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清扫术后并发淋巴漏32例护理体会 (2)
甲状腺癌颈淋巴结清扫术后并发乳糜漏致乳糜胸患者的护理体会

甲状腺癌颈淋巴结清扫术后并发乳糜漏致乳糜胸患者的护理体会乳糜漏是甲状腺癌颈淋巴清除术中少见而严重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2%[1]。
如处理不当,可致乳糜胸,将发生严重并发症而危及生命,如何通过加强这类患者的护理,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已成为护理工作者探讨的重要问题。
我院在2008年至2011年间共行甲状腺癌颈淋巴结清扫术1021例,其中并发术后乳糜漏18例,乳糜漏致乳糜胸5例。
现收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我院在2008年至2011年间共行甲状腺癌颈淋巴结清扫术1021例,其中并发术后乳糜漏18例,乳糜漏致乳糜胸5例。
其中乳糜漏男性8例、女性10例;年龄25~58岁。
其中左侧发生12例、右侧发生6例;乳糜漏致乳糜胸者,男1例,女4例;病理结果中甲状腺乳头状腺癌15例、滤泡状腺癌3例; 5例为甲状腺癌术后再手术治疗。
本组患者术前均未行放射治疗。
1.2.乳糜漏及乳糜胸的诊断标准①观察引流液48 h量不减少,引流中有乳糜样物,应考虑为乳糜漏;②实验室检查可确诊。
引流液乳糜定性或甘油三醋测定确定为淋巴液[2];③让患者停止进食,引流液变清,也证实为乳糜漏。
乳糜胸的诊断也不困难,对于术后出现明显呼吸困难、气促、心慌及胸前压迫感,应考虑到有无乳糜胸存在。
症状渐重者即行胸部X线检查,必要时胸腔穿刺,引流液行乳糜试验检查基本即可明确诊断。
1.3.治疗方法颈乳糜瘘治疗方法分为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方法。
保守治疗多适用于乳糜液每日丢失量在500mL以内者,因加压包扎往往很难达到适当和均衡的压力强度,可能造成乳糜液外流受阻,而反流至纵隔、胸腔导致乳糜胸进展。
故局部加压包扎配合通畅引流可达到良好治疗效果。
本组患者均采用持续负压引流加局部伤口加压包扎。
同时予清淡饮食,严重病例禁食,增加足够的静脉营养。
手术治疗适用于乳糜液引流>500ml/24 h或经保守治疗3d以上引流量无减少者;胸腔积液多者行胸腔穿刺置管持续缓慢引流。
《1 例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清扫术后淋巴漏患个案护》

《1 例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清扫术后淋巴漏患个案护》一、疾病概述甲状腺癌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系统恶性肿瘤,颈部淋巴结清扫术是甲状腺癌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
然而,术后可能出现淋巴漏等并发症。
淋巴漏是指由于淋巴管损伤,导致淋巴液外漏的一种情况。
淋巴漏如果不及时处理,可能会引起感染、营养不良、水电解质紊乱等严重后果。
二、病因及发病机制1. 手术损伤颈部淋巴结清扫术过程中,可能会损伤淋巴管。
尤其是在清扫颈部深层淋巴结时,容易损伤胸导管或右淋巴导管等较大的淋巴管,导致淋巴漏的发生。
手术操作不当、解剖不熟悉、过度牵拉等因素都可能增加淋巴管损伤的风险。
2. 肿瘤侵犯甲状腺癌如果侵犯淋巴管,可能会导致淋巴管阻塞或破裂,引起淋巴漏。
肿瘤侵犯淋巴管的程度越严重,术后发生淋巴漏的风险越高。
3. 个体差异不同患者的淋巴管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存在差异,有些人的淋巴管比较脆弱,容易受到损伤而发生淋巴漏。
