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用酶制剂(Enzyme)
饲料添加剂第四章第二节酶制剂与微生态制剂2

2、作用机制
调整动物消化道内环境,恢复和维持正常微生物区系平衡, 保证动物消化机能正常和健康,充分发挥动物的消化与生 产潜力
产生非特异免疫调节因子,增加动物免疫力 合成消化酶,增强消化力 合成维生素和菌体蛋白,未知生长因子
非消化酶(或外源性酶):动物体内不能合成的酶,多来源于微生物, 主要用于消化畜禽自身不能消化的物质或降解抗营养因子或有害物质 等。主要包括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植酸酶、果胶酶、半乳糖苷酶 等
• 按作用底物分 消化碳水化合物的酶 植酸酶 蛋白酶 脂肪酶
1、消化碳水化合物的酶
• 植物性能量饲料中的碳水化合物含量通常在60%以上。饲 料中的碳水化合物中有易消化的淀粉,也有难消化的非淀 粉多糖(NSP)。因此,这类酶包括淀粉酶和非淀粉多糖 (NSP)酶。非淀粉多糖酶又包括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和 果胶酶。半纤维素酶主要包括木聚糖酶、甘露聚糖酶、阿 拉伯聚糖酶和半乳聚糖酶;纤维素酶包括C1酶、Cx酶和
第四章 非营养性添加剂
第二节 饲用酶制剂
饲用酶制剂是将一种或多种用生物工程技术生产 的酶与载体和稀释剂采用一定的加工工艺生产的 一种饲料添加剂
一、酶制剂的分类
• 按制造工艺分 单一酶制剂(如淀粉酶、脂肪酶、蛋白酶) 复合酶(即几种酶的复配) (1)以蛋白酶、淀粉酶为主的饲用复合酶,主要补充动物内源酶的不足
一、微生态制剂
• 定义:在微生态学理论指导下,调整微生态失调,保持微生 态平衡,提高宿主健康水平的正常菌群及其代谢产物和选择 性促进宿主正常菌群生长的物质
• 分类:根据物质组成分类可分为:益生素、益生元、合生元
(一)益生素
1、定义:益生素是一类活的微生物饲料添加剂,动物采食 后在胃肠道特定部位有足够数量的菌株能够粘附、定植和 生长,通过直接和间接对胃肠道病原微生物起抑制作用, 从而改善胃肠道微生态平衡,对动物生长和健康起作用
食品用酶制剂相关法律法规及安全标准

2006/1/14
米曲霉 (MStr115)
Aspergillus oryzae (MStr115)
3 磷脂酶
2006/2/18 紫红链霉菌
phospholipase
Streptomyces
violaceoruber
整理ppt
面包、面粉、非 标准化焙烤产品、 全蛋及蛋黄、改 性卵磷脂及水解 卵磷脂
同上
食品用酶制剂相关法律法规及 安全标准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营酶制剂的简介 部分国家(地区)和国际组
织有关酶制剂管理法规 我国酶制剂的法律规定及审
批程序
整理ppt
食品用酶制剂简介
酶是属于一类蛋白质结构、具有专 一性生物催化功能的物质。已知的酶 约2000 ~ 3000种,用于工业生产的酶 约50 ~ 60种。 酶参与生物体的代谢、 分解、合成等,是促进生物体一切代 谢反应的物质。
14 脂肪酶 Lipase
通报时间
2010/9/23
2010/9/23
来源
里氏木霉 Trichoderma reesei A83
黑曲霉 (LFS-54) Aspergillus niger (LFS-54)
供体
里氏木霉 Trichoderma reesei RI-P37
黄色镰刀菌 Fusarium culmorum
整理ppt
来源
动物 ( 胰脏、胃、肝脏等) 植物(大麦、小麦、麦芽、木瓜、
菠萝、无花果等) 微生物(细菌、放线菌、真菌)
整理ppt
动物和植物
优点 — 相对安全 缺点 — 生长周期长、成本高、
受地理、气候、季节等影响
整理ppt
微生物
