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角色游戏行为解析 以“娃娃家”为例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服务,优质的文档,谢谢阅读/双击去除

小班角色游戏行为解析以“娃娃家”为例

小班角色游戏行为解析以“娃娃家”为例

——以“娃娃家”为例

苏州市工业园区新馨花园幼儿园周颖佳

一、研究背景

游戏是幼儿最基本的活动形式。南京师范大学教授邱学青在其《学前儿童游戏》中指出:“儿童早期就是游戏的时期,童年的游戏不仅带给儿童快乐,而且是帮助儿童按自己特有的方式去学习和发展的有价值的活动。游戏在儿童各方面的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游戏可以促进儿童身体的、知识的、社会性的和情绪情感的发展。”

在角色游戏中,幼儿所表现的内容都是自己对生活的体现。“娃

娃家”是幼儿在家庭生活中的一个缩影、一个重现。因此,本文以小班幼儿玩“娃娃家”游戏为例,采用质的研究方法,选取若干观察案例,简要地对小班幼儿角色游戏常出现的问题进行归类,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反思。

二、案例描述及分析

(一)游戏中的冲突

小班幼儿在游戏中产生矛盾与冲突总是难免的。究其原因,是自己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这种需求包括物质上的与精神上的,主要有以下方面:

案例1.1冲突之新鲜体验

鹏宇和嘉何在“娃娃家”玩,只听见“哇”的一声,我闻声一看,原来是鹏宇哭了。我走上前问:“鹏宇,你怎么啦?”“她抢我的煤气灶。”鹏宇指着嘉何说。“嘉何,你为什么要和他抢东西呀?”“他不把煤气灶给我烧菜呀!”“你们今天在‘娃娃家’里做什么?”“我当妈妈,他当爸爸。”嘉何告诉我。“那你们的爸爸妈妈在家里抢东西吗?”他们两个直摇头。“对呀,爸爸妈妈是一家人,要相亲相爱,你们今天当的是爸爸妈妈,所以也要相互谦让,好吗?”他们俩听了以后使劲地点

头。

【分析与对策】

进入小班集体生活才一个多月,大多数幼儿刚刚开始接触角色游戏,所以对角色游戏很感兴趣,很喜欢扮演其中的角色,特别喜欢扮演爸爸、妈妈。但是一旦他们真正玩游戏的时候又经常会忘记自己扮演的角色,特别是当幼儿之间出现争夺某一件他们共同喜欢的东西时,他们就完全忘记了自己的角色,于是就出现了“爸爸”和“妈妈”争夺东西的场面。

在游戏中,也需要经常提醒幼儿:生活中爸爸和妈妈是怎样做的?宝宝又应该怎么做?宝宝可不可以碰煤气灶?爸爸、妈妈能不能抢东西?

经过我们的多次提醒,幼儿间争抢的行为逐渐少了。

案例1.2冲突之角色多样化——“两个妈妈”

从“娃娃家”里传来了争吵声,我连忙走过去。只见大宝和琪琪两人都紧紧地拉扯着“娃娃”,互不相让。看到我来了,大宝说:“老师,这个娃娃是我先拿的,我是‘娃娃家’的妈妈。”琪琪也不甘示弱:“老

师,我也要做娃娃的妈妈。”这时,我接过了她们手里的娃娃,抱在怀里,说:“娃娃乖,不哭了。看,你们把娃娃弄哭了。快跟她说声对不起。”她们点点头:“娃娃,对不起,我们不是故意的。”看着她们沮丧的眼神,我说:“刚才娃娃悄悄地告诉老师,说你们两个她都喜欢,所以想让你们两个一起做她的妈妈,你们愿意吗?”“愿意。”她们两个高兴得跳了起来。

【分析与对策】

现在的孩子由于是独生子女,在家里习惯独享玩具,他们没有与他人协商的意识和经验,互相之间很容易为了某种共同的需求而发生矛盾。这时,教师如果只留下一个“妈妈”,那么另一个幼儿的情绪肯定会受到影响。而两个“妈妈”的出现,不但满足了幼儿各自的心理需求和游戏愿望,也消除了矛盾,增进了幼儿之间交往。因此,在小班开展角色游戏初期,应该允许角色的重复,如两位妈妈、两位爸爸等。

案例1.3冲突之不和谐的声音——扔东西

今天的“娃娃家”里可热闹了,客人们正在津津有味地品尝着爸爸为他们准备的“美味佳肴”,忽然“砰”的一声,只见平平用手一个劲地将桌上的那些“美味佳肴”推翻在地,一边推,一边嘴里还不停地嘀咕着什么。这时,“娃娃家”里已是一片狼籍了,我正想上前批评,可当

我看到平平那一脸不高兴的表情时,我想这其中一定有原因。于是,我克制自己的情绪,来到他身边了解情况。我摸摸他的头问道:“平平,怎么了?你有不高兴的事情?快告诉我,看看我能不能帮助你。”“爸爸和客人们都不让我坐在桌上‘吃饭’,所以,我生气了。”平平委屈地说道。“原来是这样,自己不高兴了,可以把这些不开心的事情告诉老师和同伴,我想大家都会帮助你的,像这样乱仍东西可不好呀!快把地上的餐具捡起来,我相信大家还是会原谅你,欢迎你来‘娃娃家’的。”听我这么一说,平平二话没说就开始捡地上的餐具了。

【分析与对策】

1.平平在“娃娃家”游戏中由于一些原因被其他同伴所冷落,因此,他就用扔东西的方式来宣泄自己的不良情绪,这在小班幼儿的行为中表现得较多,原因可能是这一年龄阶段的幼儿缺乏一定的交往能力,在得不到同伴的友情时,也不会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以至于产生了不良的情绪和行为。作为老师,可以扮演其中的一个角色参与到孩子的游戏当中,细心地观察孩子的表现,如果发现孩子有运用不够恰当的语言或行为时,可以在不影响孩子游戏的前提下进行适当的引导。

2.游戏中出现这种情况,老师首先要正确看待孩子的行为,不能马上否定孩子,然后再引导孩子学会用适当的方式来宣泄自己的情感。例如:让孩子知道生气以后要把自己生气的原因讲出来等,让他们在

游戏中提高交往能力,建立融洽的伙伴关系。

(二)游戏中的“停顿”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在认知发展理论中指出:“幼儿发展的每一阶段都有独特的认知结构,这些相对稳定的结构决定儿童行为的一般特点。儿童发展到某一阶段,就能从事水平相同的各种性质的活动。”这充分说明,幼儿发展的程度是不一样的,如有些幼儿知道游戏角色的职责,有些幼儿并没有真正理解其所扮演的角色,而当幼儿不理解角色时,其游戏则“停顿”了。

案例2.1不知所措

阿哲吃完点心就急忙去了厨房,他插上了“爸爸”牌子,将烧饭的材料全都拿出来,自言自语地说:“我今天要烧许多好吃的菜。”说完他就开始动手烧起来了。心妍觉得无所亭亭,她今天是“妈妈”,看到有“爸爸”在烧饭了,就站在阁楼角上和下面的孩子打招呼。我进入“娃娃家”,看到小床上的若干娃娃和凌乱的衣服,就建议她去洗一洗,晒一晒。心妍果真将一件件的衣服拿出来,挂在衣架上。做好后,她跑到“爸爸”那儿一起端饭菜。我又以“阿姨”的角色给他们演示如何做一个小客人,游戏结束时和他们一起参与整理。

【分析与对策】

1.经过一段时间的开展,孩子们对“娃娃家”的游戏没有了更多的发展。有的只是停留在摆弄材料上,例如一开始的行为。如果教师不加以引导,孩子会觉得理所当然地开始和结束,没有进一步的情节发生。因此教师在观察和指导时要有提示,有重点,并且以鼓励为主,进一步引导孩子了解不同的角色。

2.小班孩子喜欢模仿,我们老师都是孩子模仿的对象,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教师要多用自己的言行来影响孩子。就像案例中,老师的参与使孩子变得积极了,教师的示范和引导给孩子树立的榜样作用非常重要。在老师的带动下,孩子愿意学着积极参与,可以进行“娃娃家”角色游戏的模拟展示,让孩子们能够在观看、讨论、尝试的过程中积累经验。

