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硫及其重要化合物

合集下载

(完整word)25知识讲解——氧和硫(基础)

(完整word)25知识讲解——氧和硫(基础)

高考总复习《氧硫》【考纲要求】1.了解氧及其重要化合物的性质。

2.了解硫及其重要化合物的性质;了解大气污染的来源、危害与治理.3.重点掌握二氧化硫、硫酸的性质.【知识网络】硫及其化合物转化关系FeS【考点梳理】考点一、氧单质及其化合物1.氧气的化学性质:常温下较稳定,加热或点燃时表现强氧化性。

2.臭氧:O3⑴物理性质:在常温常压下,臭氧是一种有特殊臭味的淡蓝色气体,它的密度比氧气的大,也比氧气易溶于水.液态臭氧呈深蓝色,沸点为—112.4℃,固体臭氧呈紫黑色,熔点为—251℃。

⑵化学性质及用途:臭氧的化学性质比氧气活泼.①不稳定性:2O3=3O2;但在空气中高压放电就能产生臭氧:3O2放电2O3②强氧化性:Ag、Hg等金属在空气或氧气中不易被氧化,但可以被臭氧氧化。

也可使湿润的淀粉-KI试纸变蓝:2KI+O3+H2O=I2+O2+2KOH③用途:臭氧是一种很好的漂白剂和消毒剂.空气中的微量O3,能刺激中枢神经加快血液循环,令人产生爽快的感觉但当空气中臭氧的含量超过10—5%(体积分数)时,就会对人体、动植物以及暴露空气中的物质造成危害,臭氧可以吸收来自太阳的大部分紫外线,是人类和生物的保护伞。

近年来,臭氧层受到氟氯烃等气体的破坏,形成“臭氧空洞”,危害地球环境,各国应采取共同行动保护,氧层,维护人类和生物的生存环境。

3.过氧化氢(H2O2)(1)结构化学式:H2O2电子式:结构式: H-O-O-H(2)物理性质无色粘稠液体,它的水溶液俗称双氧水,呈弱酸性。

(3)化学性质H2O2,氧元素的化合价为中间价态(—1),即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氧化性:H2O2+H2S=S↓+2H2O还原性:2KMnO4+5H2O2+3H2SO4=K2SO4+2MnSO4+5O2↑+8H2O自身氧化-还原:(实验室用此法代替KClO3分解制氧气),家庭中的“氧立得”使用时中间产物就有过氧化氢.4.H2O(1)H2O做氧化剂2Na+2H2O=2NaOH+H2↑(2)H2O做还原剂2F2+2H2O=4HF+O2(3)H2O既不做氧化剂又不做还原剂2Na2O2+2H2O=4NaOH+O2↑Cl2+H2O=HCl+HClO3NO2+H2O=2HNO3+NO(4)H2O既做氧化剂又做还原剂2H2O电解2H2+O2↑考点二、硫及其氧化物1.硫:(1)物理性质:硫为黄色晶体,不溶于水,微溶于酒精,易溶于CS2。

硫及其重要化合物完美版

硫及其重要化合物完美版

硫及其重要化合物【高考目标定位】 考纲导引考点梳理 了解硫元素单质及其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应用。

了解硫元素单质及其化合物对环境质量的影响。

硫。

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

硫的氧化物对大气的污染。

硫酸。

【考纲知识梳理】硫及其化合物相互转化关系H 2SSSO 23Na SO 4223H 22SO 4HClH 2,△O 2,燃烧H 2SO ,燃烧①加热分解②不完全燃烧2NaOHO 2BaCl 2H 2OBaCl 2①浓酸,C u ,△②浓酸,C, △H 2OH2S O4O2,高温F e ,△【要点名师精解】一、硫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用途 1、硫〔1〕物理性质:硫为淡黄色固体;不溶于水,微溶于酒精,易溶于CS2〔用于洗去试管壁上的硫〕;硫有多种同素异形体:如单斜硫、斜方硫、弹性硫等。

