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医学材料的应用现状及发展前景

合集下载

生物材料科学在医学领域中的临床应用前景

生物材料科学在医学领域中的临床应用前景

生物材料科学在医学领域中的临床应用前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生物材料科学在医学领域中的应用前景变得越来越广阔。

生物材料科学是研究生物材料的结构、性能以及与生物体相互作用的学科,其在医学领域中的应用已经取得了重要的突破,并为医学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

一、生物材料在人工器官和组织工程中的应用生物材料在人工器官和组织工程中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例如,人工心脏瓣膜和关节置换等器械就是利用生物材料制造的。

例如,合成材料和天然材料,如合成聚合物、金属、陶瓷、天然聚合物等,都可以用于制造人工心脏瓣膜和关节置换等器械,以代替受损的人体组织或器官。

此外,生物材料还可以用于组织工程,即通过利用生物材料培养体外的细胞,再将培养好的细胞注入到受损组织中,以促进组织的再生和修复。

例如,利用生物材料作为支架可以促进骨组织再生和修复。

同时,生物材料可以提供良好的细胞生长环境和物理支撑力,从而促进组织的生长和再生。

二、生物材料在药物输送系统中的应用生物材料在药物输送系统中也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药物输送系统是一种将药物以控制释放和定向传递的方式输送到特定部位的系统。

生物材料可以用于制造药物输送系统,并能够通过控制药物释放速率和传递方式,提高药物的疗效和减少药物的副作用。

例如,生物可降解的聚合物材料可以用于制造药物纳米颗粒或载药微球,以实现药物的缓慢释放。

这种方式可以延长药物在体内的停留时间,并提高药物的浓度,从而提高疗效。

此外,生物材料还可以通过修饰表面性质,实现药物的定向传递。

例如,将药物包裹在生物材料表面,通过特定的物理、化学性质来控制药物的释放方向和速率。

三、生物材料在医学影像和诊断中的应用生物材料还可以在医学影像和诊断中发挥重要作用。

例如,利用生物材料制造的造影剂可以通过特定的理化性质,增强患者体内组织或器官的对比度,从而提高医学影像的质量和准确性。

此外,生物材料还可以用于制造传感器,通过识别生物体内的化学分子或生物标记物,实现对疾病的早期诊断和监测。

生物医学材料的研究与发展

生物医学材料的研究与发展

生物医学材料的研究与发展作为人类社会的基石之一,医学研究一直是人们努力追寻的目标。

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代医学也在不断地创新和进步,生物医学材料就是其中之一。

这种材料是通过生物技术手段和生物学方法制造出来的用于医学治疗的材料,经过长期的研究和发展,其应用范围已经非常广泛,应用领域涵盖了多个方面,比如手术、修复组织、假肢制作等等。

本文将对生物医学材料进行详细的介绍和分析,让读者了解其研究和发展的现状和前景。

一、生物医学材料的定义和分类生物医学材料是指人工合成或改性的物质,它可以与生物体相互作用,进而用于医疗、生物学研究或医学设备的生产。

根据其来源和性质的不同,生物医学材料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 金属和合金材料:如铁、钛、镆、铬、锆等。

2. 生物陶瓷材料:主要用于人工骨头,如羟基磷灰石、β-三氧化二铝等。

3. 可吸收生物材料:主要是由糖、淀粉、蛋白质等复合材料制成。

4. 塑料材料:可分为聚氨酯、聚苯乙烯、聚丙烯等。

5. 纤维素膜:可以用于组织修复、生物传感等。

6. 生物高分子材料:如胶原蛋白、明胶、角质蛋白等。

二、生物医学材料的研究和发展历程生物医学材料的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当时的主要是研究人造血管。

80年代,随着纳米技术的发展和生物材料课题组件成员间的跨学科合作,生物医学材料的研究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

90年代,生物医学材料成为了热门研究领域,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人工关节、人工骨头等医疗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在过去的十年中,生物医学材料的应用领域不断扩大,并涌现出许多有效和可操作的技术。

在人工骨头领域,人工骨头材料不断优化和升级,并被广泛应用;在人工心脏领域,也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三、生物医学材料的应用现状和前景生物医学材料在整个医学领域内的应用,具有非常广泛的前景。