(三)游戏中的经验迁移

小班幼儿的思维属于直觉行动性思维,在游戏活动中虽然以模仿为主,但是不可否认,他们的游戏水平在模仿中也有所提高,最显而易见的就是经验的迁移与创新。

案例3.1迁移新经验——吃火锅

诚诚正在“娃娃家”炒菜,把各种各样的菜一股脑儿都倒进锅子里,不停地用铲子翻来翻去。“锅子”小,菜太多,再加上诚诚的炒菜动作有些笨拙,锅子里的菜不断掉出来,散落在地上,旁边的幼儿忍不住跑来告状:“老师,诚诚把菜全部倒在锅里一起烧啦,弄得很乱。”我扮作小客人去“娃娃家”做客。“娃娃爸爸,你在烧什么呀?”诚诚头也不抬,一边专注地摆弄着锅子里的菜,一边说:“我在烧火锅呢!”“有些菜从锅子里掉出来了哦!”我微笑着提醒了一句,诚诚马上对我吐了一下舌头,做个鬼脸儿,拣起了掉出来的菜。

【分析与对策】

每次游戏之前,我们都会强调这一规则,即要求孩子们不要把菜全部混在一起,而诚诚的解释虽然与规则不符,但是他确实迁移了生活中吃火锅的经验,是一个有创意的新玩法。因此,在强调游戏规则的时候不可过于死板,应给幼儿真正“创造游戏”的机会,如何构想生活中的创意变成孩子们的新游戏?角色游戏依赖于孩子的生活经验,是幼儿对现实生活的一种极主动的再现活动,游戏的主题、结构、情节、使用的材料等均与孩子的社会生活有关。幼儿往往以自己对社会生活的种种印象对游戏的情节进行设计和安排,并按照自己的愿望、兴趣和能力来进行游戏。因此,教师对游戏的指导也需建立在了解幼儿生活经验的基础之上。

案例3.2多样化的交往——欢迎来做客

今天,我到“娃娃家”做客,刚一入座,就有三杯茶(妈妈宁宁、爸爸瑞瑞、宝宝灏灏的茶杯)送到我的嘴边,一定要我喝他(她)的那杯。活动中,我看见孩子们将掉在地上的菜捡起来送到了我面前。我不动声色,假装吃了几口,就装叫肚子疼。孩子们在一旁着急地说:“肚子疼要吃药的,还要挂盐水的。”我说:“我现在疼得很厉害。”宁宁说:“不要紧的,我先帮你揉一揉吧,揉了就不疼了。”灏灏问:“你怎么会肚子疼的?”我说:“刚才你们把掉在地上的菜洗也没洗就拿给我吃了,所以我才会肚子疼的。”孩子们仿佛受到了启发,瑞瑞把菜端到厨房洗了一下,宁宁给我揉揉肚子,灏灏则给我端了一杯热开水。大家争着弥补他们的过失。

【分析与对策】

幼儿已经初步有了角色意识,不再停留于简单的玩具摆弄上,在游戏中有了自己的想法,从孩子们招待客人、给客人服药可以看出,他们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活动中的语言交流也逐渐丰富起来了。教师通过平行介入游戏的方式,即扮演角色,参与游戏进行暗示,支持了幼儿游戏的发展。

除了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外,我们还可提供一些半成品或是在游戏中可用来替代的材料、道具等,放在柜子中供幼儿自由选择,同时也可启发幼儿发挥想象,使角色游戏更生动、有趣,符合幼儿的兴趣。

案例3.3生成新游戏——临时医院

今天活动时,陆艺霖抱着娃娃着急地对我说:“老师,我家的娃娃生病了。”我马上关心地问:“是吗?什么病呀?”她说:“发烧。”“你是怎么知道的?”“头可热呢。”她边说边用手去触摸娃娃的额头。旁边的天天正在做饭,拿着一个小碗走过来说:“我这儿有药。”说完,他坐在床边用饭当做药喂娃娃吃。遥遥一边干活,一边说:“再不好去医院打一针。”这三个孩子开始忙着照顾生病的娃娃,最后决定去医院。我们临时找了一个角落当医院,他们推选我当医生,大家忙得不亦乐乎。活动结束时,孩子们都恋恋不舍。为了了解幼儿对医院的认识程度,我们组织了谈话活动。我对幼儿说:“今天陆艺霖家的娃娃生病了,去医院看病。你们都到医院看过病吗?都是怎样治好的呢?”小朋友有的说:“我生病去医院,大夫给我打一针就好了。”有的说:“我发过烧,量体温,然后打一针就好了。”还有的小朋友补充说:“体温表还得甩一甩呢。”东东补充说:“大夫还得穿白大褂,戴白帽子呢!”幼儿你一言我一语说出了对医院的认识。联系到“娃娃家”孩子生病也需要到医院看病这一情况,我和小朋友们决定在“娃娃家”附近开设一家医院。就这样,在幼儿的共同努力下,“医院”诞生了。

【分析与对策】

相关经验的丰富,使幼儿在角色扮演中玩得更加有趣味了。从这个活动的生成及深入,我认识到,教师要及时捕捉幼儿的兴趣和需要,将相关的目标一一挖掘出来,并从中筛选出最适合幼儿年龄的发展目标,以有效地指导游戏的发展。从游戏中三名幼儿的表现可以看出,他们游戏的内容已经随着情节的丰富而产生了新的需求。这时,就需要教师抓住幼儿兴趣这一教育的生长点,来扩展幼儿的经验。我作为孩子的玩伴和孩子们共同游戏,很快发现他们新的兴趣需求“我家的娃娃生病了”,孩子们在游戏中真实地、创造性地反映了现实生活。“医院”的引出也就成为必然。作为孩子发展的引导者、支持者,我们应敏锐地抓住这一教育生长点,通过一系列活动调动孩子对“医院”“医生”的已有认识,扩展经验,使孩子们在感兴趣的“医院”游戏中初步了解了社会中医院的功能、医生的职责及其与病人之间的关系。这种将社会性教育适时地融入孩子的兴趣和需求的做法是值得提倡的。

(四)游戏中的规则

在角色游戏活动的过程中,有条理地整理材料是一项重要的游戏规则,这将会影响每一次角色游戏的秩序,有必要让孩子养成把游戏物品归放原处的习惯。

案例4.1整理玩具——洗衣机收藏箱

“娃娃家”新增了几件家具,孩子们特别喜欢老师制作的可以开关的微波炉和洗衣机。游戏开始了,有的孩子做爸爸,忙着烧菜,做出好多菜肴招待客人;有的孩子做妈妈,一会儿抱娃娃,一会儿喂娃娃吃东西;小客人也不闲着,他们一会儿帮着爸爸把食物放进微波炉加热,一会儿又帮着妈妈把东西放进洗衣机清洗,忙得不亦乐乎。游戏结束了,孩子们开始收拾东西,我惊奇地发现,诚诚把“娃娃家”的水果、馒头、菜刀等东西都往洗衣机里收,洗衣机竞变成了孩子们的收藏箱!

【分析与对策】

玩具是幼儿游戏的支柱,好的玩具能满足幼儿丰富的想象和创造,其功能也是多变的,可以让幼儿把它们想象成许多他们所需要的东西,满足幼儿不断萌生的愿望。洗衣机变收藏箱,正体现了孩子们对材料的想象。于是,我们就物品归放的问题和孩子们进行了讨论,借以提醒小朋友养成好的整理习惯。同时,这也引起了我们对如何投放游戏材料的思考。一方面要顺应孩子的游戏需要,另一方面也要考虑游戏规则的生成和调整。对于小班的孩子来说,游戏规则的制定必须建立在孩子对游戏内容的熟悉和了解之上,在游戏中帮助幼儿形成一定的

规则意识。

三、结束语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小孩子生来是好动的,是以游戏为生命的。”游戏是幼儿通往真实世界的桥梁,教师可以通过角色游戏来改变幼儿的状态。在指导游戏过程中,老师更应以平行介入的方式去启发、引导,以角色的身份向幼儿提出一些启发性问题、劝告或者建议,从而帮助幼儿丰富游戏情节,明确角色行为,培养幼儿的角色意识。愿我们都能分享孩子的游戏快乐,体验生命的成长!

最后,小编希望文章对您有所帮助,如果有不周到的地方请多谅解,更多相关的文章正在创作中,希望您定期关注。谢谢支持!

