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性测定的性能验证--李金明2010最新版
黄金首饰硬度及其强化机制

安环与分析黄 金GOLD2023年第11期/第44卷黄金首饰硬度及其强化机制收稿日期:2023-06-01;修回日期:2023-09-08基金项目:山东计量测试学会科技项目(2021KJ12,2020KJ09)作者简介:李桂华(1982—),女,正高级工程师,博士,从事贵金属材料检测及研究工作;E mail:guihual12@163.com李桂华1,2,丁秀云1,2,刘雪松1,2,臧 军1,程佑法1,2,孙永军3,祝培明2(1.山东省计量科学研究院山东省计量检测重点实验室;2.国家黄金钻石制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3.济南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摘要:硬度是反映材料耐磨性的一个重要指标,黄金首饰,尤其是高成色黄金首饰,除传统足金外,还有“3D”硬金、“5G”黄金及“古法”金首饰。
查阅已发表的关于黄金首饰硬度的相关文献,并结合多年积累的黄金首饰维氏硬度数据,总结了常见足金和彩色18K金首饰的硬度,可为评价各类黄金首饰的耐磨性提供数据支撑。
同时,参考金属材料的经典强化机制,结合各类首饰的加工工艺,分析了常见黄金首饰的硬化机制。
关键词:黄金首饰;硬度;强化机制;18K金;足金 中图分类号:TS934 文章编号:1001-1277(2023)11-0100-05文献标志码:Adoi:10.11792/hj20231121引 言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黄金首饰购买和收藏的需求越来越大,贵金属行业也随之快速发展。
黄金首饰具有优异的物理化学性质,其抗腐蚀能力强、化学性质稳定,但高纯度黄金首饰硬度较低,长期佩戴易发生变形、磨损,严重影响首饰外观[1]。
相同条件(摩擦系数、成分、组织、环境等)下,硬度和耐磨性存在非线性正比关系,通常将硬度作为衡量材料耐磨性的重要指标之一。
材料硬度越高,耐磨性越好[2]。
因此,可通过黄金首饰的硬度来衡量首饰的耐磨性,即首饰硬度越高,耐磨性越好。
硬度的测试方法很多,常用的有布氏硬度、洛氏硬度、维氏硬度等。
鉴定试验资料

01
质量改进:根 据试验结果和 反馈,对产品 进行改进和优
化
02
持续改进:建 立持续改进机 制,不断提高 鉴定试验的质
量和水平
03
鉴定试验的合规性与伦理问题
合规性:确保鉴定试验符合相关的法规、标准和规范
伦理问题:关注试验过程中涉及的伦理问题,如隐私保护、数据安全等
06
鉴定试验的实际案例分析
成功的鉴定试验案例分析
资源
鉴定试验的组织与实施
成立试验
组织:成
01
立专门的 试验组织,
负责试验
的策划、
实施和管
实施理试验:
按照试验
03
计划和方
案,进行
试验操作,
收集试验
数据
分配试验
任务:根
据试验计
02
划,分配
试验任务
给试验人
员
监督试验
过程:对
试验过程
04
进行监督,
确保试验
的顺利进
行
鉴定试验的资源与人员配置
01 试验设备配置:根据试验需求,配置相应的试验设备 02 试验人员培训:对试验人员进行培训,提高试验人员的素质和能力 03 试验人员配置:根据试验项目的复杂性和工作量,配置试验人员 04 试验场地安排:安排合适的试验场地,满足试验的需求
案例背景:介绍成功鉴定试 验的背景和原因
试验过程:描 述成功的鉴定 试验过程和关
键节点
试验结果:展 示成功的鉴定 试验结果和评
价
经验总结:总 结成功鉴定试 验的经验和启
示
鉴定试验中的问题与教训
问题分析:分析鉴定试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原因 教训总结:总结鉴定试验中的教训和不足 改进措施:提出针对问题和教训的改进措施和建议
EP5-A2定量测量方法的精密度性能评价

EP5-A2定量测量方法的精密度性能评价定量测量方法的精密度性能评价;批准指南-第二版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通过自愿一致化的方式为世界医学科学团体服务NCCLS是一个非赢利的教育组织,她为国家和国际标准的编制、宣传和应用提供交流论坛。
NCCLS创建于1968年并获得美国国家标准研究院的认可。
NCCLS所依据的原则是,对病人高质量服务所需的临床实验室检测,自愿一致的标准是必不可少的。
NCCLS通过各临床实验室、检验团体学会、工厂和政府机构的参与而代表临床检验界。
叙述了文件叙述了实验室的程序、常规和参考方法以及评估方案可应用于所有检验学科。
文件审核的一致化过程由一些正式的步骤组成,叙述了NCCLS文件和规范的编制如何发展到以及被接受为临床实验室标准。
出版物NCCLS文件以标准、指南、委员会报告出版。
标准通过一致化过程形成的文件,并对材料、方法、或实践以不能修改方式明确规定其特定的基本要求。
此外,标准也可以包含明确规定的选定要素。
指南通过一致化过程形成的文件,叙述了用于临床检验界的一般实验操作、方法或材料的规范。
使用者可以使用成文文件或修改指南以适应特定的需要。
报告未经过一致化审定过程的文件,由理事会颁布。
一致化过程NCCLS的自愿一致化审定程序是一个为以下方面建立正式规范的方案: ? 标准项目的权威性 ? 文件的编制和公开评审? 根据实验室使用者反馈的评论修改文件 ? 文件被接受为临床实验室标准大多数NCCLS文件必须有“建议”和“批准”两种层次的一致化文件,根据特定的一致化过程,文件也可以有一个中间(“试行”)一致化的水平层次。
