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情节概括
根据概括小说主要情节的六种方法

根据概括小说主要情节的六种方法小说中的情节是叙述故事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概括小说的主要情节,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故事的核心,把握故事线索。
下面介绍六种概括小说主要情节的方法。
1. 故事起始概括小说情节的第一步是描述故事的起始点。
这个部分通常会介绍主角、背景信息和问题的出现。
可以简洁描述主角的身份和目标,以及他们所处的环境和时代背景。
同时,提到引起故事发展的主要问题或冲突。
2. 事件发展接下来,我们可以概括小说中的事件发展过程。
这部分通常包括一系列的事件和揭示,推动故事向前发展。
可以描述主角面临的障碍、挑战和转折点。
重点强节,激发读者的兴趣。
3. 与转折在故事发展中,与转折是情节中最关键的部分。
我们可以概括这些关键时刻,并描述主角面临的重要决策或事件。
通常是故事发展的最高点,转折则会改变情节的走向。
4. 低谷与发展在和转折之后,故事往往会进入一个低谷期。
这个时候,主角可能面临失败、困惑或绝望的境地。
然而,故事并不会停滞不前,而是通过新的发展和故事线索重新获得动力。
5. 结局与总结在概括小说情节时,我们需要描述故事的结局和总结。
这部分要表明主角是否达到目标,问题是否解决,以及故事中的主要线索是否得到解答。
可以描述主角的成长和改变,并强调故事的主题和教训。
6. 感受与启示最后,概括小说情节时,我们可以谈谈自己的感受和启示。
可以分享故事中给自己带来的思考和感动,以及对故事的评价和建议。
通过以上六种方法,我们可以概括小说的主要情节,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故事的内核和发展轨迹。
同时,概括情节也可以为写作提供参考,帮助我们提炼故事中的精华,增强故事的影响力和吸引力。
概括小说情节的技巧及例子

概括小说情节的技巧及例子小说情节的技巧有很多,例如:剧情的扭转、人物的成长、情感的升华、跨界的融合、环节的渲染等,在下面分别列举并且配以例子:1. 剧情的扭转:小说情节最吸引人的地方之一就是剧情的扭转,让读者始终保持着紧张和悬疑感。
一个好的剧情扭转可以让读者反复阅读并且记忆深刻。
例如,《红楼梦》中林黛玉自杀一事的出现,使得整个故事更加具有戏剧冲突,也让人对林黛玉这个角色更加关注和热爱。
2. 人物的成长:角色发生的变化往往会让小说增加很多动人之处。
人物的成长与转化可能是由于遭遇厄运、从其他角色那里学习,或是经历大量的个人挣扎和内省。
例如,《哈利波特》系列中,哈利在赫敏和罗恩的帮助下成长壮大,从一名普通的小学生成为具有丰富魔法知识和巨大责任感的年轻巫师。
3. 情感的升华:小说情节必须包含情感元素,升华情感可以让人沉浸其中并且忘记时间,为读者营造出一个情感烘托的氛围。
例如,《了不起的盖茨比》中,小说描写了盖茨比和黛西之间的复杂关系,让读者体验到充满刻骨铭心的悲伤和无望。
4. 跨界的融合:一个好的小说情节应该横跨多个领域,包括历史、文化、科技、心理、当代问题等等。
例如,《三体》小说融合了史学、天文学以及哲学的精髓,既有科幻元素,又有文化和社会的影响,让人们切实感受到了“科学与想象”的交汇之美。
5. 环节的渲染:小说情节中,环节的渲染和描写可以大大增强小说的真实感和可信度。
环节设置应该遵守小说的逻辑和规律,并且能够营造出一种非常清晰和深刻的画面效果。
例如,《鬼吹灯》系列中的探险渲染和气息,让读者真实地感受到这个世界的神奇和恐怖。
综上所述,一个成功的小说情节需要注重剧情的扭转、人物的成长、情感的升华、跨界的融合和环节的渲染。
这些技巧涉及到很多方面,如逻辑性、生动性、情感性和语言细腻度等等。
只有在这些方面处理得恰当,才能让读者折服并且爱不释手。
鲁迅药情节概括

鲁迅药情节概括