幼儿园小班游戏案例

幼儿园小班三大创造性游戏 表演游戏情况分析: 小班幼儿对表演游戏的目的并不明确,只对表演道具感兴趣,开始时幼儿一般不会组织游戏,他们只满足自己摆弄道具,自言自语地表演,对语言及动作的表演质量不注意。因此,第一学期应以故事表演为主。 第一阶段: 一、游戏目的: 1、通过观看大班幼儿的表演,激发幼儿对表演游戏的兴趣。 2、在老师的带领下,愿意模仿文学作品人物的对话、简单的动作初步进行表演。 二、游戏主题:1、《拔萝卜》2《唱歌比赛》 b) 游戏准备: 1、物质准备: 头饰:老公公、老婆婆、小弟弟、小姑娘、小狗、小猫 道具:大萝卜、锄头、喷水壶等 2、知识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幼儿已熟悉《拔萝卜》、《唱歌比赛》的故事内容,会说出主要对话。 (2)事先请大班幼儿排练好表演的内容。 c) 游戏指导: 第一次指导: 1、引导幼儿观看大班幼儿的表演,使幼儿对表演感兴趣。 2、幼儿共同扮演一个角色,学说故事中的简单对话,做出简单的动作。观察幼儿对表演游戏兴趣的程度。 3、评价:教师表扬能大胆参与表演的幼儿。 第二次指导: 1、出示头饰,引起幼儿扮演角色的兴趣。 2、以整体表演形式,巩固故事中的对话、动作,教师重点观察幼儿学习故事对话的情况。 3、教师串讲故事,主要对话由幼儿讲。 4、评价:表扬能认真参与表演的幼儿,指出学习对话时存在的问题。 第三次指导: 1、教师与能力强的幼儿一起表演。 2、幼儿模仿老师学习故事中角色的动作。 3、教师串讲故事,让幼儿讲出主要对话及做出角色的动作。 4、评价:重点讲评幼儿掌握角色动作的情况。 结构游戏 情况分析: 小班幼儿刚入园,初步学会适应集体活动,。大部分幼儿对动手操作活动有为难情绪,这与小班幼儿小手肌肉动作发展教慢有关,与的幼儿手指力量不够,无法拼插成形。因此,应从培养幼儿对结构玩具和建构活动的兴趣入手 第一阶段 一、游戏目标: 1.对建构材料感兴趣,喜欢参与建构游戏活动。 2.初步感知圆柱积塑的特征,学习端点连接技能,巩固对红、黄、绿、蓝等颜色的认识。

小班角色扮演游戏《娃娃家》

小班角色游戏《娃娃家》 设计思路 小班的幼儿离开自己的父母第一次过集体生活,在情绪上多少有点不适应,进行这个主题开展的目的是为了给幼儿一个家的感觉,在情感发展上帮助他们逐渐独立起来。为了更好地让幼儿体验,整个主题活动将以游戏的方式进行,在孩子游戏的过程中教师将通过观察和个别的指导,了解每个孩子的需要,亲近每个孩子。这次的主题活动娃娃家的内容要求就是:了解自己的家和家庭成员,亲近父母和长辈,以各种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在这个大的主题背景下,我们班创设了打扮爸爸妈妈,和同伴分享糖果等来感受家的温馨。这次我预设了一个运动活动引导幼儿爬着给爸爸妈妈送糖果,让幼儿也和爸爸妈妈分享,目的是为了幼儿练习手脚着地的屈膝爬行的动作。因为有给家长送糖果这一游戏情景,在孩子活动过程中,同时也培养孩子关爱父母的情感。 环境创设 在活动室中按幼儿的需要设立娃娃家,让幼儿在家中模仿爸爸妈妈的行为,体验抱娃娃、喂牛奶、叠衣服等乐趣。 活动目标 1、乐意扮演角色和小朋友一起玩。 2、学习使用简单礼貌用语招待小客人。 3、懂得按自己的意愿选择游戏。 活动准备 游戏区域:娃娃家 新投放的材料:奶瓶、小衣服。 知识经验:幼儿已有参与娃娃家游戏的经历。 活动过程 (一)分享经验 1、交流游戏经验。玩娃娃家时,你最喜欢当谁?你会做哪些事情?(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展示相应的照片) 2、交流生活发现。爸爸妈妈在家还会做哪些事情?(教师展示幼儿收集的照片)(二)提出问题,引出新的游戏内容-小客人做客。 1、问题:娃娃娃家里已住满了小主人,还有小朋友想去玩,怎么办? 2、讨论:怎样招待小客人?怎样做文明的小客人? 3、提出新任务:小客人评选"文明家庭"。 (二)幼儿自由选择角色,进入娃娃家游戏。 1、幼儿按自己的意愿选择"钥匙"进入"娃娃家",扮演角色。 2、幼儿相互自我介绍,明确游戏伙伴的身份。 (三)教师以妈妈的身份带领小客人在各娃娃家串门。 重点指导:引导小主人主动、热情的招待客人。 活动结束 听音乐结束游戏,请幼儿分享玩娃娃家的乐趣,评选文明家庭。 1、主人交流:你为客人做了哪些事情? 2、客人评选文明家庭。

小班幼儿自主游戏案例

小班幼儿自主游戏案例 游戏时间到了,甜甜来到了最喜欢的便利店,当起了便利店老板。她刚整理好自己店里的蔬菜、水果、玩具等等物品,便利店里就来了客人,原来是贝贝家里要来客人了,爸爸马旭来卖点东西,他很着急地对甜甜说:“老板老板,我家里要来客人,我要买点蔬菜和水果。” 甜甜一听,赶紧喊道:“别着急,你需要什么告诉我,我来帮你拿。把你买东西的篮子给我,我给你装好。”“我要买丝瓜、韭菜,还要买点草莓……”爸爸马旭一边催促一边说出自 己想要买的东西,一阵紧张安排后,老板甜甜递过篮子对爸爸马旭说:“你要的东西我都 装好了,快回家烧饭吧。”爸爸马旭拎起篮子就回家了。可不一会他又返回了便利店,“老板,我要的豆腐干怎么没有给我呀?”“我给你了呀!在篮子里呢。你找一找啊!”“没 有。”“给了……”两个孩子就这样争执起来。 不一会儿,妈妈晴晴来了说:“我看见豆腐干在篮子底下。”妈妈说完拉起爸爸的手两个人 回家了。弄得甜甜愣愣地看着这爸爸和妈妈。过了好长一段时间,便利店没有顾客来光顾,甜甜便很没精神地在一旁边玩耍起来。 今天的便利店显得有些冷清,除了贝贝家爸爸来买东西以后,老板真得很空,突然甜甜想了好办法,开始朝娃娃家、美食林喊:“喂,季冰宇,你的美食林里要不要买点好吃的给 顾客吃?”“朱欢,快带你的宝宝来我店里买玩具呀!我店里有很多新玩具呢。”她这么一喊,娃娃家美食林开始沸腾了,孩子们一个个斗拎着篮子来到了便利店,便利店里一下子挤满了人,娃娃家、美食林却冷清起来…… 在一次角色游戏中,我正在"理发店"旁忙着收拾东西。"小姐,你要理发吗?"一个甜甜的 声音在背后响起,我没在意。"徐佳小姐,你要理发吗?"声音加大了,原来在叫我,居然 还敢直呼其名,简直"胆大包天",因为确实忙就没理会。忽然,感觉我束好的长发在背后 被一双小手摸着。看来"理发师"看上了我这一头长发,不去美一下是不行的。再说孩子们 怎么知道我的名字呢?干脆将计就计趁机调查一下。打定主意我马上放下手中的活,转身笑眯眯地说:"谁是理发师呀?"小女孩唐镱菲站了出来,"我是理发师,绝对给你做好看!""你是怎么知道我的名字的?" "听蒋老师喊你呗,我就知道了。"她一脸神气的样子,小 孩的记性真好! 接下来一场顾客与理发师之间的自由交谈开始了。 理发师:"你得低下头,把头发低下来。"顾客:"你们这儿没有专门洗头用的长躺椅吗? 这样不舒服。"其实我是怕她们把头发弄的一团糟。

小班角色游戏案例

小班角色游戏案例 ——我爱当爸爸 西渡幼儿园朱莹背景: 家对于每个孩子来说,都是最美丽的地方,不管孩子的情绪有多么不稳定,不管遇到什么不开心的事,说到家,孩子们就会多一份温馨与向往。对于入园不久的小班孩子来说,家是他们最熟悉的地方,浓浓的亲情,会使幼儿感到安全,得到温暖。他们喜欢玩角色游戏,家中各个成员的角色是他们最喜欢扮演模仿的角色。为了给幼儿家的感觉,在情感发展上帮助他们逐渐独立起来。为了更好地让幼儿体验角色,进入角色。因此我们在开学初期就在班级里面创设了三个娃娃家。让孩子们将自己的生活经验反映在该游戏中。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分析,我们可以感觉到小朋友们对娃娃家的游戏十分兴趣。 实录一: 刘俊伟来到娃娃家,发现“爸爸”的牌子被沈嘉俊戴走了,今天只剩下“爷爷”的牌子,他很不高兴。来到娃娃家,要和沈嘉俊换个牌子,“我要当爸爸,我要当爸爸!”可是沈嘉俊说什么也不肯和他换。刘俊伟开始哇哇哭起来……教师为他和解,“其实爷爷也很厉害啊,爷爷就是爸爸的爸爸,爸爸都要听爷爷的话的。”他想了一会儿,还是不乐意,“不行,我就要当爸爸。”…… 实录二: 老师来到娃娃家做客,爸爸妈妈非常热情的招待了客人。老师说:“我想吃馄饨,你们家有吗?”爸爸刘俊伟很为难的说:“我们家没有烧馄饨呀。”“那有什么办法解决呢?”妈妈杨阳想到办法了:“点心店里有,我们可以去买呀。”于是爸爸和妈妈就跑到点心店去买馄饨了…… 实录三: 刘俊伟今天是娃娃家的爸爸,在娃娃家里担任着主导地位。“妈妈,宝宝的肚子饿了,你去烧饭给他吃吧。”“爷爷,洗衣机里的衣服洗好了,你拿出来晒一晒吧。”过了一会儿,“爸爸”又带领全家到点心屋去买点心,去小舞台看表演,去糖果屋买糖果。这样来来回回跑了好几次,不一会儿,又大叫起来:“不好啦!我们家厨房着火啦,消防车快点来呀!”早晨的角色游戏被他玩的热热闹闹,如火如荼。

