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茶制品及代用茶(不合格)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针对固体饮料、压片糖果、代用茶等食品开展专项整治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针对固体饮料、压片糖果、代用茶等食品开展专项整治作者:来源:《食品安全导刊》2020年第06期本刊讯(记者王崇民)5月14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办公厅为加强食品质量安全监管,保障公众身体健康,严厉打击固体饮料、压片糖果、代用茶等特殊形态或包装形式的食品非法添加、虚假宣传、违规销售等违法违规行为,决定开展专项整治工作。
据了解,本次专项整治对象分为两大类:一是企业名称中含有“生物”“科技”“医药”“营养”等字样的,获证类别为饮料、糖果、果冻、代用茶、茶制品、其他酒、蜜饯、水果制品、水产制品和其他食品的食品生产者及委托生产者;二是母婴店、医院及其附近的食品销售单位、相关食品生产者直销网点和线上销售渠道,以及面向老年人、病弱群体的保健类店铺等食品经营者。
被纳入整治活动的违法违规行为包含4种——未取得食品生产经营许可或超出许可范围从事食品生产经营活动,以及生产经营未按规定注册、备案的特殊食品;生产经营非法添加非食品原料、非食用物质、药品和其他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物质的食品;食品标签、说明书明示或暗示具有疾病预防、治疗及保健功能,利用包括广告、会议、讲座、健康咨询在内的任何方式对食品进行虚假宣传的行为;利用网络、会议营销、电话营销、直销等方式非法营销食品,将普通食品与特殊食品进行混放销售、以普通食品冒充特殊食品销售等违规销售行为。
整治措施包含3个阶段:第一阶段为2020年7月31日前,食品生产经营者要对自身生产经营情况和生产经营的食品开展全面自查,重點包括生产许可情况、过程控制情况、非法添加情况、标签标识情况,以及宣传和销售情况,从而全面排查食品安全风险;第二阶段为2020年8月1日至10月31日,即开展集中整治,加强监督检查和抽检监测,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第三阶段为2020年11月,即对本次专项整治工作进行总结,完善相关工作制度和措施。
在此期间,各地市场监管部门要强化组织实施,提高政治站位,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落实属地责任,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本地专项整治工作细化方案,认真抓好落实,做好专项整治工作;坚持打建结合,既要针对当前突出的问题发现一起重处一起,盯住不放,久久为功,还要固本强基、建立长效机制,出台制度措施,形成科学有效的治理体系;注重宣传引导,大力宣传典型经验和做法,并及时曝光违法案例,形成有效震慑;坚持开门搞整治,畅通投诉举报渠道,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强化社会共治体系。
含茶制品和代用茶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

含茶制品和代用茶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茶叶作为一种经济作物和饮料,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喜爱,也成为了许多企业发展的主要方向。
为了规范茶叶生产经营行为,保证茶叶质量和安全,国家对茶叶相关企业进行了许可证的审查,其中包括含茶制品和代用茶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
下面我将就这两方面的细则进行详细讲解。
首先是含茶制品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
含茶制品是指以茶叶为主要原料,经一定加工制成的保健食品、食品添加剂、药品、化妆品和工艺品等。
审查细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企业资质要求。
茶叶生产企业需要具备足够的生产规模和设备条件,并拥有相关的生产工艺和技术人员。
同时需要具备相应的生产管理和质量控制体系,并通过相关认证。
2.原料安全要求。
茶叶作为主要原料,需要符合国家相关的食品安全标准。
茶叶生产企业应从合法渠道采购茶叶原料,检验其质量和安全性,确保不使用过期茶叶或含有有害物质的茶叶。
3.生产工艺要求。
茶叶生产企业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生产工艺,并建立完善的生产操作程序。
同时,应使用符合国家标准和相关法律法规的设备、仪器和容器,确保生产过程的卫生和安全。
4.产品质量要求。
茶叶生产企业需要按照国家相关的食品质量标准进行生产,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符合标准要求。
同时,应定期对产品进行质量检验,并记录和报备相关数据。
5.产品标识和包装要求。
茶叶生产企业需要按照国家相关的标识和包装要求进行产品包装,并标明生产许可证编号、生产日期、保质期和生产企业信息等。
同时,要做好产品的追溯管理,保证产品的可追溯性。
接下来是代用茶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
代用茶是指经过加工制作而成的不含茶叶的代用饮品。
审查细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企业资质要求。
代用茶生产企业需要具备合法的生产经营资质,并具备相应的生产设备、场所、技术人员和管理体系。
2.原材料要求。
代用茶生产企业需要使用安全、合法的原材料进行生产,并确保原材料的质量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3.工艺要求。
代用茶生产企业需要制定合理的生产工艺和操作规程,确保产品加工过程的卫生安全和质量稳定。
含茶制品和代用茶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

