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力学力矩分配法题目大全

合集下载

结构力学力矩分配法习题

结构力学力矩分配法习题

第六章超静定结构计算一一力矩分配法—、是非题1单结点结构的力矩分配法计算结果是精确的。

2、图示刚架可利用力矩分配法求解23、在力矩分配法中反复进行力矩分配及传递,结点不平衡力矩愈来愈小,主要是因为分配系数及传递系数< 1。

4、若图示各杆件线刚度i相同,则各杆A端的转动刚度S分别为:4 i , 3 i ,&用力矩分配法计算图示结构,各杆I相同,EI =常数。

其分配系数"BA = 0.8,"BC = 0.2,"BD = 0。

Ci 9、用力矩分配法计算图示结构时, 杆端AC的分配系数J AC =18 / 29。

5、图示杆AB与CD的El、I相等,但A端的转动刚度S AB大于C端的转动刚度S CD。

A10、若用力矩分配法计算图示刚架,则结点A的不平衡力矩为D—3 k=EI/I -M - Pl o166、力矩分配法中的分配系数、传递系数与外来因素(荷载、温度变化等)有关。

7、图示结构EI =常数,用力矩分配法计算时分配系数J A4= 4 / 11。

1 31DIM IPTCI BA2I1.5I_EllI I/2 I /2二、选择题1下图中哪一种情况不能用力矩分 配法计算。

△A B一 CD2、图示结构用力矩分配法计算时, C. 结点A 上作用单位外力偶时,在 AB 杆A 端产生的力矩;D. 结点A 上作用外力偶时,在AB 杆 A 端产生的力矩。

4、图示结构,EI =常数,杆BC 两端 的弯矩M BC 和M CB 的比值是: A. -1/4 ;B. —1/2 ;C. 1/4 ;D. 1/2。

A . 1 / 4 ;B . 1 2 / 2 1 ;C . 1 / 2 ;D . 6 / 1 1。

表示:A. 结点A 有单位转角时,在AB 杆A 端产生的力矩;B. 结点A 转动时,在AB 杆A 端产生 的力矩;5、结构及荷载如图所示,当结点不 平衡力矩(约束力矩)为0.125ql 2时, 其荷载应是:2 A . 4 =q , M =ql /4 ; 2 B . 5 =q , M - -ql / 4 ;2 C . q^ -q , M = ql /4 ; 2D . q 1 _-q , M - -ql / 4。

力矩分配法

力矩分配法

力矩分配法练习题一、判断题1-1、力矩分配法是由位移法派生出来的,所以能用位移法计算的结构也一定能用力矩分配法计算。

1-2、已知图示连续梁BC跨的弯矩图,则M AB=C BA M BA=57.85kN.m。

1-3、在图示连续梁中M BA=μBA(-70)= -40kN.m。

1-4、在图示连续梁中结点B的不平衡力矩M B=80 kN.m。

1-5、对单点结点结构,力矩分配法得到的是精确解。

1-6、图示结构可以用无剪力分配法进行计算。

1-7、交于一结点的各杆端的力矩分配系数之和等于1。

1-8、结点不平衡力矩总等于附加刚臂上的约束力矩,可通过结点的力矩平衡条件求出。

1-9、在力矩分配法中,相邻的结点和不相邻的结点都不能同时放松。

1-10、力矩分配法不需计算结点位移,直接对杆端弯矩进行计算。

二、单项选择题2-1、等截面直杆的弯矩传递系数C与下列什么因素有关?A 荷载B 远端支承C 材料的性质D 线刚度I2-2、传递弯矩M AB是A 跨中荷载产生的固端弯矩B A端转动时产生的A端弯矩C A端转动时产生的B端弯矩D B端转动时产生的A端弯矩2-3、已知图示连续梁BC跨的弯矩图,则AB杆A端的弯矩=A 51.4kN.mB -51.4kN.mC 25.7kN.mD -25.7kN.m 2-4、图示杆件A端的转动刚度SAB=A 4iB 3iC iD 02-5、图示杆件A端的转动刚度SAB=A 4iB 3iC iD 02-6、图示连续梁,欲使A端发生单位转动,需在A端施加的力矩A M AB=4iB M AB=3iC M AB=iD 3i<M AB<4i2-7、在题2-6图示梁中,如令i1=0,欲使A端发生单位转动,需在A端施加的力矩A M AB=4iB M AB=3iC M AB=iD 3i<M AB<4i2-8、在题2-6图示梁中,如令i1=∞,欲使A端发生单位转动,需在A端施加的力矩A MAB=4iB M AB=3iC M AB=iD 3i<M AB<4i2-9、一般说来,结点不平衡力矩总等于A 交于该结点的各杆端的固断弯矩之和B 传递弯矩C 附加刚臂中的约束力矩D 结点集中力偶荷载 2-10、图示连续梁中结点B的不平衡力矩是A M1-m/2B -M1+m/2C -M1-m/2D M1+m/22-11、图示结构EI为常数,用力矩分配法计算时,分配系数。

