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自主学习古代礼仪文明7~9章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7古代礼仪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7古代礼仪古代中国礼仪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种尊重他人、尊重身份和尊重传统的行为准则。
古代礼仪涉及到宴会、婚姻、葬礼、朝拜等各个方面,下面将介绍七种常见的古代礼仪。
1.尊卑礼仪古代中国非常注重尊卑之分,人们在不同场合和不同身份下要表现出符合其身份地位的仪态。
比如,尊长者必须要行揖礼,即俯身拱手以示尊重;皇帝见到官员时,官员要跪地叩头示敬;平民见到贵族时,要行揖礼以示敬意。
这种礼仪体现了尊重他人的态度,也保持了社会秩序的稳定。
2.宴会礼仪古代宴会是沟通和交流的场合,举办宴会是一种表示尊重和友好的方式。
在宴会上,人们需要遵守一定的礼仪规范,比如宴席要按照主客地位分清座次,主人要居中高位,贵客坐次高位;进餐时要注意用餐文明,不可嘈杂和大声喧哗;别人举杯敬酒时要站起来,持杯回敬等等。
这些规范有助于维持宴会秩序,并表达了宴请者的礼貌和热情。
3.婚礼礼仪古代的婚礼是一种庄重而隆重的仪式,它代表着两个家族的联姻。
在古代婚礼中,有很多重要的礼节,包括过堂、拜堂、拜天地等。
比如,在“过堂”仪式中,新娘要穿着嫁衣,由好友或亲戚陪伴,穿过象征门第的虚幌,以示进入新家的仪式;在“拜堂”仪式中,新娘和新郎要行拜帖礼,接受父母的教诲和祝福。
这些仪式都是为了彰显婚姻的庄严和祝福。
4.朝拜礼仪朝拜是古代中国人对神灵、祖先和帝王表示敬意的一种仪式。
在古代,每年或每月定期举行朝拜仪式。
在朝拜时,百姓要整齐列队,面向神位或天空跪拜,手持祭品或写有祝福文字的牌匾。
这个仪式表达了人们对神灵和祖先的敬意和崇拜。
5.葬礼礼仪古代中国人非常重视葬礼,认为它是对逝者的最后送别和告别。
古代葬礼有很多规范,包括穿孝服、守丧期、丧车之类的仪式。
比如,穿孝服是表示对逝者的敬重,守丧期是为了表达哀悼之情,丧车则是将逝者送至安葬地点的一种方式。
这些礼仪规范在一定程度上安抚了逝者家属的悲痛,同时也传承了社会对逝者的敬重和思念。
6.传统节日礼仪古代中国有很多重要的传统节日,如春节、清明节、中秋节等。
网络自主学习古代礼仪文明7~9章

对全部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在安装过程中以及安装结束后进行高中资料试卷调整试验;通电检查所有设备高中资料电试力卷保相护互装作置用调与试相技互术关,系电,力根保通据护过生高管产中线工资敷艺料设高试技中卷术资配0料不置试仅技卷可术要以是求解指,决机对吊组电顶在气层进设配行备置继进不电行规保空范护载高高与中中带资资负料料荷试试下卷卷高问总中题体资,配料而置试且时卷可,调保需控障要试各在验类最;管大对路限设习度备题内进到来行位确调。保整在机使管组其路高在敷中正设资常过料工程试况中卷下,安与要全过加,度强并工看且作护尽下关可都于能可管地以路缩正高小常中故工资障作料高;试中对卷资于连料继接试电管卷保口破护处坏进理范行高围整中,核资或对料者定试对值卷某,弯些审扁异核度常与固高校定中对盒资图位料纸置试,.卷保编工护写况层复进防杂行腐设自跨备动接与处地装理线置,弯高尤曲中其半资要径料避标试免高卷错等调误,试高要方中求案资技,料术编试交写5、卷底重电保。要气护管设设装线备备置敷4高、调动设中电试作技资气高,术料课中并中3试、件资且包卷管中料拒含试路调试绝线验敷试卷动槽方设技作、案技术,管以术来架及避等系免多统不项启必方动要式方高,案中为;资解对料决整试高套卷中启突语动然文过停电程机气中。课高因件中此中资,管料电壁试力薄卷高、电中接气资口设料不备试严进卷等行保问调护题试装,工置合作调理并试利且技用进术管行,线过要敷关求设运电技行力术高保。