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史第三章
中国近代史第三章

金 陵 机 器 局
福州船政局建造的 “建安舰”
福州船政局造船厂
D天津机器局:(1867,崇厚) 是清政府特令三口通商大臣崇厚于1867年 在天津创办的机器厂,丹麦驻天津领事英 国人密妥士为总管,觅雇工匠,先后建成 东、西两局. E湖北枪炮厂(1890,张之洞) 1890年张调任湖广总督,把他在两个总督 任内即筹办的枪炮厂随之迁移至湖北汉阳 设立湖北枪炮厂,从德国购买机器,制造 克虏伯后膛炮等。在华中一带是一所重要 的大型工厂。
二、洋务运动的产生
(一)关于“洋务”和“洋务运动” “洋务”一词的内容较广泛,重心在于 外交。 “洋务运动”一词则有所专指,不包括一般的外交活动, 而基本属于 “富国强兵”的内政范围。历史学家把部 分清朝官员从十九世纪六十年代至九十年代从事的“富 强之计”,包括创办军事工业和民用企业、设立新式学 堂和派遣留学生、建设近代海军的一系列实践活动,称 为洋务运动。
关于洋务派军事工业的性质问题 对其资本主义因素估价较充分一派 有的认为它以封建性为主导,兼有一定 的资本主义因素。
④军事工业的作用。
A:加强了清王朝镇压人民的力量,维护了 清王朝的统治。 B:加强了清王朝低御外侮的力量,战争的 失败,不是由于清朝办了洋务运动,而是 因为洋务运动没有办好。
民用工业
官办 官商合办 官督商办
开平矿务局 开平
上海 汉阳铁厂 汉阳
太平洋 轮船招商局
上海机器织布局
③民用企业的性质: 这些民用企业与军事工业不同,已是地道 的资本主义性质的企业。但在经营管理方 面,也还有浓厚的封建色彩 (4)其他洋务事业: ①兴办学堂: 同文馆 上海和广州还成立了类同的广方言馆。 工业技术和军事专业学校
近代史纲要第3章

教学目的:
• 了解辛亥革命的背景与历史条件。 • 掌握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准备活动、基本 理论及其改良派论战的基本情况。 • 熟悉武昌起义、帝制覆亡、民国建立与 袁世凯窃国的过程。 • 分析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与失败原因。 • 对辛亥革命进行正确认识和正确评价。
教学重点与难点:
——刘少奇:《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的报告 》
二、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活动 1、孙中山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开始 • 1894年,孙中山上书李鸿章遭到拒绝,放弃了 改良思想。 • 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组织兴中会,提出了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的革 命纲领,并筹划发动反清起义。 • 1904年,孙中山发表《中国问题的真解决》, 指出只有推翻清朝政府的统治,变君主政体为 中华民国,才能真正解决中国的问题。 • 以上表明,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在 踏上革命道路之时,就高举起民主革命的旗帜, 并选择了以武装起义推翻清王朝统治的斗争方 式。
经典论述:
清朝的统治,在革命势力迅速发展的情势下,已经不 能维持下去。为了维持自己的统治,为了欺骗人民和 抵制人民的革命,在将近五十年前,清朝统治者宣布 了“预备立宪”,并且公布了一个“宪法大纲”。这 个“宪法大纲”的主要目的是要保存封建专制制度, 虽然在表面上不能不许诺人民一些要求,但是人民不 相信这种许诺是真的,不相信这种“立宪”能使中国 进步。人民抵制了这种骗人的“立宪”。
辛 亥 秋 保 路 死 事
黄花岗起义后就义烈士
纪
念 碑
二、中华民国的建立
1、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宣告成立 •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 改国号为“中华民国”,正式成立中国 民国临时政府。 • 南京临时政府是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性 质的革命政权。南京临时政府制定的各 项政策措施,集中代表和反映了中国民 族资产阶级的愿望和利益,在相当程度 上也符合广大中国人民的利益。
中国近代史-自考-第三章-辛亥革命

第三章辛亥革命(资产阶级革命派推翻清政的革命活动)一、辛亥革命的历史条件(一)辛亥革命前,中国的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1、20世纪初,列强对中国侵略日益扩大,民族危机加深。
《辛丑条约》后,列强对清政加强控制,加强扩大在华的经济实力——投资规模急速扩,铁路、矿山的利权成为掠夺目标。
