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环菌母种培养基筛选试验

合集下载

天麻蜜环菌、萌发菌母种生产技术

天麻蜜环菌、萌发菌母种生产技术

天麻蜜环菌、萌发菌母种生产技术人工栽培天麻,在有性繁殖过程中,需要萌发菌和蜜环菌两种共生菌。

笔者在生产实践中,摸索出两种共生菌都能生长的培养基及生产技术。

具体做法如下。

1培养基配制1.1液体培养基马铃薯(挖去芽眼、去皮、切片)100g,硬杂木屑、麦麸、玉米面各50g,自来水或天然水1300mL,在双重锅内煮沸30分钟后用双层纱布过滤。

取滤液补水至1000mL,加葡萄糖20g、磷酸二氢钾2g、硫酸镁1g、蛋白胨0.5%、10mLVB1。

全部溶解摇均后,分装于500mL的三角瓶或罐头瓶内,每瓶装150mL左右,也可装于试管内,装入量为试管容积的1/4。

三角瓶和试管用棉花塞口,罐头瓶用2层牛皮纸或4层报纸上盖一层塑料布封口后,用皮筋扎口。

特点:技术含量高,繁殖快,长好即可应用,但不能长期保存。

1.2固体斜面培养基是食用菌生产中常用的培养基,按照“1.1”的操作程序制取滤液,在滤液中加入琼脂18g,加热溶化并补水至1000mL,趁热加入葡萄糖20g、磷酸二氢钾2g、硫酸镁1g、蛋白胨5g、10mgVB1,全部溶解摇均,分装于试管内,装量为试管容量的1/4,然后用棉花塞口。

1.3木屑培养基硬杂木屑50%、玉米芯(粉碎成小颗粒状)25%、麦麸15%、玉米面10%,外加葡萄糖0.5%、蔗糖0.5%、石膏1%、石灰0.5%、磷酸二氢钾0.2%、硫酸镁0.1%、2%VB1。

将原料和石膏、石灰等干料拌均,再将上述可溶解的所有辅料溶于水中并拌入原料中,使之含水量为70%,充分拌均后装入试管,并适当压实。

装入量为试管容积的1/2,然后用棉花塞口。

特点:耐贮藏,便于邮寄。

2灭菌用手提式高压灭菌锅,也可用民用高压锅代替。

2.1液体和斜面固体培养基灭菌时,蒸汽压力为1.4kg/平方厘米时稳定保持30分钟,待锅内温度降到50~70℃时出锅。

液体培养基出锅后直接放入接种箱中,待温度降到25℃以下时接种;斜面固体培养基需趁液体状态时倾斜成斜面(斜面长度约占试管长的3/5),待培养基自然凝固后移入接种箱。

蜜环菌优质母种的简易制作

蜜环菌优质母种的简易制作

1.培养基配方。玉米粉120克,黄豆粉20克,蔗糖(白糖)20克,水1000毫升。
2.培养基制作。先将称量好的玉米粉、黄豆粉用适量水调匀,再添足水煮制,待煮沸时开始记时,保持35分钟即可,注意在加热过程中需不时搅拌,以免煮糊,注意添水,以补充加热过程中损失的水分。
煮好后加入所需的蔗糖,趁热采用注射筒或其他装置分装,分装后塞好棉塞,将试管竖直放置。由于该培养基营养相当丰富,再加上玉米粉彻底灭菌相对较难,因此灭菌时间应比常规培养基稍长一点,一般将其控制在高压条件下(1.5千克/平方厘米)灭菌35分钟--40分钟、常压灭菌60分钟--90分钟即可。灭菌完成后,待冷却至试管不烫手时将其取出,竖直放置(蜜环菌母种培养基一般做成柱式),待完全冷却后,培。④该方法制作的母种生活力旺盛,转接到母种、原种或栽培种培养基上的菌种块萌发快,生长速度明显快于常规方法所制作的母种。
3.接种培养与保藏。在无菌条件下,每支试管接入一豌豆粒大小的菌种块,所接菌种必须保证具有生活力,培养基褐化、菌素严重角质化的菌种勿用。接种后置于25℃温度下避光培养,一般在7天--10天后,菌丝即可满管。菌丝满管后将菌种放于冰箱中冷藏,一般可保存半年至一年,若需长时间保藏,可将试管口蜡封。
蜜环菌优质母种的简易制作
日前,在蜜环菌母种制作过程中,不管是菌种制作厂家还是天麻种植者,大多采用传统的PDA、PDA加富、PDA+黄豆粉等培养基,这些传统的培养基有许多不足之处:①不能为蜜环菌提供充分的营养来源;②由于蜜环菌是喜湿性菌类,在培养基上更易于吸收游离态的水,但传统的琼脂培养基以结合态水为其主要存在形式,因此不能很好地为其提供所需的水分,致使蜜环菌的生长受到一定的抑制;③在琼脂培养基上,很容易产生褐化及蜜环菌的角质化(都是蜜环菌退化的标志);④在偏远地区,由于难于买到琼脂,生产者想要制作母种,必然会受到很大限制。笔者针对以上这些缺陷,经过长期的培养基优选试验,总结出简易的蜜环菌母种制作技术,该法不需琼脂,但能克服以上缺点。现将制作技术介绍如下:

蜜环菌的提纯复壮与诱变育种

蜜环菌的提纯复壮与诱变育种

蜜环菌的提纯复壮与诱变育种孙继民;魏宝阳;孙佳为;高国赋【期刊名称】《湖南农业科学》【年(卷),期】2008(000)004【摘要】对蜜环菌进行分离纯化后筛选出性状最好的母种3号菌,利用0.5%的羟胺溶液对3号菌株的菌索处理2 min,诱变产生了生长速度快的突变菌株,该菌株比母种提前2 d萌发且菌索更加粗壮、密集.同时,研究了蜜环菌菌索在不同培养基上的生长特性.结果表明:在25%、pH值5.5~6.0和暗培养的条件下,蜜环菌菌索在5号培养基上的生长速度最快,分枝多,密度大.通过一系列化学试剂对蜜环菌的作用.发现0.5%的羟胺溶液作用2 min后能够选育出生长速度快的优质蜜环菌,且遗传稳定.【总页数】3页(P26-28)【作者】孙继民;魏宝阳;孙佳为;高国赋【作者单位】湖南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湖南,长沙,410128;湖南农业大学生物科技学院,湖南,长沙,410128;湖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湖南,长沙,410128;湖南农业大学生物科技学院,湖南,长沙,41012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949.32【相关文献】1.同宗配合蜜环菌与欧美异宗配合蜜环菌狭义种的分子系统学关系 [J], 秦国夫;J.HANTULA2.天麻共生蜜环菌菌包及替代菌材原料的筛选优化 [J], 刘冰;王后平;李海东;张汉波;曹安江;杨明挚3.蜜环菌的培养--Ⅱ菌枝、菌材、子实体的培养 [J], 李喜范;李军;战庆福;于永平;徐凤娟;吴炳礼4.秦巴山区蜜环菌新菌株"陕蜜2009"选育研究 [J], 赵赟鑫;谢海彬;叶彦慧;马昕;吴永波;解修超;邓百万5.蜜环菌菌丝体化学成分的研究——Ⅵ.蜜环菌癸素(armillaripin)的分离与结构 [J], 杨峻山;苏亚伦;王玉兰;冯孝章;于德泉;梁晓天;贺存恒;郑启泰;杨晶晶;杨晶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优质蜜环菌菌株的初步筛选

优质蜜环菌菌株的初步筛选

优质蜜环菌菌株的初步筛选柳玲玲;毛堂芬;朱国胜;刘作易【摘要】The biological features of growth rate,rhizomorphbranch,rhizomorph diameter,tenacity and mycelium fragrance of 20A.metlea strains to screen high quality A.metlea strains for production application of Polyporus umbellatu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M-06,AM-08,AM-12 and AM-13 strains all performance good growth characters of abundant white mycelia with fast germination and growth,more rhizomorph branches,tender tip,thick rhizomorph with good tenacity and rich mycelium fragrance.%为了筛选出优质的蜜环菌菌株供猪苓的生产应用,比较了20株蜜环菌菌株的生长速度、菌索分枝、菌索直径、韧性以及菌丝的蕈香味等生物学特性。