中护线资装缆料置敷试做设卷到原技准则术确:指灵在导活分。。线对对盒于于处调差,试动当过保不程护同中装电高置压中高回资中路料资交试料叉卷试时技卷,术调应问试采题技用,术金作是属为指隔调发板试电进人机行员一隔,变开需压处要器理在组;事在同前发一掌生线握内槽图部内纸故,资障强料时电、,回设需路备要须制进同造行时厂外切家部断出电习具源题高高电中中源资资,料料线试试缆卷卷敷试切设验除完报从毕告而,与采要相用进关高行技中检术资查资料和料试检,卷测并主处且要理了保。解护现装场置设。备高中资料试卷布置情况与有关高中资料试卷电气系统接线等情况,然后根据规范与规程规定,制定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方案。
【2018-2019】古代礼仪常识-中国古代礼仪常识-中国古代礼仪-实用word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本司将予以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方便编辑修改,也可以直接使用 ==古代礼仪常识-中国古代礼仪常识-中国古代礼仪中国自古就被称为“衣冠上国、礼仪之邦”,礼仪文化源远流长,古人极其重礼,以下是为大家搜集整理的中国古代礼仪常识,欢迎阅读!古代重要场合的礼仪一、吉礼即祭祀之礼,为敬奉神与鬼的典礼,主要有祭天地、祭社稷、祭宗庙等礼仪活动。
二、凶礼即有关哀悯、吊唁、忧患的典礼。
包括丧礼、遇到饥荒时的荒礼、遇到严重自然灾害事的吊礼、国内发生动乱时的恤礼、有外敌入侵时的禬礼等。
凶礼都是在发生不幸事件之后,祈求和平和减轻灾祸的礼仪。
三、军礼有关军事活动的礼仪。
包括用兵征伐、均土地和征赋税、田猎、营建土木工程、定疆封土等活动中的礼仪。
四、宾礼宾礼即为天子接见诸侯、宾客,以及各诸侯国之间相互交往时的礼仪。
后代则将皇帝遣使藩邦,外来使者朝贡、觐见及相见之礼等都归入宾礼。
五、嘉礼古代礼仪中内容最丰富的部分,上至王位承袭,下至乡饮酒礼,无所不包,最重要的内容有婚礼、冠礼、射礼、飨礼、宴礼、贺庆礼等。
其中,婚冠礼是嘉礼的核心。
六、婚冠之礼婚礼可分为祭服婚礼、朝服婚礼、公服婚礼。
唐宋制度,男方四品以上以冕服婚,九品以上以爵弁服婚,庶人以绛公服婚。
女方以礼衣或连裳嫁。
七、冠礼冠礼是成人礼,是给跨入成年人行列的男子加冠的礼仪。
在氏族社会,男女青年发育成熟时要参加一种「成丁礼」,冠礼应当是从这种「成丁礼」演变而来。
八、笄礼笄礼,即汉民族女孩成人礼。
自周代起,女子在订婚(许嫁)以后出嫁之前行笄礼。
一般在十五岁举行,如果一直待嫁未许人,则年至二十也行笄礼。
笄礼由主妇为笄者结发着笄,由女宾以醴酒礼之。
笄礼至明代即废而不用。
民间女子婚嫁时将头发挽束成髻,用簪子固定,与婚前发式明显不同。
这也算保留了些许笄礼遗风。
古代对年龄的描述方式襁褓——指不满周岁孩提——指2~3岁髫年——指女孩7岁龆年——指男孩8岁总角——幼年泛称黄口——指10岁以下金钗之年——指12岁(女)豆蔻年华——指13岁(女)舞勺之年——指13~15岁及笄之年——指15岁(女)破瓜年华、碧玉年华——指16岁(女)舞象之年——指15~20岁桃李年华——指20岁(女)弱冠——指20岁(男)花信年华——指24岁(女)梅之年——指至出嫁半老徐娘——指至30岁(女)而立之年——指30岁(男)不惑之年、强壮之年——指40岁(男)年逾半百、知非之年、知命之年、艾服之年、大衍之年——指50岁花甲、平头甲子、耳顺之年、杖乡之年——指60岁古稀、杖国之年、致事之年、致政之年——指70岁杖朝之年——指80岁耄耋之年——指80~90岁【解释】总角:指童年。
古代礼仪知识五篇

古代礼仪知识五篇第一篇:古代礼仪知识古代礼仪知识(6篇)古代礼仪知识1古人日常礼仪使用筷子的过程当中,用餐前,筷子一定要整齐码放在饭碗的右侧,用餐完毕后则一定要整齐的竖向码放在饭碗的正中。