2、各国列强瓜分掠夺中国土地加重,国家独立、主权、土地都被严重破坏,民族危机日益加重。
1904~1905,日、俄争华利益,在东北,开战。
清政“局外中立”。
日本战胜,俄国转让东北南部所取的一切权益。
同时,英国侵入,德国争夺英国在华势力围的长江流域。
(二)社会矛盾激化,民变四起。
清政对外赔款,对“新政”,财政开销巨大,社会矛盾激化,全国民变、爱国运动四起。
(1901~1911,财政开销增4倍,人民负担沉重,开始反抗——反洋教斗争,农民、手工业者的抗捐、抗税和抢米斗争,工人罢工斗争,少数民族与会党的起事。
1902~1911,各地民变1300多起。
拒俄、拒法、抵制美货等爱国运动,收回利权运动,保路运动等。
在这些运动中,资产阶级为主角。
全国性的民变和爱国运动,反映人民开始清醒,社会动荡,暴风雨将来临。
)(三)清末“新政”及其破产。
1、《辛丑条约》签订——标志慈禧太后为首的清政府彻底放弃抵抗列强,成为“洋人的朝廷”清政为得到外强信任,平息乱,拉拢改良派,在1901.4设立督办政务处,宣布实行“新政”。
2、清末“新政”的主要容(1)改革官制,整顿吏治。
1901.7,该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前”,新设商部、学部、巡警部等中央部门。
(2)改革兵制,训练新军。
各省建武备学堂,裁去绿营、防勇(3)改革学制,提倡新学。
1906,废除科举考试(4)奖励工商,兴办事业。
颁布《商律》,奖励兴办实业有贡献的人(5)A. 迫于外压力,1906,宣布“预备仿行宪政”;1908,颁布《钦定先发大纲》,学习日本实行君主立宪的宪法,但又规定9年的预备立宪期限。
中国近代史纲要第三章

二、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活动 1、孙中山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开始
孙中山(1866.11.12— 1925.03.12),名孙文,字载之, 号逸仙。中国近代民主主义革命 的先行者,中华民国和中国国民 党创始人,三民主义的倡导者。 首举彻底反封建的旗帜,“起共 和而终帝制”。1905年成立中国 同盟会。1911年辛亥革命后被推 举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40 年,国民政府通令全国,尊称其 为“中华民国国父”。1929年6 月1日,根据其生前遗愿,将陵 墓永久迁葬于南京紫金山中山陵。
2、革命派的宣传与组织工作
章 炳 麟 的 早 期 革 命 活 动
邹 容 、 陈 天 华 的 革 命 宣 传
同 盟 会 的 成 立
革 命 党 人 的 早 期 武 装斗 争
一 、 封 建 帝 制 的 覆 灭
中 华 民 国 成 立
中 华 民 国 临 时 约 法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和局限
辛亥革命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是中 国人民为救亡图存、振兴中华而奋起革命的一个里程碑,是20世 纪中国第一次历史性巨变,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 第一,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使中国反动统治者在政 治上乱了阵脚。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在中国再也不能建立起比较 稳定的统治,从而为中国人民斗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第二,辛亥革命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 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政府,使民主共和的观念开始深入人心。 第三,辛亥革命给人们带来一次思想上的解放。辛亥革命激发 了人民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觉醒,打开了思想进步的闸门。 第四,辛亥革命促使社会经济、思想习惯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发 生了新的积极变化。这些变化不仅改变了社会风气,也有助于人 们的精神解放。 第五,辛亥革命推动了亚洲各国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
近现代史纲要——第三章 辛亥革命

“三民主义”之评 价 三民主义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出现 的比较完备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它 以民族主义为基础,以民权主义为核心, 以民生主义为重要补充,反映了旧民主主 义革命时期的历史特点,符合当时中国人 民要求民族独立、民主权利的愿望,对推 动革命的发展产生了重大而积极的影响。
