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波和超短波

合集下载

短波超短波基础知识分解

短波超短波基础知识分解

2017/10/22
19
MOTOROLA数字对讲机车载台
XIR M8260/M8268 XIR M8220/M8228
全显示屏/有无GPS
2017/10/22
数字型显示屏/有无GPS
20
MOTOROLA 数字对讲机手持台
XI0/22
6
2017/10/22
7
2017/10/22
8
天馈线系统的选择
天馈线系统包括:
三线式天线(市场应用量最大,效果最好) 双极天线 车载天线(车载安装天线) 半环式无盲区天线(短距离通讯解决盲区) 等等。
2017/10/22
9
天线图片
2017/10/22
10
2017/10/22
2017/10/22
4
主要设备图片展示
CODAN电台 宝丽电台
2017/10/22
5
短波电台型式
基地台
配置基本包括: 主机 室外天线 馈线 避雷器 稳压电源 安装辅材 架杆 1台 1副 n米 1个 1台 1套 1副
车载台
配置基本包括: 主机 车载天线 车载供电 安装辅材 1台 1副 1套 1套
2017/10/22
14
主要品牌
1、摩托罗拉对讲机 MOTOROLA 2、日本建伍对讲机 KENWOOD 3、日本ICOM对讲机 ICOM 4、深圳科立讯电子有限公司 KRISUN 5、海能达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Hytera 6、威泰克斯(苏州)通讯有限公司 Vertex
Standard 7、等等…….
2017/10/22
17
对讲机分类
1、专业常规对讲机
(如:GP328/338、TK-2178/3178)