鲁迅的小说《药》是一篇描写封建社会残酷现实的作品,药是一个在社会底层挣扎的小人物,故事发生在北方的一个小村庄。
以下是《药》的情节概括:
故事主要围绕着药这个穷苦的村民展开。
药的妻子生病,为了救治妻子,他欠下了一笔巨额的债务。
为了偿还债务,他努力工作,但由于封建社会的剥削和不公,他的努力几乎得不到任何回报。
村庄里的土豪劣绅们欺压百姓,使药的生活更加艰难。
药一直承受着社会的不公和苦难,最终他的妻子病故,他感到无望和绝望。
在最后的情节中,药被逼到绝境,他决定寻找出路。
在这个过程中,小说通过药的遭遇,揭示了封建社会对弱势群体的压迫和剥削,以及个体在这种社会结构下的无奈和悲惨命运。
整个故事通过对药的描写,表达了鲁迅对封建社会腐朽的深刻批判和对底层人民的同情。
边城每一章内容概括

边城每一章内容概括第一章,小城初遇。
第一章主要描述了小说的背景和人物关系。
故事发生在一个偏远的小镇,主人公孤独的少年孙少安来到这个小镇,结识了许多新朋友,其中包括了他的挚友田小娥和他的初恋情人严格。
在这一章中,小说描绘了小镇的宁静和孙少安的孤独,以及他和其他人物之间的关系。
第二章,少安的成长。
第二章主要描述了主人公孙少安在小镇成长的过程。
孙少安在小镇上结交了许多朋友,经历了许多事情,他逐渐成熟起来,学会了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困难。
同时,他和田小娥之间的友情也得到了深化,他们一起度过了许多快乐的时光。
第三章,爱情的萌芽。
第三章主要描述了孙少安和严格之间爱情的萌芽。
在这一章中,孙少安和严格之间的感情逐渐升温,他们开始在一起度过更多的时间,互相了解对方的生活和内心世界。
这一章描绘了两个年轻人之间的初恋情感,以及他们在成长中所经历的磨难和困难。
第四章,友情与爱情的交错。
第四章主要描述了孙少安在友情和爱情之间的挣扎。
在这一章中,孙少安不仅要面对自己和严格之间的感情问题,还要处理和田小娥之间的友情关系。
他陷入了两难的境地,不知道应该选择哪一种感情。
这一章描绘了年轻人在感情问题上的矛盾和纠结,以及他们在成长过程中所面临的选择和决定。
第五章,生死的考验。
第五章主要描述了小镇上发生的一场生死考验。
在这一章中,小镇上突然发生了一场灾难,许多人受到了影响,孙少安也陷入了危险之中。
在这场灾难中,孙少安不仅要面对自己的生死问题,还要面对自己和严格之间的感情问题。
这一章描绘了年轻人在面对生死考验时的勇敢和坚强,以及他们在感情问题上的选择和决定。
第六章,命运的转折。
第六章主要描述了孙少安和严格之间命运的转折。
在这一章中,孙少安和严格之间的感情面临了许多挑战和考验,他们之间的关系出现了许多变化。
同时,小镇上也发生了许多变故,影响了他们的生活和命运。
这一章描绘了年轻人在面对命运转折时的坚持和勇敢,以及他们在感情问题上的成熟和坚定。
梳理概括小说故事情节

02
儿子对父亲怀有怎样的情感?为什么会产生这些情感? 03
04
下列有关“父亲”的语言描写,有符合人物身份的,也 有不符合的,试作分析。(4分) ①“那个大啊!那家伙,那个高啊!那个美啊!” ②“那教室,那家伙,开阔敞亮,窗明几净。” ③“信不信?那家伙!” (符 合)第 句。 (不符合)第 句。 小说中“父亲”这一人物形象很感人,请作具体分析。 (写出两点)
05
父亲对儿子夸“母校” 父亲带 儿子去看“母校” 儿子进了 “母校”
这部分的情节表现了父子贫苦、 艰难的生活现状, 是父子对母 校的向往、追求美好生活的原因。
参考答案
敬佩(羡慕)之情。他以为父亲读过书,是 个了不起的人。②感恩(感激)之情。他明 白了父亲的良苦用心成就了自己的人生。
①③不符合,因为父亲是个没文化的农民,对虚拟 的“母校”只能含糊其词。②不符合,因为父亲是 个没文化的农民,说不出这么文绉绉的话来。
方法一:理结构法
提炼出每 部分的主 要人物、 主要事件。
归纳时要注 意:方式为 何时何地何 境何人何事 何情的格式; 注意情节的 相互交错; 注意涉及的 对象,做到 前后一脉相 承。 将各部分 的主要信 息压缩归 纳。