据统计,全球各大医疗市场规模从2015年的46亿美元增长到了2020年的78亿美元,预计进一步增长的趋势还将继续下去。

具体来说,以下是生物医学材料的主要应用和前景。

生物材料在医学中的应用与发展

生物材料在医学中的应用与发展

生物材料在医学中的应用与发展在现代医学领域,生物材料的出现和不断发展为医疗技术的进步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

生物材料,简单来说,就是用于与生命系统接触和发生相互作用,并能对其细胞、组织和器官进行诊断、治疗、修复或替换的一类天然或人工合成的材料。

从古代开始,人们就已经在不自觉地使用一些原始的生物材料来治疗疾病。

例如,使用柳枝来固定骨折的部位。

然而,真正意义上的生物材料的研究和应用始于 20 世纪中叶。

随着材料科学、生物学、医学等多学科的交叉融合,生物材料的种类和性能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和提升。

在医学领域,生物材料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

首先,在组织工程方面,生物材料发挥着关键作用。

组织工程旨在构建具有生物活性的组织或器官替代品,以修复或替换受损的组织和器官。

生物材料作为细胞生长的支架,为细胞提供了适宜的生存环境和物理支撑。

例如,通过使用可降解的聚合物材料,如聚乳酸(PLA)和聚乙醇酸(PGA),可以构建出三维的支架结构,然后将细胞种植在上面,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形成具有特定功能的组织或器官。

在骨科领域,生物材料也有着重要的应用。

人工关节置换是治疗严重关节疾病的有效方法。

用于制造人工关节的材料需要具备高强度、耐磨损、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等特点。

金属材料,如钛合金和钴铬钼合金,由于其优异的机械性能,常被用于制造关节的主体结构。

而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则常用于制造关节的摩擦界面,以减少磨损和提高关节的使用寿命。

此外,骨修复材料,如羟基磷灰石和磷酸三钙,能够促进骨组织的再生和修复,在骨折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心血管领域也是生物材料的重要应用方向之一。

人工心脏瓣膜是治疗心脏瓣膜疾病的重要手段。

目前,常用的人工心脏瓣膜材料包括机械瓣膜和生物瓣膜。

机械瓣膜通常由金属和高分子材料制成,具有较好的耐久性,但需要患者长期服用抗凝药物。

生物瓣膜则通常由猪或牛的心包组织经过处理制成,具有更好的生物相容性,但使用寿命相对较短。

此外,血管支架也是心血管领域中常见的生物材料应用。

生物医用材料的研究进展与应用前景

生物医用材料的研究进展与应用前景

生物医用材料的研究进展与应用前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生物医用材料的需求日益增加。

生物医用材料作为生物医学领域中的关键材料之一,是指用于制造医学设备、器械或实现人体组织修复的材料。

生物医用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生物安全性、生物仿生性和可变形性等特点,在医学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本文将探讨生物医用材料的研究进展和应用前景。

一、生物医用材料的类型和特性生物医用材料种类繁多,按照材料类型可分为金属材料、聚合物材料、生物材料、陶瓷材料等;按照应用领域可分为假体材料、植入材料、组织工程材料、生物传感器材料等。

目前,生物医用材料以其独特的特性,已经被广泛应用于骨骼、牙齿、皮肤、软组织、器官、神经等领域。

本文将以最常用的生物医用聚合物材料为例进行介绍。

生物医用聚合物材料具有生物相容性好、生物重建性强、物理力学性能稳定的特点,可作为组织修复的材料、织造医体器械和手段的载体等,应用前景广阔。

例如,聚乳酸(PLA)、聚乳酸-羟基瓜拉克托酸(PLGA)、聚己内酯(PCL)、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聚亚甲基硫醚(PHEMA)等;生物聚合物例如胶原蛋白、明胶、海藻酸等;合成聚合物如聚丙烯腈复合膜、聚己内酰胺-C等在医学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二、生物医用材料的研发进展随着人们对生物医学领域的研究逐渐深入,生物医用材料的研发也得到了迅速发展。

近年来,通过不断的实验室研究,科学家们不断改进已有的生物医用材料,寻找更好的材料供应,开发出了许多新的生物医用材料,如纳米级聚合物材料、精确结构的功能材料等新型材料。

此外,生物打印技术的不断发展也推动了生物医用材料的研究。

生物打印技术是一种基于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和三维打印技术(3D)的新型医学技术,可将废旧物品转化为人体组织。

