶溶,水天寥廓,我们或在树下安之若素....,或坐在船上叩舷高歌,或立于小石桥上对月凝思。
⑤作为封建知识分子,对待政治,辛弃疾不像陶渊明那样浅尝辄止....,再不染政;也不像白居易那样长期任政,亦政亦文。
⑥我们的领导干部要勤政爱民,廉洁自律,提高自身修养,增强抵御腐败的能力,否则,就会对簿公堂....,落得个身败名裂的下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抗生素滥用与DNA污染青霉素问世后,抗生素成了人类战胜病菌的神奇武器。
然而,人们很快发现,虽然新的抗生素层出不穷,但是,抗生素奈何不了的耐药菌也越来越多,耐药菌的传播令人担忧。
2003年的一项关于幼儿园儿童口腔卫生情况的研究发现,儿童口腔细菌约有15%是耐药菌,97%的儿童口腔中藏有耐4~6种抗生素的细菌,虽然这些儿童在此前3个月中都没有使用过抗生素。
从某种意思上说,现代医学正在为它的成功付出代价。
抗生素的普遍使用有利地抑制了普通细菌,客观上减少了微生物世界的竞争者,因而促进了耐药性细菌的增长。
细菌耐药基因的种类和数量增长速度之快,是无法用生物的随机突变来解释的。
细菌不仅在同种内,而且在不同的物种之间交换基因,甚至能够从已经死亡的同类散落的DNA中获得基因。
事实上,这些年来,每一种已知的致病菌都已或多或少获得了耐药基因。
研究人员对一株耐万古霉素肠球菌的分析表明,它的基因组中,超过四分之一的基因,包括所有耐抗生素基因,都是外来的。
耐多种抗生素的鲍氏不动杆菌也是在与其他菌种交换基因中获得了大部分耐药基因。
研究人员正在梳理链霉菌之类土壤微生物的DNA,他们对近500个链霉菌品系的每一个菌种都检测了对多种抗生素的耐药性。
结果,平均每种链霉菌能够耐受七八种抗生素,有许多能够耐受十四五种。
对于实验中用到的21种抗生素,包括泰利霉素和利奈唑胺这两种全新的合成抗生素,研究人员在链霉菌中都发现了耐药基因。
研究发现,这些耐药基因与致病菌中耐药基因有着细微的差异。
有证据表明,耐药基因在从土壤到重危病人的旅途中,经过了许多次转移。
人类已经认识到滥用抗生素对自身健康的严重威胁,并且也认识到在牲畜饲养中大量使用抗生素的严重危害。
在饲料中添加抗生素,可以促进牲畜的生长,但同时也会使牲畜体内的病菌产生耐药性。
世界卫生组织呼吁,为防止滥用抗生素而导致细菌产生耐药性,抑制耐药菌的传播,世界各国应限制对牲畜使用抗生素。
欧盟决定从2006年1月起,全面禁止将抗生素作为牲畜生长促进剂。
人畜粪便如果流入河道,或是作为肥料的一部分被撒入农田,其中的细菌就更加容易繁殖和传播其耐药基因。
目前,研究人员正在调查,人畜粪便是如何在耐抗生素基因的蔓延中起作用的。
抗生素滥用造成的DNA污染威胁着人类的健康。
1.对上文画线句子中“付出代价”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A.各种耐药菌的快速传播现状令人担忧。
B.现在抗生素无法对付的细菌越来越多。
C.细菌耐药基因的种类和数量增长速度很快。
D.细菌能从死亡同类散落的DNA中获得基因。
2.以下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耐万古霉素肠球菌的耐药基因是可以从其体外获得的。
B.土壤中链霉菌品系的每一个菌种对抗生素都有耐药性。
C.只要彻底杀死各种细菌就可阻断耐药基因的传播途径。
D.欧盟已经全面禁止在牲畜饲养过程中使用各种抗生素。
3.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A.检测牲畜排泄物中有无耐药基因即可断定其饲料是否添加了抗生素。
B.土壤中的耐药基因经过多次转移,传播给人后其耐药性会逐步下降。
C.人类需要不断开发各种新型抗生素来战胜各种不同的耐抗生素病菌。
D.只要科学、合理地使用抗生素,人们就不会感染各种耐抗生素病菌。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泪珠与珍珠(台湾)琦君①我高一时念的英文课本,是奥尔珂德的《小妇人》。
文中马区夫人对女儿们说的两句话:“眼因流多泪水而愈益清明,心因饱经忧患而愈益温厚。
”全班同学都读了又读,感到有无限启示。
其实,我们那时的少女情怀,并未能体会什么忧患,只是喜爱文学语言本身的美。