结构力学第六章超静定结构的计算——力矩分配法

结构力学第六章超静定结构的计算——力矩分配法

《结构力学》习题集- 33 -第六章 超静定结构的计算——力矩分配法一、本章基本内容:1、基本概念:转动刚度、分配系数、传递系数、侧移刚度;(1)力矩分配法是以位移法为基础的一种渐进解法;(2)转动刚度与杆件的线刚度和远端支承情况有关;(3)杆件远端的支承情况不同,相应的传递系数也不同;(4)分配系数的值小于等于1,并且1=∑ik μ;(5)力矩分配法只适用于计算无结点线位移的结构。

2、固端力矩、结点不平衡力矩的计算;3、用力矩分配法计算多跨梁和无侧移刚架的一般步骤:(1)计算汇交于各结点的每一杆端的分配系数并确定传递系数;(2)求出各杆件的固端弯矩;(3)求出结点不平衡力矩,将其反号乘上各杆件的分配系数得到相应的分配弯矩。

然后,再将分配弯矩乘以传递系数,求出远端的传递弯矩。

按此步骤循环计算,直到不平衡力矩小到可以忽略不计为止。

(4)将每一杆端的固端弯矩、历次的分配弯矩和传递弯矩相加,求出最后杆端弯矩。

(5)校核最后杆端弯矩,作内力图。

二、习题:(一)、判断题(不作为考试题型):1、力矩分配法中的分配系数、传递系数与外来因素(荷载、温度变化等)有关。

2、若图示各杆件线刚度i 相同,则各杆A 端的转动刚度S 分别为:4 i , 3 i , i 。

AA A3、图示结构EI =常数,用力矩分配法计算时分配系数4 A μ= 4 / 11。

1l ll第六章 力矩分配法- 34 -4、图示结构用力矩分配法计算时分配系数μAB =12/,μAD =18/。

BCA D E =1i =1i =1i =1i5、用力矩分配法计算图示结构,各杆l 相同,EI =常数。

其分配系数μBA =0.8,μBC =0.2,μBD =0。

A B CD6、在力矩分配法中反复进行力矩分配及传递,结点不平衡力矩愈来愈小,主要是因为分配系数及传递系数< 1。

7、若用力矩分配法计算图示刚架,则结点A 的不平衡力矩为 −−M Pl 316。

钢结构力矩分配法习题

钢结构力矩分配法习题
求剪力静定杆的固端弯矩时 ➢先有平衡条件求出杆端剪力; ➢将杆端剪力看作杆端荷载, 按该端滑动,另端固定的杆计 算固端弯矩。
3、剪力静定杆的转动刚度和传递系数:
➢剪力静定杆的 S= i C=-1
2kN/m
↓↓↓↓↓↓↓↓
2kN/m
↓↓↓↓↓↓↓↓
Δ
A
θA
B
确定图示梁的转动刚度SAB,SBA 和传递系数CAB,CBA
B
E
0.4 0.6
1.5i - 0.6i - 0.9i - 0.6i 0.6i
C
2/3 1/3
- 1.5i 1.0i 0.5i
- 0.5i 0.5i
k11
DG
0.55i
0.6i
0.55i k11 8 4
0.5i
k11
1.1i 4
MCE 3(2i) l 1.5i
M BE
3(2)i
l
1.5i
0.762 0.238 33.3 -288
129141.1.7 60.6 -51.4
41.7 13
-9.1 288
1解,3 :
2
1,3
1) 求分配2.系7 2数.5: 2)M求1 固 7端8.弯1-矩100:.92
0.5 0.4
.0S121323A1A212-102M1..3430.32407(.i.i9k.357-,N61306M.5..339m256.,.3.,147)686,213,S323BS331B2.23300-.64.324261371i38i...789268830359..,24.462,85,4
0, SA4
4, 1A1
5 14

4-6、定性分析图示刚架结点B的水平位移的方向。

结构力学计算题经典(有答案)

结构力学计算题经典(有答案)

