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癌患者术后并发淋巴漏保守治疗的护理
甲状腺术后淋巴漏的护理

注意事项与建议
01
02
03
定期复查
术后患者应定期进行颈部 超声检查,了解颈部淋巴 结的情况,以便及时发现 淋巴漏复发或转移。
保持良好生活习惯
患者应保持良好的作息时 间,避免过度劳累,同时 保持良好的心态和情绪状 态。
遵循医嘱
患者应严格遵循医生的医 嘱进行治疗和康复,不可 随意更改治疗方案或停药。
感染通常是由于手术部位清洁不彻底或术后护理不当所致。
处理方法包括使用抗生素、局部清洁和消毒等措施,以控制感染和预防进一步恶化。
其他并发症
01
其他并发症包括出血、神经损伤 、皮下积液等,也可能发生。
02
对于这些并发症,需要根据具体 情况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如止 血、修复神经、引流积液等。
04
甲状腺术后淋巴漏的预防与康复
护理经验分享
密切观察病情
术后应密切观察患者颈部引流 情况,如发现引流液呈淡黄色
、浑浊,应考虑为淋巴漏。
保持引流管通畅
定时挤压引流管,确保引流管 通畅,防止引流液逆流引起感 染。
合理饮食
指导患者进食高蛋白、高热量 、低脂肪、易消化食物,避免 进食过热、过冷、刺激性食物 。
心理护理
关心患者,耐心解答患者及家 属的疑问,消除其焦虑、恐惧
术后患者应遵循低脂、高蛋白、 高维生素的饮食原则,避免进食 过于油腻、辛辣的食物,以促进
伤口愈合。
运动康复
根据患者的恢复情况,逐步进行 颈部功能锻炼,如颈部前后左右 活动、颈部肌肉力量训练等,以 促进颈部血液循环和功能恢复。
心理支持
术后患者可能存在焦虑、抑郁等 情绪问题,医护人员应及时给予 心理支持,帮助患者树立信心,
《1 例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清扫术后淋巴漏患个案护》

《1 例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清扫术后淋巴漏患个案护》一、疾病概述甲状腺癌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系统恶性肿瘤,颈部淋巴结清扫术是甲状腺癌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
然而,术后可能出现淋巴漏等并发症。
淋巴漏是指由于淋巴管损伤,导致淋巴液外漏的一种情况。
淋巴漏如果不及时处理,可能会引起感染、营养不良、水电解质紊乱等严重后果。
二、病因及发病机制1. 手术损伤颈部淋巴结清扫术过程中,可能会损伤淋巴管。
尤其是在清扫颈部深层淋巴结时,容易损伤胸导管或右淋巴导管等较大的淋巴管,导致淋巴漏的发生。
手术操作不当、解剖不熟悉、过度牵拉等因素都可能增加淋巴管损伤的风险。
2. 肿瘤侵犯甲状腺癌如果侵犯淋巴管,可能会导致淋巴管阻塞或破裂,引起淋巴漏。
肿瘤侵犯淋巴管的程度越严重,术后发生淋巴漏的风险越高。
3. 个体差异不同患者的淋巴管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存在差异,有些人的淋巴管比较脆弱,容易受到损伤而发生淋巴漏。
此外,患者的年龄、营养状况、基础疾病等因素也可能影响淋巴漏的发生。
三、临床表现1. 引流液增多术后患者的颈部引流管内引流液明显增多,且颜色为淡黄色或乳白色,质地较清亮。
引流液的量通常在每天几百毫升甚至上千毫升以上。
2. 局部肿胀淋巴漏可导致颈部、锁骨上窝等部位出现肿胀,皮肤紧绷,有时可触及波动感。
肿胀严重时可能会影响患者的呼吸和吞咽功能。
3. 营养障碍大量淋巴液丢失会导致患者出现营养不良,表现为体重下降、乏力、贫血等。
淋巴液中含有蛋白质、脂肪、淋巴细胞等营养成分,长期丢失会影响患者的身体恢复。
4. 水电解质紊乱淋巴液中含有一定量的电解质,如钠、钾、氯等。
淋巴漏可导致电解质丢失,引起水电解质紊乱,出现乏力、心律失常、恶心、呕吐等症状。
四、治疗要点1. 保守治疗禁食:减少淋巴液的产生,有利于淋巴管的愈合。
