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近代中国金融业发展概况

第六章  近代中国金融业发展概况
第六章  近代中国金融业发展概况

第六章中国金融业发展概况

金融是经济发展的心脏,银行则是其血液。经济越发达,金融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更加重要。中国金融业的发展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到当前已经获得了很大发展,在经济中的比重越来越高,成为当前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一个焦点。股市的变幻、国有银行的改革、人民币的升值压力……这些问题,都成为人们日常谈论最多的话题之一。下面我们就从历史演变中寻找规律,为当前金融业的发展改革提供经验借鉴。

金融,是现代经济运行的中心。它涵括了与物价有紧密联系的货币供给,银行与非银行的金融机构体系,短期资金拆借市场,证券市场,保险系统,及国际金融诸多方面存在,等等。具体发展过程,基本集中在货币与信用上,下面就围绕上述方面展开论述。

1、货币的发展

一般而言,按照标准化的思路,我们可以把货币发展分为五个阶段1:原始社会的多样化2,即物物交易、集中到一般等价物,如各种铸币、秦统一货币,形成影响很大的半两钱;明朝统一到白银,从而构成铜钱与白银并存的双本位制、到1935年统一到法币、建国后形成人民币,到现在甚至还出现了电子货币。每一个阶段,货币发展形式都跟当时经济、社会等背景密切联系在一起,体现当时社会经济发展需要。

具体到近代以来,中国货币制度的演化大致经过了如下几个时期:

1)晚清的货币制度

晚清的货币制度,简单而言,是一种“银钱双本位制”,即“凡一切行使,大抵数少则用钱,数多则用银”。具体而说,名称上全国都是使用如下几种货币:银两、银元、铜钱、纸币,但在实际操作中则相当复杂,全国各地没有一个统一的货币标准。各地制造的货币单位自能在规定的范围内流通,越出制造地区则需要按照一定比例进行兑换,否则无法使用。同时,能够制造货币的机构也没有统一,具体到中央、地方官府、外国在华金融机构、本国

1具体而言,货币的发展是围绕“多样化-一般等价物-金银-纸币-电子货币”的顺序演化的。从中国货币的演化看,大致上是按照“物物交易和贝币时期——刀币时期——半两五铢时期[这之前大多以重量为单位演进的]——年号通宝时期[之后大多以年号和把重量为名称改组为宝为名称]——纸币时期——电子货币”进行的。

传统金融机构、后来出现的本国金融机构,甚至个人、商店等都能够制造各种货币单位。如此复杂的局面极大地影响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的生活。为此,晚清政府也曾想统一货币制造,在1910年制定《币制则例》,力图统一货币,出现了一个统一的银本位的制度框架,但因为清政府在1911年就被推翻,自然无法实行。

2)北洋政府的币制改革

清政府被推翻之后,新成立的北洋政府也力图统一货币。1914年,公布了在《币制则例》的基础上改订的《国币条例》。1915年月,北洋政府币值委员会拟定了《修正国币条例草案》,主要增加铸金币的内容。同时,北洋政府也力图统一纸币的发行,1915年10月,北京政府公布《取缔币条例》,该条例共9条,明确规定了除中国银行和交通银行外,其他银行不得发行纸币,已发行的纸票限期回收。在此过程中,受到北洋政府中央权利衰落等因素影响,这些措施根本无法实行。自然,中国货币紊乱的局面不但没有得到根本改善,反而在各地军阀政府割据之下,呈现的更加混乱。

3)废两改元和法币政策

中国货币紊乱的情况,到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之后有了很大改善。首先在社会各界的推动下,到1933年实现了废两改元,即“(1933)兹定四月六日起,所有公私款项之收付与订立契约、票据及一切交易,须一律改用银币,不得再用银两。”其次,南京政府又在1935年统一了法币,实现了货币的一体化。币制改革吻合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促进了中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同时也为抗战之后调度全国经济力量铺垫了基础。当然,法币的统一,也为南京政府在长期战争中的通货膨胀政策打开了方便之门。1937年6月到1949年5月,在国民党政府的统治下,法币的通货膨胀达1400亿倍。“在1937年,100元法币可以购买2头牛,到了1945年可以购买2个鸡蛋,到了1946年可以购买六分之一块肥皂,1947年可以购买1个煤球,1948年则只能购买500分之一两的大米,到了1949年只能购买50亿分之一两的大米。”当然,除了物价的上涨外,政府政策的变化也成为人们币值萎缩的一个因素。假如战前你有一万元,就算很好了。但随着日本的入侵,日本和汪精卫在上海等地发行中储券,并规定中储券与法币的比价为一比二,结果万元就变成了五千元。抗战胜利之后,蒋政府又规定,中储券与法币的比值为二百比一,这样,手中的五千元就变为二十五元。到1948年发行金圆券之后,又规定金圆券与法币的比值为一与三百万,则你手中的二十五元就蜕化为不到一分的小数了。

4)金圆券和银元券:1948年,实行金圆券计划。刚开始,计划发行20亿,但受到军事等活动的开展,很快就突破了,“1948年8月至1949年6月,金圆券就发行了130万亿元,膨胀了65万倍。”如此趋势,加上政治、军事等失利,金圆券已经无法流通了。为此,国民党当局又在广州推出了一个银元券计划,即从1949年7月4日正式发行到1949年12月12日国民政府败退台湾,总共存在了5个多月的时间,构成了国民党在大陆金融的最后一搏。

2、信用机构的发展

典当是大致产生在南北朝时期,后来得到了迅速发展,并逐步演化成“典、当、质、押”几个不同组织形式,对中国古代社会经济产生了很大影响。账局在1736年产生,山西汾阳县商人王庭荣出资4万两在张家口设立祥发永账局,首倡该组织,其功能以对工商业者存、放资金为主,偶尔从事汇兑业务,票号成立后完全让给它。钱庄在1577年左右产生,刚开始基本以银钱兑换为业务,到乾隆年间开始发展到存放款活动,同时,在经济发展较好的地区还发行钱票,即庄票。票号大致在道光年间(1823年)产生,以汇兑为主,后来才发展到存放业。其最初是由颜料庄改组而成,即日升昌。当时因赢利颇多,其他一些庄号仿效而成。从事者多为山西商人,且集中在平遥、太谷、祁县三地。其组织为独资和合资,为无限责任。业务早期为商业汇兑,后来到太平天国运动后才为政府汇兑服务。此外,在中国广大的农村

等地区流传已久的合会形式的筹资工具还获得一定发展,各地受到自身因素的影响,组织和运用方式有所差别,但它们的实践却极大地丰富了中国传统金融体制的内容。

小资料

票号3产生的前提条件:雄厚的资本、广泛分布的商号经营点、安全(镖局难于承担日益增加的资金运送)。为何诞生于山西:广泛的分支机构、资金实力雄厚、信用卓著、地理位置优越、技术先进[例如,日升昌的票号,有一个“昌”字的水印;写银票的笔迹上也有暗号,某个字的拐弯可能内藏玄机,横与竖、撇和捺都有暗记;在银票的某个角落,扎一个针眼;老百姓是看不懂银票的,因为上面全是密码:“谨防假票冒取,勿忘细视书章”12个字,是12个月的代号,“堪笑世情薄,天道最公平,昧心图自利,阴谋害他人,善恶终有报,到头必分明”30个字,是一个月中30天的代号。“生客多察看,斟酌而后行”,其实是“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国宝流通”,其实是“万千百十”。这些密码过一段时间就要更换,外人无从破译。汇票只要一兑付,立即销毁。]。

二、近代金融的发展概况

近代中国金融的发展,主要集中在银行业方面,其他领域业务量很少,像证券、保险等机构的开设早期还以银行法为标准,且其业务远远比不上银行业内设立的相似部门的量,故在讲授上以银行为核心展开阐述,察看现代与传统领域中的变化,然后简单介绍证券、保险的情况。

1、近代金融业的发展

中国银行业产生在1897年,故我们在阐述上以此为界,并结合我们在序言中谈到的经济史分期标准,把近代金融的发展划分为如下几个阶段:1897年之前的外资与传统金融机构演化阶段、1897年至一战,中国初步形成“三角鼎立”时期、一战至1937年“三角鼎立”的分化、1937年以后为战时金融统制时期。

1] 1897年之前的金融

1)外资银行的侵入

外资银行进入中国以前,金融功能是由当时设立在中国的洋行来执行的。随着中国国门的打开,贸易量迅速上升,洋行综合性服务功能开始无法满足国外贸易的需要,在此情况下,外资银行开始侵入中国。具体而言,侵入原因有如下两点:第一,传统的洋行无法满足商业扩大的需要;第二,政治扩张的需要,以解决军事上延伸的后勤供给。在此条件下,外资银行开始涉足中国领土,充当了侵华的急先锋。“当时住在上海的,还只是为数很少的原有住宅占有权未被破坏的中国居民,……现在的香港街,当时排满了中国的土船坞,南京路则根本没有梦想到。……洋泾浜两岸只是旧城外的一片荒野。……当时外国医生还只有三名,律

3票号产生的原因,有着不同的说法:李自成遗金说、农业留成说、工商业发展不充分说、山西盐业说、

师们的脚步还没有踏上这块土地。……同孚洋行的一个堆栈,当时还经常用来作戏园,总会的场址,还没有从中国人手里买过来。……丽如银行是当时唯一的银行。”4侵入的过程:1845年英国的丽如银行开始进入中国,在香港、上海相继设立分行,揭开了西方金融业进入中国的序幕。随后至1864年,英国的麦加利、呵加刺、汇隆、有利等八家银行,以及法国的法兰西银行也在中国设立分行。这些银行的进入,受到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棉花投机”风潮的影响,先后有五家银行倒闭。1864年开始发生变化,改变了以前只在中国设立分行的现状,开始设立总行以扩大实力,其中典型者为汇丰银行。随后到1897年,除英国外,其他西方国家也开始在中国设立银行,到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逐步形成了六大银行,即汇丰银行、德华银行、华俄道胜银行、横滨正金银行、法兰西银行、美国花旗银行共同控制中国金融的局面。

