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进电机驱动模块设计

步进电机驱动模块设计
步进电机驱动模块设计

步进电机驱动模块设计

内容:

1步进电机及其控制原理

2步进电机驱动电路设计(经Proteus测试)

3 步进电机驱动程序设计

附录步进电机驱动程序

1 步进电机及其控制原理

步进电机是一种将电脉冲转化为角位移的数字控制执行机构。当步进驱动器接收到一个脉冲信号,它就驱动步进电机按设定的方向转动一个固定的角度(称为“步距角”),它的旋转是以固定的角度逐步运行的【19】。可以通过控制脉冲个数来控制角位移量,从而达到准确定位的目的,同时可以通过控制脉冲频率来控制电机转动速度和加速度,从而达到调速的目的。步进电机由于没有误差累积的特点而广泛应用于各种开环控制。

目前比较常用的步进电机包括反应式步进电机(VR)、永磁式步进电机(PM)、混合式步进电机(HB)等【20】。反应式步进电机一般为三相,可实现大转矩输出,步进角一般为1.5°,但噪声和振动都很大。永磁式步进电机一般为两相,转矩和体积较小,步进角一般为7.5°或15°。混合式步进电机是混合了永磁式和反应式的优点。它又分为两相和五相,两相步进角一般为1.8°而五相步进角一般为0.72°。这种步进电机的应用最为广泛。

步进电机必须使用步进电机驱动器才能工作。驱动器针对每一个步进脉冲,按一定的规律向电机各相绕组通电(励磁),以产生必要的转矩,驱动转子运动。步进电机系统的性能除与电机自身的性能有关外,还与驱动器的性能有很大关系【21】。步进电机、驱动器和控制器构成了步进电机控制系统不可分割的三大部分,典型的步进电机控制系统如图4-1所示。

图4-1 步进电机控制系统

微控制器产生控制信号和脉冲信号,脉冲分配器将微控制器产生的信号脉冲转换成有一定逻辑关系的环形脉冲,功率放大器将脉冲分配器输出的环形脉冲放大,用于控制步进电机的转动。

步进电机的控制方案常用的有以下三种【22】:

(1)分立控制方案

所谓分立控制就是用电阻、电容、电感等一些元件的组合实现一定的控制功能。传统的控制方法采用电阻、电容等这些分立元件与单片机的直接相连接,而这样就有如下弊端:

a.整个开关系统的可靠性得不到保证,不利于长期反复使用。

b.由分立元件设计的开关触点容易发生氧化,缩短了开关的使用寿命。

c.过多使用分立元件,浪费大量的单片机I/O资源,降低了CPU的利用率。

d.大量的使用分立元件,将影响整个系统的读取速度,不利于实时控制。

(2)单个集成芯片控制方案

随着制作工艺的发展,驱动电路部分已经做了很大的改进,开始由集成芯片代替分立元件的控制方案,较分立元件控制方案而言单个集成芯片的可靠性、读取速度、CPU的利用率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对于程序编写并没有太大方便性可言。

(3)联合集成芯片控制方案

使用联合集成电路芯片不仅可以避免分立元件控制方案的弊端,又可以大大减化程序。

经过以上的比较,本轮椅床的步进电机控制方案选择联合集成芯片控制。2步进电机驱动电路设计

由1节步进电机驱动选择联合集成芯片控制方案,其抗干扰性强,非常适合作为小功率步进电机的专用驱动芯片。在本设计中,选用了L297和L298集成电路作为步进电机的驱动芯片。

L297和L298可以方便的组成步进电机驱动控制器,其中L297是步进电机控制

器(包括环形分配器)【23】。L297适用于双极性两相步进电机或单极性四相步进电机的控制。此器件的特性是只需要时钟、方向和模式输入信号,相位是由内部产生的,因此可以减轻微处理器和程序设计的负担。L298是一种专用的步进电机驱动芯片,内部为双H桥结构,L298的H桥驱动器包含四个各自独立的推挽式驱动器(即四个半桥),可单独使用。用L297输出的信号可控制L298双H桥驱动集成电路,用来驱动电压为56V,每相电流为4A以下的步进电机。L297和L298组成的步进电机控制电路具有可靠性高、体积小、成本低和节约微处理器资源等优点。本设计的步进电机驱动原理图如图4-2所示。

图4-2 步进电机驱动电路图

L297是具有20个引脚的双列直插式塑胶封装的器件,采用固定斩波频率的PWM 恒流斩波方式工作。L297主要由译码器、两个固定斩波频率的PWM恒流斩波器及输出逻辑控制组成。L297的核心是脉冲分配器,它可产生三种相序,对应三种不同的工作方式,即半步方式(HALFSTEP);基本步距(FULLSTEP,整步)一相激励方式;基本步距两相激励方式。译码器受L297的方向输入引脚信号CW/CCW和半步方式/整部方式输入引脚信号HALF/FULL所控制。译码器内部是一个3bit的计数器,加上一些组合逻辑,可产生每周期8步的格雷码时序信号,三种方式的驱动相序都可以根据译码器输出的格雷码的顺序产生。格雷码的顺序直接与四相八拍(半步方式)相符,只要在19脚输入一个高电平即可得到半步方式相序。通过交替跳过八步顺序中的状态就可得到全步工作方式,此时在19脚输入一个低电平,即可根据译码器的状态得到单四拍或双四拍工作方式。

图4-3 半步方式相序图

步进电机驱动器与ARM微处理器的接口如图4-2所示,采用ARM处理器的I/O 口控制电机驱动器。GPG5端口接CW/CCW引脚,控制电机的旋转方向。GPG6端口接CLOCK引脚,控制步进时钟脉冲。GPG7端口接HALF/FULL引脚,当GPG7为高电平时,HALF有效,四相八拍;为低电平时,FULL有效,四相四拍。GPG8端口接RESET引脚,当GPG8端口输出为低电平时,译码器恢复初始状态。在本设计中,轮椅床采用步进电机的型号为35BYJ46,为四相步进电机,并采用四相八拍的工作方式。

利用Proteus对步进电机驱动电路进行测试,由于Proteus只支持ARM7系列的少数芯片(如LPC2124等),在这里利用时钟激励源代替S3C2410的I/O口输出时钟控制信号CLOCK,其他控制信号的输入由按键完成,旨在测试该驱动电路设计的正确性。步进电机驱动电路仿真原理图4-4如所示,在半步工作模态下电机每周期完成8个动作如图4-5所示。

图4-4 步进电机驱动电路仿真原理图

3 步进电机驱动程序设计

轮椅床的程序采用C语言编写,相对汇编语言编写具有程序清晰、可读性强、更易于模块化编写。整个轮椅床的程序分为主程序、步进电机驱动程序和传感器驱动程序三部分。其中主程序非常简单,只需调用目标板初始化程序sys_init(void)即可完成目标板的初始化,并使用一个while循环语句等待。主程序流程图如图4-6所示。

图4-6 主程序流程图

目标板初始化程序:

voidsys_init(void)

{

MMU_Init( ); // 存储器管理单元初始化

ChangeClockDivider(1,1); // FCLK:HCLK:PCLK=1:2:4

ChangeMpllValue(0xa1,0x3,0x1); // FCLK=202.8MHz

Port_Init( );

Timer1_init( );

Timer1INT_Init( );

ENT0_init( );

ENT0INT_Init( );

}

由4.2节步进电机驱动芯片与S3C2410的I/O口连接,可知GPG6须发送步进控制脉冲。方案采用定时中断的方法,即每半个周期产生一次中断,在中断服务子程序中使GPG6取反。定时器中断流程图如图4-7所示。在目标板初始化程序中已设定PCLK=1/4FCLK=50MHz,半个周期为1s.