〔2〕化学性质:硫原子最外层6个电子,较易得电子,表现较强的氧化性。

①与金属反响〔与变价金属反响,均是金属氧化成低价态〕 2Na+S===Na2S 〔剧烈反响并发生爆炸〕2Al+3S Al2S3〔制取Al2S3的唯一途径〕 Fe+S FeS 〔黑色〕 2Cu + S Cu2S 〔黑色〕 ②与非金属反响 S+O2 SO2S+H2 H2S 〔说明硫化氢不稳定〕 ③与化合物的反响S+6HNO3〔浓〕H2SO4+6NO2↑+2H2O S+2H2SO4〔浓〕 2SO2↑+2H2O3S+6NaOH 2Na2S+Na2SO3+3H2O 〔用热碱溶液清洗硫〕〔3〕用途:大量用于制造硫酸、硫化天然橡胶,也用于制药和黑火药。

2、硫的氢化物 ①硫化氢的制取:Fe+H2SO4〔稀〕=FeSO4+H2S ↑〔不能用浓H2SO4或硝酸,因为H2S 具有强复原性〕 ——H2S 是无色、有臭鸡蛋气味的有毒气体;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大。

②硫化氢的化学性质 A .可燃性:当22/O S H n n ≥2/1时,2H2S+O2 2S+2H2O 〔H2S 过量〕当22/O S H n n ≤2/3时,2H2S+3O22SO2+2H2O 〔O2过量〕当23222<<O S H n n 时,两种反响物全部反响完,而产物既有硫又有SO2B .强复原性:常见氧化剂Cl2、Br2、Fe3+、HNO3、KMnO4等,甚至SO2均可将H2S 氧化。

氧硫及其化合物

氧硫及其化合物

氧、硫及其化合物一、氧及其化合物1.臭氧(1)与O2互为同素异形体:(2)臭氧化学性质:①极强氧化性:使润湿的淀粉KI试纸变蓝(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漂白和消毒(3)臭氧层2.H2O2(1)结构:电子式______________,结构式____________,化学键类型____________ (2)化学性质:①氧化性:I-(H+)、Fe2+(H+)、酸性条件下溶解Cu应用:杀菌消毒、漂白(讨论含酚酞的NaOH溶液)②还原性:与KMnO4(H+)反应③不稳定性:应用:实验室制氧气方法3.H2O的作用(1)氧化性:Na、Mg、Fe、C(反应条件)(2)还原性:(3)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4)既不显氧化性又不显还原性:Cl2+H2O、NO2+H2O、Na2O2+H2O等水解(盐、CaC2、卤代烃、酯、多糖)二、硫及其化合物1.硫元素的特点——多变价(-2;0;+4;+6)2.硫单质(1)物理性质(2)化学性质①弱氧化性:可氧化金属(Na、Fe、Cu、Ag、Hg等);H2②还原性:O2SO2的化学性质小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SO2的实验室制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工业制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几种漂白剂的比较:思考:SO2能使溴水、KMnO4溶液褪色与SO2使品红褪色,实质相同吗?4.三氧化硫5.硫酸(1)物理性质:浓硫酸稀释:(2)浓硫酸特性:①吸水性:干燥剂思考:浓硫酸做干燥剂可以干燥的气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能用来干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气体。

②脱水性:属化学变化③强氧化性:钝化;Cu;C;浓硫酸与铜反应的方程式及现象:浓硫酸与碳反应的方程式:碳和浓硫酸反应产物的验证实验各试剂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2-氧和硫族元素

11-2-氧和硫族元素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性质
无色无味,非极性分子 ② 顺磁性 ③ 稳定 ④ 氧化性:常温 与还原剂反应, 高温时,与大多数元素反 应;用O2饱和的中性水是较好的氧化剂。 O2 + NO / Sn2 + / SO 2-/ I- → NO (红棕) / Sn4+/ SO 2-/ I 3 2 4 2

