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应急救护知识培训
高中生常用安全及急救知识的学习方法

高中生常用安全及急救知识的学习方法高中生作为青少年群体,面临着许多安全和急救问题,这些问题可能出现在学校、家庭、社交活动中甚至在自己的生活中。
学习安全及急救知识对于高中生来说至关重要。
掌握这些知识不仅可以保护自己,还能在关键时刻帮助他人,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高中生常用安全及急救知识的学习方法。
一、多渠道获取知识在当今信息化时代,学习安全及急救知识的方式越来越多样化,高中生们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来获取相关知识。
可以通过参加学校或社区组织的急救培训班来学习安全及急救知识,这样可以系统地学习到正确的急救技能。
可以通过网络搜索安全及急救知识相关文献或视频,了解最新的救护知识和技巧。
可以参加一些学校或社区组织的自助救护小组,这样既可以学习到安全知识,又可以在需要时给自己和他人提供及时救助。
二、积极参加相关活动在学习安全及急救知识过程中,积极参加相关活动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学习方法。
可以参加一些学校组织的急救演练活动,这样可以锻炼自己的应急能力和技能,培养正确的应急反应。
可以参与学校或社区组织的急救知识竞赛,这样可以提高对急救知识的学习兴趣,树立正确的学习动机。
三、学习案例分析学习安全及急救知识不仅要掌握理论知识,还需要学会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高中生们可以通过学习一些真实的安全及急救案例,了解案例的经过和救助过程,这样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安全知识和急救技能。
可以通过阅读相关书籍、案例分析等方式来进行学习,同时也可以在学校或社区组织一些案例分析研讨活动,以便更好地学习安全及急救知识。
四、与专业人士交流学习安全及急救知识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学习者需要不断与专业人士交流学习。
可以多参加学校或社区组织的安全及急救讲座或专题讲座,与专业的医护人员、急救专家进行交流和探讨。
也可以参加一些医疗卫生知识讲座,学习一些基本的医疗常识。
这样可以及时了解最新的安全及急救知识,确保自己的学习是及时、准确的。
五、实践运用在高中生常用安全及急救知识的学习方法中,多渠道获取知识、积极参加相关活动、学习案例分析、与专业人士交流以及实践运用是非常重要的。
紧急情况下的自救与互救培训

紧急情况下的自救与互救培训紧急情况下的自救与互救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必须面对的问题。
无论是在自然灾害、交通事故还是其他突发事件中,我们都需要具备一定的自救与互救能力。
为了提高我们的自救与互救技能,以下是一些培训指南,帮助我们在紧急情况下保护自己和他人。
一、自救技能培训在发生紧急情况时,自救是第一要务。
以下是一些自救技能培训的要点:1.了解紧急情况的类型和应对方法。
不同的紧急情况需要不同的应对策略,比如地震、火灾、淹水等。
了解这些情况的特点和相应的救援方法,能够帮助我们在关键时刻做出正确的决策。
2.学习紧急情况中的基本逃生技能。
包括如何疏散、使用灭火器、应对烟雾等。
这些技能能够帮助我们在火灾或其他紧急情况中迅速逃生,并保持冷静和应对周围环境的能力。
3.掌握急救技能。
学习基本的急救技能,如心肺复苏、止血、胸外按压等。
在紧急情况下,及时的急救措施可以挽救生命。
4.加强体能训练。
保持身体健康和良好的体能水平有助于应对紧急情况。