①又有一次,读谢冰心的散文,非常欣赏“雨后的青山,好像泪洗过的良心”一句,觉得她的比喻实在清新鲜活。
不知愁的少女,总是喜欢写泪与愁的诗。
看到白居易新乐府中的诗句:“莫染红素丝,徒夸好颜色。
我有双泪珠,知君穿不得……”大家都喜欢得颠来倒去地背。
老师说:“白居易固然比喻得很巧妙,却不及杜甫的四句诗,既写实,却又更深刻沉痛,境界尤高,那就是‘莫自使眼枯,收汝泪纵横。
眼枯即见骨,天地总无情’。
”①他又问我们:“眼泪是滚滚而下的,怎么会横流呢?”我抢先回答:“因为老人的脸布满皱纹,所以泪水就沿着皱纹横流起来……”大家听了都笑,老师也颔首微笑说:“你懂得就好。
但多少人能体会老泪纵横的悲伤呢?”①几十年的光阴过去了,老师的话言犹在耳。
如今海峡两岸政策开放,在返乡探亲热潮中,忧患备尝,天各一方的亲朋,能得团聚,相拥而哭,任老泪横流,一抒数十年阔别的郁结,已算万幸。
“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人生至此,才能体会杜老“眼枯即见骨”的哀痛。
这也就是探亲文学中,为何有那么多眼泪吧!①说起“眼枯”,一半也是老年人的生理现象,我丈夫一向自诩“男儿有泪不轻弹”,现在却也得在眼科医生那儿借助“人造泪”以滋润干燥的眼球。
欲思老泪横流而不可得,真是可悲。
①记得儿子幼年时,我常常要为他的冥顽不灵而掉泪,儿子还奇怪地问:“妈妈,你为什么哭呀?”他爸爸说:“妈妈不是哭,是一粒沙子掉进眼里,要用泪水冲出来。
”孩子傻愣愣地摸摸我满是泪痕的脸。
他哪里知道,他就是那一粒沙子呢?①沙子进入眼睛,非要泪水才能把它冲洗出来,难怪奥尔珂德说“眼因流多泪水而愈益清明”了。
①记得有两句诗说:“玫瑰花瓣上颤抖的露珠,是天使的眼泪吗?”想像得真美。
然而我还是最爱阿拉伯诗人所编的故事:“天使的眼泪,落入正在张壳赏月的牡蛎体内,变成一粒珍珠。
”其实是牡蛎为了努力排除体内的沙子,分泌液体,将沙子裹起来,反而形成一粒圆润的珍珠。
可见,生命在奋斗历程中,是多么艰苦!这一粒珍珠,又未尝不是牡蛎的泪珠呢!①最近听一位画家介绍岭南画派的一张名画,是一尊流泪的观音,坐在深山岩石上。
他解说因慈悲的观音,愿为世人负担所有的痛苦与罪孽,所以一直流着眼泪。
眼泪不为一己的悲痛而为芸芸众生而流,佛的慈悲真不能不令人流下感激的泪。
①基督徒在虔诚祈祷时,想到耶稣为背负人间罪恶,钉在十字架上滴血而死的情景,信徒们常常感激得涕泪交流。
那时,他们满怀感恩的心,是最最纯洁真挚的。
这也就是奥尔珂德说的“眼因流多泪水而愈益清明”的境界吧!4.阅读①①①节中划线的句子,结合上下文,说说为什么会出现这些情况?5.第8节中作者写到“这一粒珍珠,又未尝不是牡蛎的眼泪呢!”这与本文题目相照应,作者这样写的含义是什么?6.全文三次出现“眼因流多泪水而愈益清明”,在不同位置,其作用意义也各有不同。
请分条说明。
7.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A.开头写“少女情怀”不懂“泪与愁”,是为了突显后文对“泪”的诸多体味。
B.写青年时代对“老泪横流”的一番解释是为了讽刺年少无知,强作结论。
C.作者写到七十老妪仍具有少女情怀,足见泪珠可以使人永葆青春。
D.本文写泪水,意在探询亲情的真谛,评判人生的境界。
E.本文文思驰骋,古今中外,文学材料丰富,特别是结尾写观音流泪、耶稣滴血,更增加了文章的神秘感。
二、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人有明珠,莫不贵重,若以弹雀,岂非可惜?况人之性命甚于明珠,见金钱财帛不惧刑网,径即受纳,乃是不惜性命。
明珠是身外之物,尚不可弹雀,何况性命之重,乃以博财物耶?群臣若能备尽忠直,益国利人,则官爵立至。
皆不能以此道求荣,遂妄受财物,赃贿既露,其身亦殒,实为可笑。
贪人不解爱财也,至如内外官五品以上,禄秩.优厚,一年所得,其数自多。
若受人财贿,不过数万,一朝彰露,禄秩削夺,此岂是解爱财物?规.小得而大失者也。
昔公仪休性嗜鱼,而不受人鱼,其鱼长存。
且为主贪,必丧其国;为臣贪,必亡其身。
《诗》云:“大风有隧,贪人败类。
”固.非谬言也。
昔秦惠王欲伐蜀,不知其径,乃刻五石牛,置金其后。
蜀人见之,以为牛能便金,蜀王使五丁力士拖牛入蜀。
道成,秦师随而伐之,蜀国遂亡。