① 淡蓝色,鱼腥味气体 偶极距=0.53,极性共价键,极性分子 抗磁性 ④ 很不稳定,常温下2O3 → 3O2(MnO2催化,加热) ⑤ 强氧化性 φ°/H2O = 2.07V φ°/OH- = 1.24V O3 + NO→ NO2 O3 + I-+ H→ I2 + O2↑+ H2 O O3 + CN-→OCN- + O2↑ O3 + OCN- →O2↑ + N2↑ + CO2 3O3 + 2Ag→ Ag2 O2 + 2O2 O3 + XeO3 + 2H2 O = H4XeO6 + O2 ② ③
用途
动植物赖以生存 医疗急救:30mol/1LH2O 工业生产:氢氧焰,氧炔焰,炼钢 吹氧
① 杀菌、消毒剂 ② 确定烃不饱和双键的位置 CH3CH2CH=CH2 → CH3CH2CHO + HCHO CH3CH=CHCH3 → 2CH3CHO
① ② ③ ④ ⑤
制H2SO4 橡胶制品硫化剂(S2Cl2) SO4盐,SO3盐,硫化物 火柴、焰火原料 6 用于漂染、农药、医药
O3 + NO→ NO2 3O3 + 2Ag → Ag2O2 + 2O2 (过氧化银 ) O3 + XeO3 + 2H2O = H4XeO6 + O2 O3 +2 I-+ H+= I2 + O2+ H2O (测定O3 ) O3 + CN- →O2 + N2 + CO2

氧硫及其化合物

氧硫及其化合物
酸性
氧化物,它跟碱性氧
含硫化石燃料
金属矿物
脱硫
【特别提醒】

中学常见的四大还原性离子
- - +
2 还原性:S2 >SO2 3 >I >Fe
①易被空气中的O2氧化而变质。 ②易被KMnO4(H+)、HNO3、溴水、氯水、Fe3+(不氧化Fe2+)、漂 白粉溶液等氧化。 ③SO2、H2SO3、Na2SO3均有强还原性,且还原性:SO2 3 >H2SO3>SO2。 ④同理:H2S、S2-、HS-均有强还原性。
4.SO2 4 的检验

检验SO 2 4 的正确操作方法:被检液

加足量盐酸酸化 ――→ 取清液
滴加BaCl2溶液 - ――→ 有无白色沉淀(判断有无SO2 4 )
2 2 2 3 防止 CO 、 SO 、 Ag 、 SiO 、 PO 3 3 3 4 先加稀盐酸的目的是
- - + - -
离子的干扰
,再加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可能发生反应
常见的能用于漂白的物质的比较
四种常见的SO2尾气处理方法 方法一:钙基固硫法 为防治酸雨,工业上常用生石灰和含硫的煤混合后燃烧,燃 烧时硫、生石灰、O2共同反应生成硫酸钙,从而使硫转移到煤渣 中,反应原理为CaO+SO2 △ △ ===== CaSO3,2CaSO3+O2 =====
△ 2CaSO4,总反应方程式为2CaO+2SO2+O2=====2CaSO4。
考点三 1.物理性质
硫酸及硫酸根离子的检验
98%的浓H2SO4是一种无色、黏稠的油状液体,密度远大于 水。浓H2SO4与水以任意比互溶,溶解时可放出大量的热,浓 H2SO4稀释的方法是:将 注入

浓H2SO4

氧硫及其化合物

氧硫及其化合物

一、硫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用途1、硫(1)物理性质:硫为 固体; 溶于水,微溶于酒精,易溶于CS 2(用于洗去试管壁上的硫);硫有多种同素异形体:如单斜硫、斜方硫、弹性硫等。

硫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硫原子结构示意图 硫离子结构示意图 (2)化学性质:硫原子最外层 个电子,较易 电子,表现较强的 。

①与金属反应(与变价金属反应,均把金属氧化成低价态,如Na 、Al 、Fe 、Cu ) (剧烈反应并发生爆炸)(制取Al 2S 3的唯一途径) (色)( 色)②与非金属反应(O 2、H 2)、 (说明硫化氢不稳定) ③与化合物的反应S + HNO 3(浓)= S + H 2SO 4(浓)= S + NaOH = (用热碱溶液清洗硫) (3)用途:大量用于制造硫酸、硫化天然橡胶,也用于制药和黑火药。

2、硫的氢化物①硫化氢——H 2S 是无色、有 气味的有毒气体; 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 。

②硫化氢的化学性质A .可燃性:当22/O S H n n ≥2/1时, (H 2S 过量) 当22/O S H n n ≤2/3时, (O 2过量) 当23222<<O SH n n 时,两种反应物全部反应完,而产物既有硫又有SO 2 B .强还原性:常见氧化剂Cl 2、Br 2、I 2、Fe 3+、HNO 3、浓H 2SO 4、KMnO 4等均可将H 2S 氧化。