2)票号、钱庄的演化

外资新式金融机构的入侵,给中国传统金融机构带来了很大影响:一些逐步纳入到外资金融机构的轨道、一些依靠政府业务而陷入到守旧之中。

票号

早期受到清朝法制的限制,基本为商业流通服务,避免携带大量的白银,维护了交易的安全。太平天国运动后,开始充当清朝京饷、协饷运送的中介,事业有了辉煌的发展,但过度依赖政府,也为自身的衰弱铺垫了基础。

钱庄

早期的资金主要来自自身的积累,数量少,仅仅充当国内贸易的中介;对国内工农业的支持很少。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初以后,开始接受外国在华银行的资金,充当了国内外贸易的中介。此时,中国钱庄产生了一次大的整合。原先依靠传统贸易路线中发展的钱庄等传统金融组织,开始随着外国侵入,开设租界等而发生了一次分化:处于中外贸易口岸城市和进出口商品集散地的钱庄有了很大的发展,并且他们还逐渐向租界集中,呈现出了单向繁荣的景象,而依靠传统城市的钱庄依旧停留在固有的发展轨迹上,逐步陷入倒闭、整合的境地。如此整合,钱庄的功能也在与外资金融机构的接触中发生了关键性的转化,到七十年代之后,开始成为刚刚形成的沿海与内地的贸易交往圈的金融纽带,承担了为商业融通资金的重任,也自然受到了外国金融势力的控制,为其在洋货的推销、土特产品的收购中提供中介服务,成为外国金融势力在内地延伸的媒介。(以首个留学生容闳为例加以说明)当然,钱庄过度依赖外国在华金融机构,也给自身的发展带来了重大的影响:一方面依靠来自外国银行的资金融通,增加了自身资力,使他们能够依靠微薄的资金承担起内地与沿海贸易圈的巨大资金链;另一方面过度地依靠外资的融通,也使钱庄受制于外人的掌握,深受各种金融风潮的危害。针对这种现象,时论曾点出:“银行收款太紧则钱庄掉转不灵;钱庄掉转不灵则富商大贾之存银于钱庄者,纷提存款,则银根愈紧;银根愈紧则各钱庄不能贷款于各行号,各行号无以贷款则不能不停办货物;停办货物则附近各省农工之依赖于上海者几百万人,无所得食矣。”5其中比较典型的有如下三次:

一是1883年的金融风潮。一方面像胡光墉这样的传统商人企图依靠自身资力和钱庄银号的资金,跟洋商展开国内产品价格的控制权;另一方面广大钱庄银号经营者则借助外资银行的资金,从事股票投机,由此导致股市上涨。据1882年6月10《申报》的记载“平泉铜矿:200-205两,面额105两;自来水:32.5镑,面额20镑;开平煤矿:237.5两,面额105两;济和保险:72两,面额50两;招商局:250两,面额100两;织布局:112.5-115两,面额50两;长乐铜矿:160两,面额50两;电灯:145两,面额100两;纸作:125两,

4North China Daily News。

5《新闻报》,1900年6月27日;转引自张国辉:《晚清钱庄和票号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

面额100两;仁和保险:220两,面额100两;牛乳:160两,面额100两。”

二是1897年的贴票风潮。贴票风潮发生于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的上海。那时,因贩卖鸦片能获巨利,市面需要大量的现款,为此,各钱庄争相以重利吸收资金,放贷给商人,从中牟取暴利。当时潮州帮中有个郑姓商人开设的协和钱庄,首创贴票的方法,以高利吸收存款:用90余元现金存入者,钱庄开给一张远期庄票,到期后即可凭借庄票兑换100元现金。此法一开,因吸收现金容易,许多钱庄便纷纷经营此类业务。后来,很多投机分子也大量仿照,假设钱庄,不断抬高利率以骗取存款。最初,此类存款的贴息不过二三分,后来竟抬到五六分。此时参与此种业务的钱庄越来越多,开出的空白贴票数大约达到200万元。开始之初,因数量较少,利率较低,钱庄尚能借助以此补彼、借东补西等方法加以应付。随着贴票数量不断增多,利息大量上升,到十一月,许多从事贴票的钱庄无法按时兑现,不利的信息迅速传开,参与存款者纷纷要求提现,引起此类钱庄大量倒闭,进一步加剧市面银根的紧张。刚好,年底已到,需款紧张,更加剧原本就已收缩的银根,使参与贴票的钱庄无法获得资金的支持,引发了它们更大范围的倒闭或清业。此次贴票风潮的发生,给当时社会经济带来很大的影响。一方面此次参与贴票的钱庄虽然大多为非汇划钱庄,在风潮中几乎遭遇了全部倾覆,但因由此引起的市面银根紧张,也给汇划钱庄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另一方面参与此次存款活动的客户大多是一些小额存款户,如女佣、有钱家的妇女等,他们受害最多,很多血本无归。通过此次风潮的影响,为以后新式银行开展存款活动提供了一定社会基础。

三是橡皮股票风潮。宣统二年(1910年),在上海又发生了一次橡皮股票风潮。此次风潮跟以前的历次风潮存在明显的不同,这次是一些依赖外国银行势力的外国在华的各色骗子发起的一个明目张胆的骗钱活动。此次风潮的发生需上溯到光绪二十九年,当时在上海成立了一家由英国人麦边组织的蓝格志拓植公司,招牌挂了五六年,没有从事任何业务。后来,受到国际汽车行业的发展,橡胶需求量迅速增加,引发伦敦市场橡胶价格迅速上涨,该消息传到国内,麦边乘机展开招摇撞骗。他找人在报刊上发表文章,宣传橡胶在建设上的重要地位和未来的辉煌前景。然后,又在报刊等媒体上为蓝格志公司大做广告,描绘该公司美好经营和拥有广阔发展的情况。中国人民受其蒙蔽,竞相购买股票,而他们却乘机大肆招股,暗中掀抬价格,一时间该公司的股票价格上涨了十六到二十倍。其他外国商人看到经办“橡胶公司”能空手获取巨利,便纷纷仿效,设立橡胶种植公司;同时,为了骗取中国人民的信任,他们勾结外国金融机构,承做他们的股票押款。在此背景下,上海官、商和各界人士不但用自身的资金购买股票,还纷纷向钱庄等金融机构借入款项,钱庄本身也参与到购买股票的行列之中。到宣统二年(1910年)3月,蓝格志拓植公司的股票价格已经上涨到票面价格的二十七八倍,其他公司也一般上涨了五六倍。这样,空手经营这些公司的外国骗子们看到股票已经没有多大上涨幅度的余地,便乘机把自己手中的股票抛出,携带巨款潜逃。与那些骗子相勾结的外国金融机构也在他们不断潜逃之际,宣布停止接受押款,追回以前承做的押款。与此相关的橡胶股票价格便一落千丈,瞬间变成一堆废纸,导致大量与此相关钱庄的倒闭。到六月,“英租界天津路正元、谦馀二钱庄,15日因周转不灵,停止进出,26日兆康庄继之。上海道台蔡观察闻耗后,立饬公共公廨派差协探,将该三庄帐据及正元正副经理何兆政、陆葆润带至捕房。昨解公堂研讯。何洪正元庄系邱石翰、邱竹云、陈逸卿三人合股开设,所欠之款,实系被人拖累……又闻森源庄亦于26日受其影响,暂行收帐。17日元丰庄继之,18日会大、协大、晋大三庄又继之。市面紧急,恐慌殊甚。”6这种状况震动了全局,不但引起钱庄大量倒闭或歇业,中国人民受骗几千万两银子,而且许多外国商人也受到了种种的损失。于是,他们向中国施加压力,为此,上海官方向外国金融机构苛刻借几百万两,以及向大清银行调款100万两加以维持的条件下,局面才有所缓解。但随着每年交付庚子赔款的来临,清政府在此事件上的处理不力和外国金融机构落井下石行为,前期的风波在源丰润倒闭

后进一步加剧,并引发义善源票号的垮台,使此次风潮达到了顶峰。这次风潮给中国社会经济带来多层影响:一是上海的整个钱庄业受到了巨大的打击,全行业处于前所未有的动荡之中,到次年,全市只剩下钱庄30余家,比上年减少了十之五六;二是中国人民的资财受骗达到几千万元之巨,延缓了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三通过此次风潮,清政府为缓和局面而向国外借款所丧失的江苏盐厘等权利,更进一步使中国社会陷入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综观上述三次风潮,大致反映出近代以来中国金融危机的产生是由以下三种因素引起的:一、资本市场超前发展;二、人们盲目投资过度;三、外国金融机构操纵而引发整个金融系统支付危机、导致金融秩序崩溃。危机发生后,缺乏应有的管理,危机所造成的震荡完全靠市场自身的力量来纠正,清政府没有意识到、也没有能力进行积极干预。虽然清政府也曾采取一些补救措施,但基本上是在外国金融机构和国外侵略势力的压迫下作出的非意愿行动。这不但无益于危机的解决,反而促进了国外金融势力对中国金融业、金融市场的控制,使中国金融危机的发生成为他们敛财的机会。

2)1897-1912年间的金融业

1)中国现代金融业产生

银行产生原因:

关于银行产生的原因,有着不同的理解,但就我的观点来看,主要有如下三点因素构成的:一、外资银行的巨额回报是中国银行业产生的首要动力;二、兴办军、民企业的资金短缺是银行业产生的导火线;三、财政危机是银行业产生的催化剂。

与国外银行产生原因作比较:降低交易成本、降低利息、适应大工业发展的需要。

2)二足称雄、三足鼎立局面初步形成

二足:外资在华银行与钱庄等传统金融机构。此时,外资银行占有外汇和与外国有关的业务;而钱庄等占有内汇,这样他们就控制了我们前面讲到的沿海与内地的贸易网,基本上把当时能有盈利的空间都控制了。

