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体积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C35P8大体积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

C35P8大体积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大体积混凝土是指每立方米混凝土的用量超过50m³的混凝土结构或构件。
由于大体积混凝土的特殊性,其配合比设计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材料选用、设计强度、施工工艺和结构要求。
首先,材料的选用是大体积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重要环节之一、混凝土材料包括水泥、骨料、细骨料、掺合料和外加剂等。
根据大体积混凝土的特点,要选择密度适宜、颗粒形状良好、尺寸分布合理的骨料和细骨料,以确保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和强度。
其次,设计强度是大体积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基础。
根据工程的要求和结构的使用环境,确定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从而确定水胶比和水灰比等参数。
大体积混凝土在设计强度方面需要特别注意,要保证混凝土的强度与工程的设计强度相匹配,并考虑到温度和支撑等因素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
再次,施工工艺是大体积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的重要环节。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存在着温度升高、温度裂缝、浇注顺序等问题。
因此,针对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工艺,需要进行充分的考虑和规划。
例如,可以采用分层浇筑、自密实混凝土等措施,以控制混凝土的温度升高和温度裂缝的发生。
最后,结构要求是大体积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重要依据。
不同的结构要求对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有不同的要求。
例如,对于大体积混凝土的梁柱结构,需要考虑其抗震性能和受力性能,而对于大体积混凝土的水池结构,需要考虑其耐久性和防渗性能。
因此,在配合比设计时,要根据具体的结构要求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优化。
综上所述,大体积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需要考虑材料选用、设计强度、施工工艺和结构要求等多个方面。
只有在各个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和优化,才能得到合理、经济、安全的配合比设计方案,从而确保大体积混凝土的工程质量和使用性能。
2024年大体积混凝土配合比

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学者精心编制而成,希望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我们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1 大体积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原则1)采用低水化热品种的水泥,不宜采用初出炉水泥。
2)尽量降低水泥用量,掺入质量符合要求的粉煤灰和矿粉,粉煤灰和矿粉用量一般分别为胶凝材料用量的30%左右,水泥用量为40%左右。
混凝土可按60d 的设计强度进行配合比设计。
2 采取适当措施降低混凝土混合料入仓温度。
对准备使用的骨料采取措施避免日照,采用冷却水作为混凝土的拌和水,一般选择夜晚温度较低时段浇筑混凝土。
3 在混凝土结构中布置冷却水管,设计好水管流量、管道分布密度,混凝土初凝后开始通水冷却以减低混凝土内部温升速度及温度峰值。
进出水温差控制在10℃左右,水温与混凝土内部温差不大于20℃。
混凝土内部温度经过峰值开始降温时停止通水,降温速度不宜大于2℃/天。
4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工艺应遵循以下原则:1)大体积混凝土宜采取水平分层浇筑施工。
每层厚度应视混凝土浇筑能力、配合比水化热计算及降温措施而定,混凝土层间间歇宜为4~7d。
2)如需要竖向分块施工,块与块之间应预留后浇湿接缝,槽缝宽度宜为1.5~2m,槽缝内宜浇筑微膨胀混凝土。
3)每层混凝土浇筑完后应立即遮盖塑料薄膜减少混凝土表面水分挥发,当混凝土终凝时可掀开塑料薄膜在顶面蓄水养生。
当气温急剧下降时须注意保温,并应将混凝土内表温差控制在25℃以内。