C.不稳定性:300℃以上易受热分解③H2S的水溶液叫氢硫酸,是二元弱酸。

电离方程式氢硫酸在空气中放置变浑浊,方程式④实验室制法:化学方程式:FeS+2H+===Fe2++H2S↑(稀HCl 、稀H2SO4)不用浓硫酸、浓盐酸制H2S的原因浓H2SO4有强氧化性,能氧化H2S;浓盐酸有挥发性,使产生的H2S气体中混有HCl气体。

⑤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稀酸的金属硫化物有CuS(黑)、Ag2S(黑)、PbS(黑)它们可溶于浓硝酸。

所以CuSO4、Pb(NO3)2可以与H2S反应生成沉淀:Pb(NO3)2+H2S===PbS↓+2HNO3。

高一氧硫及其化合物知识点

高一氧硫及其化合物知识点

高一氧硫及其化合物知识点一、氧化还原反应氧硫化物是由氧和硫的化合物组成。

在这些化合物中,氧与硫的氧化态是随着元素的化合形式而变化的。

氧的氧化态通常为-2,但在氧硫化物中,其氧化态会发生变化。

氧化还原反应是指化学反应中,物质的氧化态发生改变的过程。

当氧化剂得到电子并接受电通的时候,其氧化态会发生增加,而还原剂则会失去电子,其氧化态会减少。

二、高一氧硫的性质与应用1. 氧气氧气在化学反应中是一种重要的氧化剂。

它能与其他元素或化合物反应,使其氧化。

同时,氧气也是生物体呼吸过程中的必需物质。

2. 二氧化硫二氧化硫是一种无色气体,有刺激性气味。

它是高一氧硫化合物中常见的一种,也是被广泛应用的化合物之一。

二氧化硫的主要应用领域包括:- 工业:二氧化硫是制造硫酸的重要原料,广泛用于生产纸张、塑料、农药等产品。

- 食品:二氧化硫是一种食品添加剂,常被用于保鲜果蔬,防止其变色和腐烂。

- 环境保护:作为一种污染物,二氧化硫对环境有害。

因此,在燃煤和工业废气处理中,需要对二氧化硫进行净化处理,以减少其对大气的污染。

3. 三氧化硫三氧化硫是一种无色晶体,在空气中不稳定,会与水和氧反应。

它的主要应用是制造硫酸。

三氧化硫的制备方法包括:硫在高温下与氧反应,通过催化剂促使这个反应快速进行。

4. 亚硫酸亚硫酸是一种无色气体,呈强酸性,有刺激性气味。

它在一些化学反应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亚硫酸的主要应用包括:- 漂白:亚硫酸是一种常用的漂白剂,广泛用于纺织品、纸张等行业。