分割PCLK :

rTCFK0=255;

rTCFK1=0<<4;

rTCMPB1=0x00; // 定时器比较寄存器设置

rTCNTB1=48828; // 定时器计数值缓冲寄存器设置,rTCNTB1=(50000000/4/256)

图4-7 定时器中断程序流程图

步进电机的控制通过外部中断0服务子程序完成。步进电机运行控制程序流程图如图4-8所示。

图4-8 步进电机运行控制程序流程图

附录

步进电机驱动程序:

//引入头文件

#include"2410 ADDR.h"

#include"2410 LIB.h"

#include"def.h"

#include

//主程序

voidMain(void)

{

sys_init();

while(1);

}

//定时器1初始化

void Timer1_init(void)

{

rGPGCON=rGPGCON& 0xfff0ffff | 0x00050000;//配置GPG口为信号输出rGPGDAT=rGPFDAT | 0x300;

rTCFG0=255;

rTCFG1=0<<4;

rTCNTB1=4883;//定时器计数值缓冲寄存器

rTCMPB1=0x00;//定时比较缓冲寄存器

rTCON=(1<<11)|(1<<9)|(0<<8);

rTCON=(1<<11)|(0<<9)|(1<<8);

}

//定时器1中断服务子程序

int flag;

void_irq Timer1_ISR(void)

{

if(flag==0)

{

rGPGDAT=rGPGDAT& 0xeff | 0x200;//GPG6输出一个高电平

flag=1;

}

else

{

rGPGDAT=rGPGDAT& 0xdff | Ox100;//GPG输出一个低电平

flag=0;

}

rSRCPND |=BIT_TIMER1;

rINTPND |=BIT_TIMER1;

}

//定时器1中断初始化程序

void Timer1INT_Init(void)

{

if((rINTPND& BIT_TIMER1))

{

rSRCPND |=BIT_TIMER1;

}

pISR_TIMER1=(int)Timer_ISR;

rINTMSK&=BIT_TIMER1;//开中断

}

//外部中断0中断服务子程序

void_irq Eint0_ISR(void)

{

int status;

rGPGCON=rGPGCON& 0xfff0ffff | 0x00050000;//配置GPG口为信号输出if(GPF1==0) status=1;//开启

if(GPF2==0) status=2;//停止

if(GPF3==0) status=3;//换向

switch(status)//判断步进电机控制状态

{

case'1'://启动

Timer1_init();//定时器1初始化

Timer1INT_Init();//定时器1中断开启

break;

case'2'://停止

rGPGDAT=rGPGDAT& 0xf7f | 0x080;

break;

case'3'://换向

rGPGDAT=rGPGDAT& 0xfef | 0x010;

break;

}

//初始化程序

voidsys_init(void)

{

ChangeClockDivider(1,1);//FCLK:HCLK:PCLK=4:2:1 ChangeMPllValue(0xa1,0x2,0x1);//FCLK=202.8MHz Timer1_init( );

Timer1INT_Init( );

ENT0_init( );

ENT0INT_Init( );

}

4四相五线减速步进电机28BYJ48原理仿真及演示程序使用ULN2019A驱动-4页文档资料

减速步进电机28BYJ-48的原理如下图:中间部分是转子,由一个永磁体组成,边上的是定子绕组。当定子的一个绕组通电时,将产生一个方向的电磁场,如果这个磁场的方向和转子磁场方向不在同一条直线上,那么定子和转子的磁场将产生一个扭力将定子扭转。 依次改变绕组的磁场,就可以使步进电机正转或反转(比如通电次序为 A->B->C->D正转,反之则反转)。而改变磁场切换的时间间隔,就可以控制步进电机的速度了,这就是步进电机的驱动原理。 由于步进电机的驱动电流较大,单片机不能直接驱动,一般都是使用 ULN2003达林顿阵列驱动,当然,使用下拉电阻或三极管也是可以驱动的,只不过效果不是那么好,产生的扭力比较小。 参考:减速步进电机28BYJ-48最简单的驱动方法 28BYJ-48的内部结构请见这里 下面是一个步进电机的演示程序: #include sbit key=P2^0; //按键控制步进电机的方向 unsigned char speed=5; //步进电机的转速

//八拍方式驱动,顺序为A AB B BC C CD D DA unsigned char code clockWise[]={0x01,0x03,0x02,0x06,0x04,0x0c,0x08,0x0d}; void delay(unsigned char z) { unsigned char x,y; for(x=0;x

单片机基于80C51单片机的步进电机控制系统

中国地质大学长城学院 本科课程设计题目:基于80C51单片机的步进电机控制系统 系别信息工程系 学生姓名 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学号 指导教师 职称讲师 2014 年6 月11 日

摘要 本文研究基于51系列单片机的步进电机控制系统设计,该系统包括以下几个部分:数据采集、数据处理、终端接收,该系统以汇编语言为单片机的驱动程序语言,单片机控制步进电机,主要任务是把二进制数变成脉冲序列,按相序输入脉冲以实现电机转动方向控制,利用单片机实现对步进电机的远距离实时监控,从而达到高效、节能的控制步进电机工作的目的,该系统具有成本低、控制方便的特点。使用单片机驱动四相步进电机,控制步进电机以四相八拍的方式运行,来实现步进电机正向/反向旋转,P1.0~P1.3分别控制步进电机;P1.5~P1.7分别控制步进电机的停止、正转、反转。 关键词:51单片机;步进电机;数据采集;汇编语言;

目录 摘要 0 1 设计目的 (1) 2设计内容与要求 (1) 3 总体设计方案 (1) 3.1整体方案 (1) 3.2具体方案实现 (1) 4系统硬件设计 (2) 4.1复位电路 (2) 4.2晶振电路 (2) 4.3按键电路 (3) 4.4指示灯电路 (3) 4.5驱动电路 (4) 4.6步进电机 (4) 5程序软件设计 (5) 5.1程序流程图 (5) 5.2源程序 (6) 6系统调试与仿真 (7) 7总结 (8)