但是,就有前面的这一点是远远不够的,还有许多禁忌在使用筷子时要注意的,以下就是十二种忌讳的筷子的使用方法。
1.三长两短这个意思就是说在用餐前或者用餐过程当中,如果将筷子长短不齐的放在桌子上,这种做法是大不吉利的,通常情况下,我们把它叫做“三长两短”。
它的意思就代表着“死亡”。
因为,在中国古代,人死以后是要装进棺材的,在人装进棺材以后,在还没有盖棺材盖的时候,棺材的组成部分就是前后两块短木板,两旁和底部一共三块长木板,这样一共就是五块木板,五块木板合在一起做成的棺材正好是三长两短,所以,由于当时的风俗习惯,就说那“三长两短”是极为不吉利的事情。
2.仙人指路这种做法也是令别人不能接受的,这个词语描述的拿筷子的方法是,用大拇指和中指、无名指、小指捏住筷子,而食指伸出。
这在当时的北京人眼里就叫“骂大街”。
因为,在吃饭的时候食指伸出,总在不停的指着别人,当时的北京人一般伸出食指去指对方时,大多数都有指责和责骂的意思。
由于当时的风俗,这样一来,吃饭用筷子时用手指人,这是在指责别人,这和骂人是一样的道理,是不能理解和允许的。
除了用手指人,另一种情况也描述的是这种意思,那就是吃饭的时候,和别人交谈并且用筷子指人。
3.品箸留声其做法是把筷子的一端含在嘴里,用嘴来回去嘬,而且不时地发出咝咝的响声。
在古代,这种行为被当作是一种不好的表现。
因为,在吃饭时用嘴嘬筷子本身就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再加上又发出一些声音,更是令人生气、讨厌。
所以,一般情况下,出现这种做法的人都会被认为是缺少家教,家教不严之类的,同样是不允许。
4.击盏敲盅在用餐时用筷子敲击盘碗,出现这种行为会被看作是乞丐或者要饭的。
因为,在过去只有要饭的和乞丐才用筷子敲打要饭盆,敲打发出的声音在加上嘴里的哀告,引起过路人的注意并且给它施舍。
《文明礼仪》教案(通用

《文明礼仪》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文明礼仪》教材第一章第三节,详细内容主要围绕“日常生活礼仪”展开,包括个人礼仪、公共场所礼仪、交往礼仪等方面的知识。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日常生活礼仪的基本知识和技巧。
2. 培养学生在不同场合运用礼仪的能力,提高他们的文明素养。
3. 培养学生自觉遵守公共秩序、尊重他人的良好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重点:日常生活礼仪的基本知识和技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教学视频等。
2. 学具:笔记本、教材、文具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实践情景引入,展示一个学生在公共场所不文明行为的视频,引发学生对文明礼仪的思考。
2. 知识讲解:(1)个人礼仪:仪表、言谈、举止、穿着等。
(2)公共场所礼仪:排队、礼让、守时、保持安静等。
(3)交往礼仪:礼貌用语、倾听、尊重、关心等。
3. 例题讲解:结合教材,讲解一些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礼仪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4.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小组讨论,设计一些日常生活场景,讨论如何运用所学礼仪知识,并进行角色扮演。
六、板书设计1. 个人礼仪:仪表、言谈、举止、穿着2. 公共场所礼仪:排队、礼让、守时、保持安静3. 交往礼仪:礼貌用语、倾听、尊重、关心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列举自己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不文明行为,并分析原因。