- 消毒:亚硫酸也可以用于消毒,如清洁和消毒水。

- 食品加工:亚硫酸是一种食品添加剂,可用于保鲜、防腐和抗氧化。

5. 硫酸硫酸是一种无色液体,具有强酸性。

它是一种重要的化学品,广泛应用于各种工业中。

硫酸的主要应用领域包括:- 化肥:硫酸是制造化肥的重要原料,如硫酸铵、硫酸钾等。

- 汽车电池:硫酸被用作蓄电池中的电解液。

- 腐蚀剂:硫酸在工业中也用作腐蚀剂,用于清洗金属表面。

氧族元素及其化合物

氧族元素及其化合物
臭氧的氧化性比O2的强,能氧化许多化学性质不活泼的单质, 例如:
2Ag+2O3 →Ag2O2+2O2
氧族元素及其化合物
臭氧能迅速且定量地把I-氧化成I2,常利用该反应来测定O3的 含量,称之为碘量法。
臭氧具有强氧化性和不易导致二次污染的优点,因此常用作消毒杀 菌剂、空气净化剂和漂白剂等。在废气净化领域,可以利用臭氧氧化废 气中二氧化硫,并制得硫酸以回收利用;在废水处理领域,臭氧可氧化 废水中的有机物,通常与传统水处理技术进行组合,以满足废水深度净 化的要求。
在实验室里,可以将过氧化钠加到冷的稀硫酸或稀盐酸中来制备 H2O2:
Na2O2+H2SO4+10H2O →Na2SO4·10H2O+H2O2 工业上制备过氧化氢,目前主要有电解法和蒽醌法两种方法。
氧族元素及其化合物
三、 硫及其重要化合物 1. 单质硫
单质硫有几种同素异形体,最常见的是正交硫和单斜硫。当 加热到368.6 K时,正交硫不经熔化就转变成单斜硫,当把它冷 却时,就发生相反的转变过程,所以368.6 K是正交硫与单斜硫 之间的平衡转变点:
无机化学
氧族元素及其化合物
一、 氧族元素的通性
周期表第ⅥA族包括氧(O)、硫(S)、硒 (Se)、碲(Te)、钋(Po)五种元素,通称 为氧族元素。其中硒和碲是稀有元素,钋是放射 性元素,最重要的是氧和硫两种元素。有关氧族 元素的一些性质见表8-14。
氧族元素及其化合物
氧族元素及其化合物
氧族元素和卤素相似,随原子序数的增加,原子半径和离子半径增 大,而电负性和电离能则降低。由氧向钋过渡,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减 弱,金属性逐渐增强,氧和硫是典型的非金属,硒和碲是两性的准金属, 钋是金属。氧族元素的非金属活泼性弱于相应的卤族元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氧、硫及其重要化合物一、硫单质、O3和H2O2的性质及应用1.硫单质(1)自然界中硫元素的存在硫元素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游离态的硫存在于火山喷口附近或地壳的岩层里。

化合态的硫主要以硫矿石和硫酸盐的形式存在。

如硫铁矿(FeS2)、黄铜矿(CuFeS2)、石膏(CaSO4·2H2O)和芒硝(Na2SO4·10H2O)等。

(2)硫的物理性质硫俗称硫黄,是一种淡黄色晶体,质脆,易研成粉末,不溶于水,微溶于酒精,易溶于CS2。

(3)硫的化学性质(4)洗涤附着在试管内壁上硫的方法硫单质易溶于CS 2且可以与热的强碱溶液反应:3S +6NaOH=====△2Na 2S +Na 2SO 3+3H 2O 。

所以当试管壁上沾有单质硫时,可用CS 2或热强碱液洗涤。

2.O 3的化学性质及用途(1)不稳定性:O 3不稳定,容易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O 3===3O 2,在放电条件下空气中的O 2可以转化为O 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O 2=====放电2O 3。

(2)强氧化性:O 3容易使淀粉­KI 溶液变蓝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I +O 3+H 2O===I 2+2KOH +O 2。

(3)漂白性:O 3因其强氧化性能使有色物质褪色,可用作杀菌消毒剂。

(4)用途:①可用作脱色剂和消毒剂;②臭氧层可以吸收来自太阳的紫外线,是人类和其他生物的保护伞。

3.H 2O 2 (1)结构电子式H ··O ···· ··O ···· ··H ,结构式H—O—O—H ,是极性分子。

(2)化学性质①不稳定性:加热、加催化剂都能使分解加快。

②弱酸性:相当于二元弱酸。

H 2O 2H ++HO -2,HO -2H ++O 2-2。

③强氧化性a .用10%的双氧水漂白羽毛及丝织品;b .氧化Fe 2+、SO 2-3等还原性物质;c .使湿润的淀粉­KI 试纸变蓝:H 2O 2+2I -+2H +===I 2+2H 2O 。

④弱还原性:遇强氧化剂时作还原剂。

2KMnO 4+5H 2O 2+3H 2SO 4===K 2SO 4+2MnSO 4+5O 2↑+8H 2O 。

二、硫的氧化物SO 2和SO 3 1.二氧化硫(SO 2) (1)物理性质二氧化硫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是大气污染物之一;易溶于水,通常状况下,1体积水溶解约40体积SO2。