中国本国银行自1897年产生之后,到1911年,大约有30家,而存活下来的才十几家。当时,他们一方面把国外先进的东西吸收进来,如通商银行采用了“汇丰模式”,设立了华账房、洋账房,以处理银行业务。即走上现代化之路;另一方面受到业务限制,除依靠政府的支持,他们还推行“钱庄化”的策略,即本土化:一是接受来自钱庄等传统金融机构的资金、人才、技术等支持;二是把自己的资金转放于钱庄、洋行,以收取同业存款的收益;并以此为前提,跟企业等拉上关系(因为企业等按照习惯不愿接受抵押贷款,只从事信用放款),还以此为条件借用钱业公所,进行票据处理。另外还跟钱庄联系上互相领用钞券的制度,以此扩大银行的信誉,达到了双赢的目的。银行如此做法,实质上是银行的“本土化”方针。

3] 1912-1937年金融业的发展

A、外资银行的发展(英-日-美)

年《全国银行年鉴》、吴承禧《中国的银行》一书“附录二”;朱荫贵的《抗战爆发前的外国在华银行—以南京国民政府事情为中心》(《中国经济史研究》,2004年第4期)等资料统一结果。其中总为外国在中国设立的总行,分为外国在中国设立的分行。此表不包含外国在中国设立的中外合资银行。注:*日本的银行在1914-1927年之间的数量包含到了1930年,而1927-1936年之间则为1930-1936年的数量。

B、传统金融机构的兴衰

票号的衰落:过度依赖清政府,失去向新式金融机构靠拢的机会(李宏龄力主合组银行;1916年蔚泰丰改组银行)。从同治元年(1862年)到光绪十九年(1893)间,经由山西票号汇兑的京饷达到了5864.3万两。如下表:

资料来源:《山西票号史料》(增订本),山西经济出版社2002年,第132-133页资料整理。

除了汇兑京饷,山西票号还汇兑协饷、铜本银、洋务运动经费等政府资金。由此给票号带来了业务上的繁荣,但同时也给票号埋下了危机。因过度依赖清政府和经营款项的丰厚,票号失去了改革的机遇,而没有把自己的优势转到新式经营的领域中,丧失了发展的最佳时机。同时,票号占据优势的汇兑业务也不断遭遇外国在华银行、本国银行强有力的竞争,优势业务逐步萎缩。结果,在内外因素的影响下,到清王朝的覆没后,票号遭致了致命的打击,根基动摇。全国性的票号原有26家,1913年只剩下18家,以后又陆续停闭14家。原先拥有重要地位的票号,至此基本被现实所淘汰。

当然,这一时期,票号内部并不是仅仅停留在以前的经营业务上,而没有发生任何变化。当时行业内部就曾为加入银行的事,发生过激烈争论,但最终没有达成一致意见。清政府也曾在设立银行之时多次邀请票号加入,但都遭到票号的拒绝。终清一代,票号也没有改为银行,后来到1916年才有一家蔚丰厚票庄改组为蔚丰商业银行。

钱庄的发展:依赖外国金融机构的拆资-金融风潮-钱业公会-来自国内银行的资金支持。

钱庄的衰落:第一,1932年票据交换所成立。钱业汇划总会“在昔银行业票据交换所未成立之时,为中国金融机关唯一之票据交换所,所以华商银行票据,也曾委托钱庄代为交换。于是为支付之便利起见,银行又不得不存放一部分现款于代理钱庄……”“……钱业票据交换,集中于汇划总会,即五十五家汇划庄又称入园钱庄者之所组织之公共机关也,每会员庄以五万元之准备金,存入汇划总会,成立钱业准备库以便同业收解之用。设某日甲庄收入乙庄之票据,共计金额为2735元,甲庄派人将票据送至乙庄,乙庄即以2500元之钱库公单,付于甲庄,其不及五百元之零数,则须与次日收入票据合计清算,乙庄收入甲庄票据,亦取同样手续,每日午后六时起各庄均持本日所收之公单赴汇划总会扎帐,收入多于付出者,谓之多单,付出超过收入者,谓之缺单,最后收解,或由缺单庄以现款付交多单庄,或由缺单庄向多单庄预先拆进,均无不可,未入园钱庄对于同业之收解,则由入园钱庄代理。”票据交换所成立后,“钱庄多向交换银行开立帐户,以便委托交换银行,代理收付与银行业发生之帐项。”同时,交换手续也发生相应的变化,“交换银行收入汇划庄之票据,均由交换所派人送至付款庄,换取银行联合准备委员会之拨款单,收款庄以拨款单存入钱业准备库,钱库将各庄存入之拨款单送至中交联合办事处,中交以七与三之比开出钱库支单,送交钱库而收付藏。”第二,废两改元和法币改革。“钱业之所以主张用银的原因,是为贪存放一毫二丝五的

利益。因钱庄向例,存银有息,存洋无息,譬如以洋万元去存,按当日洋厘折成银两数,如当日洋厘为七三四一二五,则应合银七千三百四十一两二钱五分,但钱庄要把一二五抹去核算,只记入七千三百四十两。至提取当日的洋厘核算,并不减去一二五。譬如提取日的洋厘仍为七三四一二五,则按七三四一二五核算,原存七千三百四十两(系一万元),只能提出九千九百九十八元零,一出一入,钱业即获得一两元的好处。如果交情稍浅,还不照一二五计算,甚至照二五(二毫五丝)核算,那就折耗更大。”第三,银行法的出台。钱庄也要按照银行法的规定确定最低的资金,接受来自政府的监督等。

C、本国银行业的独占鳌头

第一、银行业的两次变化

(1)中国、交通银行的商业化[即国有银行的商业化]。股权上的变化:国有股减少,商股增加。“中国银行商股的比重1915年为资本总额的17.01%,1917年为59.29%,1921年为72.64%,1922年为88.87%,1923年后达到97.47%。官股总额从1915年的1128万元减少到1923年的5万元,绝大部分官股过户为商股。商股总额则从1915年的231万余元增加为1923年的1971万元”。制度上的变化:新旧则例之争(银行总裁的任命权的变化、任期的变化)(2)1927年以后出现商业银行官办化(中国、交通、国货、通商、四明、中国实业、新华信托等)。

第二,其他银行业也获得了很大发展。

(1)银行集团的出现。如北四行与南三行(金城银行(周作民)大陆银行(谈荔孙)中南银行(胡笔江、黄奕住)盐业银行(吴鼎昌)][上海银行(陈光甫)浙江实业银行(李铭)浙江兴业银行(徐寄倾)];江浙财阀。同时,大量商业银行的诞生。在上述基础上形成了全国性银行集团,按照黄逸峰等人的说法,形成了以若干大银行为中心财阀集团,如三大财团系统表。

三大财团系统表(1926年)7

中国银行

华政府系交通银行

新华信托储蓄银行

北金城银行

北四行大陆银行

财中南银行

盐业银行

团直鲁系边业银行

东莱银行

江浙江兴业银行

南三行上海商业储蓄银行

浙浙江实业银行

财宁波系中国通商银行

四明商业储蓄银行

团安徽系中国实业银行

中孚银行

,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134-135页,有所改动所

团国民商业储蓄银行

福建系中兴银行

(2)出现资本积累

在此趋势下,中国银行出现资本积累的趋势,如下表:

集刊》,第二集。转引自黄逸峰、姜铎、唐传泗、徐鼎新:《旧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江苏古籍出版社1990年,第437页。

D、金融机构的同业关系

在介绍完银行业等的发展演化后,我们简单介绍一下中国金融机构的几个关系。

华资银行内部的关系:

1、以中国、交通银行为核心。(帮助建立,如新华商业储蓄银行、领取中交的钞票、互相参股和人事合作、协助同业度过难关,如对新华商业储蓄银行,上海商业储蓄银行,天津中国实业银行等资金援助以度挤兑风潮;加大同业放款,如下表:

2、南三行、北四行为主的重要商业银行的协作关系

3、同业组织(各地的银行工会、全国银行工会)

中外银行的关系

1、矛盾的一面:互相争夺(如上海银行与麦加利银行对国外汇兑的竞争达到白热化,彼此互不接受对方的外汇合同)。

2、合作的一面:互相拆款(浙江兴业银行对外行的拆款:“计拆与正金元5万两,期1月,息8两;计拆与华比元5万两,以二星期为期,息7两5钱;计拆与汇丰元10万两,期1月,息8两;计又代汉行拆汇丰元10万两,期限、利息相同;拆与荷兰元5万两,系活期,3日前通知,息8两;计又代汉行拆台湾元5万两,期2月,息8两2钱4分。计以上均拆票。”浙兴档:董事会议录,1918年2月9日。);互相支持:对外国银行的援助(如五卅运动其间,四明银

行等对外资银行的支持),外国银行对中国银行的援助(如1916年,外资银行对中国银行的支持)。

银行与钱庄的关系

1、外资银行与钱庄的关系:拆款与拆台(提供巨额的资金与造成金融危机)

2、中国银行与钱庄的关系:竞争与合作[早期银行钱庄化与后期钱庄银行化]

E、三角鼎立的金融格局

4] 1937-1949年金融业的衰竭

商业银行由稳定经营向投机转化[库存、买卖外汇]

官僚银行一统天下[四行二局一库]:南京政府建立之后,通过商业银行国有化,逐步形成了一个掌控中国金融的网络。“四行两局目前统制全国金融,而且有生杀予夺之权。膨胀由他们;收缩亦由他们。收购土产,票据承兑,大小放款,抬高或压平金价,收购农作物,供给外汇这许多工作,不论大大小小,都由四行两局包办。”8

外资银行等由日垄断向美转化

2、近代金融业与中国经济发展

A、对高利贷9的冲击[对民间融资的看法——以低利率、规范的资金操作逐步使民间融资方式向现代正规金融过渡]