含茶制品和代用茶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茶叶作为中国传统的特产之一,在日常生活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然而,近年来有关茶叶的生产、加工和销售出现了一些问题,为了规范茶叶
行业的发展,相关部门制定了《含茶制品和代用茶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
这一细则旨在确保茶叶行业的安全、合规和可持续发展。
首先,该细则对茶叶生产企业的资质要求进行了明确规定。
生产茶叶
的企业必须具备一定的经营和管理能力,有相关的生产技术和设备,并且
符合食品安全的相关法律法规要求。
企业需要提供完备的营业执照、质量
管理体系认证证书等相关证明材料,以证明自身具备从事茶叶生产的基本
条件。
其次,细则对茶叶产品的质量要求进行了详细规定。
茶叶作为一种食品,必须符合国家和地方的食品安全标准,严禁使用有害物质和添加剂。
细则明确了茶叶产品的生产过程中应当遵循的卫生、消毒、储存等各个环
节的要求,确保产品的安全和卫生。
此外,细则还对茶叶产品的销售渠道和市场准入进行了规定。
只有获
得了相关的生产许可证,经过审查合格的企业才能生产和销售茶叶产品。
茶叶产品的销售渠道也必须符合相关的法律法规要求,严禁通过非法途径
进行销售。
最后,细则还对茶叶生产企业的监督检查进行了规定。
相关部门要定
期对生产企业进行监督检查,确保其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和细则。
对于发
现的问题和违规行为,将依法进行惩处,以保护消费者的权益,并促进茶
叶行业的健康发展。
代用茶 二氧化硫不合格

代用茶二氧化硫不合格摘要:I.代用茶简介A.代用茶的定义B.代用茶的分类C.代用茶的特点II.二氧化硫不合格的影响A.对人体健康的危害B.导致不合格的原因C.相关法规和标准III.合格代用茶的选择A.购买渠道B.产品标识C.品质鉴别方法IV.代用茶的健康饮用A.适宜人群B.饮用注意事项C.搭配与调饮正文:代用茶,是指选用可食用植物的叶、花、果(实)、根茎等,采用类似茶叶的饮用方式(通过泡、煮等方式来饮用)的一类产品的俗称。
代用茶分为叶类、花类、果类和根茎类,如苦丁茶、桑叶茶、大麦茶等。
与茶叶不同的是,代用茶一般不含咖啡因,常喝不会造成失眠困扰。
近年来,代用茶中二氧化硫不合格的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
二氧化硫是一种食品添加剂,在食品中具有防腐、漂白、抗氧化等作用。
然而,过量摄入二氧化硫会对人体造成一定危害,如刺激呼吸道、引发过敏反应等。
因此,我国相关法规明确规定,代用茶中的二氧化硫含量不得超过一定标准。
导致代用茶中二氧化硫不合格的原因有很多,如生产过程中过量使用二氧化硫、原材料中本身含有较高浓度的二氧化硫等。
为了确保消费者的健康,我国卫生部门对代用茶的二氧化硫含量进行了严格监管,对不合格产品进行查处。
在选择代用茶时,消费者应从正规渠道购买,注意查看产品包装上的标识,了解产品的生产日期、生产地等信息。
此外,可以通过观察代用茶的颜色、气味等特征,初步判断其品质。
为了确保安全,建议购买有品牌、信誉良好的产品。
代用茶适宜人群较广,但不同人群在饮用时应注意适量。
例如,脾胃虚寒的人不宜饮用寒性代用茶,如绞股蓝茶等。
在饮用代用茶时,可搭配牛奶、蜂蜜等食材,以增加口感和营养。
代用茶 二氧化硫不合格