此外,患者的年龄、营养状况、基础疾病等因素也可能影响淋巴漏的发生。
三、临床表现1. 引流液增多术后患者的颈部引流管内引流液明显增多,且颜色为淡黄色或乳白色,质地较清亮。
引流液的量通常在每天几百毫升甚至上千毫升以上。
2. 局部肿胀淋巴漏可导致颈部、锁骨上窝等部位出现肿胀,皮肤紧绷,有时可触及波动感。
肿胀严重时可能会影响患者的呼吸和吞咽功能。
3. 营养障碍大量淋巴液丢失会导致患者出现营养不良,表现为体重下降、乏力、贫血等。
淋巴液中含有蛋白质、脂肪、淋巴细胞等营养成分,长期丢失会影响患者的身体恢复。
4. 水电解质紊乱淋巴液中含有一定量的电解质,如钠、钾、氯等。
淋巴漏可导致电解质丢失,引起水电解质紊乱,出现乏力、心律失常、恶心、呕吐等症状。
四、治疗要点1. 保守治疗禁食:减少淋巴液的产生,有利于淋巴管的愈合。
一般禁食时间为12 周,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
持续负压引流:保持引流管通畅,避免引流管堵塞。
通过持续负压吸引,可以减少淋巴液在局部积聚,促进淋巴管的愈合。
《1 例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清扫术后淋巴漏患者个案护理》

《1 例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清扫术后淋巴漏患者个案护理》一、疾病概述甲状腺癌是最常见的内分泌系统恶性肿瘤之一,颈部淋巴结清扫术是甲状腺癌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
然而,术后可能出现淋巴漏等并发症。
淋巴漏是指由于淋巴管损伤,导致淋巴液外漏至周围组织或体外的一种情况。
淋巴漏如果不及时处理,可能会引起局部感染、营养不良、水电解质紊乱等严重后果。
二、病因及发病机制1. 病因手术损伤:在颈部淋巴结清扫术中,由于手术操作不可避免地会损伤一些淋巴管,尤其是在清扫范围较大、解剖结构复杂的情况下,更容易发生淋巴管损伤。
肿瘤侵犯:甲状腺癌如果侵犯周围淋巴管,手术时切除肿瘤的同时也可能损伤淋巴管,导致淋巴漏的发生。
个体差异:不同患者的淋巴管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存在差异,一些患者可能更容易发生淋巴漏。
2. 发病机制当淋巴管受损后,淋巴液会从损伤处流出,进入周围组织间隙或体外。
淋巴液中含有蛋白质、淋巴细胞等成分,大量淋巴液的丢失会导致患者出现低蛋白血症、免疫功能下降等问题。
同时,淋巴液的积聚还可能引起局部肿胀、疼痛、感染等症状。
三、临床表现1. 局部症状手术切口或引流管处有清亮或淡黄色液体流出,量可多可少。
如果引流管拔除后仍有液体流出,可能提示淋巴漏的存在。
局部肿胀:淋巴液积聚在周围组织间隙,可导致手术部位或颈部出现肿胀。
疼痛:部分患者可能会感到手术部位或颈部疼痛,疼痛程度因人而异。
2. 全身症状低蛋白血症:大量淋巴液的丢失会导致患者出现低蛋白血症,表现为全身水肿、乏力、食欲不振等。
免疫功能下降:淋巴液中含有淋巴细胞等免疫细胞,淋巴漏可能会导致患者免疫功能下降,增加感染的风险。
四、治疗要点1. 保守治疗局部加压包扎:通过对手术部位进行加压包扎,可以减少淋巴液的流出,促进淋巴管的愈合。
饮食调整:限制患者的脂肪摄入,减少淋巴液的生成。
同时,增加蛋白质的摄入,补充因淋巴漏丢失的蛋白质。
引流管护理:保持引流管通畅,记录引流液的量、颜色和性质。
4例甲状腺癌患者术后并发淋巴漏的护理研究

4例甲状腺癌患者术后并发淋巴漏的护理研究【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4例甲状腺癌患者术后并发淋巴漏的护理情况。
通过对患者临床资料的分析,发现术后淋巴漏存在一定的发生率。
