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切除术
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方法,治疗方法

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方法,治疗方法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常见的脊柱疾病,多发于中年人群,尤其以男性居多。
该病主要由于椎间盘退化,压力过大,移位压迫神经根而引起腰部疼痛、下肢无力、麻木等症状。
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方法有多种,下面我将详细介绍。
一、保守治疗保守治疗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首选方法,它包括休息、体位调整、物理治疗、药物治疗等。
(一)休息:避免劳累、体力工作,并在腰部放置一个软垫,缓解腰部压力,减轻疼痛。
(二)体位调整:可以采用侧卧、半卧、膝胸位休息等体位,缓解腰背部压力,对病情缓解有一定帮助。
(三)物理治疗:可以采用理疗、按摩、针灸、拔罐等方法,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疼痛,减轻症状。
(四)药物治疗:包括止痛药、消炎药、解痉药等,用于缓解疼痛、炎症、肌肉痉挛等症状。
二、手术治疗保守治疗无效或病情进展明显时,手术治疗就是必要的选择了。
目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方法有椎间盘切除术、细胞成形术、脊柱融合术等。
手术治疗能够快速缓解疼痛,但手术后需要进行康复锻炼和注意避免反复发作。
三、注意事项(一)不要长时间站立或坐着,避免长时间的弯腰或绷背的动作,保持良好的姿势。
(二)避免过量运动,如跑步、过度跳跃、扭曲身体等,避免腰部受力过大。
(三)适当进行腰背部的加热、按摩、拉伸等运动,加强肌肉的适应能力。
(四)多吃富含钙、维生素D等营养物质的食物,以维持骨骼健康。
(五)避免过度依赖药物,如镇痛药,长期使用可能会产生依赖性。
总之,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需要因人而异,根据不同的病情采用合理的治疗方法,同时注意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细节和锻炼,可以帮助患者缓解症状并预防病情进展。
腰椎钙化是什么意思还能治疗好吗,治疗方法腰椎钙化是指椎体后缘及椎间盘处发生钙化,导致椎间隙狭窄、脊柱强硬、骨化性关节炎、坐骨神经痛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腰椎钙化的发病率也不断上升。
本文将详细介绍腰椎钙化的治疗方法及注意事项。
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方法的种类及手术方案的选择

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措施旳种类及手术方案旳选择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脊柱外科常见病和多发病,是引起下腰痛和腰腿疼痛最常见旳原因之一,其发病机制是因腰椎间盘变性、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刺激和压迫神经根、马尾神经所体现旳一种综合征。
多数腰椎间盘突出症旳患者通过牵引和加强腰肌锻炼等保守治疗症状可以得到缓和,不过约有15%旳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最终需要手术治疗。
上海同济医院脊柱外科贾永伟1934年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旳Mixter和Barr初次用手术治愈腰椎间盘突出症,迄今,腰椎间盘突出症旳手术治疗史已达70数年。
通过大量旳试验和临床研究,该病旳诊断技术逐渐完善,手术方式也有了很大旳发展和创新。
一、直视下后路腰椎间盘突出摘除术老式后路腰椎间盘摘除术仍是目前常用、疗效可靠旳手术措施,尤其是在基层医院比较常用旳治疗手段,其手术适应证为:(1)症状严重,经严格旳非手术治疗无效或反复多次发作者;(2)有明显神经根受压症状,导致神经根功能损伤者;(3)中央型突出或疑有游离块脱入椎管产生马尾神经症状者,应尽早手术;(4)腰椎间盘突出伴有腰椎管狭窄或合并腰骶部“移行椎”或脊椎滑脱,需同步做腰骶部融合者。
