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盟会的作用

合集下载

美菲同盟强化及其在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中的作用

美菲同盟强化及其在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中的作用

2014年第1期南洋问题研究No.12014(总第157期)SOUTHEAST ASIAN AFFAIRS General Serial No.157美菲同盟强化及其在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中的作用张景全(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院,长春130012) 收稿日期:2013-12-22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同盟在美国重返亚洲战略中的作用及我国应对政策研究”(12BGJ010);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日美、韩美同盟与东北亚区域合作的关系”(12JJD810025);吉林大学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项目“日美、韩美同盟新变化对东北亚区域合作的影响及我国对策研究”(450060444232)的系列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张景全,男,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摘 要:美菲同盟是与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推进最为同步的一个同盟,美国视其为该战略的“核心”。

美菲同盟的强化,其主要原因在于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与菲律宾对南海领土图谋之间存在契合。

美菲同盟在美国再平衡战略背景下迅速机制化。

美菲同盟在美国再平衡战略中扮演着进入东南亚地区多边机制的介入功能,承载着重空间轻基地、少投入多产出的威慑功能,体现着由关注非传统安全向关注传统安全的调整功能。

关键词:美菲同盟;亚太再平衡;同盟进展;同盟机制;同盟功能 中图分类号:D83/87.34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856(2014)01-0001-08⏤⏤⏤⏤⏤⏤⏤⏤⏤⏤⏤⏤⏤⏤⏤⏤⏤⏤⏤⏤⏤⏤⏤⏤⏤⏤⏤⏤⏤⏤⏤⏤⏤⏤⏤⏤⏤ 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高度依赖其在亚洲的同盟网络,其中,美菲同盟是与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推进最为同步的一个同盟,美国甚至视其为该战略的“核心”。

鉴于美菲同盟关涉南海争端,亚太再平衡战略力压中国,美菲同盟的进展、机制强化及其在美亚太再平衡战略中的作用值得我们持续关注。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全册知识点汇总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全册知识点汇总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全册知识点汇总第二单元知识点1.时间:19世纪60年代----90年代2.目的:维护清政府的封建统治3.代表人物:中央:恭亲王奕䜣地方: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4.口号及企业(1)军事工业:①时间:19世纪60—70年代②口号:自强③内容: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兴办新式学校,培养翻译和军事人才(2)民用企业:①时间:19世纪70----90年代②口号:求富③内容: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5.19世纪70年代新式海军南洋、北洋、福建6.作用:洋务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

中国近代化的军事工业、民用工业、交通运输业等逐渐发展起来,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7.局限性:由于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维护和巩固清政府的统治,内部的的腐败、外国势力的挤压,它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1.背景:(1)日本为实现征服朝鲜,侵略中国,进而称霸世界(2)1894年,朝鲜东学党起义2.过程:丰岛战役、平壤战役、黄海大战(黄海,致远舰管带邓世昌)、辽东之战、威海卫战(1895)3.结果:1895年春《马关条约》(1)内容:①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②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③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④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设工厂(2)影响:使外国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中国腹地,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4.瓜分中国狂潮(1)赎辽费:沙俄联合法、德迫使日本放弃辽东半岛,日本向中国索取3000万两白银作为赎辽费(2)《马关条约》签订后,列强掀起抢夺利权、强租海港、划分“势力范围”的瓜分中国狂潮(3)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1.公车上书:(1)背景: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签订《马关条约》,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2)领导人:康有为、梁启超(3)影响:拉开了变法维新运动的序幕(4)宣传变法:组织学会,办报刊,影响最大的是上海的《时务报》(梁)和天津《国闻报》(严)(5)主张:①梁启超《变法通议》“变者,天下之公理也”②严复“通上下之情”、“通中外之法”2.百日维新:1898.6.11---9.21(共103天,史称“百日维新”)(1)内容:①政治:裁撤冗官冗员,允许官民上书言事②经济: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发展农工商业;改革财政,编制预算③文化:废八股,开办新式学堂④军事:训练新式军队。

部编八历史上复习题

部编八历史上复习题

第8课革命先行者孙中山1、概述孙中山在辛亥革命中的主要活动。

2、兴中会的时间、口号、性质、宗旨。

3、1895年,孙中山联络陆皓东等人成立香港兴中会总会, ________________等人牺牲、在广州发动武装起义失败, 孙中山流亡海外,为继续革命作准备。

4、«辛丑条约»签订后,资产阶级革命思想得到迅速传播,出现了章炳麟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邹容的____________ 、陈天华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宣传民族民主革命的著作,成立了华兴会和光复会等革命团体。

