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全册《知识点及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全册《知识点及

各单元测试题》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及各单元测试题第八册单元备课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小数的初步认识,位置与方向,面积,年、月、日,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平均数,用数学解决问题,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面积以及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平均数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在数与计算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以及小数的初步认识。这部分乘、除法计算仍然是小学生应该掌握和形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进一步学习计算的重要基础。例如,用两位数除多位数,每求一位商的步骤与用一位数除的步骤基本相同;又如,两位数乘两位数是学习小数乘法的必要基础。

从本册开始引入小数的初步认识,内容比较简单。此时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或用到有关小数的知识和问题,这部分知识的学习,可以扩大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范围,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使学生初步学会用简单的小数进行表达和交流,进一步发展数感,并为进一步系统学习小数及小数四则运算做好铺垫。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位置与方向和面积两个单元,这是这册教材的另两个重点教学内容,为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提供了丰富的素材。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让学生初步形成辨认方向、表达与交流物体所在的方向的能力等。通过现实的数学活动,让学生获得探究学习的经历,探索并体会引进统一的面积单位的必要性,认识面积单位,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进一步促进空间观念的发展。

在量的计量方面,这一册进一步扩大计量知识的范围,除了面积单位的认识外,还安排了认识较大的时间单位年、月、日及24时计时法。这些内容的教学可以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时间观念,并通过实际操作与具体体验,培养学生估计面积大小和时间长短的意识和能力。

在统计知识方面,本册教材让学生初步学习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平均数。教材向学生介绍了两种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学习看这两种统计图,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通过学习平均数的含义和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初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和实际应用,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安排了一个单元,专门教学用所学的乘除法计算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学习简单的集合思想和等量代换思想,

并能应用集合和等量代换的思想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培养他们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这一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

1.会笔算一位数除多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会进行相应的乘、除法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除商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每位乘积不满十)。

3.初步认识简单的小数(小数部分不超过两位),初步知道小数的含义,会读、写小数,初步认识小数的大小,会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

4.认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5.认识面积的含义,能用自选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体会并认识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平方千

米、公顷),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会用公式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并能估计给定的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6.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知道各月以及全年的天数;知道24时计时法,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

7.了解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结果是整数);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8.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9.初步了解集合和等量代换的思想,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0.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1.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根据《义务教育阶段国家数学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中的各学段课程内容参考教学时间一览表,教材的编者为三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安排了59课时的教学内容。各部分教学内容教学课时大致安排如下,教师教学时可以根据本班具体情况适当灵活掌握。一、位置与方向(5课时)

二、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13课时)

1.口算除法3课时左右

2.笔算除法9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1课时

三、统计(4课时)

1.简单的数据分析2课时左右

2.平均数2课时左右

四、年、月、日(5课时)

制作年历1课时

五、两位数乘两位数(8课时)

1.口算乘法3课时左右

2.笔算乘法4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1课时

六、面积(7课时)

七、小数的初步认识(5课时)

八、解决问题(4课时)

设计校园1课时

九、数学xx(2课时)

十、总复习(4课时)

第一单元:测量

(一)教学目标

1.通过现实的数学活动,培养学生辨认方向的意识,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2.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3.使学生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测量》单元备课

知识点我的例子提醒注意

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辩认其余的三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站在操场上,前面是东、后右是西,左面是北,右面是南。站在操场上,东面是旗台,南是书店,西面是大门,北面是体育馆。东和西相对,南和北相对,而且东南西北是按顺时针的方向的。

知道地图上的方向在地图上,通常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注意方向的相对性,和顺时针。

学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从课室去洗手间,先向东走20米,再向北走10米。注意把方向和路程相结合来说。

认识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四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

方向辩认其它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打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西北北东北

xx

西南南东南注意记住方向的顺时针方向和相对性。

学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八个方向),并能打描述行走的路线。

如:邮局在火车站的东南方向,从火车站出发,向东南方向走,先到站前街,再到邮局。

注意每个地方,可以先通过十字路线确定方向,再观察。

我的感受与收获:

位置与方向的评研题

班别:姓名:评价:

一、填空。

1、当你面向东时,背对着的是( ),左面是( ),右面是( );当你面向南时,背对着的是( ),左面是( ),右面是( )。

2、、我们已经认识的八个方向分别是:( ),( ),( ),( ),( ),( ),( ),( )。

3、与东南角相对的是( ),与西南角相对的是( )。

4、

(1)小红从家向东走了320米,又向( )走了( )米到学校。

(2)小明从家向()走了()米,又向()走了()米到剧场。

(3)请你写出小兰从家到学校的路线,并在图上标出来。

2、

(1)从火车站出发向()行驶( )个站到邮局,再向( )行驶( )个站到游泳馆,再向( )行驶( )个站到( ),再向( )行驶( )个站到电影院,最后向( )行驶( )个站到动物园。

(2)小芳从图书馆出发坐了3站,她可能在()下车。

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口算一位数除商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一位数除几百几十(或几千几百)。

2.使学生经历一位数除多位数的笔算过程,掌握一般的笔算方法,会用乘法验算除法。

3.使学生能在具体的情境中进行除法估算,会表达估算的思路,形成估算的习惯。

4.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单元备课

知识点我的列子我的提醒

口算除法603= 6003= 2807=

我的方法:可以先把前面不是0的数除以一位数,注意加上后面的0。

除法估算124 3 40 260 4 60

(120) (240)

我的方法:把被除数估成整百整十数。或估成口诀的积。注

意把被除数估成最接近的口诀里的积。

笔算一位数除两位数

(被除数各位上的数都能被整除) 42 2 = 21

注意商的位置要对齐相应的数位。

笔算一位数除两位数(被除数十位上的数不能被整除)522=26注意把十位余下的数和个位上的数合并,再用2除。

一位数除三位数(商是两位数且有余数)

除数估算238640

2386=394在除的之前先估一估,再计算。注意在除的过程中,注意每一步除得的余数不能大于除数。

除法的验算

用乘法验算除法

如:1007=

验算:计算时余数不能大于除数,验算时商除数+余数=被除数

有关0的除法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商的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1) 3093=103 4203=140不要忘记商0。

商的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2) 8324=208不写忘记不够除时要商0。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单元评研题

班别:姓名:评价:

一、填空。

1、6除120的算式是( ),表示把( )平均分成( )份,每份是( );也可以表示( )里面有( )个( ),还可以表示( )是( )的( )倍。

2、2130除以7,商是( ),余数是( )。

3、8个( )是248,( )个8是768。

4、7067的商末尾有( )个0。

5、4 64,要使商的中间有0,且没有余数,里可填( )。

二、想一想,下面每句话对吗?请判一判。(10分)

1、0除以一个不是0的数,商一定是0。( )

2、45的9倍是多少?列式是459。( )

3、在一道有余数的除法中,除数是2,商是125,余数一定是1。( )

4、51505=13。( )

三、竖式计算。(后两题要验算)

8467= 347 3= 2684= 502 5 =

4376= 6855=

验算:验算:

五、递等式计算。

57634 8179 201+232365

672(23) 3997+294 (601246)5

六、生活中的数学。

1、

平均每个花坛放多少盆,还剩多少盆?

