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热河谷地区抗冲磨混凝土温控防裂措施

合集下载

混凝土施工中的温度控制及防裂措施

混凝土施工中的温度控制及防裂措施
混凝 土 裂 缝 按 成 因可 分 为温 度 裂 缝 和 非 温 度 裂 缝 两 大 类 。温 度 裂 缝 主 要 是 由于 温 度 作 用引 起
在 混 凝 土 表 面 引起 巨大 的拉 应 力和 拉 应 变 , 当拉
应 力或 拉 应 变 超过 极 限值 时 , 形 成 裂 缝 , 一 种 就 另 情 况 是 ,在 混凝 土 内温 升 达 到 最 高 值 后 ,开 始 下
混凝 土 体积 变 化 ,该 体 积 变 化 受 到 内外 约 束 产 生 的拉 应 力 或 拉 应 力 超 过 混 凝 土 的 拉 伸 极 限 值 即产
生 了裂 缝 。 我 们 将 之 称 为 温 度 裂 缝 。 非 温 度 裂 缝
降, 体积 随 之 收缩 , 到 底 部 基 础 垫 层 或 混 凝 土 的 受
在 施 工 中 ,应 如 何 避 免 或 者 应 如 何 进 行 温 度 控 制 以 及 在施 工过 程 中 防止 混 凝 土 温 度 裂 缝 的 产

内部 发展 而成 ,通 常为 长 间歇 浇 筑 面不 断 受到 气
温骤降作 用 ,或长 期暴 露受气温 变化引起 的内外 温差与气温骤 降联合作用而形成。
【 要 】文章 通过 对混凝 土裂缝 产生原 因、 类的 分析 , 摘 种 结合 工程 实践 , 出了在 混凝 土施 工 提
中 如 何 避 免 裂 缝 产 生 所 采 取 的 一 些措 施 。
[ 关键词 ]混凝土 ; 温度控 制 ; 防裂措施 [ 中图分类号 ] V53 T 2 [ 献标 识码 】 文 A
温 度 变 化 是 产 生 温 度 应 力 的最 大 因素 ,但 其 他 因
素 , 混 凝 土 变形 模 量 、 膨 胀 系 数 、 束 系 数 等 如 残 约 都 影 响 着 温 度 应 力 或 应 变 的 变化 与 发 展 。~ 旦温 度 应 力 或 应 变 发展 超 过 混 凝 土 的抗 伸极 限 ,即发

混凝土浇筑的温控和防裂措施

混凝土浇筑的温控和防裂措施

混凝土浇筑的温控和防裂措施
混凝土的裂缝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混凝土浇筑时温度高、浇筑时气温高、混凝土塑性变形引起的收缩裂缝、混凝土水分散失快和原材料的选择等。

借鉴我公司施工中的经验和有关规范资料,对混凝土的温控和防裂采取以下措施:
1、水泥选择
水泥在拌和是产生的水化热是混凝土内部温度的主要来源,选择水化热较低、质量稳定、各项理化指标均符合的优质水泥做混凝土的主材,降低混凝土的温度。

2、降低骨料的温度措施
(1)骨料预冷,在混凝土浇筑前2h取溪水喷雾降温(砂子除外),可使骨料温度下降3℃~5℃,渗水从地垅排水沟中排出;
(2)骨料场和拌和站的骨料输送系统搭盖凉棚,避免骨料运输过程中太阳照射升温,必要时对凉棚洒水降温。

3、降低混凝土温度措施
(1)经试验配比,掺加一定数量的粉煤灰,减少水泥用量,减少水化热。

(2)高温季节尽量夜间薄层浇筑,避开白天高温时段浇筑混凝土,使混凝土出机后最大限度地减少运输及浇筑过程中的温度回升,加快混凝土的入仓覆盖速度,减少暴露时间,防止初凝。

(3)加强养护:浇筑块在终凝后达到15%设计强度时就实行水养护,并根据具体情况分别采用以下两种水养护方法之一进行养护。

①使混凝土表面有2~3cm深的水层,水流一头进一头出的流水养护方式;
②浇筑后用自制雾化装置喷雾养护,雾化不到的地方,采用人工洒水养护,同时对混凝土面采用草袋日盖夜掀,防止太阳暴晒,保养期达到28d。