小资料

国外对高利贷的看法:早在古巴比伦时代,在汉穆拉比法典里就有对高利贷的记载,对借贷的利率有着最高的限制。“以白银作标准的借贷,利率不得高于20%,以谷物作标准的借贷不得高于33.3%。”[[英]乔纳森·巴伦·巴斯金、保罗·J·肖米兰蒂:《公司财政史》,中国经济出版社2002年,第336页。];基督教的申命记规定“你借给你兄弟的,或是钱财,或是粮食,无论什么可生利的物,都不可取利。借给外邦人可以取利,只是借给你兄弟不可取利”;伊斯兰教:信徒采用术达拉巴,即投资者与业主之间的一种简单而又灵活透明的合伙经营形式;或者木斯巴拉卡,一种按投资比例分配利润的合伙方式;犹太人则是高利贷者。古代中国政府对于高利贷也有着严格的规定,自汉唐至明清,大致上都制定了借贷利率的最高上限(二到六分以内)、利息总量不超过本金、不能复利计息等【刘秋根:《中国封建社会利率管制政策》,《漆侠先生纪念文集》】。近代以来,中国高利贷则有了很大发展,其表现形式主要如下几种:加大利(即复利)、先扣利、多算日期、粮钱互折、粮食与粮食及其他实

8“商情一周”,《大公报》,民国三十六年一月十三日。

9对高利贷的看法,到目前为止仍然没有取得一致。按照马克思在资本论里的说法是“可以把古老形式的生息资本叫做高利贷资本”;显然泛泛而谈。一般情况下,高利贷是看作一种剥削现象,利息不但占据了所

物的互折[参见李金铮:《内生与延续:近代中国乡村高利贷习俗的重新解读》《学海》(南京),2005.5。]

(一)商行强有力的融投资功能对高利贷行为的排挤。农村借贷利率,很多是在四分以上,“1-2分 9.4%,2-3分 36.2%,3-4分 30.3%,4-5分 11.2%,5分以上 12.9%,合计为100.00%”。

(二)传统与现代的冲击──双轨式的融投模式。信用与抵押并行,信用方式仍占有很大优势。如1921年全国37家华资银行放款方式的统计,信用放款总额为106870千元,抵押放款总额则为89776千元,两者之比1.19:1。

(三)商业银行冲击有限性的因素分析。一是传统习惯的约束,如商人借款一般是不接受抵押的,那样会影响商人的地位和信誉;二是政府的赤字及其信誉的低下,使他无法在外债市场上获得支持,只能依靠内债和银行的垫款,这样,政府的需求自然挤出了民间的资金,抬高了资金借贷利率;三是受到国外在华银行、传统金融机构的竞争,迫使银行业只能抬高存款利息和其他优惠条件以此吸引来自社会大众的余资。

B、对传统习俗的冲击

(一)传统习俗约束性偏好

(二)商业银行盈利观的制度性冲击

(三)容纳传统与现代的盈利观

C、对工农各业的融资

(一)商业银行的工商业融资效应。经营上的三次转变。银行与工商关系:1927年之前是平行关系、之后是财政合一。

(二)商业银行等新式金融机构对农村放款绩效

D、对家庭个人借贷的影响

降低了借贷成本、增加了借贷渠道。

3、其他金融机构的发展

保险业:外资、民族;证券业:外资与民族。

三、建国以来的金融业

金融业的发展阶段:1952年公私合营;1978年前中国人民银行附属财政部,成为计划的出纳,其他国有银行关关停停;1978年以后形成四大国有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构成的完整的银行体系;90年后,政府又把政策性与商业性业务分离,设立了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1995年,《商业银行法》公布,标志银行业采用分业经营。

人民汇率制变迁:建国初采用基本稳定制到钉住汇率制;改革开放初到1994年实行双重汇率制;之后实行以市场机制为基础的人民币汇率制度。[与旧中国汇率制作一比较:1935

年采用汇丰银行为核心的汇率挂牌——之后实行汇丰、日本横滨正金银行、中央银行联合挂牌——到中央银行独家挂牌]

思考题:

1、从近代中国民营银行的崛起看当今民营银行的争论及其出路

2、从历史上银行业的两次转化看当今国有银行的改革思路

3、人民币汇率波动与历史上汇率演进趋势

4、从历史上外资金融机构的演化看中国金融业的发展路径选择

5、简要谈谈近代中国的三次著名的金融风潮

6、扼要分析票号衰落的因素

进一步阅读物:

1、洪葭管:《中国金融史》,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3年

2、黄鉴晖:《中国银行业发展史》,山西经济出版社1994年

3、郑振龙等编著:《中国证券发展简史》,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年

4、叶世昌、潘连贵:《中国古近代金融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

5、《中国金融通史》(第二、三卷),中国金融出版社2003年

6、杜恂诚:《民族资本主义与旧中国1840-1937》,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1年

7、汪敬虞主编:《中国近代经济史,1894-1927》,人民出版社2000年

8、姚遂:《中国金融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

9、兰日旭:《中国金融现代化之路》,商务印书馆2005年

金融行业规划书五篇

金融行业规划书范文【五篇】 导语:工作计划是一个团队未来工作的导航,以下是整理的金融行业规划书范文【五篇】,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金融个人工作计划(一) 金融分析协会以“培养大学生兴趣爱好,普及现代金融知识,营造校园理财文化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为宗旨;以“善用金融,理财有道”为口号。本协会应以团结进取,求实创新.与时俱进的精神,努力提高会员的综合素质,逐步扩大规模和影响,让会员在这里学到知识,扩展视野为目标开展各项活动;普及金融理财知识,通过学习和交流,既能提高会员的综合能力,又能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协会加强基础训练,培养和提高会员的多种能力,参加携手“求知,求实,求友,求进”;立足于校内,走向校外,共同营造一个大学生的第二课堂。 学习方面 一.《课堂齐齐学》 方式:通过指导老师与协会成员在课外时间,开展以课堂形式的交流与讨论。时间:每月一次以上。地点:学校多媒体教室 二:《专家讲座》 方式:邀请校外金融方面专家与协会成员们进行对当前金融形势的交流与讲解。时间:每一个学期至少一次以上。地点:学校多媒体教室。 三:《视频讲座》 方式:播放有关金融方面的视频,令大家更加了解当今的世界金融实情。时间:每个月一次以上地点:学校多媒体教室

四:《证书齐齐考》 方式:邀请老师或者已经考过金融方面证书的同学与协会会员们一齐交流心得,讲解内容。时间:待定 活动方面 “##杯”校园模拟炒股大赛 一.活动时间:待定 二.活动地点:广东文理职业学院 三.主办单位:由校社团联合会主办、金融分析协会承办 四.参赛单位和个人:待定。 五.活动目的:弘扬理财文化,丰富大学生课余文化生活及培养大学生自主模拟理财能力,引导理性消费。 六.赞助单位:联系支持该活动的单位,以该单位冠名“xx杯” 七.报名须知:有一定金融基础知识,对金融行业有较高的兴趣等 八.活动大体进行时间,现场具体安排待定。

未来中国金融行业创新发展趋势

未来中国金融行业创新发展趋势 2016年以来,以P2P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受到了比较严格的监管,在资本市场的表现也不如前一段时间火热,越来越多的互联网平台开始换上科技金融(Fintech)的外衣,希望借此绕开严苛的监管条件。然而,无论如何装扮,都无疑希望套上金融业务的光环,尤其是要注意的是,在一轮又一轮的热词概念炒作的背后,监管套利的风险不可忽视。但什么是Fintech,什么是Fintech企业,在概念上还存在一些分歧,而导致分歧的主要原因是对金融与科技的本质认识有所偏差。可喜的是日前央行强调要划清互联网金融和Fintech的界限,指出Fintech企业要与持牌机构合作才能从事金融业务,明确了“技术是技术,金融是金融”,为进一步规范和监管奠定了基础。同时,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金融行业未来创新发展的趋势,是寻求金融与科技的结合,在新科技与专业性中寻求平衡与发展。 从技术提供者到金融行业的创新者 在新技术运用与金融专业的结合过程中,“互联网金融”概念在国内风光无限,而“金融科技”则是国外较为普遍的提法。显然,金融科技的范畴远远超过了互联网技术,还包括智能机器人、VR、生物验证技术等新科技的方方面面。同时“金融科技”概念强调在金融体系中更积极地更多地融入现代科技元素,提倡利用大数据、区块链等互联网创新技术进行风险控制和平台管理。 单纯从字面上看,金融科技(Fintech)可以理解为金融服务和科技的结合,而所谓的金融科技企业的本质,则更应该体现为面向金融机构提供金融服务的系统开发和技术提供者。金融科技(Fintech)并不是一个从天而降,从金融行业外部突然冒出来的特殊领域,追根溯源,可以说是过去数十年金融机构不断进行大规模IT投资而催生领域。 从美国专业杂志American Banker近年来公布的Fintech企业情况可以看到一个明显的变化趋势就是,该类企业逐渐从金融行业的技术提供者变身为金融服务的提供者。早期的Fintech企业主要是指向金融机构提供具有更强金融专业功能的,更高安全度和信赖程度的IT系统供应商。然而,最近越来越多的Fintech企业更加倾向于向用户直接提供金融服务。服务的领域覆盖了家庭账单管理、会计软件、贷款、结算等诸多方面。以前站在金融科技前沿的这些IT企业,悄然变身为金融领域的创新者(或称为搅局者),以至于到目前来看,在人们的视野中形成一种错觉,就是认为“Fintech企业”就等于从事金融服务的企业。 追求新技术与金融专业性的平衡发展 从曾经集中于系统的研发,为金融行业提供金融技术支持,到现在开始面向用户直接提供金融服务,反映出现代金融的发展趋势的特征是在IT技术与金融专业性之间寻求平衡。 以银行业为例,全国性结算系统的开发和运营,自动取款机(A TM)的普及,以及近年来的网络银行,智能手机应用软件等等的发展,无论是从消费者的角度,还是从金融服务提供方的角度,都要求金融行业不断导入新技术新知识,更新金融行业服务的形态和内容。比如,一方面,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消费者对信息的“检索”能力大大增强,而智能手机的