优点 — 种类繁多、产酶微生物多、 一种微生物可产多种酶、繁殖快、生 产周期短,产量高,可大规模生产, 便于选育菌株和改良发酵条件;可利 用DNA重组技术改造、生产可控等。
饲料添加剂 水产养殖

在生产中常用的是丙酸钠和丙酸钙,用量为 0.1%左右。
饲料防霉剂的研究和应用趋势是由单一型转 向复合型,以拓宽抗菌谱,并提高防霉素效果。
如霉敌是由丙酸、乙酸、山梨酸、苯甲酸、 富马酸等混合制成。
(四)抗氧化剂 (Antioxidant)
抗氧化剂的作用机理是其本身容易氧化, 和易氧化物质的活泼自由基结合,生成无活 性的抗氧化剂游离基,将氧化反应中断,从 而使氧化过程停止或减缓。
维生素预混料
加工和使用维生素添加剂应注意的问题 1、对维生素进行预处理 化学处理:如生育酚醋酸酯 包被处理:脂肪、硅酮或明胶包被 表5-2 常用维生素的商品形式及其质量规格
2、维生素添加量的确定 原因:分析困难、损失 对策:基础饲料中维生素的含量作为安全裕量,不加计算
以营养标准规定的需要量作为添加量 增加10%的安全系数 3、维生素的配伍禁忌 胆碱 维生素A、D、E、C等会受到铁和铜的破坏
第五章 渔用配合饲料的添加剂 (Feed Additive)
第一节 概述
一、基本概念
饲料添加剂(Feed additive)是指 为了某种特殊需要而添加于饲料内的某种 或某些微量的物质。
添加剂的主要作用
补充配合饲料中营养成分 提高饲料利用率 改善饲料口味、提高适口性 促进鱼、虾正常发育和加速生长 改进产品品质 防治鱼、虾疾病 改善饲料的加工性能 减少饲料贮藏和加工运输过程中营养成分的损失
(二)非营养性添加剂
概念:不是动物所必需的营养素,但添加 后可以提高动物消化率、增强免疫力、促进 生长发育、保持饲料质量等。
非营养性添加剂的分类
1、保持饲料效价的添加剂:抗氧化剂、防霉剂 2、促进生长的添加剂:喹乙醇、三十烷醇 3、促进摄食、消化吸收的添加剂:诱食剂、酶制剂 4、改善品质的添加剂:着色剂 5、保持饲料结构稳定的添加剂:黏合剂 6、防治鱼虾疾病的药用添加剂:土霉素、氟哌酸
国产酶制剂与进口酶制剂饲喂效果比较

国产酶制剂与进口酶制剂饲喂效果比较酶制剂作为一种新型高效的饲料添加剂,在饲料中的应用已相当广泛。
合理利用酶制剂不仅提高饲料消化率,而且可以降低养殖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当前,国产酶制剂的价格比进口酶制剂每kg平均低20~40元,但在使用效果上相比还有多大差异,这需要饲料生产厂家及养殖朋友的生产实践来证明。
本文旨在探讨使用添加了以木聚糖酶为主的国产酶制剂和进口酶制剂的饲粮对生长肥育猪育肥效果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1 木聚糖酶酶制剂作用机理饲料中存在大量的抗营养因子,消除抗营养因子的不良作用可通过添加复合酶制剂等方法予以分解破坏(冯定远,2000)。
在玉米—豆粕型日粮中存在抗营养因子问题,主要是非淀粉粘多糖(NSP)、蛋白酶抑制因子、植物凝集素、植酸、果胶、抗原蛋白等。
这些抗营养因子的存在,一定程度降低了饲料的消化利用率,所以在玉米—豆粕型日粮中要选择以木聚糖酶为主的复合酶制剂。
木聚糖酶是专一降解木聚糖的复合酶,主要由β-1,4-D-内切木聚糖酶和β-1,4-D-外切木糖甘酶组成,此外,还有一些脱支链酶。
木聚糖酶破坏木聚糖分子中的共价交联(阿拉伯糖残基取代区)及通过氢键形成的连接区(主链上的非取代区),使木聚糖的水溶性及粘性大大下降,从而降低对肠道的负作用。
所以添加了以木聚糖酶为主的复合酶制剂能降低胃肠道食糜的粘性,提高食糜的排空速度,降低了小肠内的发酵,抑制了厌氧微生物菌落的生长,从而降低肠道疾病的发生率。
2 材料与方法2.1 试验动物与试验设计选取体重在30kg左右的杜长大三元杂交商品代瘦肉型生长肥育猪32头,常规免疫、驱虫,经过7d的预饲期后于试验当日清晨进行空腹称量单个体重,随机分为A、B两个处理组,每个处理两个重复,每个重复8头试验猪,分别饲喂添加两种不同酶制剂的饲粮(A 组饲喂A092酶制剂200g、B组饲喂某进口酶制剂400g,基础日粮相同)。