利用生物打印技术,科学家们可以将细胞、生物材料和生物材料组成物层层叠加的方式,按照预设的图形和大小,生产出具有特定功能的人工器官。

这种新型技术不仅可以用于外科手术、器官移植、血管补强等医学领域,也可以用于航空、化学等领域的产品研发。

生物医药新材料的制备技术及应用前景

生物医药新材料的制备技术及应用前景

生物医药新材料的制备技术及应用前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生物医药行业的不断壮大,生物医药新材料的开发和制备逐渐成为了行业的热点。

生物医药新材料的研发和应用,对于推动医药行业的发展,提高人类的医疗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从生物医药新材料的制备技术和应用前景两个方面,详细探讨其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一、生物医药新材料的制备技术现状1、纳米材料技术纳米材料技术是目前生物医药材料研究的前沿领域,其在医疗诊断、生物成像、药物递送等方面具有很大的应用前景。

纳米材料主要由金属、合金、氧化物、石墨烯等材料组成,具有特殊的光学、电学、磁学、热学等性质。

纳米材料在医学上的应用主要包括生物诊断、肿瘤治疗、药物递送、组织工程等多个方面。

2、仿生材料技术仿生材料技术是生物医药材料领域的另一大研究热点。

仿生材料是指能够与人体组织相容、能够模拟自然组织形态及其功能的材料。

目前,仿生材料的研究主要涉及人工心脏瓣膜、人工关节、人工骨、皮肤等。

3、生物可降解材料技术生物可降解材料是近年来生物医药材料领域的新兴研究方向,其特点是能够在人体内自行降解并排出,从而降低了对人体的伤害。

生物可降解材料主要由聚酯、聚酰胺、氨基酸等材料组成,主要应用于输液袋、缝合线、医用绷带等领域。

以上三种材料制备技术是当前生物医药材料领域的主流研究方向,其应用前景广阔,对于推动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和提升人类的医疗水平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生物医药新材料的应用前景1、生物诊断领域纳米材料的应用在生物诊断领域具有潜在的市场。

利用纳米材料对人体的光学、电学、磁学等性质,可以实现对人体内部的快速、准确、无创的诊断。

例如在纳米荧光探针技术的应用中,利用纳米颗粒能够自发发光的性质,快速、高灵敏的检测出人体过敏源、细菌等有害物质的存在。

2、药物递送领域纳米材料的应用在药物递送领域也受到了广泛关注。

利用纳米材料可以让药物更好地靶向治疗,减少药物的副作用。

例如在纳米粒子药物递送技术的应用中,利用纳米颗粒可以传递药物,并通过良好的特异性与病变组织配合,实现了药物在病变处的局部治疗。

生物材料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生物材料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生物材料的应用及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生物材料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不仅在生物医学领域有着重要作用,还可以广泛应用于环保、制造业、建筑等领域。

本文将从这些方面分别探讨生物材料的应用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生物材料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生物材料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已经非常广泛,主要是因为它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塑性强以及生物体内适应性高等特点。

以下是生物材料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几个应用场景:1. 人工器官:人工耳蜗、人工髋关节等2. 医用敷料:生物降解聚合物、胶原蛋白基生物敷料等3. 手术材料:类黏蛋白生物胶、生物降解支架、吸收性缝线等4. 包装材料:生物可降解塑料包装等生物材料在这些领域的不断应用,让生物医学技术得以不断发展,为人类战胜疾病提供了新的手段。

二、生物材料在环保、制造业、建筑等领域的应用除了生物医学领域,生物材料还可以广泛应用于环保、制造业、建筑等领域,以下是具体应用场景:1. 环保:生物可降解塑料、生物制氢技术等2. 制造业:生物基性涂料、生物基聚酯等3. 建筑:生物可降解的建筑材料、纤维增强生物水泥等这些生物材料应用在不同领域中,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进行环保、生产以及建筑等活动,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更多便捷和舒适。

三、生物材料的发展趋势随着科学技术和人们需求的不断发展,生物材料也在不断的完善和发展。

以下是生物材料的未来发展趋势:1. 3D打印技术:生物材料将与3D打印技术紧密结合,可以制造出更加逼真和高效的人工器官等产品。

2. 纳米技术:生物材料和纳米技术的结合将提高生物材料的性能和功能,可以制造出更优质、高效的生物材料产品。

3. 智能生物材料:生物材料将加入智能元素,成为能感知和响应的生物材料产品。

以上是生物材料在未来的发展趋势,可以说,生物材料在未来将更符合人类需求,更加高效、节能以及坚韧。

最终,生物材料将成为推动人类生活进步的重要支撑。

生物医学材料应用研究现状与发展论文(共6篇)

