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反应与能量教学设计教案
化学反应与能量教案

化学反应与能量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关系,理解能量守恒定律。
2. 使学生掌握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能运用能量守恒定律分析化学反应。
3. 培养学生运用科学方法研究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
二、教学内容1. 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关系2. 能量守恒定律3.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4. 实验探究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5. 能量守恒定律在实际应用中的例子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关系,能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难点:能量守恒定律在实际应用中的例子。
四、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实验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等,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通过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
五、教学准备1. 实验室用具:烧杯、试管、酒精灯、温度计等。
2. 实验试剂:氢氧化钠、硫酸铜、硫酸等。
3. 多媒体教学设备。
【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关注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知识讲解】1. 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关系2. 能量守恒定律3.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实验演示】1. 进行一个简单的化学反应实验,观察实验中能量的变化。
2. 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结果,理解能量守恒定律。
【课堂练习】设计一些有关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拓展延伸】介绍能量守恒定律在实际应用中的例子,如热机、太阳能电池等。
【课堂小结】【作业布置】布置一些有关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的课后作业,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六、教学内容1. 放热反应与吸热反应2. 化学反应的活化能3. 化学反应速率与能量的关系4. 能量守恒在工业中的应用5. 能量守恒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七、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放热反应与吸热反应,化学反应的活化能,化学反应速率与能量的关系。
难点:能量守恒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八、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法、讨论法、实验法等,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通过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
高一化学《化学反应与能量》最新教案

高一化学《化学反应与能量》最新教案高一化学《化学反应与能量》最新教案化学反应和能量、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都属于化学反应原理范畴,看完下面这份教案,也许你就明白了。
更多相关内容请上店铺。
高一化学《化学反应与能量》最新教案篇1一、教学目标:1、通过实验知道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表现形式,能根据事实判断吸热反应、放热反应,能说出中和热的涵义。
2、通过实验探究体验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了解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3、通过实验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进一步形成交流、合作、反思、评价的学习习惯。
二、重点难点:吸热反应、放热反应、中和热等基本概念。
三、教学过程:创设问题情景在一支试管中放入一小块生石灰,加入少量水,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再让学生用手触摸试管外壁,然后要求学生回答观察到了什么现象?触摸试管外壁时有何感觉?说明什么问题?并要求学生写出反应方程式。
结论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糊状的氢氧化钙,试管发烫,说明反应放出了热能。
设问热能是能量的一种表现形式。
那么,除刚才的这个反应,其它的化学反应过程中是不是也会有能量变化呢?其表现形式又是怎样的?根据你已有的知识经验举例说明。
学生举例、说明归纳小结物质在发生化学反应的同时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这些能量变化通常又表现为热量的变化。
设疑那么,化学变化中热量变化的具体形式又有哪些呢?这将是我们本节课研究的主要内容。
下面我们通过实验来进行研究、探讨,从中我们还可以了解到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和方法。
学生分组实验见教材实验2-1。
思考与讨论用眼睛不能直接观察到反应中的热量变化,那么,你将采取哪些简单易行的办法来了解反应中的热量变化?各有什么优缺点?反思、交流与评价1、实验过程中,你自己最满意的做法是什么?最不满意的做法是什么?2、在思考、讨论的过程中,其他同学给了你哪些启示?你又给了他们哪些启示?演示实验见教材实验2-2思考与讨论1、通过观察实验现象,你得出了哪些结论?写出反应方程式。
2、你觉得做这个实验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还可以做哪些改进?实验中对你最有启发的是什么?小结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经常表现为热量的变化,有的放热,有的吸热。
化学反应和能量变化教案