建议 NCCLS文件作为建议标准或指南处在被临床检验界评审的第一阶段。
此文件需要接受广泛彻底的技术审核,包括对范围、方法、用途和逐字逐行对技术和行文内容的全面评审。
试行只有当一种推荐方法对某一领域的评审有明确的需要,或者当某一建议性方案需要收集特定的数据时,才制定试行标准或指南。
化学发光法测定梅毒抗体的性能验证

d i1 . 9 9 jis . 6 18 4 . O 2 0 . 3 o :0 3 6 /.sn 1 7 - 3 8 2 1 . 9 0 4 文 献标 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 6 18 4 ( O 2 0 — 1 20 17 3 8 2 1 )910 —3
( ) 2 8 2 6 2 :3 —4 .
[] D - o Rur T , nMu e e a. el i unict n 6 eK kJ B, es JVa- unGN,t 1R a t q a ti i — me fa o
o uma e o r s e e s r n c i t s fh n t l me a e r v r e t a s rp a e mRNA n t m o s a d i u r n
c e c li h mi , a mmu oo i l n e oy i p oi s J . o l JGa — n lgc d g n t pc r f e [ ] W r s aa l d
t o n e o , 0 6, 2 2 ): 6 3 4 8 . r e t r l 2 0 1 ( 9 4 8 - 6 8
而 抑 制 T q酶 活 性 , 而 影 响 P R 测 定 a 从 C
j 这 将 使 得 在 监 ,
测 患 者 治 疗 中 HB NA 的 定 量 检 测 失 去 临 床 价 值 , 且 在 VD 而 定 性 测 定 时 也 会 由 于 这 些 抑 制 物 的 存 在 , 使 弱 阳 性 标 本 的 而
i mmu o i o h mir l d t r n t n o R 2 n usa u n hs c e s yi t e eemiai f t n i o HE 一 / e tt si n
UHPLC-MS

第43 卷 第 5 期2024 年5 月Vol.43 No.5663~673分析测试学报FENXI CESHI XUEBAO (Journal of Instrumental Analysis )UHPLC-MS/MS 测定化妆品中67种植物提取物标识成分张秋炎,黄芳,梁维维,廖均涛,吴惠勤,罗辉泰*(广东省科学院测试分析研究所(中国广州分析测试中心),广东省化学测量与应急检测技术重点实验室,广东省中药质量安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 广州 510070)摘要: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HPLC-MS/MS )测定化妆品中67种植物提取物标识成分的方法。
化妆品样品经甲醇(含1%甲酸)超声提取,样液在0.1%甲酸溶液-乙腈流动相体系下经Agilent RRHD Eclipse Plus Zorbax C 18(3.0 mm×100 mm ,1.8 μm )色谱柱梯度洗脱分离。
采用电喷雾正、负离子模式分别对67种成分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其中正离子采用多反应监测(MRM )方式,负离子采用动态多反应监测(DMRM )方式,以基质匹配外标法定量。
以膏霜、乳液基质为代表,67种成分在各自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 2)均大于0.99;检出限为0.002 6~1.7 μg/g ,定量下限为0.008 0~5.0 μg/g ;3个不同加标水平下,膏霜、乳液基质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85.6%~117%和82.7%~116%,相对标准偏差(RSD ,n =6)分别为1.0%~12%和0.90%~12%。
该法简单快速,灵敏度高,适用于化妆品中67种植物提取物标识成分的定性鉴定和含量测定。
关键词: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化妆品;植物提取物;标识成分中图分类号:O657.7;TQ65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57(2024)05-0663-11Determination of 67 Indicative Components from Plant Extracts in Cosmetics by Ultra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ZHANG Qiu -yan ,HUANG Fang ,LIANG Wei -wei ,LIAO Jun -tao ,WU Hui -qin ,LUO Hui -tai *(Guangdong Provincial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 for Quality