寻找明显标志的 词语,如标志时 间变化、地点转 移、情感发展变 化等的词语。
情节的发展变 化时矛盾冲突 发展的体现, 分析小说的情 节必须抓住主 要矛盾冲突。
①“父亲”是个教子有方的人,他对儿子的 教育是通过虚拟的美好“母校”,激发儿子 的上进心。②“父亲”是个有眼光的人,他 深知有知识有文化能改变人生的道理。
在此处输入标题内容
方法二:找线索法 找出文章的线索——梳理围绕线索发生的 故事情节——围绕线索归纳故事情节
在此处输入标题内容
概括小说的主要情节方法

概括小说的主要情节方法小说是一种文学作品形式,通过描写和叙述来展现故事情节。
概括小说的主要情节方法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理解故事的发展。
1. 引子:引子是故事的开端,通常用来引入主要角色和背景。
它可以通过描述主人公的生活状态、环境或引发一系列事件来吸引读者的兴趣,为后续的情节发展奠定基础。
2. 冲突:冲突是故事中最关键的组成部分之一。
它创造了故事的紧张和吸引力,引发了主角与其他角色或环境之间的对抗或矛盾。
冲突可以是内在的,如主角内心的挣扎,也可以是外在的,如与敌人之间的斗争。
3. :是故事中最关键的情节部分,通常是最紧张和最重要的时刻。
在中,故事的冲突达到顶点,主角面临着最艰难和关键的抉择。
通常具有很强的戏剧性,并带有转折或突破的元素,引发故事的转变和发展。
4. 结局:结局是故事的最后部分,也是情节的最终结果。
它可以是积极的、消极的或开放性的。
在结局中,故事里的问题得到解决或得到启示,主角的命运或情感状态也得到了确定。
5. 子情节:除了主要情节之外,小说还可能包含一些辅助或衍生的子情节。
这些子情节可以丰富故事的发展,增加故事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通过以上方法,可以概括小说的主要情节。
写作过程中,应注意情节的连贯性和合理性,同时保持故事的吸引力和可读性。
参考:- Dawson, S. (2013). Writing crime fiction. Macmillan International Higher Education.- Murphy, C. (2017). The art of character: creating memorable characters for fiction, film, and TV. Quest Books.。
《概括小说情节》课件

剧情穿插的影响因素包括情节的合理性、角色的冲突和故事的节奏感。
角色设定
角色设定是指对小说中的角色进行细致的刻画和塑造,使他们具有鲜明的个性特点和复杂的内心世界。 角色设定在小说情节中起到丰富故事、推动情节发展和突出主题的作用。 角色设定的几种类型包括英雄角色、反派角色和配角,每种类型都有其独特的功能和魅力。
《概括小说情节》PPT课 件
介绍小说情节概括的课件,让你轻松理解如何概括并且丰富小说的情节,使 你的作品更引人入胜。
概述
小说情节概括是将复杂的情节精炼为简洁的形式,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沟通故 事发展。
为什么需要小说情节概括呢?因为它能让读者快速了解故事中的主要情节, 提供架构和悬疑。
剧情穿插
剧情穿插是指在小说情节中巧妙地插入其他情节,以增加故事的复杂性和吸 引力。
场景描写
场景描写是通过文字对小说中的场景、环境和氛围进行生动的描绘,增强读者的阅读体验。 场景描写在小说情节中起到烘托情节、塑造人物形象和营造氛围的作用。 场景描写的技巧和方法包括细腻的描写、恰到好处的用词和形象的比喻,使读者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故事。
幕间描写
幕间描写是指在小说情节中刻意选择某个时刻或场景进行深入描写,以增强情节的韵味和情感。 幕间描写在小说情节中起到调节节奏、增添情感层次和展示人物内心的作用。 如何使用幕间描写增强小说情节的效果?可以通过细腻的描写、深入的感受和对话的交流展示故事的深度和人 物的情感。