一般禁食时间为12 周,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
持续负压引流:保持引流管通畅,避免引流管堵塞。
通过持续负压吸引,可以减少淋巴液在局部积聚,促进淋巴管的愈合。
甲状腺癌颈淋巴结清扫术后淋巴漏的原因及处理:附20例临床分析

近年来甲状腺癌的发病率呈现明显
作 者 单 位 :323000 丽 水 ,浙 江 省 丽 水 市 中心医院
上升的趋势, 已成为发病率增长最快的 实体肿瘤[1]。 对于确诊的甲状腺癌病人, 建议至少行患侧甲状腺全切、 峡部切除
及患侧颈Ⅵ区淋巴结清扫术, 必要时行 双 侧 甲 状 腺 全 切 及 颈 侧 区 淋 巴 结 清 扫 [2]。 淋巴漏是行颈淋巴结清扫术后的一种并
近年来, 随着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应 用的增加, 其随之所产生的并发症也逐 渐引起各学者及临床医师的重视。 患者 术后产生无菌性松动等并发症不仅会影 响治疗效果, 还会对患者术后恢复造成 不同程度影响,甚至致手术失败。 患者术 后发生无菌性松动和术后感染将会使假 体使用寿命受到影响, 同时还会对患者 机体造成影响[5]。 所以及早诊断和治疗具 有重要意义。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 采用 MRI 在 诊 断 术 后 感 染 方 面 具 有 更 高 价 值, 而两组在诊断无菌性松动及骨溶解 方面无明显差异。 这是因采用 MRI 检查 可联合多项技术以获取多项参数, 同时 还可充分显示及定位病变, 其断面成效 不受限制, 可提供十分丰富的病变组织 信 息 ;此 外 ;应 用 MRI 诊 断 还 可 观 察 到 较为明显的骨质破坏现象, 且骨膜表现 出异常。 在各并发症中,其中感染表现较 为复杂, 多数是因术中定植操作不当所 致。 有报道称,感染约占人工髋关节置换 术后并发症的 21%~23%[6]。 然 本 次 研 究 发 现 ,术 后 感 染 占 2.44%,这 是 与 当 前 医 疗技术的进步和感染防控意识的增强有 关。 尽管 CT 诊断准确率较高,但部分患 者骨关节可能会存在肿胀, 从而对诊断 结果造成影响。 骨溶解是一种常见的术 后并发症,其多为人造髋骨磨损所致,患 者 发 生 骨 溶 解 将 会 影 响 假 体 使 用 寿 命 [7]。
《1 例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清扫术后淋巴漏患者个案护理》

《1 例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清扫术后淋巴漏患者个案护理》一、疾病概述甲状腺癌是最常见的内分泌系统恶性肿瘤之一,颈部淋巴结清扫术是甲状腺癌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
然而,术后可能出现淋巴漏等并发症。
淋巴漏是指由于淋巴管损伤,导致淋巴液外漏至周围组织或体外的一种情况。
淋巴漏如果不及时处理,可能会引起局部感染、营养不良、水电解质紊乱等严重后果。
二、病因及发病机制1. 病因手术损伤:在颈部淋巴结清扫术中,由于手术操作不可避免地会损伤一些淋巴管,尤其是在清扫范围较大、解剖结构复杂的情况下,更容易发生淋巴管损伤。
肿瘤侵犯:甲状腺癌如果侵犯周围淋巴管,手术时切除肿瘤的同时也可能损伤淋巴管,导致淋巴漏的发生。
个体差异:不同患者的淋巴管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存在差异,一些患者可能更容易发生淋巴漏。
2. 发病机制当淋巴管受损后,淋巴液会从损伤处流出,进入周围组织间隙或体外。
淋巴液中含有蛋白质、淋巴细胞等成分,大量淋巴液的丢失会导致患者出现低蛋白血症、免疫功能下降等问题。
同时,淋巴液的积聚还可能引起局部肿胀、疼痛、感染等症状。
三、临床表现1. 局部症状手术切口或引流管处有清亮或淡黄色液体流出,量可多可少。
如果引流管拔除后仍有液体流出,可能提示淋巴漏的存在。
局部肿胀:淋巴液积聚在周围组织间隙,可导致手术部位或颈部出现肿胀。
疼痛:部分患者可能会感到手术部位或颈部疼痛,疼痛程度因人而异。
