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性测定的性能验证--李金明

合集下载

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的瓶装醋定性检测

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的瓶装醋定性检测
O O ( O 从瓶 O O D O 谱图时 , 以其对 应 的空玻璃 瓶 将醋 O 中倒 出 ,由实 验 是
Fi . 1 td rv tv pe t a o i g r g2 s e ia ie s cr fvne a
( ) otldd tcin;( ):Celd tcin a :B te ee to b l ee to
80 0
10 0 0
l2 0 0
l 0 0 4
16 0 0
l8 0 0
醋 主要 成 分 为 乙 酸 和水 ,水 的 吸 收 峰 特 别 强 ,根 据 前 人
W a ee g h n v ln t/ m
研究 结论 14 0n 附近是水分子 吸收值 的一级倍 频 ,19 0 8 m 0 n 附近是水分 子吸收值 的合 频l 】 m 1 。本研究 在获取 瓶装醋 光
W a ee g h n v l n t/ m
8 0 0
1 0 0 2
16 0 0
20 0 0
24 0 0
W a ee g b n v l n t m J
F g 1 V s N R a s r a c et f iea i. i I b o b n es cr o n g r / p a v 2 2 谱 图 分 析 .
*通 讯 联 系人 ema :ign 0 @ 1 6 cr - i qn a g 3 2 .o l n
ema :y b a @1 3 cm - i y b o 6 .o l
14 58
光谱学 与光谱分析
变 化 趋 势 基 本 一致 。
0O .5
第 3 卷 2
别, 瓶装醋在 1 8 0和 1 0 m附近无明显吸收峰 , l60 4 0n 9 在 6 n 附近瓶装醋的谱图 中出现一 吸收峰 ,而 比色皿 检测 获得 m 的是一吸收谷 ,此外瓶装醋检测获得的吸光度最大值 不超过

化学发光法测定梅毒抗体的性能验证

化学发光法测定梅毒抗体的性能验证
关 键 词 : 毒 ; 螺 旋 体 属 ; 化 学 发 光 测 定 法 ; 性 能 验 证 梅
d i1 . 9 9 jis . 6 18 4 . O 2 0 . 3 o :0 3 6 /.sn 1 7 - 3 8 2 1 . 9 0 4 文 献标 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 6 18 4 ( O 2 0 — 1 20 17 3 8 2 1 )910 —3
( ) 2 8 2 6 2 :3 —4 .
[] D - o Rur T , nMu e e a. el i unict n 6 eK kJ B, es JVa- unGN,t 1R a t q a ti i — me fa o
o uma e o r s e e s r n c i t s fh n t l me a e r v r e t a s rp a e mRNA n t m o s a d i u r n
c e c li h mi , a mmu oo i l n e oy i p oi s J . o l JGa — n lgc d g n t pc r f e [ ] W r s aa l d
t o n e o , 0 6, 2 2 ): 6 3 4 8 . r e t r l 2 0 1 ( 9 4 8 - 6 8
而 抑 制 T q酶 活 性 , 而 影 响 P R 测 定 a 从 C
j 这 将 使 得 在 监 ,
测 患 者 治 疗 中 HB NA 的 定 量 检 测 失 去 临 床 价 值 , 且 在 VD 而 定 性 测 定 时 也 会 由 于 这 些 抑 制 物 的 存 在 , 使 弱 阳 性 标 本 的 而
i mmu o i o h mir l d t r n t n o R 2 n usa u n hs c e s yi t e eemiai f t n i o HE 一 / e tt si n