定期锻炼身体,增加耐力和力量,以便在紧急情况下更好地应对。
二、互救技能培训紧急情况下的互救是帮助他人的重要手段。
以下是一些互救技能培训的要点:1.培养协作意识。
学习如何在灾难中与他人合作,分享资源和信息。
通过进行小组讨论和实际模拟训练,提高合作意识和协作能力。
2.了解并运用紧急救援工具。
掌握使用救生绳索、急救箱以及其他紧急救援工具的方法。
熟悉这些工具的使用将使我们在协助他人时更加得心应手。
3.学习紧急情况下的团队组织和领导技能。
了解如何建立和组织一个紧急救援团队,并掌握基本的领导技能,能够为他人提供帮助和指导。
4.提高沟通能力。
良好的沟通能力在紧急情况下至关重要。
学会有效地传递信息和指示,保持冷静的语气和清晰的表达,以确保大家都能理解并执行紧急救援计划。
三、常见紧急情况应对策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各种紧急情况。
以下是一些常见紧急情况的应对策略:1.地震。
在地震发生时,迅速躲到桌子或桌子下,保护头部和颈部。
应急救护技能培训心得体会

最新应急救护技能培训心得体会最新应急救护技能培训心得体会「篇一」生命是无价的,是只有一次的。
在生命受到威胁时,是没有那么多时间等救护车的,这个时候就需要一个懂得简易有效的救治办法的人员了。
为进一步快速救治出现紧急情况的人员,红梅公园管理处就于11月11日下午1:30开展了一场简易有效的救治伤员的培训会。
作为一个公园文明引导员,首要职责便是引导游客文明观景,随后就是遇到突发情况能快速有效的处理好。
以下便是突发情况和解决方案的具体说明。
1、有异物堵住气管:不可立即喝水,应在2—3分钟内进行急救,先自我咳出,如果咳不出,救助的人需询问清楚是否需要救助,经本人同意后便可开始救助,让被救者双腿分开,与肩同宽,身体前倾弯腰,救助者呈弓步站立,一手微握,用拇指按住肚脐眼,另一手张开握住空心拳,用力按压,使异物咳出,咳出后还需送至医院检查是否有残留异物。
2、内出血与外出血:在受到严重撞击时,表面没流血,但颜色苍白,身体虚弱,就有可能是内出血,需及时送至医院检查;而在受到伤害,表皮出血时,需看出血情况定义是否需要送至医院,哪出血就用手按住其动脉,用力按住,并用干净的布将其包扎好。
主要有五种包扎法:环形包,螺旋包,螺旋反折包,“8”字包和“8”(人)字包,具体包法需看伤口情况。
3、心肺复苏:有人突然倒地时,需先拍其肩膀询问一下情况,如果那人没有回应你,也没有呼吸了,那就需要心肺复苏,先将其衣服解开,双手交叠,一手扣在另一手上面,下面的手都手掌处按在被救者的胸口,用力按压,15秒内需按压30次,然后将其下巴抬高,捏住他的鼻子,吹气1秒一口气,吹两口便可;然后重复再来,知道人活了或者救护车来了。
溺水和触电者应先吹气再按压。
学会以上急救知识,也为生命准备了一条“后路”。
最新应急救护技能培训心得体会「篇二」人的一生不可能不生病或者遇到什么生命危险的事,那么在送往医院之前应该做好一些准备,这就需要我们对院前急救的一些知识的了解是很有必要的,特备是对一个工人来说不认真操作机器很可能带来一些危险。
青少年急救知识

青少年急救知识关于青少年的急救知识你掌握了多少,青少年在关键时刻也应该做好自己的急救措施,下面就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青少年方面的急救知识,供大家参考。
关于青少年的29种现场急救知识一、足踝扭伤急救法:轻度足踝扭伤,应先冷敷患处,24小时后改用热敷,用绷带缠住足踝,把脚垫高,即可减轻症状。
二、触电急救法①迅速切断电源。
②一时找不到闸门,可用绝缘物挑开电线或砍断电线。
③立即将触电者抬到通风处,解开衣扣、裤带,若呼吸停止,必须做口对口人工呼吸或将其送附近医院急救。
④可用盐水或凡士林纱布包扎局部烧伤处。
