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司匹林对胃肠道的损伤,要重视!

合集下载

怎样减低阿司匹林胃肠道出血风险

怎样减低阿司匹林胃肠道出血风险

怎样减低阿司匹林胃肠道出血风险阿司匹林是一种经常会被用到的药,但是是药三分毒,服用阿司匹林也可能会导致出现一些不良反应,所以要求我们熟悉阿司匹林的常见不良反应,并且还要在用药的时候注意对患者进行检测,来有效的避免不良反应。

一、了解阿司匹林阿司匹林属于一种解热镇痛药物,常见的消炎药物中会有这个成分。

不过它主要的作用是抗血小板聚集,可以治疗和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比如脑梗塞,心肌梗塞等等。

也可以作为突发心梗的急救用药。

但是口服阿司匹林有很多不良反应。

阿司匹林作为解热镇痛药物,常见的不良反应有:1.胃肠道反应,2.过敏反应,3.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即水杨酸反应,4.肝肾损害,5.心脏毒性,6.对血液系统影响如可长期服用可出现缺铁性贫血,血小板减少等。

二、阿司匹林致使胃肠道出血的原因胃肠道症状是阿司匹林最常见的不良反应,较常见的症状有恶心、呕吐、上腹部不适或疼痛等。

因为药是吃到肚子里的,所以最先产生的是胃部严重不适,主要有饱胀感、泛酸、嗳气、呕吐、胃痛、烧灼感等,如果做胃镜检查可以发现有胃黏膜损伤,或者是十二指肠溃疡等问题。

而口服阿司匹林可直接剌激胃黏膜引起上腹不适及恶心呕吐。

长期使用易致胃黏膜损伤,引起胃溃疡及胃出血。

长期使用应经常监测血像、大便潜血试验及必要的胃镜检査。

所以应用阿司匹林时最好饭后服用或与抗酸药同服,溃疡病患者应慎用或不用。

增强胃黏膜屏障功能的药物,如米索前列醇等,对阿司匹林等非甾体抗炎药引起的消化性溃疡有特效。

三、使用阿司匹林的副作用有哪些首先阿司匹林的不良反应中最常见为轻度胃肠道出血和胃肠道刺激症状。

阿司匹林引起轻度胃肠道出血是与所服用的剂量有关的,因为患者还是要尽早到医院去检查好判断病情严重。

所以如果长期服用这类药物,可能会导致一些头痛,粘膜损伤,听力下降等不良情况。

阿司匹林的副作用包括:1.胃肠道反应,服用者可以出现恶心、呕吐、胃痛或上腹部不适等;2.中枢神经系统反应,服用者可出现听力下降、耳鸣等;3.皮肤过敏反应;4.肝脏功能异常,由于阿司匹林代谢需要通过肝脏代谢,对于原本肝肾功能较差的患者,有可能造成肝肾功能的损害等。

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的脑梗死患者,一定要留意这四点

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的脑梗死患者,一定要留意这四点

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的脑梗死患者,一定要留意这四点提起来阿司匹林,想必大家并不陌生。

作为一种经典的非甾体抗炎药物,除了具有解热镇痛抗炎作用外,小剂量的阿司匹林还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因而被广泛应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中。