2014年感染性疾病血清学标志物B第一次PT报告

2014年感染性疾病血清学标志物B第一次PT报告
4
参加实验室数 55 26 33 18 18
山东 山西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内蒙古 湖南 湖北 广东 四川 安徽 甘肃 贵州 陕西 广西 江苏 浙江 江西 宁夏 福建 新疆 云南 青海 重庆 海南
23 21 20 14 8 12 14 26 83 54 21 5 27 11 22 30 28 6 4 24 15 26 5 23 6
5
评价活动安排及注意事项”、“样本接收状态确认表”、“感染性疾病血清学标 志物系列 B 检测结果”。附件内容见附录 C。 3.3 检 测 结 果 等 相 关 信 息 参 加 用 户 通 过 访 问 检 验 医 学 信 息 网 () 通过用户名和密码进入室间质量评价界面, 在相应“感 染性疾病血清学标志物系列B检测结果”中填写相应结果及相关方法、仪器 和试剂等编码,审核后网络提交,然后再已上报栏进行确认。 4、样本情况描述 4.1 本次室间质量评价使用的待测样本, 由北京康彻斯坦生物技术有限 公司制备。 样品特性:液体人血清,分装量 0.5ml/支 制备要点:选择不同血清学标志物模式的血清,进行无菌抽滤除纤原, 加防腐剂,分装,-20C 冻存。 性状:均匀,澄清。 4.2 均匀性和稳定性检验 均匀性要求每种含量随机抽取10支样本,用万泰试剂检测,各含量质控 物的瓶间差异小于方法学变异;稳定性要求样本在室温可稳定至少2周,在 -20C保存可以稳定48周。 5、保密性要求 每个参加实验室被随机分配一个唯一代码, 为保证给参加实验室检测的结果 保密,本报告中每个参加实验室均以代码表示。 6、计划日程安排 2014 年全国临床实验室免疫学检验室间质量评价感染性疾病血清学标 志物系列 B 共 30 支样本,全部于 2 月底邮寄,全年分 2 次检测,每次检测 3 个项目,每个项目 5 支样本,检测项目包括抗 HAV-IgM(简写 AM) 、抗 HBc-IgM(简写 BM) 、抗 HEV-IgM(简写 EM) ,具体安排见表 2。 表 2 2014 年全国临床实验室免疫学检验室间质量评价感染性疾病血清 学标志物系列 B 活动安排

李金明-个体化医学检测质量保证指南(简)

李金明-个体化医学检测质量保证指南(简)
development. (指在测定方法研发时,最 早建立的分析性能特征)
性能验证与性能确认的实际操作区别
性能指标及所建议的 研究
可报告范围, 线性范围研 究(定量检测)
要求
FDA批准的检测
实验室自建方法或自配试剂(LDT)
覆盖所述线性范围内5~7个浓度,每个浓度双份 覆盖预计测定范围内(或超出所确定的最宽的可能范围的20〜30%)7~9个浓度,
基因扩增仪器设备的质控
仪器设备
扩增仪
加样器 水浴箱 酶标仪
质控方法
频度
仪器校验实验 当仪器移动时
热电偶监测温度 每月一次
扩增功能检测 每 4 个月一次
程序打印
校准
温度检测
预防性维护 及校准
每次测定时 每年 2 次 每次实验 每年 2 次
失控标准
实验失败 如靶温度或温度 差异超出允许范 围
待测孔未出现扩 增,检测温度
测序区空气流向 缓冲间扩增 与检测区 空气流向缓冲间
标本与文 库制备区 空气流向
缓冲间
试剂准备区
空气流向 缓冲间
专用走廊工作流向标本与制备区 扩增与检测区测序区
植入前胚胎遗传学诊断(全基因组低拷贝测序)
电泳区 空气流向 缓冲间增一区 空气流向 缓冲间
The FDA and ISO both define the term “validation” as “confirmation by examination and provision of objective evidence that the particular requirements for a specific intended use can be consistently fulfilled” .