化学反应和能量变化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化学反应的本质,掌握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使学生理解能量在化学反应中的变化,认识能量守恒定律。
3. 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化学反应的概念和分类2. 化学反应的实质3. 能量守恒定律4. 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5.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转化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化学反应的本质,能量守恒定律,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2. 教学难点:化学反应中的能量转化。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的关系。
2. 利用多媒体课件,直观展示化学反应过程和能量变化。
3. 结合实例分析,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化学反应和能量变化的应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发学生对化学反应和能量变化的兴趣。
2. 讲解化学反应的概念和分类,引导学生认识化学反应的多样性。
3. 讲解化学反应的实质,让学生了解化学反应的本质是原子的重新组合。
4. 引入能量守恒定律,使学生认识到能量在化学反应中的重要性。
5. 通过实例分析,讲解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让学生掌握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六、教学拓展:1. 让学生了解化学反应中的能量转化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如燃烧、电池等。
2. 引导学生关注化学反应中的能量转化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七、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概括化学反应和能量变化的关系。
2. 强调能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的重要性。
八、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所学内容,整理笔记。
2.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九、教学反思: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
2. 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十、教学评价:1. 通过课后作业、课堂表现和考试成绩,评价学生对化学反应和能量变化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2.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一节化学能与热能教案

精选文档教案课题:第二章化学反响与能量讲课班级第一节化学能与热能(一)课时知识与技术教学过程与方法目的感情态度价值观重点难点知识结构与板书设计【板书】第二章1、获取化学能与热能化学实验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术,学习实验研究的方法,能设计并达成吸热反响和放热反响的化学实验。
2、形成吸热反响和放热反响的观点1、拥有较强的问题意识,能够发现和提出化学能与热能的研究性问题,敢于怀疑,勤于思虑,逐渐形成独立思虑的能力。
2、在教师的指导下与同学合作达成科学研究实验1、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乐于研究物质变化的神秘,体验科学研究的艰辛和愉悦,感觉化学世界的巧妙与和睦。
2、有参加化学科技活动的热忱,有将化学能与热能的化学知识应用于生产、生活实践的意识,能够对与化学能有关的社会和生活问题做出合理的判断。
建立正确的能源观热爱家乡,热爱祖国,建立为中华民族中兴、为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而努力学习化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化学键与能量变化的关系从实质上 (微观构造角度 )理解化学反响中能量的变化,进而成立起科学的能量变化观第二章化学反响与能量第一节化学能与热能一、化学能 (chemical energy) 与热能 (heat energy)的互相转变1、铝与盐酸反响中的能量变化结论:铝与盐酸反响放热2、 B a( O H ) 2·8H2O与NH4Cl反响中的能量变化结论:该反响是吸热反响3、酸碱中和反响中的能量变化结论:该反响是放热反响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响生成1molH2O 时所开释的热量称为中和热。
二、常有的吸热反响和放热反响1、放热反响:物质与氧气的反响;燃料的焚烧;中和反响;金属与酸;开朗金属与水的反响;生石灰和水反响;大多半化合反响2、吸热反响:C+CO 2; C+H 2O; H 2 +CuO ;B a( O H ) 2·8H2O +NH4Cl;Fe+H2O(g);大部分分解反响三、化学能的利用教课过程教课步骤、内容教课方法化学反响与能量【学生阅读】序言内容【解说】经过阅读本章序言,我们知道本章我们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在现代宽泛使用的各样能源中,那些与化学亲密有关?面对能源枯竭的危机,提升能源利用率和开拓新能源是解决这一问题的两个主要方向,在这方面化学能做出什么贡献?【发问】 ]煤、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或它们的制品的焚烧所产生的热能从何而来?与化学物质及化学反响有什么关系?石灰石经高温煅烧生成生石灰,高温供给的热能在分解反响中起什么作用?【回答】这里所列举的两类反响说了然化学反响与热能之间的辩证关系以及它们之间的互相转变。
6.1.1化学反应与热能(教学设计)高一化学(人教版2019)