(2)针对教材中的一个案例,设计一个文明礼仪的改进方案。
2. 答案:(1)例:在食堂吃饭时,有人大声喧哗、插队等。
原因:缺乏公共意识、不尊重他人等。
(2)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学生的参与度,以及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关注身边的不文明现象,积极参与文明礼仪宣传活动,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同时,教师可以推荐一些有关礼仪的书籍、视频等资料,供学生课后学习。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过程的实践情景引入。
网络自主学习古代礼仪文明7~9章

人伦之际万世之始——古代中国的婚礼(一)()是万事之始。
A、婚礼B、成人礼C、冠礼D、习俗正确答案: A2“男女之大防”出自()。
A、《中庸》B、《坊记》C、《论语》D、《缁衣》正确答案: B3《周易》讲的是阴阳,阴阳指()。
A、夏冬B、雨水C、男女D、白天黑夜正确答案: C4什么关系是人类社会所有伦理关系中最基础的关系?()A、父子B、兄弟C、君臣D、夫妇正确答案: D5动物界种族繁衍的基础是两性结合。
()正确答案:√6古人认为,婚配对社会很重要,且婚配中的男方更为重要。
()正确答案:×人伦之际万世之始——古代中国的婚礼(二)“夫妇之际,人道之大伦也”出自()。
A、《史记》B、《礼记》C、《坊记》D、《论语》正确答案: A贵族里面最低的等级是()。
A、诸侯B、大夫C、卿D、士正确答案: D3朱熹将结婚简化为三礼,其中不包括()。
A、纳彩B、纳弊C、问名D、亲迎正确答案: C4“提亲”即是()。
A、纳征B、纳彩C、纳吉D、请期正确答案: B5儒家一直很看不起妇女。
()正确答案:×6朱熹是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和教育家。
()正确答案:×人伦之际万世之始——古代中国的婚礼(三)1提亲一般要带疏雁,经专家考证,疏雁就是()。
A、野鸭子B、大雁C、鸡腿D、牛肉正确答案: A以下哪个礼指的是“问女方的血缘”?()A、纳彩B、纳吉C、问名D、亲迎正确答案: C3古代,弟兄间婚姻之事没有先后顺序。
()正确答案:×4鲁昭公是鲁国之二十四代君主。
()正确答案:√人伦之际万世之始——古代中国的婚礼(四) 1 除哪个外,其他三项是同一个意思?()A、纳征B、纳成C、纳币D、纳采正确答案: D2六礼中第四礼是()。
A、女方向男方送聘礼B、男方向女方送聘礼C、男女方互送聘礼D、女方宴请客人正确答案: B“必以昏者,取其阴来阳往之义”出自()。
A、《礼记》B、《左传》C、《诗经》D、《史记》正确答案: A4“旦”指太阳从地平线上降落。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学课件第九章中国传统礼仪

第
壹 节
中华传统礼仪的形成与演变
第一节 中华传统礼仪的形成与演变
一、中国礼仪的形成
礼仪起源于原始社会,它是伴随着原始宗教的产生而产生的。 有了原始宗教,就有了原始宗教的祭祀活动形式,在祭祀活动的 历史发展中,逐渐地完善了相应的规范、制度,宗教礼仪应运而 生。这就形成了人类社会最初的礼仪。
人类最初的“礼仪”,主要是对神秘不可知的自然界表示敬 畏和祈求。而当人们发现对自然的祈求并不能带来福音时,又把 这种敬畏逐渐扩展到人类自身。
中国传统文化
第九章 大国的风范:中 国传统礼仪
壹
中华传统礼仪的形成与演变
贰
中国传统礼仪习俗
叁 中国传统文明礼仪的现代价值
1. 了解中国传统礼仪的形成与演变过程; 2. 了解中国传统礼仪习俗; 3. 明确中国传统礼仪的现代价值。