and Safe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Guangdong Provincial Key Laboratory of Chemical Measurement and Emergency Test Technology ,Institute ofAnalysis ,Guangdong Academy of Sciences (China National Analytical Center ,Guangzhou ),Guangzhou 510070,China )Abstract :A new method for the simultaneous and rapid determination of 67 indicative componentsfrom plant extracts in cosmetics by ultra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 (UHPLC-MS/MS ) was established. The cosmetic samples were dispersed with methanol (1% formic acid ) and ultrasonic extraction. The filtrate was analyzed by a Agilent RRHD Eclipse Plus Zor⁃bax C 18 chromatographic column (3.0 mm×100 mm ,1.8 μm ) with mobile phase consisted of 0.1% formic acid aqueous solution and acetonitrile. 67 indicative components from plant extracts were ana⁃lyzed in the electrospray ionization source ,including positive ion scanning with multiple reaction monitoring mode (MRM ) and negative ion scanning with dynamic multiple reaction monitoring mode (DMRM ) respectively. Creams and lotions were choosed as the representative matrix. The 67 indica⁃tive components showed good linearity with th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 (r 2) greater than 0.99 in their respective mass concentration ranges. The detection limits (LODs ) of 67 indicative components were in the range of 0.002 6-1.7 μg/g ,and the quantitation limits (LOQs ) were in the range of 0.008 0-5.0 μg/g. For cream and lotion samples ,the average recoveries of 67 indicative components at three different concentration levels ranged of 85.6%-117% and 82.7%-116%,respectively ; with 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s (RSDs ,n =6) ranged of 1.0%-12% and 0.90%-12%. The established method isdoi :10.12452/j.fxcsxb.24010601收稿日期:2024-01-06;修回日期:2024-02-28基金项目:广东省科学院打造综合产业技术创新中心行动资金项目“高端医疗健康与高效生物转化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2022GDASZH-2022010110)∗ 通讯作者:罗辉泰,副研究员,研究方向:色谱-质谱分析技术应用,E -mail :luohuitai@研究报告664分析测试学报第 43 卷simple,rapid,effective,high sensitive,and is suitable for the qualitative identification and con⁃tent determination of 67 indicative components from plant extracts in cosmetics.Key words:UHPLC-MS/MS;cosmetics;plant extracts;indicative components随着化妆品市场的不断完善,“安全、天然、绿色”逐渐成为化妆品高质量发展的主题[1]。
pcr质控介绍

通常质控规则以符号AL来表示,其中A为质控测定中超 出质量控制限的测定值的个数,L为控制限,通常用均 值或均值±1~3SD来表示。 当质控测定值超出控制限L时,即可将该批测定判为失 控。