三、动脉出血急救法:①小动脉出血,伤口不大,可用消毒棉花敷在伤口上,加压包扎,一般就能止眩②出血不止时,可将伤肢抬高,减慢血流的速度,协助止眩③四肢出血严重时,可将止血带扎在伤口的上端,扎前应先垫上毛巾或布片,然后每隔半小时必须放松1次,绑扎时间总共不得超过两小时,以免肢体缺血坏死。
作初步处理后,应立即送医院救治。
四、儿童抽风急救法:发现小儿抽风,不宜惊慌失措,乱摇患儿,以致加重病情,不要灌水喂汤,以免吸入气管。
应打开窗户,解开患儿上衣让呼吸通畅。
将筷子用布包裹塞入患儿上下牙之间以免咬破舌头。
发高烧引起的抽风,可用毛巾蘸冷水敷于额部。
详细记录抽风的时间、症状,立即送医院治疗。
五、急性腰扭伤急救法:腰突然扭伤后,如伤势较轻,可让病人仰卧在垫厚的木板床上,腰下垫1个枕头。
先冷敷伤处,1~2天后改用热敷。
如症状不减轻或伤重者,应急送医院治疗。
六、脊柱骨损伤急救法:脊柱骨损伤的病人如果头脑清醒,可让其动一下四肢,单纯双下肢活动障碍,提示胸或腰椎已严重损伤;上肢也活动障碍,则颈椎也受损伤。
先使患者平卧地上,两上肢伸直并拢。
将门板放在患者身旁,4名搬动者蹲在患者一侧,一人托其背、腰部,一人托肩胛部,一人托臀部及下肢,一人托住其头颅,并随时保持与躯干在同一轴线上,4人同时用力,把患者慢慢滚上门板,使其仰卧,腰部和颈后各放一小枕,头部两侧放软枕,用布条将头固定,然后急送就近医院。
初中生应急救护培训教学设计

的知识 ,而医学心理学课程 内容 不仅包含大量应用性知识 、 技 能, 而且包含 概念 和理 论知识 , 所以P B L教学 法在 帮助学生 掌 握、 透彻理解这部分教学内容方面未展示出明显优势。( 2 ) 从教 学 目标来看 , P B L教学法要求学 生掌握一定 的基 础知识 ,具备 自学 和独立 分析能力 , 然而 , 长期 以来在应试 教育 之下接受传
关键词 : 初 中生 ; 应急救护培训 ; 教学设计 中图分 类号 : G 4 2 4 . 2 文献标识码 : B 文章 编号 : 1 6 7 1 — 1 2 4 6 ( 2 0 1 7 ) 1 7 — 0 0 5 9 — 0 2
随着 社会进 步和人们 生活水 平的提 高 , 关 爱生命 、 呵护健 康受 到人们 的高度重视 , 但 频发 的突发事 件和意 外伤亡 , 已成 为现代社会威胁人类生命 的主要原 因之一 。 最 大限度地 降低 意 外死亡 率和 伤残率 , 提 高抢救成 功率 , 虽然需 要急救 医护人员 的不断努力 , 但 也离不开现场第一 目击 人【 吸 时有效的救治 。中 小学生易遭 受意外伤害 ,在 2 0 0 0年 国际心肺复苏 与心血管急 救指南制定会议 上 , 专 家们 就强烈建议将急救 知识 作为学校 的 基础教 育 , 因为在 学生 中大力普及 急救知识 , 具 有教育 成本低 且效果好的优点嘲 。我校开展 的应急救护培训进校园活动 , 培训
用, 在 激发学习兴趣 、 热情等方面也有较好效果 。 访谈结果也提
示, P B L教学法 在加深学生记忆 、增 强学习主动性 和教学趣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味
P B L教学法还存在一定 的局 限性 ,但 其特点和优势也很 明显 , 因此 , 不断改进 、 完善和推 广该教学法对 于培养合 格医学人才
红十字应急救护知识和技能

心理素质在灾难中的作用
心理素质好:反应敏捷,肌肉弹性好,能迅速观察环境找 到逃生路线,脱离危险,立即开展互救。 心理素质不好:反应慢、发蒙、呆痴、瘫软无力。不能迅 速做出正确判断,往往原生灾难未造成 更大伤害,反因次生伤害遇难
关注心理状态的变化就是拯救生命
关键技巧:
红十字运动起源
一个公约
日内瓦公约:规定了军队医院和医务人员的中立 地位和伤病军人不论国籍应受到接待和照顾等。
红十字七项基本原则
红十字核心业务
救灾
救助
红十字核心业务
救护培训
红十字核心业务
造血干细胞捐献
遗体与人体器官 (组织)捐献
红十字核心业务
推动无偿献血
红十字核心业务
红十字青少年 红十字志愿服务 对外交流 .....