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的数据处理及结果报告

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的数据处理及结果报告

A
25
为什么要做定性测定?
用于未知患者的确认 用于血液筛检 突变检测
A
26
定量和定性测定的结果报告
定量测定测定的是量的“多”或“少”;定性测定则 是测定某种物质的“有”或“无”,用于未知病人的 确认诊断。
定量测定结果报告:根据所使用的测定方法的测定范 围报告结果,如样本测定结果高出此范围,则可报告 >多少,也可对样本稀释后再检测;如低于此范围, 则报告<多少,如<103拷贝数/ml,而不能报告为0拷 贝数/ml或阴性。
1/log2=-3.32
如果扩增效率为0.5(100%),则斜率A =1/log1.5=-5.68
A
21
纵坐标为Ct值横坐标为起始拷贝 数时的数学模型
此种计算模式下,斜率 A必≤-3.32。
截距B则为原始模板趋 向于0亦阴性标本检测的 Ct 值,因此,一个实时 荧光PCR,如果设定的 扩增循环数为40,则其 截距B即应≥40。
A
12
实时荧光PCR外标绝对定量的数 学模型
在实时荧光PCR 中,每个模板的 Ct值与该模板的 起始拷贝数的对 数存在线性关系, 起始拷贝数越多, Ct值越小。
A
13
实时荧光PCR外标绝对定量的数 学模型
利用已知起始拷贝 数的外部标准品可 做出标准曲线,在 现有实时荧光PCR 中,大部分以纵坐 标为Ct值,横坐标 为起始拷贝数,少 部分以纵坐标为起 始拷贝数,横坐标 为Ct值。
A
5
基本概念
Ct值(threshold cycle)或CP值(crossing point) Ct或CP值指的是实时监测扩增过程的 荧光信号达到指数扩增时的循环周期数。主要 的计算方式是以扩增过程前3到15个循环的荧 光值的10倍标准差为阈值,当荧光值超过阈值 时的循环数则为阈值循环数(Ct)。有实验证 明Ct值与样本中的原始拷贝数成正比关系。Ct 值是当前实时荧光PCR的主要定量参数。

李金明

李金明
全 国 医学 计 量 技 术 委 员会 委员 , 国家标 准 物质
技 术 委 员 会 委 员 ,中 国输 血 协 会 专 家 委员 会 成
员 ,中 国 医 院管 理 协 会 临 床 检 验 专 业 管理 委员 会 委 员 ,卫 生 部 临床 检 验 标 准 化 委 员 会 委 员 , 国家认 可委 标准 物质 / 准样 品委员会 委员 ,中 标 南 大学湘 雅 医学 院兼 职教 授等 学术 职务 。 李 金 明研究 员 率 先在 国内开 展 I 核 酸检 验 的质 量控 制 和标 准 化工 作 ,长 期从 事 临床 分 子诊 断 方法 临床
都 医学 发展科 研基 金课 题 1 ;作 为分课 题负 责人 承担 欧盟第 六框 架计 划 (P ) 项 F 6 国际合 作研 究项 目、科技
重大专项、 “ 十五”攻关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 台建设项 目等多项课题。主持和主要参与项 目分获 20 01 年 、20 年和 2 0 年北京市科技奖和中华医学科技奖三等奖。以第一作者 、通讯作者发表论文 10 03 08 0 余

专 家风 采 ・
李金明
李金 明, 《 分子诊 断与治疗杂志 》第 一届
编辑委 员会 副主 编 。
16 年 2 93 月出生。19 年毕业于中国协和 93
医科大 学 ,获博 士学位 。
中 国 医学 科 学 院北 京 协 和 医 学 院博 士 生 导
师 ,享受 国务 院政府 特殊津贴 。现任卫生部临 床检验 中心临床免疫室主任 ,研究员 ,兼 任国 际临床化学协会 (F C) IC 分子诊断委员会委员 ,
及标准化研究 ,负责全国医院和血站实验室感染性疾病临床免疫学和 P R检验 ,以及 自身抗体免疫检验 C

临床免疫测定的质量控制及结果的可比性-李金明

临床免疫测定的质量控制及结果的可比性-李金明
抗Scl-70 抗体 抗Jo-1 抗体 ANA#9(2135) ANA#10(2187)
AF-CDC
AF-CDC AF-CDC
抗PM/Scl 抗体
抗SSA/Ro抗体
ANA#11(2310)
Lot#C103BG 滴度1:4~1:32
AF-CDC
CAP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国家标准物质
项目 研制者 发布年 编 号 浓 度 (IU/ml)
临床免疫测定的质量控制 及结果的可比性
李金明 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医疗机构间医学检验、医学 影像检查互认有关问题的通知》(卫办医发 〔2006〕32号)