第二节 辛亥革命与建立民国
孙中山开始认 识到,只有推 翻清朝封建专 制制度,才能 够拯救中国。
李鸿章衙门大院(天津)
1、兴中会成立 1894年11月,孙中山 在檀香山华侨中建立兴中 会。入会秘密誓词为: “驱除鞑虏,恢复中国, 创立合众政府”。1895年 2月,孙中山在香港成立 兴中会总部。兴中会的建 立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革 命派的初步形成,表明孙 中山正式走上革命道路。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三章 辛亥革命 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以反对 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为 目的的革命,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在中国近现代史上 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毛泽东在延安
毛泽东高度评价 辛亥革命。1939年5月 4日,他在延安举行的 五四运动20周年纪念 会上指出: “中国反帝反封 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 命,正规地说起来, 是从孙中山先生开始 的。”
湖 北 军 政 府
人物介绍:
黎元洪,湖北黄陂人。曾在天津北洋水师 学堂学习,毕业后在海军服役。甲午战后, 他帮助张之洞教练新军。 当时,孙中山远在美洲, 黄兴在香港,宋教仁在 上海,孙武与蒋翊武失 去联络。革命党人错误 地自认为“资望”不够, 以手枪逼迫黎元洪担任 湖北军政府都督。
黎元洪
各地响应:武昌起义胜利后,散布各地
下,腐朽的清王朝迅速土崩瓦解。1912年2 月12日,清帝被迫宣布退位。在中国延续了 两千年的封建帝制终于走到了尽头。
中国近代史纲要第三章习题参考答案

第三章习题参考答案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一、单项选择题1.B2.C3.C4.C5.A6.C7.C8.D9.D 10.C11.B 12.B 13.C 14.A 15.B16.B 17.B 18.B 19.D 20.C21.D 22. A 23. C 24. A 25.C26.D 27. D 28.C 29. A 30. B 31. A二、多项选择题1. ABCD2. ABCD3. AB4. ABD5.BCD6. ABCD7. ABD8.ABC9.CD 10. ABD11. ABC 12.BCD 13.BCD 14.ABC 15.ABCD16.ABCD 17.ABC 18.AC三、简答题1.简述资产阶级革命派形成的阶级基础参考答案:19 世纪末20 世纪初,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得到了初步的发展。
随着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发展数量的增多和规模的扩大,民族资产阶级及与它相联系的社会力量也有了较大的发展。
民族资产阶级为了冲破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桎梏,发展资本主义,需要自己政治利益的代言人和经济利益的维护者。
这正是资产阶级革命派形成的阶级基础。
2.简述资产阶级革命派所进行的宣传和组织工作答:历史进入20 世纪,随着一批新兴知识分子的产生,各种宣传革命的书籍报刊纷纷涌现,民主革命思想得到广泛传播。
1903 年,章炳麟发表了《驳康有为论革命书》,反对康有为的保皇观点,强调中国人民完全有能力建立民主共和制度。
邹容创作了《革命军》,阐述在中国进行民主革命的必要性和正义性,号召人民推翻清朝统治,建立“中华共和国”。
陈天华创作了《警世钟》、《猛回头》两本小册子,痛陈帝国主义侵略给中国带来的沉重灾难,揭露清政府已经成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号召人民推翻清政府。
在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传播过程中,资产阶级革命团体也在各地相继成立。
从1904 年开始,出现了10 多个革命团体,其中重要的有华兴会、科学补习所、光复会等。
这些革命团体的成立为革命思想的传播及革命运动的发展提供了不可缺少的组织力量。
近代史第三章 习题(含答案)