结构力学 ——渐进法与近似法分析与计算题1. 用力矩分配法计算图示连续梁,作弯矩图和剪力图,并求支座B 的反力。

答案:计算过程、弯矩图、剪力图及支座B 的反力分别如图(a )、(b )和(c )所示。

解析:根据单结点结构力矩分配法的步骤计算即可。

难易程度:易知识点:单结点结构的力矩分配2. 用力矩分配法计算图示连续梁,作弯矩图和剪力图,并求支座B 的反力。

A60kN 40kN·m EIEI B C4m4m6m(b)M 图(单位: )kN·m 图(单位: )(c)kNQ F (a)计算过程答案:图(a )为求解结点B 约束力矩的受力分析图。

计算过程、弯矩图、剪力图及支座B 的反力分别如图(b )、(c )和(d )所示。

解析:根据单结点结构力矩分配法的步骤计算即可。

难易程度:中知识点:单结点结构的力矩分配3. 用力矩分配法计算图示连续梁,作弯矩图和剪力图,并求支座B 的反力。

答案:CD 段为静定悬臂梁,将其截开并暴露出截面C 的弯矩,用力矩分配法计算如图(a )所示结构。

弯矩图和剪力图如图(b )、(c )所示。

BCEIN/m2EI m3m3m40kN(b)计算过程F BM (a)图(单位: )(c)M kN·m图(单位: )Q F (d)kN10kN20kN12kN/m ABCDEI 2EI 2m 4m4m解析:根据单结点结构力矩分配法的步骤计算即可。

本题中悬臂段CD 若不切除,则可按B 、C 两个刚结点的结构进行计算。

难易程度:中知识点:单结点结构的力矩分配4. 用力矩分配法计算图示连续梁,作弯矩图和剪力图,并求支座B 的反力。

答案:AB 段为静定悬臂梁,将其截开并暴露出截面B 的弯矩,用力矩分配法计算过程如图(a )所示。

弯矩图和剪力图图(b )、(c )所示。

kNQ F (c)图(单位: )m M 图(单位: )(b)RB F =63.02kN ( )计算过程(a)mkN·10kN/m 60kN EI 2IB CD2m6m2m解析:根据单结点结构力矩分配法的步骤计算即可。

结构力学下多结点力矩分配法 共42页

结构力学下多结点力矩分配法 共42页

8 kN
16 kN R1P
8 kN/m R2P
16 kNm 16 kNm
8 kN
16 kN R1P -R1P
8 kN/m 16 kNm
R2P -R2P
-R1P
+
-R2P
-R1P -R1P
R -R
-R2P
-R1 R1=R2P+R
-R1
R 右结点可分配了
-R1
+
-R
把上述过程写在一起,就是如下的步骤:
16 kN
B C
8 kN/m
16 kNm
分配系数
0.5 0.5
4/7 3/7
固端弯矩 -4
4 -8
8 -8
16


锁C,放B 1
2
2
1
点 的
锁B,放C
-2/7
-4/7 -3/7
0
力 矩

锁C,放B 1/14
1/7 1/7
1/14

锁B,放C
-4/98 -3/98
0
合计
-41/14
43/7 -43/7
-0.035 -0.035
13.64 11.82
1.82
9.7 9.4
0.3
10.15
0.23
0.19 0.08
0.12
0.68 0.23
0.07
0.035
0.12 0.035
作业:
0.3 -12 0.4 0.3 -12
0.32 4.5 0.32
12
0.36
-7.5
0.4 7.5 0.3 0.3
-2.06 -10.67 3.98 -1.99

力矩分配法

力矩分配法

第八章 力矩分配法1. 图中结构中固定端弯矩 为: -533.33KN·m2.在力矩分配中等截面杆的远端固定,杆传递系数C等于: 0.53.图中结构中固定端弯矩 = -10KN·m4.在力矩分配法中杆端的转动刚度与杆另一端的支撑情况有关。