4、3位老师带50名学生去参观植物园。(团体票:10人以上每人10元)

怎样买票合算?

5、小东家到学校有490米,他每天上学大约走8分钟,他每分钟大约走多少米?

6、奥林匹克火炬在某地4天传递了816千米。平均每天传递了多少千米?

第三单元统计

(一)教学目标

1.向学生介绍两种新的条形统计图,使学生学会看这两种统计图,并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完成统计图。

2.使学生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理解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3.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初步学会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理解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

统计单元备课

知识点我的例子我的提醒

横向条形统计图注意一格表示多少。

起始格与其它格代表的单位量不一致的条形统计图注意起始格不是和其它代表的单位量不一致。新课标第一网平均数的含义和求法平均数是指一组数据的和除以这组数

据的个数所得的商。

求平均数的方法=一组数据的总和这组数据的个数。注意一定要是总和除以个数

用平均数来比较两组数据的总体情况平均数能较好地反映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注意要比较总体情况,先找出平均数。

第三单元统计评研题

姓名班别:评价:

一、判断。

1、一条小河平均水深1米,小强身高1. 2米,他不会游泳,但他下河玩肯定安全。( )

2、利民小学全体同学向希望工程捐款,平均每人捐款3元。

那么,全校每个学生一定都捐了3元。( )

二、1、在课外活动中,我们班同学喜欢打篮球的有19人,喜欢跳绳的有12人,喜欢踢毽子有16人。请你根据我们班同学的情况完成统计图并解答问题。

2、李叔叔骑自行车去旅行,下面是他前四天的行走路线,请求他平均每天走多少千米?

时间第一天第二天第三天第四天平均

路程80千米

86千米79千米87千米

3、

(1)王阿姨平均每天卖多少个皮球?(2)

第四单元年、月、日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他们之间的关系;知道平年、闰年等方面的知识;记住每个月以及平年、闰年各有多少天。

2.使学生知道24时计时法,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初步理解时间和时刻的意义,学会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

第四单元年、月、日单元备课

知识点我的例子我的提醒

认识年、月、日一年有12个月。一年有365天或366天。

一月、三月、五月、七月、八月、十月、十二月是31天。

四月、六月、九月、十一月是30天。

二月是28天或29天。注意二月的特殊性,影响到一年天数的不同。

平年、闰年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一般都是闰年,但公历年份是整百数的,必须是400的倍数。如1900年不是闰年,而2019年是闰年。

平年二月是28天,全年是365天。闰年二月是29天,全年是366天。注意公历年份是整百数的,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

24时计时法一天有24小时。普通计时法24时计时法

早上9时9时

中午1时13时

晚上8时20时24时计时法从中午1时开始,加12,就是24时计时法。如:中午3时就是15时。

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结束时间-开始时间=经过时间

如:早上8:30开门,晚是6点关门,营业时间是多少?18:00-8:30=9小时30分钟

第四单元年、月、日评研题

姓名:班别:评价:

一、填空题。

1、平年全年有( )天,闰年全年有( )天。

2、( )年的二月有28天,( )年的二月有29天。

3、玲玲满20岁时,才过第五个生日,她是( )月( )日出生的。

4、用24时计时法表示下面时刻。

早晨6时( )下午3时( )时晚上7时( )时

晚上11时( )中午12:05( )

5、用普通计时法表示下面时刻。(12分)

22:00( ) 11时( ) 13时30分( )

20时( ) 9时( ) 19时40分( )

6、星期六的晚上,小华10:00睡觉,第二天早上8:00起床,她一

睡了( )小时。

7、明年二月份有( )天,明年八月份有( )个星期零( )天。

二、|想一想,下面每句话对吗?请判一判。

1、汪明是2月29日出生的,出生的那一年是闰年。( )

2、8月1日的前一天是7月31日。( )

3、一年有6个大月和6个小月。( )

三、我会选。(共12分)

1、下面月份是31天的是( )。

A、1月、3月

B、4月、5月

C、9月、10月

2、( )的一、二、三月份共90天。A、平年B、闰年C、每年

3、夜班工人晚上11时接班,第二天早上7时下班,这一班的工作时间是( )小时。

A、7

B、8

C、9

4、22时15分是( )

A、凌晨2时15分

B、晚上10时15分

C、上午10时15分

第五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口算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会口算两位数乘整

十、整百数(每位乘积不满十)。

2.使学生经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过程,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3.使学生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乘法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

4.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知识点我的例子我的提醒

口算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30030=

方法一:33=9,3003=900 30030=9000

方法二:30010=3000,30030=9000先把两个因数中,不是0的数乘起来,再两个因数的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乘法估算23 22

方法一:2320,2220,2020=400

方法二:2320,2022440

方法三:2220,2320460估算时要把其中的一个或两个数因数看成整十整百数,再进行口算。

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一套书12本,每本24元,一共要用付多少钱?

2412= 2 4

2410=240 1 2

242=48 4 8 242的积

240+48=288 2 4 0 2410的积

2 8 8 (个位的0不写)用哪一位去乘,积就要和那一位对齐。

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 2 3 3 4 =

2 3

3 4

9 2 234的积

6 9 0 2330的积

7 8 2要记住进位。

第五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评研题

班级:姓名:评分:

一、填空。

1、笔算乘法时,乘到哪一位数满几十,要向( )进几。

2、计算5070时,先算( )( ),再在积的末尾添上( )个0。

3、27的30倍是( ), 12个30是( )。

4、0和任何数都得( ),1和任何数相乘都得( ).