(2)化学性质按要求完成下列方程式:实验室里用Na2SO3和70%的H2SO4制备SO2气体.2.三氧化硫(SO3)SO3在标准状况下为无色、针状晶体,能与水反应:SO3+H2O===H2SO4,放出大量的热,SO3是酸性氧化物,它跟碱性氧化物或碱都能反应生成硫酸盐。

3.硫的氧化物的污染与治理(1)来源:含硫化石燃料的燃烧及金属矿物的冶炼等。

(2)危害:危害人体健康,形成酸雨(pH小于5.6)。

(3)治理:燃煤脱硫,改进燃烧技术。

(4)硫酸型酸雨的形成途径有两个:途径1:空气中飘尘的催化作用,使2SO2+O22SO3、SO3+H2O===H2SO4。

途径2:SO2+H2O H2SO3、2H2SO3+O2===2H2SO4。

4. 中学常见的四大还原性离子还原性:S2->SO2-3>I->Fe2+①易被空气中的O2氧化而变质。

②易被KMnO4(H+)、HNO3、溴水、氯水、Fe3+(不氧化Fe2+)、漂白粉溶液等氧化。

③SO2、H2SO3、Na2SO3均有强还原性,且还原性:SO2-3>H2SO3>SO2。

④同理:H2S、S2-、HS-均有强还原性。

5.SO2和CO2的鉴别方法SO2和CO2都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若通入的气体过量,则沉淀都可以消失,所以不能用澄清的石灰水鉴别SO2和CO2。

通常可用以下方法:2和CO 2都可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检验二者同时存在的一般流程为2和检验SO 2是否除尽合并为一个装置,用较浓的酸性KMnO 4溶液,现象是酸性KMnO 4溶液颜色变浅。

6.常见的能用于漂白的物质的比较2方法一:钙基固硫法为防治酸雨,工业上常用生石灰和含硫的煤混合后燃烧,燃烧时硫、生石灰、O 2共同反应生成硫酸钙,从而使硫转移到煤渣中,反应原理为CaO +SO 2=====△CaSO 3,2CaSO 3+O 2=====△2CaSO 4,总反应方程式为2CaO +2SO 2+O 2=====△2CaSO4。

方法二:氨水脱硫法该脱硫法采用喷雾吸收法,雾化的氨水与烟气中的SO2直接接触吸收SO2,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H3+SO2+H2O===(NH4)2SO3,2(NH4)2SO3+O2===2(NH4)2SO4。

(或生成NH4HSO3,然后进一步氧化)方法三:钠、碱脱硫法钠、碱脱硫法是用NaOH/Na2CO3吸收烟气中的SO2,得到Na2SO3和NaHSO3,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SO2===Na2SO3+H2O,Na2CO3+SO2===Na2SO3+CO2,Na2SO3+SO2+H2O===2NaHSO3。

方法四:双碱脱硫法先利用烧碱吸收SO2,再利用熟石灰浆液进行再生,再生后的NaOH碱液可循环使用,化学反应原理为①吸收反应:2NaOH+SO2===Na2SO3+H2O,2Na2SO3+O2===2Na2SO4。

②再生反应:Na2SO3+Ca(OH)2===CaSO3↓+2NaOH,Na2SO4+Ca(OH)2===CaSO4↓+2NaOH。

三、硫酸及硫酸根离子的检验1.物理性质98%的浓H2SO4是一种无色、黏稠的油状液体,密度远大于水。

浓H2SO4与水以任意比互溶,溶解时可放出大量的热,浓H2SO4稀释的方法是:将浓H2SO4沿器壁或玻璃棒慢慢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2.稀H2SO4具有酸的通性硫酸是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为H2SO4===2H++SO2-4,能与指示剂、金属、碱性氧化物、碱、盐等物质发生反应。

分别写出稀H2SO4与下列物质反应的离子方程式:①Fe:Fe+2H+===Fe2++H2↑;②MgO :MgO +2H +===Mg 2++H 2O ;③Ba(OH)2:Ba 2++2OH -+2H ++SO 2-4===BaSO 4↓+2H 2O ;④NaHCO 3:HCO -3+H +===H 2O +CO 2↑; ⑤Na 2SO 3:SO 2-3+2H +===SO 2↑+H 2O ; ⑥BaCl 2:Ba 2++SO 2-4===BaSO 4↓;⑦FeS :FeS +2H +===Fe 2++H 2S ↑。

