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音乐赏析

合集下载

中国器乐赏析

中国器乐赏析

中国器乐赏析
中国器乐作品是中国传统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反映了中国古代文化和音乐的精髓,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以下是几首经典的中国器乐作品赏析:
1.《二泉映月》:作曲家为古琴演奏家傅聪。

这首曲子以古琴为主要乐器,表现了中国古代文人墨客对月亮的赞美和思念。

曲子以缓慢的旋律开头,逐渐加快节奏,达到高潮,然后再慢慢地结束。

整首曲子旋律优美、简洁,表现了中国古代文人的情感和精神。

2.《梅花三弄》:作曲家为明代琴师姚履仁。

这首曲子以古琴为主要乐器,表现了中国古代文人墨客对梅花的赞美。

曲子分为三个部分,分别表现了梅花的形态、花香和花意。

整首曲子旋律简洁、清新,表现了中国古代文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的追求。

3.《大鼓打碗》:作曲家为清代民间艺人。

这首曲子以大鼓和碗为主要乐器,表现了中国民间音乐的独特魅力。

曲子以激烈的鼓点和碗声开头,逐渐加快节奏,达到高潮,然后再慢慢地结束。

整首曲子节奏明快、热烈,表现了中国人民的豪迈和热情。

4.《广陵散》:作曲家为唐代琴师吕洞宾。

这首曲子以古琴为主要乐器,表现了中国古代文人墨客对广陵的赞美。

曲子分为三个部分,分别表现了广陵的山水、人文和风情。

整首曲子旋律婉转、悠扬,表现了中国古代文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以上这些中国器乐作品都是经典之作,它们以不同的方式表现了中国
古代文化和音乐的精髓,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值得广大音乐爱好者欣赏和品味。

中国器乐作品赏析

中国器乐作品赏析

中国器乐作品赏析
作为人工智能,我无法感知和感受器乐作品的情感和魅力。

但是,我可以为您提供一些经典的中国器乐作品,供您欣赏和了解。

1.《千本樱》
这是一首由中国二胡大师闵惠芬演奏的曲子,原曲来自日本歌
曲《千本樱》,将传统的二胡音乐与现代的曲风相结合,音乐流畅
优美,略显忧伤。

2.《草原》
这是一首由著名的蒙古族音乐家吴尊林创作的器乐作品,以蒙
古草原的远景为背景,演绎了草原的壮美和刚毅。

3.《梁祝》
这是一首由中国古筝演奏家吕继宏演奏的曲子,以中国古典爱
情传说梁山伯与祝英台为主题,旋律优美动听,表现出深沉的情感。

4.《茉莉花》
这是一首由中国民乐演奏家郭文景演奏的曲子,是一首非常著
名的中国民乐作品,流畅的旋律和雅致的音乐风格,展现了中国古
典民乐的深厚内涵。

5.《黄河颂》
这是一首由管弦乐队演奏的中国传统器乐作品,曲子中的旋律
富有感染力和激情,表现出黄河壮阔的景象和中华民族的气魄。

以上是一些经典的中国器乐作品,每首曲子都有其独特的音乐风格和韵律美,希望能为您带来一些欣赏和了解的乐趣。

中国古典音乐鉴赏赏析论文

中国古典音乐鉴赏赏析论文

中国古典音乐鉴赏赏析论文中国古典音乐是我国流传上千年来的音乐精华,古典音乐精品流芳百世,蕴含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魂在其中。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中国古典音乐鉴赏论文,供大家参考。

中国古典音乐鉴赏论文篇一:《试论中国古典诗歌鉴赏的蒙太奇思维》摘要:影视的蒙太奇时空重组“对位”于文学艺术中就是诗歌意象包容连续、平行、重复、对比、隐喻、心理等诸多形式的主观组接,于是就有了富于时代审美特征与多元审美优势的影视诸多蒙太奇形式运用、印证于中国古典诗歌的鉴赏中,并成为中国古典诗歌鉴赏的现代特征与流行倾向之一。

关键词:诗歌鉴赏蒙太奇思维时代与多元审美视觉流行倾向诗歌意象删繁就简的实词直接组接,时空主观重组所造就的不受物理规律限制只受思维规律约束的特殊艺术时空,在隐喻、双关、比兴、夸张中激发接受者的想象力并赋予画面别开生面的新生寓意①,以及诗歌“活隐喻”的使用传达出符合主观情感逻辑的“心象”等,其实都可谓影视蒙太奇的主观组接。