角色游戏——娃娃家和超市

角色游戏——娃娃家和超市 第一周: 游戏目的: 情况分析:游戏主题比小班有所扩展,仍以日常生活为主,但情节仍比较简单。 1 、加深对角色的理解,丰富游戏情节,懂得扮演角色和使用 物品、场地等应遵守游戏规则增强规则意识。 2 、发展幼儿想象力和创造力。 游戏材料:娃娃家和超市所需材料环境创设:用拼板搭建房子材料准备:准备娃娃家的桌具、餐具、服装等等。游戏指导要点; 1 、带领幼儿参观娃娃家和超市,了解各种材料的分配和布局。 2、指导幼儿给出意见,并共同创设环境、收集材料。 游戏反馈:1、组织幼儿参观学习娃娃家、超市的环境创设,指导幼儿如何扮演角色,如何整理娃娃家。由于,这次主要是参观指导,经过参观和教师的介绍,丰富了幼儿布置环境的知识,为下一次幼儿自主进行幼儿园环境布置做准备。幼儿对新环境新玩具很感兴趣,对超市的材料提出了很多的想法如东西不够多,娃娃家里除了煮东西的材料没有其他玩具等。我引导幼儿和老师一起收集,收集到了不少材料使超市有所丰富。 第二周 上周情况分析: 幼儿对新环境新玩具充满了好奇,共同给出了一些意见,对与

超市所欠缺的材料,幼儿也共同进行了一些收集。对超市的一些游戏规则幼儿也有了初步的了解,通过参观也调动了幼儿游戏的兴趣。游戏指导要点: 1、引导幼儿讨论回忆超市的游戏规则并指导幼儿讨论怎样布置 丰富自己的娃娃家。 2、引导幼儿游戏重点指导超市的游戏。 3、指导幼儿收拾整理讲评这次游戏的优缺点。 游戏反馈;幼儿对参与角色游戏有较大的积极性,主动的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游戏主题参与其中,但我发现孩子在玩超市时往往一次买很多的东西,还会将超市里装东西的篮子带走。活动开展后的半个小时里孩子就将超市的游戏材料搬空。在游戏结束整理游戏材料时,大部分孩子并没有形成收拾的意识,但教师要求他们收拾时,也能较好的按上次活动时我们定下的常规进行分类整理。不过有个别孩子尤其是插班生。喜欢在小班的滑滑梯旁玩。 第三周 上周游戏情况;上次游戏大部分幼儿都涌入超市,娃娃家的孩子没有角色意识,很多孩子只是在超市买东西而没有和娃娃家联系起来,超市的收银员动作太慢,致使很多幼儿滞留在超市,买到娃娃家的 东西也没利用起 来。 游戏材料:在娃娃家里增添一些书、玩具等,增设银行、与钱。游戏

自主游戏案例

盒子引发的游戏——看自主游戏活动 背景: 自从新《纲要》颁布以来,我们老师在一次又一次的学习新《纲要》后,把《纲要》的精神逐渐渗透在教育活动中。《纲要》总则“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度过快乐而有意义的童年。”我们小班的孩子每天都有半个小时走进区域进行自主活动的时间。自活动开展以来,我们发现了自主游戏蕴涵的价值超出了我们的意料,孩子们从中得到了能够受益终生的宝贵经验,同时也促进了我们教师的成长。 案例描述: 在一天的自主游戏活动中,建构区里的孩子们围着一堆大大小小的盒子在玩游戏,有的在搭房子,有的在垒高,玩的不亦乐乎。依依小朋友还没有动手,她打量着这些盒子,只见她不断地打开盒子盖,往里面放小的盒子,越往里放,难度越大了,小班孩子的目测能力毕竟是有限的,她又拿来一个小盒子要放进盒子里,可是这次的盒子有点大放不进去,她看看其他的盒子换了一个更小的,嘿嘿,这次成功的放进去了,依依显然很开心,使劲的擦了擦双手,然后在小盒子里又放进两个火柴盒大小的盒子,最后一个个的把盒盖盖了起来。依依看到我在笑眯眯的看着她,就捧着大盒子来到我的面前,说“老师,这是送给你的礼物。”“是吗?你送给我的是什么礼物呀?”我赶紧接过盒子,惊喜的问她。“这里面有很多鱼呢!都是送给你的。”依依很神气的说。“是嘛,那我看看!”我蹲下来把盒子一层一层的打开了,当我打开最后一层的时候,依依笑眯眯的指着最小的两个盒子说:“这些就是送给你的小鱼。”“真的吗?谢谢你,依依!我喜欢你送的小鱼。”我抱着依依使劲的亲了她一下,我们两个抱在一起开心的笑了。 我把依依送我的礼物一层一层的打开,展示给小朋友看。小朋友们看了以后,在依依的带动下,有的孩子负责开盒盖,有的负责找大小不同的盒子,有的在装盒子,最后在我的指引下,把所有的“礼物”——盒子都整齐的叠放在了区角的柜子里了。看他们大家一起动手把盒子整理好了。我高兴的说:“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还收脑白金。我收到了比脑白金还要好的礼物呢!”孩子们听到了,都围在了我的身边哈哈大笑起来。 分析与反思 只有与客观事物真实地接触,才能真正的接触知识。在自主活动中,孩子们往往会产生很多让我们成人意想不到的游戏活动来,不得不让我们佩服孩子们丰富的想象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一、材料的投放与幼儿的自主游戏 《纲要》说要“引导幼儿利用身边的物品和材料开展活动,发现物品和材料的多种特性和功能”。小班的孩子的年龄特征决定了他们对熟悉的事物会产生兴趣,兴趣是一切活动的出发点,对于小班幼儿来说,兴趣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老师必须了解幼儿的兴趣,然后从兴趣入手设计活动,选择内容。盒子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物品,孩子们对盒子都不会陌生,我们发动了家长和我们一起收集了各种各样的、大大小小的盒子投放在活动区里供幼儿游戏用。

区域《娃娃家》方案、反思

区域活动方案及反思 我们在活动室相对宽阔的一角设置了“娃娃家”,厨房、客厅、卧室一共三个区域。我们还在娃娃家投放了相应的材料,厨房用品:煤气灶、锅碗铲勺、各种菜以供幼儿现钞;卧室里我们提供了娃娃、毛绒玩具、衣服、饰品让幼儿再现为娃娃打扮的生活情境;客厅提供电视、沙发供幼儿休息、娱乐。 娃娃家游戏本身就是一个唤醒幼儿已有的家庭生活经验,再运用经验游戏,在游戏中迁移经验、丰富经验,积累经验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幼儿通过不断地观察家庭中的生活细节,再模拟到游戏中。 随着游戏情节的不断变化和丰富,我们也要增设相应的区域,以满足幼儿游戏的需要。如:洗衣房,娃娃菜场、宝宝医院等附属区域,提供了相应的游戏材料。 在指导幼儿玩“娃娃家”游戏时 1.创设温馨、和谐的娃娃家环境,才能使孩子获得安全感和心理慰籍。 2.引导幼儿回忆相关经验 3.帮助幼儿继续他们的角色,这是教师专业水平的一个重要体现。教师通过观察发现游戏角色不能继续进行时,要在瞬间经过大脑风暴作出回应或在下次活动前从材料等方面做出调整,这样才能保证游戏顺利进行,提高幼儿的游戏兴趣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4.提供新的道具材料,丰富幼儿的游戏情节和内容,促进幼儿在游戏活动中获得情感和能力方面的发展。 反思: 钱昊泽小朋友进入娃娃家后就开始摆弄厨具,青菜、面条一样一样煮过,接着就开始无所事事,再后来索性拿着叉子勺子舞起来了。我用角色身份介入游戏,“爸爸,你早晨最爱吃什么早饭呀?”“小馄饨!”“那今天我们就做小馄饨吧!”“又没有,怎么做呀?”“我带来了做小馄饨的料,我们一起做吧!”教师自制的材料有时不会引起幼儿的注意,而幼儿自己参与制作的材料会让幼儿玩得很尽兴。因此,我们可以在娃娃家提供一些半成品的材料供幼儿操作。 我们班娃娃家游戏的开展从幼儿实际生活出发,在它的基础上模拟创造,让它来源于生活,又回归到生活中去。 但是,由于小班幼儿年龄的特点,游戏中角色间的交往与交流还较少,下一步我们要引导幼儿通过对材料的操作促进角色间的交流。