2.2 试验场地河南宏展集团养殖试验基地。
2.3 试验时间2004年11月23日至12月28日,试验期35d。
猪饲料中的酶制剂

猪饲料中的酶制剂
(一)酶制剂的应用原则及作用
①最大限度地提高饲料原料的利用,降低饲料的成本;
②提高饲料的消化率;
③补充内源酶不足,促进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促进断奶仔猪的生长,减少疾病发生;
④减少动物体内矿物质的排泄量,从而减轻对环境的污染。
(二)酶制剂的种类及特性
常用酶制剂:淀粉酶、蛋白酶、纤维素酶、果胶酶和脂肪酶等。
分为两大类:
1、一类是动物体内能合成分泌的一系列消化酶,如淀粉酶、蛋白酶和脂肪酶等。
2、另一类是动物自身通常不能合成而来源于微生物的非消化酶,多用微生物发酵酶或从植物中提取的方法生产。
复合酶制剂研究比较先进的国家在芬兰、美国和加拿大。
我国农业部已批准进口的商品复合酶制剂有美国产的八宝威(Kenzyme),芬兰产的宝安生”(Porzyme)(猪用)等,台湾产利佳多(Nicada)与保力胺(Polian)也有市售。
我国珠海市溢多利系列产品。
复合酶制剂的添加量为0.5~1.0%,饲养结果表明,添加复合酶使料肉比例率降低5%左右。
酶制剂

酶制剂是指从生物中提取的具有酶特性的一类物质,主要作用是催化食品加工过程中各种化学反应,改进食品加工方法。
在生物中提取的具有生物催化能力,辅以其他成分,用于加速食品加工过程和提高食品质量的制品,称为酶制剂(Enzymes)。
目前,酶制剂作为食品添加剂在肉类加工中已有了广泛的应用。
酶制剂具有催化的高效性和专一性,对肉类加工应用的共同点是:专业性强,可以在温和条件下进行;可降低成本和原料消耗,提高生产效率;改善肉类性质,提高肉品质量,用酶制品加工的肉品中无有害成分残留。
下面介绍几种用于肉品加工的酶制剂及其使用方法。
转谷氨酰胺酶对牛肉的重构作用:转谷氨酰胺酶能利用肉制品蛋白质肽链上的谷氨酰胺残基的甲酰胺基为供体,赖氨酸残基的氨基为受体,催化转氨基反应,从而使蛋白质分子内或分子间发生交联。
据报道,谷氨酰胺酶催化酪蛋白与鸡球蛋白比催化大豆蛋白、玉米谷蛋白与肌球蛋白形成交联的程度高。
利用转谷氨酰胺酶和酪蛋白钠经过酶促反应重构小牛肉(用碎牛肉块重构肉组织)可获得良好的效果。
转谷氨酰胺酶单独使用时,对提高碎肉块之间的结合力有限,必须在添加酪蛋白钠后才有显著效果。
在用量为转谷氨酰胺酶0.05%、酪蛋白钠为1%时最为合适,碎肉块之间的结合力为100gf/cm2以上,这样碎肉块可达到能够作为整肉块利用的物性特点。
用酶法将碎牛肉重构成肉块的方法,可以提高肉类加工厂的原料利用率,提高产品的出品率。
其具体作用有:改善肉制品的质构良好的质构不仅是评定产品质量的重要指标,而且是影响消费者选择的关键因素,因此生产者常采用腌制、滚揉、斩拌以及添加淀粉等填料来改善肉制品的品质,以期获得良好的弹性、切片性。
为了证实转谷氨酰胺酶用于肉制品中所呈现的良好功能特性,在原有工艺不变的情况下,将不同剂量的转谷氨酰胺酶制剂应用于火腿中,测定其抗断强度和凹度,与对照组比较发现,添加转谷氨酰胺酶制剂,即可达到明显改善产品品质的效果。
在改善切片性上,将转谷氨酰胺酶用于脱骨火腿中,即使降低添加蛋白用量,产品的原始风味和切片性仍然能够很好地保持。
饲用酶制剂在养猪生产中的应用

饲用酶制剂在养猪生产中的应用
在养猪生产中,饲用酶制剂的应用已经越来越广泛。
酶制剂作为一种特殊的蛋白质,能够促进猪对饲料的消化与吸收,提高饲料的利用率,减少粪便中的污染物排泄量。
酶制剂主要分为消化酶、蛋白酶、淀粉酶、脂肪酶等,在猪饲料中添加这些酶制剂,可以促进猪对饲料的消化与吸收。
特别是对于幼猪和早期断奶的仔猪,在其开食的配合饲料中添加酶制剂,可以增加它们的食欲,促进生长发育和提高饲料转化率。