后路腰椎间盘突出摘除术,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旳经典手术方式,根据咬除椎板旳多少,腰椎间盘突出症老式手术包括有全椎板、半椎板切除腰椎间盘突出摘除术、椎板间开窗腰椎间盘突出摘除术3种方式。
全椎板、半椎板切除腰椎间盘突出摘除术入路轻易,手术视野较宽阔,可直接摘除髓核,对神经根减压充足,术后疗效肯定;但该手术方式旳减压范围过大,会导致脊柱后柱构造旳破坏,影响脊柱稳定性;术中有潜在旳神经根和腹膜大血管损伤旳危险;术后部分病人在椎板缺损区形成大量纤维瘢痕组织或不规则新生骨,与硬脊膜或神经根粘连,致医源性椎管狭窄。
开窗式椎间盘髓核摘除是目前较常用旳手术措施。
具有损伤小、恢复快、疗效好、并发症少等长处,局限性之处是暴露范围小。
对椎板间隙较窄旳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小切口开窗潜行减压髓核摘除术,对中央型宽基底型腰椎间盘突出症钙化患者采用双开窗扩大减压椎间盘摘除术,均能充足显露突出旳椎间盘、神经根和侧隐窝,手术定位精确、创伤小、出血少,最大程度保留腰椎后部构造旳完整性,尽量减少硬膜囊粘连,手术时间短,康复快。
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治疗的新技术

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治疗的新技术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治疗也得到了更新和提升。
传统手术方式存在创伤大、术后恢复慢等不足之处,而新技术的推出带来了更为精准、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也给患者带来了更多的希望和选择。
一、微创手术技术传统的开放手术方式需要切开大量的皮肤、皮下组织和肌肉,尤其是椎间盘切除和椎板切除需要进行大量的骨切割,并且需要绕过神经组织,这会带来很大的手术创伤和术后疼痛。
而微创手术技术则能够通过更小的切口,使用特殊的手术器械和高清晰度显微手术器械,直接切除突出的椎间盘,极大地减少了手术创伤,也避免了周围组织的损伤。
二、无痛微创手术技术除了减小创伤,还有一种新技术——无痛微创手术技术,采用的是脊柱减压术,不需要开刀切除,只需要用针管从皮肤内穿过,进入骨髓空隙中,通过特定操作器将针管伸入突出部分的椎间盘,以高频电能将突出的组织蒸气化,做一些特殊按摩操作,最后通过导管将蒸气抽出,恢复关节功能,以达到活化细胞的目的。
这种方法不仅避免了手术切口的疤痕,还减轻了术后疼痛,更重要的是对神经组织没有损伤。
三、植入人工椎间盘技术传统的手术方式中,椎间盘切除后,可能需要进行骨融合手术,即将相邻椎骨经过特殊的材料固定在一起,使其变成一个整体。
而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植入人工椎间盘的技术愈来愈成熟,人工椎间盘可以替代失去功能的天然椎间盘,且可以实现恢复椎间距、减轻椎间压力等多种功能,更能够帮助患者早日恢复正常的骨骼结构。
总结起来,微创手术技术、无痛微创手术技术和植入人工椎间盘技术,都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治疗提供了更加先进的技术手段。
虽然这些新技术在操作难度和手术费用上都有一定的提高,但是其安全性和术后恢复效果是传统手术方式无法比拟的。
对于患者来说,选择恰当的手术方式和技术,也是非常重要的。
不过,无论采用哪种手术方式,都不应忽视手术前的检查和骨密度检测,以及术后的规范的康复治疗和生活方式调整等,才能帮助患者实现彻底康复的目标。
腰椎间盘突出最佳医治方法

腰椎间盘突出最佳医治方法腰椎间盘突出是一种常见的脊柱疾病,常常导致患者腰痛、下肢麻木、无力等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针对腰椎间盘突出,患者需要及时寻求有效的治疗方法,以缓解症状,恢复健康。
下面将介绍腰椎间盘突出的最佳医治方法,希望能为患者们提供一些参考。
首先,对于轻度腰椎间盘突出的患者,常规的保守治疗是首选。
这包括休息、避免剧烈运动、热敷、物理治疗等。
休息可以减轻腰部压力,热敷可以缓解疼痛,物理治疗可以帮助加强腰部肌肉,增强腰部支撑能力。
这些方法对于轻度腰椎间盘突出的患者来说,通常能够取得较好的效果。
其次,对于中度腰椎间盘突出的患者,药物治疗可能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常用的药物包括镇痛药、消炎药、肌松剂等。
镇痛药可以缓解疼痛,消炎药可以减轻炎症,肌松剂可以放松肌肉,缓解症状。
但需要注意的是,药物治疗只能起到暂时的缓解作用,不能根治腰椎间盘突出,因此患者还需要结合其他治疗方法。
此外,对于一些严重的腰椎间盘突出病例,手术治疗可能是必须的选择。