一、诗歌连续蒙太奇诗歌连续蒙太奇的筋节主要在于“赋”的手法的灵活运用。

虽然诗歌叙事无法直接展示同时异地发生的情节,难于突出复线情节的对列关系,但同一事件中关联情节的倒叙、插叙或闪回同样具有跳跃交错时空的艺术魅力。

晏几道《临江仙》云:“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

去年春恨却来时。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记得小初见,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如果运用连续蒙太奇思维来分析,上片前两句以“环境”镜头抒写主人公的室近人远、孤寂难耐、借酒浇愁,第三句以“闪回”镜头诠释前两句孤独伤感之原因在于“春恨”绸缪往复的无以释怀。

四五句以形象的画面感叹落英飘零之际雨燕尚可朦胧双飞、人却只能于庭中迷惘孤伫,构成情节内部的对比蒙太奇。

下片在时空切换中回忆曾经的邂逅一见钟情。

首句镜头以简化笔法勾勒小形象,自然铺叙;次句镜头特写清纯美女的衣物――两重心字罗衣,有极大的想象创造空间;三句转为小弹琵琶近景,可以想见在脉脉含情的文曲琵琶声中传递着怎样的羞涩暗恋、无语心许之意;末二句镜头推移成明月照耀下不忍别离的无言场景,然而今日明月偏又多情、绵绵独照,可小在哪呢?镜头的腾挪跳跃,曲折深婉地表达了抒情主人公过去的温馨回忆与现实的苦闷相思。

中外音乐简史及名作赏析

中外音乐简史及名作赏析

中外音乐简史及名作赏析音乐起源于劳动,它是一种有组织、节奏性的声音,音乐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世界各地各个时期都留下了丰富多彩的音乐文化遗产。

我们今天来共同探讨一下中外古典音乐及民间歌舞。

一、中国古代音乐1、代表人物和作品《周易》; 《尚书》 ;《诗经》 ;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中国近代音乐(冼星海等);中国现代音乐。