工呼吸,尽管建议屏障装置可能不会降低细菌感染的风险。 本指南也鼓励那些不愿做口对口人工呼吸的人帮助呼救,并 只做胸外按压。
--2005年AHA&ECC心肺复苏指南翻译版16页
通过口对口通气而传播疾病危险的可能性很低,用或不
用屏障装置进行人工呼吸都是合理的。
--2010年AHA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翻译版50页
保证安全防止感染:做好自我防护
处理伤口、清洗衣物、处理血迹 或秽物、处理自己的 伤口、减 少口对口的接触 防护用品:手套、口罩。必要时 也可用塑料袋作手套及收集受感 染的物品。
现场潜在的危险
自然灾害 火灾余火 受损汽车 带电电线 有害物质 伤员血液及分泌物
残余弹药
使用前确认无人及金属物接触病人。 确认电极牢固地黏附在病人的皮肤
上(去毛、净水、无折皱)。
关注声音提示和屏幕信息。
中学生急救基础知识

中学生急救基础知识(一)教学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急救基础知识教学重点:急救基础知识教学难点:心肺复苏术教具:投影,多媒体教室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导入语:人人与“急救”有关,因为谁都难免分发生一些危急情况,甚至意外伤害。
即使自己未受到病痛伤害,在工作和生活的环境中,在旅游出差的路上,有时也会遇到紧张突愕的场面,需要你伸出援助的手。
所以,学点急救知识实在是件重要而有意义的事情。
二、新授1、急救从家庭开始美国每次年约有70万人死于心脏病急症,其中1/2是死于“医院外”,即在病人家中和送往医院的途中。
根据北京急救中心1990年1月至1994年6月共四年半的时间内大量日常统计资料,88%的猝死发生在家庭。
对猝死的年龄分析表明,50〜59岁这个年龄组占的比例最高。
一些其他的意外,诸如吃错了药,食物中毒,煤气中毒,小儿气管异物,老人噎食等,家庭也是最常见的发病环境。
因此,急救的“第一现场”是家庭。
做好家庭急救,对于挽救危重病人的生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2、让生命重现辉煌例如急性心肌梗塞的死亡病例中,约有1/2以上是死于发病一小时内。
究其原因是发生了严重的合并症。
所谓“第一目击者”就是病人身旁、周围的人,就是广大的民众。
平时积极提高民众的急救意识和急救技能,一旦发生意外,如能在现场及时采取正确的急救措施病人就能及时得到周围人们的有效的救治。
3、急救电话——救护第一步。
急救电话是急救通讯系统中重要的一环,急救通讯系统是急救反应的中枢,应急工作的前哨。
它负责急救信息的接收、传送、应召、指挥与协调等联络工作,使医院外和医院内急救工作各环节协调紧密结合,迅速反应,运行无阻。
当发生重大灾害事故和成批伤病员时,急救通讯系统成为国家、城市、地区和医疗急救指挥联络系统。
“ 120” 一一中国的急救电话号码呼救电话讲什么:语言必须精练、准确,重要的一定要讲清楚,无关的话不讲,以免耽误时间。
电话中一般要讲清以下几点:(1)病人的姓名、性别、年龄;(2)目前最危急的状况,如神志不清、昏倒在地、心前区剧痛、大出血、呼吸困难等发病的时间、过程、用药情况,以及过去的病史与本次发病有关的部分;(3)病人家庭或发病现场报道场的详细地址和电话号码,以及等候救护车的确切地点,最好是在有明显醒目标志处;(4)意外灾害事故还需说明伤害性质、受伤人数等情况。
安全应急救护类课程设计

安全应急救护类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安全应急救护的基本概念,掌握常见意外伤害的初步处理方法。
2. 学生能了解心肺复苏(CPR)的操作流程,掌握基本的急救技能。
3. 学生能掌握火灾、地震等突发事件的自救与互救方法。