混凝土中防止开裂的措施

混凝土中防止开裂的措施

混凝土中防止开裂的措施混凝土是一种常用的建筑材料,但它容易出现开裂现象,这不仅会影响建筑物的美观度,还会对建筑物的耐久性产生不利影响。

因此,采取一些措施来防止混凝土开裂非常必要。

一、控制混凝土中的水分含量混凝土中的水分是导致开裂的主要原因之一。

因此,在混凝土浇筑前,应该认真控制混凝土中的水分含量。

具体措施如下:1.使用干燥的骨料和混凝土原材料,以减少混凝土中的水分含量。

2.使用混凝土密封剂,防止混凝土中的水分蒸发。

3.在混凝土浇筑前,应该对混凝土的含水量进行测试,确保水分含量不超过标准要求。

二、增加混凝土中的抗裂剂抗裂剂是一种能够增强混凝土抗裂性能的化学添加剂。

通过加入适量的抗裂剂,可以有效地减少混凝土中的开裂现象。

具体措施如下:1.选择适合的抗裂剂。

抗裂剂的选择应该根据混凝土的使用环境和要求来进行选择。

2.按照标准要求加入抗裂剂。

一般来说,抗裂剂的加入量应该控制在混凝土总重量的2%~5%之间。

3.混凝土中的抗裂剂应该与其他化学添加剂分开使用,以避免相互干扰。

三、控制混凝土的温度混凝土浇筑后,随着混凝土的硬化,温度也会不断升高。

如果混凝土中的温度升高过快,就会导致开裂现象。

因此,控制混凝土的温度是防止开裂的重要措施之一。

具体措施如下:1.在混凝土浇筑后,应该及时对混凝土进行覆盖,防止阳光直射。

2.在混凝土浇筑后,可以使用混凝土冷却剂,降低混凝土的温度。

3.在混凝土浇筑前,可以在混凝土中添加减缓剂,延缓混凝土的硬化速度。

四、控制混凝土的收缩混凝土中的收缩是导致开裂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因此,控制混凝土的收缩也是防止开裂的重要措施之一。

具体措施如下:1.在混凝土浇筑前,可以添加膨胀剂,增加混凝土的体积,从而减少混凝土的收缩。

2.在混凝土浇筑后,可以使用混凝土膨胀剂,增加混凝土的体积,从而减少混凝土的收缩。

3.在混凝土浇筑前,可以在混凝土中添加减缓剂,减缓混凝土的收缩速度。

五、控制混凝土的压力混凝土中的压力也是导致开裂的原因之一。

混凝土施工的温度控制及裂缝预防

混凝土施工的温度控制及裂缝预防

混凝土施工的温度控制及裂缝预防混凝土在现代占著工程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

而在今天,混凝土的裂缝较为普遍,在建筑工程中裂缝几乎无所不在。

尽管我们在施工具体措施中均采取各种措施,小心谨慎,但裂缝目前仍然时有出现。

钢板产生裂缝的原因原因有多种,但根本原因是混凝土中的拉应力逾了混凝土的抗拉强度。

具体可归结为温度和转折湿度变化、外荷载产生的变形过大和施工方法不当这3种原因。

但在大体积混凝土中,温度应力及温度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这主要是由于两各方面的原因。

首先,在施工温度中所混凝土常常出现温度裂缝,影响到结构中的整体性制约和耐久性。

其次,在运转过程中,温度变化对结构的应力状态具有显著的不容忽视的影响。

我们遇到的主要是施工中的温度裂缝,因此本文仅对施工中因温度应力产生混凝土裂缝的成因和措施做一探讨。

一、裂缝的原因混凝土中产生裂缝有多种原因,细分可分为:水泥干缩产生的裂痕。

温差变化,由热胀冷缩效应催化作用引起的裂缝。

应力集中已引起的裂缝。

使用不当造成过载,变形过大引起的渗漏。

张拉力惹来的裂缝。

不均匀沉降引起的裂缝。

施工中,在预制初凝阶段因模板振动、变形或移位会使结构产生裂缝。

加荷过早产生的凹陷。

施工缝处理不好则可能在施工缝部位出现裂缝。

混凝土预制构件,在脱模、运输、堆放、起吊过程中因各种原因使受压区处于受拉状态,都可能使构件产生裂缝。

二、温度应力的混凝土研判在大体积混凝土中,混凝土产生裂缝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应力的作用。