汉大司农田延年赃贿三千万,事觉.自死。
如此之流,何可胜记!若能小心奉法,常畏天地,非但百姓安宁,自身常得欢乐。
古人云:“贤者多财损其志,愚者多财生其过。
”此言可为深诫。
若徇私贪浊,非止坏公法,损百姓,纵事未发闻,中心岂不常惧?恐惧既多,亦有因而致死。
大丈夫岂得苟贪财物,以害及身命,使子孙每怀愧耻耶?古人云:“鸟栖于林,犹恐其不高,复巢于木末;鱼藏于水,犹恐其不深,复穴于窟下。
然而为人所获者,皆由贪饵故也。
”今人臣受任,居高位,食厚禄,当须履忠正,蹈公清,则无灾害,长守富贵矣。
古人云:“祸福无门,惟人所召。
”然陷其身者,皆为贪冒财利,与夫鱼鸟何以异哉?节选自《贞观政要·贪鄙》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禄秩.优厚秩:秩序 B.固.非谬言也固: 本来C.规.小得而大失者也规:谋求 D.事觉.自死觉:败露9.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属于“贪鄙”的恶果的一组是 ( )①遂妄受财物,赃贿既露,其身亦殒②一朝彰露,禄秩削夺③道成,秦师随而伐之,蜀国遂亡④愚者多财生其过⑤使子孙每怀愧耻耶⑥祸福无门,惟人所召A.①③④ B.①②⑤C.②③⑥ D.④⑤⑥10.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以明珠弹雀为喻,说明人不能“见金钱财帛不惧刑网”,贪图身外之物,而招来杀身之祸。
B.文章用“公仪休不受人鱼”和“秦惠王刻石牛置金伐蜀”正反两方面的事例,说明不可“规小得而大失”。
C.为主为臣的,如果能做到“小心奉法,常畏天地”,不仅能使百姓安宁,自身常获欢乐,还能使子孙后代感到荣耀。
D.文章最后以鸟贪高、鱼贪深而被获为警戒,要求“居高位,食厚禄”的官员们做到“履忠正,蹈公清”,这样才能避免灾害、长保富贵。
1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且为主贪,必丧其国;为臣贪,必亡其身。
(5分)(2)然陷其身者,皆为贪冒财利,与夫鱼鸟何以异哉?(5分)三、古代诗歌阅读12.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滁州西涧韦应物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1)诗的第一句表明了作者对涧边草的什么情感?最能体现这一情感的是哪个字?(4分)(2)后两句历来为人们称道,这两句描绘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又创设出一种怎样的意境?表达出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6分)四、其他13.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7分)(1)恰同学少年,;书生意气,。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2),。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曹操《短歌行》)(3)及其所之既倦,,感慨系之矣。
(王羲之《兰亭集序》)(4)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举匏樽以相属。
(苏轼《赤壁赋》)五、选择题14.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奇葩刎颈之交创.(chuàng)伤夙.(sù)兴夜寐B.瞻养溯流而上菲.(fēi )薄殒.(yǔn)身不恤C.赎罪放浪形骸包扎.(zā)不绝如缕.(lǚ)D.愀然义愤填赝肄.(yì)业载.(zǎi)笑载言15.下列各项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有人把那些只知读书而不假思索....的人称为“书橱”,也有人称这种人为“书虫”“书迷”“书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