小班角色游戏案例反思

常用资料-小班角色游戏案例反思 小班角色游戏案例反思 背景:时间:2005年3月角色游戏 时地点:小一班教室 案例:角色游戏开始了,天天今天做出租车司机,只见他非常开心地开着小车,来来往往。突然,昊昊飞快地冲了过来,把天天狠狠地撞了一下。天天摔倒在地上,大声地哭了起来。看到了刚才发生的一幕,我正要象平时一样教育昊昊不应该在教室里跑那么快时,突然看见昊昊一副闯祸后非常紧张而后悔的表情,我一下子转变了想法,为什么不换一种方法帮助孩子真正认识自己的行为带来的严重后果并在以后的活动中避免出现同样的行为呢?于是,我装做不知道刚才发生的事情,并问他们:“怎么了?”天天边哭边说:“昊昊刚才把车开得很快,把我撞倒了。”“什么,是出车祸

了呀!那可不得了,你一定受伤了,很 痛吧?万一有什么问题可不是闹着玩的。快,快让我送你到医院里去检查一下。 昊昊还不快来帮忙呀。”我表现出了一副非常紧张的样子。说完,要求昊昊和我 一起扶着天天慢慢地来到了“娃娃医院”,“医生,快给他检查一下,他刚才出车祸了,昊昊把车开得太快把天天撞倒了。”于是,涛涛医生就让天天躺在床上给他 象模象样地检查了起来,并不停地责怪 昊昊:“你呀,一点也不懂事,为什么把 车开得那么快?天天的腿都断了,”说着用手抬了抬天天的腿,“不行,天天要住院开刀。以后你开车可要慢一点,记住 了吗?”昊昊在旁边不住地点头,说:“我下次一定注意,慢一点开。” 分析: 在平时的自由活动和游戏中,经常会 出现以上这样的事情。孩子们喜欢在教 室里你追我赶、打闹嬉戏,一不小心就 会摔倒,甚至发生撞伤的流血事件,非

常危险。对于这样的突发事件,老师们 常常采用的方法往往就是千篇一律的说教,不停地教育孩子们在活动室不要奔跑,要注意安全。可是,老师们苦口婆心说教的结果是老师说得口干舌燥,而“肇事者”当时显得诚惶诚恐乖乖认错,在玩的时候却又忘记了,效果不明显。而这 一次我尝试以游戏的形式来处理,使孩 子们始终处于游戏的情节中,并在游戏 中借涛涛“医生”的口“教育”了昊昊。如此,不仅避免了昊昊由于撞倒人而必须 挨的批评,造成心情不愉快,不情愿地 接受说教,反而使昊昊真正地意识到由 于自己的鲁莽行为给同伴带来了痛苦, 而且也使天天忘记了刚才发生的不愉快。同时,也丰富了游戏情节。 反思: 一、当孩子在活动中出现问题时,教 师要避免枯燥的说教。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幼儿社会态度和社会情感的培养尤应渗

自主性游戏案例

自主性游戏案例——爱心医院 【案例背景】: 自主游戏活动是幼儿在参与体验的同时,充其自主性,培养其多种能力发展的一种颇受孩子喜欢的活动。这次游戏活动来源于孩子,小班孩子天变凉后,他们经常感冒,咳嗽等,有的甚至是多次的进出医院。于是,“爱心小医院”就在此时满足孩子的当前需要中开门了。在这次游戏活动中,为了达成在游戏中初步会分工协商,坚守岗位这一目标,我给孩子提供的是一些基本的游戏材料,如:医生的白大褂、盐水瓶、药丸、药方等,在游戏一开始我让孩子们自己学着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他们在整个游戏活动中一直处于积极的状态,小医生忙得不亦乐乎,一会儿看病、一会儿打针等;病人也忙碌着,一会儿这不舒服,待会那又不行了。孩子们的游戏兴趣乐此不疲,贯穿始终。【案例实录】: 瑶瑶和佳佳正在玩“小医生”的游戏,瑶瑶穿着白大褂,脖子上挂着听诊器,手里拿着装有针筒、温度计的医药箱,这时,只见佳佳抱着一个玩偶娃娃来到“小医院”,指着娃娃的对瑶瑶说:“她肚子疼。”瑶瑶看了看佳佳,用手指着娃娃的肚子问:“是这里吗?”佳佳点了点头,只见瑶瑶随手从医药箱里拿过针筒对着娃娃的肚子就打了下去……这时佳佳说:“不是打这里的,要打手上。” 像瑶瑶这样的游戏行为是不符合我们现实生活中的情景,但从孩子的心理上分析,他们认为身体什么地方不舒服有病了,就在什么地方“施药”,把“药方”往不舒服的地方贴。当我看到这儿时,并

没有急于纠正幼儿的问题行为,而是在孩子游戏结束后讲评时,把这样的游戏场景边用语言描述边表演了一遍,然后问孩子:“你们去医院看病,医生是不是看你哪儿不舒服就在哪儿打针呢?”孩子纷纷摇头说:“不是的。”“那应该怎么做呢?”有的说:“医生是在屁股上给我打针的。”有的说:“医生是在我的手上打针的,还要吃药。”在这样的场景下的讨论,引导幼儿对自己已有生活经验的回忆,他们把各自零散的看病、打针、吃药的体验与同伴分享,同时在原有的经验上,我作为“病人”告诉医生“我怕疼的,哪里打针不疼啊”,这又引起了幼儿的一番讨论,有的幼儿还很努力的安慰我:“老师,打针一点都不疼的,我打针很勇敢的。”于是,我以此作为切入点我又做了一个情感上的提升:宝宝生病了看医生,很勇敢,一点也不怕疼。在分享的过程中,通过个别孩子已有的游戏行为,我把有益的经验串成了一条线,使他们逐步形成一系列完整的经验,为下次游戏的开展提供新的积淀。 【行为分析】: 幼儿游戏是对现实社会生活的反映,他们自己并不知道筛选,对于游戏中一些不明白的事情,或幼儿模仿了一些不良现象,作为老师应该引导幼儿来加以讨论、澄清,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这种需要我建立在充分观察的基础之上。当发现游戏情节总是处于停滞状态或者出现困惑时,教师以角色身份参与到幼儿的游戏中去,如先前在讲评中问道:“我打针怕疼的,我可以打哪里呢?”等语言,不仅会使游戏的情景得以丰富,而且还会使幼儿感到亲切和平等,但在

小班游戏《娃娃家》教学反思

小班游戏《娃娃家》教学反思 小班游戏《娃娃家》教学反思范文(精选3篇) 小班游戏《娃娃家》教学反思1 最近我在关注孩子们区角活动的情况,发现去娃娃家的孩子越来越少。通过观察,我发现孩子们在娃娃家游戏时总是重复类似的活动内容比如:烧饭,吃饭,喂娃娃吃饭和给娃娃过生日等。作为老师的我,我敏感的意识到这样的游戏活动状况处于停滞状态,于是我在游戏分享的时候,引导幼儿一起讨论关于娃娃家孩子们能作什么事情的讨论! 幼儿们听了纷纷举手,样子十分激动,很想说给大家听。 通过讨论,孩子似乎对娃娃家又有了新的游戏欲望,过了一段时间,我发现到“娃娃家”的孩子越来越多.而且还会换着角色玩,这次指引让我由衷的感到:孩子就像漂在大海中的一叶小舟,当它不再前进的时候,我们老师就像是一缕海风轻轻的吹动它,直到它靠岸,走向人生的旅途,我们只有默默在内心祝福每个孩子走好人生! 作为教师,要求我们应该保持一点儿童的兴趣。幼儿期是“疑问期”,它突出的表现是好奇、好问和好尝试,在这一时期,许多成人看来是视而不见的事物,却往往能够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因为对他们来说,眼睛所看到的、耳朵所听到的、身体所接触到的,都是新鲜的。“只要人们没有做到以童年的欢乐吸引住孩子,只要在孩子的眼睛里尚未流露出真正的欢欣的激情,只要他没有沉醉于孩子气的顽皮活动