如何更好地进行小说情节概括?要注重情节的有机连接、角色的形象塑造和 场景的生动描写。
对小说情节概括的一些思考和展望:随着阅读的深入,我们可以体会到小说 情节概括的奥妙和艺术。
小说专题情节知识点总结

小说专题情节知识点总结情节:《遇见爱情的那一天》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女主角李婷婷坐在咖啡厅里,正在认真地备考研究生,突然,一个撞上她的男人,咖啡洒了一地。
那个男人赶紧道歉,然后主动帮她擦掉咖啡渍。
李婷婷看着这个叫张磊的男人,不禁有些心动。
张磊主动邀请她喝一杯咖啡以表歉意。
两个人坐在咖啡厅里聊了很久,李婷婷发现张磊是一个很有趣的人,两人不约而同地笑了起来。
回到家后,李婷婷发现自己总是想起张磊的笑容,心里有些不知所措。
随着时间的推移,李婷婷和张磊的关系越来越亲密,两人相互关心,彼此照顾。
在一次约会中,张磊向李婷婷表达了自己的感情,两人成为了一对恋人。
然而,幸福的时光总是短暂的。
在一次意外中,李婷婷被车撞伤,陷入了昏迷。
张磊守在她的床前,日夜不离,满怀担忧。
在李婷婷醒来的那一刻,张磊泣不成声,告诉她自己有多么担心她。
李婷婷感动地抱住了张磊,两人的感情更加深厚。
然而,命运的捉弄却并未停止。
当李婷婷的病情突然加重,医生告诉她需要进行一场危险的手术时,张磊决定要陪在她的身边。
手术的前一晚,张磊为了给她一个惊喜,准备了一顿丰盛的晚餐。
在浪漫的音乐中,他向李婷婷求婚,承诺无论发生什么,他都会在她身边。
手术进行得十分顺利,李婷婷在张磊的陪伴下渐渐康复。
两人的爱情也变得更加坚定,他们决定携手共度一生。
在婚礼上,李婷婷穿着洁白的婚纱,张磊看着她的眼神充满了激动和幸福。
在那一天,他们宣誓相爱一生,互相搀扶到老。
从那天起,他们的爱情故事一直传颂在人们的耳边,成为了永恒的经典。
他们的爱情像是一朵永不凋谢的花朵,绽放出耀眼的光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请用简明的语言梳理这篇小说的脉络。
【解题指导】 1、梳理小说的脉络,实际就是概括小说的情节发展过程。 2、梳理小说的脉络,可从情节角度、人物角度、线索角度以
及时间空间角度等几个方面考虑。
3、要做到:①情节发展前后环节清楚。 ②舍去细节概括情节。 ③语言简洁明了。
《面 包》沃尔夫冈•博歇尔特 2、请概括小说的主要情节。(4分)
[答案]
• • • •
(1)妻子发现丈夫偷拿面包。 (2)丈夫撒谎掩饰。 (3)妻子替丈夫圆谎。 (4)第二天晚餐,妻子多分了面包给丈夫。
梳理小说《巴尔塔萨的一个奇特的下午》的脉络,可以从 4个角度去进行: (1)情节角度。看本文事件发展:谈卖鸟笼——拒卖鸟 笼——赠送鸟笼——醉酒为鸟笼。
(2)人物角度。看主人公心理变化:期待好价——信守 约定——慷慨赠送——喜极而悲。
情节运行一般有如下几种方式:
• 一、是遵循基本模式,发生——发展—— 高潮——结局。 • 二、是摇摆。即通常所说的“一波三折。 情节的摇摆往往赋予小说更为摄人心魄的 魅力。 • 大多数小说情节运行并不呈现一条直线, 作家不会让人物选择捷径一口气跑到底, 总会在某处放慢速度甚至停下来做点什么 然后再回到轨道,这就出现了情节的摇摆。 • 三、是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又俗称为 “欧· 亨利式结尾”。
部情节的能力)
(一)对于第1种提问方式:
(一句话、简明的语句分点)概括主要故事情节 温馨提示 (1)解题时用“首先—接着—然后—最后”等字样编织。 (2)用主谓句,以主人公为叙述角度叙述。 常用答题模式: (用主谓句)“什么人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做了什么事”
【典型习题】 小说1:《枪口下的人格》 1.请围绕主人公贝尔蒂梳理文章的 基本情节。(4分) • 基本情节:(贝尔蒂)俘敌——护 俘——被俘——脱险——赴死。