5、两位数乘两位数,积可能是( )位数或者( )位数。

6、1919的积大约是( )。

7、最大的三位数与最小的两位数的积是( )。

8、2650的积的末尾有( )个0。

二、判断题。

1、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 ( )

2、3169的积大约是2100. ( )

3、5060的积的末尾只有两个0. ( )

4、因数的中间有几个0,积的末尾一定也有几个0。( )

5、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积一定是四位数。( )

6、用十位上的2乘13积是26。( )

三、我是小小的神算家。

1、直接写出得数。

5050= 8030 = 52020=

6030 = 2140= 60200=

10500= 60013= 25200=

8340 = 7050= 4520=

2、用竖式计算。

3213 2756 4358

2517 6372 4525

3、脱式计算。

68+2440 125539

7835 1258+231

四、下面的计算对吗?把不对的改正过来。

2 8 4 8

2 4 6 5

1 2 2 2 4 0

6 1 6 2 8 8

6 2 8 2 ( ) 5 2 8 ( )

六、解决问题。

1、学校组组织参观兵马俑,共46人去参观,其中有学生。票价如下:18名学生票28/元

成人票60/元

团体票40/元

(1)购学生票需要多少元?购成人票需要多少元?

(2)一共需要多少元?

(3)如果按团体票购买,需要多少元?

(4)你会选哪一种方式,为什么?

2、张兰从家到学校要用25分钟,她每分钟走74米,她家到学校有多远?

3、某工厂有男职工32人,女职工的人数是男职工的18倍,这个工厂有职工多少人?

4、有163名同学乘3辆车旅游,前两辆车每车坐54人,第三辆车坐多少人?

5、学校的礼堂最后一个座位18排25号,我们学校共有436人,这些座位够坐吗?

第六单元面积

(一)教学目标

1.结合实例使学生认识面积的含义,能用自选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体会引进统一的面积单位的必要性,认识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平方千米和公顷,建立1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的表象;熟悉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2.使学生探究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获得探究学习的经历;会应用公式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能估计给定的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知识点我的例子我的提醒

面积和面积单位1、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2、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平方厘米(大概一个手指甲的面积)、平方分米(大概粉笔盒一个面的大小)和平方米。

3、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是1平方厘米;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是1平方分米,边长是1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是1平方米。

3、长度单位指的是物体的长短,而面积单位指的是物体表面或图形的大小。不要把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搞乱了。

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不要把面积公式和周长公式混在一起。

面积单位间的进率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相邻两个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0。相邻两个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0,而长度单位的是10。

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公顷、平方千米;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是1公顷;边长是1千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是

1平方千米。我国的领土面积是960万平方千米。

1公顷=10000平方米

1平方千米=100公顷要记住公顷和平方千米间的进率。

第六单元:面积和面积单位评研题

姓名:班别:评价:

一、填空

1、( ),就是它们的面积。

2、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 ),周长是( )。面积是1平方米的正方形,边长是( )。

3、4平方米=( )平方分米8公顷=( )平方米500公顷=( )平方千米

300平方厘米=( )平方分米200平方分米=( )平方米9平方千米=( )公顷

4、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单位。

小明身高132 ( )。一张邮票的面积是6 ( )。教室地面的面积是56 ( )。

课桌面的面积约是42 ( )。中国的领土面积大约是960万( )。

5、一个长方形的长是5厘米,宽是3厘米,它的面积是( ),周长是( )

二、判断(对的画,错的画X)。

1、边长是4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和周长相等。( )

2、正方形的边长扩大2倍,它的面积也扩大2倍。( )

3、边长10厘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是1平方分米。( )

4、6平方米=60平方分米。( )

5、用8厘米铁丝围成的正方形要比围成的长方形面积大( )。

三、在里填上或=。

2公顷1900平方米3平方千米30公顷

500平方分米5平方米4000平方米4公顷

70平方分米7米1米99厘米

五、解决问题。

1、一个长方形菜地,长60米,宽是30米。这块菜地的周长是多少?它的面积是多少?

2、有一块正方形地砖,周长是24分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

3、教室前面的墙壁,长6米,宽3米。墙上有一块黑板,长是3米,宽是1米。现在要粉刷这面墙壁,要粉刷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4、一辆洒水车,每分钟行驶200米,洒水的宽度是8米。

洒水车行驶8分钟,能给地面上洒水多少平方米?

5、一条人行道长20米,宽4米,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合多少平方分米?,如果用面积8平方分米的水泥方铺地,需要这样的水泥方砖多少块?

6、一块长方形菜地长250米,宽80米,这块菜地的面积是多少公顷?如果每公顷施化肥120千克,共需要化肥多少千

克?

第七单元小数的初步认识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结合全体内容初步了解小数的含义,会认、读、写小数部分不超过两位的小数。

2、使学生能结合具体内容比较一位、两位小数的大小。

3、使学生会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

知识点我的例子我的提醒

常见的小数与小数的读法像5.98、0.85、2.60这样的数叫做小数,叫做小数点。

5.98读作五点九八。

0.85读作零点八五小数点前面的按整数读法那样读,小数点后面按数字读。

一位、两位小数的含义与写法1分米是米,还可以写成0.1米.。

5角是元,还可以写成0.5元.。

1厘米是米,还可以写成0.01米。

26分是元,还可以写成0.26元。

分米写成米是零点几米,厘米写成米是零点几几米。

一位、两位小数的大小比较1.20.90.88

我的方法:先比较整数部分,再比较小数部分第一位第二位一定要先整数部分开始比起.