混凝土硬化期间水泥放出大量水化抛出热,内部温度不断上升,在表面引起拉应力。

温度应力可超过其它外荷载所激起的应力,因此掌握温度应力的变化规律对于进行合理的结构设计和施工极为重要。

根据温度应力的形成过程可分为以下3个阶段:早期:自浇筑混凝土开始至水泥放热结束,一般约30天。

这个第三阶段的两个特征。

一是水泥放出大量的水化热,二是混凝上弹性模量的急剧变化。

由于介电的变化。

条道这条路在混凝土内形成残余应力。

中期:自水泥放热作用基本时止时起至混凝土冷却到稳定温度结束,这个时期中。

混凝土结构温控防裂施工方法

混凝土结构温控防裂施工方法

混凝土结构温控防裂施工方法摘要:混凝土结构温控防裂施工方法,包括:⑴在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块体的表面布置温度探头,测量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块体的内外温差、降温速度及环境温度;⑵基于所得测量结果,建立温控施工方案的计算模型;⑶采集包括施工现场参数,输入所得计算模型,进行温控仿真计算;⑷将步骤⑶所得温控仿真计算结果与预设辅助专家系统进行比较,当步骤⑶所得温控仿真计算结果与预设辅助专家系统不匹配时,多次返回步骤⑵调整相应参数,对根据经验预设的混凝土温控防裂施工方案进行优化,直至得到混凝土温控防裂的最优施工方案。

该混凝土结构温控防裂施工方法,可以实现混凝土不易裂缝、防裂可靠性高和防裂通用性好的优点。

关键词:混凝土结构温控防裂;施工方法1背景技术当前,我国正处在基础设施建设的一个高潮阶段,各地区正在规划和建设一批重大工程项目,其中已出现以及可能出现许多热点问题,它们直接关系着工程的效益发挥,并影响国家经济和社会的长远发展。

在这些热点问题中,混凝土结构开裂既是一个老问题,也是一个颇受各方关注的新技术课题。

自从混凝土材料出现以来,裂缝普遍存在于各类混凝土结构中,比如大坝、桥梁、隧洞衬砌、水闸、泵站、地涵、港工、基础等。

混凝土开裂原因与材料性质、环境条件、结构特点、施工过程等很多因素紧密相关,其中除了环境条件以外,其它因素都是可以人为控制的。

我国的大部分地区自然环境条件较差,属于大陆干旱性气候,降雨量少,日照强,昼夜温差大,某些区域的昼夜温差达到20℃以上。

近年来,随着全球变暖的影响,极端气候很有可能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

这样的环境条件对混凝土工程施工而言可谓相当恶劣,因此,采用合适的防裂方法对混凝土工程结构非常重要。

除了环境因素的影响外,现在各种新材料和新的施工方法、施工工艺不断地应用到混凝土结构工程建设中,比如发热量大的高性能混凝土、流动性高的泵送混凝土等,这些新材料和新技术的使用在带来进步的同时,也对混凝土的开裂产生了新的不利影响。

混凝土防裂控制措施

混凝土防裂控制措施

9.1.6.3混凝土防裂控制措施降低水泥水化热和变形,控制混凝土的水化升温。

降低混凝土温度差,控制混凝土内部和表面的温度的差值。

加强施工中的温度控制,延缓降温速率、减少混凝土收缩。

改善约束条件,削减温度应力。

通过后浇带的设置,放松了约束程度,减少了每次浇筑长度的蓄热量,防止水化热的积聚,减少温度应力。

提高混凝土的极限拉伸强度。

选择良好级配的粗骨料,严格控制其含泥量,加强混凝土的振捣,提高混凝土密实度和抗拉强度,减小收缩变形,保证施工质量。

浇筑后及时排除表面积水,加强早期养护,提高混凝土早期或相应龄期的抗拉强度和弹性模量。

9.1.6.4减少混凝土水化热的方法或措施选用低水化热或中水化热的水泥品种配制混凝土。

充分利用混凝土的后期强度,减少每立方米混凝土中水泥量。

根据试验每增减10Kg水泥,其水化热将使混凝土的温度相应升降1℃。

使用粗骨料,尽量选用粒径较大、级配良好的粗细骨料;控制砂石含泥量;掺加粉煤灰等掺合料或掺加相应的减少剂、缓凝剂,改善和易性、降低水灰化,以达到减少水泥用量、降低水化热的目的。