手术治疗可以直接缓解患者的症状,恢复腰部功能。
常见的手术方式包括椎间盘切除术、椎间融合术等。
但手术治疗也存在一定的风险,患者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慎重考虑。
除了上述的治疗方法外,一些辅助治疗也可以帮助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缓解症状,恢复健康。
比如针灸、推拿、理疗等中医疗法,都有一定的效果。
另外,一些运动疗法,如瑜伽、普拉提等,也可以帮助加强腰部肌肉,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的症状。
综上所述,对于腰椎间盘突出患者来说,最佳的医治方法是综合治疗。
在医生的指导下,患者可以根据自身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结合保守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以及辅助治疗,从多个方面全面缓解症状,恢复健康。
当然,在治疗的过程中,患者也需要注意避免劳累,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以预防疾病的复发。
希望本文所介绍的治疗方法能够对腰椎间盘突出患者有所帮助。
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利弊谈

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利弊谈如果人常常处于腰椎压力劳动环境中,或是久坐不动,腰椎部位压力过大,就会造成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上对于这方面疾病的手术研究也比较多,那么这种手术究竟有哪些利弊呢1、什么是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医学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主要是因为人体腰椎间盘包括髓核、纤维环以及软骨板各环节出现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变,尤其髓核,由于受到外力作用的影响,造成椎间盘纤维破裂,至此髓核组织会从破裂处脱出至后方及椎管内,产生刺激作用为与之相邻的神经根行成压迫,使腰椎部位发生疼痛,值此同时也会伴有一侧下肢及下肢感觉麻木疼痛,腰椎间盘突出症以腰4-5,腰5-骶1的发病率是最高的,可以占到95%。
2、腰椎间盘突出症如何治疗(1)非手术疗法大部分患者都可以通过非手术途经缓解病痛。
该疾病的治疗原理并非将突出的脊椎恢复至原位,而是将椎间盘组织和受压迫神经根所对应的位置和部分进行归纳,使其对神经根的压迫能有效减少,进而使神经根的粘连能够松懈,并且使神经根的炎症得以消除,缓解疾病疼痛。
一般非手术治疗主要应用于:①年轻且首次发作以及病程比较短的患者;②病状比较轻,且休息之后可以自行调整的患者;③影像学检查并没有太过明显的椎管狭窄现象。
a.绝对卧床注意,初次发作的时候需要严格卧床休息,而且特别注意大小便均不要下床或者坐起,只有这样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待卧床三周之后,就可以佩戴腰围保护然后起床活动,尽量在三个月以内不要做一些弯腰的动作。
这个方法主要在于坚持,这样才能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有所缓解时应该特别加强腰背部训练,避免再次复发。
b.牵引治疗需要采用骨盆牵引的方法,这样做的好处是能够增加椎间隙宽度,使椎间盘内牙减少,归纳椎间盘突出部分,以此来减少或降低刺激或压迫神经根的影响作用,该环节需要专业的医师指导。
c.通过理疗推拿和按摩能够起到有效缓解肌肉痉挛的作用,进一步减轻椎间盘的压力,但必须特别注意防止用暴力推拿按摩,否则病情会加重。
腰椎间盘突出手术方式有哪些

腰椎间盘突出手术方式有哪些腰椎间盘突出手术受到了越来越多年轻人的关注,这是因为腰椎间盘突出症越来越年轻化了,下面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一名高二学生腰部疼痛难忍,入院检查时,医生发现他竟患上了腰椎间盘突出。
医生表示,这与不健康的生活习惯有关,他才十几岁,“腰龄”却与60岁人相当。
患者小雷今年上高二,平时作业量不小,也不出去运动,只在家中与电脑为伴。
由于体形偏胖,平时怕热,一入夏,妈妈就给他的坐椅、床铺罩上凉席。
不久前的一天,小雷早上起来发现腰痛难忍,不能行走。
开始他说腰痛,父母还以为他在为不愿意上学找借口,也没当回事。