然而,任何药物的使用过程中都不可避免的伴随着副作用的发生,阿司匹林也不例外。

阿司匹林使用过程中会诱发恶心、呕吐、胃溃疡、出血等。

那么,对于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的患者,做到这四点,远离副作用。

一、服药时间要用对目前市场上,阿司匹林有三种最常见的剂型,分别为阿司匹林片、肠溶片和泡腾片。

三种剂型的服药时间各不相同。

其中,平片由于胃肠道黏膜的刺激作用放在餐中或者餐后服用效果更加。

而肠溶片外面包裹一层耐酸包衣,建议在空腹或者餐前半小时服用,效果更佳。

而泡腾片需要用温开水冲开服用,也建议饭后服用。

二、避免饮酒这主要是由于酒精也会损伤胃黏膜,而阿司匹林作为非甾体抗炎药,对胃肠道黏膜也会有直接的损害。

服用阿司匹林的同时饮酒,会加重胃肠道副作用的发生,严重的甚至会导致胃肠道出血。

三、控制好血压很多脑梗死患者担心服用阿司匹林后,会发生脑出血。

实际上,这是一种错误的观念,因为导致脑出血的真正原因是血压未得到控制。

而阿司匹林的血小板抑制作用,会加重脑出血。

因此,服药期间,建议将血压控制在160mmHg以下。

四、定期检查阿司匹林对血小板的抑制作用,会导致出血风险增加,此外,还会影响血小板计数等。

因此,阿司匹林服用期间,要定期监测血常规、粪便常规、凝血功能等。

除此之外,小剂量阿司匹林还会抑制尿酸的排泄,导致尿酸水平增高,应当定期监测血尿酸水平。

阿司匹林对胃肠黏膜的损伤作用

阿司匹林对胃肠黏膜的损伤作用
6 ・ 0
ChnJGato neo, 01 , 11 , . i sre trl 2 1 Vo.6 No1
阿 司 匹 林 对 胃 肠 黏 膜 的 损 伤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用
冯 雯 范 一 宏 吕 宾
浙 江 中 医药 大 学 附属 第 一 医 院消 化 内科 ( 1 0 6) 300
摘要
者 中 .0 1% 由长 期 服 用 低剂 量 阿 司 匹林 引起 I 本 文 就 1% 5 1 l
阿 司匹 林对 胃肠 黏膜 的损 伤作 用 及 其 机制 作 一 概述


胃黏 膜 的 防 御机 制
胃黏膜 防御 基础 的不 同组 分 可 看 作 是 适 合 于 黏 膜 解 剖 结 构 而 组 成 的 多 级体 系 第一 级 防御 体 系 由分 泌 至 胃 内的 胃酸 、 液 、 酸 氢 盐 、 疫 球 蛋 白 、 面 活 性 磷 酸 酯 等 组 黏 碳 免 表 成 :第 二 级 防 御 体 系 指 可 显 著 抵御 胃 酸 引起 的损 伤 并 相 对 被 动 弥散 形 成 紧 密 的 屏 障 黏 膜 上 皮 :第 三级 防御 体 系黏 膜 微 循 环 及 其 与 黏 膜 内 和 黏 膜 下 感 觉 传 人 神 经 的 协 同作 用 : 第 四级 防御 体 系 黏 膜 免 疫 系 统 .如 肥 大 细胞 和 巨 噬 细胞 可 感 知 外来 物 质 进入 黏 膜 并 引起 炎症 反 应 。此 外 . 当损 害 侵入
C r ep n e c : A io g E ahy fnj . n o r s o d n e o F N Y h n , m i ha s @1 3c t r 6 o
Ab ta t sr c As in i wiey ue o h rv nin o adoc rbo ac lrtrmb t v ns (n ia p coi, pr s d l sd frtep e e t fc ri—ee rv sua ho oi e e t a gn e trs i o c

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所致胃肠道损伤的防治策略

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所致胃肠道损伤的防治策略

联合专家共识 指出 , 应用 抗血 小板药 物的 同时是否必 须应 用质子泵抑制剂 , 应权衡 利弊 , 结合 患者年 龄 、 往消 化性 既
溃疡病史 、 消化道出血史 、 p感染 情况 综合确定 。对 胃肠 H
阿司匹林 致上消化 道损 伤 的 比例 约为下 消化 道损 伤 的 2 O
倍 。阿司匹林 所致上消化 道 出血 随时 间的延长 , 生 的危 发 险度逐渐增加 , 在满 1 ~3个 月时 间 内风 险达到 最高 , 然后
溃疡 出血 的风 险也逐渐增加 , 但有一点需要强调 , 即使小剂 量的阿司 匹林 , 也会 明显 增加 消化 道溃 疡 出血 的风 险 J , 改变阿司匹林 的剂 型也不 能减少 胃肠道 损伤 的风险 , 研究 显示 , 阿司匹林普通 片 、 肠溶 片 、 释片均 可造 成 G 损 伤 , 缓 I 并无明显差别 。阿司匹林所 致 胃肠道损 伤与 年龄相关 , 老年患者是抗血小板药 物 胃肠 道损 伤的 高危人群 , 龄越 年
[ A a J G ri R d ge A. i fup rgsonet a 2] bj F , aca o ̄ uz L Rs o pe at i sn o k r t il
b e d n nd p r r to so i td wih lw- o e a p rn a li l e i g a e f a in a s c ae t o d s s i s p a n o i
pat e,u ti cnl dt tes n cn yicesdocr neo at i et a i uyepc l at i— rc csbt hs a a i i at nrae cur c f s o tsnl n r,sei l gs on i e oh gf i l e g rn i j ay r