一位小数的加法0.6+0.8=1.4

0 . 6

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

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 数学是必考科目之一,故从一年级开始我们就要认真地学习数学,认真对所学的每个知识点。下面是应届毕业生店铺为大家搜索整理的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大全,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1 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 (一)认识东、南、西、北 1、自己动手制作一个“方向盘”,即在一张纸上,画上“十”字,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标好 (西-+-东); 2、面朝南时,转动方向盘,将南对准前面,即:东-+-西,面朝东时,方向盘定为:北-+-南。 (二)认识东南、东北、西南、西北 (三)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大全:确定中心,找方位--解决这类题目的关键是找准以谁为中心。 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1、除数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先用被除数的最高位除以除数,再依次类推,用每一位上的数分别和除数相除,除到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的上面。 2、要将前一步计算后的余数写出来和下一步的数合起来再除。 3、每次计算后的余数都要同除数进行比较,不要忘了“余数要比除数小”. 4、如果被除数的最高位比除数小,则商的位数比被除数的位数少1位。 5、如果被除数的最高位大于或等于除数,则商的位数同被除数的位数相同。 6、学会用乘法验算除法: (A)没有余数的除法:商×除数=被除数

(B)有余数的除法:商×除数+余数=被除数 速算绝招: (A)60 / 3=『』,可以把60看成6个十,6除以3得2,所以6个十除以3得2个十,即20. (B)240 / 4=『』,可以把240看成是由200和40组成的,百位上不够商1,就把240看成24个十,因为24除以4得6,所以24个十除以4得6个十,即60. 第三单元:统计 (一)简单的数据分析:在画条形图时要先利用格尺找准数量,做好标记后再画。 (二)求平均数用移多补少的方法: 平均数 = 总数量 / 总份数 总数量 = 平均数× 总份数 总份数 = 总数量 / 平均数 第四单元:年、月、日 1、一年有12个月:一、三、五、七、八、十、十二月是大月,有31天;四、六、九、十一月是小月,有30天;二月平年有28天,闰年有29天。 2、全年天数:平年有365天,闰年有366天。 3、判断平年、闰年:A)年份能被4除尽而没有余数的是闰年,有余数的为平年; B)整百整千的年份要能被400除尽才是闰年。 4、比年大的时间单位是世纪,1世纪=100年。 5、用24时计时法表示:A)上午时间直接读出钟面上时间即可; B)下午的时间在钟面上所指时间的基础上加上12小时。 6、时间单位的换算关系:1小时=60分,1分=60秒,1刻=15分,一昼夜=24小时,1周=7天。 7、经过的天数的计算分为三种情况:(A)头尾都算:结束时间-开始时间+1 (B)头尾都不算:结束时间-开始时间-1 (C)头尾算其一:结束时间-开始时间。

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完整版)

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 知识要点: (一)认识东、南、西、北、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八个方向。 1. 辨认方向的方法:可借助太阳等身边事物辨别方向,也可借助指南针等工具辨别方向。 2. 根据一个方向确定其它七个方向,知道哪些方向是 相对的。 南←→北,西←→东;西北←→东南,东北←→西南。 3. 绘制简单示意图的方法:先确定好观察点,把选好的观察点画在平面图的中心位置,再确定好各物体相对于观察点的方向。在纸上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用箭头“↑”标出北方。 4. 看懂地图。先要确定好自己所处的位置,以自己所处的位置为中心,再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律来确定目的地和周围事物所处的方向:谁在谁的什么方向等。 (二)看简单的路线图描述行走路线。 1. 【看简单路线图的方法】:先要确定好自己所处的位置,以自己所处的位置为中心,再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律来确定目的地和周围事物所处的方向,最后根据目的地的方向和路程确定所要行走的路线。 2. 【描述行走路线的方法】:以出发点为基准,再看哪一条路通向目的地,最后把行走路线描述出来(先向哪走,再向哪走)。有时还要说明路程有多远。(书:p5做一做;p9做一做;) 3.综合性题目:给出路线图,说出去某地的走法,并根据信息求出所用时间、应该按什么速度行驶、或几时能到达、付多少钱买车票等等。 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一)口算除法 1. 整千、整百、整十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1)【用表内除法计算】:用被除数0前面数除以一位数,算出结果后,看被除数的末尾有几个0,就在算出的结果后添几个0。 (2)【想乘算除法】:看一位数乘多少等于被除数,所乘的数就是所求的商。 2.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估算方法 (1)除数不变,把三位数看成几百几十或整百的数,再用口算除法的基本方法计算。 (2)【想乘法口诀做除法的估算】:想一位数乘几最接近或等于被除数的最高位或前两位,几百或几十就是所要估算的商。 ※除法估算:493÷8≈,把493估成480,而480是8的倍数,也最接近492,然后再口算480÷8得60,所以493÷8≈60。 (二)笔算除法 1.【除数是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先除被除数的前一位;如果不够除,再除被除数的前两位,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到被除数那一位的上面。 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不够商1,用“0”占位。(每一次除得的余数必须比除数小) 2.【判断商是几位数的方法】:先看被除数的最高位,被除数最高位大于或等于除数,则商的位数与被除数相同;如果被除数最高位小于除数,则商的位数比被除数少一位。

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完整版)

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 (一)认识东、南、西、北与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八个方向。 【1】确定方向(或约定方向)的方法: ①.早上太阳升起的方向是东方;②.傍晚太阳落下的地方是西方;③.指南针所指的方向是北方; ④.北斗星所指的方向是北方;⑤.一般情况下,地图(或图纸上)规定向上为北。 【2】根据确定一个方向后,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或南北相对,东西相对” 绘制“十字叉”,确定其它七个方向。(P3【1】) 知道:南←→北,西←→东;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这些方向是相对的。 【3】绘制简单示意图的方法:先确定好观察点【观察点就是我们所站在的位置的地方】,把选好的观察点画在平面图的中心位置,再确定好各物体相对于观察点的方向。在纸上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十字叉”,用箭头“↑”标出北方(没有特别说明时,一般向上为北)。(P4【2】)【4】看懂地图。先要确定好自己所处的位置,以自己所处的位置为中心,再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律来确定目的地和周围事物所处的方向:谁在谁的什么方向等。 如①:“甲在乙的……方”,是指:以乙为观察点,也就是以乙所处的位置为中心,再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律绘制出“十字叉”,来确定甲的方向和周围事物所处的方向. (P5【3】、7【3】) 如②:“甲的……方是……”,是指:以甲为观察点,也就是以甲所处的位置为中心,再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律绘制出“十字叉”,来确定甲的什么方向的事物. (二)看简单的路线图描述行走路线。 【1】【看简单路线图的方法】:先要确定好自己所处的位置,以自己所处的位置为中心,再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律绘制出“十字叉”来确定目的地和周围事物所处的方向,最后根据目的地的方向和路程确定所要行走的路线。(P8【4】) 【2】【描述行走路线的方法】:以出发点为基准,再看哪一条路通向目的地,最后把行走路线描述出来(先向哪走,再向哪走)。有时还要说明路程有多远。(P10【5】) 【3】综合性题目:给出路线图,说出去某地的走法,并根据信息求出所用时间、应该按什么速度行驶、或几时能到达、付多少钱买车票等等。 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一)口算除法 【1】整千、整百、整十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P11【1】、12【2】 (1)【用表内除法计算】:用被除数0前面数除以一位数,算出结果后,看被除数的末尾有几个0,就在算出的结果后添几个0。如:60÷3=,用被除数60中0前面数是6除以一位数3, 即:6÷3=2,算出结果后,被除数的末尾有1个0,就在算出的结果2后添1个0.所以:60÷3=20. (2)【想乘算除法】:看一位数乘多少等于被除数,所乘的数就是所求的商。 如:60÷3=,想:3×()=60,由于3×(20)=60,所以:60÷3=20. 【2】几十几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P12【3】 ①.把被除数写成:几十与几的和或:几十与几的差;②.用“几十”与“几”分别除以一位数,③.把所得的商相加或相减的结果就是最后的结果. 如:66÷3=,66=60+6,60÷3=20,6÷3=2,20+2=22,所以:66÷3=22. 如:72÷4=,72=80-8,80÷4=20,8÷4=2,20-2=18,所以:72÷4=18. (二)笔算除法 【1】【除数是一位数的笔算方法】:P15【1】、16【2 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先被除数的前一位除以一位数;如果不够除,再被除数的前两位除以一位数,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到被除数那一位的上面。 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不够商1,用“0”占位。(每一次除得的余数必须比除数小),再把被除数上

