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叉神经痛临床路径
脑神经疾病-三叉神经痛

一、三叉神经痛
(三)辅助检查 神经电生理检查 通过电刺激三叉神经分支并观察眼轮匝肌及咀嚼肌的表面电活动,判
断三叉神经的传入及脑干三叉神经中枢路径的功能,主要用于排除继发性三叉神经痛。 影像学检查 头颅MRI检查可排除器质性病变所致继发性三叉神经痛,如颅底肿瘤、多
发性硬化、脑血管畸形等。
一、三叉神经痛
一、三叉神经痛
(二)临床表现 面颊上下颌及舌部明显的剧烈电击样、针刺样、刀割样或撕裂样疼痛,持续数秒或1~
2分钟,突发突止,间歇期完全正常。 患者口角、鼻翼、颊部或舌部为敏感区,轻触可诱发,称为扳机点或触发点。严重病
例可因疼痛出现面肌反射性抽搐,口角牵向患侧即痛性抽搐(tic douloureux)。 病程呈周期性,发作可为数日、数周或数月不等,缓解期如常人。
(四)诊断及鉴别诊断 典型的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根据疼痛发作部位、性质、面部扳机点及神经系统无阳性体
征可诊断 需与以下疾病鉴别 继发性三叉神经痛 牙痛 鼻窦炎 舌咽神经痛
一、三叉神经痛
(五)治疗 首选药物治疗,药物无效时可选择非药物治疗 卡马西平:为首选,首剂0.1g,2次/日,每日增加0.1g,至疼痛控制,最大剂量不超
过1.0g/d 其他药物选择:苯妥英钠、加巴喷丁、普瑞巴林 非药物治疗:封闭治疗、经皮半月神经节射频电凝疗法、三叉神经显微血管减压术
二、特发性面神经麻痹
特发性面神经麻痹(idiopathic facial palsy ) 亦称为面神经炎(facial neuritis)或贝尔 麻痹(Bell palsy),因茎乳孔内面神经非特 异性炎症所致的周围性面瘫
Thanks
脑神经疾病-三叉神经痛
一、三叉神经痛
三叉神经痛(trigeminal neuralgia) 是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简称,为三叉 神经分布区内短暂的反复发作性剧痛
神经外科重点病种临床路径医保管理

三叉神经痛
生化全套、内毒素、
颈动脉多普勒、甲
671701
三
功三项、心脏B超、
叉
肌钙三联、β-钠尿
神 经
肽
痛
手术耗材是否可控
三叉神经痛
一级护理、泮托拉唑 三 叉 神 经 痛
671701
三叉神经痛
建议: 慢诊病人部分检查前置到入院前 减少预防性用药(泮托拉唑) 降低常规用药级别(甘油果糖) 降低一次性耗材费用(生物膜、补片)
神经外科 重点病种临床路径医保管理
临床路径重点病种医保管理
高血压脑出血 三叉神经痛 脑膜瘤
脑出血
脑出血
内毒素、甲 兰索拉唑、胞 急诊颅脑CT
675223
功、肌钙三 二磷胆碱(活
基 底 节
联、β-钠尿 动性出血慎 肽、脑苷肌 用)、胸部CT
出
肽(二线)、
血
兰索拉唑、
溴己新
脑出血
血常规、肝功、
术后第5天、第
生化常规
8天二次复查是
675223
基
否可参照路径
底
整合为术后第7
节 出
天复查
血
脑出血
肺部湿性罗音
胸部CT能否用
675223
基
胸片替换
底
节
出
血
脑出血
建议: 减少常规复查CT频次 尽量避免胸部CT常规复查 减少与疾病无关检查 减少辅助用药使用(医保目录中二线用药) 减少预防性用药
脑膜瘤
脑膜瘤
内毒素、甲功三项、 血浆皮质醇、肌钙 三联、β-钠尿肽 脑 膜 瘤
670926
脑膜瘤
奥拉西坦、丙戊酸 钠、甘油果糖 脑 膜 瘤
670926
三叉神经痛

主诉: 右下颌部疼痛不适1月余,加重2天现病史: {患者自诉}于入院前{1}{月}{无明显诱因及原因下}出现{右下颌放射样触电式疼痛,触之即痛,张口亦感不适,面部无红肿,未予以重视,休息后症状未见好转,前两日上述症状加重},{病程中无畏寒发热,无咳嗽咳痰,无耳痛耳鸣},{无恶心、呕吐,无头晕、头痛},{病后未行特殊治疗,今为求诊入院} ,门诊拟诊为“三叉神经痛”收住我科。
{病后患者精神、纳食、睡眠可},{大小便正常},{近期体重无明显改变}。