针对淋巴漏的护理措施包括密切观察患者病情、进行定期换药和传统无菌护理等。
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实施,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淋巴漏得到有效控制。
本研究结果表明采取适当的护理措施可以有效预防和处理术后淋巴漏,并总结了一些护理经验和启示,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了一定的指导和帮助。
【关键词】甲状腺癌、术后并发、淋巴漏、护理研究、患者、护理措施、护理效果、护理策略、护理经验、启示。
1. 引言1.1 研究背景甲状腺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生率在不断上升。
手术是治疗甲状腺癌的主要方法之一,但术后并发症也时有发生。
术后淋巴漏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并发症,给患者的康复和护理带来了一定困难。
淋巴漏是指术后淋巴引流通道的破裂或阻塞导致淋巴液的泄漏。
患者在出现淋巴漏后,常常会出现淋巴囊肿、皮下渗液、感染等症状,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对于术后并发淋巴漏的护理工作,尤为重要。
及时有效的护理措施可以减少患者的痛苦,促进术后康复,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本研究旨在探讨甲状腺癌术后淋巴漏的护理策略,提高护理质量,减少患者不良事件的发生,最终实现患者的全面康复。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甲状腺癌患者术后并发淋巴漏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提高护理质量,减少并发症发生率。
通过对患者临床资料的详细分析,总结术后淋巴漏的发生情况,并提出相应的护理措施,探讨其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效果。
通过对护理效果的评价,验证淋巴漏护理措施的有效性,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经验和启示。
通过本研究的开展,希望能够为甲状腺癌患者术后并发淋巴漏的护理工作提供参考,提升护理水平,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术后恢复情况。
1.3 研究意义甲状腺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手术是治疗甲状腺癌的主要方式之一。
术后淋巴漏是一种常见并发症,给患者带来了一定的困扰和风险。
浅谈颈部淋巴结清扫术后并发乳糜漏患者的护理

浅谈颈部淋巴结清扫术后并发乳糜漏患者的护理摘要:颈部淋巴结清扫术多用于口腔癌转移至颈部淋巴结的治疗,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但在治疗后有一定概率会出现乳糜漏,虽然少见但是是较为严重的并发症。
乳糜漏通常发生在颈部淋巴结清扫术后的数日内,因此早发现乳糜漏的症状,并及时给予相应处理,对疾病的愈合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在此浅谈有关颈部淋巴结清扫术后并发乳糜漏患者的相关护理。