“千里送鹅毛”的故事发生在唐朝。当时,云南一少数民族的首领为表示对唐王朝的拥戴,派特使缅伯 高向太宗贡献天鹅。 路过沔阳河时,好心的缅伯高把天鹅从笼子里放出来,想给它洗个澡。不料,天鹅展翅飞向高空。缅伯 高忙伸手去捉,只扯得几根鹅毛。缅伯高急得顿足捶胸,号啕大哭。随从们劝他说:“已经飞走了,哭 也没有用,还是想想补救的方法吧。”缅伯高一想,也只能如此了。 到了长安,缅伯高拜见唐太宗,并献上礼物。唐太宗见是一个精致的绸缎小包,便令人打开,一看是几 根鹅毛和一首小诗。诗曰:“天鹅贡唐朝,山高路途遥。沔阳河失宝,倒地哭号啕。上复圣天子,可饶 缅伯高。礼轻情意重,千里送鹅毛。”唐太宗莫名其妙,缅伯高随即讲出事情原委。唐太宗连声说: “难能可贵 ! 难能可贵 ! 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 !”这个故事体现着送礼之人诚信的可贵美德。今天, 人们用“千里送鹅毛”比喻送出的礼物单薄,但情意却异常浓厚。
智慧树知到网课跟我学礼仪单元测试答案

智慧树知到⽹课跟我学礼仪单元测试答案第⼀章单元测试1礼仪起源于()。
A、祭祀B、国家典章制度C、风俗习惯D、道德规范答案:【祭祀】2礼仪的起源时期是()。
A、原始社会B、夏C、周D、秦答案:【原始社会】3()是我国最早的礼仪学专著。
A、《周礼》B、《仪礼》C、《礼记》D、《礼仪》答案:【《周礼》,《仪礼》,《礼记》】4中国古代的“礼”和“仪”,实际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是制度、规则和⼀种社会意识观念。
A、礼B、仪C、礼仪D、仪式答案:【礼】5“不学礼,⽆以⽴”是谁提出的?()A、孔⼦B、孟⼦C、⽼⼦D、不详答案:【孔⼦】6礼仪的规律有()。
A、约定俗成律B、时空有序律C、等级相称律D、客随主便律答案:【约定俗成律,时空有序律,等级相称律,客随主便律】7约定俗成律,是指各种礼仪规范都是在社会⽣活中()形成的。
A、共同议定B、众所习⽤C、国家规定D、⾃然答案:【共同议定,众所习⽤】8等级相称律,指礼仪是划分为⼀定等级的,礼仪的等级与()和()等级必须相称。
()A、礼貌B、礼仪主体C、仪式D、礼仪客体答案:【礼仪主体,礼仪客体】9时空有序律,是指⼀切礼仪⾏为和礼仪活动中的()、()顺序都是有意义的。
()A、时间B、主体C、客体D、空间答案:【时间,空间】10()是礼仪的核⼼原则。
A、尊重的原则B、⼥⼠优先的原则C、以右为上D、宽容的原则答案:【尊重的原则】第⼆章单元测试1仪表,是指⼈的外表,它包括容貌、姿态、风度以及个⼈卫⽣等⽅⾯。
从理论上来说,仪表包含了()。
A、仪容B、仪态C、服饰D、发型答案:【仪容,仪态,服饰】2仪容修饰的基本原则不包括()。
A、⼲净整洁B、简约端庄C、修饰避⼈D、浓妆艳抹答案:【浓妆艳抹】3男⼠发型要求()。
A、前不覆额B、侧不掩⽿C、后不及领D、短不为零答案:【前不覆额,侧不掩⽿,后不及领,短不为零】4⽓味管理的基本原则()。
A、清洁B、清新宜⼈C、⾃然味道D、⾹喷喷答案:【清洁,清新宜⼈】5服饰的功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伦之际万世之始——古代中国的婚礼(一)1()是万事之始。
A、婚礼B、成人礼C、冠礼D、习俗正确答案: A2“男女之大防”出自()。
A、《中庸》B、《坊记》C、《论语》D、《缁衣》正确答案: B3《周易》讲的是阴阳,阴阳指()。
A、夏冬B、雨水C、男女D、白天黑夜正确答案: C4什么关系是人类社会所有伦理关系中最基础的关系?()A、父子B、兄弟C、君臣D、夫妇正确答案: D5动物界种族繁衍的基础是两性结合。
()正确答案:√6古人认为,婚配对社会很重要,且婚配中的男方更为重要。
()正确答案:×人伦之际万世之始——古代中国的婚礼(二)1“夫妇之际,人道之大伦也”出自()。
A、《史记》B、《礼记》C、《坊记》D、《论语》正确答案: A2贵族里面最低的等级是()。