代用茶二氧化硫不合格摘要:一、代用茶简介二、二氧化硫在茶叶中的作用三、二氧化硫不合格的影响四、如何选购安全的代用茶正文:代用茶,顾名思义,是指那些可以替代传统茶叶的饮品。
这类茶饮在近年来受到许多消费者的喜爱,原因在于它们往往具有独特的口感、丰富的营养成分以及较低的咖啡因含量。
然而,近期有报道称部分代用茶中二氧化硫不合格,引发了消费者对代用茶安全的担忧。
二氧化硫(SO2)在茶叶中具有防腐、抗氧化的作用,可以保护茶叶的色泽、口感和营养成分。
按照我国相关标准规定,茶叶中的二氧化硫含量不得超过100mg/kg。
然而,部分代用茶产品中的二氧化硫含量超过了这一标准,长期饮用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二氧化硫不合格的代用茶可能会对人体造成以下影响:1.刺激呼吸道:二氧化硫具有刺激性,可能引发呼吸道不适、咳嗽等症状。
2.过敏反应:部分人可能对二氧化硫过敏,接触后会出现皮疹、红肿等症状。
3.损害肝脏功能:二氧化硫在体内可能转化为亚硫酸盐,长期大量摄入可能对肝脏造成损害。
那么,在购买代用茶时,消费者应该如何选购安全的產品呢?以下是一些建议:1.选择正规渠道购买:尽量在正规商场、超市或官方线上平台购买代用茶产品,避免在无法确定货源的地方购买。
2.关注产品标签:购买时注意查看产品的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厂家等信息,确保产品来源可靠。
3.查看检测报告:可以向商家索要产品的检测报告,了解产品的二氧化硫含量是否合格。
4.观察茶饮颜色:优质代用茶的颜色通常鲜艳、自然,如果颜色过于鲜艳或者暗沉,可能存在质量问题。
总之,消费者在购买代用茶时应谨慎对待,选择合格产品,以保证饮用安全。
含茶制品-代用茶生产许可证QS审查细则

含茶制品-代用茶生产许可证QS审查细则前言近年来,人们对于含茶制品的需求逐渐增加。
伴随着市场需求的增长,涌现出了一批含茶制品生产企业。
为了保障消费者的利益和安全,中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了代用茶生产许可证QS标准,对含茶制品的生产和销售进行监督和审查。
本文将详细介绍含茶制品的生产许可证QS审查细则,帮助相关企业了解QS标准的具体要求,促进企业合规和生产质量的提高。
QS标准概述生产许可证QS标准是指中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为保障消费者权益和产品质量安全而制定的一项标准。
该标准主要适用于食品行业,包括含茶制品。
生产许可证QS标准包括了企业基本资质管理要求、原料和产品质量管理要求、生产设施和设备卫生要求、员工卫生和培训要求等多个方面,其中也包含了针对含茶制品的特殊要求。
QS标准对含茶制品的特殊要求1.原料:含茶制品所使用的茶叶和茶料应当符合国家质量标准,不得使用变质、霉变或者使用禁用原料制造。
2.生产环境:含茶制品的生产车间要求具有良好的通风、防虫防鼠等措施,以保障产品卫生安全。
3.生产工艺:含茶制品的生产工艺要求符合国家相关要求,且制作工艺应当合理,不得使用不符合人体健康标准的食品添加剂。
4.生产记录:含茶制品生产企业必须建立生产记录,记录原料、操作方法等情况,以便做到全程可追溯。
5.检测:含茶制品生产企业应建立生产过程自检、互检、专检,对产品进行全部检测,检测结果达到国家卫生标准要求。
6.包装:含茶制品的包装必须符合企业标准,保证产品在运输、储存及销售中不受损坏。
同时,应按照国家卫生标准采用卫生包装材料。
在QS标准的实施过程中,含茶制品的生产企业必须严格按照标准要求开展生产活动。
对于生产许可证QS标准不符合的企业,将被限期整改或者取消生产许可证。
这也有效保障了含茶制品的质量和安全。
总结针对含茶制品的生产许可证QS审查细则,在保障消费者权益和产品质量安全的基础上,规范了含茶制品的生产和销售。
含茶制品和代用茶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

含茶制品和代用茶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2006版)含茶制品包括以茶叶为原料加工的速溶茶类和以茶叶为原料配以各种可食用物质或食用香料等制成的调味茶类。
代用茶是指选用可食用植物的叶、花、果(实)、根茎等为原料加工制作的、采用类似茶叶冲泡(浸泡)方式供人们饮用的产品。
实施食品生产许可证管理的含茶制品和代用茶分为2个申证单元,即含茶制品、代用茶。
在生产许可证上应注明获证产品名称、申证单元及产品品种,即含茶制品(速溶茶类、其他类),代用茶。
代用茶的分装企业应单独注明。
含茶制品和代用茶生产许可证有效期为3年,其产品类别编号为1402。
含茶制品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一、发证产品范围及申证单元实施食品生产许可证管理的含茶制品是指以茶叶为原料加工的速溶茶类[含各类固态速溶茶和各类液态速溶茶以及(抹)茶粉等产品]和以茶叶为原料配以可食用的枸杞、红枣、菊花、食用香料等制成的调味茶类(如八宝茶、三泡台等)。
二、基本生产流程及关键控制环节(一)基本生产流程。
速溶茶类:固态速溶茶(含奶茶、果味茶等):原料→浸提→过滤→浓缩→(加入添加物)→喷雾干燥→包装。
液态速溶茶(含调味、调香浓缩茶汁):原料→浸提→过滤→浓缩→(加入添加物)→包装。
(抹)茶粉:原料→磨碎→包装。
调味茶类:茶叶→拼配(加入配料)→包装。
(二)容易出现的质量问题1.农药残留及重金属含量超标。
2.劣变或混入其他杂物。
3.产品在加工、运输、储藏过程中的污染。
(三)关键控制环节。
原料验收、浸提或拼配、产品仓储。
三、必备的生产资源(一)生产场所。
1.生产场所应远离各种污染源,如垃圾场、医院、化工企业,特别应注意厂房、仓库四周不应有其他的气味存在。
2.厂房地面应硬实、平整、光洁(速溶茶类生产企业应铺设地砖),墙面无污垢(速溶茶类生产企业应铺设墙砖)。
要保持加工环境的清洁,减少空气中的尘埃。
3.应有足够的原料、辅料、半成品和成品仓库或场地。
原料、辅料、半成品和成品应分开放置,不得混放。
代用茶 二氧化硫不合格