2. 全身症状低蛋白血症:大量淋巴液的丢失会导致患者出现低蛋白血症,表现为全身水肿、乏力、食欲不振等。
免疫功能下降:淋巴液中含有淋巴细胞等免疫细胞,淋巴漏可能会导致患者免疫功能下降,增加感染的风险。
四、治疗要点1. 保守治疗局部加压包扎:通过对手术部位进行加压包扎,可以减少淋巴液的流出,促进淋巴管的愈合。
饮食调整:限制患者的脂肪摄入,减少淋巴液的生成。
同时,增加蛋白质的摄入,补充因淋巴漏丢失的蛋白质。
引流管护理:保持引流管通畅,记录引流液的量、颜色和性质。
4例甲状腺癌患者术后并发淋巴漏的护理研究

4例甲状腺癌患者术后并发淋巴漏的护理研究【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4例甲状腺癌患者术后并发淋巴漏的护理情况。
通过对患者临床资料的分析,发现术后淋巴漏存在一定的发生率。
针对淋巴漏的护理措施包括密切观察患者病情、进行定期换药和传统无菌护理等。
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实施,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淋巴漏得到有效控制。
本研究结果表明采取适当的护理措施可以有效预防和处理术后淋巴漏,并总结了一些护理经验和启示,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了一定的指导和帮助。
【关键词】甲状腺癌、术后并发、淋巴漏、护理研究、患者、护理措施、护理效果、护理策略、护理经验、启示。
1. 引言1.1 研究背景甲状腺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生率在不断上升。
手术是治疗甲状腺癌的主要方法之一,但术后并发症也时有发生。
术后淋巴漏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并发症,给患者的康复和护理带来了一定困难。
淋巴漏是指术后淋巴引流通道的破裂或阻塞导致淋巴液的泄漏。
患者在出现淋巴漏后,常常会出现淋巴囊肿、皮下渗液、感染等症状,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对于术后并发淋巴漏的护理工作,尤为重要。
及时有效的护理措施可以减少患者的痛苦,促进术后康复,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本研究旨在探讨甲状腺癌术后淋巴漏的护理策略,提高护理质量,减少患者不良事件的发生,最终实现患者的全面康复。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甲状腺癌患者术后并发淋巴漏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提高护理质量,减少并发症发生率。
通过对患者临床资料的详细分析,总结术后淋巴漏的发生情况,并提出相应的护理措施,探讨其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效果。
通过对护理效果的评价,验证淋巴漏护理措施的有效性,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经验和启示。
通过本研究的开展,希望能够为甲状腺癌患者术后并发淋巴漏的护理工作提供参考,提升护理水平,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术后恢复情况。
1.3 研究意义甲状腺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手术是治疗甲状腺癌的主要方式之一。
术后淋巴漏是一种常见并发症,给患者带来了一定的困扰和风险。
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清扫术后并发淋巴漏32例护理体会

· 临床护理 · 317