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完整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完整版) In the second semester of third grade。students will learn about ns and n. Firstly。students will learn about the eight ns: north。south。east。west。northeast。southeast。northwest。and southwest。They can determine the n by observing the sunrise and sunset。using a compass or the North Star。or by following the map's n。By drawing a cross and using the "up is north。down is south。 left is west。and right is east" rule。students can determine the other seven ns. To understand maps。students need to determine their n and use the "up is north。down is south。left is west。and right is east" rule to determine the ns of their n and surrounding objects。They can describe the route by starting from their n and following the n towards the n.

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全册)

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归纳 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一) 1、东与西相对,南与北相对。 2、地图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的。 3、指南针可以帮助我们辨别方向。 注:要知道八个方位(东、南、西、北、东北、东南、西北、西南),能根据给出的示意图描述出地点的位置。 生活中的方位知识: ①北斗星永远在北方。 ②影子与太阳的方向相对。 ③早上太阳在东方,傍晚在西方。 ④风向与物体倾斜的方向相反。 (刮风时的树朝风向相对的方向弯,烟朝风向相对的方向飘……) 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一)口算除法 口算一位数除几百几十或几千几百数时,用被除数的前两位除以一位数,在的书的末尾添上与被除数末尾同样多的0。 口算一位数除几十几时,可以看成是整十数和几个一分别除以这个数,最后把两个商相加。 除数不变,被除数扩大到原来的10倍或100倍,商也扩大到原来的10倍或100倍。 (二)笔算除法 一位数除两位数的笔算方法: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把商写在哪一位的上面,每次除得余数都要比除数小。 用竖式计算除法时,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把商写在哪一位的上面。 十位上的数计算后还有余数时,要将余数和个位上的数合并后继续除。 一位数除三位数的笔算方法: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如果最高位不够商1,就看前两位,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上面,如果不够商1,就在这一位商0占位;每次除得的余数必须比除数小。 商中间有0的除法的计算方法(除的过程没有余数):在笔算除法的过程中,遇到被除

数中间哪一位上的数是0,且前一位没有余数时,这一位上的商就是0,要在这一位上商0占位。 商末尾有0的除法的计算方法(没有余数):三位数除以一位数,被除数的末尾是0,且前一位刚好除尽没有余数,这一位商就是0,要在这一位上商0占位。 (1)没有余数的除法:商×除数=被除数; (2)有余数的除法:商×除数+余数=被除数; (1)0不能作除数。 (2)相同的两个数相除商是1。(既然能相除这个数就不是0) (3)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一位数除三位数的除法的估算方法:除数不变,把被除数看成与它接近的整百数或几百几十的数(能被整除),然后按整百或几百几十的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出结果。(三)特别提醒: 1.口算、估算、笔算,其中中间、末尾有0的要特别注意。 2.应用题看清要求,选择合适的方法解决问题。口算题可以直接列式计算;估算题要注意书写格式。 第三单元《统计》 1.会看横向条形统计图及起始格与其他格代表的单位量不一致的条形统计图。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完成统计图,完成的统计图上一定要标数据。 2.能根据统计图表进行分析,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应用题)。能根据统计图、表提出简单的问题,并进行解答。 3.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内容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4.理解平均数的含义,给出一组数据会求它们的平均数。如:3个女生身高:135厘米、140厘米、132厘米,求平均身高。熟记平均数的格式,总数量除以总份数:(++……

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完整版)