中医望闻问切:患者面色正常,舌淡红,苔薄白,舌体胖大,脉沉细,精神、食纳、睡眠可,二便正常。
既往史: {既往体健},{否认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病史},{否诊曾患过严重疾病及猩红热、麻疹、百日咳、水痘、腮腺炎等传染病},{无药物过敏史},{无食物过敏史},{无输血史},{预防接种史不详},{其它系统回顾未见异常}。
个人史: {出生于原籍},{生长于原籍},{家庭经济条件一般},{未到过流行病区}接触史,{无化工毒物、重金属接触史},{无放射性毒物、粉尘接触史},{无吸烟史},{无饮酒嗜好},{无吸毒史} ,精神个性正常。
月经及婚育史:患者{14}岁月经初潮,平素月经{规律},{周期4-5/28-30天} ,经量{中},色{暗红},{无}异味,白带{无异常},{无}血块,{无}痛经。
{适龄结婚},1男2女。
{适龄结婚},{配偶及子女体均健康} ,{否认有冶游史}。
家族史:{父母健在} ,{兄弟姐妹均健在},{否认家族性遗传病史},{否认家族中有结核病、肝炎、癌瘤、精神病等疾病患者}。
体格检查T:36.5℃,P 68次/分,R:20次/分,BP100/60mmHg,体重{67.2}Kg 。
一般情况: 发育{良好},营养{良好},{正力体型},{正常面容},神智{清醒},{能对答,定向正确},对答{对答切题},{理解力、计算力、记忆力均无异常},{自动体位},查体{合作}。
三叉神经痛临床路径

三叉神经痛临床路径一、三叉神经痛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三叉神经痛(ICD10:G50.002)拟行显微血管减压术(二)诊断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神经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着,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年12月第1版)1. 疼痛局限于三叉神经感觉根分布区,多以单侧牙痛或颜面、下颌、鼻旁疼痛起病;2. 在三叉神经的一支或多支的分布区出现刀割样、电击样或烧灼样剧烈疼痛,反复发作,突然出现,持续数秒或数分钟后骤停,可伴有同侧流涎、流泪、面肌反射性痉挛等;3. 疼痛区常有扳击点,可因洗脸、刷牙、进餐、说话等机械性刺激诱发疼痛发作;4. 颅脑3D-TOF-MRA检查能够明确三叉神经根有无血管相邻,MRI或CT检查能够排除肿瘤。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根据《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神经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着,人民军医出版社,2007年3月第1版)1. 三叉神经痛诊断明确;2. 药物或神经阻滞治疗效果不佳;3. 不能接受其他方法治疗的面部麻木;4. 患者一般情况好,无严重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凝血功能障碍等严重器质性病变,能够耐受全麻手术;5. 排除脑肿瘤等疾病引起的继发性三叉神经痛(四)标准住院日为10-12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 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 G50.002 三叉神经痛疾病编码;2. 有适应证,无禁忌证;3. 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时,如果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3-5 天所必须的检查项目:1. 血常规、尿常规,血型;2. 肝肾功能、血电解质、血糖;3. 凝血功能;4. 感染性疾病筛查(乙型、丙型、艾滋病、梅毒);5. 心电图、胸部X线;6. 颅脑3D-TOF-MRA检查,了解三叉神经根与周围血管的关系,排除脑肿瘤等病因;7. 其它检查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心脏彩超、肺功能检测等。