大 部分 患者 出现不 同程 度 的胃肠道 反应 ,可持续 1周左 右 ,如 食欲 缺 乏 ,恶 心 、呕 吐胃部不适 ,腹泻便秘 。这些患者 应予耐心 的护理 ,使 其 思想 放松 ,味觉 减退者 可 加大调 味剂 的含 量 ,多 吃水 果或酸 性食 物 ,对 于恶心呕 吐严 重者予药物 治疗 ,如 胃复 安20,--40 mg肌 内注射 , 或格 拉司琼3 mg静脉注射 。呕吐频繁给 与支持疗法 ,静 脉补充足够 的 营养 液 ,及 电解质 。注意 观察呕 吐物及粪便 的性 质颜色和量 。防止 消 化道 出血 。同时调节饮食 ,多进食 高蛋 白高 热量高维生素 易消化 的食 物 ,并保持舒 适的环境 和体味 ,使 患者得到 充足的休息 。保持 良好 的 精 神状 态 ,提高治疗 的信心p】。 5.3局 部皮肤损伤
因肿 瘤 内血管 丰富 ,血 流缓慢 ,在 介入治疗 过程 中,当高浓 度的 化疗 药物和栓 塞剂局 限于某一 区域 时 ,会对 正常皮肤黏膜 造成损 伤。 表 现为皮肤 红 、肿 、痛、灼热 ,严 重时 出现 水泡 ,溃烂 。当皮肤 出现 红肿 时 ,即冰 敷患处 ,以减少药物 的吸收 ,可用硫酸镁溶 液冷湿敷 , 如 出现水泡或 溃烂时 ,要 防止感染 ,勤于换药 ,保持 患处 清洁干 燥 ,
术后患者送入重症监护室 内随时检测患者 的生命体征 ,每分钟巡视 患者 ,观察患者手术部位是否有渗出物 ,防止术中未及时发现或结扎而 导致 的淋 巴漏 ,当患者麻醉苏醒过程中,发生不安躁动 时防止结扎线脱 落 。若 患者的发音及吞 咽发生变化 ,即使告知 医师 。本研 究中有5例患 者麻醉后未清醒 而发生淋 巴漏引流不及时 ,从而导 致呼吸困难 ,口唇发 绀 ,遵 医嘱立 即加大氧流量 ,吸痰 ,抢救后 患者 呼吸恢复正常 ,口唇红 润 ,血氧饱和度升至90o/0以上 ,逐渐调节氧流量 至3 L/min。 2.2 心理 护理
18例甲状腺Ca术后淋巴漏的观察及护理

18例甲状腺Ca术后淋巴漏的观察及护理摘要:目的探讨甲状腺Ca患者术后并发淋巴漏的观察和有效的护理,使患者得到更好的治疗。
方法对18例甲状腺Ca患者术后并发淋巴漏的回顾性分析,治疗护理上要及早发现淋巴漏,配合负压引流,抗生素的使用,控制饮食及有效的医疗护理措施。
结果本组18例患者均治愈,无一例患者发生感染。
中图分类号 R736.1 文献标识码 B目前发现甲状腺Ca日益增多,但甲状腺Ca是头颈部比较常见的肿瘤的之一,约占全部肿瘤的1%-2%,联合颈淋巴结清扫根治甲状腺Ca的手术方法,是治疗甲状腺癌最常见的手术方式,但在手术时难免会伤及大的淋巴管,术中未发现及时处理,术后就会出现淋巴漏,可导致大量水电解质、淋巴液、蛋白质的丢失,发生低蛋白血症,因此,护理人员及时观察发现淋巴漏并积极配合医生治疗是至关重要。
我科从2011年-2015年收治甲状腺Ca195例,其中术后发生淋巴漏18例。
临床资料我科18例甲状腺Ca根治术后患者,其中男8例,女10例,平均年龄49.6岁(16-79岁),患者住院8-16天,平均11天,术后用优甲乐治疗效果良好。
护理1、严密观察引流管的引流情况,及时发现淋巴漏正常情况下引流管内引流液多为血性,1-2天内逐渐变成淡黄色清亮液体,且量逐渐减少。
颈部淋巴漏的患者表现为引流管引流出淡黄色稍浑浊或乳白色的引流液,且引流液无减少趋势,每天引流液少则数十毫升,多则可达300毫升以上。
多数患者在开始进食后发现,而是否表现为典型的乳白色液体取决与饮食中脂肪的含量。
所以术后24小时内要加强巡视,密切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状及引流量,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通知医生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2、加强心理护理和口腔护理,为患者恢复提供可靠保证2.1甲状腺癌术后出血淋巴漏的患者多会出现焦虑不安的情绪,护士在巡视病房时对这类患者要多给予关注,多关心患者,耐心解释操作目的及注意事项,介绍术后并发症的一些情况,将出院好转的症状和体征及时告知患者,适时给予鼓励,增强患者的信心,从而增加患者及家属对疾病的认知和配合,以利于患者尽快恢复健康。
甲状腺癌患者术后并发淋巴漏的观察及护理