长波、中波、短波、超短波和微波学习资料

长波、中波、短波、超短波和微波学习资料

长波、中波、短波、超短波和微波长波、中波、短波、超短波和微波长波:指频率为100~300KHz,相应波长为3~1km范围内的电磁波。

中波:指频率为300KHz~3MHz,相应波长为1km~100m范围内的电磁波。

短波:指频率为3~3MHz,相应波长为100~10m范围内的电磁波。

超短波:指频率为30~300MHz,相应波长为10~1m范围内的电磁波。

微波:指频率为300MHz~300GHz,相应波长为1m~1mm范围内的电磁波。

混合波段:指长、中、短波、超短波和微波中有两种或两种以上波段混合在一起的电磁波。

长波的传播主要是靠地面波和经电离层折回的天空波来进行的,它的传播距离由发射机的功率和地面情况所决定,一般不超过3000公里。

主要用作无线电导航,标准频率和时间的广播以及电报通信等。

中波靠地面波和天空波两种方式进行传播。

在传播过程中,地面波和天空波同时存在,有时会给接收造成困难,故传输距离不会很远,一般为几百公里。

主要用作近距离本地无线电广播、海上通信,无线电导航及飞机上的通信等。

短波的传播主要靠天空波来进行的,它能以很小的功率借助天空波传送到很远的距离。

主要是远距离国际无线电广播、远距离无线电话及电报通信、无线电传真、海上和航空通信等。

超短波,又叫米波或甚高频无线电波。

主要传播方式是直射波传播,传播距离不远,一般为几十公里。

主要用作调频广播、电视、导航、雷达及射电天文学等。

微波;主要是直射波传播。

微波的天线辐射波束可做得很窄,因而天线的增益较高,有利于定向传播;又因频率高,信道容量大,应用的范围也很广。

主要用作定点及移动通信、导航。

雷达定位测速、卫星通信、中继通信、气象以及射电天文学等方面。

我们按照无线电波的波长人为地把电波分为长波(波长1000米以上),中波(波长100-1000米),短波(波长10-100米),超短波和微波(波长为10米以下)等等.各个波段的传播特点如下:1.长波传播的特点由于长波的波长很长,地面的凹凸与其他参数的变化对长波传播的影响可以忽略.在通信距离小于300km时,到达接收点的电波,基本上是表面波.长波穿入电离层的深度很浅,受电离层变化的影响很小,电离层对长波的吸收也不大.因而长波的传播比较稳定.虽然长波通信在接收点的场强相当稳定,但是它有两个重要的缺点:①由于表面波衰减慢,发射台发出的表面波对其他接受台干扰很强烈.②天电干扰对长波的接收影响严重,特别是雷雨较多的夏季.2.中波传播的特点中波能以表面波或天波的形式传播,这一点和长波一样.但长波穿入电离层极浅,在电离层的下界面即能反射.中波较长波频率高,故需要在比较深入的电离层处才能发生反射.波长在3000-2000米的无线电通信,用无线或表面波传播,接收场强都很稳定,可用以完成可靠的通信,如船舶通信与导航等.波长在2000-200m的中短波主要用于广播,故此波段又称广播波段.3.短波传播的特点与长,中波一样,短波可以靠表面波和天波传播.由于短波频率较高,地面吸收较强,用表面波传播时,衰减很快,在一般情况下,短波的表面波传播的距离只有几十公里,不适合作远距离通信和广播之用.与表面波相反,频率增高,天波在电离层中的损耗却减小.因此可利用电离层对天波的一次或多次反射,进行远距离无线电通信.4.超短波和微波传播的特点超短波,微波的频率很高,表面波衰减很大;电波穿入电离层很深,甚至不能反射回来,所以超短波,微波一般不用表面波,天波的传播方式,而只能用空间波,散射波和穿透外层空间的传播方式.超短波,微波,由于他们的频带很宽,因此应用很广.超短波广泛应用于电视,调频广播,雷达等方面.利用微波通信时,可同时传送几千路电话或几套电视节目而互不干扰.超短波和微波在传播特点上有一些差别,但基本上是相同的,主要是在低空大气层做视距传播.因此,为了增大通信距离,一般把天线架高.长波(包括超长波)是指频率为300kHz以下的无线电波。

长波,中波,短波,超短波和微波通讯的特点,优点和缺点,应用

长波,中波,短波,超短波和微波通讯的特点,优点和缺点,应用

长波,中波,短波,超短波和微波通讯的特点,优点和缺点,应用1.长波传播的特点由于长波的波长很长,地面的凹凸与其他参数的变化对长波传播的影响可以忽略.在通信距离小于300km时,到达接收点的电波,基本上是表面波.长波穿入电离层的深度很浅,受电离层变化的影响很小,电离层对长波的吸收也不大.因而长波的传播比较稳定.虽然长波通信在接收点的场强相当稳定,但是它有两个重要的缺点:①由于表面波衰减慢,发射台发出的表面波对其他接受台干扰很强烈.②天电干扰对长波的接收影响严重,特别是雷雨较多的夏季.2.中波传播的特点中波能以表面波或天波的形式传播,这一点和长波一样.但长波穿入电离层极浅,在电离层的下界面即能反射.中波较长波频率高,故需要在比较深入的电离层处才能发生反射.波长在3000-2000米的无线电通信,用无线或表面波传播,接收场强都很稳定,可用以完成可靠的通信,如船舶通信与导航等.波长在2000-200m的中短波主要用于广播,故此波段又称广播波段.3.短波传播的特点与长,中波一样,短波可以靠表面波和天波传播.由于短波频率较高,地面吸收较强,用表面波传播时,衰减很快,在一般情况下,短波的表面波传播的距离只有几十公里,不适合作远距离通信和广播之用.与表面波相反,频率增高,天波在电离层中的损耗却减小.因此可利用电离层对天波的一次或多次反射,进行远距离无线电通信.4.超短波和微波传播的特点超短波,微波的频率很高,表面波衰减很大;电波穿入电离层很深,甚至不能反射回来,所以超短波,微波一般不用表面波,天波的传播方式,而只能用空间波,散射波和穿透外层空间的传播方式.超短波,微波,由于他们的频带很宽,因此应用很广.超短波广泛应用于电视,调频广播,雷达等方面.利用微波通信时,可同时传送几千路电话或几套电视节目而互不干扰.超短波和微波在传播特点上有一些差别,但基本上是相同的,主要是在低空大气层做视距传播.因此,为了增大通信距离,一般把天线架高.短波传输的最远,短波是依靠电离层反射传播的,当电离层把短波反射回地面后,可以实现几百公里到几千公里的通信,地面还可以再一次把电波反射到电离层上,由电离层形成二次反射,如此这样,经过短波在地面和电离层之间的多次跳跃,可以实现全球通信。