( )5.图中结构中力矩分配系数 = 0.7066.单独使用力矩分配法,只能解算连续梁和无侧移刚架。

( )7.图a和图b的A端转动刚度相同。

( )8.一个刚结点无论连接多少个杆件,这些杆件的力矩分配系数之和总等于( )9.在力矩分配法中已知某杆一端的分配力矩M,若该杆另端为滑动支座,则传递力矩为M。

( )10.力矩分配法中的传递系数等于传递力矩与分配力矩之比,它与荷载作用无关。

( )11.对图示结构,力矩分配系数 和固端弯矩 分别为:( A )A.0.238, -41.67 KN·mB.0.238, 41.67 KN·mC.0.294, -41.67 KN·mD.0.294, 41.67 KN·m12.图示结构中,各杆i等于常数,欲使结点产生顺时针转角,即 =1,要在结点A上施加(顺时针)外力偶为:( A )A.8iB.8iC. 11iD.9i13.用力矩分配法计算图示结构,结点A的不平衡力矩为:( A )A.-16 KN·mB. 16 KN·mC. 0D.-64 KN·m14.图示连续梁,已知 =1/2,则杆端弯矩 为: ( A )A.8 KN·mB.-8 KN·mC.16 KN·mD.-16 KN·m15.用力矩分配法计算图示结构,分配系数 和为4/7和3/7,则杆端弯矩分别为: ( A )A.80 KN·m, 60 KN·mB.-80 KN·m,60 KN·mC.80 KN·m,-60 KN·mD.-80 KN·m,-60 KN·m16.AB杆的弯矩传递系数 与: ( C )A.杆AB的A端支承情况有关B. 杆AB的两端支承情况有关C. 杆AB的B端支承情况有关D. 杆AB的两端支承情况无关17.在力矩分配法中,某杆端分配系数与该杆的转动刚度: ( A )A.成正比B.有时成正比,有时成反比C.无关系D.成反比18.取左半部为如图示对称结构的等代结构,在等代结构中分配系数 等于:( D )A.1/3B.4/11C.2/5D.2/719.用力矩分配法计算图示结构,分配系数 、分别等于: ( D )A.0.5 0.333B.0.25 0.5C.0.25 0.333D.0.50.57120.如图连续梁中,已知 =4/7,则 等于: ( D )A.4/7(-M+Pd/6)B. 4/7(M+Pd/8)C.4/7(-M+Pd/8)D. 4/7(M-Pd/8)。

力矩分配法例题

力矩分配法例题

力矩分配法例题
力矩分配法是一种用于确定机械系统中各元件的力矩和力矩矩阵的方法。

举个例子,假设有一个机械系统包含两个轴承,一个齿轮和一个电机。

电机产生的力矩为Tm,齿轮产生的力矩为Tg1和Tg2。

轴承1产生的力矩为Tb1,轴承2产生的力矩为Tb2。

通过使用力矩平衡方程,可以确定各元件的力矩。

Tm = Tg1 + Tb1
Tg2 = Tb2
从而得到以下力矩矩阵:
| Tm | | 1 1 0 | | Tg1 |
|----| = |--------|* |----- |
| Tg2| | 0 0 1 | | Tb2 |
通过解方程组可以得到各元件的力矩值。