结果表明:菌株 AM-06、AM-08、AM-12和 AM-13均表现出优良的生长性状,表现在有大量的白色菌丝,萌发和生长较快,菌索分枝较多,尖端幼嫩,菌索粗壮,韧性极好,菌索长满平皿后有浓郁的蕈香味。

【期刊名称】《贵州农业科学》【年(卷),期】2015(000)001【总页数】3页(P87-89)【关键词】蜜环菌;优质菌株;筛选【作者】柳玲玲;毛堂芬;朱国胜;刘作易【作者单位】贵州省土壤肥料研究所,贵州贵阳 550006; 贵州省农业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贵州贵阳 550001;贵州省生物技术研究所,贵州贵阳 550006;贵州省农业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贵州贵阳 550001; 贵州省农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贵州贵阳 550006;贵州省农业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贵州贵阳 550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949.329+.81蜜环菌[Armillaria metlea (Vah1.Fr.)]属担子菌纲、伞菌目、白蘑科,是一类经济价值较高的大型真菌。

蜜环菌优良菌株的筛选、鉴定及对乌天麻产量的影响

蜜环菌优良菌株的筛选、鉴定及对乌天麻产量的影响

strains were determined and biological species were identified.
Below works were chiefly completed,and correlated conclusions were obtained. 1 Screening of culture media for A.mellea complex。Growth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t-1 l strain on different
on on
fast.Higher
mycelia biomass was measured when the Ar-1 l
the PDA culture medium at 25℃on the 25th day.It showed that the Ar-1 1 strain cultured
the PDA culture medium
growth ofG.elata,which provides most nutrients.So it is important for increasing yield and quality to culture optimized Armillaria strains.
G.elata£elata and G.elata f.glauca
Armillaria galIica.
as
CBS B,that Was
Keyword:Armillaria mellea complex,Gastradia elata f.glauca,yield,biological species
III
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尽 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 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吉林农业大学或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

天麻共生蜜环菌菌包及替代菌材原料的筛选优化

天麻共生蜜环菌菌包及替代菌材原料的筛选优化
于 普 通 P A培 养 基 上 备 用 。 D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12 试 验 方 法 .
1 . 母 种 培 养 切 取 约 05 m’ 小 的供 试 菌 株 菌 块 接 种 .1 2 .c 大 于装 有 2 0mL加 富 型 固 体 P A 试 管 ( 8mm×10mm) 。 D 1 8 中 2  ̄恒 温 暗箱 培 养 3 , 5C 0d 培养 基 内 长满 白色 粗 壮 菌 索 后 待 用 。 1 . 液体 原种制 备 .2 2 截 取 高 度 4c m上 述 含 菌 索 母 种 , 尽 量 剔 除 附 着 的 半 固体 培 养 基 后 充 分 剪 碎 。接 种 于 含 2 0mL 5 加 富 型 P A液 体 培 养 基 的 5 0mI 角 瓶 中 。 置 于 旋 转 式 摇 D 0 三 床 2 ℃恒 温 、2 mi摇 瓶 培 养 5d 菌 液 呈 浅 红 色 。 8 10r n / 至
长势及性状并测定菌索干重。
寡 则 直 接 决 定 了 天麻 的 质 量 和 产 量 云 南 南 昭 通 地 区 由于 。 其 阴雨 湿 润 的特 殊气 候 以 及 丰 富 的 森 林 资 源 , 为 全 国 闻名 成
椴 木 发 展 成 长 满 菌 索 的 菌 材 。菌 材 上 的 菌 索 健 壮 程 度 与 多
处 理 3 重 复 。 清 水 浸 泡 2 使 料 充 分 吸水 , 制 含 水 量 次 4h l ^ 才 控 为材料干重 的 20 0 %。 1 1 ℃灭 菌 1 , 却 至 室 温 。 每 瓶 接 2. 3 冷 h 种 1 .中 培 养 的 菌 液 4mL 室 温 、 暗条 件 下 培 养 , 察 不 .2 2 。 黑 考 同培 养 料 上 菌 丝 体 长 势 及 性 状 。根 据 上 述 试 验 结 果 , 5g 在 玉 米 秸 秆 中分 别 使 用 蔗 糖 溶 液 ( . 、.%、 . ) 酵 母 浸 O5 1 % O 1% 和 5 粉 溶 液 ( . 、 . 、 . ) 替 清 水 , 照 上 述 方 法 条 件 浸 0% 0% 0% 代 2 4 6 依 泡、 控水 、 菌 、 种 、 养 及 考 察性 状 。 灭 接 培 1 . 替 代 茵 材 筛选 及 优 化 .4 2 在 罐 头 瓶 中称 取 各 种 供 试 木 材 枝 段 和 玉 米 芯 碎 块 各 1 , 维 3 重 复 。采 用 1 . 0g 每 次 .3中方 2 法 和 条 件 用 清 水 浸 泡 、 水 、 菌 、 种 及 培 养 。 考 察 培 养 控 灭 接 2 后 菌 材 上 菌 丝 体 长 势 及 性 状 并 测 定 菌 索 干 重 。根 据 上 0d 述 结 果 , 不 同 比例的 麻栎 旱 冬 瓜混 合 枝段 (0 O3 75 5 采用 1 : 、 :、 : 、 7 30 1 ) 麻栎 枝段 碎 叶混 合物 (0 03 75 57 30 1) :, :0以及 1 :, :, :, :, :0 各 1 代 替 上 述 材 料 培 养 。考 察 培 养 2 后 菌 材 上 菌 丝 体 0g 0d