2020中国汽车金融报告

洞见 罗兰贝格 09.2020 上海 / 中国 罗兰贝格2020中国汽车金融报告

2019年,中国乘用车新车销量延续了下滑势头,较上年继续下降近10%。随着中国汽车行业进入发展成熟的“新常态”时期,汽车金融市场的整体增速也开始减缓。与此同时,各种背景的公司继续涌入汽车金融市场,现有行业玩家也不断投入,加剧的竞争压缩了行业整体利润空间。日益严格的监管引领行业走上规范化的道路,但也给部分玩家带来经营压力,提出转型要求。 进入2020年,疫情成为各行各业讨论的关键词。汽车金融行业也受到巨大冲击,行业亟待反弹。在这样的背景下,汽车金融企业需要对自我进行审视,重整旗鼓,摆脱粗放的经营模式,塑造可持续的发展竞争力。 尽管困难重重,前市并不悲观,许多积极的市场变化驱动着行业前进。细分场景逐步明确,待拓空间逐渐明朗。拨云见日,我们看到汽车金融市场孕育着许多新的机遇。 汽车本身的变革将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推动汽车金融的发展和变化。在汽车新四化的浪潮下,新能源和移动出行都催生出了区别于传统的金融需求,对乘用车金融的模式和渠道都将带来深远的影响。在这过程中,汽车金融企业迎来梳理业务、自我塑造的窗口。 与此同时,我们也发现,二手车销量及其对应的金融市场仍在快速成长,行业基础和规范的建立是大势所趋。从事二手车金融的企业迎难而上,继续努力创造市场秩序,随着数据体系的完善,突破业务瓶颈指日可待。 在本报告中,我们首次覆盖了商用车金融市场,对市场趋势、竞争格局和模式演变进行了总结。商用车新车金融是一个规模近3,000亿元的大市场,具备较高专业性,尤其在渠道开拓 和风险管理等方面具有其独特鲜明的发展特点。此外,商用车在用车环节占据了更大的全生命周期价值,为相关金融服务提供了巨大的想象空间,正待不断进取的企业进行开拓。面对各细分市场的机会,树立独特优势对于汽车金融企业来前言 面图片: S e r g e y N i v e n s - F o t o l i a 力创造条件。用车环节金融和出行金融服务也将成为汽车金融企业商业模式拓展的必争之地。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我们倡导开放合作、共同创新的发展主旋律。 本报告是罗兰贝格自2014年发布《中国汽车金融报告》以来的第六期。罗兰贝格持续观察汽车金融市场的变化趋势,并基于行业洞察提供相应的分析及预测,谨以此报告抛砖引玉,在这机遇和挑战碰撞的市场环境中,为行业相关人士提供思考,共同推进中国汽车金融行业的蓬勃发展。

武汉市金融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武汉市金融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武汉市金融工作局 二〇一六年

目录 一、武汉市金融业发展现状 (3) (一)“十二五”时期武汉市金融业发展回顾 (3) (二)武汉市金融业发展面临的机遇 (6) (三)武汉市金融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7)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8) (一)指导思想 (8) (二)基本原则 (8) (三)总体目标 (9) (四)具体目标 (10) 三、主要任务 (11) (一)深化改革,构建高效的金融运行机制 (11) (二)促进融合,打造现代科技金融服务体系 (13) (三)夯实基础,提升金融机构的集聚度 (15) (四)鼓励创新,完善区域性资本市场 (16) (五)积极探索,推进保险示范区建设 (18) (六)兼收并蓄,培育金融新业态 (19) (七)立足实际,推动金融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22) (八)合理布局,优化金融业空间结构 (23) (九)多管齐下,营造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 (25) (十)强化监管,维护金融稳定 (26) 四、保障措施 (27) (一)健全机制,强化金融工作组织领导 (27) (二)创新体制,助力金融人才资源聚集 (27) (三)互利共赢,加强区域金融协同发展 (28) (四)互联互通,强化金融集聚设施支撑 (29)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为加快武汉市金融业在“十三五”时期持续健康发展,推进武汉区域金融中心建设,促进金融业更好地服务于武汉市经济社会发展,根据中办、国办《关于在部分区域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的总体方案》,国家九部委《武汉市城市圈科技金融改革专项方案》,《湖北省金融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武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和《武汉区域金融中心建设总体规划(2014—2030年)》等文件精神,特制定本规划。 一、武汉市金融业发展现状 (一)“十二五”时期武汉市金融业发展回顾 “十二五”时期,武汉金融业经受了国内外经济波动的考验,金融改革深入推进,金融机构整体实力显著增强,金融市场稳步发展,金融监管水平不断提升,在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1、区域金融中心地位更加巩固。2015年,武汉市金融业增加值837.49亿元,同比增长19.71%,占第三产业比重达15.05%;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19393.16亿元,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17135.31亿元,各项总量指标均超过“十二五”规划目标。自CFCI(中国金融中心指数)2008年首次发布以来,武汉金融中心综合竞争力排名稳中有升,

2016年中国互联网金融行业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数据统计)

2016年中国互联网金融行业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随着互联网金融行业竞争的不断加剧,大型互联网及金融机构间并购整合与资本运作日趋频繁,国内优秀的互联网及金融企业愈来愈重视对行业市场的研究,特别是对当前市场环境和发展趋势变化的深入研究,以期提前占领市场,取得先发优势。随着时间的推移,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仍处于加速状态,行业内的洗牌和扩张也呈现双极递增趋势,其中尤以P2P和股权众筹为最。 (1)互联网金融概述 1.1互联网金融的定义 互联网金融,是一种利用通信网络和技术开展金融活动的模式。广义上一切金融活动在互联网的应用都可以称为互联网金融。 本报告分析的互联网金融主要包括三种类型:一是银行利用互联网技术来延展支付业务类型;二是第三方支付和基于第三方支付衍生出的网络金融平台;三是网络借贷。 图表互联网金融三种类型 1.2互联网金融三大核心要素 互联网金融模式有三个核心部分:支付方式、信息处理和资源配置。

图表互联网金融三大核心要素 (2)互联网金融行业投资效益分析 2015Q3中国第三方互联网支付交易规模达到30747.9亿元,同比增长52.6%,环比增长9.3%。第三季度,航旅、网游等传统行业增速较稳,基金申购增速放缓,第三季度交易规模环比增速有所放缓,第三方互联网支付总体交易规模达到3.0万亿;加上第三季度电商行业进入淡季,网购、电商B2B交易规模增速偏低,导致第三方互联网支付交易规模增速有所下降,环比增长9.3%。

图表2014-2015年中国第三方互联网支付交易规模 (3)互联网金融行业发展机遇与挑战 3.1中小微企业融资市场机会分析 据统计,目前,我国互联网金融行业中小企业数量居前的六个省市分别是广东、浙江、江苏、上海、山东和北京,各省市占比情况如下图所示: 图表中国互联网金融中小企业分布情况 3.2互联网金融当前存在的挑战

汽车金融市场调研报告

汽车金融市场调研报告 汽车金融市场调研报告如何写呢?具体有那方面的内容呢?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汽车金融市场调研报告发范文,欢迎大家阅读与借鉴,希望能够给你带来帮助。 汽车金融市场调研报告随着世界的发展,汽车行业已成为世界一大经济支柱产业,汽车行业的发展主导了世界工业的前行。正值建国六十周年暨东风汽车公司建厂四十周年之际,结合现有的专业需求和未来的就业前景计划,我们参加了中国地质大学大学生暑假社会实践,赴湖北xx市东风专用汽车有限公司进行调研。 东风汽车公司始建于1969年,是中国汽车行业三大集团之一。主营业务覆盖乘用车、商用车、发动机、零部件、装备等方面。经过近四十年的发展建设,公司已拥有实力强大的研发体系、制造体系和覆盖范围广泛的分销和售后服务网络体系,形成了“立足湖北,辐射全国”的事业布局。主要厂区分布在xx、襄樊、武汉、广州四大基地。除此之外,公司还在上海、广西柳州、江苏盐城、四川南充、河南郑州、新疆乌鲁木齐、辽宁朝阳、浙江杭州、云南昆明等地设有分支企业。 近年来,东风汽车公司根据汽车产业发展趋势和自身规模实力的定位,确立了建设“永续发展的百年东风,面向世界的国际化东风,在开放中自主发展的东风”的发展愿景,

并相应提出了“打造国内最强、国际一流的汽车制造商;创造国际居前、中国领先的盈利率;实现可持续成长,为股东、客户、员工和社会长期创造价值”的事业梦想。目前,公司各项事业已进入全面快速的新阶段,新的发展也必将为中国汽车工业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此次我们调研了东风汽车公司的一个子公司,即东风专业汽车有限公司。该厂主要生产商用车等各种标准车厢及特定车厢,厂内效益与东风其他厂相比属中下水平,在xx市团委及东风专业汽车有限公司领导的帮助下,我们对该厂现状及发展前景进行了考察,活动进展顺利。 7月7日上午,与xx市团委有关人员取得联系,向他们介绍我们此次社会实践的活动安排及希望达到的目的,得到他们的大力支持,市团委组织部蒋部长给我们开出了介绍信,并与东风专用汽车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沟通协商,并得到他们的支持,下午,对即将展开的调研活动安排就绪。 7月9、10日,由东风专用汽车有限公司负责我们在厂内活动的党委工作处负责人喻娇通知安排,在厂内一名老工人和一名技术工人的带领及讲解下参观了厂房,结合我们机械专业的特点特别对工厂内部车铣铇磨等各项工艺的操作近距离观摩,并认真听工作人员讲解各工艺的原理、操作要求、创新点等。 7月13日,在喻娇同志的安排下和厂内老领导进行了座