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 文老师 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 知识要点: (一)认识东、南、西、北、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八个方向。 1. 辨认方向的方法:可借助太阳等身边事物辨别方向,也可借助指南针等工具辨别方向。 2. 根据一个方向确定其它七个方向,知道哪些方向是 相对的。 南←→北,西←→东;西北←→东南,东北←→西南。 3. 绘制简单示意图的方法:先确定好观察点,把选好的观察点画在平面图的中心位置,再确定好各物体相对于观察点的方向。在纸上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用箭头“↑”标出北方。 4. 看懂地图。先要确定好自己所处的位置,以自己所处的位置为中心,再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律来确定目的地和周围事物所处的方向:谁在谁的什么方向等。 (二)看简单的路线图描述行走路线。 1. 【看简单路线图的方法】:先要确定好自己所处的位置,以自己所处的位置为中心,再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律来确定目的地和周围事物所处的方向,最后根据目的地的方向和路程确定所要行走的路线。 2. 【描述行走路线的方法】:以出发点为基准,再看哪一条路通向目的地,最后把行走路线描述出来(先向哪走,再向哪走)。有时还要说明路程有多远。(书:p5做一做;p9做一做;) 3.综合性题目:给出路线图,说出去某地的走法,并根据信息求出所用时间、应该按什么速度行驶、或几时能到达、付多少钱买车票等等。 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一)口算除法 1. 整千、整百、整十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1)【用表内除法计算】:用被除数0前面数除以一位数,算出结果后,看被除数的末尾有几个0,就在算出的结果后添几个0。 (2)【想乘算除法】:看一位数乘多少等于被除数,所乘的数就是所求的商。 2.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估算方法(1)除数不变,把三位数看成几百几十或整百的数,再用口算除法的基本方法计算。 (2)【想乘法口诀做除法的估算】:想一位数乘几最接近或等于被除数的最高位或前两位,几百或几十就是所要估算的商。 ※除法估算:493÷8≈,把493估成480,而480是8492,然后再口算480÷8得60,所以493÷8≈60。 (二)笔算除法 1.【除数是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先除被除数的前一位;如果不够除,再除被除数的前两位,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到被除数那一位的上面。 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不够商1,用“0”占位。(每一次除得的余数必须比除数小) 2.【判断商是几位数的方法】:先看被除数的最高位,被除数最高位大于或等于除数,则商的位数与被除数相同;如果被除数最高位小于除数,则商的位数比被除数少一位。 3.【除法的验算方法】: (1)没有余数的除法:商×除数=被除数; 如:128÷4=32,用乘法验算,被除数=除数×商,即4×32=?,得数如果是128,则除法算式算对 了,否则算错了。 (2)有余数的除法:被除数=商×除数+余数; 如:417÷4=104……1,用乘法验算, 被除数=除数×商+余数,即4×104+1=?,得数 如果是417,则除法算式算对了,否则算错了。4.注意关于0的一些规定: (1)0不能作除数。 (2)相同的两个数相除商是1。 (3)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三)特别提醒: 1.口算、估算、笔算除法的方法和格式,其中中间、末尾有0的要特别注意。口算题可以直接列式计算;估算题要注意书写格式(用“≈”,约等号): 2.解决问题中注意看清题目意思,按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来解决问题(需要估大还是估小,有或者不管大小)。 第三单元:《统计》 知识要点: 1. 会看横向条形统计图及起始格与其他格代表的单位量不一致的条形统计图。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完成统计图,完成的统计图上一定要标记数据。

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

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 1、(东与西)相对,(南与北)相对, (东南与西北)相对,(西南与东北)相对。 面南左为东,面北左为西,面东左为北,面西左为南。 2、地图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绘制的。 通常所说的八个方向:东、西、南、北、东南、西北、西南、东北。 3、会看简单的路线图,会描述行走路线。(做题时先标出东南西北。) 一定写清楚从哪儿向哪个方向走,走了多少米,到哪儿再向哪个方向走就到了哪里。(在转弯处要注意方向的变化) 判断一个地方在什么方向,先要找到一个为中心点(观测点)处画“米"字符号,再进行判断。 4、指南针是用来指示方向的,它的一个指针永远指向(南方),另一端永远指向(北方)。 5、生活中的方位知识: ①北斗星永远在北方。②影子与太阳的方向相对. ③早上太阳在东方,中午在南方,傍晚在西方。 ④风向与物体倾斜的方向相反。 (刮风时的树朝风向相对的方向弯,烟朝风向相对的方向飘……) 我国地处北半球,树叶茂盛的一面是南方,树叶稀疏的一面是北方。 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1、只要是平均分就用(除法)计算。 2、除数是一位数的竖式除法法则: (1)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每次用除数先试被除数的前一位数,如果它比除数小,再试除前两位数。 (2)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上。 (3)每求出一位商,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 顺口溜:除数是一位,先看前一位,一位不够看两位,除到哪位商那位,每次除后要比较,余数要比除数小。 3、被除数末尾有几个0,商的末尾不一定就有几个0.(如:30÷5 = 6) 4、笔算除法: (1)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在有余数的除法中:最小的余数是1;最大的余数是除数减去1;最小的除数是余数加1; 最大的被除数=商×除数+最大的余数;最小的被除数=商×除数+1; (2)除法验算:→ 用乘法 没有余数的除法有余数的除法 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除数=商……余数 商×除数=被除数商×除数+余数=被除数 被除数÷商=除数(被除数-余数)÷商=除数 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0不能为除数)都等于0;0乘以任何数都得0; 0加任何数都得任何数本身,任何数减0都得任何数本身。 5、笔算除法顺序:确定商的位数,试商,检查,验算。 6、笔算除法时,哪一位上不够商1,就添0占位。(最高位不够除,就向后退一位再商。) 7、多位数除以一位数(判断商是几位数): 用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跟除数进行比较,当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大于或等于除数时,被除数是几位数商就是几位数;当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小于除数时,商的位数就是被除数的位数减

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

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 一、数的认识和运算 1.序数的认识:认识第几,比大小。 2.三位数的认识:百位、十位、个位的概念和读法。 3.加减法运算:计算简单的加减法题目,借位。 4.运算法则:算术法则,混合计算法则。 二、分数的认识和运算 1.相等的份数:认识相等的分数,简单的分数合并和简化。 2.单位分数:认识单位分数,相互比较大小。 3.分数的加减法:当分数不同分母时,通分之后再进行加减法运算。 4.分数的乘除法:认识分数的乘法和除法,实际问题中进行分数的乘除 运算。 三、公制长度、质量和容积单位换算 1.长度单位换算:如毫米、厘米、分米、米、千米之间的转换。 2.质量和容积单位换算:如千克、克与吨之间的转换,升、毫升之间的 转换。 四、几何 1.观察物体的形状:如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立方体、棱柱、 棱锥、圆柱的形状和特征。 2.几何转换:如平移、翻折、旋转和对称等几何转换。 五、时间 1.认识钟表:读懂和书写常见时间,对小时、分钟的表达和换算。 2.计算时间的长短:在实际生活中计算时间的长短,如日、周、月、季、 年等的概念和认识。 六、数据统计 1.数据的搜集和整理:能够从生活中搜集到一定的数据,并进行整理。 2.分类、排序、统计:根据一定的需求,调查收集的数据并进行分类、 排序、统计。 以上就是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的概述。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根据教 材的要求进行课堂讨论、作业和自学等方式来掌握和巩固这些知识点。这些数学知

识点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培养正确的数学思维方式,而且对于理解和解决生活中有关计量、计算、统计等实际问题也是非常重要的。

部编版数学 三年级下册 全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部编版数学三年级下册全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目录 第一章位置与方向(一) 第二章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第三章复式统计图 第四章两位数乘两位数 第五章面积 第六章年、月、日 第七章小数的初步认识 第八章数学广角——搭配(二) 第九章总复习