5、中国同盟会成立的时间、目的、总理、地点、政治纲领、机关报、性质、作用。

6、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三民主义的作用。

8、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一个重要革命团体――______________(会长:黄兴)9、江苏、浙江、安徽一带势力最大的革命团体――____________(会长:蔡元培)10、孙中山领导的第一次反清武装起义――-__________________11、资产阶级革命公认的领袖――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9课辛亥革命1、萍浏醴起义的时间、人物、地点、英雄、影响、刺杀安徽巡抚。

2、安庆绍兴起义时间、领导人、地点、英雄、结果。

3、广西镇南关起义时间、领导人、地点、结果。

4、广州起义时间、领导人、地点、结果、两广总督、意义。

5、武昌起义的时间、地点、成立政府、都督。

6、辛亥革命的时间、领导阶级、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主张、历史意义、性质。

第10课中华民国的创建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告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以1912年为民国元年,改用公历。

2、宣统退位的时间、人物和影响。

3、谁窃取革命果实?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年纪上册历史《全册重要简答题》

八年纪上册历史《全册重要简答题》

八年纪上册历史《全册重要简答题》第一单元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鸦片战争爆发的时间、原因和影响?答:时间:1840年6月;原因:①根本原因: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掠夺原料,倾销商品。

②导火线:林则徐虎门销烟影响: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2.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个条约指哪一条约?条约主要内容是什么?清政府在鸦片战争中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答:中英《南京条约》;主要内容:①割地:割香港岛给英国;②赔款:2100万银元;③通商: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④协税:中国须同英国协定关税;失败的根本原因:腐朽的封建制度对抗不了新兴的资本主义制度。

3.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发动的国家、侵略者的主要罪行和影响?答:根本原因: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华权益。

发动国:英、法;(帮凶:俄、美);罪行: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影响: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4.战后的《北京条约》条约,把哪一地区被割让英国?期间沙俄趁火打劫,割占中国东北和西北多少领土?其中哪一条约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答:割地:九龙司地方一区;沙俄割占领土150万平方千米;《瑷珲条约》割占东北60万平方千米。

5.太平天国运动的原因是什么?主要领导人是谁?为发动起义,他创立了哪一宗教组织?答:原因:鸦片战争的失败,进一步加深了清政府的统治危机,阶级矛盾日益尖锐。

(了解)洪秀全;6.太平天国起义开始、正式建立政权、达到全盛、由盛转衰和结束的标志是什么?起义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答:过程:拜上帝会;金田村起义、定都天京、北伐和西征、天京事变、天京陷落。

失败根本原因:农民阶级的局限性;7.太平天国运动的意义是什么?起义过程中,提出了那些建国方案?答:意义: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农民战争,沉重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施政方案:《天朝田亩制度》(体现了农民的愿望,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资政新篇》(中国近代第一部资产阶级的改革方案,但未能付诸实践)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1.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在清朝集团内部形成哪一派别?代表人物有谁?他们在怎样的口号下掀起了洋务运动?洋务运动的时间、目的、内容、性质和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如何评价洋务运动?答:派别:地主阶级洋务派代表人物:奕(中央),李鸿章、曾国藩、左宗棠、张之洞等。

近代国共关系专题复习

近代国共关系专题复习

国共关系的认识:
1.“合则两利,分则两伤,” 和则有利于民族 的兴旺和崛起,分对中华民族来说则是战争 和灾难. 2.中共始终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能够与 时俱进,我们应该热爱并拥护她的领导. 3、国共关系的变化直接影响到今天海峡两 岸关系,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两党为了民族利益,应当再次合作,为实现 祖国统一大业作出应有的贡献.
秋季进行武装暴动。 意义:是大革命失败到新的革命的转折点。
1937-1946年:国共第二次合作
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人民坚决要求抗日; 国民党和英美的在华利益受到威胁; 中国共产党为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做了不懈努力。 初步形成: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正式形成:1937、9 国民党公布了国共合作宣言
变式: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共产党对国民党政策的转 变?原因?作用?启示?