代用茶二氧化硫不合格
摘要:
1.代用茶简介
2.二氧化硫不合格的影响
3.代用茶中二氧化硫不合格的原因
4.如何避免购买到二氧化硫不合格的代用茶
5.结论
正文:
1.代用茶简介
代用茶,顾名思义,是指用一种非茶叶的物质制成的茶。
它们通常具有与茶叶相似的色泽、香气和口感,但价格相对较低。
在我国,代用茶主要包括菊花茶、枸杞茶、玫瑰花茶等。
2.二氧化硫不合格的影响
二氧化硫是一种有毒气体,对人体的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等都有一定的危害。
如果代用茶中的二氧化硫含量超标,长期饮用可能会导致头晕、恶心、乏力等症状,严重的话还可能引发呼吸衰竭。
因此,购买代用茶时,必须关注其二氧化硫含量是否合格。
3.代用茶中二氧化硫不合格的原因
代用茶中二氧化硫不合格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首先,在制作过程中,为了提高产品的色泽和保质期,部分厂家可能会添加过量的二氧化硫;其次,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代用茶可能会受到环境中二氧化硫的污染。
4.如何避免购买到二氧化硫不合格的代用茶
为了避免购买到二氧化硫不合格的代用茶,消费者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首先,购买时尽量选择知名品牌和正规渠道;其次,查看产品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尽量选择新鲜的产品;最后,可以查阅产品的检测报告,了解其二氧化硫含量是否合格。
5.结论
总之,作为消费者,在购买代用茶时,应关注其二氧化硫含量是否合格,以保障自身的健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合格产品信息
序号 标称生产单位名 称 标称生产单位地址 被抽样单位名称 余庆县构皮滩茶 业有限责任公司 被抽样单位地址 产品名称 规格型号 生产日期/批号 商标 不合格 项目 标签 检验结果 标准值 备注 1 余庆县构皮滩茶 余庆县构皮滩镇高坡 业有限责任公司 村 余庆县构皮滩镇 构皮滩苦丁茶 高坡村 (代用茶) 170g/袋 2015/3/20 构皮滩 产品名称:构皮滩苦 GB7718丁茶(未标注产品属 2011 性) 1、产品名称:`苦丁 毛尖﹙未标明产品属 性﹚2、配料:无3、 产品标准号: GB7718DB52/454-2002 2011 4、贮存条件:无 5.生产者的联系方 式:0852-5988111 (电话号码标注错 误) 1.产品名称:金银花 茶(未标注产品属 性); 2.生产者名称:思南 GB7718县云峰山绿叶专业合 2011 作社(“叶”字标注 错误) 3.贮存条件:2℃-10 ℃冷藏或置于阴凉干 燥通处(标注错误)
含茶制品及代用茶监督抽检不合格信息
本次抽检的是含茶制品及代用茶。抽检依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 77182014)标准及产品明示标准和指标的要求。 抽检项目是标签指标,共抽检含茶制品及代用茶8批次,覆盖2个生产市(州)和威宁县。其中:不合 格样品数为3批次,样品不合格率为37.5%。 抽检不合格产品信息见附表。 附表:不合格产品信息
250g/袋
2015/6/11
/
标签
第 1 页,共 1 页
2
贵州省余庆县香 余庆县小腮镇春景村 茗茶业有限责任 小乌江 公司
贵州省余庆县香 茗茶业有限责任 公司
余庆县小腮镇春 景村小乌江
苦丁毛尖茶 (代用茶)
200g/盒
2015/4/11
富源春
标签
3
思南县云峰山绿 思南县东华乡汪家寨 业专业合作社 村
思南县云峰山绿 业专业合作社
思南县东华乡汪 家寨村Fra bibliotek金银花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