长波、中波、短波、超短波和微波

长波、中波、短波、超短波和微波

长波、中波、短波、超短波和微波长波:指频率为100~300KHz,相应波长为3~1km范围内的电磁波。

中波:指频率为300KHz~3MHz,相应波长为1km~100m范围内的电磁波。

短波:指频率为3~3MHz,相应波长为100~10m范围内的电磁波。

超短波:指频率为30~300MHz,相应波长为10~1m范围内的电磁波。

微波:指频率为300MHz~300GHz,相应波长为1m~1mm范围内的电磁波。

混合波段:指长、中、短波、超短波和微波中有两种或两种以上波段混合在一起的电磁波。

长波的传播主要是靠地面波和经电离层折回的天空波来进行的,它的传播距离由发射机的功率和地面情况所决定,一般不超过3000公里。

主要用作无线电导航,标准频率和时间的广播以及电报通信等。

中波靠地面波和天空波两种方式进行传播。

在传播过程中,地面波和天空波同时存在,有时会给接收造成困难,故传输距离不会很远,一般为几百公里。

主要用作近距离本地无线电广播、海上通信,无线电导航及飞机上的通信等。

短波的传播主要靠天空波来进行的,它能以很小的功率借助天空波传送到很远的距离。

主要是远距离国际无线电广播、远距离无线电话及电报通信、无线电传真、海上和航空通信等。

超短波,又叫米波或甚高频无线电波。

主要传播方式是直射波传播,传播距离不远,一般为几十公里。

主要用作调频广播、电视、导航、雷达及射电天文学等。

微波;主要是直射波传播。

微波的天线辐射波束可做得很窄,因而天线的增益较高,有利于定向传播;又因频率高,信道容量大,应用的范围也很广。

主要用作定点及移动通信、导航。

雷达定位测速、卫星通信、中继通信、气象以及射电天文学等方面。

我们按照无线电波的波长人为地把电波分为长波(波长1000米以上),中波(波长100-1000米),短波(波长10-100米),超短波和微波(波长为10米以下)等等.各个波段的传播特点如下:1.长波传播的特点由于长波的波长很长,地面的凹凸与其他参数的变化对长波传播的影响可以忽略.在通信距离小于300km时,到达接收点的电波,基本上是表面波.长波穿入电离层的深度很浅,受电离层变化的影响很小,电离层对长波的吸收也不大.因而长波的传播比较稳定.虽然长波通信在接收点的场强相当稳定,但是它有两个重要的缺点:①由于表面波衰减慢,发射台发出的表面波对其他接受台干扰很强烈.②天电干扰对长波的接收影响严重,特别是雷雨较多的夏季.2.中波传播的特点中波能以表面波或天波的形式传播,这一点和长波一样.但长波穿入电离层极浅,在电离层的下界面即能反射.中波较长波频率高,故需要在比较深入的电离层处才能发生反射.波长在3000-2000米的无线电通信,用无线或表面波传播,接收场强都很稳定,可用以完成可靠的通信,如船舶通信与导航等.波长在2000-200m的中短波主要用于广播,故此波段又称广播波段.3.短波传播的特点与长,中波一样,短波可以靠表面波和天波传播.由于短波频率较高,地面吸收较强,用表面波传播时,衰减很快,在一般情况下,短波的表面波传播的距离只有几十公里,不适合作远距离通信和广播之用.与表面波相反,频率增高,天波在电离层中的损耗却减小.因此可利用电离层对天波的一次或多次反射,进行远距离无线电通信.4.超短波和微波传播的特点超短波,微波的频率很高,表面波衰减很大;电波穿入电离层很深,甚至不能反射回来,所以超短波,微波一般不用表面波,天波的传播方式,而只能用空间波,散射波和穿透外层空间的传播方式.超短波,微波,由于他们的频带很宽,因此应用很广.超短波广泛应用于电视,调频广播,雷达等方面.利用微波通信时,可同时传送几千路电话或几套电视节目而互不干扰.超短波和微波在传播特点上有一些差别,但基本上是相同的,主要是在低空大气层做视距传播.因此,为了增大通信距离,一般把天线架高.长波(包括超长波)是指频率为300kHz以下的无线电波。