吃阿司匹林肠溶片的副作用有什么

吃阿司匹林肠溶片的副作用有什么

吃阿司匹林肠溶片的副作用有什么阿司匹林是生活中常见药品,但是有不少患者可能在吃阿司匹林之后会感到不适,这和阿司匹林的副作用有一定关联。

那么吃阿司匹林肠溶片的副作用有什么,吃药时应当注意什么呢?1 什么是阿司匹林?阿司匹林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用于抗炎、镇痛和解热的药物,通常针对发热性疾病,可以在短时间内起到解热镇痛的效果。

此外,也能够有效抗血小板聚集,因此针对脑梗塞、冠心病等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临床疗效较好,也可有效患者患者疼痛感,因此一些患者有偏头疼的感觉,同样会选择阿司匹林。

不同剂型的阿司匹林药物的适应症略有差异,具体而言,阿司匹林片适用于抑制血小板聚集,避免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出现心肌梗塞、中风和暂时性脑缺血的发生率。

阿司匹林肠溶胶囊,能够对血小板聚集过程起到有效的抑制效果,避免形成血栓,通常在动静脉瘘、人工心脏瓣膜、心房颤动、心肌梗死和一过性脑缺血发作的患者应用较多,同时也可以针对不稳定型心绞痛进行治疗。

阿司匹林散通常在流行性感冒或普通感冒引发的发热疾病中应用较多,同时针对关节痛、痛经、肌肉痛、神经痛、牙痛和头痛等患者,也可以有效起到缓解疼痛的作用。

阿司匹林泡腾片除了可缓解疼痛,避免患者发热,也可以治疗风湿性关节炎和类风湿性关节炎等风湿病,同时可避免心肌梗死和暂时性脑缺血发作。

2 阿司匹林和其他药物相互作用阿司匹林和其他非甾体抗炎镇痛药物联用,并不会增强药效,究其原因,是因为阿司匹林能够对非甾体抗炎药物的生物利用度产生负面影响,同时会增加出血与溃疡等胃肠道副作用的发生率。

另外,血小板聚集抑制作用进一步加强,会令其他部位出血的发生率更高。

和引发胃肠道溃疡、血小板聚集功能降低、血小板减少和低凝血酶原血症等药物联用,会增加出血或凝血障碍问题发生的风险。

溶栓药(尿激酶、链激酶)和抗凝药(肝素、双香豆素)和阿司匹林联用,同样会增加患者出血概率。

阿司匹林载荷抗酸药和尿碱化药联用,会促进药物从尿液中排出,降低血药浓度。

1抗血小板药物引起的消化道损伤特点及预防

1抗血小板药物引起的消化道损伤特点及预防

1抗血小板药物引起的消化道损伤特点及预防摘要:随着全球的老龄化,越来越多的人使用抗血小板药物来防治心脑血管事件,但这些抗血小板药物可能导致出血相关的并发症,其中最常见的就是消化道出血,严重者甚至可引起死亡。

关键词:抗血小板药物;冠心病;消化道损伤;质子泵抑制剂1抗血小板药物导致胃黏膜损伤的特点(1)上消化道损伤长期口服小剂量阿司匹林的中老年男性消化道最常见的损伤类型为斑片状糜烂,也可见溃疡及出血点。

好发部位多见于胃窦、胃体部。

在非紧急内镜止血的情况下,常规内镜检查需要停用抗血小板药物7天,因此前些年缺乏抗血小板药物导致消化道黏膜损伤发病率的报道。

近年来随着胶囊内镜的普及,关于消化道损伤的问题越来越被重视。

(2)下消化道损伤虽然阿司匹林等抗血小板药物导致的上消化道出血(UGIB)继续是研究的重点,但是也有越来越多的研究涉及到小剂量阿司匹林使用者的小肠黏膜损伤和下消化道出血(LGIB)。

一项回顾性研究显示小剂量阿司匹林可以导致小肠黏膜损伤,而在PCI术后应用P2Y12受体抑制剂的DAPT治疗患者会加重阿司匹林导致的小肠损伤,但其确切的机制还不明确,考虑可能与其抑制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的释放有关[1]。