蜜环菌原种培养基组分筛选

蜜环菌原种培养基组分筛选

蜜环菌原种培养基组分筛选贵州农业科学2005,33(4):54~55GuizhouAgriculturalSciences[文章编号]1001—3601(2005)04—0161—0054—02蜜环菌原种培养基组分筛选黄燕芬,唐丽,范成五(贵州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贵阳550006)[摘要]市售蜜环菌种经活化和优化培养后作为母种,进行原种培养基组分筛选试验,再将所选培养基培养的原料进行生产种培养效果比较试验.结果表明:5O阔叶木屑+2O米糠+1O%麦麸+10玉米砂+2KHPO一+0.7MgSOt+0.03VBt+7白糖+2马铃薯煮水原种培养基培养的菌种用于培养生产种,与PDA培养基培养的菌种直接用于培养生产种相比,培养时间缩短10d,降低生产成本约5O,且菌种各项生育指标均优.[关键词]蜜环茵原种;培养基;筛选[中国分类号]$567.239[文献标识码]A SelectionofMediumComponentsforOriginalSpawnofAmillurisemelleuHUANGY an—fen,TANGLi,FANCheng—WU(SoilandFertilizerInstitute,GuizhouAcademyofAgriculturalSciences,Guiyang550006. China)Abstract:ThecommercialAmillarisemelleawhichhasbeenactivatedandoptimizedtObeast ockforthestudyonmediumcomponentsoforigionalspawn,thenacomparingexperimentontheeffectsofdifferentmedi umcomponentsforculturingspawnof AmillarisemelleawerecarriedOUtTheresultsshowed:thequalityofthespawnwhichcultur edbyusingthepre—culturespawnwas betterthanthatofusingthespawncuhtire;thetimewasshorten10daysandthecostwasreduced50%.Keywords:pre—culturespawnofAmillarisemellea;medium;selection 蜜环菌(Amillarisemellea)是一种药,食兼用的真菌.它与着名中药材天麻为寄生关系,天麻靠蜜环菌供给营养物质生长,蜜环菌靠分解,吸收枯木和农作物养分生长发育.蜜环菌生长的好坏直接影响天麻栽[收稿日期]2005—04—15[作者简介]黄燕芬(1967),女,助理研究员,从事植物组织培养工作. 对体系增敏效果最好,无CTMAB存在下£一1.3×10L?mol?cm.在CTMAB存在下£一5.3×10L?mol.?cm.2.4表面活性剂用量的选择实验发现2Og/ICTMAB溶液用量在1~3mI内吸光度最大且稳定,本实验选用2mI.2.5增敏体系的稳定性体系在室温下放置5min后吸光度达到稳定,实验选用8min后测定,显色完全后体系吸光度至少可稳定5h.2.6试剂加入顺序的影响试验发现试剂加入顺序的改变对吸光度A值有一定的影响,最终与本法中试剂加入顺序为最佳.2.7工作曲线在选定试验条件下,铁含量在0~20~g/25mI符合比耳定律,线性回归方程A一0.01325+0.03236C(~g/25mI),,一一0.9995,从回归方程计算出摩尔吸光系数£一5.3×10I?tool?CITI.2.8共存离子的影响对于10~g/mIFe",相对误差为±5,以下离子不干扰测定的允许量(以倍数计):K,Na,C1,N0,S0;,NH(20);Ca抖,Mg,Zn(0.5),M'.,Cu抖,A1",Pb",Ni抖,Hg(0.05),体系的选择性较好.培的品质和产量.蜜环菌的培养一般是用马铃薯培养基固体种接种制成生产种.这种方式培养蜜环菌生产种,培养时间较长,菌丝体发育质量不好,且母种耗费量较大,成本较高.本试验旨在前人研究基础上通过2.9样品分析及结果称取烟叶样品1.000g于聚四氟乙烯硝化瓶中,加入10硝酸5mI和过氧化氢20mI,于微波消化炉中消化10rain后,取出蒸发至近干,用0.1tool/I盐酸溶解残渣,定容到100mI.取适当试液于比色管中,按实验方法显色测定,并另取1份加入5gFe"做标准回收实验,结果见表1.