短波 超短波疗法

短波 超短波疗法

短波超短波疗法1、定义(1)短波疗法:应用短波电流治疗疾病的方法称为短波疗法。

因短波疗法多利用短波电流所产生的温热效应来治疗疾病,故又称短波透热疗法,感应热疗法。

(2)超短波疗法:应用超短波电流治疗疾病的方法称为超短波疗法。

因超短波疗法采用电容场法进行治疗,故又称高频电场疗法。

(3)物理参数:短波的波长范围为10-100m,频率范围为3-30MHZ。

超短波的波长范围为1-10m,频率范围为30-300MHZ。

在欧美,将波长1-100m的电磁波统称为短波。

2、治疗作用:短波与超短波作用于人体是由于传导电流,、欧姆损耗与位移电流,介质损耗的机制,可引起明显的温热效应。

短波作用的大深部肌层,超短波作用的大深部肌层于骨。

但不同的治疗方法是不同层次组织产热的情况也有所不同,电容场法时脂肪层产热较多,电缆法(线圈场)时浅层肌肉产热较多。

除温热效应外,还存在非热效应。

(1)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温热效应通过轴突反射可引起毛细血管,小动脉扩张,血流加快还可通过组织蛋白微量变性分解产生血管活性肽、组胺等物质使血管扩张,局部血液循环改善,组织营养增强,水肿消散,代谢产物清除。

过大剂量则常使血管麻痹、淤血、毛细血管内栓塞、血管周围出血、水肿加重。

(2)镇痛:中等强度的温热效应可使痛阈升高,并干扰痛觉传入中枢,达到镇痛。

肌肉痉挛缓解,血流加速而改善缺血缺氧,病理产物、止痛物质的清除加快,水肿减轻使组织张力降低等效应均可使疼痛减轻。

(3)消散炎症:中等强度的温热效应可以促进渗出吸收,水肿减轻,炎症产物排除;中小剂量时还可使网状内皮系统免疫功能加强,吞噬细胞数量增多,吞噬能力增强,同时抗体、补体、凝集素、调理素增加、炎症组织中钙离子增多、钾离子减少、伤口分泌物的PH趋向碱性,周围血液白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增高,白细胞干扰素效价升高,均有利于炎症的控制和消散。

因此短波、超短波疗法对炎症有良好的疗效,超短波对急性化脓性炎症的疗效尤为显著。

长波、中波、短波、超短波和微波的传播特点

长波、中波、短波、超短波和微波的传播特点

长波、中波、短波、超短波和微波的传播特点1、长波传播方式主要是绕地球表面以电离层波的形式传播,作用距离可达几千到上万公里,此外,在近距离(200至300公里以内)也可以由地面波传播。

长波的传播主要是靠地面波和经电离层折回的天空波来进行的,它的传播距离由发射机的功率和地面情况所决定,一般不超过3000公里.主要用作无线电导航,标准频率和时间的广播以及电报通信等。

长波的应用:中远距离通信、地波通播、地波应急通信、长波矿井通信、地下通信、标准频率和时闻广播及无线电导航。

2、中波传播方式靠地面波和天空波两种方式进行传播。

在传播过程中,地面波和天空波同时存在,有时会给接收造成困难,故传输距离不会很远,一般为几百公里。

中波靠地面波和天空波两种方式进行传播.在传播过程中,地面波和天空波同时存在,有时会给接收造成困难,故传输距离不会很远,一般为几百公里.主要用作近距离本地无线电广播、海上通信,无线电导航及飞机上的通信等.中波的应用:近距离本地无线电广播、海上通信、无线电导航及飞机上的通信等。