因此,以后还需要完善抗血小板药物导致的下消化道损伤的预防策略。

2抗血小板药物的胃肠道出血风险联合应用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或者三联抗血小板+抗凝治疗时,消化道出血的风险会明显增加。

在双联抗血小板治疗选择时,替格瑞洛等P2Y12受体抑制剂的出现使抗血小板治疗强度更高,但随之而来的是出血风险的增加。

一项比较替格瑞洛和氯吡格雷治疗冠心病患者疗效的研究也显示,服用两种药物的患者主要心血管事件结局类似,但是替格瑞洛组出血风险更高[2]。

同时,在一些延长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大于12个月的患者中,虽然缺血事件的发生会显著减少,但它也会增加胃肠道出血的风险。

3抗血小板药物致消化道黏膜损伤的治疗对于抗栓药导致的急性消化道出血的患者,治疗上首选急诊内镜止血治疗,危险性消化道出血应在出血后24h内进行内镜检查。

简述阿司匹林的不良反应及防治措施

简述阿司匹林的不良反应及防治措施

简述阿司匹林的不良反应及防治措施1.胃肠道不良反应:阿司匹林可以引起胃肠道不适,如胃痛、消化不良、恶心、呕吐、腹泻等。

这是因为阿司匹林抑制了胃黏膜内产生的前列腺素,导致胃酸分泌增加。

为了减少这些不良反应,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与饭后服用:可以在饭后30分钟到1小时内服用阿司匹林,减少对胃黏膜的刺激。

-使用缓释剂型:缓释剂型阿司匹林可以减少对胃黏膜的刺激,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配合使用质子泵抑制剂:质子泵抑制剂可以抑制胃酸分泌,减少对胃黏膜的刺激。

2.凝血功能障碍:阿司匹林具有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能够减少血液凝固的能力。

这一特性使得阿司匹林在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方面非常有效,但也可能导致凝血功能障碍,增加出血的风险。

为了减少这种不良反应,需要注意以下事项:-控制用量:使用阿司匹林时,要控制用量在医生或药剂师建议范围内,并遵守使用时程。

-停药时间:如果需要进行手术或其他可能导致出血的操作,应在手术前适当的时间停止使用阿司匹林,具体停药时间取决于药物的作用时间及自身凝血功能。

-注意观察:如果出现出血不停或其他异常的情况,应立即就医并告知医生使用了阿司匹林。

3.过敏反应:一些人对阿司匹林存在过敏反应,包括皮疹、荨麻疹、呼吸困难、眼部水肿等。

在出现过敏反应时,应立即停止使用阿司匹林,并及时就医。

对于已知对阿司匹林过敏的患者,建议避免使用阿司匹林或选择其他药物代替。

4.嗜酸性白细胞综合症:长期高剂量使用阿司匹林,特别是用于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患者,可能会出现嗜酸性白细胞综合症。

该症状包括发热、关节痛、皮疹和嗜酸性白细胞增多。

如果出现这些症状,应及时就医,停止使用阿司匹林。

5.耳鸣和听力损失:长期大剂量使用阿司匹林可能导致耳鸣和听力损失。

这可能是因为阿司匹林对耳蜗中的毛细胞有损害作用。

为了预防这些不良反应,应避免长期大剂量使用阿司匹林,同时定期进行听力检查。

总结来说,阿司匹林虽然是一种常用的药物,但在使用时需要注意其不良反应,尤其是在长期高剂量使用或对阿司匹林过敏的患者中。

长期服用阿司匹林危害 服用阿司匹林8项注意

长期服用阿司匹林危害 服用阿司匹林8项注意

长期服用阿司匹林危害服用阿司匹林8项注意长期服用阿司匹林,一定要注意这些问题!为预防各种缺血性心脑血管病的发生,临床上有许多中老年人都需要长期服用阿司匹林(ASA)。