未来中国汽车金融行业IT发展趋势

未来中国汽车金融行业IT发展趋势 1、流程自动化、移动化 “我们已经执行了贷款审批流程自动化的系统,为什么还要BPM系统?”这是大部分打交道的IT人员和最终用户的反馈。实际上,这是一个非常好的问题。 大部分国内车企集团的汽车金融公司采用了巴基斯坦的Netsol系统作为核心,少数采用法国的或者浪潮和国内厂商的汽车金融系统。核心被指望能够使业务流程实现一体化和自动化,事实上,大部分供应商在贷款管理上也确实可以实现流程化管理贷款业务的功能。然后这并不等同于流程自动化的概念。 在深入谈IT概念之前,我们先来谈一下业务。一个优秀的企业架构师在考虑IT战略布局的时候会第一考虑企业的整体战略,比如国内的某集团汽车金融公司,要实现的是多元化、集团化的经营格局。这个最高战略指导着业务布局,其板块有金融、资本、保险及财务等业务模块。各自的业务板块下有相应的IT系统支撑。那么,问题来了,如何有效地监管这些业务流程?并且使竖井式的IT系统有效沟通? 图表企业战略布局 资料来源:中投顾问产业研究中心 BPM系统可以有效地计划、执行、控制、监控和改进分散在组织里各个系统中的业务流程,在主车厂中是ERP、PDM、CRM、MES,在汽车金融公司里可以是核心、CRM、ERP 等等。在贷款审批流程中,很多汽车金融公司的流程决策需要参考位于不同系统中的关键数据,甚至包括独立的Excel文件,所以流程比较低效,经常需要人为的判断。 数据层面的通讯可以搭建数据仓库,做大数据平台,做商务智能;应用层面的通讯可以减少接口数量,减少后续系统的集成难度。 移动化是走得比较靠前的汽车金融公司在考虑的问题。国内的车贷智能程度大致分为3级:1)远程视频面签;2)资质好的客户远程签,其余到柜台签;3)全部柜台签。 金融界里,平安的小额贷款支持移动化和人脸识别功能(请大家自行尝试“平安普惠”APP)。在风控模型完善到一定程度后,移动化将会是个大热的趋势。 2、更优质的客户体验管理 “买车贷款的客户数据沉淀了近百万,但是不知道怎么用。”这是很多缺乏战略思考的汽车金融公司需要解决的问题。汽车金融,虽然起源于汽车,本质确是金融。 设想一下,张先生拿着巨额的多币种纸币去银行存款,银行的数据库录入了该条存款业

2020年(金融保险)河北金融产业规划

(金融保险)河北金融产业 规划

河北省金融产业发展规划(2009-2013年) 为构建现代金融体系,加快金融产业发展,根据《河北省经济社会发展远景目标》,在总结《河北省“十壹五”时期金融业发展规划》三年实施情况的基础上,按照新的形势和任务要求,制订本规划。 壹、基础和条件 (壹)产业现状。 1金融机构规模不断壮大,运营实力有所增强,机构门类较为齐全,金融服务体系日臻完善。我省各类金融机构相互竞争、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建立了以国有商业银行为主体,政策性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等组成的银行类机构;以证券X公司、期货经纪X公司组成的证券期货类机构;以保险X公司、保险中介机构组成的保险类机构;以金融资产管理X公司、信托投资X公司、金融租赁X公司、财务X公司等组成的非银行金融机构。截至2008年末,有2家政策性银行、5家国有商业银行、6家股份制商业银行在我省设立了分支机构,全省共有银行业金融机构9958家。证券X公司法人机构1家,证券营业部65家(其中外埠27家),服务部61家(其中外埠12家);期货经纪X公司法人机构1家,营业部16家。省级保险X公司35家,保险分支机构3371家;保险中介机构98家,分支机构313家;保险兼业代理机构3075家。非银行金融机构7家,其中4家金融资产管理X公司设有分支机构,信托、租赁、财务X公司各1家。同时,随着金融产业改革的深化,全省形成了“壹办壹行三局”(金融办、人民银行、银监局、证监局、保监局)的金融调控和监管体系。 2金融市场发展势头见好,竞争能力有所提高。近几年,我省金融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036%,2008年达到419亿元,占全省生产总值的259%,金融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26%,直接拉动经济增长02个百分点,全省金融从业人员达40万人。货币市场发展步伐加快。截至2008年末,全省银行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1770902亿元,增长2336%,居全国第8位;各项贷款余额945330亿元,同比增长1697%,居全国第10位。2008年实现账面利润1996亿元。资本市场规模不断壮大。截至2008年末,全省有上市X公司56家(其中境内36家、境外20家),股票57只,累计直接融资870亿元。其中2008年直接融资210亿元,占全部融资的比重达到1472%。保险市场规模持续快速增长,2008年保费收入达到48059亿元,增速居全国前列,业务规模位居全国第8位。保险深度(保费收入占GDP的比例)为3%,保险密度(人均保费收入)为68991元/人。 3地方金融机构初具规模,综合实力明显增强。截至2008年末,全省城市商业银行及城市信用社11家,省农村信用联社1家,市级联社3家、县级联社155家,其中农村商业银行1家,农村合作银行2家。村镇银行、信托、租赁、财务X公司各1家。小额信贷组织137家(其中小额贷款X公司132家、扶贫社2家、村级互助社3家)。融资性担保机构380家,

中国近现代史上的金融政策

中国近现代史上的金融政策 “金融”一词产生于近代,但明朝中叶之后我国就已出现比较广泛的金融活动,尤其是在鸦片战争到新中国成立这100多年的时间里,中国金融更是经历了动荡与混乱、统一与发展的历程。回顾与总结中国近现代史上的国家金融政策及经验教训,对于推进当代中国金融的改革与发展、实施正确的金融政策,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我国近现代史上金融发展进程的历史 从明末到1949年这段时期,我国经历了封建社会的落日辉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混乱与动荡以及前赴后继的民族抗争,中国金融也经历了重大波折与艰难发展。 旧式金融机构由盛而衰。钱铺和票号是旧式金融机构的典型代表。钱铺产生于明代,在清代成为当时的主要金融机构,但因中国社会制度的落后未能发展成真正的银行。票号产生于明末,以经营汇兑业务为主,在鸦片战争后发展到极盛,但在辛亥革命后逐渐衰败并最终消亡。 外商银行在华特权由小渐大,但最终被取缔。由于清政府的软弱与退让,外商银行于1845年进入中国,逐渐控制了进出口贸易,垄断外汇,控制中国金融与财政。抗日战争胜利后,外商在华银行的势力出现新变化,美国在华银行发展迅速。新中国成立后,帝国主义在华银行的特权被彻底取缔。 中国现代银行业在曲折中前进。中国现代银行业诞生于1897年,辛亥革命后得到了很大发展,南京政府建立后逐步实现了官僚资本的金融垄断,而民族资本金融业却趋于衰落。在外部挤压、内部争夺以及阶级斗争以至战争的影响下,中国现代银行业始终在曲折中发展。 革命根据地的金融业由无到有,并最终掌握了全国金融。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合作金融机构始创于1924年,其后随着革命形势的变化而不断发展与壮大。中国人民银行于1948年12月成立,在边解放、边接管、边建行和边办业务的过程中使中国金融从混乱走向统一,从动荡走向稳定。 我国近现代史上的国家金融政策及其成效

中国金融行业当前遇到的问题及未来发展的形式

中国金融行业当前遇到的问题及未来发展的形式 一、当前我国金融机构存在的主要问题 1、国际竞争力普遍不足 经过近几年对国有商业银行、国有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的股份制改造,金融机构特别是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有了明显的改善,单从数字上看,我国银行业前10家银行的效益指标与世界前十大银行已经相差无几,但是应当看到,这种效益是在市场仍然相对封闭、市场远未达到充分竞争、存贷利差很大的条件下取得的。同时对于几大国有控股银行来说,如果不是在股改过程中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包括注资、剥离巨额不良资产),也很难在短期内进入国际大银行行列。与国际一流金融机构相比,我国金融业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总体水平不高,国际竞争力仍然较弱。 影响我国金融机构国际竞争力的因素主要有四点:第一,金融机构的公司治理仍存在较大缺陷。第二,缺乏有竞争力的经营模式。第三,风险控制能力普遍偏低。第四,创新能力不足。 2、金融组织体系的结构性缺陷仍比较突出 这种结构性缺陷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证券业、保险业整体规模偏小。长期以来,中国金融体系一直以间接融资为主导,直接融资发展缓慢,导致证券业规模明显偏小。2007 年12月底,中国共有证券公司106家,总股本8522亿元,总资产1.72万亿元,证券公司管理资产总值821亿元,与国际大型投资银行相比,除总股本外总资产及管理资产总规模仍然过小。与此同时,证券行业的集中度不足,市场份额极为分散。2007年,在106家证券公司中,最大一家的市场份额只有不到4%,前三家合计不到11%,市场份额在1%以下的小型证券公司多达86家。这种小型化、分散化的格局,很难与国际大型化、全能化投行相竞争。第二,中小企业和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很不健全。在股份制改造过程中,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大量收缩农村分支机构和网点,使得农村金融服务被大大削弱。由于市场准入被严格控制,民营资本难以进入正规金融体系,农村信用社被迫成为农村金融的主力军,而农信社自身在运作机制、公司治理等方面的问题尚未彻底解决。由于缺少以中小企业为服务对象的金融机构,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迟迟不能缓解,特别在实施紧缩货币、信贷时期,中小企业往往首当其冲,成为商业银行的弃儿。 二、金融机构改革未来趋势展望 2002年以后,中国金融业进入了改革的新时期。未来几年,我国金融业改革发展的可能会在以下几个方面得到推进:逐步推进国内金融的自由化,降低金融管制程度,这种自由化至少将包括以下几个内容:其一,进一步放松市场准入管制,增加市场主体。 目前中国金融市场准入尽管在法律上已经没有障碍,但是要新设立一个金融机构仍然难度极大。这种