3、短波传播方式短波信号主要靠电离层反射(天波)传播,也可以和长、中波一样靠地波进行短距离传播。

超短波通信主要靠地波传播和空间波视距传播。

当通信距离较近时,通常使用鞭状天线,利用地波传播。

短波的传播主要靠天空波来进行的,它能以很小的功率借助天空波传送到很远的距离.主要是远距离国际无线电广播、远距离无线电话及电报通信、无线电传真、海上和航空通信等。

当通信距离较远时,应用高架天线或将电台设在较高的地方,利用空间波传播;需要超视距通信时,可采用接力的方式或使用散射通信和卫星通信。

短波的应用:广播和通信。

4、超短波传播方式超短波传播(ultra-short wave propagation),波长为10~1米(相应频率为30~300兆赫)的电波经电离层的传播。

超短波电离层传播有散射传播和透射传播两种主要形式。

超短波,又叫米波或甚高频无线电波.主要传播方式是直射波传播,传播距离不远,一般为几十公里.主要用作调频广播、电视、导航、雷达及射电天文学等.超短波的应用:传送电视、调频广播、雷达、导航、移动通信等业务。

短波和超短波通信系统

短波和超短波通信系统

(二)短波高速数据传输
(2)抗衰落性良好的调制键控技术,时 频调制技术就是其中的一种。
(3)分集接收技术,在给定信号形式的 条件下,接收端通过接收信号的某些处理来提 高系统的抗衰落和抗干扰能力的一种技术。
(二)短波高速数据传输
(4)差错控制技术,在短波数据传输系 统中加入某种类型的差错控制技术,使接收端 具有检测和纠正信息错误的能力。差错控制技 术与前面提到的各种技术不同,不论是由多径、 衰落还是干扰造成的数据错误接收,在一定条 件下,绝大部分错误都能通过差错控制系统予 以纠正,从而提高了系统的通信质量。
1.主机
(3)逻辑控制电路 现代通信设备中的逻辑控制电路一般采用单片机 控制技术或嵌入式系统技术。逻辑控制电路通常包括 微处理器系统(包括CPU、程序存储器、数据存储器 等)、输入与输出电路、键盘控制电路、数字显示电 路及扩展电路的接口等。逻辑控制电路将控制整个设 备的工作状态,协调与扩展电路的联系,扩展能力的 强弱是体现设备先进的重要标志。
(二)短波高速数据传输
采用分集接收技术应研究两个基本问题: 一是信号的分散传输问题。即将同一信号分散传输, 以求在接收端获得多个独立衰落的信号样品,实践证明, 在空间、频率、时间、角度和极化等方面分离得足够远的 无线电信道,衰落可以认为是相互独立的,所以利用信号 分散传输,在接收端获得独立衰落的样品是完全可能的。 必须指出,在接收端能获得多个独立衰落的信号样品,是 分集接收克服快衰落,达到可靠通信的依 (t) i 1
(二)短波高速数据传输
(3)合并方式
3)最大比值合并方 式,各路信号合并时,加 权系数按各路的信噪比而 自适应地调整,以求合并 后获得最大信噪比输出。
m
f (t) ai fi (t) i 1