常用的13S质控规则,其中1为原式中的A,3s为原式中 的L,表示均值±3s,其确切的含义为:在质控测定值 中,如果有一个测定值超出均值±3s范围,即可将该批 测定判为失控。
根据泊松分布的概率计算
在血液筛查检测中,许多实验室或检测项目如 HCV RNA 、CT、结核杆菌、淋球菌的阳性结 果率均较低,这时虽然可以使用公式(1)计 算概率,但如果标本量很大,使用泊松分布来 估计二项式分布是一种更为简便的方法。。根 据泊松分布,可使用下式计算概率: P(X=k) =(np)ke-np/k! (2) P(X=k)5%为失控。此时,阴性标本可以发 出报告,所有阳性标本在查清原因后重做。
在增加一倍阴性质控样本的情况下重新检测。
可能的几种失控表现
曲线向上漂移:提示出现污染,污染可能 是由于某一天操作上的失误导致实验室被 污染如标本泄漏,产物泄漏,试剂被污染 等 向上的趋势性变化:可能存在累积性的产 物污染,实验室扩增产物逐渐累积,从而 使病人结果的阳性率逐渐增高。此时实验 室需要进行彻底清洁。
标本间交叉污染的概率计算
如在一次检测100个标本的HBV DNA检测中,所有两个阳 性结果连续出现的概率为: P=(100-2+1)/[100!/2!(100-2)!]=99/4950=0.02 概率为2.0%。 因此,如在100个标本中,连续出现两个为阳性次数有3次, 即概率为3.0%,则为失控。 而在一次检测100个标本,所有三个阳性结果连续出现的 概率为: P=(100-3+1)/[100!/3!(100-3)!]=98/161700=0.0006 概率为 0.06%。 因此,如果如在100个标本中,连续出现三个为阳性次数 有1次,即概率为1.0%,为失控。
定性测定的性能验证--李金明2010最新版

质控品:如方法学比较在10天内完成,则每一批 次都要对每份质控样本进行检测,共提供20次重 复检测结果。如果方法比较研究超过20天,则每 一批次都要对每份对照样本进行单次检测,总计 也提供20次重复结果。 如出现失控,则当次检测结果无效。在当天或第 二天安排新批次的检测以替换不合格的批次。实 验室要分析失控的原因。不合格批次在10天内不 应超过1次或20天内不超过两次。如若超出,所 在实验室应中止检测工作并咨询试剂制造商以确 定原因并采取纠正措施。 CLSI EP12-A2 User Protocol for Evaluation of Qualitative Test Performance;
定 义
阳性结果的可靠性(‘预示值’):即测定为 阳性的标本实际上为阳性的可能性。 =[真阳性/(真阳性+假阳性)]×100%
阴性结果的可靠性:则为一份给出阴性结果的 样本实际上为阴性的可靠性。 = [真阴性/(真阴性+假阴性)]×100%
“预示值”对临床检验结果影响
预示值对一个有95%敏感性和95%特异性的 试剂检测结果的影响(100,000人)
CLSI EP12-A2 User Protocol for Evaluation of Qualitative Test Performance; Approved Guideline
编制性能验证的SOP
定义
筛查试验:临床上,筛查方法通常用于检测整个人群
(或者人群中的特定部分)中特定指标的情况。例如对样 本做粪便隐血检测或者性病研究实验室(VDRL)梅毒血 清学试验。一般来说,这些用于筛查的定性试验必须具有 高敏感性以确保真阳性结果的检出。因此通常筛查试验比 诊断试验或确认试验会产生更多的假阳性结果。如果筛查 试验的假阳性结果所造成的社会及经济后果不是非常严重, 这种低特异性可通过特异性较好的确认试验加以弥补。 尽管阳性筛查试验结果需要确认试验来进一步证实,但 是这依然要优于假阴性筛查试验结果的出现。因为假阴性 结果会造成更严重的后果,例如疾病通过已感染的血液传 播或者延误了对于可治愈的严重疾病的治疗。
临床免疫测定的质量控制及结果的可比性-李金明

AF-CDC
AF-CDC AF-CDC
抗PM/Scl 抗体
抗SSA/Ro抗体
ANA#11(2310)
Lot#C103BG 滴度1:4~1:32
AF-CDC
CAP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国家标准物质
项目 研制者 发布年 编 号 浓 度 (IU/ml)
临床免疫测定的质量控制 及结果的可比性
李金明 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医疗机构间医学检验、医学 影像检查互认有关问题的通知》(卫办医发 〔2006〕32号)
•
•
对于参加国家级质量控制和省级质量控制的、 稳定性好、质量比较容易控制和费用较高的检 查项目,应当组织辖区内有条件的医院间逐步 开展检查互认工作。 对于参加国家级质量控制的检查项目,有条件 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之间可以探索开展检查 互认;参加省级质量控制的检查项目,可以在 本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实行检查互认。
实验室设施、仪器设备及管理
实验室空间及工作流程的设计 实验室环境条件的控制:温湿度控制设 备、稳压或不间断电源 仪器设备及管理:酶标仪、洗板机、全 自动免疫分析仪、加样器等应建立技术 档案,并定期维护和校准
实验室环境条件的控制和监控
实验室温度和湿度的记录及其意义 温度和湿度计的放置
实验台(仪器设 备)
定量测定的标准物质
项目