关键词:口腔癌颈部淋巴结清扫术乳糜漏护理口腔癌的发病率逐年上升,这类恶性肿瘤疾病特点是癌细胞局部扩散和浸润,随后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因此在治疗口腔癌伴颈部淋巴结转移时,常用外科切除术配合淋巴结清扫术进行治疗,其治疗效果较好,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虽然可能因手术原因或患者自身原因发生乳糜漏现象的情况少见,但是一旦出现就极具危险性,严重影响患者术后的康复。
因此在颈部淋巴结清扫术后,若发现患者并发乳糜漏,则应当及时有效地开展相应的护理措施来防止病情的进一步恶化。
本文将从乳糜漏的特征,发病原因以相关的护理进行讨论。
1.乳糜漏的特征乳糜漏的形成主要因淋巴管或胸导管分支处破裂引起乳糜液渗出所致,术后发病率约在1.0%-5.2%之间,属于并不常见的并发症类型,但是如果没有及时有效的处理,不仅容易继发感染,还可能引起循环血容量的减少、水电解质的失衡以及蛋白质的丢失,甚至可能因为感染导致颈部大血管的破裂或是全身衰竭而死亡,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了极大的威胁[1]。
2.导致乳糜漏的原因有关淋巴结清扫术后导致乳糜漏出现的原因比较多,目前常出现的有以下几点:①在术中误伤患者的胸导管或淋巴管;②转移癌或淋巴结结核易发生于颈静脉角且大多粘连,为了彻底切除肿瘤而增加了损伤胸导管的几率;③术后部分患者因咳嗽幅度剧烈使结扎线脱落或结扎线近端的胸导管破裂等;④术后没有及时发现瘘口而未及时的结扎或缝扎[2]。
3.乳糜漏的相关护理3.1.乳糜漏的观察及护理多发生在术后的1-3天,术后早期,引流液常因禁食的原因,渗血不典型,一般引流液为淡血性,当出现乳白色或浑浊引流液时,要高度怀疑为乳糜漏,发现后应及时报告医生,给与及时的处理。
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清扫术后并发淋巴漏32例护理体会

· 临床护理 · 317
大 部分 患者 出现不 同程 度 的胃肠道 反应 ,可持续 1周左 右 ,如 食欲 缺 乏 ,恶 心 、呕 吐胃部不适 ,腹泻便秘 。这些患者 应予耐心 的护理 ,使 其 思想 放松 ,味觉 减退者 可 加大调 味剂 的含 量 ,多 吃水 果或酸 性食 物 ,对 于恶心呕 吐严 重者予药物 治疗 ,如 胃复 安20,--40 mg肌 内注射 , 或格 拉司琼3 mg静脉注射 。呕吐频繁给 与支持疗法 ,静 脉补充足够 的 营养 液 ,及 电解质 。注意 观察呕 吐物及粪便 的性 质颜色和量 。防止 消 化道 出血 。同时调节饮食 ,多进食 高蛋 白高 热量高维生素 易消化 的食 物 ,并保持舒 适的环境 和体味 ,使 患者得到 充足的休息 。保持 良好 的 精 神状 态 ,提高治疗 的信心p】。 5.3局 部皮肤损伤
因肿 瘤 内血管 丰富 ,血 流缓慢 ,在 介入治疗 过程 中,当高浓 度的 化疗 药物和栓 塞剂局 限于某一 区域 时 ,会对 正常皮肤黏膜 造成损 伤。 表 现为皮肤 红 、肿 、痛、灼热 ,严 重时 出现 水泡 ,溃烂 。当皮肤 出现 红肿 时 ,即冰 敷患处 ,以减少药物 的吸收 ,可用硫酸镁溶 液冷湿敷 , 如 出现水泡或 溃烂时 ,要 防止感染 ,勤于换药 ,保持 患处 清洁干 燥 ,
术后患者送入重症监护室 内随时检测患者 的生命体征 ,每分钟巡视 患者 ,观察患者手术部位是否有渗出物 ,防止术中未及时发现或结扎而 导致 的淋 巴漏 ,当患者麻醉苏醒过程中,发生不安躁动 时防止结扎线脱 落 。若 患者的发音及吞 咽发生变化 ,即使告知 医师 。本研 究中有5例患 者麻醉后未清醒 而发生淋 巴漏引流不及时 ,从而导 致呼吸困难 ,口唇发 绀 ,遵 医嘱立 即加大氧流量 ,吸痰 ,抢救后 患者 呼吸恢复正常 ,口唇红 润 ,血氧饱和度升至90o/0以上 ,逐渐调节氧流量 至3 L/min。 2.2 心理 护理
浅谈1 例颈部淋巴结清扫术后并发乳糜漏患者的护理体会