对于参加国家级质量控制和省级质量控制的、 稳定性好、质量比较容易控制和费用较高的检 查项目,应当组织辖区内有条件的医院间逐步 开展检查互认工作。 对于参加国家级质量控制的检查项目,有条件 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之间可以探索开展检查 互认;参加省级质量控制的检查项目,可以在 本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实行检查互认。
实验室设施、仪器设备及管理
实验室空间及工作流程的设计 实验室环境条件的控制:温湿度控制设 备、稳压或不间断电源 仪器设备及管理:酶标仪、洗板机、全 自动免疫分析仪、加样器等应建立技术 档案,并定期维护和校准

实验室环境条件的控制和监控

实验室温度和湿度的记录及其意义 温度和湿度计的放置
实验台(仪器设 备)
定量测定的标准物质
项目
人血清补体C1q, C4, C5, B因子,和总功能补体 CH50 人血清免疫球蛋白G,A和M(IgG, IgA and IgM) 人血清免疫球蛋白E 甲胎蛋白(AFP)
/pr oducts
编 号

荧光定量PCR技术(李金明)

荧光定量PCR技术(李金明)
人为构建的可与原始靶核酸竞争酶核苷酸和引物分子的核酸标准其特点是与靶核酸具有相同的引物结合位点但引物之间的顺序需加以修饰使得扩增产物在检测时能够很容易地通过诸如凝胶电泳探针杂交或高效液相层析等方法区分
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PCR)测定技术 及其临床应用
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 李金明
PCR?
PCR只是一个简单的不起眼玩艺
使用竞争性内标准的定量PCR方法


使用竞争性内标既可进行相对定量也可进 行绝对定量。 相对定量具有很好的精密度和重复性。而 绝对定量,关键是要证明竞争性内标和野 生型靶核酸的扩增效率相同。亦可将竞争 性内标臵于含已知量的野生型靶核酸的样 本中同时扩增来评价。
使用竞争性内标准的定量PCR方法


PCR及有关技术的发展历史(4)
1990 Cetus科学家 D.Gelfand和S.Stoffel发明了纯 化Taq DNA 多聚酶的方法。 第一个PCR试剂盒用于HLA定量检测分析。 Cetus 科学家H. Erlich 和K. Mullis在德国临床化学领域获 得生化分析奖。 1991 TaqMan 技 术 发 表。 当年11月Hoffmann-La Roche公司从Cetus获得全球 的PCR 专利权。 Roche Molecular Systems 创建了单一耐热多聚酶rTth 进行 RT-PCR技术,并用于临床RNA病毒检测。 耐热逆转录酶首次由Cetus科学家发现并报道。
PCR及有关技术的发展历史(5)
1992 当年3月Cetus 公司获得Taq酶、热循环
扩增仪等专利;
1993 AMPLICOR HCV*首次用于临床RNA
PCR 标 准试剂盒。 Kary Mullis 因PCR的发明获得诺贝尔化 学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差值超出4s控制限。 四个连续的质控测定值同时超出+1s或-1s控制限。 七个连续的质控测定值呈现一个向上或向下的趋势



化。 十个连续的质控测定值同时处于均值()的同一侧。
Levey-Jennings质控图方法
也称Shewhart质控图,是由美国的 Shewhart于1924年首先提出,并用于工 业产品的质量控制。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Levey-Jennings 将其引入临床检验的质量控制 。经 Henry和Segalove的改良,即为目前常 用的Levey-Jennings质控图。
每块板质控物的数量及位置
2~3份弱阳性质控 2~3份阴性质控 随机放置于血液标 本中间

常用质控规则的符号及定义
符号




12S 13S 22S R4S 的 41S 7T 变
10
一个质控测定值超出±2s控制限。 一个质控测定值超出±3s控制限。 两个连续的质控测定值同时超出+2s或-2s控制限。 同一批测定中,两个不同浓度质控物的测定值之间
重复性评价