短波通信系统和超短波通信系统

短波通信系统和超短波通信系统
高频谱利用率不仅可以提高通信系统的容量和传输速率,还 可以减少对其他通信系统的干扰,提高整个通信系统的性能 和稳定性。
智能化发展
随着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的应用,短波通信系统和超短波通信系统的智能化发展成为未来的重要趋 势。通过引入智能化技术,可以实现自适应调制解调、自适应天线调整、自适应信道选择等功能,进 一步提高通信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
智能化发展还可以实现通信系统的自主管理和维护,减少人工干预和故障率,提高整个通信系统的稳 定性和可用性。同时,智能化技术还可以帮助通信系统更好地适应各种复杂环境和应用场景,满足各 种不同的通信需求。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短波通信系统和超短波通信系统
目录
• 引言 • 短波通信系统 • 超短波通信系统 • 短波通信系统与超短波通信系统的比较 • 未来发展趋势
01 引言
通信系统的定义与分类
通信系统定义
通信系统是实现信息传输和交换的设 备、设施和网络的组合,主要用于传 递信息,满足人们通信交流的需求。
通信系统分类
根据传输媒介和工作频段,通信系统 可分为短波通信系统、超短波通信系 统、微波通信系统、卫星通信系统等 。
超短波通信系统
传输质量相对较稳定,信号不易受到干扰和衰落,适用于高 质量的语音和数据传输。
覆盖范围
短波通信系统
覆盖范围较广,可以实现全球范围内的通信。
超短波通信系统
覆盖范围相对较小,通常只能实现较近距离的通信,适用于局域网或城域网的应用。
05 未来发展趋势
融合发展
短波通信系统与超短波通信系统的融合,可以充分利用两者的优势,提高通信的 可靠性和稳定性。例如,在复杂环境中,超短波通信系统可以提供稳定的通信链 路,而在远程通信中,短波通信系统则具有更好的穿透能力和覆盖范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过二十多年长期的发展,我国的通信业逐渐形成了2G/3G/4G 并存的局面,手机通讯信号传输都是通过一定频率传输的,而三大 运营商所拥有的频率和网络制式不尽相同,这就造成同一部手机在 三大运营商之间可能不通用。
对于4G网络,目前4G网络(LTE)分为TDD和FDD两种模式,这 两种模式支持的频段是不一样的,他们是这样划分的。 FDD-LTE:
短波通信系统和超短波通信系统
一、 无线电通信
二、 短波通信系统
三、 超短波通信系统
一、无线电通信
定义:无线电通信是指利用无线电波传播信息的通信方式
优点:与有线通信方式相比,无线电通信具有通信建立迅速、 通信距离远、机动灵活和组网容易等优点 缺点:衰落严重,易受天电等外界干扰,容易被截获和窃听等 应用:主要用于电报、电话、传真、广播和电视等各种信息
传输系统,广泛地应用于地面、空中、海上和空间通
信。
无线电通信的分类:
按工作频段划分为12个波段
极长波、超长波、特长波、甚长波、长波、中波、 短波、超短波和微波 。
根据无线电波的不同波段和传播模式
无线电通信主要分为短波通信、超短波通信、微
波中继通信、移动通信、卫星通信等。
序号 频段名称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极低频(ELF) 超低频(SLF) 特低频(ULF) 甚低频(VLF) 低频(LF) 中频(MF) 高频(HF)
CDMA: 这种通行技术较先运行于中国联通公司,工作频率上下行都 在800MHz左右,当时中国联通把它定位于一些高端用户群体,还说 什么幅射小等诸多优点。但因为其基站不是很多,所以导至这种手机 在较偏的地区的信号并不是很好。后来联通把这个搞亏了,于是就卖 给了中国电信,而中国电信也改变了联通以前走的高端路线,将 CDMA手机带到了大众消费者手中(比如装宽带,送手机),后来中 国电信停止了小灵通后,就开始发展CDMA手机业务,而这也是为什 么我们平常用的手机不支持电信卡的原因,因为大部份手机不支持这 个模式。
随着无线电通信技术的发展,无线电接力通信、 卫星通信、毫米波通信等相继发展起来。1931年,在 英国多佛尔与法国加来之间建立了世界上第一条超短 波接力通信线路。20世纪50年代,出现了1GHz以上频 段的小容量微波接力通信系统。到20世纪70年代,数 字微波接力通信系统逐步完善,到80年代,毫米波波 段开始应用于接力通信。美国贝尔实验室于1952年首 先提出对流层散射超视距通信设想,20世纪60年代以 后,散射通信得到很大的发展。
其中基于中国联通的GSM和WCDMA模式的手机比较多,而其它两种基 本上比较少。
3G卡,就是支持3G网络。
如:186开头的联通3G卡,插在支持WCDMA(联通3G)的手机, 就实现3G上网;
189开头的电信3G卡,插在支持CDMA2000(电信3G)的手机,就 实现3G上网。 2G卡,只支持2G网络。但是,对于移动,无论是2G/3G卡,只要手 机支持TD-SCDMA(移动3G)网络,都可上移动3G网。
甚长波(万米波) 100~10km
甚高频(VHF) 30~300MHz 特高频(UHF) 300~3000MHz 超高频(SHF) 3~30GHz 极高频(EHF) 30~300GHz 至高频 300~3000GHz