1设计目的 1.掌握单片机控制步进电机的硬件接口电路。 2.掌握步进电机驱动程序的设计和调试方法。 3.熟悉步进电动机的工作特性。 2设计内容与要求 1.查阅资料,了解步进电机的工作原理。 2.通过单片机给定参数控制电机转动。 3.通过按钮控制正转、反转和停止。 3总体设计方案 3.1整体方案 本系统主要是由AT89C51,步进电机控制器ULN2004,步进电机,通过单片机编程,实现步进电机控制的脉冲分配,使电机实现正转,反转以及停止等功能 3.2具体实现方案 根据系统要求画出单片机控制步进电机的控制框图,见下图。系统包括单片机、按键、驱动电路和步进电机。 键盘80c51单片机 步进电机 驱动电路

步进电机驱动电路设计

步进电机驱动电路设计 摘要 随着数字化技术发展,数字控制技术得到了广泛而深入的应用。步进电机是一种将数字信号直接转换成角位移或线位移的控制驱动元件, 具有快速起动和停止的特点。因为步进电动机组成的控制系统结构简单,价格低廉,性能上能满足工业控制的基本要求,所以广泛地应用于手工业自动控制、数控机床、组合机床、机器人、计算机外围设备、照相机,投影仪、数码摄像机、大型望远镜、卫星天线定位系统、医疗器件以及各种可控机械工具等等。直流电机广泛应用于计算机外围设备( 如硬盘、软盘和光盘存储器) 、家电产品、医疗器械和电动车上, 无刷直流电机的转子都普遍使用永磁材料组成的磁钢, 并且在航空、航天、汽车、精密电子等行业也被广泛应用。在电工设备中的应用,除了直流电磁铁(直流继电器、直流接触器等)外,最重要的就是应用在直流旋转电机中。在发电厂里,同步发电机的励磁机、蓄电池的充电机等,都是直流发电机;锅炉给粉机的原动机是直流电动机。此外,在许多工业部门,例如大型轧钢设备、大型精密机床、矿井卷扬机、市内电车、电缆设备要求严格线速度一致的地方等,通常都采用直流电动机作为原动机来拖动工作机械的。直流发电机通常是作为直流电源,向负载输出电能;直流电动机则是作为原动机带动各种生产机械工作,向负载输出机械能。在控制系统中,直流电机还有其它的用途,例如测速电机、伺服电机等。他们都是利用电和磁的相互作用来实现向机械能能的转换。 介绍了步进电机和直流电机原理及其驱动程序控制控制模块,通过AT89S52单片机及脉冲分配器(又称逻辑转换器) L298完成步进电机和直流电机各种运行方式的控制。实现步进电机的正反转速度控制并且显示数据。整个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结构简单、可靠,通过按键控制,操作方便,节省成本。 关键词:步进电机,单片机控制,AT89S52,L297,L298目录

步进电机及其驱动系统简介中英文翻译

步进电机及其驱动系统简介中英文翻译Step characteristics for machine for angular displacement for entering the electrical engineering is first kind will give or get an electric shocking the pulse signal conversion cowgirl or line potential moving battery carry outing a piece, having the fast stopping, accurate step entering and directly accepting the arithmetic figure measuring, because of but got the extensive application.Such as in the drafting machine, print the machine and optical instrument inside, and all adopt the inside of a place control system for entering the electrical engineering to positioning to paint the pen print head or optical prinipal, especially indrstry process the type control, and move to spread to feel the to can immediately attain the precision fixed position because of its precision and need not potential, and control the technique along with the calculator of continuously deveolp, applied to would be more and more extensive. Control and can is divided into the simple control sum the complicacy to control to motor two kind.The simple control points to proceeds to start to motor, the system move, positive and negative revolution and sequential https://www.360docs.net/doc/6010505732.html,plicacy the control point to the motor's revolving speed, screw angle, turning moment, tension, electric current etc. physics quantisty progress control.Control technique that the

步进电机驱动电路设计

https://www.360docs.net/doc/6010505732.html,/gykz/2010/0310/article_2772.html 引言 步进电机是一种将电脉冲转化为角位移的执行机构。驱动器接收到一个脉冲信号后,驱动步进电机按设定的方向转动一个固定的角度。首先,通过控制脉冲个数来控制角位移量,从而达到准确定位的目的;其次,通过控制脉冲顿率来控制电机转动的速度和加速度,从而达到涮速的目的。目前,步进电机具有惯量低、定位精度高、无累积误差、控制简单等特点,在机电一体化产品中应用广泛,常用作定位控制和定速控制。步进电机驱动电路常用的芯片有l297和l298组合应用、3977、8435等,这些芯片一般单相驱动电流在2 a左右,无法驱动更大功率电机,限制了其应用范围。本文基于东芝公司2008年推出的步进电机驱动芯片tb6560提出了一种步进电机驱动电路的设计方案 1步进电机驱动电路设计 1.1 tb6560简介 tb6560是东芝公司推出的低功耗、高集成两相混合式步进电机驱动芯片。其主要特点有:内部集成双全桥mosfet驱动;最高耐压40 v,单相输出最大电流3.5 a(峰值);具有整步、1/2、1/8、1/16细分方式;内置温度保护芯片,温度大于150℃时自动断开所有输出;具有过流保护;采用hzip25封装。tb6560步进电机驱动电路主要包括3部分电路:控制信号隔离电路、主电路和自动半流电路。 1.2步进电机控制信号隔离电路 步进电机控制信号隔离电路如图1所示,步进电机控制信号有3个(clk、cw、enable),分别控制电机的转角和速度、电机正反方向以及使能,均须用光耦隔离后与芯片连接。光耦的作用有两个:首先,防止电机干扰和损坏接口板电路;其次,对控制信号进行整形。对clk、cw信号,要选择中速或高速光耦,保证信号耦合后不会发生滞后和畸变而影响电机驱动,且驱动板能满足更高脉冲频率驱动要求。本设计中选择2片6n137高速光耦隔离clk、cw,其信号传输速率可达到10 mhz,1片tlp521普通光耦隔离enable信号。应用时注意:光耦的同向和反向输出接法;光耦的前向和后向电源应该是单独隔离电源,否则不能起到隔离干扰的作用。

A步进电机四相八拍

一.方案设计 本设计采用电压为DC12V的四相八拍步进电机35BYJ46型电机,用ULN2803作为步进电动机驱动电路主芯片,以8255A作为8088并行输出接口,8088对步进电机的控制信号则通过8255A送到ULN2803. 关于转向与转速,通过查表的方式实现,以逐次递增方向查表,依次输出表中数据,则步进电机正转;以逐次递减方向查表,则步进电机反转,即通过一个表实现步进电机的正转与反转。转速则通过调用延时子程序,当调用延时较长的子程序时,则步进电机转速慢,当调用延时较短的子程序时,步进电机转速加快。 二、硬件系统的基本原理 在工业控制系统里步进电动机是主要的控制元件之一。步进电机具有快速启动停止,精确定位和能够使用数字信号进行控制,能够实现脉冲-角度转换的特点,因此得到广泛的应用。在使用步进电机的控制系统里,脉冲分配器产生周期的控制脉冲序列,步进电机驱动器每接收一个脉冲就控制步进电机沿给定方向步进一步。 实验使用型号为35BYJ46的四相步进电机,采用四相八拍控制方式工作。步进电机的转角和转动方向取决于各相中通电脉冲的个数和顺序。8088控制机控制步进电机的电路见图1-1。计算机将表1-1所示的各种通电方式转换成相应的状态控制字,通过计算机将各种状态字依次送到接口电路,并根据速度的要求作相应的延时处理。由接口电路输出所需的控制脉冲通过驱动电路路使步进电机按要求动作。驱动电路使用ULN2803A达林顿晶体管,反相驱动,驱动电流可以达到500mA。驱动电路的作用是对控制脉冲进行放大,产生步进电机工作所需要的激励电流。