甲状腺癌患者术后并发淋巴漏的观察及护理【摘要】目的探讨甲状腺癌患者术后并发淋巴漏的观察及护理。
方法参与本次研究的600例患者,均为2019年1月1日至2021年3月1日期间,在我院接受行甲状腺癌手术、术后并发淋巴漏治疗的患者,采用数字分组法,平均分成相同人数的两组,A组与B组,A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B组患者给予针对性、精细化的观察及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及生活质量评分。
结果 B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及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A组,组间数据统计,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于行甲状腺癌手术,术后并发淋巴漏治疗的患者,实施针对性、精细化的观察及护理,可有效提高临床有效率,减轻患者痛苦,提高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建议提倡。
【关键词】甲状腺癌患者;发淋巴漏;观察及护理甲状腺癌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系统恶性肿瘤,如今,甲状腺癌发病率相对较高,严重危害患者的生命。
这种疾病多发生在头部,主要是由于患者接触放射源引起甲状腺细胞病理学改变所致。
碘摄入不足或过量都会改变甲状腺细胞的功能和结构,引起甲状腺增生或癌症【1】。
目前甲状腺癌的治疗主要是采用颈部淋巴结清扫和根治性切除,治疗过程中容易损伤颈部淋巴结和颈部淋巴管,如果手术不及时,手术后会发生淋巴漏,对患者身体造成伤害。
大量蛋白质和水分会流失,降低机体免疫力,引起多种感染,从而加重淋巴漏的损害。
因此,在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通过密切观察患者,尽快发现淋巴漏是非常重要的。
本次研究通过600例甲状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并探讨甲状腺癌患者术后并发淋巴漏的观察及护理,报道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参与本次研究的600例患者,均为2019年1月1日至2021年3月1日期间,在我院接受行甲状腺癌手术,术后并发淋巴漏治疗的患者,采用数字分组法,平均分成相同人数的两组,A组与B组。
A组患者300例中,男性150例,女性150例,平均年龄为(66.23±4.36)岁;B组患者300例中,男性158例,女性142例,平均年龄(67.11±3.99)岁,对比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故本次研究可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甲状腺癌术后并发淋巴漏患者保守治疗的护理
N65 王娅梁蒙蒙
【摘要】目的探讨甲状腺癌术后并发淋巴漏患者保守治疗的有效护理措施。
方法我科在2014年12月至2016年3月收治222例行甲状腺癌颈淋巴结清扫术的患者,对术后出现淋巴漏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所有患者经保守治疗康复出院。
结论甲状腺癌术后淋巴漏诊断成立后,对于每日引流量小于500ml者,应以保守治疗为主,并结合细致的护理观察和行之有效的护理对策。
【关键词】甲状腺癌;淋巴漏;保守治疗;护理
甲状腺癌是颈部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且较易发生颈淋巴结转移,目前临床主张甲状腺癌常规行颈淋巴结清扫术『1』,淋巴漏是甲状腺癌颈淋巴结清扫术后一种少见的并发症,若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处理,可导致循环血量减少、电解质紊乱、低蛋白血症等严重后果,甚至危及病人生命。