汽车金融行业发展背景、现状、趋势与解决办法-精选

汽车金融行业发展背景、现状、趋势与解决办法 从新车市场、二手车市场到整个后市场,汽车市场每年的业务规模为数万亿元之巨,并保持持续增长态势。中国38%的汽车金融渗透率,远低于欧美发达国家平均超过50%的汽车金融渗透率,再考虑到汽车制造商和经销商的金融需求,中国汽车金融蕴藏广阔的市场空间。 目前,从购车前、购车中到购车后,其间每一个环节,都在迅速互联网化和金融化。再加之消费者尤其是年轻消费群体对互联网化消费和金融方式的接受度越来越高,加入汽车互联网金融市场角逐的巨头越来越多,创新业态不断产生并壮大,中国汽车互联网金融的市场空间将爆发出巨大潜力。 1.汽车金融的定义 汽车金融,是指汽车的生产、流通、购买与消费环节中融通资金所产生的金融活动,主要包括资金筹集、信贷运用、抵押贴现、证券发行与交易,以及相关保险、投资活动,是汽车制造、流通、服务维修与金融业相互结合渗透的必然结果。 20 世纪20 年代初,为了促进汽车销售,美国的汽车生产厂家组建自己的金融公司,通过占用自身资金流的方式为消费者提供分期付款的服务,开始了汽车信贷消费的历史。 2.中国汽车金融的发展历程 2004年以后,中国汽车消费信贷开始向专业化、规模化方向发展。而前期汽车金融业务的重要参与者——商业银行,也并没有就此归于沉寂,他们一方面通过彼时开始萌芽的信用卡分期业务在消费信贷领域同汽车金融公司开展竞争,另

一方面,则依托商业银行在汽车生产厂家扩大产能之际,纷纷切入各大汽车集团新建生产基地的项目融资,并沿着产业链条逐步开展对汽车经销商的预付款融资和库存车融资,将信贷的投放上移到生产制造环节和批发环节,海量的资金涌入和信贷支持也间接推动了中国汽车行业维持至今的十年发展黄金期。 中国汽车金融的发展起始于国内汽车产业开始启动的20世纪90年代初,虽然到目前仅有20多年的发展历程,但也受汽车产业布局和信贷政策调整等诸多方面的影响,经历了从诞生到爆发式发展,再到后期的剧烈震动,直至最终趋于稳步发展的阶段。 汽车金融在定义上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汽车金融涵盖汽车零部件生产、汽车整车生产、汽车经销商购入库存和一般消费者购买汽车等各个环节内发生的资金融通行为。狭义的汽车金融主要是指在汽车的流通环节中融通资金所产生的金融活动,包括对经销商的建店贷款、设备融资和库存车融资以及对汽车消费者的消费贷款、融资租赁和车辆保险等。 3.中国汽车金融整体发展现状与竞争格局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2016 年我国汽车市场呈现产销两旺的态势,产销总量再创历史新高,扭转了2015年汽车市场颓势。2016年我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811.9 万辆和2802.8 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4.5 和13.7%,较2015年增速分别上涨11.2和9个百分点。其中,乘用车销量增长14.9%,商用车销量增长5.8%,新能源汽车增速达53%。 2014年我国汽车金融市场整体规模超过7000亿元,根据中国银行业协会汽车

金融产业园发展规划

**金融产业园发展规划 序言 建设金融功能先进、商务服务集聚的城市功能区,有利于增强区域经济活力、加快产业升级、提升区域品牌。为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提升金融服务对于产业扩张、集聚和升级的促进和支撑作用,以园区化建设带动金融产业加快发展。依据《国家金融业发展和改革“十一五”规划》和《**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结合**发展实际,特编制《**金融产业园发展规划》。 本《规划》起止年限为2009-2020年。 一、现实基础 (一)金融业发展现状 经过多年的培育和发展,全市金融体系建设逐步完善,金融业规模不断壮大。2008年,金融业实现增加值14.2亿元,金融机构贷款比例有所增加,已形成金融产业集聚发展的市场需求基础、金融要素基础和配套要素基础。 1、金融组织体系初步形成。金融市场主体数量初具规

模,共拥有各类金融机构网点700余家,金融从业人员1.1万余人。银行类金融机构12家,营业网点500多个,其中国有大型商业银行5家,政策性银行1家(农业发展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2家(光大银行、广东发展银行);地方性商业银行1家(**市商业银行),合作金融机构1家(农村信用社)。保险类金融机构22家,营业网点138个。证券类金融机构4家,营业网点8个。信托投资、典当行、担保公司等其他各类非银行金融机构也在不断发展。 2、金融市场规模不断扩大。金融市场规模逐年扩大,机构存贷款业务增长较快。截至2008年12月末,各类金融机构存款余额达1202.1亿元,首次突破1200亿元大关,环比增加19.4亿元,增幅较上一年同期少增78.4亿元;比年初增加84.5亿元,增幅较上一年同期少增16.5亿元,贷款余额249亿元。保险市场发展迅速,现有保险公司已经超过18家,险种突破30种,2008年,保费收入34亿元左右,同比增长36%。2007年末,全市银行业票据贴现余额19.16亿元,比2007年初增加12.28亿元。 3、企业融资渠道逐步拓宽。证券市场的融资功能得到进一步发挥,目前已上市企业达到13家,累计融资60亿元,同时还有20户企业进入上市储备库。上市企业天圜营养集团有限公司日月星品牌已经成为中国驰名商标。此外,信托

中国未来十年金融战略

中国未来十年金融战略 从1990年沪深两个交易所相继运行以来,中国资本市场走过了24年的历程。经过24年的改革与发展,中国资本市场在规模、结构、功能、制度规范、法律建设和对经济社会的影响力等诸多方面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但是,按照中国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战略目标,中国资本市场还有相当大的差距,这种差距不但表现在市场规模结构、制度规则体系、信息披露和透明度等基础环节,还更明显地表现在开放和国际化程度低等方面。虽然中国资本市场从2002年推出了QFII制度,但从总体来看其还是一个相对封闭的市场,对国际资本市场缺乏影响力,与中国的大国地位不匹配,与中国所要构建的大国金融目标不匹配。 中国资本市场未来改革的重点,除了推进证券化金融资源配置机制的市场化改革外,还必须顺势而为地推进资本市场的对外开放,提高其在国际资本市场的地位和影响力,提升国际化程度,努力构建与中国大国经济地位相匹配的国际金融中心。开放与国际化是中国资本市场的大趋势,也是中国构建大国金融的战略性步骤。 一、中国的大国金融战略: 结构元素分析 中国是个大国,中国经济是大国经济,中国必须构建与大国

经济相匹配的大国金融。中国所要构建的大国金融,既要有高效而强大的资源配置能力,又要有良好的风险分散机制,同时必须是开放的、国际化的。 中国所要构建的大国金融必须具有以下结构元素: 一是具有发达、透明、开放、流动性好的资本市场。 这样的资本市场具有资源特别是存量资源调整、风险流动和分散、经济增长的财富成长模式和分享机制等三大功能。中国资本市场国际金融中心地位是中国大国金融形成的基石。二是具有市场化创新能力和满足客户多样化金融需求的金 融中介。 这样的金融中介显然具有四种功能:提供流动性;过滤风险;创造产品并通过市场机制发现价格;基于金融市场产品的风险组合或资产增值服务。在中国,商业银行在金融中介服务中居主导地位,着眼于财富管理的金融中介则起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 三是发达的货币市场。 如果说发达的资本市场主要承担财富管理的职能,是大国金融心脏的话,那么通畅的货币市场则主要负责流动性管理,它与商业银行一起形成大国金融的血液循环系统。 四是人民币的国际化。 中国大国金融中的人民币国际化不仅包含人民币的可自由 交易,还包括人民币成为国际重要储备性货币的内容。

2017年汽车金融行业分析报告

2017年汽车金融行业 分析报告 2017年12月

目录 一、汽车零售渠道变革和汽车金融行业格局:扎根场景,渠道为王5 1、汽车金融的产业链生态丰富:资金方、服务商、渠道方 (5) 2、汽车流通环节进入整合期:4S店、二网及二手车、汽车电商渠道打通 (6) 3、汽车金融服务主体增加:银行、汽车金融公司、融资租赁公司共发展 .. 10 4、汽车金融产品日益丰富,从批发业务切入零售业务 (15) (1)批发业务是汽车金融业务的切入点 (15) (2)零售业务是核心,利润空间大 (15) (3)汽车金融渠道和客户下沉,金融产品覆盖产业链 (16) 二、汽车金融新模式:互联网+新零售+汽车金融 (17) 1、商业模式:综合服务的叠加 (17) (1)新车电商B2C平台导流模式 (17) (2)二手车电商B2C平台导流+消费金融模式 (17) (3)B2B2C平台+供应链金融+消费金融模式 (17) 2、爆款产品模式:租车+购车分期+二手车置换 (18) 3、资金模式多元化 (18) 4、汽车金融的收益率高 (20) 5、资产管理综合化:渠道及风控 (21) 三、汽车金融的市场空间大 (22) 1、汽车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 (22) 2、中国的汽车保有量将持续增长 (22) 3、中国的二手车交易市场潜力大 (23) 4、汽车金融的渗透率还有较大提升空间 (24) 5、汽车金融市场规模有望翻倍 (25) 四、催化剂:汽车金融具备良好的发展环境 (26) 1、政策红利期 (26) (1)品牌单一授权的模式被打破 (26)