第六章《化学反应与能量》教学设计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第一课时化学反应与热能【回顾2】.什么是化石燃料?请举例说明人类对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利用情况有哪些?【学生1】①化石燃料是由古代生物的遗骸经过一系列复杂变化而形成的不可再生能源。
如煤、石油和天然气等。
【学生2】人类对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利用:a.生活燃料的使用,如做饭、取暖等;b.利用燃烧等化学反应产生的能量发电、燃烧陶瓷、冶炼金属和发射火箭等;c.利用爆炸可以开矿采煤、开山炸石、拆除建筑物等。
【预习1】如下图所示,说明反应物和生成物具有的能量与化学反应中的热量变化有何关系?【学生】反应过程(①)为放热反应:反应物能量> 生成物能量反应过程(①)为吸热反应:反应物能量< 生成物能量【预习1】化学反应中热量的的变化与化学键有何关系?【学生】物质中的原子之间是通过化学键相结合的,而化学键是与化学能联系在一起的。
当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断开反应物的化学键要吸收(放出或吸收)能量,而形成生成物的化学键要放出(放出或吸收)能量。
【导入】能源、材料,信息被称为现代社会发展的三大支柱。
能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
我们在生产、生活中所使用的能量绝大部分是由化学反应提供的,特别是煤、石油、天然气以及它们的制品燃烧所产生。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活动对能源的消耗逐渐增多,尽管一些新能源被不断开发和利用,但是,由于对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和利用从而引发了不可回避的能源危机已成为制约一个国家发展的瓶颈,今天我们以化学的眼光来研究有关能源问题。
【过渡】在初中化学的学习中,我们已经知道化学反应中既有物质变化,又有能量变活动二、实验探究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实验装置实验现象①镁条逐渐溶解,有气泡产生;①温度计温度上升;①用手触摸试管壁,有温热感①混合物呈糊状;①有刺激性气味气体产生;①木片上的水结成冰,与烧杯底粘在了一起;①用手触摸杯壁下部,有凉的感觉实验原理Mg + 2HCl === MgCl2 + H2↑Ba(OH)2·8H2O + 2NH4Cl === BaCl2+2NH3↑+ 10H2O实验结论该反应产生气体,并放出热量该反应产生气体,并吸收热量【教师】评价、追问:通过上面个量个实验,可以得出什么结论?【学生】化学反应中总会伴随着能量变化,通常主要表现为热能的变化,有的放出热量,有的吸收热量。
教学设计1:6.1.2 化学反应与电能

第六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第2课时化学反应与电能【教材分析】作为高中必修阶段的化学课程,本章内容的编写力图在初中化学相关知识的基础上,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化学反应相关知识的了解,初步形成较为全面的认识。
学生在初中学习了化学反应中的物质变化,初步认识了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在此基础上,本章进一步介绍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基本知识及其应用,拓展学生原有的化学反应认识视角;另外,本章介绍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的基本知识及其应用,开启认识化学反应的新视角。
能量变化侧重介绍热能和电能,并揭示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本质;速率和限度重点介绍反应速率及其影响因素,并探讨化学反应的调控。
教材中通过多角度认识化学变化和运用化学反应原理解决化学实际问题的例子,使学生在掌握化学反应的实质、能量变化的本质、反应速率和限度及其调控等学科核心知识的同时,体会科学分析与探究的方法,认识化学学科价值,感受化学的魅力。
《普通化学课程标准(2017版)》对这一节的内容要求如下:认识物质具有能量,认识吸热反应与放热反应,了解化学反应体系能量改变与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有关。
知道化学反应可以实现化学能与其他能量形式的转化,以原电池为例认识化学能可以转化为电能,从氧化还原反应的角度初步认识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体会提高燃料的燃烧效率、开发高能清洁燃料和研制新型电池的重要性。
本节内容主要包括化学反应中的热能和电能。
对于化学反应中的电能,教材主要介绍原电池原理及应用—化学电池。
热能和电能作为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例子,教材的侧重不同,前者侧重揭示能量变化的本质,后者侧重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原理。
本节重点知识理论性强,微观分析多,较为抽象;知识内涵丰富,信息量大。
【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学习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认识化学能与电能之间转化的实质。
2、理解原电池的概念及工作原理和构成条件。
3、了解干电池、充电电池、燃料电池等发展中的化学电源的特点。
4、能正确书写简单化学电源的电极反应式。
高三化学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教学设计(整一章)