技能目标:1. 学生能独立进行初步的意外伤害处理,如止血、包扎等。
2. 学生能在模拟情境中正确实施心肺复苏操作,具备实际操作能力。
3. 学生能在火灾、地震等突发事件中迅速做出反应,采取正确的自救与互救措施。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树立安全意识,增强自我保护能力。
2. 学生培养关爱他人、助人为乐的品质,提高社会责任感。
3. 学生认识到安全应急救护的重要性,积极参与相关活动,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用技能类课程,旨在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应急救护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处于青少年时期,好奇心强,活泼好动,但安全意识相对薄弱,需要加强安全教育。
教学要求:结合课本内容,采用理论讲解、实操演练、情境模拟等多种教学手段,确保学生掌握课程内容,达到预期目标。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提高课程实用性和趣味性。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安全应急救护能力,为今后的生活和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安全应急救护基本知识:介绍安全应急救护的概念、原则和重要性,使学生了解基本知识框架。
- 教材章节:第一章 安全应急救护概述2. 常见意外伤害的处理方法:讲解止血、包扎、骨折固定等基本技能,使学生掌握初步处理意外伤害的方法。
- 教材章节:第二章 常见意外伤害的处理3. 心肺复苏(CPR)操作流程:详细讲解心肺复苏的操作步骤,让学生学会实施CPR。
- 教材章节:第三章 心肺复苏4. 火灾、地震等突发事件的自救与互救:教授火灾、地震等突发事件的自救与互救方法,提高学生的应急能力。
- 教材章节:第四章 火灾、地震等突发事件的自救与互救5. 实操演练与情境模拟:组织学生进行实操演练,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流鼻血的处理方法
流鼻血的处理方法
3)加垫屈肢止血法
• 用于出血较多无骨折的四肢远端出血,将纱布垫置 于肘窝、帼窝处,关节屈曲以绷带固定,50分钟松 开3-5分钟
加垫屈肢止血法
4)填塞止血法
• 用于较深较大伤口,填塞干净布料
填塞法
5)止血带止血法
• 用于上述方法不奏效的四肢大血管出血 • 上臂上1/3,大腿中上1/3处 • 加衬垫 • 表带式要拉紧扣环 • 布料止血带需用绞棒扎紧,40-50分钟(不超过
青少年应急救护知识
梧村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
中暑的现场救护原则
• 迅速把伤病员移至阴凉通风处或有空调房间,平 卧休息;
• 用温水擦洗全身,在头部、腋下、大腿根部用冷 水或冰袋敷之,加快散热;
• 清醒者饮淡盐水或淡茶水,可服藿香正气水、十 滴水、仁丹等;
• 严重中暑者经降温处理后,拨打120。
电击伤的急救处理
4、遇高压电击伤者,切勿贸然上前施救, 立即拨打110、120及电业部门抢救电话。
www,
烧伤的急救步骤
• 1、迅速脱离热源:脱去燃烧的衣物,或用 棉被覆盖,或就地打滚,或跳入水池。热 液浸渍的衣裤应用冷水淋湿后剪开取下。 如皮肤与衣物黏在一起,不可强行撕开衣 物。
• 2、迅速用冷水淋冲创口或直接将伤处浸入 水中,冲洗的时间越早越好,冲洗时间可 长达30分钟。
一个小时)放松一次,放松时间为1-2分钟
标明 时间
上止血带的注意事项