(七)选择用药:1. 抗菌素第一、二代头孢类,头孢曲松;2. 预防性用药时间为术前30分钟或麻醉开始时;3. 手术时间超过3小时加用一次;4. 一般术后48小时内停止使用预防性抗菌药物;5. 特殊情况如有永久性植入物、高龄、体质差、糖尿病等可适当延长使用时间至术后3-5天。
卫生部临床路径全部病种目录

16 结节性甲状腺肿(E04. 902) 17 乳腺癌(C50/D05) 18 急性单纯性阑尾炎(K35)
19 胃十二指肠溃疡(K25-K27)
20 急性乳腺炎(O91,N61)
21 直肠息肉(K62.1;D12.8, M8210/0)
22
上消化道出血,门静脉高压症(K76.6伴(K70-K71↑,K74 ↑,I98.3*))
胸外科 行食管下段贲门肌层切开或+胃底折叠术(经胸或经腹) 行肺大疱切除和/或胸膜固定术(32.2和/或34.601,34.9201) 行食管癌根治术(食管癌切除+食管-胃吻合术)(42.41/42.42/42.5行肺局部切除/肺叶切除/全肺切除/开胸探查术(32.29/32.3-32.5)
卫办医政发〔2009〕160号 卫办医政发〔2009〕160号 卫办医政发〔2009〕160号 卫办医政发〔2009〕160号
备注
行乳腺肿瘤切除术或病变导管切除术(85.21)
卫办医政发〔2011〕88号
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手术(06.3902) 行甲状腺部分切除、甲状腺次全切除或甲状腺近全切除术 行甲状腺癌根治手术(06.2-06.4伴40.4)
卫办医政发〔2011〕88号 卫办医政发〔2011〕88号 卫办医政发〔2011〕88号
行房间隔缺损直视修补术(35.51/35.61/ 35.71)
卫办医政发〔2009〕148号
行室间隔缺损直视修补术(35.53/35.62/ 35.72)
卫办医政发〔2009〕148号
行动脉导管介入封堵术(39.7901)
卫办医政发〔2009〕148号
行二尖瓣人工机械瓣置换术(35.24)
卫办医政发〔2009〕148号
70 闭合性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S22.3\S22.4伴S27.2)
汉唐方剂讲解HT-025:三叉神经痛(疏通经络剂)

汉唐⽅剂讲解HT-025:三叉神经痛(疏通经络剂)注:汉唐⽅剂讲解系列,是紫极先⽣对倪海厦⽼师的汉唐100⽅进⾏系统透彻的讲解,通过他的讲解,让我们对⽅剂的遣⽅⽤药有了深刻的认识和透彻的了解!蓝⾊字体为倪师原⽂,⿊⾊字体为紫极先⽣的讲解。
--------------------------------------HT-25 疏通经络剂(如同西医学之三叉神经痛颜⾯神经痛)治疗如同西医学之三叉神经痛颜⾯神经痛,在⾯部的侧⾯,这疼痛是⼗分厉害的,在疼痛的时候如同闪电⼀样,经久不愈。
倪海厦定的名是中医药学⾥⾯疏通经络剂.疼痛如何治?吃⽌痛药基本上没办法解决,⼀般采⽤的是封闭,现在西医院⾥⾯专治法,实际上是封闭,过后,还会再疼痛,因为疼痛的部位它是在⾯部,接近于⼤脑精明之府这⼀部位。
疼痛封闭只能⽌住暂时⼀会,继续疼痛时,痛不可忍,有的痛起来⽣不如死,虽然此病不要命。
有时⽌痛剂亦⽆法⽌痛,有时西此病西医名三叉神经痛,是很剧烈的痛(如同电闪般痛),有时⽌痛剂亦⽆法⽌痛,有时西医注射酒精在痛处,到了⽆法控制时,只好切断神经(让⼈神感知不到它了)这病后遗症很⼤,很容易造成⾯瘫,即⼝眼歪斜。
为何发⽣此痛呢?⽬前西医也不清楚。