图1-1 步进电机控制实验原理图 35BYJ46型步进电机使用DC12V 电压,采用四相八拍控制相序。励磁线圈和励磁顺序如图1-2,控制相序如表1-1。表中的PB10~PB13对应并行接口8055的B 口0~3位。如果使用8255B 口的其它位则相应的状态字也要改变。 表1-1 步进电机四相八拍相序表 步 序 相 序 通电相 对应PB 口的输出值 (状态字) PB13 PB12 PB11 PB10 1 0 0 0 1 A 01H 2 0 0 1 1 AB 03H 3 0 0 1 0 B 02H 4 0 1 1 0 BC 06H 5 0 1 0 0 C 04H 6 1 1 0 0 CD 0CH 7 1 0 0 0 D 08H 8 1 0 1 DA 09H 1 2 3 4 5 6 7 8 5 + + + + + + + + 4 - - - 3 - - - 5 (黑) 4 (黄) 3 (棕) 2 (蓝) 1 (红) +12V A ’ B ’ C ’ D ’ A B C D PB0 PB1 PB2 PB3 8255 驱动单元 步进电动机

步进电机驱动控制系统设计(有程序)

目录 一前言 (1) 二总体方案设计 (1) 1工作原理 (1) 2方案选择 (1) 2.1时钟脉冲 (1) 2.2脉冲分配器 (1) 2.3驱动器 (1) 3 总的框架 (2) 三单元模块设计 (2) 1单片机模块 (2) 1.1复位控制 (3) 1.2单片机频率 (3) 2接口 (3) 3驱动器ULN2003 (4) 4按键模块 (5) 5步进电机 (5) 5.1工作原理 (5) 5.2 28BYJ48型四相八拍 (7) 四整机调试与技术指标测量 (8) 五设计总结 (8) 参考文献 (9) 附录1电路原理图 (10) 附录2 源程序 (11)

一、前言 步进电动机是一种将电脉冲信号转换成机械位移的机电执行元件,是机电一体化的关键产品之一, 广泛应用在各种自动化控制系统中。随着微电子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步进电机的需求量与日俱增,在各个国民经济领域都有应用。 二、总体方案设计 1、工作原理 步进电机是一种将电脉冲转化为角位移的执行机构。通俗一点讲:当步进驱动器接收到一个脉冲信号,它就驱动步进电机按设定的方向转动一个固定的角度(及步进角)。您可以通过控制脉冲个数来控制角位移量,从而达到准确定位的目的;同时您可以通过控制脉冲频率来控制电机转动的速度和加速度,从而达到调速的目的。 2、方案选择 (1)时钟脉冲 通常有两种方法实现: 方案一直接有硬件组成如:多谐振荡器 LC 等。 方案二用软件的方式形成优点便于随时更改,调整。 为了方便我们选用软件方式有单片机实现。 (2)脉冲分配器 方案一硬件环形分配器:由计数器等数字电路组成的。有较好的响应速度,且具有直观、维护方便等优点。 方案二软件环分:由计算机接口电路和相应的软件组成的。受到微型计算机运算速度的限制,有时难以满足高速实时控制的要求。由软件完成脉冲分配工作,不仅使线路简化,成本下降,而且可根据应用系统的需要,灵活地改变步进电机的控制方案。 考虑到硬件设备的有限和对步进电机的控制我们选择软件环分可以有单片机实现。 (3)驱动器 方案一使用功率场效应管的单电压功放电路。

步进电机驱动方式的分类及比较

步进电机驱动方式的分类及比较 步进电机驱动方式的分类及比较:步进电机驱动方法的分类主要有恒电压驱动方式、恒电流斩波驱动方式和细分驱动方式。以下是这几种驱动方式的简介及比较。 1 恒电压驱动方式 1.1 单电压驱动 单电压驱动是指在电机绕组工作过程中,只用一个方向电压对绕组供电。如图2所示,L为电机绕组,VCC为电源。当输入信号In为高电平时,提供足够大的基极电流使三极管T处于饱和状态,若忽略其饱和压降,则电源电压全部作用在电机绕组上。当In为低电平时,三极管截止,绕组无电流通过。 为使通电时绕组电流迅速达到预设电流,串入电阻Rc;为防止关断T时绕组电流变化率太大,而产生很大的反电势将T击穿,在绕组的两端并联一个二极管D和电阻Rd,为绕组电流提供一个泄放回路,也称“续流回路”。 单电压功率驱动电路的优点是电路结构简单、元件少、成本低、可靠性高。但是由于串入电阻后,功耗加大,整个功率驱动电路的效率较低,仅适合于驱动小功率步进电机。 1.2 高低压驱动 为了使通电时绕组能迅速到达设定电流,关断时绕组电流迅速衰减为零,同时又具有较高的效率,出现了高低压驱动方式。 如图3所示,Th、T1分别为高压管和低压管,Vh、V1分别为高低压电源,Ih、I1分别为高低端的脉冲信号。在导通前沿用高电压供电来提高电流的前沿上升率,而在前沿过后用低电压来维持绕组的电流。高低压驱动可获得较好的高频特性,但是由于高压管的导通时间不变,在低频时,绕组获得了过多的能量,容易引起振荡。可通过改变其高压管导通时间来解决低频振荡问题,然而其控制电路较单电压复杂,可靠性降低,一旦高压管失控,将会因电流太大损坏电机。 2 恒电流斩波驱动方式 2.1 自激式恒电流斩波驱动 图4为自激式恒电流斩波驱动框图。把步进电机绕组电流值转化为一定比例的电压,与D/A转换器输出的预设值进行比较,控制功率管的开关,从而达到控制绕组相电流的目的。从理论上讲,自激式恒电流斩波驱动可以将电机绕组的电流控制在某一恒定值。但由于斩波频率是可变的,会使绕组激起很高的浪涌电压,因而对控制电路产生很大的干扰,容易产生振荡,可靠性大大降低。