(3)事发空间变化角度。巴氏家空谈卖鸟笼——蒙氏家 无奈送鸟笼——球房醉酒悲欢为鸟笼。 (4)事发时间变化角度。午饭后空谈卖鸟笼——放学后 无奈送鸟笼——天黑后醉酒悲欢为鸟笼。
请你评判:
巴尔塔萨做好鸟笼送给彼贝,而彼贝的父亲蒙铁 尔却不领情、不给钱,巴尔塔萨却出于面子把鸟笼送 给了彼贝,还骗大家说赚了60比索。
2016届高三复习小说阅读 ——小说情节
近几年高考小说阅读“情节”类试题常见题型: 一、情节概括题 ★ 二、情节鉴赏题 三、情节探究题
本节课教学内容: 把握、概述故事情节 教学目标: 1、熟悉小说情节概括的高考题型。 2、掌握小说情节概括的方法。
• 所谓情节,就是故事,就是故事发展 的步骤、过程、环节、脉络。概括情 节就是把小说全文分成相对集中的几 个版块,然后用精炼的语言表述主要 是什么人做了什么事。
(﹢2)
【参考答案】
示例1:
巴尔塔萨做好鸟笼,拒卖鸟笼给老大夫,送鸟笼 给彼贝,台球房为鸟笼醉酒。(事件发展脉络)
示例2: 做好鸟笼期待好价钱,信守与彼贝的约定拒买鸟 笼,不忍孩子失望决定送鸟笼,送鸟笼后兴奋与失落 交织。(主人公心理变化脉络)
小说的人称
• 在小说中,比较常见的叙事人称是第一人 称和第三人称,用第二人称叙述的比较少 见。 • 第一人称叙事具有很强的主观性和随意性, 便于表现主观的情感意识与情绪变化;而 且在叙述的转换上有极大的便利 • 第一人称叙事的局限在于它是从一个人的 叙事观点出发,视野受限制,客观性和准 确性不足
小说的人称
题型一:把握、概述故事情节(情节概括题) 一、高考试题常见提问方式: 1、(一句话、简明的语句分点)概括主要故事情节。 2、请用简明的语言梳理这篇小说的脉络。 3、文中共写了哪几件事,请依次加以概括。 4、用填空的形式概括小说的部分内容(包括指出开端、 发展、高潮和结局四部分中的某一方面)。
5、简要概括人物的心理变化过程。(考查概括小说局
• 采用第三人称全知视角可以从全方位引导 读者了解、把握故事情节,便于展现广阔 的生活背景、复杂的故事情节。 • 第三人称叙事的局限是无法直接进入每个 人物的内心世界,常借助动作、语言才能 反映出来,而使叙事显得不够亲切、缺少 感性。
小说的叙事方式
• 小说中的叙事方式,常见的有顺叙、 倒叙、插叙、补叙、平叙等。 • 顺叙法的优点在于情节环环相扣、 脉络清晰。 • 倒叙法的优点在于能把情节安排得 曲折离奇,增强对读者的吸引力。 • 补叙是指在叙述过程中,插入少量 文字对人物或事件作简短的补充说 明。 • 插叙是指在叙述中心事件的过程中, 暂时中断原来的叙述而插入一段与 主要情节有关的文字。
关于小说的常识
• 1、小说是通过人物、情节和环境的具体描写来反映 现实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 • 2、主题是通过人物、事件反映的中心思想。 • 3、人物描写(包括语言、肖像、行动、心理、细节 描写)
• 4、情节(包括序、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
• 5、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 6、顺序(顺叙、倒叙、插叙)
小说的结构
• 传统小说通常以时空为本位的线性结构模式。 而现代小说在结构上赋予小说更多的变化,主 要有三种常见结构模式: • 一是“延迟”式结构。作者竭力给故事、人物、 心理的紧张设置障碍,又不使读者觉得希望完 全破灭,在这种捉迷藏式的游戏中,一环扣一 环,实现小说的结构张力。如《牲畜林》。 • 二是生活的横断面。将时空浓缩到一个小小的 点上,在精巧的结构中展开漫长的时间和立体 的无限空间。如《半张纸》。 • 三是按照心理时序而展开的意识流结构。它打 破了时间这一恒常的维度,让人物的意识在超 时间的空间里任意往来。如《墙上的斑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