(2)降低车贷首付比例,鼓励消费金融创新 (26) (3)汽车金融的融资渠道拓宽 (26) 2、汽车消费需求下沉 (27) (1)高低线城市差异大,渠道正在重塑 (27) (2)新一轮的购车需求涌现 (27) 3、汽车金融供给增加 (27) (1)渠道下沉,玩家增多,汽车消费金融市场扩充 (27) (2)金融服务从汽车销售向汽车后市场延伸 (28) 4、资金涌入汽车金融行业 (28) (1)汽车金融受到资金方青睐 (28) (2)一级市场融资频繁 (29) 5、互联网技术和金融科技提升业务效率 (30) 四、案例分析 (30) 1、大搜车:社会化渠道整合到汽车流通产业链共享平台 (30) 2、优信集团:二手车电商 (31) 3、第1车贷:汽车流通领域的供应链金融与交易服务 (32) 4、向日葵金融:从车抵贷到消费金融 (33) 5、优品车:整合二级经销商渠道 (34)

试谈山东济南市金融业发展规划(doc 11页)

试谈山东济南市金融业发展规划(doc 11页)

更多资料请访问.(.....) 更多企业学院:...../Shop/ 《中小企业管理全能版》183套讲座+89700份资料...../Shop/40.shtml 《总经理、高层管理》49套讲座+16388份资料...../Shop/38.shtml 《中层管理学院》46套讲座+6020份资料...../Shop/39.shtml 《国学智慧、易经》46套讲座...../Shop/41.shtml 《人力资源学院》56套讲座+27123份资料...../Shop/44.shtml 《各阶段员工培训学院》77套讲座+ 324份资料...../Shop/49.shtml 《员工管理企业学院》67套讲座+ 8720份资料...../Shop/42.shtml

《工厂生产管理学院》52套讲座+ 13920份资料...../Shop/43.shtml 《财务管理学院》53套讲座+ 17945份资料...../Shop/45.shtml 《销售经理学院》56套讲座+ 14350份资料...../Shop/46.shtml 《销售人员培训学院》72套讲座+ 4879份资料...../Shop/47.shtml 山东济南市金融业发展规划 济南市“十一五”金融业发展规划 按照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要求,依据《济南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制定我市“十一五”金融业发展规划。 一、“十五”金融业发展回顾 “十五”期间,特别是2002年省委、省政府提出建设济南区域金融中心以来,我市金融业得到了较快发展。金融业规模不断壮大,金融体系逐步完善,金融改革加快推进,金融的集聚辐射功能明显增强,对经济的贡献能力持续提高,区域性金融中心的地位初步确定。 (一)金融业发展情况 1.金融业规模不断扩大 金融业增加值高速增长。“十五”期间,我市GDP年均增长14.2%,第三产业年均增长15.4%,而金融业年均增长20.2%,比前者分别高出6个和4.8个百分点。 存贷款业务迅速扩张。截至2005年末,我市银行存、贷款余额分别达到3483.3亿元和3259.9亿元,是“九五”末的2.73倍和3倍,年均增长达22.3%和25%,分别占全省的五分之一和四分之一,在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中居上游水平。资本市场融资持续扩大,证券机构数量快速增加。到2005年末,全市上市公司达到18家,证券市场累计募集资金超过110亿元,全市共有证券营业部31家,期货经纪机构5家,证券市场发展的规模、质量居全省首位。 保险市场发展较快,保费收入大幅提高。保费收入从2000年的11.3亿元增长到2005年的41.7亿元,年均增长29.5%;保险深度从1.2%提高到2.2%;保险密度从200.2元增长到688元,年均增长28%。 2.金融体系不断完善 市场体系初具规模。“十五”期间,金融市场规模不断壮大,结构日趋合理,基本形成了以人民银行宏观调控、银行信贷市场为主导,证券市场、保险市场、期货市场以及货币市场等协调发展的格局,特别是以银行间同业拆借、债券回购及票据贴现为主的货币市场业务交易量发展较快,票据种类、市场主体和业务量在全省处于领先地位。

近代中国金融机构变迁研究

近代中国金融机构变迁研究 本文从金融功能演进的角度,讨论了1800-1937年中国金融机构的变迁问题,中心观点为:近代中国金融机构变迁是近代中国金融功能演进的产物,金融功能演进本质上是一个功能不断分化和实现的过程,这一过程中的基本运行机制是协调机制。对这一问题的研究主要基于两大目的。一是探明近代中国金融业不同发展阶段主要金融机构变迁的特点及其内在联系,以更好理解中国金融机构的变迁规律。二是在此基础上为我国银行业的当前和未来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历史借鉴。 出于上述考虑,本文从理论推导和历史分析两个方面对近代中国金融机构的变迁进行了研究。理论推导方面,尝试把金融变迁与社会经济变迁原理结合起来予以研究,通过梳理社会变迁理论中功能、结构、能动性等概念,提炼出“功能是系统复杂性化简的内在需求,结构是这一需求的实际运作状态,功能是结构变化的内在机理”这一分析社会经济系统变迁的基本观点。在此基础之上解释了金融功能、金融功能的分化和实现、金融变迁等概念,分析了金融系统中功能和结构的关系、金融机构变迁的内在机理等重要问题,并对金融变迁相关理论进行了整合,提出了金融变迁的功能协调观点,认为金融功能本质上是对金融系统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的化简需求,它的演进过程就是这一化简需求的不断分化和实现过程,围绕功能的分化和实现,金融体系的各要素、各制度进行变迁,其变迁的核心运行机制是协调机制。作为金融要素或金融制度中的一种,金融机构变迁的内在机理也是围绕金融功能的分化,金融机构对这一分化的适应过程或动态协调过程,即金融功能的实现过程。 本文也对引起功能分化和系统变迁的原始动因——能动性作了分析,认为一般情况下,自发性(诱致性)和计划性(强制性)两大动因共同作用于变迁过程,但在不同的阶段二者发挥的作用有所不同,有时自发性起主要作用,有时计划性起主要作用。按照金融功能协调观点,1800-1937年间的中国金融机构变迁也是一个对功能分化和实现的适应过程,从金融系统的服务对象看,金融功能的大致演进顺序为:商业金融服务-政府金融服务-工业金融服务,具体可分为三个阶段进行考察。第一阶段1800-1840年,以金融机构的成长为主线展开分析。市场自发性动因——长途大宗商品贸易量的增加和复杂混乱的货币制度,共同推动商业金融服务功能从传统农业社会的经济体系中分化出来,围绕这一功能的实现,国

未来5年中国金融科技产业投融资规模分析

未来5年中国金融科技产业投融资规模分析 一、全球金融科技投融资规模 中投顾问发布的《2018-2022年中国金融科技产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表示,2017全年,以金融科技公司上市潮为背景,全球金融科技发展指数(GFI)屡创新高,在11月达到了全年最高值193,并在12月收于次高点192。百度搜索指数更是一路大涨到405,较基准值涨幅达305%。 2017年全球金融科技领域至少发生649笔融资事件,同比增加8%;涉及资金总额约1397亿元,同比增加19%。 其中,中国有328笔融资事件,美国和印度各有101笔和63笔。最高融资金额97亿元由中国互联网保险平台众安在线获得。 网贷和支付的热度贯穿全年,前者有134笔融资,总额在344亿元左右;后者93笔融资,总额约265亿元。汽车金融热度攀升,全年虽仅有23笔融资,但涉及资金总额达到217亿元。 图表2017年全球融资笔数分布 数据来源:零壹财经 二、中国金融科技投融资规模 中投顾问发布的《2018-2022年中国金融科技产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表示,2017全年,中国的融资总笔数(328笔)和融资总额(796亿元)均凭借着绝对优势(超过50%占比)冠绝全球;C轮之前融资笔数达274笔,C轮及之后融资有41笔。 中投顾问·让投资更安全经营更稳健

中投顾问·让投资更安全 经营更稳健 第2页 274笔融资中前三领域分别是借贷(50笔)、理财(29笔)和消费金融(22笔)。但12%的C 轮及之后融资轮次占比透露出中国的金融科技行业还有较大的成长空间。 图表 2017年中国金融科技投融资笔数占比 单位:笔 数据来源:零壹财经 图表 2017年中国金融科技投融资金额占比 单位:亿元 数据来源:零壹财经

国外汽车金融行业发展现状趋势及中外汽车融资比较分析报告2020-2025

《国外汽车金融行业发展现状趋势及中外汽车融资比较分析》 更新日期:2020年 【版本:2020新版】

目录 第一章2019-2020年国际汽车金融发展现状分析 (4) 第一节国际汽车金融行业的发展概况 (4) 一、国外汽车金融发展现状分析 (4) 二、国外汽车金融市场概况分析 (7) 三、国外汽车金融盈利模式现状研究 (7) 四、国外汽车金融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8) 五、国外汽车金融公司的产生及发展历程 (10) 第二节国外汽车金融行业拓展模式及渠道分析 (10) 一、国外汽车金融业务拓展模式 (10) 二、国外汽车金融客户甄别模式 (11) 三、国外汽车金融资金渠道 (13) 四、国外汽车金融盈利渠道 (13) 五、国外汽车金融风险范围模式 (14) 第三节国际部分区域汽车金融发展现状分析 (15) 一、美国汽车金融发展现状分析 (15) 二、德国汽车金融发展现状分析 (15) 三、日本汽车金融发展现状分析 (17) 四、国际汽车金融发展模式启示 (18) 第二章2019-2020年中国汽车金融行业运行现状分析 (19) 第一节2019-2020年中国汽车金融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19) 一、中国汽车金融现状分析 (19) 二、中国汽车金融服务盈利模式研究 (19) 三、国外汽车金融盈利模式借鉴 (21) 第二节2019-2020年中外汽车金融比较分析 (22) 一、中外汽车金融外部环境的比较 (22) 二、中外汽车金融服务机构比较 (24) 三、中外汽车金融盈利模式比较 (24) 四、中外汽车金融发展程度比较 (26)

第三节2019-2020年中国汽车金融业的融资分析 (26) 一、国外汽车金融机构的资金来源 (26) 二、国内汽车金融机构的资金来源 (27) 三、中国汽车金融公司融资存在的问题 (27) 四、汽车金融信贷资产证券化的融资形式 (27) 五、拓宽汽车金融融资渠道的建议 (2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