第一章 位置与方向(一) 1. 地图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的。 2. 看地图的方法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3. 东与西相对,北与南相对,东南与西北相对,东北与西南相对。 4. 用来指示方向的仪器:司南、罗盘、指南针、GPS 定位系统和导航系统。 5. 早晨起来,面向太阳,前面是东,后面是西,左面是北,右面是南。 6. 第二章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1. 口算除法基本方法: 方法一:把被除数看作由几个十、几个百或几个千组成的数,进入转化为表内除法进行口算。 方法二:口算时,先把被除数中的0去掉,当作表内除法进行计算,再在得数的末尾添上刚刚去掉的0就是最终的结果。 2. 笔算除法的运算方法: ( 北 ) ( 东 ) ( 西 ) ( 南 )

○1用短除法,从被除数的最高位的算起。 ○2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把商写到被除数的哪一位上。 ○3除到被除数的某一位上不够商1,就商0,每次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 3.备注:0不能作除数;余数一定要小于除数。 4.没有余数的除法的验算方法:被除数= 商×除数 5.有余数的除法的验算方法:被除数= 商×除数+ 余数 6.购物问题中的运算公式: 7.○1总价=单价×数量 8.○2单价=总价÷数量 9.○3数量=总价÷单价 10.在除法运算中计算近似数时,把被除数看作某个数与除数相乘最接近它的整数。 11.复式统计图 12.调查内容都一样的两个表,可以合并成一个表。 13.复式统计表能更简洁地表示信息。 14.两位数乘两位数 1.口算乘法运算方法:计算时,可以先把两个因数中的0去掉,再算出的得数后添上刚刚去掉的0。注意:计算时去掉了几个0,就在得数末尾添上几个0。 2.笔算乘法的运算方法是由点子图引入的。

2021年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完整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完整版) 8的倍数,也最接近492,然后再口算480÷8得60,所以493÷8≈60。(二)笔算除法 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 【除数是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知识要点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先除被除数的前一位;如果不(一)认识东、南、西、北、东北、东南、西北、西够除,再除被除数的前两位,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南八个方向。商就写到被除数那一位的上面。辨认方向的方法可借助太阳等身边事物辨别方向,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不够商1,用“0”占位。(每一次也可借助指南针等工具辨别方向。除得的余数必须比除数小)根据一个方向确定其它七个方向,知道哪些方向是【判断商是几位数的方法】先看被除数的最高位,相对的。被除数最高位大于或等于除数,则商的位数与被除数南←→北,西←→东;西北←→东南,东北←→西南。相同;如果被除数最高位小于除数,则商的位数比被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 绘制简单示意图的方法先确定好观察点,把选好的观察点画在平面图的中心位置,再确定好各物体相对于观察点的方向。在纸上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用箭头“↑”标出北方。看懂地图。先要确定好自己所处的位置,以自己所处的位置为中心,再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律来确定目的地和周围事物所处的方向谁在谁的什么方向等。(二)看简单的路线图描述行走路线。【看简单路线图的方法】先要确定好自己所处的位置,以自己所处的位置为中心,再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律来确定目的地和周围事物所处的方向,最后根据目的地的方向和路程确定所要行走的路线。【描述行走路线的方法】以出发点为基准,再看哪一条路通向目的地,最后把行走路线描述出来(先向哪走,再向哪走)。有时还要说明路程有多远。(书p5做一做;p9做一做;)综合性题目给出路线图,说出去某地的走法,并根据信息求出所用时间、应该按什么速度行驶、或几时能到达、付多少钱买车票等等。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一)口算除法 整千、整百、整十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1)【用表内除法计算】用被除数0前面数除以一位数,算出结果后,看被除数的末尾有几个0,就在算出的结果后添几个0。(2)【想乘算除法】看一位数乘多少等于被除数,所乘的数就是所求的商。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估算方法

最全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 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 1、东与西相对,南与北相对,按顺时针方向转: 东→南→西→北。(东南—西北)相对(西南—东北)相对 面东背西,左北右南。面西背东,左南右北。 面南背北,左东右西。面北背南,左西右东。 2、地图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的。 3、傍晚,当你面对太阳时,你的前面是( 西 ),你的后面是( 东 ),你的左面( 南 ) ,你的右面是( 北 )、 4、早上,当你面对太阳时,你的前面是( 东 ),你的后面是(西 ), 你的左面( 北 ) ,你的右面是( 南 )、 5.辨认方向的方法:可以借助太阳等身边事物辨别方向,也可以借助指南针等工具辨别方向。 6、会看简单的路线图,会描述行走路线。(做题时先标出东南西北。) 一定写清楚从哪儿向哪个方向走,走了多少米,到哪儿再向哪个方向走就到了哪里。(在转弯处要注意方向的变化) 判断一个地方在什么方向,先要找到一个为中心点处画“米”字符号,在进行判断。 7.、指南针是用来指示方向的,它的一个指针永远指向(南方),另一端永远指向(北方)。 8.、生活中的方位知识: ①北斗星永远在北方。②影子与太阳的方向相对。 ③早上太阳在东方,中午在南方,傍晚在西方。 ④风向与物体倾斜的方向相反。 (刮风时的树朝风向相对的方向弯,烟朝风向相对的方向飘……)9.判断方向我们一般使用:指南针和借助身边的事物。我国早在两千多年就发明了指示方向的——司南。 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1、只要是平均分就用(除法)计算。 2、★注意:① 71÷8,把71看成72,用口诀估算。 ② 378÷5,把378看成400更接近准确数。③应用题中如果有大约等字, 一般是要求估算的。 3、被除数末尾有几个0,商的末尾不一定就有几个0。(如:30÷5 = 6) 4、笔算除法: (1)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在有余数的除法中:最小的余数是1;最大的余数是除数减去1;最小的除数是余数加1; 最大的被除数=商×除数+最大的余数;最小的被除数=商×除数+1; (2)除法验算:→用乘法 1.没有余数的除法有余数的除法 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除数=商……余数 商×除数=被除数商×除数+余数=被除数 被除数÷商=除数(被除数-余数)÷商=除数2.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0不能为除数)都等于0;0乘以任何数都得0; 0加任何数都得任何数本身,任何数减0都得任何数本身。 5、笔算除法顺序:确定商的位数,试商,检查,验算。 6、笔算除法时,那一位上不够商1,就添0占位。(最高位不够除,就向后 退一位再商。) 7.除法计算时,记住每一次减得的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8.被2、3、5整除(余数为0)(倍数)的数的特点: 当这个数的个位上是2、4、6、8、0其中一个时这个数被2整除(余数为0)(这个数是2的倍数)。 当这个数的个位上是0或5时这个数被5整除(余数为0)(这个数是5的倍数)。 当这个数,各个数位上的数字加起来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被3整除(余数为0)(这个数是3的倍数)。 比如:462,4+6+2=12,12是3的倍数,所以462是3的倍数。 1