18.2.1 混凝土索塔1 索塔的施工方法应综合考虑结构、体形、施工设备和设计要求确定。
2 混凝土索塔施工,除设置相应的塔吊外,还应设置工作电梯及安全通道。
3 索塔混凝土现浇应根据索塔高度及混凝土供应能力选用适宜的输送泵,超过一台泵的工作高度时,可接力泵送。
大体积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与控制

大体积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与控制大体积混凝土是指单次浇筑的体积较大的混凝土结构,通常用于建造高层建筑、桥梁、堤坝等大型工程。
由于其体积较大,配合比的设计与控制对于混凝土的性能和工程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大体积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原则,以及在施工过程中的控制措施。
配合比设计原则大体积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包括强度、流动性、耐久性、收缩性等。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配合比设计原则:1.强度要求根据工程的需要和设计要求,确定混凝土的强度等级。
根据相应的强度等级,选择合适的水灰比和水胶比,并确定合适的水泥用量。
2.流动性大体积混凝土的流动性要求较高,以确保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能够顺利流动并填满模板。
可通过控制水灰比、添加减水剂和黏结剂等方式来提高混凝土的流动性。
3.耐久性大体积混凝土通常会承受较大的荷载和环境力学因素,因此需要具备良好的耐久性。
在配合比设计中应考虑使用优质的水泥,并遵循适当的配合比,以提高混凝土的抗渗性和耐久性。
4.收缩性在大体积混凝土中,控制混凝土的收缩是很重要的。
应选择合适的水泥类型和适当的掺合料,以减少混凝土的收缩量。
此外,还可以采用合适的养护方式和降低施工温度等措施来控制混凝土收缩的影响。
施工过程中的控制措施在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过程中,为了确保配合比的准确性和混凝土的品质,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控制措施。
1.原材料的选择与检验选择优质的水泥、骨料和掺合料,并进行严格的质量检验。
水泥的品牌、生产日期、标准等应符合规定。
骨料应符合强度和侵蚀性要求。
掺合料应选用具有良好稳定性和控制缩减水泥需求的材料。
2.配合比的准确性控制根据实际工程需要和设计要求,严格按照配合比设计进行配料,确保各原材料的比例准确。
在配料过程中应采取有效的措施,如秤量、计量等,确保配合比的准确性。
3.掺合料的使用根据设计要求和实际情况,合理选择掺合料的种类和用量。
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掌握掺合料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规律,并进行适当的调整。
大体积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大体积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大体积混凝土在现代建筑工程中应用广泛,如大型基础、大坝、桥墩等。
由于其体积大、水化热高,容易产生温度裂缝等问题,因此合理的配合比设计至关重要。
大体积混凝土配合比设计需要考虑众多因素,首先是水泥的选择。
应优先选用水化热较低的水泥品种,比如矿渣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等。
这些水泥在水化过程中产生的热量相对较少,能有效降低混凝土内部的温度升高幅度,减少温度裂缝的产生风险。
其次,骨料的选择和级配也十分关键。
粗骨料应选用粒径较大、级配良好的石子,这样可以减少水泥用量,降低混凝土的水化热。
同时,骨料的含泥量要严格控制,含泥量过高会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细骨料宜采用中粗砂,其细度模数应在合理范围内,以保证混凝土的和易性和密实度。
在配合比设计中,水胶比的确定是一个重要环节。
水胶比不仅影响混凝土的强度,还与混凝土的耐久性和抗裂性能密切相关。
一般来说,大体积混凝土的水胶比不宜过大,以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但水胶比过小又会导致混凝土的工作性变差,难以施工。
因此,需要在满足强度和耐久性要求的前提下,通过试验确定一个合理的水胶比。
矿物掺合料的使用是大体积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一个重要特点。
常见的矿物掺合料有粉煤灰、矿渣粉等。
这些掺合料能有效降低混凝土的水化热,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和工作性。
粉煤灰具有“滚珠效应”,可以改善混凝土的流动性;矿渣粉则能提高混凝土的后期强度。