临床上看时,此痛延中医经络学中的⾜少阳胆经、⾜阳明胃经与⼿少阳三焦经三经⽽来。
⼿少阳三焦经经是⽔道系统--⽔⽕之道,⾕之府也;⾜少阳是胆经,⾜阳明是胃经,这三个经络有什么样的联系:学四圣⼼源之后已经知道,⼿少阳经是从⼿到头,⾜少阳经是从头到⾜;⾜阳明胃经是从头到⾜,⼈⾝体⽓机之降凡⼀切之降皆源于胃⼟之降,胆⽕随之⽽降,以温肾⽔,这⼀个情况,阳明胃与阳明胆经皆是属于不降的部位,胃明胃之不降,胆⽕上逆,根据经络⾛向,我们看⼀看,这三焦经,它的⾛向是围绕着⽿后,然后绕到⽿前,⾛到眉⽑的外侧,这是⼿少阳经;⾜少阳胆经:⾛于头部外侧;⾜阳明胃经上到⼤迎⽳后,有⼀条道要经颊⾚下关,以⼊于头顶部这⼀部位都是⼈头部的外侧,也是从颊车部位到太阳⽳⼀直到头部⼆侧,这⼀些全部是需要降的,属于降路.⼿少阳经是升的,升到头上后,要接主⾜少阳经再下降,这病关键问题是降路不⾜,不得以降,这⼀情况就要以降胃为主,同时要收敛胆⽕.经络为什么不降呢?还是在于经络不通,所以治疗的时候:适当⽤活⾎药以通经络,降胃敛胆⽕,胆⽕敛住后要在下收敛,如是使⽕降下之后,后头三叉神经部位疼痛就能减轻,⼀般来说三叉神经痛;颜⾯神经痛的病⼈或是由于⼼情不好, 经常有⽓郁现象或经常饮酒或⽤⽬过度眼疲劳或休息不⾜造成⽕在上不得下,等等可诱发疼痛,这是我给⼤家说⼀下经络的⾛向及病因病机是什么:是⽕在上不得降,所有经络活动能⼒均来⾃不同脏腑,⼀旦此动能⽆法畅⾏于经络中,则必发⽣抽痛,在以前的时候,我讲过关于疼痛,疼痛的发⽣实际上是⼈体的⼀个警讯,是⼀个⾃我保护机制的启动,同时也说过在体表部位发痒这是病情最轻的;其次是疼痛;然后是⿇⽊现象;然后是不仁--就是感觉丧失了,摸⾃⼰的⽪肤感觉是别⼈的了;,然后是不⽤,是动也动不了.这是从轻到重的反应:最轻是表⽪发痒,邪欲⼊⽽不得⼊,正⽓驱到表⽪部位,这样的病是最轻的;其次再进⼊⼀层:邪⽓盛了,或体内⽓机不流畅,正邪交战这时候才发⽣疼痛,这时候正⽓不是轻易把邪⽓驱赶出来或正⽓不轻易把经络打通;再往后,邪胜了,不得已通了,邪⽓积聚了, 就出现了⿇⽊现象,然后是⿇⽊不仁,不仁是⿇⽊之终,⿇⽊是不仁之渐,到达不仁这种程度:感觉是⾃我失去知觉了,这病情是很厉害了,这是⾝体的⼈神没办法感知了,也就是说正⽓所作⽤的⼈神没办法感知了;再往后就不⽤了,卫⽓也没办法在⾥⾯滋润了,使不了运动了,如偏瘫的⼈,左瘫左痪的⼈,⾝体没办法动了;不仁不⼀定就是不⽤,有时不⽤,但它还是有知觉,这情况是由于缺少卫⽓不能去⾏滋润了,这种情况有可能是⼏种症状同时在⼀块,也有可能单独⼀个症状存在,所说的这五层是⼈体病从轻到重的反应,也就是说不仁的时候可以不⽤也可以⽤,感觉到⽪肤⿇⽊的时候,肢体可以运动也可以不运动,在不⽤的情况肢体没法运动了,可以有知觉也可以没知觉,只是其正⽓不⽤,正⽓的不⾜要⼤于不仁。
半侧脸疼痛,或是三叉神经痛

60健康生活·身边的医学编辑/侯叔霞*****************经过脑部核磁共振检查,神经外科主任张爱明发现,雷阿姨由于血管的不停搏动,已经压迫到了三叉神经中的眼神经分支、上颌神经分支,导致雷阿姨上至眉头、下至鼻翼的区域出现剧烈疼痛。
经专家团队研究,最后为雷阿姨施行了微血管减压术,整个手术2小时完成,术后疼痛症状消失。
已有一年多没有笑过的雷阿姨,终于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常被误诊为牙痛三叉神经是颅内最大的脑神经,自脑桥中部发出后在三叉神经节发出三大支(眼支、上颌支、下颌支),故得名三叉。
其主要功能是调节面部、口腔和鼻腔的感觉信息及支配咀嚼肌的运动。
三叉神经痛被称为“天下第一痛”,是发生在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内,反复发作的阵发性剧烈神经痛,多由面部的某一点开始,扩散到上下颌面、眼眶周围。
发作时间可能很短,有时只有几秒或几分钟,但时不时就发作。
突然发作时,疼痛如刀割、撕裂或电击样,常人难以忍受。
随着病情发展,疼痛发作愈发频繁而剧烈,可由风吹、说话、吃饭、洗脸、刷牙等诱发,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甚至让患者感到痛不欲生。