短波通信(又称高频通信,HF):是利用频率在3-30MHz的电磁波进行
的无线电通信,实际上,人们也把中波的高频频段1.5-3MHz归到短波 波段,所以现有的许多短波通信设备,其频段范围往往扩展到1.530MHz。
就在3年前,中国大陆开始发放3G牌照后,中国的3大运营商出现 了这样一个局面: 中国移动:GSM、TD-SCDMA 中国联通:GSM、WCDMA 中国电信:CDMA、CDMA2000
GSM: 也就是我们常说的2G模式,属于第2代蜂窝移动通信技术,其使用 频率在800MHz~1800MHz左右。因为2G时代的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都是 使用的GSM通信技术,所以这也是为什么你的一部支持GSM的手机可以 同时使用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这两家运营商的2G手机号码。 TD-SCDMA: 这是中国移动自家研发的3G通信技术,不过因为消费者接受度 较低,不知道是因为技术的原因,还是因为是国产的原因,总之市场 反响不是很强烈,而这也导至了3G市场上面,中国移动表现平平的一 个原因所在。
1 01 0 1 01 1 1 01 2
气温随高度变化曲线 温度
长波可在 D 层反
射下来,在夜晚 由于 D 层消失, 长波将在 E 层反 射; 中波将在 E 层反 射,但在白天 D 层对电波的吸收 较大,故中波仅 能在夜间由 E 层 反射; 短波将在 F 层反 射;而超短波则 穿出电离层。
在卫星通信方面,1957年10月,原苏联成功发射了世界 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1958年美国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 通信卫星“斯科尔”,开始了卫星通信的试验阶段;1965 年美国发射对地静止卫星“国际通信卫星-1”号及原苏联发 射对地非静止卫星“闪电-1”号的成功,标志着卫星通信进 入实用阶段。20世纪70年代,卫星通信进一步向各应用领 域扩展。例如,美国现已拥有“国防通信卫星”、“舰队 通信卫星”、“Milstar”等多个使用不同频段具有不同用 途的军用卫星通信系统,卫星通信现已成为美国全球军事 通信的重要手段。目前世界各国的长距离通信和国际通信 中约有一半线路应用了无线电通信。
天波传播方式 电离层的形式与结构
km 1 04
磁层 卫星 1 03 热层顶1 00 0 ℃ 电离 层 1 02 1 07 1 08 1 09 流星 F1 D 平流 层 10 对流 层 珠穆朗玛峰 云雨 臭氧层O3 对流层顶-5 0 ℃ E
3 电子密度 /个 / m
F2 中层顶-9 0 ℃ 平流层顶-1 0 ℃
地波传播方式
受大地的吸收 地面对电波能量的吸收的大小与地面的导电性能和电 波频率有关:地面的导电性越好,吸收越小;电波频率越 低,损耗越小。 具有绕射现象 地波在传播过程中能绕过障碍物而传播的现象,称为 绕射。地波的绕射能力与电波的波长,障碍物的高低大小 及波源所处的位置有关:波长越长,障碍物越低窄,地波 的绕射能力越强。 传播稳定 地表面的电性能及地貌、地物等并不随时间很快的变 化。
卫星通信:是利用通信卫星作为中继站实现地球上各点之间的通信。
主要通信业务是电话、电报、电视、传真和数据传输。卫星通信可以 只经过一颗卫星,由卫星通信地球站向卫星传输的上行线路和卫星向 地球站传输的下行线来完成,也可以经过多颗卫星和多条上、下行线 路。卫星通信是20世纪60年代中期航天技术与通信技术相结合产生的 新的通信手段。
微波中继通信:是利用300MHz以上频段的电磁波进行无线电通信的一