一、阿司匹林的4大危害1、对胃肠道粘膜的损害值得关注。

ASA对胃肠道粘膜产生损害的机制主要有局部作用和系统作用两方面。

①局部损害。

②系统作用,最容易导致胃的消化性溃疡,发生出血、穿孔;同时低剂量ASA长期应用也可致食管、小肠、结直肠的损伤,发生溃疡、出血、肠腔狭窄和穿孔。

出血症状包括:呕出鲜红血(上消化道出血)、呕血呈暗红色(上消化道出血减缓或停止)以及黑便(肠道出血)等。

出现这些症状应立即就医。

2、长期服用阿司匹林还可引起皮下出血,患者表现为皮肤青紫或有出血点,甚至牙龈出血或鼻出血,老年女性尤为常见。

由于阿司匹林具有抗凝血作用,会使手术出血风险加大。

这些应引起广泛的重视。

3、长期服用阿司匹林还能引起中毒,使患者出现头痛、眩晕、恶心、呕吐、耳鸣、听力和视力减退等症状。

4、孕妇在怀孕3个月内服用阿司匹林,可致胎儿发育异常,之后长期服用,可致分娩延期,并有出血的危险,故分娩前2~3周应禁用。

二、服用阿司匹林8项注意1、服用适宜的剂量,选择正确的服药时间。

经大量资料的综合分析认为,预防应用ASA的剂量,每日50~100mg(大多推荐每日75mg)长期服用最为适宜。

这样既可达到最佳的预防作用,又可使药物的毒性反应减到最少。

阿司匹林应该早晨还是晚上服用?关于这个问题目前尚有争议,到底是晚上还是早晨服药各执一词。

有人根据夜里2时到上午10时之间血小板更活跃,也是心血管病高发时段,认为晚上吃阿司匹林更有效;也有研究发现,早晨服用夜间血中前列环素水平更高对预防夜间心血管病发作更有效,提出应早晨服药。

其实,在哪个时间段服药并不重要,只要长期坚持服用阿司匹林就能获得持续的血小板抑制效果。

从药效来讲,目前专家们的共识是: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的作用是持续性的,早晚没有多大区别,关键是坚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阿司匹林对胃肠道的损伤,要重视!
但要注意阿司匹林的不良反应,包括:尿酸增高、药物性皮炎、过敏性哮喘、抑制凝血功能、性功能减退等。

最大的不良反应是胃肠道损伤和出血,尤其是消化道大出血不容忽视,应采取适当措施避免和减少消化道损伤发生。

下面主要讲讲阿司匹林对胃、十二指肠的损伤及预防。

阿司匹林对胃粘膜损伤机制
阿司匹林,服药3、4天后胃粘膜即可发生损伤,3个月时达高峰。

服药12个月内为消化道损伤的多发阶段,12个月后消化道损伤发生率降低,但仍明显高于普通人群。

阿司匹林长期使用的最佳剂量为75~100 mg/d,但小剂量阿司匹林仍可导致消化道损伤。

阿司匹林可直接刺激、损伤胃粘膜,但更主要的是阿司匹林口服吸收后可抑制环氧合酶的活性,使内源性前列腺素合成减少,从而导致胃粘膜血流量、粘液、碳酸氢盐合成分泌减少,胃粘膜保护作用削弱。

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虽然减少了其对胃粘膜的直接刺激,但它吸收入血后经过全身作用依然会导致胃粘膜保护屏障受损,因此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一样会对胃粘膜造成伤害。

阿司匹林对胃粘膜损伤的表现
服用阿司匹林后,胃粘膜可发生充血水肿、糜烂、溃疡,甚
至出血、穿孔。

患者或多或少有反酸烧心、恶心、食欲差、腹胀、腹痛等症状,严重时可发生上消化道出血(呕血、黑便)。

阿司匹林所致溃疡,多为无痛性,胃溃疡较十二指肠溃疡更多见,易发生出血及穿孔。

据研究,不同剂型阿司匹林引起的消化性溃疡及消化道出血的危险无明显差异。

阿司匹林引起消化道出血的高危人群:
■年龄≥65岁■有消化道溃疡或出血病史■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联合抗血小板治疗(如氯吡格雷)■联合抗凝治疗(如华法林)■联合使用其它非甾体类抗炎药■联合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治疗阿司匹林所致消化道损伤的初期症状易被忽视,故一旦出血危险较高,对于有用药史的患者,不应忽视任何症状及体征变化。

阿司匹林导致的消化道损伤风险随患者年龄和药物剂量增加而明显增加,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和联合用药也增加其危险性。

需高度重视75岁以上的高龄患者服用阿司匹林的风险
尤其对75岁以上的高龄患者,长期服用阿司匹林会导致大出血和死亡的风险升高,这远远超过了人们的想象,发表在《Lancet》上的一项英国研究证实了这点。