我科在2014年12月至2016年3月共收治222例行甲状腺癌颈淋巴结清扫术的患者,其中出现术后淋巴漏7例,所有患者均采用保守治疗的方法治愈,切口良好,无感染发生。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
222例患者中术后发生淋巴漏7例,占3.1%,其中男4例,女3例,年龄30~62岁,平均41.9岁,病例均经病理学检查证实,其中乳头状癌6例,滤泡型癌1例,均伴淋巴及转移。
7例患者淋巴漏均发生于颈淋巴结清扫术后48~72h,尤其是患者开始进食时较明显,
表现为负压引流量增多,最高日引流量为450ml,最低为220ml,颜色由淡红色血性转为米汤样淡黄色液体,继而变为乳白色,检查伤口皮肤无红肿,考虑为淋巴漏。
病灶均位于左侧。
1.2诊断方法
①观察引流液48h不减少,引流中有乳糜样物,应考虑为淋巴漏;
②实验室可确诊。
引流液乳糜定性或甘油三酯测定确定为淋巴液『2』;
③让患者停止进食,引流液变清,也证实为淋巴漏。
1.3治疗方法
颈淋巴漏的治疗方法分为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
有学者认为,经长时间非手术治疗3~7天效果不佳或日引流量在500ml以上者或有局部皮瓣坏死等并发症者应考虑手术探查行胸导管结扎术;也有些专家认为,再次手术探查胸导管,由于局部组织水肿及坏死,不易辨认胸导管,若盲目钳夹结扎或缝扎极有可能损伤颈交感神经或膈神经及颈部、锁骨下大血管等严重并发症『3』。
但大家普遍认同甲状腺癌术后并发淋巴漏的治疗首先保守治疗。
因此本组7例患者均未采用手术治疗,都只经保守治疗。
保守治疗的原则是局部加压包扎配合持续的负压吸引充分引流『5』,同时给予清淡低脂饮食。
2 护理
2.1严密观察病情密切观察颈部伤口有无肿胀、皮瓣有无波动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量,询问患者的自觉症状,有无呼吸不畅、胸闷、气促。
大量液体丢失可继发血容量下降,引起患者血压、心率的变化。
护士术后早期应认真听取病人主诉,监测患者呼吸、血压情况,
有任何异常情况应及时汇报医生,以防漏诊。
2.2引流管的观察及护理
患者常规术后留置2根引流管,分别接负压瓶、负压球并予持续负压吸引。
目前对于甲状腺癌术后并发淋巴漏的患者多采用恒负压吸引法,一定的压力不但可以使淋巴积液被引出,更有利于淋巴管的接合,是当前治疗淋巴漏的常用方法。
利用负压吸引的作用可以及时引流出切口内的渗血和渗液,使创面闭合无腔隙,组织间紧密相贴,可减少切口张力,促进切口愈合『4』。
所以护理人员要经常巡视病房,观察病人负压引流情况。
同时引流管应双固定,且长度要适宜,太短影响患者活动,太长影响负压吸引效果。
要保持其通畅有效引流,随时观察病情的同时,询问患者及家属是否对引流管有一定的了解,并及时宣教,指导患者及家属积极配合治疗。
同时要注意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量。
一般术后24h引流量应少于100ml,引流液的颜色一般由暗红色过渡到淡黄色,如发现引流液呈乳糜样,提示可能出现了淋巴漏,应及时通知医生处理。
在患者留置引流管期间要避免引流管受压、扭曲、堵塞、滑脱,同时应注意观察引流管有无漏气无负压的情况。
每日更换引流瓶,严格无菌操作,准确记录,当引流量<10ml/d,予以拔管。
本组患者于术后10-12天顺利拔管。
2.3局部加压包扎的护理
加压包扎的部位常在病患侧锁骨上窝和气管旁的三角区域内加纱布垫,抽吸尽或流尽淋巴液后环绕颈胸“8”字加压包扎,压力要适当,防止压迫气管致呼吸困难『8』。
加压的同时要采取持续负压吸
引。
加压包扎以不影响局部血循环为原则。
至10-12天损伤部位因周围肉芽组织生长而使漏口封闭,可拔除引流管后继续压迫2-3d。
有效的加压包扎可以预防皮瓣压力不均、漏液渗到伤口其它地方而致的愈合延迟『7』。
在操作过程中要严格无菌操作,预防感染,经常检查加压包扎处的皮肤血运情况,以防皮肤坏死。
2.4体位与活动
术后患者颈部应制动,以避免过多的活动引起出血。
麻醉清醒、血压平稳后可改半坐卧位,以减少切口张力,利于引流管通畅及呼吸顺畅,增进舒适。