此外,酶制剂的使用还能提高猪对饲料的消化率,减少粪便中的氮、磷等污染物的排泄量。
这对于环境保护和猪的健康生长都具有重要意义。
在使用酶制剂时,需要注意影响酶活力的各种因素,如环境最适pH值、环境温度等,以便其发挥最大的功效。
同时,酶制剂的种类和用量也需要根据猪的种类、年龄、日粮类型等因素来确定,以达到最佳的使用效果。
总的来说,饲用酶制剂在养猪生产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能够提高猪的饲料利用率和生长性能,同时也有助于保护环境。
饲料酶制剂简介演示

酶制剂应储存在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地方,避免阳光直 射和高温。
运输要求
在运输过程中,应避免剧烈震动和碰撞,以防止酶制剂失活 。
04
酶制剂在饲料中的应用效果与 影响因素
酶制剂在饲料中的应用效果
提高饲料利用率
酶制剂能够分解饲料中的大分子物质,使其更易 于消化和吸收,从而提高饲料的利用率。
促进动物生长
市场拓展
随着酶制剂应用领域的 不断扩大,需要加强市 场拓展和营销策略,提 高酶制剂的市场占有率 和竞争力。
提高酶制剂研发水平的建议
加强基础研究
加强酶制剂的基础研究,包括酶的分 子结构、催化机制等,为酶制剂的研 发提供理论支持。
引进先进技术
积极引进国际先进的酶制剂研发技术 ,如蛋白质工程、基因工程技术等, 提高酶制剂的研发水平。
不同种类的饲料原料含有不同的抗营养因子和纤维成分,对酶制剂 的应用效果也有影响。
动物的种类和生长阶段
不同种类的动物和生长阶段对酶制剂的需求和应用效果也有差异。
提高酶制剂应用效果的措施
选择合适的酶制剂
根据饲料原料和动物种类选择合适的酶制剂,确保其具有足够的 活性和稳定性。
控制饲料加工过程
在饲料加工过程中,应控制好温度、湿度和加工时间等参数,以 避免对酶制剂的活性和稳定性造成影响。
酶制剂能够促进动物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利用, 提高动物的生长速度和生产性能。
改善动物健康
酶制剂能够调节动物的肠道微生物群落,减少肠 道疾病的发生,改善动物健康。
影响酶制剂应用效果的因素
酶制剂的种类和活性
不同种类的酶制剂具有不同的作用和活性,因此需要根据饲料原 料和动物种类选择合适的酶制剂。
饲料原料的种类和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合非结晶纤维素 Cx1· Cx2 酶
纤维二糖酶 葡萄糖 纤维二糖+葡萄糖
Lactobacillus
非营养性添加剂(饲用酶制剂)
4)果胶酶 果胶酶可裂解单糖之间的糖苷键,并脱去水分子, 分解包裹在植物表皮的果胶,促使植物组织的分
解,降低肠内容物的黏度。
非营养性添加剂(饲用酶制剂)
2.蛋白酶 蛋白酶将蛋白质水解成为可被肠道消化吸收 的小分子物质。根据最适pH不同,将其分为酸 性蛋白酶、中性蛋白酶和碱性蛋白酶。由于动
非营养性添加剂(饲用酶制剂)
非营养性添加剂(饲用酶制剂)
非营养性添加剂(饲用酶制剂)
1)淀粉酶 包括α和β—淀粉酶、糖化酶以及支 链淀粉酶和异淀粉酶。将淀粉水解为双糖、寡糖 和糊精,只能分解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的直链部 分。将淀粉也水解为双糖、寡和糊精。饲料中添 加多用β—淀粉酶,使用时应加少量的碳酸氢钠 或碳酸钠以中和胃酸,以利于淀粉酶的活化,防 止该酶在胃肠道失活。
几种饲料原料中的抗营养因子或难于消化的成分
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畜牧兽医系
一、酶的特性
(1)酶的作用对环境条件有特殊的要求,如狭窄的pH 值和温度范围; (2)酶的特异性或专一性; (3)酶的催化性。