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重要知识点1.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2.三民主义的提出3.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4.北洋军阀统治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失败练习题一、选择题(一)单选题1.20世纪中国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是()A太平天国农民战争B辛亥革命C戊戌变法D义和团运动2.中国近代第一个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全国性政党是()A兴中会B光复会C中国同盟会D国民党3.1894年,孙中山在美国的檀香山创立了中国第一个革命团体()A 光复会B 同盟会C 兴中会D 华兴会4.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是()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B《钦定宪法大纲》C《中华民国约法》D《中华民国宪法》5.中国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A 辛亥革命B 太平天国农民战争C 洋务运动D 戊戌变法6.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阶级基础是()A大地主大资产阶级B民族资产阶级C工人阶级D农民阶级7.同盟会成立后,将()作为自己的机关报A《民报》B《新民丛报》C《万国公报》D《顺天时报》8.1904年,孙中山指出只有推翻清政府,建立“中华民国”,才能真正解决中国问题的文章是()A《革命军》B《警世钟》C《驳康有为论革命书》D《中国问题的真解决》9.中国近代历史上一个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是()A兴中会的革命纲领B 三民主义学说C中国国民党章程D《钦定宪法大纲》10.辛亥革命的高潮是()A保路运动B黄花岗起义C武昌起义D中华民国成立11.北洋军阀政府代表的是()A民族资产阶级B大地主和买办资产阶级C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利益D工农利益12.袁世凯为了复辟帝制,他竟然基本接受严重损害中国权益的()A “西原借款”B“二十一条”C “善后大借款”D《天津条约》13.1913年3月被袁世凯杀害的是()A 蔡元培B 邹容C 宋教仁D 黄兴14. 孙中山所说的政治革命是( )A民生主义B 民族主义C民权主义D平均地权15. 袁世凯复辟帝制,举行登基大典是在()A 1915 年B 1916年C 1917 年D 1918年16. 武昌起义胜利后,革命党人拥戴()为军政府大都督A 袁世凯B 孙中山C 黎元洪D 黄兴17. 在中国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覆灭的标志是( )A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B 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成立C1912年2月12日清帝退位D1912年3月10日袁世凯在北京就职18.清政府于1906年宣布“预备仿行宪政”,并于1908年颁布了()A《钦定宪法大纲》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C《明定国是》D《商律》19.标志着以慈溪太后为首的清政府甘当“洋人的朝廷”的事件是()A 八国联军入侵北京B镇压义和团运动C 戊戌政变D《辛丑条约》的签订20.1915年12月25日,反对袁世凯称帝,宣布云南独立的是()A 李烈钧B 蔡锷C 唐继尧D 黄兴参考答案1.B2.C3.C4.A5.A6.B7.A8.D9.B 10.C 11.B 12.B 13.C 14.C 15.B 16.C 17.C 18.A 19.D 20.B (二)多选题1.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骨干力量是()A地主阶级B资产阶级知识分子C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D工农阶级2.中国同盟会的政治纲领包括()A.驱逐鞑虏,恢复中华B.创立民国C.平均地权D.节制资本3.随着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涌现出一批民主革命的思想家和宣传家,他们主要是()A章炳麟B邹容C陈天华D鲁迅4.革命派和维新派论战的问题有()A.要不要以革命的手段推翻清政府B.要不要推翻帝制,实行共和C.要不要进行社会革命D.要不要废八股、改科举和兴学堂5.孙中山为了防止袁世凯专制而提出的条件有()A.以南京为首都B.总统在南京就职C.遵守约法D.清帝退位6.袁世凯为了巩固专制统治,不惜投靠帝国主义,主要表现为( )A.向日本借款的“西原借款”B.与列强签订“善后大借款”合同C.接受日本提出的严重损害中国权益的“二十一条”D.与列强签订的出卖铁路利权合同7.孙中山等革命党人为维护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成果进行的一系列奋斗有()A.