四相步进电机原理图及程序

四相步进电机原理图 本文先介绍该步进电机的工作原理,然后介绍了其驱动器的软、硬件设计。 1. 步进电机的工作原理 该步进电机为一四相步进电机,采用单极性直流电源供电。只要对步进电机的各相绕组按合适的时序通电,就能使步进电机步进转动。图1是该四相反应式步进电机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1 四相步进电机步进示意图 开始时,开关SB接通电源,SA、SC、SD断开,B相磁极和转子0、3号齿对齐,同时,转子的1、4号齿就和C、D相 绕组磁极产生错齿,2、5号齿就和D、A相绕组磁极产生错齿。

当开关SC接通电源,SB、SA、SD断开时,由于C相绕组的磁力线和1、4号齿之间磁力线的作用,使转子转动,1、4号齿和C相绕组的磁极对齐。而0、3号齿和A、B相绕组产生错齿,2、5号齿就和A、D相绕组磁极产生错齿。依次类推,A、B、C、D四相绕组轮流供电,则转子会沿着A、B、C、D方向转动。 四相步进电机按照通电顺序的不同,可分为单四拍、双四拍、八拍三种工作方式。单四拍与双四拍的步距角相等,但单四拍的转动力矩小。八拍工作方式的步距角是单四拍与双四拍的一半,因此,八拍工作方式既可以保持较高的转动力矩又可以提高控制精度。 单四拍、双四拍与八拍工作方式的电源通电时序与波形分别如图2.a、b、c所示: a. 单四拍 b. 双四拍 c八拍 图2.步进电机工作时序波形图 2.基于AT89C2051的步进电机驱动器系统电路原理 步进电机驱动器系统电路原理如图3:

图3 步进电机驱动器系统电路原理图 AT89C2051将控制脉冲从P1口的P1.4~P1.7输出,经74LS14反相后进入9014,经9014放大后控制光电开关,光电隔离后,由功率管TIP122将脉冲信号进行电压和电流放大,驱动步进电机的各相绕组。使步进电机随着不同的脉冲信号分别作正转、反转、加速、减速和停止等动作。图中L1为步进电机的一相绕组。AT89C2051选用频率22MHz的晶振,选用较高晶振的目的是为了在方式2下尽量减小AT89C2051对上位机脉冲信号周期的影响。 图3中的RL1~RL4为绕组内阻,50Ω电阻是一外接电阻,起限流作用,也是一个改善回路时间常数的元件。D1~D4为续流二极管,使电机绕组产生的反电动势通过续流二极管(D1~D4)而衰减掉,从而保护了功率管TIP122不受损坏。

步进电机工作原理、驱动控制系统与选型

步进电机工作原理、驱动控制系统与选型 一、感应子式步进电机工作原理 (一)反应式步进电机原理 由于反应式步进电机工作原理比较简单。下面先叙述三相反应式步进电机原理。 1、结构: 电机转子均匀分布着很多小齿,定子齿有三个励磁绕阻,其几何轴线依次分别与转子齿轴线错开。0、1/3て、2/3て,(相邻两转子齿轴线间的距离为齿距以て表示),即A与齿1相对齐,B与齿2向右错开1/3て,C与齿3向右错开2/3て,A'与齿5相对齐,(A'就是A,齿5就是齿1)下面是定转子的展开图: 2、旋转: 如A相通电,B,C相不通电时,由于磁场作用,齿1与A对齐,(转子不受任何力以下均同)。 如B相通电,A,C相不通电时,齿2应与B对齐,此时转子向右移过1/3て,此时齿3与C偏移为1/3て,齿4与A偏移(て-1/3て)=2/3て。 如C相通电,A,B相不通电,齿3应与C对齐,此时转子又向右移过1/3て,此时齿4与A偏移为1/3て对齐。 如A相通电,B,C相不通电,齿4与A对齐,转子又向右移过1/3て。 这样经过A、B、C、A分别通电状态,齿4(即齿1前一齿)移到A 相,电机转子向右转过一个齿距,如果不断地按A,B,C,A……通电,

电机就每步(每脉冲)1/3て,向右旋转。如按A,C,B,A……通电,电机就反转。 由此可见:电机的位置和速度由导电次数(脉冲数)和频率成一一对应关系。而方向由导电顺序决定。 不过,出于对力矩、平稳、噪音及减少角度等方面考虑。往往采用A-AB-B-BC-C-CA-A这种导电状态,这样将原来每步1/3て改变为1/6て。甚至于通过二相电流不同的组合,使其1/3て变为1/12て,1/24て,这就是电机细分驱动的基本理论依据。 不难推出:电机定子上有m相励磁绕阻,其轴线分别与转子齿轴线偏移1/m,2/m……(m-1)/m,1。并且导电按一定的相序电机就能正反转被控制——这是步进电机旋转的物理条件。只要符合这一条件我们理论上可以制造任何相的步进电机,出于成本等多方面考虑,市场上一般以二、三、四、五相为多。 3、力矩: 电机一旦通电,在定转子间将产生磁场(磁通量Ф)当转子与定子错开一定角度产生力 F与(dФ/dθ)成正比 其磁通量Ф=Br*S ;Br为磁密;S为导磁面积; F与L*D*Br成正比;L为铁芯有效长度;D为转子直径;Br=N·I/RN·I为励磁绕阻安匝数(电流乘匝数)R为磁阻。 力矩=力*半径力矩与电机有效体积*安匝数*磁密成正比(只考虑线性状态) 因此,电机有效体积越大,励磁安匝数越大,定转子间气隙越小,电机力矩越大,反之亦然。 (二)感应子式步进电机

步进电机及其驱动电路

第三节步进电动机及其驱动 一、步进电机的特点与种类 1.步进电机的特点 步进电机又称脉冲电机。它是将电脉冲信号转换成机械角位移的执行元件。每当输入一个电脉冲时,转子就转过一个相应的步距角。转子角位移的大小及转速分别与输入的电脉冲数及频率成正比,并在时间上与输入脉冲同步。只要控制输入电脉冲的数量、频率以及电机绕组通电相序即可获得所需的转角、转速及转向。 步进电动机具有以下特点: ?工作状态不易受各种干扰因素(如电压波动、电流大小与波形变化、温度等)的影响; ?步进电动机的步距角有误差,转子转过一定步数以后也会出现累积误差,但转子转过一转以后,其累积误差变为“零” ; ?由于可以直接用数字信号控制,与微机接口比较容易; ?控制性能好,在起动、停止、反转时不易“丢步”; ?不需要传感器进行反馈,可以进行开环控制; ?缺点是能量效率较低。 就常用的旋转式步进电动机的转子结构来说,可将其分为以下三种: (1)可变磁阻(VR-Variable Reluctance),也叫反应式步进电动机 (2)永磁(PM-Permanent Magnet)型 (3)混合(HB-Hybrid)型 (1)可变磁阻(VR-Variable Reluctance) 结构原理:该类电动机由定子绕组产生的反应电磁力吸引用软磁钢制成的齿形转子作步进驱动,故又称作反应式步进电动机。其结构原理如图3.5定子1 上嵌有线圈,转子2朝定子与转子之间磁阻最小方向转动,并由此而得名可变磁阻型。