质控品:如方法学比较在10天内完成,则每一批 次都要对每份质控样本进行检测,共提供20次重 复检测结果。如果方法比较研究超过20天,则每 一批次都要对每份对照样本进行单次检测,总计 也提供20次重复结果。 如出现失控,则当次检测结果无效。在当天或第 二天安排新批次的检测以替换不合格的批次。实 验室要分析失控的原因。不合格批次在10天内不 应超过1次或20天内不超过两次。如若超出,所 在实验室应中止检测工作并咨询试剂制造商以确 定原因并采取纠正措施。
Grayzone
5% Lower 95% Interval Cutoff
5% Upper 95% Interval
结论

临界浓度如果准确,样品重复检测应获得50%的阳性和50%的阴性结 果。 如果+20%的样本获得阳性结果的次数≥95%,并且-20%的样本获得 阴性结果的次数≥95%,那么这个范围位于或超出这种方法的95%区 间。因而,距离临界浓度≥20%的样本可用此种方法获得一致的结果。
方法学比较
比较用方法结果
阳性 阳性 A C A+C 阴性 B D B+D 总数 A+B C+D A+B+C+D
待评价方 法结果
阴性 总数
敏感性=[A/(A+C)]×100%
特异性=[D/(D+B)]×100%
符合率=[(A+D)/(A+B+C+D)] ]×100%
性能验证的其他方面

批内和批间变异(ELISA批内CV < 10%,批间<15%或20%)

与临床的‚对话‛。这也是一个新的
试剂或方法或系统替代旧的试剂或方 法或系统成功应用于临床的前提。
室内质控的问题?

概念不清


不知道具体怎么做
不会写室内质控的SOP


不知道如何选择室内质控物
不会分析室内质控的结果

不愿意多‚思考‛,完成工作任务即可
定性测定的室内质控方法

非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方法
定 义

重复性:同一被测对象在多次处于不同情况下的 检测中结果的一致性;注:a)不同的情况包括: 检测的原理或方法、结果观察者、测试仪器、地 点、仪器使用状态和时间;b)重现性也用来描述 定量实验中结果的离散特征。
测定下限(Detectability):是指超过零剂量精密度的 最低抗原浓度,可通过 t 分布(一边拖尾,因为此时 曲线只有上升趋势)计算在测定下限时的吸光度值的 均值差。 分析敏感性(Sensitivity): 是指一实验的测定反应对待 测物质浓度变化的改变,即dR/dC。
重复性评价

分析物浓度:接近临界值。不宜用阴性或强阳 性样本。 定性实验中临界点比较恰当的定义为:同样一 份样本,在多次重复实验中各有50%的几率获 得阳性或阴性的结果时该分析物的浓度。

如何获得试剂或系统的临界点

检测试剂或系统的说明书可能会注明分析物的 临界浓度。 如果临界浓度未知,则可以将阳性样本进行一 系列稀释,然后将他们进行重复检测以确定能 够获得50%阳性和50%阴性结果的那个稀释度。 这一稀释度的分析物浓度正在临界点。
CLSI EP12-A2 User Protocol for Evaluation of Qualitative Test Performance; Approved Guideline
定义

筛查试验:临床上,筛查方法通常用于检测整个人群
(或者人群中的特定部分)中特定指标的情况。例如对样 本做粪便隐血检测或者性病研究实验室(VDRL)梅毒血 清学试验。一般来说,这些用于筛查的定性试验必须具有 高敏感性以确保真阳性结果的检出。因此通常筛查试验比 诊断试验或确认试验会产生更多的假阳性结果。如果筛查 试验的假阳性结果所造成的社会及经济后果不是非常严重, 这种低特异性可通过特异性较好的确认试验加以弥补。 尽管阳性筛查试验结果需要确认试验来进一步证实,但 是这依然要优于假阴性筛查试验结果的出现。因为假阴性 结果会造成更严重的后果,例如疾病通过已感染的血液传 播或者延误了对于可治愈的严重疾病的治疗。

方法比较



比较用的方法:另一种定性方法(如使用者目 前正在使用的方法)、‚金标准‛方法、某种 定量方法或临床诊断。 评价用样本的要求:量要足够大;稳定;两种 方法同时进行检测。 样本数量:取决于评价者的目的。作为最低要 求,检测要持续到至少用比较方法获得50个阳 性样品。并且至少用比较方法获得50例阴性样 品以确定此种检测方法的特异性。