2、主要特点:具有系统性,礼仪性,简朴性,等级性,哲理性,创造性。

二、外国古代音乐三、民间歌舞、说唱音乐与器乐;宗教音乐。

五、佛教与道教音乐;古代乐舞。

六、东西方音乐比较(民族特征,思维特征) 1、乐理学:原始人类在口头上记载音律,并用以演奏或吟唱。

2、历史学:世界音乐史的开端是从古希腊起,最早可以追溯到巴赫。

3、心理学:对后世音乐影响最大的是亚里士多德,而真正把音乐看作一门艺术的则是柏拉图。

4、生理学:耳朵是音乐的“感受器”,无论是自然的,还是人工制造的。

5、实践学:乐器的改良、音乐家们的亲身参与、发达的科技手段为音乐提供了技术支持。

四、佛教与道教音乐;萨满教音乐。

七、世界三大宗教音乐比较:基督教——弥撒曲、圣咏、赞美诗、神剧。

伊斯兰教——祈祷词、吟诵调、赞颂诗、哀悼调。

中国道教——祭祀、法事音乐。

八、东西方节日庆典活动与世俗音乐的联系;中国节日庆典活动与世俗音乐关系密切,比如春节:拜年、舞狮舞龙、锣鼓队。

九、世界各民族节日庆典活动与世俗音乐关系密切,比如春节:秧歌、高跷、龙灯、烟花爆竹、舞狮舞龙、剪纸、舞蹈、灯谜、茶馆、糖球、放鞭炮、猜灯谜。

十、日本民谣与日本古典音乐,重视传统的和歌、长歌、谣曲。

十一、古代希腊音乐与西方音乐,欧洲中世纪音乐,中世纪音乐的三次复兴;十二、西方民间歌舞,其中格林卡与格里格是两位杰出的作曲家。

十三、现代音乐的代表人物及作品:现代音乐之父——勋伯格;摇滚乐之父——崔健;中国的聂耳、冼星海。

十四、世界三大乐器家族;钢琴家族;管风琴家族;键盘乐器家族。

中国传统音乐欣赏

中国传统音乐欣赏

中国传统音乐欣赏中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传统,其中之一就是传统音乐。

中国传统音乐以其独特的旋律、各种乐器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而享誉世界。

本文将介绍中国传统音乐的特点、流派以及著名的曲目,带领您进入这美妙的音乐世界。

中国传统音乐以其深沉、恬静、舒缓的风格而迷人。

它强调气韵生动、柔软和谐的表演风格,与西方音乐的均衡对称对比鲜明。

中国传统音乐的乐器多种多样,包括古筝、琵琶、二胡、笛子等。

这些乐器产生的声音独特而美妙,带给人们一种回归自然、沉浸于音乐的愉悦感。

中国传统音乐可以分为几个不同的流派。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宫廷音乐(又称为文人音乐)和民间音乐。

宫廷音乐起源于古代宫廷,以其优雅和高雅的风格而著名。

它是皇帝和贵族们享受和表演的音乐,因此享有崇高的地位。

而民间音乐则源于人民生活和劳动中,常常带有朴实自然的风格,讲述着普通人的喜怒哀乐。

中国传统音乐有许多著名的经典曲目,其中最受广大人民喜爱的包括《百鸟朝凤》、《二泉映月》等。

《百鸟朝凤》是一首西北民间音乐,描绘着大自然的美丽景色和鸟儿的欢歌。

这首音乐通过琵琶、古筝等乐器的演奏,展现出了自然界的神奇和美妙。

《二泉映月》则是二胡家喻户晓的代表作,以其悠扬的旋律和深情的表达而著名。

中国传统音乐的欣赏可以通过多种形式进行,如音乐会、表演、演奏等。

中国有许多知名的音乐家和乐团,他们通过演奏传统乐曲,使得中国传统音乐得以传承和发展。

此外,中国传统音乐也被广泛运用在电影、电视剧和舞台剧等艺术表演中,为作品增添了独特的魅力。

总之,中国传统音乐以其独特的旋律、各种乐器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而广受欢迎。

它以其舒缓、柔和的风格和表达方式,带给人们一种沉浸在音乐之中的美妙感受。

通过欣赏中国传统音乐,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和感受中国的文化传统。

无论是在音乐会上聆听演奏,或者在电影中欣赏剧情穿插的音乐,都能够带给我们愉悦和感动。

让我们一起走进中国传统音乐的世界,感受音乐所带来的无限魅力吧!。

中国民乐十大名曲赏析

中国民乐十大名曲赏析

10.梁祝(小提琴协奏曲)何占豪陈钢
《梁祝》是以中国民间故事《梁山伯与祝英台》为题材,以梁山伯与祝英台的事故较有代表性的 三段剧情————相爱、抗婚、化蝶为主要内容
百万书库 百万工具 期刊杂志 有声读物 菩提心者 国宝档案
百万图库 主题模块 百家讲坛 动态素材 博客制作 百年中国
百万音乐 立地书厨 英语拼音 幽默大全 精品主题 书法长廊
中国民族音乐源远流长底蕴深厚遗产非常丰富从上千首民乐中选出二十首候选曲目难免会出现不能囊括各个地区各种风格的曲目的情况而且在挑选时主办者还考虑到了以后要将部分曲目制作成动画片故事性强的曲目会比较容易表现太抽象的曲目则因不好表现而被割舍
中国民乐十大名曲赏析
动态 - 香儿 - xianger
中国民乐十大名曲赏析
中国民族音乐源远流长,底蕴深厚,遗产非常丰富,从上千首民乐中选出二十首候选曲目, 难免会出现不能囊括各个地区各种风格的曲目的情况,而且在挑选时主办者还考虑到了以后要将 部分曲目制作成动画片,故事性强的曲目会比较容易表现,太抽象的曲目则因不好表现而被割 舍。而评委则主要由北京音协的成员组成。 十大民乐简介: 1.梅花三弄(编钟与乐队)彭修文改编 《 梅花三弄》原是一首古琴曲,“三弄”就是演奏三遍的意思,是中国传统乐曲的一种曲体,旋律 优美刚劲,清秀高雅。
6.彩云追月(民乐合奏)任光曲彭修文改编 乐曲集中了广东音乐特色,以富于中国民族色彩的五声性旋律,通过不同乐器的演奏,形象地描 绘了南国景色和皓空的迷人景色。
7.不屈的苏武(二胡协奏)彭修文曲 乐曲选自中国古代历史故事,乐曲以二胡协奏的形式通过风雪孤忠,思汉怀乡,执节荣归三个乐 章表现了苏武热爱祖国的坚贞诚挚的情怀。 8.交响诗《流水操》(民乐合奏)彭修文曲
2.月儿高(民乐合奏)古曲彭修文改编 原为一首琵琶曲,乐曲描述了祖国山河美丽壮阔的夜色,借以抒发热爱祖国的激情。