图3.6 可变式阻步进电机 可变磁阻步进电机的特点: 反应式电动机的定子与转子均不含永久磁铁,故无励磁时没有保持力; 需要将气隙作得尽可能小,例如几个微米; 结构简单,运行频率高,可产生中等转矩,步距角小(0.09~9°) 制造材料费用低; 有些数控机床及工业机器人上使用。 (3)混合(HB-Hybrid)型 结构原理 这类电机是PM式和VR式的复合形式。其定子与VR类似,表面制有小齿,转子由永磁铁和铁心构成,同样切有小齿,为了减小步距角可以在结构上增加转子和定子的齿数。其结构如图3.7所示。 混合式步进电机特点: HB兼有PM和VR式步进电机的特点: 步距角可以做得较小(0.9~3.6°); 无励磁时具有保持力; 可以产生较大转矩,应用较广。

实用的步进电机驱动电路图

实用的步进电机驱动电路(图) 概述 步进电机是一种将电脉冲转化为角位移的执行机构,可以通过控制脉冲个数来控制角位移量,从而达到准确定位的目的;同时可以通过控制脉冲频率来控制电机转动的速度和加速度,从而达到调速的目的。 目前,对步进电机的控制主要有由分散器件组成的环形脉冲分配器、软件环形脉冲分配器、专用集成芯片环形脉冲分配器等。本设计选用第三种方案,用PMM8713三相或四相步进电机的脉冲分配器、SI-7300A 两相或四相功率驱动器,组成四相步进电机功率驱动电路,以提高集成度和可靠性,步进电机控制框图见图1。 图1 步进电机控制系统框图 硬件简介 ● PMM8713原理框图及功能 PMM8713是日本三洋电机公司生产的步进电机脉冲分配器,适用于控制三相或四相步进电机。控制三相或四相步进电机时都可以选择3种励磁方式,每相最小吸入与拉出电流为20mA,它不仅满足后级功率放大器的输入要求,而且在其所有输入端上均内嵌施密特触发电路,抗干扰能力强,其原理框图如图2所示。

图2 PMM8713的原理框图 在PMM8713的内部电路中,时钟选通部分用于设定步进电机的正反转脉冲输入发。PMM8713有两种脉冲输入法:双脉冲输入法和单脉冲输入法。采用双脉冲输入法时,CP、CU两端分别输入步进电机正反转的控制脉冲。当采用单脉冲输入时,步进电机的正反转方向由U/D的高、低电位决定。 激励方式控制电路用来选择采用何种励磁方式。激励方式判断电路用于输出检测;而可逆环形计数器则用于产生步进电机在选定的励磁方式下的各相通断时序信号。 ● SI-7300A的结构及功率驱动原理 SI-7300A是日本三青公司生产的高性能步进电机集成功率放大器,该器件为单极性四相驱动,采用SIP18封装。 步进电机功率驱动级电路可分为电压和电流两种驱动方式。电流驱动方式最常用的是PWM恒流斩波驱动电路,也是最常用的高性能驱动方式,其中一相的等效电路图如图3所示。

步进电机控制驱动电路设计.

实习名称:电子设计制作与工艺实习 学生姓名:周文生 学号:201216020134 专业班级:T-1201 指导教师:李文圣 完成时间: 2014年6月13日 报告成绩:

步进电机控制驱动电路设计 摘要: 本设计在根据已有模电、物电知识的基础上,用具有置位,清零功能的JK 触发器74LS76作为主要器件来设计环行分配器,来对555定时器产生的脉冲进行分配,通过功率放大电路来对步进电机进行驱动,并且产生的脉冲的频率可以控制,从而来控制步进电机的速度,环形分配器中具有复位的功能,在对于异常情况可以按复位键来重新工作。 关键字:555定时器脉冲源环行分配器功率放大电路 一、方案论证与比较: (一)脉冲源的方案论证及选择: 方案一:采用555定时器产生脉冲,它工作频率易于改变从而可以控制步进电机的速度并且工作可靠,简单易行。 C2 10uF 图一 555定时器产生的方法 方案二:采用晶振电路来实现,晶振的频率较大,不利于电机的工作,易失步,我们可以利用分频的方法使晶振的频率变小,可以使电机工作稳定,但分频电路较复杂,并且晶振起振需要一定的条件,不好实现。

X1 1kohm 1kohm 图二晶振产生脉冲源电路 综上所述,我们采用方案一来设计脉冲源。 (二)环形分配器的设计: 方案一:采用74ls194通过送入不同的初值来进行移位依此产生正确的值使步进电机进行转动。但此方案的操作较复杂,需要每次工作时都要进行置位,正反转的操作较复杂,这里很早的将此方案放弃。 方案二:使用单独的JK 触发器来分别实现单独的功能。 图三双三拍正转 图四单三拍正转

图五三相六拍正转 利用单独的做,电路图较简单,单具体操作时不方便,并且不利于工程设计。块分的较零散,无法统一。 方案三:利用JK触发器的自己运动时序特性设计,利用卡诺图来进行画简。 图六单,双三拍的电路图 单,双三拍的正,反转主要由键s1,s2的四种状态来决定四种情况的选择。

步进电机驱动模块L298N介绍

不进电机驱动L298N均采用ST原装芯片,性能非常稳定! 一、特点 L298N是ST公司生产的一款电机驱动芯片,L298N芯片内含两个全桥式驱动器,可以同时驱动两个直流电机或者一个两相四线步进电机。逻辑输入部分加入光电隔离模块,从而更好的保护控制器;模块最大输入电压为40V,单路峰值电流为3A,持续2A,最大功率不得超过25W;逻辑端输入端采用标准TTL电平控制,并设有两个使能端ENA\ENB,用来允许、禁止器件工作,默认接到VCC。

IN1-IN4:逻辑输入端,其中IN1、IN2控制电机M1;IN3、IN4控制电机M2。例如IN1输入高电平1,IN2输入低电平0,对应电机M1正转;IN1输入低电平0,IN2输入高电平1,对应电机M1反转,调速就是改变高电平的占空比。 ENA、ENB:L298N使能端(高电平有效,默认用短接到VCC),可通过这两个端口实现PWM 调速(使用PWM调速时取下跳线帽),具体参考L298N芯片手册。 VCC/GND:逻辑控制部分供电,可以用控制器的5V/3.3V来供电。 VIN/GND:电机供电电源接口,VIN、GND分别接电源正、负极 M1、M2:电机接口,没有正负之分,如果发现电机转向不对将电机两线调换即可

例子 四、电机控制: 例如逻辑输入部分接单片机P0口的P0.0-P0.3,那么想让电机正转只要给1010,反转给0101即可: Void main() { While(1) { P0=0xaa;//IN1-4输入1010,电机正转