这只是一个简单的例子,在实际应用中,力矩分配法可以用于解决更复杂的机械系统中的力矩平衡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3/16
D.2/7
题19图题20图
20.图示刚架,结点A承受力偶作用,EI=常数。用力矩分配法求得AB杆B端的弯矩是:(B)
A.
B.
C.
D.
21.图示结构(EI=常数)用力矩分配法计算时:(D)
A.
B.
C.
D.
题21图题22图题23图
22.图示结构(EI=常数),在荷载作用下,结点A的不平衡力矩为:( C )
C铰支承
D 定向支承
8.力矩分配法计算得出的结果(D)
A一定是近似解
B不是精确解
C是精确解
D可能为近似解,也可能是精确解。
9.力矩分配法中的传递弯矩等于(B)
A固端弯矩
B分配弯矩乘以传递系数
C固端弯矩乘以传递系数
D不平衡力矩乘以传递系数
10.力矩分配法中的分配弯矩等于(C)
A固端弯矩
B远端弯矩
C不平衡弯矩(即约束力矩)乘以分配系数再改变符号
题13图题14图
14.图示结构用力矩分配法计算时分配系数 为:(C)
A.
B.
C.
D.
15.图示结构(EI=常数),在荷载作用下,结点A的不平衡力矩为:( D )
A. B. C. D.
16.图示结构用力矩分配法计算时,结点A的不平衡力矩(约束力矩) MA为: (B )
A.pl/6
B.2pl/3
C.17pl/24
结构力学-力矩分配法题目大全
———————————————————————————————— 作者:
———————————————————————————————— 日期:
第六章力矩分配法
一 判断题
1.传递系数C与杆件刚度和远端的支承情况有关.(√)
2.力矩分配中的传递系数等于传递弯矩与分配弯矩之比,它与外因无关.(√)
21.若使图示刚架结点A处三杆具有相同的力矩分配系数,应使三杆A端的劲度系数(转动刚度)之比为:1:1:1.(√)
22.有结点线位移的结构,一律不能用力矩分配法进行内力分析.(×)
23.计算有侧移刚架时,在一定条件下也可采用力矩分配法.(√)
24.有结点线位移的结构,一律不能用力矩分配法进行内力分析.(×)
二选 择题
1.图示结构汇交于A的各杆件抗弯劲度系数之和为 ,则AB杆A端的分配系数为:(B )
A.
B.
C.
D.
题1图题2图
2.图示结构EI=常数,用力矩分配法计算时,分配系数 为:(D )
A.4/11
B.1/2
C.1/3
D.4/9
3.在图示连续梁中,对结点B进行力矩分配的物理意义表示(D)
A.同时放松结点B和结点C
7.力矩分配法是以位移法为基础的渐进法,这种计算方法不但可以获得近似解,也可获得精确解.(√)
8.在任何情况下,力矩分配法的计算结构都是近似的.(×)
9.力矩分配系数是杆件两端弯矩的比值.(×)
10.图示刚架用力矩分配法,求得杆端弯矩MCB=- (×)
题10图题11图题12图
11.图示连续梁,用力矩分配法求得杆端弯矩MBC=—M/2.(×)
D.–4pl/3
17.图示结构,汇交于结点A各杆端的力矩分配系数为:(C )
A.
B.
C.
D.
题17图题18图
18.用力矩分配法计算图示结构时,BC杆的分配系数 是:( C)
A.4/7
B.16/29
C.16/25
D.9/25
19.用力矩分配法计算图示结构时,CD杆端的分配系数 是:( B)
A.1/4
B.4/13
A.Pa
B.9Pa/8
C.7Pa/8
D.-9Pa/8
23.图示连续梁用力矩分配法求得AB杆B端的弯矩是(C )
A.
B.
C.
D.
24.用力矩分配法计算图示刚架时,杆端AB的力矩分配系数是:(C)
A.3/32
B.7/32
C.15/32
D.17/32
题24图题25图
25.图示结构中B结点的不平衡力矩(约束力矩)为:(B )
B 只与B端的支承条件有关
C 与A、B两端的支承条件有关
D只与A端支承条件有关
6.等直杆件AB的弯矩传递系数CAB:(B)
A与B端支承条件及杆件刚度有关
B只与B端的支承条件有关
C 与A、B两端的支承条件有关
D只与A端支承条件有关
7.当杆件刚度(劲度)系数SAB=3i时,杆的B端为:(C)
A自由端
B固定端
12.图示刚架可利用力矩分配法求解.(√)
13.力矩分配法就是按分配系数分配结点不平衡力矩到各杆端的一种方法.(×)
14.在力矩分配法中,同一刚性结点处各杆端的力矩分配系数之和等于1.(√)
15.转动刚度(杆端劲度)S只与杆件线刚度和其远端的支承情况有关.(√)
16.单结点结构的力矩分配法计算结果是精确的.(√)
D固端弯矩乘以分配系数
11.若用力矩分配法计算图示刚架,则结点A的不平衡力矩(约束力矩)为(C)
A.M
B.
C.-M-
D.
12.图示对称刚架在结点力偶矩作用下,弯矩图的正确形状是:(C )
13.图示结构用力矩分配法计算时,结点A的不平衡力矩(约束力矩)为( C )
A.100
B.125
C.-100
D.-75
B.同时固定结点B和结点C
C.固定结点B,放松结点C
D.固定结点C,放松结点B
题3图题4图
4.图示等截面杆件,B端为定向支座,A端发生单位角位移,其传递系数为(C)CAB=-1
D.CAB=0
5.等直杆件AB的转动刚度(劲度系数)SAB:(A)
A与B端支承条件及杆件刚度有关
3.力矩分配法所得结果是否正确,仅需校核交于各结点的杆端弯矩是否平衡.(×)
4.力矩分配法经一个循环计算后,分配过程中的不平衡力矩(约束力矩)是传递弯矩的代数和.(√)
5.用力矩分配法计算结构时,汇交与每一结点各杆端力矩分配系数总和为1,则表明力矩分配系数的计算绝对无错误.(×)
6.在力矩分配法中,分配与同一结点的杆端弯矩之和与结点不平衡力矩大小相等,方向相同.(×)
17.力矩分配法仅适用于解无线位移结构.(√)
18.用力矩分配法计算图示结构时,杆端AC的分配系数 .(√)
题18图题19图题21图
19.图示杆AB与CD的EI, 相等,但A端的劲度系数(转动刚度)SAB大于C端的劲度系数(转动刚度)SCD.(√)
20.力矩分配法计算荷载作用问题时,结点最初的不平衡力矩(约束力矩)仅是交于结点各杆端固端弯矩的代数和.(×)
A.
B.
C.
D.
26.用力矩分配法计算图示结构时,力矩分配系数 应为:(C)
A.1/2
B.4/7
C.4/5
D.1
题26图题27图题28图
27.图示结构用力矩分配法计算时,分配系数 为:(B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