这次到医院检查,医生说:“患的是腰椎间盘突出,这十几岁的孩子,‘腰龄’却有近60岁了。
病因与久座、贪凉、运动少有关。
”象小雷这样的年纪轻轻就患上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人还有很多,调查发现,近年来,有很多上班族都有腰椎间盘突出的现象。
由于症状不是很严重,所以很多人都懒的去治疗,其实这样是不对的。
虽然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方法很多,但是手术来讲,是比较有疗效的一种解决方式。
下面我们为大家详细介绍腰椎间盘突出的手术治疗方法有哪些,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目前,临床上治疗的方法也有很多,包括保守治疗、手术治疗和微创治疗。
通常大家用的比较多的就是手术治疗,具体如何治疗是要根据患者自身的病情来考虑的。
手术微创治疗创伤小,无出血,痛苦小,术后无并发症少,疗效显着等优点。
先来认识下手术的适应症有什么?手术适应症:对诊断明确,经正规非手术疗法无效并影响工作和生活者,应及早施术,以防继发粘连性蛛网膜炎。
以马尾神经受累症状为主,病情严重,已影响基本生活者。
症状虽不严重,但久治无效,影响步行或剧烈活动,诊断明确者。
有椎管探查手术适应证者,包括伴有椎管狭窄的病例等。
其他,如某些职业需要其腰椎活动正常(运动员、舞蹈演员及野外工作者等)或有其他特殊情况者。
那么手术方式又有哪些呢?腰椎间盘突出手术方式一、经腹膜外入路腰椎间盘摘除术:由于后路椎间盘摘除术对椎节的损伤较大,且不易完全摘除病变的椎间盘,加之手术部位出血,血肿易引起神经根粘连等,因而提出经前方入路行髓核摘除术。
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有哪几种

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有哪几种旺苍县中医医院四川广元 628200腰椎间盘突出主要是指下腰椎,尤其是L4~5、L5~S1的纤维环破裂,占所有腰椎间盘突出病人的91%,20~50岁是腰椎间盘突出的高发时期,随着年龄的增大L3~4、L2~3的发病率也逐渐增大。
纤维环内的髓核内容物突出从而压迫腰骶神经根所引起腰痛等症状,其主要表现为腰痛、下肢酸麻,倘若未能及时进行治疗则有可能出现大小便失禁,甚至瘫痪等,对患者正常工作和生活造成很大的影响。
长时间弯腰劳动和久坐都会诱发腰间盘突出,许多患者是在弯腰持重和腰部突然扭伤时首次发病的。
据了解,有91%的人都曾出现腰疼的状况。
每年腰痛发病率约为16%。
对于80%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来说,包括理疗、针灸、推拿以及药物等在内的非手术治疗也可以使腰间盘突出达到很好的治疗恢复效果。
但同时我们也应该注意到,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非手术治疗,对于部分患者来说,非手术治疗反而会使患者错过最佳手术时间,拖延加重病情。
目前国内最普遍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为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
术前风险评估非常重要。
通过术前全面检查,可以了解到患者的肝肾、心肺功能,提前对术中可能出现的状况做好预防与保护。
一、有必要进行手术治疗的人群1.有超过半年经诊断明确为腰间盘突出病史,但治疗效果不佳者。
2.腰椎间盘突出反复发作并出现交替坐骨神经痛,且正规非手术治疗并无明显效果。
神经根受到压迫进而出现下肢肌肉麻痹、大小便乏力,甚至大小便失禁人群。
3.少数病人症状急性发作,疼痛剧烈难忍,严重影响生活,非手术治疗难以缓解者。
4.症状明显的中央型腰椎闻盘突出症,例如出现肌肉麻痹及下垂足现象,应尽早手术以免病情加重导致难以恢复。
5.虽然病症并不严重,但久治无效进而影响正常活动,经检查有明显压迫征象、椎间盘突出较大的患者。
6.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有其他原因所致的腰椎管狭窄者,具体表现为歇性跛行症状,每次步行时间越来越短。
此类患者通常需按病选择适合的手术。
腰椎间盘切除术后复发患者微创治疗探讨

征完全 消失 , 恢复 正常工作 和活动 ; 症状 、体征 良:
明显减 轻 , 偶有疼 痛 , 但不 影响 日常活动 , 可做轻工 作; : 可 症状 、体征有 所改善 , 有疼痛 , 能正常 仍 不
f 胶原酶组5 2) 例突 出≥8m 伴脱垂 、硬膜囊 m, 明显挤 压到对侧 , 行患侧小关 节 内侧缘入路 突 出物 内胶 原 酶注射 。取2 G× 0mm穿刺 针经 患侧 小关 2 8
2方 法 .