Delay(1000);//延时1秒 P0=0x55;//IN1-4输入0101,电机反转 Delay(1000);//延时1秒 } }

四相步进电机驱动电路及驱动程序设计

四相步进电机驱动电路及驱动程序设计 我们用一个单片机控制多个步进电机指挥跳舞机器人的双肩、双肘和双脚伴着音乐做出各种协调舒缓充满感情的动作,荣获一等奖。电路采用74373锁存,74LS244和ULN2003作电压和电流驱动,单片机(Atc52)作脉冲序列信号发生器。程序设计基于中断服务和总线分时利用方式,实时更新各个电机的速度、方向。整个舞蹈由运动数据所决定的一截截动作无缝连接而成。本文主要介绍一下这个机器人的四相五线制步进电机驱动电路及程序设计. 1、步进电机简介 步进电机根据内部线圈个数不同分为二相制、三相制、四相制等。本文以四相制为例介绍其内部结构。图1为四相五线制步进电机内部结构示意图。

2、四相五线制步进电机的驱动电路 电路主要由单片机工作外围电路、信号锁存和放大电路组成。我们利用了单片机的I/O端口,通过74373锁存,由74LS244驱动,ULN2003对信号进行放大。8个电机共用4bit I/O端口作为数据总线,向电机传送步进脉冲。每个电机分配1bit的I/O端口用作74373锁存信号,锁存步进电机四相脉冲,经ULN2003放大到12V驱动电机运转。 电路原理图(部分)如图2所示。 (1)Intel 8051系列单片机是一种8位的嵌入式控制器,可寻址64K字节,共有32个可编程双向I/O口,分别称为P0~P3。该系列单片机上集成8K的ROM,128字节RAM可供使用。 (2)74LS244为三态控制芯片,目的是使单片机足以驱动ULN2003。

ULN2003是常用的达林顿管阵列,工作电压是12V,可以提供足够的电流以驱动步进电机。关于这些芯片的详细介绍可参见它们各自的数据手册。 (3)74373是电平控制锁存器,它可使多个步进电机共用一组数据总线。我们用P1.0~P1.7作为8个电机的锁存信号输出端,见表1。 这是一种基于总线分时复用的方式,以动态扫描的方式来发送控制信号,这和高级操作系统里的多任务进程调度的思想一致。这种方法明显的好处是节省I/O口,使系统可以控制更多的步进电机。本电路设计为控制8个。 3 、程序设计 传统的步进电机驱动程序利用简单的条件循环来发送脉冲序列,但当电机数目发生变化时,编程繁杂,冗余代码较多,难以做到信号占空比一致,进而产生“抖动” 现象。下面提出一种基于中断服务方式,面向舞蹈动作,可实时改变各个电机速度和方向(每200ms可改变一次)的程序设计方法。 3.1 速度归一化和线性关系 我们将速度量化成一个-128~127内可变的数,正号代表正转,负号代表返转,称之归一化速度(-128~127为一个字节)。给每个电机分

步进电机 驱动器 控制器三者的关系

电机行业专业求职平台 1.步进电机是将电脉冲信号转变为角位移或线位移的开环控制元件。在非超载的情况 下,电机的转速、停止的位置只取决于脉冲信号的频率和脉冲数,而不受负载变化的影响,即给电机加一个脉冲信号,电机则转过一个步距角。这一线性关系的存在,加上步进电机只有周期性的误差而无累积误差等特点。使得在速度、位置等控制领域用步进电机来控制变的非常的简单。 虽然步进电机已被广泛地应用,但步进电机并不能象普通的直流电机、交流电机在常规下使用。步进电机必须由双环形脉冲信号、功率驱动电路等组成控制系统方可使用。它涉及到机械、电机、电子及计算机等许多专业知识。 提及此知识,希望能给予正在对电机选型的客户有所帮助。 2.力矩: 电机一旦通电,在定转子间将产生磁场(磁通量Ф)当转子与定子错开一定角度,则产生力 F与(dФ/dθ)成正比 S 其磁通量Ф=Br*S Br为磁密,S为导磁面积 F与L*D*Br成正比 L为铁芯有效长度,D为转子直径 Br=N·I/R N·I为励磁绕阻安匝数(电流乘匝数)R为磁阻。 力矩=力*半径 力矩与电机有效体积*安匝数*磁密成正比(只考虑线性状态) 因此,电机有效体积越大,励磁安匝数越大,定转子间气隙越小,电机力矩越大,反之亦然。 一、混合式步进电机

电机行业专业求职平台1、特点: 混合式(又称感应子式步进电机)与传统的反应式步进电机相比,结构上转子加有永磁体,以提供软磁材料的工作点,而定子激磁只需提供变化的磁场而不必提供磁材料工作点的耗能,因此该电机效率高,电流小,发热低。因永磁体的存在,该电机具有较强的反电势,其自身阻尼作用比较好,使其在运转过程中比较平稳、噪音低、低频振动小。 混合式步进电机某种程度上可以看作是低速同步电机。一个四相电机可以作四相运行,也可以作二相运行。(必须采用双极电压驱动),而反应式电机则不能如此。例如:四相,八相运 行(A-AB-B-BC-C-CD-D-DA-A)完全可以采用二相八拍运行方式.不难发现其条件为C= A ,D=B . 一个二相电机的内部绕组与四相电机完全一致,小功率电机一般直接接为二相, 而功率大一点的电机,为了方便使用,灵活改变电机的动态特点,往往将其外部接线为八根引线(四相),这样使用时,既可以作四相电机使用,更可以作二相电机绕组串联或并联使用。 2、分类 混合式步进电机可分二相、三相、四相、五相等,我公司混合式步进电机以相数可分为:二相电机、三相电机: TEB20H,TEB28H,TEB35H,TEB39H,TEB42H,TEB57H,TEB86H,TEB110 H,TEC57H,TEC86H,TEC110H,TEC130H. 3、步进电机的静态指标术语 相数:产生不同对极N、S磁场的激磁线圈对数。常用m表示。 拍数:完成一个磁场周期性变化所需脉冲数或导电状态用n表示,或指电机转过一个齿距角所需脉冲数,以四相电机为例,有四相四拍运行方式即AB-BC-CD-DA-AB,四相八拍运行方式即A-AB-B-BC-C-CD-D-DA-A. 步距角:对应一个脉冲信号,电机转子转过的角位移用θ表示。θ=360度(转子齿数J*运行拍数),以常规二、四相,转子齿为50齿电机为例。四拍运行时步距角为θ=360度/(50*4)=1.8度(俗称整步),八拍运行时步距角为θ=360度/(50*8)=0.9度(俗称半 步)。 定位转矩:电机在不通电状态下,电机转子自身的锁定力矩(由磁场齿形的谐波以及机械误差造成的)