疾病初期,三叉神经痛常被误诊为牙痛,患者往往在确诊前会经历不必要的牙科治疗,甚至有时候将健康牙齿拔掉了,疼痛仍继续周期性发作。
微血管减压术,告别“天下第一痛”三叉神经痛的治疗分为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
患者优先选择药物治疗(如卡马西平),一些患者只需要药物治疗就可以缓解症状,但是当用药无效或使用药物后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如严重肝功能损害、过敏),则应该选择手术治疗。
三叉神经痛的手术治疗方式主要有3种:三叉神经节射频消融术、三叉神经半月节微球囊压迫术、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术。
其中,微血管减压术是三叉神经痛外科治疗最有效且疗效最持久的手段,但对于年老体弱及惧怕开颅手术的患者,可选择球囊压迫及射频治疗。
目前认为,微血管减压术是唯一针对病因的手术治疗方法,适合确定由血管压迫引起的三叉神经痛患者。
三叉神经痛的诊断和治疗 毕业论文【整理版】

三叉神经痛的诊断和治疗学生:学号: 2010000591专业:临床医学班级:10级临床三班指导教师: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内容摘要目的:研究三叉神经痛的诊断和治疗。
方法:根据其临床表现和检查结果进行诊断。
治疗:主要可用抗癫痫、神经阻滞等治疗,无效或失效时考虑其他疗法,继发性三叉神经痛应针对病因治疗。
结论:三叉神经痛具有规律性、骤发性、周期性。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trigeminal neuralgia. Methods: according to the clinical manifestation and the inspection results for diagnosis, therapy: mainly used antiepileptic, nerve block treatment, invalid or failure to consider other treatment, secondary trigeminal neuralgia should be treated for the cause. Conclusion: trigeminal neuralgia with regularity, convulsive, periodic.目录内容摘要 (2)Abstract (3)1.病例资料 (5)1.1三叉神经痛的概念 (5)2.临床体征与体征 (5)3.鉴别诊断 (5)4.治疗 (6)5.讨论 (7)参考文献 (7)致谢 (8)1. 病例资料收集三叉神经痛46例,其中男30例,女16例,年龄35-76岁,70%以上为40岁以上,病程最短2年最长30年。
发作每天可有一次或多次。
疼痛从口角附近放射到同侧面部、耳、眼和头部。
无预兆,开始和停止都很突然,轻触即可诱发,间歇期可完全正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叉神经痛临床路径
一、三叉神经痛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三叉神经痛(ICD10:G50.002)
拟行显微血管减压术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神经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
卫生,2006年12月第1版)
1. 疼痛局限于三叉神经感觉根分布区,多以单侧牙痛或颜面、下颌、鼻旁疼痛起病;
2. 在三叉神经的一支或多支的分布区出现刀割样、电击样或烧灼样剧烈疼痛,反复发作,突然出现,持续数秒或数分钟后骤停,可伴有同侧流涎、流泪、面肌反射性痉挛等;