生物医学材料应用研究现状与发展论文(共6篇)

生物医学材料应用研究现状与发展论文(共6篇)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第1篇:生物医学材料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综述科学技术的发展,各种新型生物医学材料被研制出来,并在医学领域中得应用。

到2000年为止,在全世界高达1600亿美元的医疗市场中,医用生物材料所占比率已经达到了一半,且以20%的增长速度递增。

二十世纪80年代是新型生物医学材料辈出的时代,进入到二十世纪90年代,以珊瑚为原材料的骨移植材料、人工皮肤、猪心脏瓣膜在医学领域中得以应用。

二十世纪,美国采用新型聚氨酯材料研制出人造血管。

中国在生物医学材料的研制方面起步较晚,但是应医学领域需要而对各种生物医学材料有所应用。

随着国家对生物医学材料研究的重视,国家开始启动医学生物材料项目,并将生物医学材料纳入到优先发展的产业当中[3]。

在中国的“十二五”规划中,还特别指出要将重点发展新型口腔植、人工关节、新型人工血管、人工心瓣膜以及各种人工修复材料等等生物医学材料。

一、生物医学材料研究现状(一)金属生物材料在医学领域中,医学金属材料是较早采用的,且应用材料非常广泛,包括不锈钢材料、钛合金材料等等。

其中,不锈钢材料具有较强的耐腐蚀性,因此应用效果非常好。

由于人体内为较为复杂的电解环境,随着316L不锈钢的应用,解决了这一问题,但是,却不具备生物相容性。

钛合金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和生物相容性,具有一定的生物材料强度。

钛合金的抗拉强度介于500兆帕至1100兆帕之间,使钛合金的弹性与人体的骨骼弹性更为接近,以使材料植入到人体后,与人的骨骼更为匹配。

(二)高分子生物材料医用高分子材料的出现,使得医用材料可以用于对损伤的人体器官以修复,以增强器官的恢复功能。

目前所使用的医用高分子材料分为可生物降解和非降解的高分子材料。

可生物降解的高分子材料植入人体后,可以降解被为对人体无毒无害的CO2、H2O等对人体不会产生刺激性的物质。

生物医学材料的研究与应用前景分析

生物医学材料的研究与应用前景分析

生物医学材料的研究与应用前景分析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速和各种疾病的不断增多,对于生物医学材料的需求也日益增多。

由于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生物活性和机械性能,生物医学材料被广泛应用于医疗卫生领域。

而且,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生物医学材料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本文将围绕生物医学材料的研究与应用进行探讨,分析其前景与应用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一、生物医学材料的种类以及应用领域生物医学材料的种类繁多,包括金属、陶瓷、高分子、生物降解材料、复合材料等。

金属材料的应用领域较为广泛,如人工关节、牙科种植、心血管球囊扩张器等;陶瓷材料主要应用于人工关节、假牙、骨板等;而高分子材料的应用领域则较为广泛,包括心脏起搏器、人工血管、人造角膜、修复骨折等。

其中,生物降解材料、复合材料和生物材料表面改性等方面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二、生物医学材料的应用现状在生物医学材料应用方面,目前主要用于外骨骼、人工关节、人工心脏瓣膜、间接牙冠、锚牙系统、缺损骨修复等领域。

同时,与生物医学材料有直接关联的生物医学工程技术及生物制造技术也正在迅速发展。

此外,在肿瘤等疾病治疗、组织工程等领域,也有越来越多的生物医学材料应用。

三、生物医学材料研究的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生物医学材料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包括生物材料表面的改性、复合材料的研究、生物降解材料的研制、生物医学器械的研发等方面。

其中,生物降解材料的研究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关注。

生物降解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降解性,可以避免在治疗后的患者体内留下长时间不易分解的材料,从而减少对组织的刺激和损害。

另外,生物医学材料的发展趋势也向着更加轻薄、柔性、多功能的方向发展。

四、生物医学材料的应用前景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速和各种疾病的不断增多,将促进生物医学材料的需求。

同时,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生物医学材料的研究也将进一步深入,应用也将越来越广泛。