‚批(RUN)‛的概念

在相同的条件下(地点、仪器、试剂、人员、 时间)所进行的一组测定。
定性免疫测定质控物浓度的选择


可选择S/CO值减去精密度测定中得到的三倍 批间CV(通常的ELISA测定批间变异(CV%) 在15%左右)与该S/CO值的乘积(意即三倍 SD)仍大于1的质控血清作监测重复性的室内 质控用 计算公式:S/CO(1-3CV%)=S/CO-3SD S/CO比值可在1.5~4之间。 同时选择S/CO处于1.0~1.5左右的质控血清以 判断每次测定时试剂盒测定下限的有效性。

非统计学方法

在检测临标本的同时,检测一定数量(与临 床样本的数量相适应)的已知阳性(或存在靶 微生物或靶细胞)和阴性的质控样本 检测有效的质控判断方法:阳性检测为阳性, 阴性检测为阴性。

统计质控方法
质控物浓度的选择 每次(批)测定质控物的数量及放置 质控规则 Levey-Jennings质控图方法 ‚即刻法‛质控方法 ‚假阳性‛的统计质控方法
结 果 10%感染率 检出 (+) 未检出 (-) 1%感染率 检出 (+) 未检出(-)
+
- 敏感性 (TP/[TP+FN]) 特异性 (TN/[TN+FP]) 阳性预示值 TP/[TP+FP] 阳性预示值 TN/[TN+FN]
9,500
4,500 95% 95%
500
85,500
950
4,950 95% 95%
定性测定的性能评价及 室内质控
李金明 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
重庆 2010.4.23
临床检验定性测定

免疫测定:感染性疾病抗原、抗体 核酸和基因检测 微生物检验 细胞学检验

寄生虫检验
临床定性检验的报告方式

有反应、无反应、阳性、阴性 检出、未检出 是、不是(或有、没有)


什么时候进行性能验证

分析物浓度接近临界点时的重复性实验


目的:是为正在评价的检测试剂或系统建立分 析物的临界浓度,并且确保临界浓度±20%的 范围处于95%区间内。 操作步骤:(1)制备足够20次重复检测的同 一份样品,分别为处于临界浓度、高于临界浓 度20%和低于临界浓度20%的样品。(2)重复检 测样品20次,确定每一份样品结果为阳性和阴 性的百分比。(3)评价临界浓度是否准确?评 价+20至-20%的浓度范围是否包含于、位于或 者超出这种方法的95%区间?

(测定下限)

如果+20%的样本获得阳性结果的次数<95%,并且/或-20%的样本获 得阴性结果的次数<95%,那么这个范围在这种方法的95%区间内。 因而,距离临界浓度20%的样本用此种方法不会获得一致的结果,并 且此种方法的95%区间距离临界浓度>20%。 在一种方法的95%区间距离临界浓度>20%的情况下,需要做另一个 或一系列实验以确定真正的95%区间。
定义

诊断试验:通常用于临床怀疑某种特定疾病或 状况是否存在的诊断性定性试验。例如各种微 生物培养就是用于检查感染情况的诊断试验。 因临床上对治疗的及时的要求,诊断试验应具 有很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如果诊断试验后还 进行确认试验,那么诊断试验的特异性要求可 以稍微降低。
定义

确认试验:确认试验用于验证筛查试验或者诊 断试验结果。如果确诊试验证实了之前的检测 结果,临床医生即可作出诊断。确认试验通过 设计使其具有较高的特异性(有时甚至以牺牲 敏感性为代价)以及高阳性预测值。螺旋体抗 体荧光吸附(FTA-ABS)梅毒血清学试验就 是一种用于VDRL梅毒血清学试验等筛查试验 之后的确认试验。

质控图
Levey-Jennings质控图 基本的统计学含义

稳定条件下,在20个IQC结果中不应有多于1 个结果超过2SD(95.5%可信限)限度;在 1000个测定结果中超过3SD(99.7%可信限) 的结果不多于3个。 如以±3s为失控限,假失控的概率为0.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