人血清补体C1q, C4, C5, B因子,和总功能补体 CH50 人血清免疫球蛋白G,A和M(IgG, IgA and IgM) 人血清免疫球蛋白E 甲胎蛋白(AFP)
/pr oducts
编 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编制性能验证的SOP
定义
筛查试验:临床上,筛查方法通常用于检测整个人群
(或者人群中的特定部分)中特定指标的情况。例如对样 本做粪便隐血检测或者性病研究实验室(VDRL)梅毒血 清学试验。一般来说,这些用于筛查的定性试验必须具有 高敏感性以确保真阳性结果的检出。因此通常筛查试验比 诊断试验或确认试验会产生更多的假阳性结果。如果筛查 试验的假阳性结果所造成的社会及经济后果不是非常严重, 这种低特异性可通过特异性较好的确认试验加以弥补。 尽管阳性筛查试验结果需要确认试验来进一步证实,但 是这依然要优于假阴性筛查试验结果的出现。因为假阴性 结果会造成更严重的后果,例如疾病通过已感染的血液传 播或者延误了对于可治愈的严重疾病的治疗。
50
94,050
9500/[9500+4500]=67.9% 85500/[85500+500]=99.4%
950/[950+4950]=16% 94050/[94050+50]=99.9%
样本的准备
质控品:使用商品化质控物进行,包括阴性和
阳性。
样本的采集和保存:采集时间、保存方式等必 须保证一致性。
临界点(CUT-OFF)的(精密度) 重复性指的是什么?
是为正在评价的检测试剂或系统建
立分析物的临界浓度(C50),并且
确保临界浓度±20%的范围处于
95%区间内(C95)。
CLSI EP12-A2 User Protocol for Evaluation of Qualitative Test Performance; Approved Guideline
Actual Concentration
两种不同方法的不精密度曲线比较
100% 90%
Percent Positive Results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C2 5 C1 5 C1 95 C2 95
Actual Concentration
验证步骤
制备足够40次重复检测的3份样本:分别为处 于临界浓度、高于临界浓度20%和低于临界浓 度20%的样本。 重复检测样本40次,确定每一份样本结果为阳 性和阴性的百分比。 评价临界浓度是否准确?评价+20至-20%的浓 度范围是否包含于、位于或者超出这种方法的 95%区间?
CLSI EP12-A2 User Protocol for Evaluation of Qualitative Test Performance; Approved Guideline
CLSI EP12-A2 User Protocol for Evaluation of Qualitative Test Performance; Approved Guideline
定义
确认试验:确认试验用于验证筛查试验或者诊 断试验结果。如果确诊试验证实了之前的检测 结果,临床医生即可作出诊断。确认试验通过 设计使其具有较高的特异性(有时甚至以牺牲 敏感性为代价)以及高阳性预测值。螺旋体抗 体荧光吸附(FTA-ABS)梅毒血清学试验就 是一种用于VDRL梅毒血清学试验等筛查试验 之后的确认试验。
不精密度曲线
100% 90%
Percent Positive Results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C5 C 50 Claimed Cutoff C 95
Percent Negative Results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批内重复性的验证
高、中、低三个浓度的样本,在一
批检测内,重复检测20次(孔), 计算所得S/CO值的均值和SD,计 算批内CV%。 判断结论:应≤试剂说明书所标明 的批内变异。ELISA的批内变异 CV%应≤10%。
批间重复性的验证
高、中、低三个浓度的样本,在10
天以上时间内单次(孔或管)重复 进行20批检测,计算所得S/CO值的 均值和SD,计算批间CV%。 判断结论:应≤试剂说明书所标明的 批间变异。 ELISA的批间变异CV% 应≤15%。
-20% ~ +20% 浓 度 范 围 在 用该方法检测浓度超过C50+20%的
C5-C95区间之内 样本检测结果不一致
-20%~+20%浓度范围包含 用该方法检测,C50+20%的样本检 了C5-C95区间 测结果一致
-20%~+20%浓度范围只是 用该方法检测,C50+20%的样本检 部 分 地 在 C5-C95 区 间 内 。 测结果一致。浓度-20%的样本用该 (+20%包含了C5-C95区间, 方法却不一定能得到一致结果。 但 -20% 浓 度 的 样 本 在 C5C95区间内。)
CLSI EP12-A2 User Protocol for Evaluation of Qualitative Test Performance; Approved Guideline
重复性验证
CUT-OFF的重复性(同时包
含测定下限的验证) 批内变异的验证 批间变异的验证
重复性验证的质量控制
定性测定的性能验证
李金明 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
临床定性检验的报告方式
有反应、无反应、阳性、阴性
是、不是(或有、没有)
“性能验证”?