护国运动B.第一次护法运动C.二次革命D.第二次护法运动8.1911年武昌起义的具体组织者和发动者是( )A.兴中会B.文学社C.华兴会D.共进会9.资产阶级革命派传播革命思想的代表著作有()A.《驳康有为论革命书》B.《革命军》C.《警世钟》D.《猛回头》10.1905年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将同盟会纲领概括为()A.民族主义B.民权主义C.民生主义D.民治主义参考答案1.BC2.ABC3.ABC4.ABC5.ABC6.BC7.ABCD8.BD9.ABCD 10.ABC二、简答题1、简述三民主义学说答:1905年11月,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将同盟会纲领概括为三大主义, 即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后被称为三民主义。
中国近代史纲要第三章笔记

中国近代史纲要第三章笔记一、开篇印象哇塞,中国近代史纲要的第三章就像一个装满宝藏的神秘盒子。
这一章里可藏着好多重大的事儿呢!你就想啊,这就好比我们走进了一个巨大的历史迷宫,每一个转角都有惊喜或者惊吓在等着我们。
比如说,太平天国运动就像一场巨大的风暴,一下子席卷了当时的社会。
那洪秀全就像是一个带着特殊使命的人,站出来振臂高呼,带着一群对生活不满的老百姓,想要在那个黑暗的时代闯出一片新天地。
二、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太平天国运动为啥会兴起呢?这就跟当时的老百姓生活苦得像黄连似的有关啊。
那时候,清政府腐败得不像话,苛捐杂税就像吸血虫一样,把老百姓的血汗都吸干了。
老百姓能咋办呢?就像被逼到墙角的小老鼠,只能奋起反抗啊。
洪秀全就瞅准了这个时机,他说他做了个梦,梦见上帝让他拯救苍生。
这事儿听着有点玄乎,可在当时的老百姓眼里,就像抓住了救命稻草一样。
他们觉得,终于有个希望了。
于是,大家纷纷响应,太平天国运动就这么轰轰烈烈地搞起来了。
我就想啊,要是我当时也是个苦哈哈的老百姓,说不定也跟着洪秀全干了呢。
三、太平天国的理想蓝图太平天国提出了好多让人眼前一亮的想法。
他们弄出了个,这制度可不得了,就像是给老百姓画了一张超级美好的大饼。
在这个蓝图里,人人都能分到土地,就像把一块大蛋糕平均分给每一个人一样。
大家都不用再为了一点土地争得头破血流了。
而且啊,男女平等的观念也冒头了。
这在当时的社会,就像在一潭死水里扔进了一颗大石头,惊起了千层浪。
女人们心里肯定想:“哎呀妈呀,终于有出头之日了。
”这可和以前的社会大不一样,以前女的就像附属品一样,啥都得听男的。
太平天国这么一搞,可把那些保守的人吓得够呛。
四、运动中的问题可是呢,这太平天国运动也不是一帆风顺的。
就像一艘刚开始航行得还不错的船,慢慢地也出现了漏洞。
他们内部开始争权夺利,那些个领导人就像一群饿狼,都盯着最高的权力。
杨秀清还老是装神弄鬼的,想把洪秀全的权力给架空。
这洪秀全能乐意吗?就像两个小孩子抢玩具一样,他们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一、单项选择题:1.说三民主义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主要是因为它(A )A.表达了资产阶级在政治和经济上的要求B.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要求C.适应了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要求D.提出了平均地权以解决农民土地问题2.1903年6月,(C )在上海《苏报》发表《驳康有为论革命书》,批驳康有为所谓“中国之可立宪,不可革命”的谬论A.陈天华B.邹容C.章炳麟D.梁启超3.1903年邹容写的( C)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宣传革命和资产阶级共和国思想的著作A.《猛回头》B.《警世钟》C.《革命军》D.《驳康有为论革命书》4.中国近代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 C )A.强学会B.兴中会C.同盟会D.国民党5.武昌起义的主力是( C )A.同盟会会员B.留学生C.新军D.人民大众6.清末“预备立宪”的根本目的在于( D )A仿效欧美政体B发展资本主义C延续反动统治D缓和阶级矛盾7.1905年11月,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将中国同盟会的政治纲领概括为( C )A.创立民国、平均地权B.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C.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D.联俄、联共、扶助农工8.武昌起义前同盟会领导的影响最大的武装起义是( D )A.南昌起义B.