在拌合混凝土时,还可掺入适量的微膨胀剂或膨胀水泥,使混凝土得到补偿收缩,减少混凝土的温度应力。

9.1.6.5控制混凝土温差的方法在混凝土入模时,采取措施改善和加强模内的通风,加速模内热量的散发。

混凝土泌水处理和表面处理:及时排除混凝土在振捣过程中产生的泌水,消除泌水对混凝土层间粘结能力的影响,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及抗裂性能;浇筑混凝土的收头处理也是减少表面裂缝的重要措施,因此,在混凝土浇筑后,先初步按标高用长刮尺刮平,在初凝前再由抹灰工人逐步压光。

在混凝土浇筑之后,做好混凝土的保温保湿养护,缓缓降温,充分发挥徐变特性;减低温度应力,夏季应注意避免曝晒,注意保湿,温度较低时采取措施保温覆盖,以免发生急剧的温度梯度发生。

采取长时间的养护,规定合理的拆模时间,延缓降温时间和速度,充分发挥混凝土的“应力松驰效应”加强测温和温度监测与管理,实行信息化控制,随时控制混凝土内的温度变化,内外温差控制在25℃以内,及时调整保温及养护措施,使混凝土的温度梯度和湿度不至过大,以有效控制有害裂缝的出现。

高海拔地区碾压混凝土筑坝温控防裂技术

高海拔地区碾压混凝土筑坝温控防裂技术

高海拔地区碾压混凝土筑坝温控防裂技术摘要:西藏DG水电站为世界高海拔的碾压混凝土重力坝之一。

面对其特殊的地理气候条件,坝体温控防裂成为建设中的关键技术难题。

本项目,结合高海拔干冷河谷气候特点,针对从混凝土原材料到大坝成型后的整个保温保湿工序,开展了温控、防裂等技术研究[1],并总结出适合高海拔地区的施工技术,为高海拔地区筑坝温控防裂技术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海拔;碾压混凝土坝;大体积混凝土;温控防裂工程概况及坝址气候特征DG水电站位于西藏自治区山南地区桑日县境内属青藏高原气候区,为Ⅱ等大(2)型工程,以发电为主,电站装机容量660MW。

拦河坝为碾压混凝土重力坝,坝体为全断面碾压混凝土,上游防渗采取变态混凝土+二级配碾压混凝土防渗,坝顶高程3451.00m,最大坝高117m,坝顶长385m,大坝碾压混凝土93.7万m3,常态混凝土50.5万m3[2]。

基本特性为气温低、空气稀薄、紊乱强风、气候干燥、昼夜温差大、太阳辐射强烈(>1500W/m2)。

每年11月~次年4月为旱季,5月~10月为雨季。

本地区多年平均气温9.3℃,极端最高、最低气温分别为32.5℃和-16.6℃。

多年平均降水量527.4mm,多年平均蒸发量为2084.1mm,多年平均相对湿度为51%。

最低相对湿度不足10%,多年平均气压为685.5h Pa,历年最大定时风速为19.0m/s,多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605.7h,历年最大冻土深度为19cm[2]。

温控难点坝址所在地气候条件对坝体的温控防裂极为不利。

主要体现如下:(1)新浇混凝土外表面受太阳强辐射、大风、干燥的气候特点影响,表面水分散失极快,易在混凝土表面形成拉应力,从而引起混凝土开裂,导致表面干缩裂缝;(2)新浇混凝土水分蒸发快,产生体积收缩时受老混凝土面的约束,易产生裂缝;(3)昼夜温差大,且温度骤降频率高,混凝土在达到设计强度指标之前,水化温升温降阶段,内部温度高,导致内外温差较大,易产生温度裂缝。