表1样品分析及结果3结论本实验研究了在表面活性剂存在下磺基水杨酸与铁的显色反应,发现以CTMAB为增敏剂的情况下能提高显色反应的灵敏度,并结合微波消化样品的方法,建立了一种快速测定烟草样品中铁含量的方法.[参考文献][1]李忠,王保兴.芸香苷吸光光度法测定烟草中铁[J].理化检验,2002,38(5):247.[2]金闻博,戴亚.烟草化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3, 41.(责任编辑:高红卫)第4期黄燕芬等蜜环菌原种培养基组分筛选?55?筛选蜜环菌原种培养基配方,培养原种,再将此原种用于培养生产种,以缩短生产种培养时间,提高产量和品质,降低成本,促进蜜环菌生产从而促进天麻生产.1材料与方法1.1供试材料供试菌种:市售蜜环菌试管种.母种培养基(PDA培养基):马铃薯煮水,葡萄糖,琼脂.原种培养基:阔叶木屑,米糠,麦麸,玉米砂,KHPO,MgSO,VB,白糖,马铃薯煮水.生产种培养基:阔叶树嫩枝条,阔叶木屑,麦麸,马铃薯煮水.1.2试验方法1.2.1原种培养基的制备将50阔叶木屑,20米糠,10麦麸,10玉米砂混匀作为基础软料a,另将60的阔叶木屑,30的麦麸混匀作为基础软料b.取a,b各720g分成a两份,b两份,每份分别以1:3比例加入2马铃薯煮水,79/6白糖.混匀后,取1份a 作处理1,取1份b作处理3.余下的a,b各1份分别加入8gKH2PO,2.5gMgSO,106mgVB.混匀后作处理2和4.各处理培养料均装入250mL罐头瓶中, 每处理装12瓶,高温,高压灭菌,置于暗处冷却备用.1.2.2生产种培养基的制备阔叶树嫩枝条70,截成2CI'D_小段,在清水中浸泡8~10h,与阔叶木屑2O,麦麸1O%混合,加入2马铃薯煮水拌湿,装入500mL菌种瓶,常压下灭菌10~14h,冷却备用.2结果与分析2.1蜜环菌在不同培养基中的生长情况接种到4个处理上的蜜环菌种培养3d时,处理1,2,4各瓶中均可见少量的白色菌丝体,菌索顶端分叉,处理3无反应.培养10d时,处理1瓶内菌丝增多,菌索增长;处理2瓶内菌丝增加较多,菌索分枝粗壮,长;处理3中有4瓶见少量菌丝,其它瓶仍无反应;处理4污染较严重,菌丝生长缓慢.培养15d时,处理1未污染的瓶内培养料上全部布满稀疏菌丝体,菌索细弱分枝少;处理2白色菌丝体布满瓶内,菌索粗壮,分枝较多;处理3,4变化不大(表1).表1不同培养基对蜜环菌生长的影响!!坚墼垄宣11512次强四周及底部见少F{色菌丝体污染4瓶21512强2瓶见少量莆趁体.8瓶菌蝗体长满瓶污染2瓶31512很弱4瓶瓶底少量菌丝体.7瓶无反应污染1瓶4l5l2弱2瓶无反应,4瓶有少菌丝体污染6瓶4个处理的培养基软料均为农副产品及其下脚料,成分为天然有机物.处理1,2软料较3,4中多了米糠和玉米砂,养分增多,且玉米砂硬度较其它材料大,分解也相对较慢,增加了培养基的通气性,而蜜环菌属好气真菌,在透气良好的环境下才能旺盛生长,因而其生长在处理1,2中比在3,4中好.处理2中加入了无机盐及VB成分,因而生长好于处理1.总的来说,处理2的营养最丰富,全面,通气性最好,菌种生长最好;培养基中无机盐成分对菌种生长的作用不如天然有机物.2.2不同培养基的菌种培养生产种对菌索生长情况及生产成本的影响蜜环菌的生长主要是靠分解吸收木材中的糖,有机酸,醇类物质.母种(PDA培养基)直接进入生产种(枝段培养基)培养,培养基物颗粒粗大不利于菌种分解吸收养分,菌种生长适应性差.同样的母种,经自制木屑培养基培养后(称原种),再进人生产种培养,其菌索从生长时间到生长势头,强壮程度,蕈香味等各项指标都超过直接将母种接入枝段培养基培养的生产种(表2).经过木屑培养基培养,还可降低生产成本:1瓶母种可转接培养10瓶生产种或木屑种,而1瓶木屑种可转接培养10瓶生产种.由母种直接转接培养生产种与由母种经自制木屑培养基培养原种再转接培养生产种相比,后者母种用量缩小10倍,培养时间缩短10d,而自制木屑培养基成本只是母种培养基成本的1/2.表2不同处理的菌种在枝段培养基上的生长情况*M:母种直接接人枝段培养基;N:母种经木屑培养基培养后接人枝段培养基. 3小结3.1筛选出的原种培养基配方,主要成分为农副产品下脚料,价廉,取用方便,培养效果好,较为实用.3.2实验表明,在蜜环菌种的培养中,母种经木屑培养基培养为原种,再用原种培养生产种,可缩短培养时间10d,降低生产成本50,且菌种各项生育指标均优.[参考文献][1]汪昭月.食用菌制种技术[M].北京:金盾出版社,2000,52—57.[2]黄年来.中国食用菌百科[M].北京:农业出版社,1993,128.[3]李喜范,李军,等.食用菌EJ].2002(3),35—36.(责任编辑:黄贵平)。