种方式。使用的是分米波和厘米波波段,这种通信方式采用的是视距 传输方式,受地形和天线高度的限制,相邻两站之间的通信距离有限 (一般在30公里左右)。利用这种通信方式进行远距离的通信,必须 建立一系列的中继站,这也是中继(接力)通信的由来。
根据电波的频率(波长)的不同,无线电波主要有以 下四种传播方式:地波传播、天波传播、视距传播、散射 传播。
(1)地波传播 地波传播方式是指无线电波沿地球表面传播。它主要用于中波以 上的波段的近距离通信(按照地波传播的规律,在远距离通信时,波长 越长越有利)。 (2)天波传播 发射天线向空中发射电波,由高空电离层反射后到达接收点,这 种方式称为天波传播。它是短波通信的主要传播方式。 (3)直接波传播 直接波传播方式是指电波在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能互相“看见” 的距离内的一种传播方式,故也称为视距传播。其传播的路径基本是 直线。 (4)散射传播
CDMA2000: 这也是3G通信标准之一,在几年前中国发放3G牌照的时候,将 这个牌照发放给了中国电信,但因为中国目前所运营的3种3G模式都互 不兼容,所以我们平常市场上支持该模式的手机也比较少。
总的来说,现在市场上的中高端手机普遍都支持两种模式,它们的组合 模式是: 中国移动:GSM、TD-SCDMA 中国联通:GSM、WCDMA 中国电信:CDMA、CDMA2000
TDD-LTE:
中国移动TD-LTE:支持频段38、39、40
中国联通TD-LTE:支持频段40、41 中国电信TD-LTE:支持频段40、41 中国联通FDD-LTE:支持频段3 中国电信FDD-LTE:支持频段3
无线电通信简史
无线电通信起源于19世纪末。1865年,英国人麦克 斯韦从理论上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并证明在真空中它 是以光速传播的。德国人赫兹于1888年用试验方法实现 了电磁波的产生和接收。1896年,意大利人马可尼和俄 国人波波夫分别进行了无线电通信试验,并研制成无线 电收发报机。随着真空器件的出现,无线电通信得到迅 速发展。
超短波通信:是指利用波长为10-1m(频率为30-300MHz)的电磁波进
行的无线电通信。由于超短波的波长在1-10m之间,所以也称为米波 通信。整个超短波的频带宽度是270MHz,是短波频带宽度的将近10倍。 由于频带相对较宽,被广泛应用于电视、调频广播、雷达探测、导航、 移动通信、军事通信等领域。
1.在机动通信中的应用 在超短波通信距离有限,卫星通信受设备和话费制约 的情况下,短波是很多用户解决远程移动通信的惟一手段。 2.在军事通信领域的应用 短波传输系统是国防通信网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主 要用于建立各级指挥员之间快速、直接指挥通信和陆、海、空 军之间的协同通信。它能保障方向不明、距离不等、位置不定 的指挥员与作战部队之间的通信。
移动通信:是指通信的双方或至少一方在移动中进行的信息交换和传
输方式。工作在超短波或微波波段。
散射通信:是指利用大气层不均匀介质对电磁波的再辐射(散射或反
射)作用进行的超视距无线电通信。散射通信包括对流层散射通信、 电离层散射通信和流星余迹通信。
在很早以前,3G网络还没在大陆使用的时候,那时我们用的都是 2G的网络,那时的电信还只有小灵通,那时的CDMA还是属于联通公 司的,但后来联通因为没把CDMA业务经营好,所以就将其卖给了中 国电信,于是乎,中国电信的手机业务开始慢慢的发展起来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