合理使用矿物掺合料,可以在保证混凝土性能的前提下,减少水泥用量,降低成本。
外加剂的选择和使用也不容忽视。
减水剂能在不增加用水量的情况下,提高混凝土的流动性,便于施工;缓凝剂可以延长混凝土的凝结时间,有利于混凝土的浇筑和散热;膨胀剂则能补偿混凝土的收缩,减少裂缝的产生。
但外加剂的使用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试验,确定其种类和掺量。
在进行配合比设计时,还需要考虑施工条件和环境因素。
例如,施工时的气温、湿度、浇筑方式等都会影响混凝土的性能。
在高温季节施工时,应采取措施降低混凝土的入模温度,如对骨料进行降温、使用冰水拌制混凝土等。
大体积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大体积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在建筑工程领域,大体积混凝土的应用日益广泛,例如大型基础、大坝、桥梁墩台等。
大体积混凝土由于其体积大、水泥水化热释放集中等特点,容易产生温度裂缝,从而影响结构的安全性和耐久性。
因此,合理的配合比设计是确保大体积混凝土质量的关键环节之一。
大体积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主要目标是在满足设计强度和施工性能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水泥用量,减少水化热,控制混凝土的绝热温升和内外温差,从而预防裂缝的产生。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需要综合考虑原材料的选择、配合比参数的确定以及施工条件等因素。
首先,原材料的选择至关重要。
水泥应选用水化热较低的品种,如中热硅酸盐水泥、低热矿渣硅酸盐水泥等。
这样可以减少水泥在水化过程中释放的热量,降低混凝土的绝热温升。
同时,要严格控制水泥的细度和凝结时间,以保证混凝土的施工性能和强度发展。
骨料在混凝土中所占比例较大,其性能对混凝土的质量有着重要影响。
粗骨料应选用粒径较大、级配良好的碎石或卵石,以减少水泥用量和混凝土的收缩。
细骨料宜选用中砂,其细度模数应在 23 至 30 之间。
同时,要注意骨料的含泥量和泥块含量,含泥量过高会增加混凝土的收缩,降低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容易导致裂缝的产生。
矿物掺合料是大体积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常用的材料,如粉煤灰、矿渣粉等。
矿物掺合料可以取代部分水泥,降低水泥用量,减少水化热,同时还可以改善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和耐久性。
粉煤灰具有滚珠效应,可以提高混凝土的流动性;矿渣粉可以提高混凝土的后期强度和耐久性。
外加剂的使用也是大体积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不可忽视的环节。
常用的外加剂有减水剂、缓凝剂等。
减水剂可以在保持混凝土坍落度不变的情况下,减少用水量,从而降低水泥用量和水化热。
缓凝剂可以延长混凝土的凝结时间,使水泥水化热的释放更加平缓,有利于控制混凝土的温度裂缝。
在确定配合比参数时,水胶比是一个关键因素。
水胶比不仅影响混凝土的强度,还与混凝土的耐久性密切相关。
大体积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及原材料的质量要求

大体积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及原材料的质量要求论文导读:特别是应用到大体积混凝土中。
按试验室检验的强度等级及时调整混凝土的配合比。
控制细度模数2.4~2.8。
般基础大体积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多为C30~C55、抗渗等级为S10。
由于现场大面积施工要满足泵送的需要。
关键词:混凝土,大体积,配合比,施工,控制[前言]商品混凝土浇注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主要是精心设计调整配合比,严格控制原材料的质量:1、原材料的选择:商品混凝土浇注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常用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在C55~C30之间,为保证工程质量有些施工企业原材料的要求略高于国家标准,尤其在重点工程中,对几种主要材料的要求如下:(1)水泥:硅酸盐水泥及普通硅酸盐水泥水化热较高,特别是应用到大体积混凝土中,大量水泥水化热不易散发,在混凝土内部温度过高,与混凝土表面产生较大的温度差,便混凝土内部产生压应力,表面产生拉应力。
博士论文,施工。
当表面拉应力超过早期混凝土抗拉强度时就会产生温度裂缝,因此应采用水泥水化热比较低的P.S.A42.5矿渣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水化热较低,质量稳定。
博士论文,施工。