指导患者床上变化体位、起身活动时应双手抱住颈后以支撑头部,同时体位的改变可能引起体位性低血压使患者短暂性头晕,双手抱住头颈部可防止头晕时刀口的牵拉。
保持头部与颈部一起运动,以减少刀口震动牵拉。
2.5饮食护理
胸导管内的淋巴流量和食物中的脂肪含量有很大关系,通常高脂饮食后,淋巴流量可增加100倍,达到每小时200ml/kg『4』。
故应合理指导患者的饮食与休息,饮食需食用低脂食物,不吃油腻食物。
当每日淋巴液引流量>500ml时,应告知患者禁食『6』。
也有人建议,应给予肠内营养支持,提出的理论依据是普通营养剂中的长链三酰甘油经肠道吸收后进入淋巴系统,增加淋巴液的形成及淋巴液的丢失,不利于营养的维持和漏口的闭合。
而中长链脂肪酸不经过淋巴管道系统,可直接由门静脉吸收入血,为病人提供足够的能量的同时又减少了淋巴液的产生『8』。
本组患者并未采用肠内营养支持,只指导患者
家属做一些既符合饮食标准又符合患者口味的饮食。
经耐心的宣教指导,本组患者配合良好,均未出现因饮食不当而加重淋巴漏的情况。
2.6心理护理
甲状腺癌术后并发淋巴漏的情况较为少见,患者及家属可能会有悲观情绪,同时淋巴漏保守治疗时间较长,若同类手术患者提前康复出院,就会诱发患者的焦虑情绪,另外经济方面的压力又会加重他们的不良情绪和心理负担。
对此,护理人员应及时与患者进行及时的沟通,了解患者情况,安抚患者及家属,给予关心和鼓励,详细的讲解淋巴漏的相关知识,帮助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使患者对治疗有一个乐观的态度,并能积极进行治疗。
2.7出院健康指导
指导患者遵医嘱及时服用药物,定期门诊随访血常规、颈部B 超和甲状腺功能。
教会患者自行检查颈部的方法,当发现异常,如有肿块、结节时能及时就医。
指导患者正确锻炼颈肩部,防治瘢痕挛缩。
注重饮食,刚出院2周内仍宜低脂饮食,为增强体质,可适度运动,如散布、打太极等,但不宜剧烈运动。
鼓励患者适当参与一些娱乐活动,以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帮助患者树立对生活的信心。
出院后定期对患者回访。
3 小结
甲状腺癌术后一旦并发淋巴漏,会给患者的生理心理带来严重的影响,本组7例患者通过护士严密观察,早期发现淋巴漏,配合医生给予颈部持续的负压吸引结合局部的加压包扎,同时控制饮食,配合
合理的护理干预等措施,最终可减少颈部淋巴漏流量,促进漏口的闭合,有助于甲状腺癌术后并发淋巴漏患者的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甲状腺乳腺诊疗手册「M」/梁存河,支楠主编;人民军医出版社,2010.10;ISBN978-7-5091-4252-3.
『2』郑虹.胃癌淋巴结清扫术所致淋巴漏的防治「J」.中国胃肠外科杂志,2000,(1);17-19.
『3』俞青.甲状腺癌颈淋巴结清扫术后淋巴管漏及胸导管漏处理体会「J」.临床护理,2009,6,6(18);146-147.
『4』张梅.甲状腺癌改良性颈淋巴结清扫术后乳糜漏的预防「J」.医学信息2015,28(13);154.
『5』杨玉捷,张亚力.乳糜性腹水「J」.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03.12(1);83-87.
『6』吴月凤,周春娟,卢家菊,等.结肠癌根治术后淋巴漏1例全肠道外营养支持疗法的护理「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3,20(5);
95-96.
『7』L event E,Gonca Y,Atilla M,et al.Quantitive analysis of the drainage after neck dissection「J」.Otolaryngol Head Neck Surg,2000,123(3);603-606.
『8』顾军,于泽平.甲状腺癌术后淋巴漏的营养支持治疗「J」.肠内与肠外营养杂志,2007,14,5,295-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