萍浏醴起义C.镇南关起义D.黄花岗起义9.辛亥革命爆发前,长期深入湖北新军做宣传组织工作的是( D )①日知会②兴中会③文学社④同盟会⑤共进会⑥保路同志会A.①⑤B.④⑥C.③④D.③⑤10.武昌起义的导火线是( c )A.黄花岗起义B.萍浏醴起义C.保路运动D.广州起义11.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 B )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正式成立A.北京B.南京C.广州D.上海12.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是( B )A.《钦定宪法大纲》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C.《中华民国约法》D.《试训政纲领》13.中华民国元年是(c )A.1910年B.1911年C.1912年D.1913年14.辛亥革命取得的最大成就是( A )A.推翻了封建帝制B.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C.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自由权利D.打击了帝国主义的殖民势力15.下列关于辛亥革命历史意义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B )A.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B.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使其难以在中国建立稳定的统治秩序C.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D.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16.辛亥革命的失败是指( A )A.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B.没有推翻清政府的统治C.没有打击帝国主义的在华势力D.没有促进中国革命的向前发展17.1912年8月,宋教仁为推行政党政治和建立责任内阁制,以同盟会为基础,联合其他党派在北京组成( B )A.中华革命党B.国民党C.统一共和党D.国民共进会18.二次革命失败的最重要原因是( B )A.革命党人军队不足B.国民党力量涣散C.袁世凯军队强大D.袁世凯得到帝国主义的支持19.1914年7月孙中山在东京成立了( D ),组织武装反袁A.中国同盟会B.国民党C.兴中会D.中华革命党20.1915年,( C )在云南率先举起反袁护国的旗帜,发动护国战争A.黄兴B.段祺瑞C.蔡锷D.孙中山21.资产阶级革命派开展护国运动的主要原因是( D )A.袁世凯指使刺杀宋教仁B.袁世凯强迫国会选举他为正式大总统C.袁世凯解散国会D.袁世凯复辟帝制22.在1840年至1919年期间,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 A )A.辛亥革命B.戊戌维新运动C.太平天国革命D.义和团运动23.袁世凯为复辟帝制不惜出卖主权,与日本签订了卖国的( C )A.中日共同防敌军事协定B.承认外蒙自治C.“二十一条”D.出让川汉、粤汉铁路24.袁世凯死后,中国出现军阀割据局面的社会根源是( A )A.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B.军阀拥有武装C.帝国主义扶植军阀D.军阀派系之间的矛盾25.辛亥革命的中坚力量是( d )A.资产阶级工商业者B.华侨C.会党D.以留学生为骨干的青年知识分子26.武昌起义后建立的湖北军政府是一个( C )A.资产阶级革命派完全掌权的革命政权B.资产阶级革命派建立的第一个地方革命政权C.包括革命派、立宪派、和旧官僚的联合政权D.立宪派占主体的资产阶级政权27.1917年孙中山针对( D )指出“以假共和之面孔,行真专制之手段”,并举起“护法”旗帜A.黎元洪B.张勋C.张作霖D.段祺瑞28.南京临时政府中占领导和主体地位的派别是( D )A.资产阶级维新派B.资产阶级保皇派C.资产阶级立宪派D.资产阶级革命派29.辛亥革命爆发以后,英国乘机策动叛乱,企图分裂我国的( A )A.西藏B.新疆C.蒙古D.外蒙古30.中国资产阶级领导的变法与革命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D )A.传统儒家思想的影响B.封建顽固势力的强大C.帝国主义的破坏D.民族资产阶级自身的软弱性和妥协性二、多项选择题:1.清末“新政”的内容包括( BCD )A.设立商部、学部、巡警部等中央行政机构B.裁撤绿营,建立新军C.颁布商法商律,奖励工商D.颁布新的学制2.20世纪初,宣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主要人物有( ABCD )A.章炳麟B.邹容C.孙中山D.陈天华3.