答:(1)大革命时期:政策:与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原因:中国“双半”社会的现实使中共认识到,只依靠工人阶级力量革命不能取得胜 利,必须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作用:进行北伐战争,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 (2)土地革命时期(20世纪20-30年代): 政策: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 原因:国民党右派突然叛变,大革命失败,鉴于大革命失败的教训,中共召开“八 七”会议,制定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方针。 作用: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创建工农红军,进行土地革命,开创农村包围城市, 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3)抗日战争时期(20世纪30-40年代):政策:与国民党第二次合作,建立抗 日民族统一战线。 原因:1935年华北事变后,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中共决定与国民党合作。 作用:打败日本帝国主义,取得抗日战争胜利。 (4)解放战争时期:政策: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 原因:抗日战争胜利后,人民渴望和平民主,但蒋为首的国民党在中国保持大地主、 大资产阶级专政,实行独裁统治,阴谋发动内战,中共要完成反帝反封的任务。 作用:经过三年内战,打败国民党反动派,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

近代史第3~4章

近代史第3~4章

一、单项选择题1、清王朝,于()4月设立督办政务处,宣布实行“新政”。

A、 1901年B、 1906年C、 1908年D、 1921年【正确答案】:A【您的答案】:A 【答案正确】【答案解析】:清王朝为取得外国列强的信任,平息国内日益高涨的民怨,安抚统治阶级内部各派,拉拢民族资产阶级改良派,于1901年4月设立督办政务处,宣布实行“新政”。

参见教材P53。

2、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由以()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首先发动的。

A、孙中山B、黄兴C、袁世凯D、蒋介石【正确答案】:A【您的答案】:A 【答案正确】【答案解析】: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由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首先发动的。

参见教材P53。

3、同盟会的机关报是()。

A、《新民丛报》B、《民报》C、《时务报》D、《国闻报》【正确答案】:B【您的答案】:B 【答案正确】【答案解析】:同盟会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为纲领,机关报为《民报》。

参见教材P54。

4、保路风潮中,运动最强烈的省份是()。

A、湖北B、湖南C、广东D、四川【正确答案】:D【您的答案】:D 【答案正确】【答案解析】:1911年5月,清政府皇族内阁为筹集借款,宣布“铁路干线收归国有”,并将粤汉、川汉铁路的路权出卖给帝国主义,引起湖北、湖南、广东、四川四省民众的强烈反对,一场事关民族权益和个人利益的保路运动就这样兴起了,四川省尤其强烈。

参见教材P56。

5、在保路运动期间,四川总督赵尔丰下令军警向手无寸铁的群众开枪,造成()。

A、成都血案B、五卅惨案C、二七惨案D、下关惨案【正确答案】:A【您的答案】:A 【答案正确】【答案解析】:署理四川总督赵尔丰竟下令向请愿群众开枪,当场打死30多人,造成成都血案。

参见教材P56。

6、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定都()。

A、北京B、武昌C、南京D、广州【正确答案】:C【您的答案】:C 【答案正确】【答案解析】: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正式成立,改国号为“中华民国”,以1912年为中华民国元年。

2019-2020年高一历史 第一节 教案二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 第三章

2019-2020年高一历史 第一节 教案二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 第三章

2019-2020年高一历史第一节教案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第三章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1.历史背景:①《辛亥革命》后,民族危机加深②清政府“新政”(1901-1904)③抗捐抗税斗争和收回利权斗争四川保路运动成为收回利权运动的高潮,四川保路同志会提出“路存与存,路亡与亡”口号,具有反帝爱国的性质。

④民族资本主义有了较迅速发展2.兴中会成立和广州起义:以武装起义迈出中国民主革命的第一步。

3.革命思想传播和革命团体建立:①书籍、报刑:卢梭《民约论》孟德斯鸠《万法精理》《社会契约论》《法魔》《论法的精神》②上海、东京成为宣传中心③思想家:章炳麟《驳康有为论革命书》邹容《革命军》陈天华《猛回头》《警世钟》④资产阶级革命团体:标志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形成推翻清政府,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二、同盟会的建立和革命形势的发展:导言:民主革命思想传播,革命团体建立,武装起义失败,在思想、组织和政治上为中国统一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建立奠定基础。

1.中国同盟会:①1905年8月,日本东京,孙中山为总理②政治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⑤性质: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纲领。

④评价三民主义:2.革命派与保皇派的论战(包括维新派)①双方:②内容:要不要暴力推翻清政府,要不要实行民主政治,要不要改变封建土地制度。

③作用:民主思想得到进一步传播。

推动民主革命高潮的到来。

3.革命党人发动武装起义:①1906年萍浏醴起义,同盟会影响下爆发的第一次大规模武装起义②浙皖起义和镇南关起义③黄花岗起义:孙中山、黄兴1911年4月评价:孙中山与“武昌起义并寿”三、清朝统治危机加深和辛亥革命的爆发导言:八国联军入侵,《辛丑条约》签订,进一步激化国内基本矛盾,国内各阶层人民反帝反封斗争风起云涌,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革命派更是蓬勃发展,促使革命高潮的迅速到来,沉重打击了清王朝,使清王朝的统治处在风雨飘摇之中。