通过掺加合适的外加剂可以改善混凝土的性能,提高混凝土的抗渗能力。
另外水泥质量要稳定,批量要足够用,保证水泥的安定性合格,应在试验室检验强度等级符合《通用硅酸盐水泥》GB175-2007,28天强度指标要求,按试验室检验的强度等级及时调整混凝土的配合比。
(2)细骨料:采用中砂,控制细度模数2.4~2.8,含泥量1%,泥块含量0.5%。
其他性能指标符合《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GJ52-2006的规定。
选用平均粒径较大的中、粗砂拌制的混凝土比采用细砂拌制的混凝土可减少用水量10%左右,同时相应减少水泥用量,使水泥水化热减少,降低混凝土温升,并可减少混凝土构件的收缩。
(3)粗骨料:采用碎石,粒径5~25mm,含泥量不大于1%。
选用连续级配的5~31.5mm花岗岩碎石,针片状含量10%,含泥量1%,泥块含量0.5%,其他性能指标符合《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GJ53-2006的规定。
大体积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及原材料的质量要求

大体积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及原材料的质量要求大体积混凝土是指因规模较大、使用时间长、负荷高、要求耐久性好等特殊要求,而采用超过标准配比体积的混凝土,通常为1m³以上。
其配合比设计和原材料质量要求是保证大体积混凝土工程质量的重要保障,具体如下:一、配合比设计大体积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确保其强度、耐久性、稳定性和施工性等指标满足使用要求。
1.1 水灰比的确定水灰比的确定是大体积混凝土设计的核心,直接影响其强度和耐久性。
一般情况下,水灰比在0.35~0.4之间,但应结合具体工程要求和原材料特点进行调整。
1.2 砂率和石子率的选定砂率和石子率的选定涉及到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和力学性能,一般在2.5~2.8之间,但也需要根据工程要求和原材料特性进行调整。
1.3 胶凝材料种类和用量的确定胶凝材料是保证混凝土强度和耐久性的关键,应选择质量稳定的水泥和矿物掺合料,并根据实际需要确定掺量。
1.4 掺合料的使用为了提高大体积混凝土的抗渗、抗裂性能,应适量使用掺合料,如矿物掺合料、橡胶粉、矿渣粉等。
1.5 吸水率和总含水率大体积混凝土中的石子含水率对混凝土的强度有很大影响,建议将石子水浸泡一段时间,使其达到饱和状态,测定吸水率和总含水率。
二、原材料质量要求大体积混凝土中所用的原材料应符合国家和行业标准的规定,并经过严格的质量控制,确保混凝土的质量和稳定性。
2.1 水泥的质量要求水泥的质量应符合《水泥标准》等相关标准的要求,强度等级不低于42.5,同时应选用生产批次相近的产品,以保证同一批次的混凝土强度和稳定性。
2.2 矿物掺合料的质量要求矿物掺合料应符合有关标准,确保掺合料与水泥充分反应,提高混凝土抗裂、抗渗性能,并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和稳定性。
2.3 石子和砂的质量要求石子和砂的质量应符合《建筑砂石骨料规范》等相关标准的要求,石子强度等级不低于水泥标号,同时石子和砂里不能掺杂泥土、草木根等杂质。
大体积混凝土原材料选择及其配合比设计原则【最新版】

大体积混凝土原材料选择及其配合比设计原则1 概述美国混凝土协会ACI207 认为,大体积混凝土是“现场浇筑的混凝土,尺寸大到需要采取措施降低水化热和水化热引起的体积变化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混凝土的开裂”。
美国混凝土协会还认为,对于结构最小尺寸大于0.6m 的混凝土,即应考虑水化热引起的混凝土体积变化与开裂问题。
混凝土大坝是最典型的大体积混凝土。
大体积混凝土一般具有一些共同的特征,如结构厚实、混凝土方量大,故需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温度变形引起的混凝土开裂。
对于大体积混凝土而言,需要着力解决的问题常常不是力学结构强度,而是如何有效控制混凝土温度变形裂缝、提高混凝土的抗渗抗裂性能,从而达到提高混凝土结构物和建造物使用年限的目的。
因此,对大体积混凝土进行温度控制是大体积混凝土最突出的特点。
混凝土是热的不良导体。
在大体积混凝土的内部,由于水泥的水化热不容易散失而蓄热于其内部,从而使其内部混凝土的温升较大;而在大体积混凝土的外部,由于其所产生的热量容易散失,从而使外部混凝土的温升较小,因此而在大体积混凝土的内部和外部就形成了一定的温度梯度,外部混凝土受到内部混凝土的约束而产生拉应力,当其超过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时,混凝土即会产生裂缝。
因此,为了抑制大体积混凝土因“温差———温度应力”而产生的裂缝,必须改善混凝土的组成,妥善选择混凝土的原材料,精心设计大体积混凝土配合比,并配合采用其他温控手段和措施,多管齐下,以期最大可能地达到预期之目的。
2 对原材料的选择2.1 水泥水泥水化热是大体积混凝土的主要温度因素,因此,在选择水泥时,应首先考虑选择水化热低、凝结时间长的水泥,比如低热矿渣硅酸盐水泥、中热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火山灰硅酸盐水泥等。