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施工温度控制及防裂技术

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施工温度控制及防裂技术

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施工温度控制及防裂技术摘要:水利工程是我国的一项重要工程项目,建设水利工程的目的是为了对水利资源进行合理应用,消除各种水害,从而确保为人们生命财产安全。

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水利工程因为会受到环境、施工技术等各项因素的影响,工程中的混凝土结构会出现裂缝,这会对工程的质量造成,以及其应用造成影响,可见,做好相应的分析工作是必要的。

关键词:水利水电;混凝土;施工温度控制引言随着水利水电工程的不断发展,混凝土施工技术逐渐成熟,由于具有良好的施工效果,能够有效降低工程建设成本,近年来得到了广泛应用。

尤其是水利水电工程建设阶段,由于混凝土结构体积比较大,在施工过程中应保障混凝土搅拌均匀,对混凝土搅拌温度进行精准控制,从根源上降低裂缝出现的可能性,进而保障工程施工质量。

一、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裂缝产生原因水利水电工程在建设过程中,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的原因主要为:第一,混凝土中水泥材料的水化热比较高,不仅对施工配合比产生严重影响,还将导致混凝土的不均匀性,进而导致混凝土产生裂缝。

第二,混凝土配合比存在问题。

当混凝土材料配合比存在问题时,将导致结构内部存在不均匀的温度应力。

第三,对混凝土结构分缝设计存在问题。

由于混凝土结构极易发生热胀冷缩现象,一旦分缝设计不够合理,将导致混凝土结构应力的提升,对混凝土结构整体性起到严重的负面影响。

第四,混凝土结构的养护时间不达标。

混凝土养护工作对混凝土质量起到关键作用,当养护工作不合理或养护条件不达标时,混凝土产生裂缝的可能性增大。

此外,当混凝土结构的基础地质条件存在不均匀沉降时,将引发混凝土结构变形。

与此同时,混凝土结构在浇筑过程中,水泥材料会释放大量热量,导致混凝土结构温度提升,结构表面出现拉应力。

而在混凝土结构浇筑完毕后,结构内部热量逐渐被释放到环境中,并且受到其他结构的约束,导致结构内部出现拉应力,当拉应力大于混凝土极限抗拉强度时,结构的内部将出现裂缝,或存在贯穿性裂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 稿 日期 : 2 0 1 3 — 0 8 - 一 3 0
作者简介: 于 涛( 1 9 7 2 一 ) , 男, 吉林德惠人 , 高级工程师 , 一级 建造 师 , 项 目部总工程师 , 工程硕士在读 , 主要从 事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与
管理 。 E - ma i l : m u g o n g h u i z i 7 8 9 @s i n a . c o m。 2 4
响, 在 溢洪道 泄槽 C 5 0抗 冲磨混凝土施 工过程 中, 通过采取综合 温控 防裂措 施 , 取得 了良好效果 , 可供类似 工程施 工
提供 参考。
关键词 : 干热 河谷 ; 抗 冲磨混凝土 ; 温控 防裂措施 中国分 类号 : T U 7 4 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0 0 1 — 4 0 8 X ( 2 0 1 4 ) O 1 — 0 o 2 4 — 0 2
翌年 3 月 低 温季节 施工 时 1 m厚和 3 m厚 底 板浇 筑 块 长 度 分别 小 于或 等 于 3 5 m和小于或等于 2 5 m, 浇 筑块 长宽 比控制 在 1 - 2 左右 。 ( 2 ) 填塘 混凝 土 与上 部设 计 体 形 范 围 内 的混
混合坝 ,坝顶总长 1 1 5 8 m,其 中混凝土坝部分长
混凝 土产 生裂缝 的原 因是 多方 面 的 , 复杂 的 : 结 构设 计 、 施 工配 合 比 、 施工 工艺 、 温度 应 力 、 施 工进 度
安排等都可能成为导致裂缝产生的主要 因素 , 因此 ,
必须 对裂 缝诱 导 因素采取 行 之有效 的应 对措 施 。
2 . 1 结构控 制措 施
O . 3 7 O _ 3 7
1 1 6 l 2 4
2 6 6 2 8 5
磨混凝土。由于地质原 因, 泄槽超挖现象较严重 , 超
挖 部位采 用 C 2 s 2 O W8 F I O 0混凝 土填 塘 。
为减少混凝土裂缝的发生 ,泄槽 c 9 0 5 0抗冲磨 混 凝土 配合 比中没有 填加硅 粉 , 另外 , 控制 胶凝 材料
总量不 超过 3 4 0 k g / m , 溢 洪道 泄槽 抗 冲磨混 凝 土施 工配合 比见 表 1 。
1 工程概况
观音岩水 电站位于云南省丽江市华坪县 与四
川省 攀 枝花 市 交界 的金 沙江 中游 河 段 , 为金 沙 江 中 游河 段 规划 的八 个 梯 级 电站 的最末 一 个梯 级 , 为一 等大( 1 ) 型工 程 , 以发 电为 主 , 兼 有 防洪 、 灌溉 、 旅游
2 温控防裂综合措施
第 3 3卷第 1 期
2 0 1 4年 2月
红 水 河
Ho n g S h u i R i v e r
V o 1 . 3 3 . N o . 1
F e b . 2 0 1 4
干热河谷地区抗冲磨混凝土温控防裂措施
于 涛 , 一 , 申时钊
( 1 . 武汉大学水利水电学院 , 湖北 武汉 4 3 0 0 7 0 ; 2 . 中国人 民武装 警察部 队水 电第一总队 , 广西 南宁 5 3 0 0 2 2 )