中国音乐史与名作赏析电子版

中国音乐史与名作赏析电子版

中国音乐史与名作赏析电子版
中国音乐史:
中国音乐史可以追溯到5000年前的三皇五帝时期。

那个时候的音乐独
具特色,以笛子、箫、鼓为主,被称为“神乐”。

在唐朝时期,音乐再
次繁荣,被称为“盛唐乐”。

宋朝时期,音乐变得更加精致,具有时代
特点,被称为“宋朝乐”。

明代时期,音乐变得更加独特,融合了蒙古、满族等民族的音乐元素,被称为“明朝乐”。

清朝时期,民间音乐达到
了鼎盛,被称为“清朝音乐”。

名作赏析:
1.《月光下的凤尾竹》:这是一首中国古代的箫曲,由清朝鼓山刘氏演奏家刘天华所作。

曲子抒发了对祖国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曲
调流畅、优美,是箫曲中的佳作之一。

2.《渔-舟唱晚》:这首清唱曲是元代文人高启所作,其旋律曲调自然
优美,旋律优雅动人,曲调流畅,表现出对水乡自然景致的热爱和对
幸福生活的向往。

3.《梅花三弄》:这首琵琶曲是明代文人冯梦龙所作,曲子结构清晰,旋律流畅,意境深远,表现出“梅花三弄,秋霜过后,人人盼来,花满
春枝”的美好愿景。

4.《千里之外》:这是一首越剧,由王文娟演唱,是杨洪基作词,沈小岑作曲,曲调悠扬,深情而含蓄,表达了对故乡、亲人的思念之情。

5.《草原祥云》:这首蒙古族歌曲由加卜勒宝力格作词,蒙古族音乐家
宝音茹巴依演唱,曲调磅礴豪迈,表达出草原上独有的壮美景象,歌颂着美好生活和幸福的未来。

中国音乐作品赏析

中国音乐作品赏析

▪▪▪▪▪▪▪▪▪▪▪▪▪▪(1)二胡独奏曲:《二泉映月》1、作者简介:▪阿炳,原名华彦钧,阿炳是他的小名。

生于1893年7月,卒于1950年12月。

阿炳二十多岁时,患了眼疾,又死了父亲,贫病交加,眼疾恶化,双眼相继失明,从此,人家便叫他瞎子阿炳。

阿炳从童年起就同他父亲华雪梅学习音乐。

华雪梅是一位道士,是当地道教音乐界所公认的技艺杰出的人材,阿炳的音乐修养最初主要的基础出于道家音乐,而且是出于家传。

阿炳双目失明后得不到有钱的斋主的欢迎,只能离开道门,开始以卖唱为生。

▪在无锡市里,一位戴着墨镜,胸前背上挂着笙、笛、琵琶等乐器,手里拉着胡琴,在街头上行走的,这人便是阿炳。

私生子的社会地位,使他自幼遭人冷眼和歧视,但也形成了他倔强和敢于反抗的性格。

他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饱尝了人间的辛酸与欺凌。

▪阿炳纯粹靠奏唱来维持生活,他从来没有做过向人乞怜的样子,他在黑暗、贫困中挣扎了几十年,他对痛苦生活的感受,通过他的音乐反映出来,没有因为生活艰难困苦而潦倒、庸俗,相反,他的音乐透露出一种来自人民底层的健康而深沉的气息。