未来,生物医学材料将在转化医学、肿瘤治疗、组织工程等领域持续发展,为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多贡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物医学材料的应用现状及发展前景Ξ吴刚强1,2,郎中敏1,赫文秀1,蔡 颖1(1.内蒙古科技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内蒙古包头 014010;2.清华大学化工系绿色反应工程与工艺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84) 摘 要:由于生物医学材料是无毒副作用、生物相容性良好、耐腐蚀性能优越的医用材料,越来越受到广大科技研究工作者的重视。

近20年,国内外特别是一些发达国家对生物材料的研究和开发得到飞速的发展。

本文详细阐述了生物医学材料的分类及发展前景。

关键词:生物材料;高分子;陶瓷 生物材料也称为生物医学材料,是指以医疗为目的,用于与生物组织接触以形成功能的无生命的材料[1]。

自19世纪80年代以来,以医疗、保健、增进生活质量、造福人类为目的的生物材料取得了快速的发展。

它最早的使用可以追溯至19世纪末,在1886年,首例钢片和镀镍钢治疗骨折应用于临床获得成功。

迄今为止,除大脑以外的各种人工器官已经应用于人体,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目前,生物材料主要包括医用高分子材料、生物陶瓷、医用金属材料等[2]。

1 生物医学材料的分类目前,按材料性质不同,生物材料一般可分为医用高分子材料、生物陶瓷材料、医用金属材料、生物降解材料、生物医学复合材料等。

1.1 医用高分子材料医用高分子材料是生物医用材料研究领域最活跃的领域之一,特别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发展更快,已经能合成出许多具有优良性能的软、硬材料及药物控释材料应用到各个医学领域。

医用高分子易于加工成型,原材料易得,理化性质可以在很宽的范围内被调节和控制,加之生物体的大部分组织和器官实质都是由高分子化合物构成,故一经出现就得到重视和应用。

医用高分子材料要应用于生物体必须同时要满足生物功能性、生物相容性、化学稳定性、可加工性等严格的要求。

当前研究主要集中在外科置入件用高分子材料和生物降解及药物控制释放材料[3]。

1.2 生物陶瓷材料生物陶瓷又称生物医用非金属材料,从广义上讲包括主要构成成分为无机非金属材料及其制品。

与高分子材料和金属材料相比,生物陶瓷在人体内极其稳定,压缩强度高,对生物组织有良好的相容性与亲和性,且耐腐蚀,无毒副作用,几乎看不到与生物组织的排斥反应,因而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4,5],是近年来研究较多且进展较快的领域。

当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具有特异性功能的活性材料,良好的力学性能且促进组织生长的功能材料,具有生物体组织结构的复合材料[6],以磷酸盐为基体材料的生物活性陶瓷是目前生物陶瓷研究中最活跃的领域[7]。

1.3 医用金属材料医用金属材料具有高的机械强度和抗疲劳性能,是临床应用最广泛的承力植入材料。

己经应用于临床的医用金属材料主要是不锈钢、钴基合金和钛基合金等三大类。

此外,还有形状记忆合金、贵金属以及纯金属钽、锆、铌等。

主要用于骨和牙等硬组织的修复和替换,心血管和软组织修复以及人工器官的制造,如人工髋关节、骨折内固定钢板以及骨螺钉等。

最先广泛用于临床治疗的金属是金(A u)、银(A g)、铂(P t)等贵重金属[8],它们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加工性能。

之后,铜(Cu)、铅(Pb)、镁(M g)、铁(Fe)和钢等曾用于临床试验,但因耐腐蚀性、生物相容性较差以及力学性能欠佳未受到广泛应用。

随着冶金技术的进步,不锈钢逐渐应用于临床,虽然抗腐蚀性并不十分理想,但其易加工,价格低廉,故在临床应用中得到了一席之地[9]。

目前应用最多的医用金属是不锈钢、钛及钛合金以及钴铬钼合金[10]。

1.4 生物降解材料所谓可降解材料是指那些在被植入人体内以后,能够不断的发生分解,分解产物能够被生物体所吸收或排出体外的一类材料,现已成为医用高分子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11]。

临床中主要用作非永久性植入支架或装置。

植入后,首先代行被替换组织的功能,然后随着材料的降解吸收被新生组织同步替换,最后达到永久治疗的目的,免去了二次手术的痛苦,4内蒙古石油化工 2009年第21期 Ξ收稿日期:2009-07-02可提高疗效[12]。