之中,我们就没有权利谈论什么对孩子的教育影响。”(苏霍姆林斯基) 多营造一个儿童的世界,你便多了一条通向心灵的途径,在与孩子嬉笑游戏时,当你把儿童的世界还给儿童,儿童越会对你油然而生亲切之感——这,正是教育成功的起点。 小班游戏《娃娃家》教学反思2 娃娃家是学前幼儿最喜欢并善于模仿学习的角色游戏。2-3岁的孩子在游戏的表征水平大都是停留在摆弄玩具上,进入小班后,为了丰富游戏的清景,我们增加了角色的扮演(如:爸爸、妈妈、姐姐、宝宝等),孩子们非常的感兴趣。 区域活动开始了,瑞瑞和小李在娃娃家玩,只听见“哇”的一声,我赶紧走过去一看原来是瑞瑞哭了,我问:“瑞瑞你怎么了?”瑞瑞:“他抢我的煤气灶。”小李大声说:“我没有煤气灶怎么烧菜呀!”说着也快要哭出来了。我赶紧让他们放下手中的煤气灶,问:“你们今天在娃娃家里做什么?”“我当爸爸,我当妈妈”他们异口同声的回答。“那你们的爸爸妈妈在家里是不是也像你们现在一样抢东西呀?”他们俩个直摇头。“对呀,爸爸妈妈是一家人,要相亲相爱,你们今天当的是爸爸妈妈,所以也要相亲相爱,相互谦让好吗?”他们俩个听后使劲的点了点头。然后小李把煤气灶递给了瑞瑞,说:“家里妈妈做的饭最好吃,你今天当妈妈,你来做饭吧。” 反思:我班幼儿进入小班集体生活才一个月,大多数初次接触角色游戏,所以很喜欢扮演其中的角色,特别喜欢当爸爸妈妈。但是一

幼儿园小班活动区游戏优秀教学案例:《商店》

幼儿园小班活动区游戏优秀教学案例:《商店》幼儿园活动区游戏优秀实例 游戏名称:商店,角色游戏区, 年龄班:小班 饭前自由活动时间,几位小朋友和我一起整理近期收集的废旧材料。李杰看到了 一个手提包,兴奋的跑来跟我说:“老师,我妈妈也有一个这样的包包,用来装钱和 手机。”我问道:“那我们可以用这个钱包干什么,”李杰一脸自豪的说 道:“钱包游戏当然装钱啊~我当爸爸的时候就可以拿着钱包去买东西了~”其他小朋友听到了,也来源围着我们兴奋的说着最近跟着爸爸妈妈买的好吃的,好玩的。显而易见,幼儿已经能 将生活经验迁移到游戏中,小班下学期的幼儿在角色游戏中也有了同外部交往的欲望 和需要。于是,在师幼共同讨论下,将班级其中一家“娃娃家”调整成为“商店”。 通过师幼共同的环境创设诱发幼儿自发自主地进行游戏。 1、对活动感兴趣,能积极主动的扮演角色

参与游戏。 2、初步了解购物流程,能用角色语言进行预期 购物或售卖。目标 3、初步建立并遵守简单的游戏规则。 4、能主动的使用礼貌用语与顾客进行交图 流。片 1、柜子、收银机、钱包、购物篮、帽子、材料 旺仔牛奶、水果、蛋糕、玩具等商品; 投放 2、创设“商店”角色区角。 游戏 角色扮演,在商店游戏中买卖物品。玩法 , 游戏推进一 : 观察:商店开张了,第一次游戏就吸引了许多幼儿参加,她们对新游戏区都很感兴趣。娃娃家的爸爸妈妈们提着篮子、拿着钱包都来到商店,围在了收银台前。 靖宇在商店柜子里拿了一瓶王老吉走了。两位售货员面对这些顾客有些不知所措,

两个人都不说话,一会儿看着老师,一会儿看着顾客。盺媛对着我说:“他们好挤 啊~”过了一会儿,李杰小声地问:“你要买什么,”羽辉说:“我要买苹果。” 李杰转身把柜子里的苹果,递给羽辉,羽辉拿起苹果走了。一旁的盺媛也学着李杰 的样子开始问:“你要买什么,”金彬说:“我要吃棒棒糖。”盺媛在货柜中没找 到,说道:“我们没有棒棒糖。”金彬说:“都没有我喜欢的棒棒糖,不好玩~”观察一脸不高兴地提着空篮子回家了……第一次游戏在忙碌拥挤中结束。分析 (商店开张啦~) (商店前围满了顾客) 分析:在师幼共同创设“商店”环境后,幼儿自发的进行游戏。但由于小班幼儿缺乏开“商店”的经验准备及购物经验不足,在游戏过程中出现了混乱的局面。 如:售货员胆怯甚至不懂如何跟顾客交流;顾客随意拿走物品,买东西时不会排队, 缺乏购物经验;商店中物品不够丰富,无法满足幼儿的游戏的需求。 在游戏中,李杰主动跟顾客交流,询问顾客需要购买什么物品时,盺媛看到了也模仿着李杰开始了与顾客交流。幼儿这种通过观察、互相模仿,学习同伴的经验, 在游戏中得到充分体现。

幼儿园小班角色游戏教案《娃娃家》

幼儿园小班角色游戏教案《娃娃家》 教案一:幼儿园小班角色游戏教案《娃娃家》让幼儿学习使用简单礼貌用语招待小客人,明白得按自己的意愿选择游戏。以下是出国留学网小编整理的幼儿园小班角色游戏教案《娃娃家》,欢迎参考,更多详细内容请点击出国留学网查看。 一、活动目标:1、乐意扮演角色和小朋友一起玩。 2、学习使用简单礼貌用语招待小客人。 3、明白得按自己的意愿选择游戏。 二、活动预备:游戏区域:胖胖娃娃家、瘦瘦娃娃家、牛角娃娃家、大力娃娃家所需的游戏材料新投放的材料:自制电话四部、小衣服。 知识经验:幼儿已有参与娃娃家游戏的经历。 三、活动过程:(一)分享经验1、交流游戏经验:玩娃娃家时你最喜爱当谁?都做些什么情况? (教师依照幼儿的回答,展示相应的照片) 2、交流生活发觉:爸爸妈妈在家还会做哪些情况? (教师展示幼儿收集的照片) (二)提出咨询题,引出新的游戏内容-小客人做客。1、咨询题:娃娃娃家里已住满了小主人,还有小朋友想去玩,如何办? 2、讨论:如何样招待小客人?如何样做文明的小客人? 3、提出新任务:小客人评选"文明家庭"。 (三)幼儿自由选择角色,进入娃娃家游戏。1、幼儿按自己的意愿选择"钥匙"进入"娃娃家",扮演角色。 2、幼儿相互自我介绍,明确游戏伙伴的身份。 (四)教师以妈妈的身份带领小客人在各娃娃家串门。重点指导:引导小主人主动、热情的招待客人。 四、活动结束:听音乐结束游戏,评选文明家庭。 1、主人交流:你为客人做了哪些情况? 2、客人评选文明家庭。 教案二:幼儿园小班角色游戏教案《娃娃家》活动目标1. 熟悉角色活动区的环境及规则,能够遵守规则与同伴友好相处。 2. 喜爱扮演熟悉的角色,明白角色名称,模仿差不多的动作。 3. 游戏中有简单的角色语言和行为。 重点难点了解家庭成员之间的称谓和关系及游戏中简单的角色语言和行为。 活动预备预备材料和道具,例如布置有小床、沙发的起居室,娃娃、爸爸(夹包)、妈妈(围裙)、爷爷、奶奶、的头套、拐杖等。 活动过程在角色活动之前,我精心布置了娃娃家的环境,用纱窗把娃娃家布置得温馨而漂亮。在那个“家”中,有沙发、桌椅、小床、电视等家具,床上有娃娃在睡觉。在娃娃家的一角,布置了厨房用品:锅碗瓢盆、橡皮泥做得各种面点、彩色纸做得各种蔬菜等。 小孩们选择好了角色都进入到区域中开始活动了,彬彬扮演娃娃家的爸爸,他在家里看着报纸,顺顺和乐乐扮演着娃娃家的爷爷和奶奶,露露则穿上了妈妈的围裙像模像样地在厨房里忙着。开始的几分钟里,小孩们都在扮演着自己的角色,玩得非常快乐,可时刻稍长一点,有的小孩表现出厌倦的情绪,彬彬扔下报纸出门了。在各个区域里转来转去,顺顺和乐乐手拉着手旁若无人地在客厅里跳起了舞。露露则在厨房里乐此不疲地忙着做饭,娃娃被扔在了一边,无人照管。 这时,老师走进了娃娃家讲:“我是爸爸的朋友,来看望爸爸的,爸爸去哪了?”正在跳舞的顺顺和乐乐听到咨询话,停止了跳舞,赶紧过来接待“客人”。“爸爸”彬彬听到咨询话也急忙