阿炳用他的生命凝成了《二泉映月》等不朽作品。

在解放后,当人民政府派人去关心他,去整理他的音乐作品时,他却无法了愿,突然吐血病故了。

2、一系列的因素造就了他超人的毅力与卓越的才华:1)能够演奏多种民族乐器;2)受道教音乐和民间音乐的熏陶;3)具有很高的音乐天赋;4)坎坷不平的人生经历。

3、流传于世的作品:▪三首二胡曲:《二泉映月》、《听松》、《寒春风曲》;▪三首琵琶曲:《大浪淘沙》、《昭君出塞》、《龙船》。

其中《二泉映月》获二十世纪华人经典音乐作品奖。

4、曲名的来历:乐曲本来是没有标题的,而是即兴商定的,因此我们对音乐的理解不应完全借助于标题,把它看作是一首以描绘景色为主的作品,而应从乐曲本身的音乐表现进行恰当的、合乎情理的分析。

二泉映月:无锡惠山二泉享有天下第二泉的美称,是阿炳常去游玩的地方。

他双目失明后,才奏出《二泉映月》一曲,用音乐形象来描绘他想象中的旧时曾目睹的美丽风景,而他当时所感到的却是漆黑一片,这就使得他在婉转优美的旋律中,时时流露出伤感苍凉的情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森吉德马》



《森吉德马》(管弦乐曲)——贺绿汀曲 《森吉德马》管弦乐曲。这是作曲家贺绿汀根据内蒙古民歌 改编的一首具有强烈民族风格的器乐作品,写成于1945年。 森吉德马是一个蒙古族少女的名字。作者对这首民歌旋律加 以精心的发展,采用复调作曲手法和配器上的色彩变化,体 现了蒙古族人民淳朴憨厚的性格。 全曲分为两段。第一乐段以缓慢和宁静的旋律,描写辽阔草 原和无边沙漠的大自然景象。表现了作者热爱祖国的深厚感 情。第二乐段主题仍采用第一主题的素材,但加快了速度, 编曲配器上也作了变化,使那段缓慢抒情的音乐倾刻之间变 为欢快、热烈的载歌载舞的场面,写出了蒙古族人民欢庆解 放的喜悦心情。
中国音乐赏析
一、民歌
按民歌内容可以分为以下六类,劳动歌、时
政歌、仪式歌、情歌、儿歌、生活歌。
北方草原文化民歌区
这个民歌区主要处于现在的内蒙古自治区,以蒙古 族民歌为代表。 民歌可分“长调”、“短调”两大类,“长调”民 歌特点是字少腔长,富有装饰性,音调嘹亮悠扬, 节奏自由,反映出辽阔草原的气势与牧民的宽广胸 怀。牧歌、思乡曲、赞歌等大多属于长调。闻名的 曲目有《辽阔的草原》、《小黄马》、《牧歌》等。 “短调”特点是结构短小,节奏规整,不少叙事歌、 情歌、婚礼歌都属于“短调”。著名的短调民歌有 《森吉德马》、《嘎达梅林》等。
东北部平原民歌支区
该区包括山东、河北、河南东北部、江苏北
部等黄河下游地带 代表性民歌有《小白菜》、《画扇面》、 《沂蒙山小调》、《小看戏》等等。
《沂蒙山小调》


人们根据形势的不断发展,对歌词内容相继作了修改、充实 和完善,渐渐撇开了反对黄沙会的词句,换上了抗日救国, 反动投降的内容,给它注入了更强的时代精神。建国以后, 在长期的流传过程中,经过群众的不断加工修改,保留了原 作的前两段歌词,第三段成为新词,方成今日的歌颂沂蒙山 区风光的民歌——《沂蒙山小调》。《沂蒙山小调》是带有 山歌风格的小调。 选用传统民歌《十二月调》的旋律,填上了《打黄沙会》的 歌词,很快在鲁南地区传播开来。后来,有人将《打黄沙会》 的歌词做了改动,删去了揭露黄沙会反动本质的内容,保留 了歌颂共产党的内容,增补了赞美沂蒙风光的内容。

藏族民歌区
民歌演唱活动大都与佛教节日有关,民歌中
不少是与舞蹈结合在一起的,如“囊玛”、 “堆谢”、“果谢”、“锅庄”等歌舞品种。 闻名的民歌有《北京的金山上》等
西南高原
这一民歌区包括云南、贵州、广西等地的少
数民族地区一带 侗族代表性的曲目《桂花开放贵人来》、 《阿细跳月歌》、《小河淌水》等
《走西口》