浅谈1例颈部淋巴结清扫术后并发乳糜漏患者的护理体会祝贤慧 陈 茜 夏 莹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湖北武汉 430030摘 要:总结1例双侧甲状腺全切伴颈部淋巴结清扫术后并发乳糜漏患者的护理经验。
护理重点主要包括切口引流管道的护理及观察;切口护理;发生乳糜漏后的饮食指导;药物干预后的病情观察;术后输液部位的选择以及患者的心理护理;术后体位及活动锻炼的护理指导。
关键词:甲状腺术后 乳糜漏 护理近年来甲状腺癌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
目前,主要选择外科手术作为治疗甲状腺癌的首要方法,对于伴有颈部淋巴结转移者需要根据转移范围进行颈部淋巴结清扫。
但是因颈部解剖位置复杂、血管、淋巴系统丰富且变异较多,手术中损伤胸导管和右淋巴管主干或分支未及时发现和处理均可引起乳糜漏[1]。
颈部淋巴结清扫术后并发症之一是乳糜漏,但是随着甲状腺手术逐渐走向成熟化、精准化,乳糜漏的发生比较少见,乳糜漏一旦发生,大量的乳糜液丢失,可引起营养失衡、代谢紊乱、切口愈合延缓、局部感染等不良后果,给患者身体和心理带来严重的影响,甚至可引起乳糜胸,危及生命。
因此,对于甲状腺切除合并颈部巴结清扫的术后患者,应密切关注患者的引流情况,加强术后指导,预防术后乳糜漏的发生,并提高警惕,积极早期干预。
以下汇报1例乳糜漏的护理经验。
1临床资料患者,女,23岁,体检时彩色多普勒超声(彩超)发现颈部肿块,无疼痛,无多食易饥,无怕热多汗,无心慌手颤,无声嘶。
于2018年3月5日到我院就诊,彩超显示:“右侧叶及峡部甲状腺内多发密集分布微钙化灶”,门诊以“甲状腺肿块”收入我科手术治疗,完善术前相关检查,于2018年3月12日12点54分在全麻下行双侧甲状腺全切+中央区淋巴结清扫+喉返神经探查+甲状旁腺负染保护+右颈侧淋巴结清扫术,术后安全返回病房,神智清楚,切口辅料干燥,留置颈部引流管两根。
术后当天遵医嘱,告知患者禁食、水;术后第一天,跟医查房,医生查看手术切口及引流液,为正常淡红血性引流液,嘱咐患者进食清淡、温流食;术后第三日午餐进食白粥后,于右侧颈部引流管内出现80毫升乳白色液体,左侧颈部为正常淡红血性引流液,及时报告医生,遵医嘱告知患者禁食水,协助医生局部予以伤口加压包扎,奥曲肽、抗炎等补液治疗,加强引流液的观察;禁食第二日,右侧颈部引流内引流出15毫升乳白色液体,左侧颈部引流正常;禁食第三日,右侧颈部引流液和左侧颈部引流液均正常,为淡红血性液体,遵医嘱,告知病人可进食清淡温流食;两日后,协助医生拔出左侧颈部引流管,五日后协助医生拔出右侧颈部引流管后出院。
颈淋巴结清扫术并发症的原因分析与护理对策

【摘要】目的总结分析头颈部肿瘤患者行颈淋巴结清扫术后出现各种并发症的原因和护理。
方法对31例并发症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766例头颈部肿瘤患者行颈淋巴结清扫术后出现并发症31例(4%),其中乳糜漏11例(1.4%),伤口积液7例(0.91%),神经损伤4例(0.52%),皮瓣坏死3例(0.39%),伤口感染、腮腺瘘各2例(0.26%),出血、皮下积血各1例(0.13%)。
结论在临床护理中,熟悉各种并发症的临床表现,及时发现问题,给予有目的、有针对性的护理,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关键词】颈淋巴结清扫并发症护理颈淋巴结清扫术是治疗头颈部肿瘤颈淋巴结转移灶的首选有效方法[1]。
头颈颌面部大多数恶性肿瘤可经淋巴结途径发生转移,手术治疗需采用病灶扩大切除加颈淋巴结清扫术的联合根治术。
由于头颈部区域解剖结构的复杂性和手术内容的特殊性,术后可发生乳糜漏、伤口感染、积液等并发症。