要: 观 音 岩 水 电站 地 处 典 型 的 干 热 河谷 地 区 , 多年 平 均 气 温 为 2 0 I 3 ℃, 极端 最高气温达到 4 4 ℃, 昼 夜 最 大 温差 达
到2 8 ℃, 多年 平 均 降 水量 为 8 3 6 mm, 多年 平 均 蒸发 量 为 2 0 8 6 m m, 多年 平 均 相 对 湿 度 为 6 4 . 5 %。 针 对 上 述 不 利 气候 影
2 . 2 施 工配合 比
长度为 4 7 8 . 8 m ( 不含挑坎 ) , 坡度为 3 %~ 1 5 %。靠近
上游侧 1 6 8 m 长度 范 围 内混 凝 土 设 计 厚 度 为 3 m, 其 中上 部 1 m厚 为 C g o S O W8 F l O 0抗 冲磨 混凝 土 , 下 部 2 m范 围为 C - 篮 2 5 W8 F l O 0普 通 混 凝 土 ;下 游 侧 3 1 0 . 8 m长 度 范 围内均 为 1 m厚 C  ̄ o S O W8 F 1 0 0抗 冲
8 3 8 . 0 3 5 m, 心墙堆石坝部分长 3 1 9 . 9 6 5 m。 碾 压 混
凝土重力坝部分最大坝高为 1 5 9 m, 心墙堆石坝部
分 最大 坝 高 7 5 m。
观音 岩水 电站 溢洪 道泄槽 布 置在 岸边溢 流 坝段 ( 2 8 号 3 0号坝 段 ) 坝后 , 泄 槽 过 流 面宽 度 为 6 9 m,
于 涛, 申时钊 : 干热河谷地 区抗冲磨混凝土温控 防裂措施
表 1 溢洪遒泄槽抗 冲磨 混凝土施工推荐配合 比表
材料用量
设计指标
级配 工作度 水胶 比
m m 用水量 水 泥 粉煤灰 砂
k g / m
小石 中石 大石 减水 剂 引气剂 聚乙烯
醇纤维
5 0 -7 0
等综合利用功能 。库容约 2 0 . 7 2 亿m , 电站装机容
量3 0 0 0 ( 5×6 0 0 ) MW。电站 挡河 大 坝 由左 岸 、 粘 土心 墙 堆 石 坝 组 成 为
( 1 ) 泄槽底板分缝宽度为 1 2 ~ 1 3 m, 4 —9 月高 温季节施工时浇筑块长度小于或等于 1 5 m, 1 0 月一
凝土分开浇筑 , 待 回填混凝土冷却到要求的温度后 , 再 浇筑体 形混 凝土 。
( 3 ) 3 m 厚 混 凝 土 部 位 在 面 层 布 置 有 02 5 @2 0 0钢筋 网 ; 1 m 厚混 凝 土部 位 在底 部 和 面层 各 布置 一层 2 5 @2 0 0钢筋 网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