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概括(附各单元知识点)

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概括 四则运算 1、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四则运算。 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3、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4、算式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括号里面的算式计算顺序遵循以上的计算顺序。 第一单元除法 直接上图,除法计算法则都在里面了: 1、判断商的位数:

①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字≥除数,商的位数跟被除数相同,如864÷4=(商是3位数),312÷3=(商是3位数) ②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字<除数时,商的位数比被除数少一位,如246÷6=(商是2位数) 。 2、三位数除以一位数,除到哪一位不够商1时,则添0,分为两种情况: 注意:商中间、末尾的0起着占位的作用,不能随便少去! 3、计算时我们要养成先估算,再计算,最后再验算的好习惯。 除法的估算:在实际生活中有时候不必算出准确的结果,而是把一些数看成和它接近的整十、整百、整千,然后进行计算,这样的计算就叫做估算。除法估算举例:312÷3≈300÷3=100 除法的验算:能除尽:被除数=商×除数有余数:被除数=商×除数+余数

5、辨析容易混淆的文字题: 例:(1)甲是176,乙是甲的6倍,乙是多少?(“的”字左边的“甲”已知时,用“乘法”) 乙:176×6 (2)甲是1584,是乙的6倍,乙是多少?(“的”字左边的“乙”未知时,用“除法”) 乙:1584÷6 6、乘除法混合运算法则: (1)算式里只有乘除法,要依次计算。 (2)一个数连续除以另外两个数,相当于除以那两个数的乘积,例如:200÷2÷4=200÷(2×4)。 第二单元图形的运动 1、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就叫轴对称图形,那条直线就是对称轴。 2、在轴对称图形中,对称的两个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 3、对平移和旋转现象的初步认识: (1)张叔叔在笔直的公路上开车,方向盘的运动是(旋转)现象。 (2)升国旗时,国旗的升降运动是(平移)现象。

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人教版)

优选精品欢迎下 载 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人教版) 班级姓名 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 1.相对的方向:南<-->北,西<-->东;西北<-->东南, 东北<-->西南 2.地图上的方向: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实际方向:面北背南,左西右东。 3.指南针可以帮助我们辨别方向。 4.看简单路线图的方法:先要确定好自己所处的位置, 以自己所处的位置为中心,再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 律来确定目的地和周围事物所处的方向,最后根据目的地的 方向和路程确定所要行走的路线。 5.描述行走路线的方法:以出发点为基准,再看哪一条 路通向目的地,最后把行走路线描述出来(先向哪走,再向 哪走),有时还要说明路程有多远。 6.绘制简单示意图:先确定好观察点,把选好的观察点 画在平面图中心位置,再确定好各物体相对于观察点的方 向。在纸上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用箭头“T” 标出北方。 (描述是要注意是选取哪个物体作参照物的,选取的参照

优选精品欢迎下 载 物不同,描述的结果也不一样。) 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口算除法 1.整千、整百、整十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1)用表内除法计算:先用被除数0 前面的数除以一位数,算出结果后,再看被除数的末尾有几个0,就在算出的结果后添几个0。 (2)用乘法来算除法:看一位数乘多少等于被除数,乘 的数就是所求的商。 2.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估算方法。 (1)除数不变,把三位数看成几百几十或整百的数,再 用口算除法的基本方法计算。 (2)想口诀估算:想一位数乘几最接近或等于被除数的 最高位或前两位,那么几百或几十就是所要估算的商。 (二)笔算除法 1.牢固掌握两位数除以一位数、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 算方法、步骤与格式,尤其是商中间、末尾有0 的笔算算式的写法。 (除数是一位数的计算法则,除数是一位数,从被除数的 高位除起,先除被除数的前一位,如果不够除,再除被除数 的前两位,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到被除数那一位的 上面。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不够商1,用“0”占位。每一次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全册数学知识点及典型题型

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学习资料 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一) 数学知识点分析 一、认识东、南、西、北与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八个方向 (一)确定方向的方法 1.早上太阳升起的方向是东方;傍晚太阳落下的方向是西方。 2.指南针所指的方向是北方。 3.北斗星所指的方向是北方。 4.一般情况下,地图(或图纸上)规定向上为北。 5.生活常识: ①我国的“五岳”分别是:中岳嵩山、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 ②燕子冬天从北方迁徙到南方。 ③西北风是指从西北方向刮过来的风,它吹向东南方。 (二)根据确定的一个方向,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或南与北相对,东与西相对,西北与东南相对,东北与西南相对”,确定其它方向。 (三)绘制简单示意图的方法: 先确定好观察点,把观察点画在平面图的中心位置,再确定好各物体相对于观察点的方向。在纸上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十字叉”,用箭头“↑”标出北方。(要注意选取的是哪个物体作参照物,选取的参照物不同,描述的结果也不一样。) (四)看懂地图 以自己所处的位置为中心,再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律来确定目的地和周围事物所处的方向:谁在谁的什么方向等。 如①:“甲在乙的……方”,是指:以乙为观察点,也就是以乙所处的位置为中心,来确定甲的方向和周围事物所处的方向。 如②:“甲的……方是……”,是指:以甲为观察点,也就是以甲所处的位置为中心,来确定甲的什么方向是什么的事物。 二、看简单的路线图描述行走路线 (一)看简单路线图的方法: 先要确定好自己所处的位置,以自己所处的位置为中心,再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律绘制出“十字叉”来确定目的地和周围事物所处的方向,最后根据目的地的方向和路程确定所要行走的路线。 (二)描述行走路线的方法: 以出发点为基准,再看哪一条路通向目的地,最后把行走路线描述出来(先向哪走,再向哪走)。有时还要说明路程有多远。 数学重点题 —、选择题。 1.太阳( )是东升西落。 A.一定 B.不一定 C.不会 2.小明座位的西南方向是张强的座位,那么小明在张强的( )方向。A.东南 B.西北 C.东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