3.浓H 2SO 4的特性4.SO 2-4的检验检验SO 2-4的正确操作方法:被检液加足量盐酸酸化,取清液――→滴加BaCl 2溶液有无白色沉淀(判断有无SO 2-4)先加稀盐酸的目的是防止CO 2-3、SO 2-3、Ag +、SiO 2-3、PO 3-4离子的干扰,再加BaCl 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可能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CO 2-3+2H +===CO 2↑+H 2O 、SO 2-3+2H +===SO 2↑+H 2O 、Ag ++Cl -===AgCl ↓、Ba 2++SO 2-4===BaSO 4↓。

SO 2-4检验的易错点1.只加可溶性钡盐,不酸化。

误将CO 2-3、PO 3-4、SO 2-3等干扰离子判断成SO 2-4。

因上述离子会产生BaCO 3、Ba 3(PO 4)2、BaSO 3白色沉淀。

2.误将Ag +、Pb 2+判断成SO 2-4。

如向待测液中滴加BaCl 2溶液,再加稀盐酸有白色沉淀便断定含SO 2-4。

其错误是未注意溶液中不含SO 2-4,而含Ag +或Pb 2+时也会产生同样的现象:Ag ++Cl -===AgCl ↓(白色),Pb 2++2Cl -===PbCl 2↓(白色)。

3.误将SO 2-3判断成SO 2-4。

如向待测液中滴加用稀盐酸酸化的Ba(NO 3)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便误以为有SO 2-4。

该错误是未注意NO -3具有强氧化性,在酸性环境中发生反应:Ba 2++SO 2-3===BaSO 3↓(白色),3BaSO 3+2H ++2NO -3===3BaSO 4↓(白色)+2NO ↑四、硫及其重要化合物间的转化关系1.-2价硫处于最低价态,只有还原性,可被O 2、Cl 2等氧化剂氧化为S ;0价、+4价硫处于中间价态,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6价硫处于最高价态,只有氧化性。

注意浓H 2SO 4在一定条件下与金属或还原性盐反应时既体现强氧化性又体现酸性,如:Cu +2H 2SO 4(浓)=====△CuSO 4+2H 2O +SO 2 ↑。

2.当硫元素的化合价升高或降低时,一般升高或降低到其相邻的价态,即台阶式升降,如:3.相邻价态的微粒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如S 和SO 2,SO 2和浓硫酸之间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4.典型的归中反应2H2S+SO2===3S↓+2H2O、2Na2S+Na2SO3+3H2SO4===3Na2SO4+3S↓+3H2O。

5.含硫物质的连续氧化6.含硫物质的立体转化(2015·高考安徽卷)某研究小组将纯净的SO2气体通入0.1 mol·L-1的Ba(NO3)2溶液中,得到了BaSO4沉淀,为探究上述溶液中何种微粒能氧化通入的SO2,该小组提出了如下假设:假设一:溶液中的NO-3假设二:溶液中溶解的O2(1)验证假设一该小组设计实验验证了假设一。

请在下表空白处填写相关实验现象。

2体积的变化曲线如下图。

实验1中溶液pH变小的原因是;V1时,实验2中溶液pH小于实验1的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

(3)验证假设二请设计实验验证假设二,写出实验步骤、预期现象和结论。

(4)若假设二成立,请预测:在相同条件下,分别用足量的O2和KNO3氧化相同的H2SO3溶液(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充分反应后两溶液的pH前者(填“大于”或“小于”)后者,理由是。

解析:(1)实验1中溶液和实验2中溶液的唯一区别就是一个含有Cl-,一个含有NO-3,故可通过实验1未生成白色沉淀,而实验2生成白色沉淀来证明假设一正确。

(2)SO2溶于水得到中强酸H2SO3,故使得溶液的pH减小。

在实验2中,NO-3将SO2氧化成SO2-4,自身被还原为NO,同时有H+生成,故溶液pH 减小。

(3)在验证假设二时,应使用不含NO-3的钡盐,如BaCl2,可以向含有O2的BaCl2溶液中缓慢通入SO2,若有白色沉淀生成,则证明假设二成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