1. 止血带不能直接缠在皮肤上 2. 上肢出血扎在上臂上1/3处、下肢出血扎
在大腿中上1/3处 3. 标记时间 4. 每隔40-50分钟放松一次,放松时要缓慢
,防止血压波动或再出血 5. 每次放松1-2分钟。放松时,应采取指压
止血 6. 不能用铁丝、电线、绳索等代替止血带
• 3、保护创口:用干净的敷料或布料简单包 扎创口,不需要涂抹药物和其他物品。
• 4、严重烧伤,迅速拨打急救电话。 • 5、不随便涂药,不挑破水泡。
气道梗塞
临床表现 : ●吸入异物后突然发生剧烈呛咳,憋气,呼吸困 难,气喘声嘶,面色紫绀。咳嗽剧烈可引起流 泪、呕吐;
●患者极度不适,常以一手呈“V”字状紧贴颈 部,无法言语;
定位要正确
按压部位:胸骨 中下1/3处。
挤压部位
以掌根按压
按压手势要准确
四、A(打开气道)
解开束缚,畅通气道
清理口腔异物,畅通气道
解除舌后坠
•仰头举颏法 •仰头抬颈法
•怀疑颈椎损伤,可采用双下颌上提法(拉颌法)
五、人工呼吸
呼吸面罩(自我保护)
口对口、口对鼻、口对口鼻人工呼吸
终止心肺复苏的条件
●严重或完全的梗塞可迅速造成患者的昏迷、窒 息,呼吸骤停。
海姆立克急救法 1、成人自救腹部冲击法
海姆立克急救法 2、成人互救腹部冲击法(立位)
海姆立克急救法 3、成人互救腹部冲击法(卧位)
4、儿童腹部冲击法(立、卧位)
一、现பைடு நூலகம்止血技术
止血
四项 技术
包扎
搬运 固定
(2)创伤出血类型
③外出血:血液从伤口破裂血管流出 动脉:鲜红色,喷射状,量多,危害大 静脉:暗红色,流出,时间长也危及生命 毛细血管:鲜红,渗出,呈珠状
(3)止血的主要方法
1)加压包扎 • 适用于全身各部位的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出
血,先以敷料或干净毛巾等覆盖伤口,包扎或 加压包扎,达到止血目的 • 置病人于卧位,抬高伤处,检查有无异物 • 包扎后注意观察末梢循环情况
2)指压止血法
• 适用于头部、颈部以及四肢较大动脉干出血的临时止 血;
• 用手指或手掌在受伤部位的近心端,把动脉血管用力 按压于骨骼上,临时阻断其供应血管的血流,以达到 止血的目的压力适中,以不出血为准;
中 毒 溺水
触电
CPR实施步骤 叫叫CAB
叫 :判断意识 叫 :立即呼救 C(Circulation):胸外心脏按压 A(Airway):打开气道 B(Breathing):人工呼吸
一、叫(判断意识)
轻拍高喊
二、叫(立即呼救)
1、寻求帮助 2、自我保护 *打120需要注意什么?
三、胸外心脏按压
1、立即切断总电源是最有效的急救措施之 一。如总开关离现场较远,则应利用现场一 切可以利用的绝缘物,如干燥的木头、竹竿 及塑料和橡胶制品、瓷器等,挑开或分离电 线或电器。决不能直接用手去推拉或接触触 电者,以防自身触电。
2、在确定伤病员不带电的情况下,立即抢 救,进行心肺复苏。
3、拨打急救电话,迅速转至医院。
溺水的现场救护原则
1、救出后立即清除口腔异物,恢复呼吸道通畅 。 2、倒水。 3、呼吸、心跳停止者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4、尽快向急救中心互救。 5、现场抢救有效,伤员恢复心跳、呼吸,可用 干毛巾向心性擦遍全身,以促进血液循环。可喝 热茶水。
心肺心复肺苏复术苏术
呼吸心跳骤停原因
急病
可以导致 创伤
谢谢
●心肺复苏成功; ●有医生到场确定伤病员死亡; ●有他人或医生接替抢救; ●救护员筋疲力尽,无法继续进行复苏术 ●急救现场仍处于危险状态(现场不安全了!)
一旦事故发生了, 我们能做些什么?
救命电话怎么打?
● 先讲大地点后讲小地点 ● 告知附近的标志性建筑 ● 确保电话线路畅通 ● 尽量讲明受伤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