自主游戏案例

自主游戏案例 LEKIBM standardization office【IBM5AB- LEKIBMK08- LEKIBM2C】

盒子引发的游戏——看自主游戏活动 背景: 自从新《纲要》颁布以来,我们老师在一次又一次的学习新《纲要》后,把《纲要》的精神逐渐渗透在教育活动中。《纲要》总则“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度过快乐而有意义的童年。”我们小班的孩子每天都有半个小时走进区域进行自主活动的时间。自活动开展以来,我们发现了自主游戏蕴涵的价值超出了我们的意料,孩子们从中得到了能够受益终生的宝贵经验,同时也促进了我们教师的成长。 案例描述: 在一天的自主游戏活动中,建构区里的孩子们围着一堆大大小小的盒子在玩游戏,有的在搭房子,有的在垒高,玩的不亦乐乎。依依小朋友还没有动手,她打量着这些盒子,只见她不断地打开盒子盖,往里面放小的盒子,越往里放,难度越大了,小班孩子的目测能力毕竟是有限的,她又拿来一个小盒子要放进盒子里,可是这次的盒子有点大放不进去,她看看其他的盒子换了一个更小的,嘿嘿,这次成功的放进去了,依依显然很开心,使劲的擦了擦双手,然后在小盒子里又放进两个火柴盒大小的盒子,最后一个个的把盒盖盖了起来。依依看到我在笑眯眯的看着她,就捧着大盒子来到我的面前,说“老师,这是送给你的礼物。”“是吗你送给我的是什么礼物呀”我赶紧接过盒子,惊喜的问她。“这里面有很多鱼呢!都是送给你的。”依依很神气的说。“是嘛,那我看看!”我蹲下来把盒子一层一层的打开了,当我打开最后一层的时候,依依笑眯眯的指着

最小的两个盒子说:“这些就是送给你的小鱼。”“真的吗?谢谢你,依依!我喜欢你送的小鱼。”我抱着依依使劲的亲了她一下,我们两个抱在一起开心的笑了。 我把依依送我的礼物一层一层的打开,展示给小朋友看。小朋友们看了以后,在依依的带动下,有的孩子负责开盒盖,有的负责找大小不同的盒子,有的在装盒子,最后在我的指引下,把所有的“礼物”——盒子都整齐的叠放在了区角的柜子里了。看他们大家一起动手把盒子整理好了。我高兴的说:“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还收脑白金。我收到了比脑白金还要好的礼物呢!”孩子们听到了,都围在了我的身边哈哈大笑起来。 分析与反思 只有与客观事物真实地接触,才能真正的接触知识。在自主活动中,孩子们往往会产生很多让我们成人意想不到的游戏活动来,不得不让我们佩服孩子们丰富的想象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一、材料的投放与幼儿的自主游戏 《纲要》说要“引导幼儿利用身边的物品和材料开展活动,发现物品和材料的多种特性和功能”。小班的孩子的年龄特征决定了他们对熟悉的事物会产生兴趣,兴趣是一切活动的出发点,对于小班幼儿来说,兴趣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老师必须了解幼儿的兴趣,然后从兴趣入手设计活动,选择内容。盒子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物品,孩子们对盒子都不会陌生,我们发动了家长和我们一起收集了各种各样的、大大小小的盒子投放在活动区里供幼儿游戏用。

小班幼儿自主游戏案例

篇一:小班幼儿角色游戏案例分析二则 小班幼儿角色游戏案例分析二则 案例一:在一次角色游戏中,我正在"理发店"旁忙着收拾东西。"小姐,你要理发吗?"一个甜甜的声音在背后响起,我没在意。"徐佳小姐,你要理发吗?"声音加大了,原来在叫我,居然还敢直呼其名,简直"胆大包天",因为确实忙就没理会。忽然,感觉我束好的长发在背后被一双小手摸着。看来"理发师"看上了我这一头长发,不去美一下是不行的。再说孩子们怎么知道我的名字呢?干脆将计就计趁机调查一下。打定主意我马上放下手中的活,转身笑眯眯地说:"谁是理发师呀?"小女孩唐镱菲站了出来,"我是理发师,绝对给你做好看!""你是怎么知道我的名字的?" "听蒋老师喊你呗,我就知道了。"她一脸神气的样子,小孩的记性真好! 接下来一场顾客与理发师之间的自由交谈开始了。 理发师:"你得低下头,把头发低下来。" 顾客:"你们这儿没有专门洗头用的长躺椅吗?这样不舒服。"其实我是怕她们把头发弄的一团糟。于是菲菲叫了夏源、薛听函等几个小女孩七手八脚的忙了起来。一会儿,她们就用几张小椅子拼了张洗头躺椅。一切动作都比较专业:拔掉我的发圈,象模象样的抓搓头发。打开假水笼头冲了冲、吹头。理发师:"你想做什么发型?" "你看我做什么好,就做什么吧!"我装很随便的样子。 "童花头好看,我帮你剪个童花头。"美发师一个拿塑料推子,另一个拿剪刀,两位理发师象模象样地剪起来。理发过程中我们之间的闲聊也更深入了。 案例分析: 《纲要》指出"建立和谐有效的师幼关系是促进师幼互动的有效途径??"如何建立和谐、有效的师幼关系呢,首先要树立正确的儿童观:尊重幼儿。教师要尊重幼儿的言行、想法,与幼儿建立一种民主平等的关系,积极营造和谐的氛围。案例中,很好的反映出教师的这仪观点:当小女孩菲菲直呼其名,请她理发时,我是笑眯眯的应答孩子,转身投入到孩子发起的游戏中。再游戏的过程中,我始终以幼儿为游戏的主体,适时的点拨。 其次,教师要准确定位自己,做平等中的首席。《纲要》告诉我们"教师要做一个引导者、合作者、支持者??"诚然是要教师准确定位角色。案例中小女孩要与教师玩"理发店"的区域游戏,教师"放下手中的活"积极的投入到游戏中,很乐意的扮演起顾客来,在"理发师"工作的过程中教师合作并引导着幼儿,对于幼儿的问题是"有问必答",使其在自主的游戏中得到发展。教师的这种引导方式增强了幼儿的自信:"象模象样的抓搓头发";"越发得意",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七手八脚的忙了起来";"用几张椅子拼了张洗头躺椅";"比较专业";"左手拿塑料推子,右手象模象样的剪起来。",充分体现了孩子的自主性积极教师的主导地位。 案例二:角色游戏开始了,傅雷鸣今天做出租车司机,只见他非常开心地开着小车,来来往

幼儿学前教育 游戏问题解决案例

小班游戏案例在游戏中成长 一、游戏活动背景 户外活动中的大型玩具活动是幼儿期特有的活动之一,也是幼儿最喜爱自主游戏。在户外大型玩具活动中,幼儿之间就会产生交往,当然在人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必然会产生矛盾,但这也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一个过程。幼儿之间在交往的过程中,他们能不断地习得怎么与别人交往。作为老师,我们可以先作为一个旁观者,观察他们相互之间的交往。要相信幼儿,他们能自己解决在交往过程中的矛盾,再观察他们的解决方法是否正确,如果他们自己实在无法解决好他们之间发生的矛盾,这时老师要在适宜的时间内,用适宜的方式进入幼儿之间的矛盾,帮助他们解决在交往过程的矛盾。为了让幼儿能理解和懂得交往策略,于是我在本班幼儿自主游戏时进行了跟踪记录和分析。 二、案例描述: 针对小班幼儿,特别是我们农村幼儿园里的幼儿,第一次进入幼儿园,对幼儿园的大型玩具很感兴趣,到了户外活动时间,小朋友都去抢占玩具,认为占住就只能属于自己玩。今天周慧贤小朋友第一个抢到玩具,很得意。没多久,别的小朋友也来玩了,周慧贤不同意,哭着喊着,用劲把他们给推了下去。后来,她边玩边回头看,怕有人来玩“她的玩具”。如果有人接近,她就会很生气,用眼睛瞪着他们。 在游戏中,聂梓晨想玩小木马,可是小木马已经有人玩了,于是向我求助。我带着他到周浩宇和李自文杰的小木马旁,征求他们的意