患者正俯 卧 , 腹下 垫枕 , 暴露 腰部术 野。在 C T 引导下确定手术 穿刺点角度 、深度。 () 1 胶原酶组 1例突出物 <8 m 行盘 内胶原酶 1 , m 注射 。取2 G×10mm穿刺针经患侧椎 间孔 安全三 1 2 角人路盘内近突出物穿刺 , 穿刺角度 3 。 右 ,见 图 0左 ( 1 在盘 内注1%碘海醇01 . m , T 1 , 5 . ~0 lC 示造影剂在 2 盘 内及突出物 内弥散 ( 见图2 缓慢注射胶 原酶4 0~ ) , 0
腰椎 间盘切除术后复发患者微创勇 钟 琼
( 赣南医学院第 一附属医院疼痛科 , 赣州 3 10 ) 4 0 0
椎间盘切除术是治疗腰椎 间盘突出症的重要方
节 内侧缘穿刺达突出物 内3m m处 ( 图3 穿刺过程 见 ) , 如患者 出现明显下肢放射性不适应调整穿刺 角度 进 针, 5 注1 %碘海醇01 lC 示造影剂在 突出物 内弥 .m , T 散, 并可经 纤维环 破损处 向盘 内弥散 ( 图4 缓 注 见 ) ,
胶原酶3 0~ 0 f 0u .m ) 0 6 0U 1 01 1 0 / 。
法 , 后存在原位 复发可能 , 献报道复发率 为5 术 文 % 1%l 5 1 , 。该 类患者 常保守 治疗无效 , 临床 大多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编号】4.16.5
【手术名称】腰椎间盘突出切除术
【英文名称】resection of lumbar intervertebral disc protrusion
【别名】
【ICD编码】80.5106
【概述】
腰椎间盘突出的外科治疗始于20世纪30年代。
Mixter和Barr作过详细的论述。
我国是在20世纪40年代末开展此项手术。
目前本病已成为神经外科和骨科临床常见疾病,在坐骨神经痛中,约有80%为本病。
病变部位以腰和腰~骶椎间盘突出为多见,并以压迫神经根的外侧型突出占大多数(图4.16.5-1),中央型和旁中央型少见。
近年来又发现有远外侧型突出。
本病传统的手术方法是经一侧椎板开窗切除突出的椎间盘,手术有效率达80%~90%,但仍有些病人手术后症状无改善,或存在局部疼痛,其原因有许多。
如复查发现仍存在压迫因素时,再次手术是必要的。
一些作者主张显微外科技术,其优点是手术损伤性小,术后康复较快。
此外,在本病的鉴别诊断中应注意与侧隐窝狭窄相区别,防止误诊误治。
近年来,发现一部分病人属于远外侧型突出(far lateral protrusion),为了不损伤关节面,手术多在关节面外侧进行(图4.16.5-2,4.16.5-3A、B、C)。
【适应证】
1.症状重,经保守治疗无明显改善者。
2.经保守治疗症状缓解,但经过一段时间,症状又加重者。
3.手术后症状无改善,或仍有持续性疼痛,复查后证实仍有压迫物存在者,需再次手术。
【禁忌证】
1.发病后经保守疗法症状消失或缓解者。
2.病程已数年,患侧下肢麻木和轻度萎缩,但工作和生活无明显影响者。
【术前准备】
1.全身一般性准备 根据病情与检查,积极改善病人的全身情况,给予各种必要的补充与纠正。
2.有便秘者,术前给予缓泻剂,术前夜给予灌肠。
有排尿障碍者,术前应导尿,留置导尿管。
3.术后需俯卧者,应提前进行俯卧位训练,使病人能适应此卧位。
4.术前晚给予镇静剂,苯巴比妥0.1g。
5.术前6~8h内禁食。
6.术前日准备手术野皮肤,清洗剃毛,范围要超过切口四周15cm以上。
7.根据麻醉需要,给予麻醉前用药。
8.术前定位 术前应定出预定切除椎板的脊椎位置,最简便的方法是根据体表标志定位。
由于体形的差异,按标志定位可能有1~2个棘突的误差。