因此,护士要对患者进行周密的观察与护理,对于并发症做到早期发现,给予针对性护理,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我科1999年1月~2006年10月行颈淋巴结清扫术766例,术后出现并发症31例(4%),临床资料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本组男9例,女22例,年龄27~77岁。
口腔癌4例,喉癌3例,下咽癌5例,甲状腺癌12例,涎腺癌2例,其他5例。
7例术前接受放射治疗。
一般情况见表1。
表1 患者的一般情况2 并发症原因分析2.1 乳糜漏乳糜漏或淋巴漏是颈淋巴结清扫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发生率为1%~3%[2],其原因是由于胸导管或淋巴导管破裂所致,由于胸导管或淋巴导管的管壁较薄,脆性较大,加之术后胸腔压力增加,极易导致管壁破裂,最终出现乳糜漏或淋巴漏。
2.2 感染颈淋巴结清扫术常作为头颈和口腔颌面部联合根治术的一部分来完成,创口内外伤口相贯通。
加上局部死腔积液,引流不畅,血肿以及有涎瘘存在,常导致感染。
肿瘤患者营养不良,或者术前接受放疗,本身就存在伤口愈合能力差的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清扫术后并发淋巴漏32例护理体会
摘要:目的探讨甲状腺癌颈部淋巴清扫术后并发淋巴漏的有效护理措施。
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2003年2月-2013年3月在我院收治的甲状腺癌颈部淋巴清扫术后并发淋巴漏的临床资料。
结果通过观察及整体护理,32例术后并发淋巴漏患者给予治疗的同时经心理指导,负压吸引,合理饮食等护理措施,32例患者均获得痊愈。
结论个性化的整体护理能有效促进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清扫术后并发淋巴漏患者的康复。
关键词: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清扫;淋巴漏;护理体会
甲状腺癌是颈部常见的恶性肿瘤,临床手术治疗方法多以患侧甲状腺腺叶切除外加颈淋巴结清扫为主。
由于在颈部的淋巴系统较复杂,术中发现不及时,则在术后可能发生淋巴漏。
因此,护理人员及时发现并进行有效的护理措施将对患者的病情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选取2003年2月-2013年3月,我科行甲状腺癌淋巴清扫术共1168例患者,其中32例发生术后淋巴漏,我们对其行整体护理,效果理想,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
本组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清扫术患者32例, 年龄20~ 76岁,平均年龄为49.2岁。
其中男性19例, 女性13例,其中32例发生淋巴漏( 占2.7% ) ,淋巴结清扫术后发生淋巴漏患者临床诊断为3例滤泡型癌,23例乳头状癌,和髓样癌4例,混合型癌2 例。
患者术后住院时间为8-18天,平均12天,未见切口感染。
1个月后随访,未见复发,甲状腺功能正常。
2 护理体会
2.1 术后初期的观察
术后患者送入重症监护室内随时检测患者的生命体征,每分钟巡视患者,观察患者手术部位是否有渗出物,防止术中未及时发现或结扎而导致的淋巴漏,当患者麻醉苏醒过程中,发生不安躁动时防止结扎线脱落。
若患者的发音及吞咽发生变化,即使告知医生。
本研究中有5例患者麻醉后未清醒而发生淋巴漏引流不及时,从而导致呼吸困难,口唇发紫,遵医嘱立即加大氧流量,吸痰,抢救后患者呼吸恢复正常,口唇红润,血氧饱和度升至90%以上,逐渐调节氧流量至3L / min。
2.2 心理护理
当患者发生淋巴漏时,家属以及患者可能产生恐惧悲观情绪,若同类手术患者提前康复出院,将会加重他们的不良情绪。