对于高强度等级的大体积混凝土,则应优先考虑采用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并采取缓凝型外加剂等措施以延缓水泥水化热的释放。
2.2 外加剂根据《混凝土外加剂的分类、命名和定义》GB8075 的规定,混凝土外加剂是指在混凝土制备过程中掺入、用以改善混凝土性能的物质,掺量一般不大于水泥重量的5%( 特殊情况除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体积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及施工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的质量控制
摘要: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技术要求较高,特别在施工中要防止混凝土因水泥水化热引起的温度差产生温度应力裂缝。
因此需要从材料选择上、技术措施等有关环节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才能保证大体积混凝土顺利施工。
关键词: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高温条件
一:混凝土配合比
(1)混凝土根据施工单位提出的技术要求,提前做好混凝土试配。
(2)混凝土配合比应提高试配确定。
按照国家现行《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及《粉煤灰混凝土应用技术规范》《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粒化高炉矿渣》中的有关技术要求进行设计。
二:原材料的选用
(1)水泥:选用水化热较低的水泥,并尽可能减少水泥用量。
(2)粗骨料:采用碎石,粒径5-25mm,含泥量不大于1%。
选用粒径较大、级配良好的石子配制的混凝土,和易性较好,抗压强度较高,同时可以减少用水量及水泥用量,从而使水泥水化热减少,降低混凝土温升。
(3)细骨料:采用Ⅱ区中砂,含泥量不大于3%。
选用平均粒径较大的中、粗砂拌制的混凝土比采用细砂拌制的混凝土可减少用水量10%左右,同时相应减少水泥用量,使水泥水化热减少,降低混凝土温升,并可减少混凝土收缩。
(4)粉煤灰:应用粉煤灰技术。
在混凝土中参用粉煤灰不仅能节约水泥,降低水化热,增加混凝土的和易性,能提高混凝土后期强度。
(5)矿渣微粉:在高温季节选用矿粉,于普通混凝土相比,矿渣微粉混凝土后期强度增长效率较高、干燥收缩和徐变值较低。
矿渣微粉嫩能优化混凝土孔结构,提高抗渗性能。
新拌矿渣微粉混凝土工作度良好,坍落度经时损失有所减少,易振捣,泌水性小。
大参量矿渣微粉混凝土可降低水化热峰值,延迟峰温发生时间。
(6)外加剂:选用缓凝高减水率的外加剂,用量厂家推荐用量经过试配确定
三、连续浇捣混凝土时在拌合及运输方面应采取的措施
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技术要求比较高,特别在施工中要防止混凝土因水泥水化热引起的温度差产生温度应力裂缝。
因此需要从材料选择上、技术措施等有关环节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才能保证大体积混凝土顺利施工。
1、混凝土浇筑
(1)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用混凝土运输车运到现场,每区采用2台混凝土输送泵送筑。
(2)混凝土浇筑时应采用“分区定点、一个坡度、循序推进、一次到顶”的浇筑工艺。
钢筋泵车布料杆的长度,划定浇筑区域,每台泵车负责本区域混凝土浇筑。
浇筑时先在一个部位进行,直至达到设计标高,混凝土形成扇形向前流动,然后在其坡面上连续浇筑,循序推进。
这种浇筑方法能较好的适应泵送工艺,使每车混凝土都浇筑在前一车混凝土形成的坡面上,确保每层混凝土之间的浇筑间歇时间不超过规定的时间。
同时可解决频繁移动泵管的间题,也便于浇筑完的部位进行覆盖和保温。
(3)混凝土浇筑时在每台泵车的出灰口处配置1~2台振捣器,因为混凝土的坍落度比较大,在1.5米厚的底板内可斜向流淌1米远左右,2台振捣器主要负责下部斜坡流淌处振捣密实,另外2~4台振捣器主要负责顶部混凝土振捣。
(4)由于混凝土坍落度比较大,会在表面钢筋下部产生水分,或在表层钢筋上部的混凝土产生细小裂缝。
为了防止出现这种裂缝,在混凝土初凝前和混凝土预沉后采取二次抹面压实措施。
四:加强混凝土保湿保温养护
混凝土抹压后,当人踩在上面无明显脚印时,随即用塑料薄膜覆盖严实,不使透风漏气、水分蒸发散失并带走热量。
且在薄膜上盖两层草包保湿保温养护,以减少混凝土表面的热扩散,延长散热时间,减少混凝土内外温差。
5 通过监控及时掌握混凝土温度动态变化
在实际应用中由于采用了“双掺技术”(粒化高炉矿渣和磨细粉煤灰),延缓了凝结时间,减少了坍落度损失,改善了混凝土和易性和可泵性。
使得混凝土在高温、远距离运送条件下仍能顺利泵送。
混凝土强度、耐久性、抗渗性能都有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