大约40%的75岁以上英国人每天服用阿司匹林,而那些曾经患过心脏病和中风的患者也被推荐终身服用阿司匹林。


于曾经犯过心脏病的人来说,阿司匹林确实有预防效果,能够将心脏病再次复发的风险降低20%。

但每年在英国有20000起大出血事件和3000起死亡是由阿司匹林及其它抗血小板药物引起的。

对于65岁以下、75至84岁、85岁以上的人群来说,每天服用阿司匹林来预防中风或心脏病发作,每年需要进医院治疗的出血事件的发生率分别是1.5%,3.5%和5%。

而每年发生致命的出血的事件的概率分别是0.5%,1.5%和2.5%。

对于75岁以下的人,出血风险较低。

而对于75岁以上的人来说,严重出血的风险更高,但这种风险是可以通过同时服用质子泵抑制剂来预防的。

服用阿司匹林的患者,同服质子泵抑制剂,可使出血的风险降低70%到90%,但目前只有少数的情况下医生会开这个处方。

牛津血管研究项目对曾经患过中风或心脏病并且服用抗血小板药物(主要是阿司匹林)的3166名患者进行了追踪。

在10年的时间中,其中314名患者因出血而进入了医院。

分析表明,出血的风险,尤其是致命性的出血风险会随着年龄增加而上升。

研究人员相信,合用质子泵抑制剂的人少,一方是由于它有副作用,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人们对出血风险的低估。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服用阿司匹林的人群出现致命出血状况的风险也在增加。

该研究结果对于选择阿司匹林作为初级预防措施的人也有
影响,也就是说,对于没有患过心脏病或中风的人来说,阿司匹林能够降低癌症风险。

这也是大约一半75岁以上英国老年人每天服用阿司匹林的原因。

英国谢菲尔德大学心脏病专家顾问Tim Chico博士说:“任何药物处方都是益处与风险之间的平衡,阿司匹林也不例外。

所以,如果在发生了中风或心脏病之后医生开出了阿司匹林的处方,那么患者就不应该停止服药,因为停止服药会导致中风或心脏病再次发生。

然而,我强烈建议,如果有人想要通过服用阿司匹林来预防癌症或心脏病(不是用于次级预防),那么首先应该跟医生讨论一下。


无论什么年纪,已经服用阿司匹林的人在没有与医生商量的情况下都不应该突然停止服用阿司匹林。

而75岁以上的人应该在服用阿司匹林的同时服用质子泵抑制剂。

而对于没有心脑血管疾病风险的普通老年朋友,长期服阿司匹林,不是益寿延年,而是处在各种副作用风险中。

特别是以下几类人,服用阿司匹林应慎重咨询医生意见:
1. 哮喘患者服用阿司匹林可能出现剧烈哮喘
2. 有胃出血、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等消化系统病史者
3. 需要拔牙或手术的人,在术前一周也应该停用阿司匹林
2012年,抗血小板药物消化道损伤的预防和治疗中国专家共识指出:
1. 为减少抗血小板药物的消化道损伤,应规范使用抗血栓药
物,并按流程对高危患者进行评估和筛查;2. 严格掌握长期联合应用抗血栓药物的适应证,并调整至最低有效剂量;3. 建议对长期服用抗血小板药物的患者需事先筛查并根除幽
门螺杆菌,对高危患者同时给予有效抑酸药物,首选质子泵抑制剂,不能耐受者,可给予H2受体阻止剂。

4. 对于阿司匹林所致的溃疡、出血患者,不建议氯吡格雷替代阿司匹林治疗,推荐阿司匹林联合质子泵抑制剂治疗。

综上所述,预防阿司匹林消化道损伤的策略:
1. 75岁以上人群服阿司匹林发生严重消化道出血风险很高,并可引起死亡。

故75岁以上者服阿司匹林者需常规合用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艾司奥美拉唑、潘托拉唑、雷贝拉唑等。

2. 对75岁以下的患者,服阿司匹林相对安全,但引起的消化道并发症如胃糜烂、消化性溃疡、出血者也不少见。

因此,服阿司匹林前,需常规检查胃镜、幽门螺杆,如有幽门螺杆菌感染,不管有无胃病均必须先行根除;如有明显胃糜烂、消化性溃疡者,需先行药物治疗;如过去有消化道出血者,也需同时服用质子泵抑制剂以防发生严重出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