古老的山西民歌《走西口》,据说它已经流传了一 两百年。这首歌不但山西人会唱,山西邻近的内蒙、 陕西,甚至更远一点的宁夏、青海、甘肃也有许多 人会唱。
中国有句老话叫“十里不同音”,说的是民歌 有很强的地域性。之所以西北许多地方的人会唱 《走西口》,原因大概是,当时有许多山西人曾到 过这些地方,他们中的一些人一直在唱这首歌,时 间长了,当地人也学会了。
《嘎达梅林》讲述了70年前蒙古族英雄嘎达梅林率领各族人民 奋起反抗侵略的故事。

《嘎达梅林》 汉译歌词 南方飞来的小鸿雁啊 不落长江不呀不起飞

要讲造反的嘎达梅林 是为了蒙古人民的土地 天上的鸿雁从南往北飞

要说起义的嘎达梅林
是为了蒙古人民的土地 北方飞来的大鸿雁啊 不落长江呀不起飞
《茉莉花》
我国很多地方都有民歌叫《茉莉花》,东北、
陕西、河北、江苏都有《茉莉花》,但是同 名不同曲,而江苏的民歌《茉莉花》只有一 首,就是这首《茉莉花》。
二、民乐
江南丝竹是流行于江苏南部、浙江西部、上海地区 的丝竹音乐的统称。因乐队主要由二胡、扬琴、琵 琶、三弦、秦琴、笛、箫等丝竹类乐器组成,故名。 在这些地区的城市和农村都很流行丝竹乐,但风格 完全不同。城市丝竹乐风格典雅华丽,加花较多, 流传很广;而农村则常用锣鼓,气氛热烈,风格简 朴。 江南丝竹曲目丰富,传统乐曲有《中花六板》、 《三六》、《行街》、《四合》和《云庆》等。聂 耳曾改《倒八板》为《金蛇狂舞》,很快风靡全国;

江淮民歌支区
该区包括淮河流域的苏北、安徽大部以及河
南东南部地区、西面以大别山与江汉民歌区 为界 闻名的曲目有《凤阳花鼓》、《王三姐赶 集》、《打麦歌》、《彼根芦柴花》等。
江浙平原民歌支区
该区包括江苏南部、上海、以及浙江大部,
地处长江下游, 闻名的曲目有《紫竹调》、《无锡景》、 《茉莉花》、《哭七七》、《对鸟》等。
西北部高原民歌支区
该区包括山西、陕西大部、河南西北部、内
蒙河套地区以及甘、青、宁汉族聚居地区。 民歌以山歌最为突出.包括有“信天游”、 “山曲”、“爬山调”以及“花儿”。 全国闻名的曲目有《走西口》、《赶牲灵》、 《兰花花》、《推炒面》、《五哥放羊》、 《刨洋芋》、《绣金匾》、《三十里铺》等。
பைடு நூலகம்

是为了追求太阳的温暖哟
反抗王爷的嘎达梅林 是为了蒙古人民的利益 天上的鸿雁从北往南飞 是为了躲避北海的寒冷哟 造反起义的嘎达梅林 是为了蒙古人民的利益
新疆民歌区
这个民歌区地处新疆,以维吾尔、哈萨克民歌为代 表 维吾尔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其歌舞艺术以 “十二木卡姆”闻名于世。 维吾尔民歌闻名中外的民歌有《阿拉本罕》、《半 个月亮爬上来》、《达坂城的姑娘 》、《送我一 朵玫瑰花》等 哈萨克族民歌有《玛依拉》、《等我到天明》等
《小河淌水》

这是一首来自于大理白族自治州一个名叫弥渡的云 南民歌。歌词质朴自然,富于想象。全曲是羽调式, 五个乐句,速度稍慢,以从容舒展、比较自由的节 奏和回环起伏、清新优美而具有云南地方特色的旋 律,描绘了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深远意境:银色的 月光下,周围一片宁静,只有山下小河不时发出潺 潺的流水声。聪慧美丽的阿妹,见景生情,望月抒 怀,把对阿哥的一片深情,倾注在优美的旋律中。 柔婉的歌声,深厚的情谊,随着小河的流水,飘向 阿哥所在的地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