步进电机及其驱动

步进电机及其驱动 1.步进电机的特点与种类 (1)步进电机的特点 步进电机又称脉冲电动机。它是将电脉冲信号转换成机械角位移的执行元件。其输入一个电脉冲就转动一步,即每当电动机绕组接受一个电脉冲,转子就转过一个相应的步距角。转子角位移的大小及转速分别与输入的电脉冲数及频率成正比,并在时间上与输入脉冲同步,只要控制输入电脉冲的数量、频率以及电动机绕组通电相序即可获得所需的转角、转速及转向、很容易用微机实现数字控制。步进电机具有如下特点: 1)步进电机的工作状态不易受各种干扰因素(如电源电压的波动、电流的大小与波形的变化、温度等)的影响,只要在它们的大小未引起步进电机产生“丢步”现象之前,就不影响其正常工作; 2)步进电机的步距角有误差,转子转过一定步数以后也会出现累积误差,但转子转过一转以后,其累积误差变为“零”,因此不会长期积累; 3)控制性能好,在启动、停止、反转时不易“丢步”。因此,步进电机被广泛应用于开环控制的机电一体化系统,使系统简化,并可靠地获得较高的位置精度。 (2)步进电机的种类 步进电机的种类很多,有旋转式步进电机,也有直线步进电机;从励磁相数来分有三相、四相、五相、六相等步进电机。就常用的旋转式步进电机的转子结构来说,可将其分为以下三种: 1)可变磁阻(VR-VariableReluctance)型 该类电动机由定子绕组产生的反应电磁力吸引用软磁钢制成的齿形转子作步进驱动,故又称反应式步进电机。其结构原理如下图所示。其定子1与转子2由铁心构成,没有永久磁铁,定子上嵌有线圈,转子朝定子与转子之间磁阻最小方向转动,并由此而得名可变磁型。 此类电动机的转子结构简单、转子直径小,有利于高速响应。由于VR型步进电机的铁心无极性,故不需改变电流极性,因此多为单极性励磁。

步进电机驱动器以及原理图

` 基于L297系列芯片的步进电机驱动器 设计说明书 一:概述 步进电动机是用脉冲信号进行控制,将点脉冲信号转换成相应的角位移和线位移的微电机,广泛地应用于打印机等办公知道设备以及各种控制装置。 步进电机和一般的电机不同,之接电源步进电机不能转动,而每加一个点脉冲仅转动一定的角度,另外,改变脉冲的频率时,步进电机的速率也跟着改变。 步进电机按电磁转距产生机理的不同可以分为反应式步进电机,永磁式步进电机和混合式步进电机,而按绕组的相数又可以分为单相,两相,三相。五相……… 二:步进电机的驱动方式 由于篇幅有限和设计的实际情况,在这我只介绍和设计方式相关的二相步进电机的励磁方式和驱动方式。 (一)驱动器结构简介 步进电机驱动器主要结构可以由下图表示 各部分的主要作用为 1:环行分配器:根据输入信号的要求产生电机在不同状态下的开关波形 2:信号处理:对环行分配器产生的开关信号波形进行PWM调制以及对相关的波形进行滤波整形处理 3:推动级:对开关信号的电压,电流进行放大提升 4:主开关电路:用功率元器件直接控制电机的各相绕组 5:保护电路:当绕组电流过大时产生关断信号对主回路进行关断,以保护电机驱动器和电机绕组 6:传感器:对电机的位置和角度进行实时监控,传回信号的产生装置。 (二):励磁方式

本设计对二相双极性电机进行的,所以介绍二相电机的励磁方式 1:一相励磁:通电的绕组只有一相,依次切换相电流产生旋转步距角为1。8度,对这种励磁方式,每个脉冲到来时的旋转角的响应有振动,若频率过高,有时会产生失步现象 2:两相励磁:两相同时流通电流,也采用依次切换相电流的方法,二相励磁的步距角为1.8度,二相历次的总电流增大2倍,则最高启动频率增大,能获得高的转速,另外,过度性能也好。 3:一,二相励磁:这是一种交替进行一相励磁,二相励磁的方法,启动电流每两个始终切换依次,因此步距角为0。9度,励磁电流变大,过度性能也好,最大启动频率也高。 (三):驱动方式 单极性和双极性是步进电机最常采用的两种驱动架构。单极性驱动电路使用四颗晶体管来驱动步进电机的两组相位,电机结构则如图1所示包含两组带有中间抽头的线圈,整个电机共有六条线与外界连接。这类电机有时又称为四相电机,但这种称呼容易令人混淆又不正确,因为它其实只有两个相位,精确的说法应是双相位六线式步进电机。六线式步进电机虽又称为单极性步进电机,实际上却能同时使用单极性或双极性驱动电路。 单极性步进电机驱动电路 双极性步进电机的驱动电路则如图2所示,它会使用八颗晶体管来驱动两组相位。双极性驱动电路可以同时驱动四线式或六线式步进电机,虽然四线式电机只能使用双极性驱动电路,它却能大幅降低量产型应用的成本。双极性步进电机驱动电路的晶体管数目是单极性驱动电路的两倍,其中四颗下端晶体管通常是由微控制器直接驱动,上端晶体管则需要成本较高的上端驱动电路。双极性驱动电路的晶体管只需承受电机电压,所以它不像单极性驱动电路一样需要箝位电路。

四相六线步进电机驱动

交直流电机控制课程设计 任务书 (09级) 步进电机控制 学生姓名沈滨彬 学号09143416 院系工学院机电系 专业自动化 指导教师叶军 填写日期2012-10-17

目录 1. 设计任务与要求 (3) 2.总体方案设计 (3) 2.1设计思路 (3) 2.2方案论证与比较 (3) 2.2.1驱动电路选择方案 (3) 2.2.2 显示模块选择方案 (3) 3 硬件设计 (4) 3.1 步进电机控制系统设计 (4) 3.2 5V稳压电路 (4) 3.3 电机驱动电路 (5) 3.4 人机交互界面 (6) 4 实物图 (7) 5.参考文献 (7) 6.致谢 (8) 7.元器件清单: (8) 附录一: (9)

1. 设计任务与要求 1.1、设计题目 步进电机控制 1.2、内容与要求 设计一步进电机控制系统,实现对电机的正转,反转和速度控制。 1.3、设计任务 1)画出系统原理图。 2)硬件电路设计及描述。 3)任选一种语言编写程序。 4)仿真实验。 5)编写设计说明书一份。 2.总体方案设计 2.1设计思路 本系统设计的步进电机控制系统,以单片机STC12C5A60S2为主控芯片,包括主控器、驱动电路以及人机交互界面。本设计主要通过单片机进行相序输出,经过ULN2803进行电流放大后驱动电机运行。。 2.2方案论证与比较 2.2.1驱动电路选择方案 方案一:采用mc3479,此芯片控制简单,可输出整步/半步相序,省去软件方面的很多麻烦,由于实验室暂无此元件,因此不选此方案。 方案二:采用ULN2803,此芯片主要是用来放大电流的,相对mc3479控制,比较麻烦,但价格便宜,身边正好有此元件因此采用此方案。 2.2.2 显示模块选择方案 方案一:采用SMS0801,驱动方便,但是无法显示中文,外观欠佳,因此不采用。 方案二:采用12864,可以显示中文文字、数字、英文字母等等,功能强大,故选择方案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