此外,治疗费用的不断升高,也增加了患者及家属的心理负担。
因此,在配合医生治疗的同时,应与患者及家属进行及时的沟通,安抚家属,应与医护人员配合为患者的早日康复共同努力。
患者方面,经常与患者交流,听其主诉,及时发现问题,细致讲解淋巴漏的治疗与预后,让患者对自己的病情有一个详细的了解,对治疗持积极乐观态度,并积极配合治疗。
2.3 保持呼吸道通畅
因颈部较易发生渗出及水肿,切口不易加压包扎,易发生淋巴漏,因此应保证患者呼吸道通畅。
患者清醒后抬高床头,利于引流及呼吸,当发生咳嗽时用手固定,减少震动防治脱落。
常规给予3L / min 吸氧。
术后发生淋巴漏后多主张持续行负压吸引,这有利于淋巴管通畅,也可减少感染,是治疗及预防的有效方法。
局部加压包扎时,用弹力胶带加压固定,随时观察固定情况,避免压迫气管。
本组中3例发生喉头水肿,呼吸困难,遵医嘱行气管切开术,随时监测病情变化,经及时治疗病情稳定,生命体征恢复正常,无生命危险。
2.4 预防切口感染
护士各项操作应规范娴熟,无菌操作,换药前后要洗手,及时更换敷料,保持清洁干燥,每日定期更换引流,遵医嘱给予抗感染药物治疗,定期送检细菌培养。
2.5 引流管的护理
密切观察引流管,当发生敷料渗血时,即使通知医生,配合治疗,按时清理消毒引流管,防止患者牵拉、弯折引流管,若发生脱落及时告知医生。
确保引流管的通畅,避免因漏出液增多导致患者营养失衡。
引流管应双固定,随时观察病情的同时,询问患者及家属是否对引流管有一定了解,并及时宣教,指导家属及患者积极配合治疗。
引流量小于10mL/ d时,遵医嘱拔管。
若患者连续引流量过多,切口渗出液明显,遵医嘱配合治疗,行碘仿纱条填塞法。
术后观察患处固定情况,发生呼吸困难及时告知医生,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健康教育,定时检查血压心率呼吸等生命体征的变化。
2.6 饮食用药护理
发生淋巴漏时,患者会丢失大量的电解质及营养物质,持续发展将会引起电解质紊乱,低蛋白血症等,若患者高脂饮食,淋巴流量可增加100倍,达到每小时200mL/ kg[1]。
所以应指导患者正确饮食休息,食含少量脂肪的食物,不吃油腻辛辣食物。
当淋巴液引流量大于500ml /d时, 告知患者暂且禁食[2],此时遵医嘱进行支持治疗,静脉营养支持。
本实验有5例患者给予禁食,行全胃肠外营养治疗。
当淋巴液引流量减少至400/d,鼓励患者食清淡饮食,低脂饮食。
遵医嘱按时给药,注意观察不良反应。
当给予静脉高营养时,应注意患者静脉的的选择与保护。
当遵医嘱阿托品治疗时护士应及时观察是否有口干,皮肤潮红,心率加快,唾液分泌减少,视力模糊等症状,及早发现及早治疗。
2.7 出院指导
指导患者遵医嘱按时吃药,自行检查颈部,当发现异常,如有肿块结节应及时就医。
经常锻炼颈肩部,防治疤痕挛缩。
定期门诊随访血常规、颈部B超和甲状腺功能,每年复查一次胸部CT。
3 小结
甲状腺颈部淋巴清扫术后很少发生淋巴漏,发生淋巴漏将给患者的生理、心理带来严重的影响。
持续丧失可引起血容量不足和低蛋白血症, 继之出现低钠血症、酸中毒和低钙血症[3]。
因此护士在术后应密切观察及时发现,配合医生治疗,给予相应的整体护理措施,从而促进甲状腺术后发生淋巴漏患者的康复。
参考文献
[1] 吴昊,潘升良、刘大昱,等. 强负压吸引治疗8例颈淋巴结清扫术后乳糜瘘[J]. 癌症,2005,24(2) :213- 214.
[2] 吴月凤,周春娟,卢家菊,等. 结肠癌根治术后淋巴漏1例全肠道外营养支持疗法的护理[J]. 解放军护理杂志,2003,20(5) :5- 6,
[3] 李振东, 金钒, 李树春. 颈部转移癌清扫术后乳糜瘘防治[ J].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2003, 10( 2): 8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