1.“预备立宪”和立宪派①“预备立宪”目的:遏制革命,挽救封建统治②“预备立宪”实质:是一场骗局③立宪派:要求清政府有所改革,又反对革命2.保路运动主张实行“民主立宪”在海外以康有为为代表,国内以张骞为代表①19末,帝国主义抢夺中国路权,20初,国人开展收回利权运动,清被迫将粤汉、川汉铁路改为商办。

2021-2022学年人教版必修1历史习题:第十三课 辛亥革命 课时作业 Word版含答案

2021-2022学年人教版必修1历史习题:第十三课 辛亥革命 课时作业 Word版含答案

第四单元第13课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晚清政府推行的自救运动“新政”和“预备立宪”,虽没有挽救清朝走向灭亡的命运,但是客观上也起到了肯定的乐观作用。

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直接促使了武昌起义的爆发B.加强了清政府的综合实力C.阻挡了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D.为酝酿民主革命制造条件清政府推行的“新政”和“预备立宪”客观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的进展,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预备了一些条件。

故答案为D项。

其他选项说法皆不符合史实。

2.孙中山先生是宏大的民族英雄、宏大的爱国主义者、中国民主革命的宏大先驱。

孙中山的“先驱”活动体现在( D )A.最早提出在中国进展资本主义B.最早进行了反侵略、反封建的革命斗争C.最早领导推翻了封建制度D.最早建立了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最早提出进展资本主义的是洪仁玕,故A项错误;太平天国运动最早进行反侵略、反封建斗争,故B 项错误;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帝制,封建制度仍旧根深蒂固,故C项错误;同盟会是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故D项正确。

3.(2021·浙江学业水平模拟)同盟会纲领是对兴中会革命纲领的继承和进展,同盟会纲领的进展主要体现在( C )A.提出了民族主义B.提出了民权主义C.提出了民生主义D.提出了民主主义兴中会革命纲领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具有民族、民权的含义。

同盟会纲领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十六字纲领,相比较兴中会纲领,同盟会纲领的进展主要体现在民生主义,故选C项。

4.(2021·江苏学业水平测试)学术界有观点认为,无论是从破还是从立的角度看,武昌起义都可谓首创性义举,故史称“辛亥首义”。

这里所说的“首义”主要是指武昌起义( D )A.是革命党人领导的第一次武装起义B.是推翻清王朝并导致民国建立的起义C.是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次反清起义D.是第一次得到广泛响应和支持的起义革命党人在武昌起义之前进行了不只一次的武装起义,所以A项错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同盟会的作用
孙中山先生领导的中国同盟会是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它对中国革命做出了重要贡献。

它不仅为推翻清朝封建专制制度和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而奋斗,还在推动反帝反封建斗争和组织革命统一战线方面都有突出的贡献。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同盟会的作用,希望大家喜欢。

中国同盟会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全国性、全民族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它以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等革命团体为基础,联合统一战线中的资产阶级和其他爱国力量,继承和发扬革命党人“敢为天下先”的首创精神,自成立以来就高举起民主、科学的旗帜,进行反帝反封建的斗争,为民族独立、民主自由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努力奋斗。

它所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满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对亚洲各国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和民族独立运动产生了重大影响,为亚洲各国人民的民族解放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孙中山曾高度评价同盟会的功绩:“中国同盟会的成立,为中国人民和亚洲各国人民的革命事业开辟了新的道路,指明了正确的方向。


中国同盟会是革命党人建立的统一战线组织。

1905年8月20日,黄兴等在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

它的主要任务是:①推翻清朝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②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③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④实行民生主义,即社会革命。

⑤开发实业,救济贫民。

⑥和平统一,坚守信义。

中国同盟会的纲领,最能表现革命党人初期的政治理想,并成为革命党人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基本依据。

后来的同盟会机关刊物《民报》所阐述的“三民主义”,即是中国同盟会的政治纲领,也是同盟会纲领的集中表述。

1924年1月,中国同盟会在广州召开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告同盟会正式成立。

大会通过了革命政纲《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中国同盟会革命方略》,规定了同盟会的政治纲领。

孙中山说:“二次革命失败,乃真革命之母。

”中国同盟会是第一个全国性的统一战线组织。

这次会议标志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统一战线已经形成,是近代中国革命史上划时代的伟大事件。

中国同盟会是同盟会的前身,同盟会则是第一个全国性的统一战线组织。

它们相辅相成,密切配合,对推动革命取得胜利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 1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