A、诸侯B、大夫C、卿D、士正确答案: D3朱熹将结婚简化为三礼,其中不包括()。
A、纳彩B、纳弊C、问名D、亲迎正确答案: C4“提亲”即是()。
A、纳征B、纳彩C、纳吉D、请期正确答案: B5儒家一直很看不起妇女。
()正确答案:×6朱熹是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和教育家。
()正确答案:×人伦之际万世之始——古代中国的婚礼(三)1提亲一般要带疏雁,经专家考证,疏雁就是()。
A、野鸭子B、大雁C、鸡腿D、牛肉正确答案: A2以下哪个礼指的是“问女方的血缘”?()A、纳彩B、纳吉C、问名D、亲迎正确答案: C3古代,弟兄间婚姻之事没有先后顺序。
()正确答案:×4鲁昭公是鲁国之二十四代君主。
()正确答案:√人伦之际万世之始——古代中国的婚礼(四)1除哪个外,其他三项是同一个意思?()A、纳征B、纳成C、纳币D、纳采正确答案: D2六礼中第四礼是()。
A、女方向男方送聘礼B、男方向女方送聘礼C、男女方互送聘礼D、女方宴请客人正确答案: B3“必以昏者,取其阴来阳往之义”出自()。
A、《礼记》B、《左传》C、《诗经》D、《史记》正确答案: A4“旦”指太阳从地平线上降落。
()正确答案:×5古代亲迎时没有叩拜礼。
()正确答案:×人伦之际万世之始——古代中国的婚礼(五)1“缡”指的是()。
A、古代女子出嫁时所系的佩巾B、古代女子出嫁时所穿的衣服C、古代男子娶亲时所戴的帽子D、古代男子娶亲时所系的佩巾正确答案: A2古代亲迎是指()。
A、男方亲自到女方家迎娶女方B、女方一个人到男方家C、女方的舅舅送之到男方家D、男方派使者到女方家迎接女方正确答案: A3“共牢而食”后用什么来漱口?()A、水B、酒C、汤D、茶正确答案: B4“馈特豚”是婚嫁礼仪。
()正确答案:√5“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出自唐代的朱庆馀。
()正确答案:√人伦之际万世之始——古代中国的婚礼(六)1如果父母已经不在人世,那么婚礼将采用怎样的仪式来拜祭?()A、却扇B、弄眉C、佩巾D、奠菜正确答案: D2关于郑玄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承先启后的伟大经学家B、卓越的古籍整理学家C、清代重要的思想家D、著名教育家正确答案: C3古代婚礼不用乐。
()正确答案:√4赦甚指的是婚礼当天可以使用一些原本本身份的人不会使用的东西。
()正确答案:√人伦之际万世之始——古代中国的婚礼(七)1古人过生日的传统习俗是()。
A、吃面B、唱英文生日歌C、吃蛋糕D、喝酒正确答案: A2中国人结婚的传统色彩是()。
A、黑色B、纯白色C、大红色D、桃粉色正确答案: C3现今梅毒感染率已经是90年代的多少倍?()A、2B、10C、25D、50正确答案: C4美国和中国都正在回归禁欲。
()正确答案:×5英媒体称,中国性观念大步跳跃。
()正确答案:√君子之争——古代中国的乡射礼(一)1我国至迟在春秋时代,民间流行一种称为乡射礼的射箭比赛,它的比赛仪则,完整地记录在哪里?()A、《尚书》B、《周易》C、《春秋》D、《仪礼》正确答案: D2“侯”的意思是()。
A、军事首领B、箭C、大刀D、枪正确答案: A3古代一个国家分为好多乡。
()正确答案:√4“诸侯”的“侯”与射箭无关。
()正确答案:×君子之争——古代中国的乡射礼(二)1以下哪项不属于六经的内容?()A、诗经B、尚书C、周易D、史记正确答案: D2古代选拔德行优异的人才,一般几年进行一次,即()一大比。
A、一年B、两年C、三年D、四年正确答案: C3乡射礼结束后,大家喝酒,一般宾先行,主动离开。
()正确答案:√君子之争——古代中国的乡射礼(三)1陈垣担任过以下哪所大学的校长?()A、辅仁大学B、东京大学C、清华大学D、香港大学正确答案: A2以下哪个不是古希腊比赛所强调的?()A、力量B、轻便C、高度D、技巧正确答案: B3赛跑、跳跃、投掷等都是宗教性体育。