为避免误差,可先根据体表标志定位,再在相应棘突的体表上用胶布粘着一铅字,摄X 线片后,从X线片上铅字的位置核定手术部位。
【麻醉与体位】
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
取健侧卧位,腰下垫一软枕。
【手术步骤】
以外侧型和旁中央型为例:
1.切口 下腰部中线切口长6~8cm。
切开腰筋膜,患侧椎旁肌从棘突和椎板剥开,向外到关节面,以单侧椎板牵开器敞开切口。
2.病变椎间隙定位 以手指由切口下缘向下摸出骶骨上缘,即可准确确定腰~骶和腰椎间隙。
如有怀疑时,以注射针头刺入棘突间韧带内,摄腰椎侧位片即可定位。
3.黄韧带切除和椎板开窗 黄韧带切除应从其下缘附着部开始,以三角刀切开一小口,将一带尾线的小棉片置入硬脊膜外腔,可以防止在切除黄韧带时损伤硬脊膜和马尾神经。
椎板的处理,一般腰~骶之间的椎板间隙较宽大,因此,在切除黄韧带后,以椎板咬骨钳将腰椎板下缘稍加切除手术显露即可够用,而腰和腰椎板之间的椎板间隙,多狭小,需要将上下椎板相邻缘以咬骨钳做成圆形骨窗(图
4.16.5-4A),有时需行半侧椎板切除才有足够显露。
黄韧带靠近关节面的外侧部应尽量切除,以利神经根和椎间盘突出部的显露。
此时,硬脊膜
囊的外侧部和神经根均可显露出来(图4.16.5-4B)。
4.显露和切除突出椎间盘 使用窄的脑压板或剥离子将神经根向内侧牵(突出偏内侧时亦可将神经向外牵开),此时如静脉丛出血,可用双极电凝止血,或以两个带尾线的小棉片分别填塞到突出部的上方和下方的椎板下,也可制止出血。
检查椎间盘突出时,常用镊子尖端压突出部的圆顶,可触知为软性隆起,亦可用手指尖端触诊检查,证实为椎间盘突出后,以尖刀在隆起圆顶处做一环形切开(图 4.16.5-4C),髓核组织即可脱出,有时亦见到髓核组织经纤维环和后纵韧带的破口直接脱出到硬脊膜外腔内,以髓核钳将髓核组织取出,然后再进入椎间隙内,将髓核大部分切除,这样可以防止椎间隙内残余的髓核组织继续脱出。
将破损纤维环修平,取出止血棉片,止好渗血。
中央型突出马尾神经受压时,应切除受累椎间隙上下腰椎的棘突和两侧椎板。
于背中线切开硬脊膜囊,并以缝线向两侧牵开,显露出马尾神经。
将马尾神经由中线分成左右两组,分别以棉片覆盖保护好,再于中线纵行切开硬脊膜前壁,用缝线将切缘各向同侧牵开,显露出椎间盘突出部。
以尖刀切开突出部的圆顶,先切除突出的髓核,然后以刮匙和髓核钳进入椎间隙,将髓核大部切除,细致止血,用3-0丝线分别缝合硬脊膜的前壁和后壁切口。
取髂骨片,做成“H”形,行椎板融合术。
如为远外侧型突出,有切除关节面和保留关节面的两种手术方法。
尽管有些作者认为切除一侧关节面对脊柱的稳定性影响不大,但多数作者仍强调保留关节
面的重要性。
保留关节面法是做中线旁切口(图 4.16.5-5A),在关节面外侧切断横突间肌和筋膜,即可找到神经根和其前方的椎间盘突出部(图 4.16.5-5B),予以切除。
5.缝合切口 椎旁肌、腰筋膜、皮下组织和皮肤逐层缝合。
【术中注意要点】
1.术中应从切口向下摸清骶骨上缘,对照腰椎平片,向上数清腰椎,准确定位,防止定位错误将病变遗漏而导致手术无效。
2.如术中发现椎间盘突出不明显或程度不重,与临床症状不相符合时,应探查邻近椎间隙和向外探查侧隐窝,防止病变被遗漏。
【术后处理】
一般术后卧床两周;显微外科技术手术者卧床3~5d;椎板切除植骨者卧床4~6周。
【主要并发症】
神经根损伤。
术中对神经根不可牵拉或挤压过重,不可在出血时切除髓核,以防损伤神经根。
【述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