【课题】第一节化学能与热能(第1课时)【教学目标】1、能从化学键的角度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
2、能从微观的角度来解释宏观化学现象,进一步发展想象能力。
3、通过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变,理解“能量守恒定律”,初步建立起科学的能量观,加深对化学在解决能源问题中重要作用的认识。
【重点难点】1.化学能与热能的内在联系及相互转变。
2.从本质上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从而建立起科学的能量变化观。
【教学过程】能源与材料、信息一起被称为现代社会发展的三大支柱。
人类文明始于用火-----热能的使用,现代社会的一切活动都离不开能源,在影响全球经济和生活的各种因素中,能源居于首位。
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离不开能源,如液化气。
它在燃烧时放出热能。
那这些热能从何而来呢?本节课,我们将围绕这些问题,先从微观和宏观的角度来揭示这些秘密。
[创设问题情景]氢气和氯气的混合气体遇到强光会发生什么现象?为什么?[教师补充讲解]化学反应的本质是反应物中化学键的断裂和生成物中化学键的形成。
化学键是物质内部微粒之间强烈的相互作用,断开反应物中的化学键需要吸收能量,形成生成物中的化学键要放出能量。
氢气和氯气反应的本质是在一定的条件下,氢气分子和氯气分子中的H-H键和Cl-Cl键断开,氢原子和氯原子通过形成H-Cl键而结合成HCl分子。
1molH2中含有1molH-H键,1mol Cl2中含有1mol Cl-Cl键,在25℃和101kPa的条件下,断开1molH-H键要吸收436kJ的能量,断开1mol Cl-Cl键要吸收243 kJ的能量,而形成1molHCl 分子中的H-Cl键会放出431 kJ的能量。
则(1)化学键断裂时需要吸收能量。
吸收总能量为:436kJ+243kJ=679 kJ,(2)化学键形成时需要释放能量。
释放总能量为:431kJ+431kJ=862 kJ,(3)反应中放出的热量的计算:862kJ—679kJ=183kJ这样,由于破坏旧键吸收的能量少于形成新键放出的能量,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多余的能量就会以热量的形式释放出来。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教学设计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教学设计一.学习内容和要求《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的主要学习内容是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热化学方程式以及燃料的充分利用。
学习水平分别是B、C、B。
在《基本要求》中合格考和等级考学生内容相同,但难度要求不同。
在高一新授课时,学生已具有原子结构、化学键、物质结构等化学知识和热量、物质变化、分子热运动等物理方面的知识,可以通过化学键的有关知识引导,从而理解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的关系,进而为后期的能源利用、原电池、电解池、化学平衡、化工生产等知识体系打下基础。
作为高二选修学生的复习课来说,学生已掌握了上述所有知识版块的基础内容,但是在学生的知识体系中这些知识板块(化学键、能量、平衡、化工生产等)还是相互独立的,所以希望通过复习课将学生的知识进行整合,形成相互关联的系统;同时尝试将图式法、化学用语表达法、定性与定量分析法等化学方法进行模拟训练,促进科学方法的养成,将对立统一、宏观与微观转化等化学辩证思想进行渗透;体验绿色化学节能环保的理念。
二.学生情况分析如今高考改革,3+3的模式下,选修化学的学生人数增加,但由于课时大幅度减少,学生对知识点的训练度减少,再加上学生学习精力不够,学习态度不够积极,导致学习能力下降。
因而要求在有限课堂中做到教学效果达到最佳。
在上课前,先要了解学生已经掌握了什么,还没有掌握什么,还有哪些知识点存在困惑和干扰,对学生的知识点进行排摸,除去他们已经掌握的部分,在课堂上主要解决学生还存在的困难点。
如“列举化学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的重要形式”,这个知识点学生已经可以说出“除了热能,还有光能,电能等”。
但在热化学方程式意义的解释还存在不能完全理解和表达正确,能量变化图的应用还存在一定困难,不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三.教学设计综合上述情况,本节复习课的教学目标设计为:知识与技能1.复述放热反应、吸热反应概念2.解释反应的热效应与反应物、生成物能量相对高低之间的关系3.辨析热化学方程式与化学方程式的异同,解释热化学方程式的意义4.在能量变化示意图中正确表示反应物与生成物总能量的相对高低以及反应热5.辨析有无催化剂对能量变化的影响6.说出能源充分利用的意义,说出热交换法是一种常用方法过程与方法1.通过符号的解读加强对热化学方程式意义的认识2.通过作图,提高图像的解读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解决矛盾问题时体会能源充分利用的重要性,进一步达成节能环保的共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化学反应与能量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掌握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常见的化学反应及物质的能量来进行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学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能辩证分析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关系,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课后反思:
关于化学热力学的问题是高中学生的认知上的一个难点,我想我的设计能在一定程度上加强学生的认知能力,并能简化学学生的认识难度,通过课堂和课后学生的反应也证实了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