见。周浩宇不同意,认为小木马是他先坐上去的,聂梓晨又把目光转向李自文杰,并向他求助,李自文杰将小木马让给了聂梓晨。有了小木马,聂梓晨很开心,他让他的好朋友鲁李兴锦也坐到他的小木马上一起玩,周浩宇看见他们玩的那么开心,也想一起玩。于是,我让他动动脑筋,邀请聂梓晨和他一起玩,他扭回头说:“鲁李兴锦,你们两个都胖,小木马太挤了,我瘦,来我的小木马上玩”。很快,鲁李兴锦小朋友走过来了,和周浩宇坐到了一个小木马上,尽管小木马上坐了两个人,有点挤,但是他们还是玩得很开心。 三、活动分析: 小班孩子刚入园,接触新环境和新的游戏材料,觉得很好奇。有的孩子对这些材料爱不释手,不肯与同伴一起分享。有的孩子也不懂得谦让,常常会为了自己喜欢的玩具争抢起来。而且由于幼儿园玩具器械、场地有限,有的小朋友就会玩不到自己喜欢的玩具,通常他们会求助老师。今天问题是孩子自己动脑筋解决的,因此他们玩得特别开心。 在游戏过程中,教师可以直接介入游戏,直接指导他们怎么玩,让他们模仿老师,知道一些游戏玩法,让幼儿懂得小朋友之间要一起分享玩具,引导他们体验一起游戏的快乐,并学说一些简单的礼貌用语:“你好”“谢谢”“再见”等。 在游戏交流中,表扬聂梓晨、周浩宇等幼儿,告诉幼儿在游戏中有什么需求可以自己先动脑筋,自己想不出来再请求好朋友或老师帮助,老师会和你一起来想办法解决的。

娃娃家游戏

娃娃家游戏是角色游戏的一种,是幼儿在特定的"家庭"及相关区域内,通过扮演家庭中的不同角色,再现家庭及周围生活中人物的动作和语言,体验与周围其他人、事、物情感与态度的角色扮演活动过程。主要是从角色游戏的角度认为娃娃家游戏能促进幼儿社会性、语言和认知等方面能力的发展,大家都感到娃娃家游戏活动对幼儿的发展作用是其它角色游戏不可替代的: 1.多观察多分析:惟有通过观察和分析,才能真正了解孩子的内在需要和个别差异,以决定如何协调环境,并采取应有的态度来配合幼儿成长的需要。通过观察,准确地了解幼儿在活动中的需要和表现,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以便采取恰当的措施给幼儿适当的帮助,或向幼儿提出有效的建议。此外,在活动中教师至始至终关注幼儿的活动,当幼儿出现困难时,不要急于介入,而是给予一定的等待时间,让幼儿通过充分的操作、探索,尽可能自己解决问题。 2.多参与多指导:教师要根据幼儿的生活经验为幼儿提供种类少、数量多、且形状相似的成型玩具,避免幼儿为争抢玩具而发生纠纷,满足幼儿平行游戏的需要;以平行游戏法指导幼儿游戏,也可以角色身份加入游戏中,在与幼儿游戏的过程中达到指导的目的;要注意规则意识的培养,让幼儿在游戏中逐渐学会独立;并通过讲评帮助孩子积累游戏经验。 针对如此,可有以下情况总结如下:一、娃娃家游戏活动的核心价值: 1、使幼儿获得安全感和心理慰籍,体验快乐。(通过幼儿参与娃娃家游戏活动,能体验到和小朋友一起玩很温暖、很安全、心情愉快,尤其是小班幼儿能尽快的稳定情绪,缓解心理焦虑,逐步适应集体生活。体验快乐是娃娃家游戏活动核心价值的重要方面,这一点要求我们不要将娃娃家变成教师显性施教的场所)。 2、再现生活经验,创造性地表现自己的想象和情感。(再现生活经验主要是再现父母照顾儿童、孩子过生日、请客、去医院看病等家庭生活及与周围环境、人员交往的情境。创造性地表现自己的想象和情感体现也是我们追求的娃娃家游戏活动核心价值的又一重要方面,如在游戏过程中幼儿可以给娃娃梳自己喜欢的头型,看到孩子生病表现出焦急、疼爱的情绪情感,想象自己开着车送孩子去医院看病等。 3、培养幼儿的角色意识,发展与角色相关的情感和责任感。(幼儿知道自己在扮演谁,其职能是什么,在家庭中要承担哪些责任,与其他角色之间进行有情感的交往)。 4、发展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对角色语言能理解并做出回应,大胆表达自己的在游戏过程中的想法、要求和建议等)。 5、丰富幼儿交往的策略,提高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知道如何与别人交往,哪种方法别人更容易接受,在不同的活动中能够迁移)。

小班幼儿自主游戏例3篇

[标签:标题] 篇一:自主性游戏案例 自主性游戏案例——爱心医院 【案例背景】: 自主游戏活动是幼儿在参与体验的同时,充其自主性,培养其多种能力发展的一种颇受孩 子喜欢的活动。这次游戏活动来源于孩子,小班孩子天变凉后,他们经常感冒,咳嗽等,有 的甚至是多次的进出医院。于是,“爱心小医院”就在此时满足孩子的当前需要中开门了。 在这次游戏活动中,为了达成在游戏中初步会分工协商,坚守岗位这一目标,我给孩子提供的是一些基本的游戏材料,如:医生的白大褂、盐水瓶、药丸、药方等,在游戏一开始我让 孩子们自己学着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他们在整个游戏活动中一直处于积极的状态,小医生忙得不亦乐乎,一会儿看病、一会儿打针等;病人也忙碌着,一会儿这不舒服,待会那又不 行了。孩子们的游戏兴趣乐此不疲,贯穿始终。 【案例实录】: 瑶瑶和佳佳正在玩“小医生”的游戏,瑶瑶穿着白大褂,脖子上挂着听诊器,手里拿着装 有针筒、温度计的医药箱,这时,只见佳佳抱着一个玩偶娃娃来到“小医院”,指着娃娃的对瑶瑶说:“她肚子疼。”瑶瑶看了看佳佳,用手指着娃娃的肚子问:“是这里吗?”佳佳点 了点头,只见瑶瑶随手从医药箱里拿过针筒对着娃娃的肚子就打了下去??这时佳佳说:“不是打这里的,要打手上。” 像瑶瑶这样的游戏行为是不符合我们现实生活中的情景,但从孩子的心理上分析,他们认 为身体什么地方不舒服有病了,就在什么地方“施药”,把“药方”往不舒服的地方贴。当 我看到这儿时,并 没有急于纠正幼儿的问题行为,而是在孩子游戏结束后讲评时,把这样的游戏场景边用语言 描述边表演了一遍,然后问孩子:“你们去医院看病,医生是不是看你哪儿不舒服就在哪儿 打针呢?”孩子纷纷摇头说:“不是的。”“那应该怎么做呢?”有的说:“医生是在屁股上给 我打针的。”有的说:“医生是在我的手上打针的,还要吃药。”在这样的场景下的讨论,引 导幼儿对自己已有生活经验的回忆,他们把各自零散的看病、打针、吃药的体验与同伴分享,同时在原有的经验上,我作为“病人”告诉医生“我怕疼的,哪里打针不疼啊”,这又引起了幼儿的一番讨论,有的幼儿还很努力的安慰我:“老师,打针一点都不疼的,我打针很勇 敢的。”于是,我以此作为切入点我又做了一个情感上的提升:宝宝生病了看医生,很勇敢,一点也不怕疼。在分享的过程中,通过个别孩子已有的游戏行为,我把有益的经验串成了一 条线,使他们逐步形成一系列完整的经验,为下次游戏的开展提供新的积淀。 【行为分析】: 幼儿游戏是对现实社会生活的反映,他们自己并不知道筛选,对于游戏中一些不明白的事 情,或幼儿模仿了一些不良现象,作为老师应该引导幼儿来加以讨论、澄清,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这种需要我建立在充分观察的基础之上。当发现游戏情节总是处于停滞状态 或者出现困惑时,教师以角色身份参与到幼儿的游戏中去,如先前在讲评中问道:“我打针怕疼的,我可以打哪里呢?”等语言,不仅会使游戏的情景得以丰富,而且还会使幼儿感到 亲切和平等,但在 运用时要注意把握幼儿已有的经验,切忌超出幼儿经验的范围,露出“导演”的痕迹。同时,作为老师可以用鼓励式的表扬可以促进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及规则意识的形成,而对于幼儿在游戏中的某些不良行为习惯及违规行为,老师不一定直接指出来,而是用一种激励式的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