底 物 酶
二、酶的种类
1、单一酶制剂
(1)非淀粉多糖酶(NSP酶)
半纤维素酶:(促进生长和提高饲料利用率)
非营养性添加剂(饲用酶制剂)
2)半纤维素酶
包括木聚糖酶、甘露聚糖酶、阿拉伯聚糖酶和半乳聚糖
酶等,主要作用是将植物细胞中的半纤维素水解为多种 五碳糖,且降低半纤维素溶于水后的黏度。小麦和黑麦 等谷物中含有阿拉伯糖基木聚糖,可以吸收其自身重量 10倍的水,形成一种非常黏的液体。这种高黏性液体表 现对动物的影响就是减缓生长速度,降低饲料利用效率。
颗粒型植酸酶
微粉型植酸酶
饲用酶制剂的注意事项
饲用酶制剂的使 用方法
单霉的应用
复合酶的应 用
1、日粮类型
酶制剂的添加效率与动物日粮的组成有关
2、针对不同的动物和其年龄合理应用 3、注意饲料加工工艺和使用方法对酶活力的影响 4、如何合理使用酶制剂
犬的倒卧保定法
犬的口笼保定法
猫的手抓皮保定
猫的横卧保定
物胃液呈酸性,小肠液多为中性,所以饲料中
多添加酸性和中性蛋白酶,其主要作用是将饲 料蛋白质水解为氨基酸。
非营养性添加剂(饲用酶制剂)
4.植酸酶 植酸酶又称为肌醇六磷酸水解酶,是一种可使植酸磷复合物 中的磷变成可利用磷的酸性磷酸酯酶。作为商品生产的植酸酶 主要是来源于真菌的发酵产物,也有一部分是用生物技术生产 的。
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畜牧兽医系
饲用酶制剂(Enzyme)
1
概念:将一种或多种酶与载体和稀释剂采用一定加工
艺生产饲料添加剂
工
2
1、改善动物消化机能 2、提高饲料消化率 作用: 3、改善畜禽生产机能 4、降低环境污染 5、转化或消除饲料中抗营养因子
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畜牧兽医系
一、饲料酶制剂主要作用
非营养性添加剂(饲用酶制剂)
3)纤维素酶 包括C1、Cx酶和β—葡聚糖酶。纤维素酶可破坏
富含纤维素的细胞壁,一方面使其包围的淀粉、
蛋白质、矿物 质等内含物释放并消化利用,另一方面将纤维素 部分 降解为可消化吸收的还原糖,从而提高动物对饲 料干物质、粗纤维、淀粉等的消化率。
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的分解
C1酶 天然纤维素
猫的圆筒保定
[ 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 ]
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畜牧兽医系
二、饲用酶制剂的作用机理
1:降低消化道食糜粘度,提高营养物质消化吸收率 2:提高植酸磷的利用率 3:消除抗营养因子 4:补充内源酶的不足激活内源酶的分泌
加酶对原料中抗营养因子的降解
非淀粉 多糖
不加酶时的状况
加酶时的状况
可利用成分 不可利用成分
可利用成分 不可利用成分
1:参与细胞的降解,使酶与底物充分接触,促进现有
营养成分的消化
2:去除抗营养分子,改善消化机能 3:补充内源性酶的不足,改进动物自身肠道酶的作用
效果
4:参与动物内分泌调节,影响血液中某些成分的变化
一、饲料酶制剂主要作用
5:水解非淀粉多糖,降解消化道内容物的浓度 6:改善消化道内菌群的分布 7:加强动物保健 8:减少环境污染
、纤维素酶、果胶酶等; (2)植酸酶;
(3)淀粉酶——催化淀粉降解 (4)蛋白酶——胃蛋白酶、胰蛋白酶、菠萝 蛋白;可分为内切酶和外切酶。 酶、木瓜蛋白酶和微生物; (5)脂肪酶(存在于胃液水化合物的酶 这类酶包括淀粉酶和非淀粉多糖(NSP)酶。 非淀粉多糖酶:半纤维素酶、纤维素酶和果胶 酶。 半纤维素酶主要包括木聚糖酶、甘露聚糖酶、 阿拉伯聚糖酶和半乳聚糖酶; 纤维素酶包括C1酶、Cx酶和β-葡聚糖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