()正确答案:×君子之争——古代中国的乡射礼(四)1记录了8个国家的历史,被称为“八国春秋”的是()。
A、《中庸》B、《史记》C、《春秋》D、《国语》正确答案: D2把射箭改为一个礼,通过射箭礼来推行的是()。
A、仁爱思想B、艺术C、法律意识D、道家思想正确答案: A3“乡射之礼,所以仁乡党也”出自()。
A、《孟子·公孙丑上》B、《论语·冶长》C、《礼记·射义》D、《左传·昭公五年》正确答案: C4把大家聚集起来开会,被称为“教化”。
()正确答案:×5阮元,著作家、刊刻家、思想家,在经史数学校勘等方面有着非常高的造诣。
()正确答案:√祭孔——祭祀孔子的释奠礼(一)1关于孔子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字仲尼B、春秋时期鲁国人,家里排行老大C、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D、儒家学派创始人正确答案: B2《论语》中“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是对谁的描述?()A、孔子B、子路C、颜回D、冉求正确答案: A3孔子发明的一种职业是()。
A、印刷B、售书C、代学D、讲学正确答案: D4将孔子的学术思想归纳为“修己、治人”的是()。
A、胡适B、梁启超C、严复D、康有为正确答案: B5孔子讲学提倡讲教有类。
()正确答案:×6子路是孔门七十二贤之一。
()正确答案:√祭孔——祭祀孔子的释奠礼(二)1政论源于以下哪部经典著作?()A、《尚书》B、《礼记》C、《诗经》D、《周易》正确答案: A2西汉开国皇帝,史称太祖高皇帝的是()。
A、项羽B、朱元璋C、刘邦D、鲁国公正确答案: C3古代帝王诸侯祭祀社稷时的“太牢”不包括()。
A、猪B、牛C、羊D、鱼正确答案: D4子贡,孔子得意门生,孔门七十二贤之一,为恩师孔子守墓六年。
()正确答案:√5从古至今祭孔都采用一套正规、统一的仪式。
()正确答案:×祭孔——祭祀孔子的释奠礼(三)1“素王”指的是()。
A、孟子B、孔子C、老子D、荀子正确答案: B2孔子最得意弟子,也是最好学的弟子是()。
A、子路B、子思C、颜回D、冉求正确答案: C3被后世儒家尊为“宗圣”的是()。
A、曾参B、子游C、子思D、季路正确答案: A4孔子从四科来评价自己的学生,其中颜回在哪一方面表现最突出?()A、德行B、言语C、政事D、文学正确答案: A5子思曾著述《大学》《孝经》等儒家经典。
()正确答案:×6“复圣”指的是孔伋。
()正确答案:×祭孔——祭祀孔子的释奠礼(四)1中国第一位创立私学的伟大的学者是()。
A、墨子B、老子C、韩非D、孔子正确答案: D2文庙祭奠的是()。
A、孔子B、关公C、老子D、孟子正确答案: A3成均馆是古代朝鲜的国立高等教育机构,相当于中国的()。
A、衙门B、国子监C、辟雍D、太学正确答案: B4对关于朱熹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南宋人B、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和诗人C、后被人尊称为有子D、闽学派的代表人物正确答案: C5供奉孔子的殿都叫大成殿。
()正确答案:√6成杰思汗是辽国开国皇帝,史称辽太祖。
()正确答案:×祭孔——祭祀孔子的释奠礼(五)1哪朝人发明了三跪九叩?()A、唐朝人B、宋朝人C、清朝人D、南北朝人正确答案: C2明伦堂匾额是哪位中国使节所书?()A、朱之蕃B、张骞C、苏武D、晏子正确答案: A3东北最大的孔庙是()。
A、内蒙古孔庙B、哈尔滨孔庙C、沈阳孔庙D、大连孔庙正确答案: B4再拜礼一般需要拜四次。
()正确答案:×5三献官指初献官、亚献官、终献官。
()正确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