ISO15189实验室认可的要求?
(任务?)
实验室检测临床应用的必需?
高速列车性能验证
Nhomakorabea空气动力学 速度 车体转向架运行 固定、悬挂的零部件强度 稳定性 舒适感 故障率 ……
质控品:如方法学比较在10天内完成,则每一批 次都要对每份质控样本进行检测,共提供20次重 复检测结果。如果方法比较研究超过20天,则每 一批次都要对每份对照样本进行单次检测,总计 也提供20次重复结果。 如出现失控,则当次检测结果无效。在当天或第 二天安排新批次的检测以替换不合格的批次。实 验室要分析失控的原因。不合格批次在10天内不 应超过1次或20天内不超过两次。如若超出,所 在实验室应中止检测工作并咨询试剂制造商以确 定原因并采取纠正措施。 CLSI EP12-A2 User Protocol for Evaluation of Qualitative Test Performance;
如何获得系统或试剂的“临界点”
检测试剂或系统的说明书可能会注明分析物的 临界浓度。 如果临界浓度未知,则可以将阳性样本进行一 系列稀释,然后将他们进行重复检测以确定能 够获得50%阳性和50%阴性结果的那个稀释度。 这一稀释度的分析物浓度即为临界点。
CLSI EP12-A2 User Protocol for Evaluation of Qualitative Test Performance; Approved Guideline
或阴性的结果时该分析物的浓 度。
CLSI EP12-A2 User Protocol for Evaluation of Qualitative Test Performance; Approved Guideline
临界点(CUT-OFF)与试剂盒阳性反 应判断值(CUT-OFF值)的区别
这里的临界点指的是一个处于试剂检测临界点 的样本浓度,其一旦确定,是不变的。 试剂盒CUT-OFF值指的是一个判断某一次测 定结果的由阴性和阳性对照信号值按一定公式 计算出来的信号值,每次测定都会有所差异。
C50是否准确?
40次测试
1 阳性结果 =<13/40(32.5%) >=27/40(67.5%)
C50
不正确
2
阳性结果
(14-26)/40(35%-65%)
正确
不同C50重复检测次数与检 出阳性数的关系
阳性结果
重复性 次数 百分比 真正百分比 样本的实
检测总
次数 20 40 100 10 20 50 50% 50% 50% 30%-70% 35%-65% 40%-60%
定 义
阳性结果的可靠性(‘预示值’):即测定为 阳性的标本实际上为阳性的可能性。 =[真阳性/(真阳性+假阳性)]×100%
阴性结果的可靠性:则为一份给出阴性结果的 样本实际上为阴性的可靠性。 = [真阴性/(真阴性+假阴性)]×100%
“预示值”对临床检验结果影响
预示值对一个有95%敏感性和95%特异性的 试剂检测结果的影响(100,000人)
际浓度
C30-C70
候选方法的-20%~+20%浓度范 围是否包含了C5-C95区间?
1 +20%
-20% 2 +20% -20% 3 +20% -20%
阳性结果=<35/40(87.5%)
阴性结果=<35/40(87.5%) 阳性结果>=36/40(90%) 阴性结果>=36/40(90%) 阳性结果>=36/40(90%) 阴性结果=<35/40(87.5%)
CLSI EP12-A2 User Protocol for Evaluation of Qualitative Test Performance; Approved Guideline
定义
诊断试验:通常用于临床怀疑某种特定疾病或 状况是否存在的诊断性定性试验。例如各种微 生物培养就是用于检查感染情况的诊断试验。 因临床上对治疗的及时的要求,诊断试验应具 有很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如果诊断试验后还 进行确认试验,那么诊断试验的特异性要求可 以稍微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