聚乳酸(PLA )是典型的合成可降解聚合物之一,其代谢产物乳酸是体内三羧酸循环的中间代谢物,且吸收和代谢机理己经明确并具有可靠的生物安全性,因此作为第一批可生物降解吸收材料已被美国FDA 批准用于临床,是迄今研究最多,应用最广泛的可降解生物材料。

其强度相对较高,模量可达4Gpa ,故广泛地应用于制作医疗器械、骨折固定装置等,并因具有一定的生物活性,也曾应用于骨填充、替换材料。

2 生物医学材料的应用前景近年来,世界生物材料市场发展势头更为迅猛,其发展态势可与信息、汽车产业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相比。

据1988年美国国家健康统计中心调查,美国己有1100万人(不包括齿科材料)植入了一件以上的生物医用材料,全球达3000万人以上,1995年世界生物医用材料市场已达2000亿美元。

中国科学院在2002年《高技术发展报告》中披露,1990~1995年,世界生物医用材料市场以每年大于20%的速度增长。

这期间中国的增长虽然也比较快,但由于起点低,市场份额只占世界市场的2%。

2000年,全球医疗器械市场己达1650亿美元,其中生物医学材料及制品约占40%至50%。

20世纪90年代,医疗器械平均年增长率在11%左右,预计未来几年发展中国家将会大幅度增长。

如除日本外的亚洲地区将从2000年占世界市场份额17%的280亿美元,增长至2005年占世界市场份额的25%。

生物医用材料及其制品的市场预计10-15年将达到药品市场的规模,成为本世纪经济的支柱性产业。

[参考文献][1] 何天白,胡汉杰.功能高分子与新技术[M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95~98.[2] L .G .Griffith .po lym eric b i om aterials [J ].A cta m ater .2000,(48):263~277.[3] N eeraj Kum ar ,Robert S .L anger ,A b rahamJ Dom b .Po lyanhydrides :an overview [J ].A dvanced D rug D elivery R eview s 2002,(54):889~910.[4] 冯凌云,陈晓明.生物陶瓷材料的生物学性能评价[J ].武汉工业大学学报,1998,(18):23~26.[5] C .P icon i ,G .M accau ro .Zircon ia as aceram ic b i om aterial [J ].B i om aterials ,1999,(20):1~25.[6] L .D .T i m m ie Topo lesk i ,Pau l D ucheyne ,John M .Cuck ler .F low in tru si on characteristics and fractu re p ropertiesof titan ium -fib re -reinfo rced bone cem en t [J ].B i om aterials ,1998,(19):1569~1577.[7] Y .Sh ik inam i ,M .O kuno .B i o reso rbab ledevices m ade of fo rged com po sites of hydroxyapatite (HA )p articles and po ly -L -lactide (PLLA ):Part I.B asic characteristics [J ].B i om aterials ,1999,(20):85~87.[8] 张兴栋.材料科学技术百科全书[M ].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927~928.[9] 顾汉卿,徐国风.生物医学材料学[M ].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361~362.[10] 张兴栋.材料科学技术百科全书[M ].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5.919~921,927~928.[11] 张兴栋.硬组织修复与骨组织工程材料[M ].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0.142~145,120~122.[12] Ku lkam i .B i odegradab le m aterials R esearch[J ].B i om edical M aterials R esearch ,1971,(5):169~181.Appl ica tion and develop m en t prospects of B io m ed ica l M a ter i a lsW U Gang -qiang 1,2,L A N G Z hong -m in 1,H E W en -x iu 1,CA I Y ing1(1.Schoo l of Chem istry and Chem ical Engineering ,Inner M ongo lia U n 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 echno logy ,InnerM ongo lia B ao tou 014010,Ch ina ;2.B eijing Key L abo rato ry of Green Chem ical R eacti on Engineering and T echno logy ,D ep artm en t of Chem ical Engineering ,T singhua U n iversity ,B eijing 100084,Ch ina )Abstract :A s the b i om edical m aterials are m edical m aterials w ith non -tox ic side effects ,good b i ocom p atib ility ,superi o r co rro si on resistance ,m o re and m o re scien tific and techno logical researchers attach i m po rtance to it .N early 20years ,b i o logical m aterials research and developm en t has been rap id developm en t at hom e and ab road ,som e develop ed coun tries in p articu lar .T h is article elabo rated on the classificati on and the p ro spects fo r developm en t of b i om edical m aterials .Key words :B i o logical M aterials ;Po lym ers ;Ceram ics5 2009年第21期 吴刚强等 生物医学材料的应用现状及发展前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