3. 疼痛区常有扳击点,可因洗脸、刷牙、进餐、说话等机械性刺激诱发疼痛发作;
4. 颅脑3D-TOF-MRA检查能够明确三叉神经根有无血管相邻,MRI或CT检查能够排除肿瘤。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临床技术操作规-神经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2007年3月第1版)
1. 三叉神经痛诊断明确;
2. 药物或神经阻滞治疗效果不佳;
3. 不能接受其他方法治疗的面部麻木;
4. 患者一般情况好,无严重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凝血功能障碍等严重器质性病变,能够耐受全麻手术;
5. 排除脑肿瘤等疾病引起的继发性三叉神经痛
(四)标准住院日为10-12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 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 G50.002 三叉神经痛疾病编码;
2. 有适应证,无禁忌证;
3. 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时,如果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3-5 天所必须的检查项目:
1. 血常规、尿常规,血型;
2. 肝肾功能、血电解质、血糖;
3. 凝血功能;
4. 感染性疾病筛查(乙型、丙型、艾滋病、梅毒);
5. 心电图、胸部X线;
6. 颅脑3D-TOF-MRA检查,了解三叉神经根与周围血管的关系,排除脑肿瘤等病因;
7. 其它检查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心脏彩超、肺功能检测等。
(七)选择用药:
1. 抗菌素第一、二代头孢类,头孢曲松;
2. 预防性用药时间为术前30分钟或麻醉开始时;
3. 手术时间超过3小时加用一次;
4. 一般术后48小时停止使用预防性抗菌药物;
5. 特殊情况如有永久性植入物、高龄、体质差、糖尿病等可适当延长使用时间至术后3-5天。
(八)手术日为入院第3-5天
1. 麻醉方式:全麻;
2. 乙状窦后入路,显露三叉神经根,仔细辨别和确认责任血管,用Teflon棉团将责任血管垫离三叉神经根;
3. 术中用品:Teflon棉、硬膜及颅骨修补材料;
4. 输血:一般不需要输血。
(九)术后住院恢复 7 天
1. 术后回病房平卧6小时,给予预防感染治疗(第一、二代头孢类或头孢曲松)及止血药物治疗天;
2. 术后1天伤口换药,注意观察伤口渗出情况;
3. 术后出现发热、头痛、颈项强直的患者,需要尽早行腰椎穿刺进行脑脊液检查;
4. 术后7天切口拆线。
(十)出院标准:(围绕一般情况、切口情况、第一诊断转归)
1. 患者术后恢复好,无头痛、发热;
2. 切口愈合良好;
(十一)有无变异及原因分析:
1. 部分患者受血性脑脊液刺激或对Teflon棉有排异反应,术后会出现发热、头痛、颈项强直等情况,需要行腰椎穿刺治疗,可能会导致住院时间延长与费用增加。
2. 少数患者显微血管减压术后原有疼痛不一定立刻消失,有可能恢复一段时间后逐渐减轻或消失。
二、三叉神经痛临床路径表单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三叉神经痛(ICD10 G50.002 )
拟行显微血管减压术
患者: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
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标准住院日10-12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