在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传播过程中,陆续成立的革命团体有( ABCD )A.华兴会B.科学补习所C.光复会D.岳王会4.同盟会的政治纲领是( ABCD )A.驱除鞑虏B.恢复中华C.创立民国D.平均地权5.中国同盟会纲领中涉及到的问题有( ABD )A.推翻满洲贵族的统治B.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C.驱逐占据中国的帝国主义势力D.提出了资本主义的土地纲领6.《临时约法》的内容包括( ABC )A.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B.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C.参议院对临时大总统有弹劾权 D.增设国务总理,作为政府首脑7.南京临时政府的局限性表现为( ABCD )A.承认清政府与列强所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和一切外债有效B.没有提出任何可以满足农民土地要求的政策和措施C.维护封建土地制度以及官僚、地主所占有的土地财产D.主体是资产阶级革命派8.袁世凯篡夺辛亥革命胜利果实的主要原因是( ACD )A.帝国主义的支持B.国内封建势力的支持C.袁世凯拥有强大的军事力量D.资产阶级的软弱性9.以袁世凯为首的北洋军阀投靠帝国主义的表现为(ABCD )A.出卖路权、矿权,大肆借款,并签订众多不平等条约B.与列强签订“善后大借款”合同,使列强控制和监督中国财政C.基本接受日本提出的严重损害中国权益的“二十一条”D.以各种手段兼并土地,对农民征收苛捐杂税10.革命党人为推翻北洋军阀而进行的斗争有( BCD )A.黄花岗起义B.二次革命C.护国运动D.护法运动11.下列运动中,孙中山亲自参加或领导的是( BCD )A.武昌起义B.二次革命C.护法运动D.护国运动12.1905年至1907年间,资产阶级革命派与改良派论战的主要议题是( ABC )A.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B.要不要推翻帝制,实行共和C.要不要社会革命D.要不要废科举和兴西学13.为了防范袁世凯的独裁野心,1912年2月14日,临时大总统孙中山在给临时参议院的辞职咨文中提出辞职的附加条件是( BCD )A.袁世凯承认共和B.临时政府设在南京C.新总统到南京就职D.新总统要遵守《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4.下列属于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人物有( BD )A.康有为B.黄兴C.秋瑾D.宋教仁15.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主要包括( ABC )等。
A.没有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纲领B.不能充分发动和依靠群众C.不能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D.中外反动势力勾结,过于强大三、判断题1、科举制废除于洋务运动时期。
F2、兴中会是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T3、谭嗣同是辛亥革命时期的著名革命者。
F4、20世纪初期推动中国发生历史性巨变的主要代表是孙中山。
T5、辛亥革命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革命党的妥协退让和袁世凯的势力强大。
F6、北洋军阀是中国近代史上代表大地主和买办资产阶级利益的军事政治集团。
T7、帝国主义与以袁世凯为代表的大地主大买办势力以及旧官僚、立宪派一起勾结起来,从外部和内部绞杀了辛亥革命。
T8、《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清政府已经成为“洋人的朝廷”。
F9、革命派与改良派辩论的焦点是要不要推翻帝制,实行共和。
F10、在进行革命前,孙中山曾北上向李鸿章上书,寄希望进行自上而下的改革,T11、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的机关报是《新民丛报》 F12、1911年4月27日发生的“黄花岗起义”的地点在黄花岗。
F13、组织“护国军”,发起护国运动的人是黄兴。
F14、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潮广泛传播、革命形势日益成熟的时候,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人坚持走改良道路,反对用革命手段推翻清朝统治。
T15、旧民主主义革命终结的标志是“二次革命”。
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