天麻共生蜜环菌液体种培养基的优化

天麻共生蜜环菌液体种培养基的优化

文献著录格式%唐兴国(王伯诚(赖小芳.天麻共生蜜环菌液体种培养基的优化[J].浙江农业科学(2〇1、5% (4):635>37.D O I:10. 16178/j.issn. 0528-9017.20170428天麻共生蜜环菌液体种培养基的优化和^糸冰蚪考2〇17年第58卷第4期唐兴国,王伯诚,赖小芳(台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浙江临海317000)摘要:在传统蜜环菌母种培养基(加富PDA)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获得一种蜜环菌液体种改良培养基配方(栎树枝 100g.L g1,毛竹根50g.L g1,蔗糖20g.L g1,马铃薯200 g.L g1,KH2P〇4 3g.L g1,MgSO*.g •L-1,VB! 10 5g •L-1,p H自然)。

在此培养基上培养的蜜环菌菌球个体更大,菌丝体活力更强,培养14 W后蜜环菌菌丝体产量可达0. 803 2 g • 100 m L-1,为原配方的2. 98倍。

关键词:蜜环菌;天麻;摇瓶培养;培养基中图分类号:<646. 2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0528-9017(2017)04-0635-03蜜环菌(3),是一■种药食兼用菌[1],与药用植物天麻(S"*〇4,("$)和真菌猪等(相伴生[2],蜜环菌是天麻无性繁殖阶段的唯一营养源[1]。

在生产上,天麻种植用蜜环菌菌种分为母种(一级)&原种(二级)和栽培种(三级)。

从野生环境中分离纯化得到的母种经扩大培养成为生长旺盛的原种,原种接种于固体培养基形成用于生产的栽培种。

菌种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生产中菌材菌索的数量及健壮程度,而后者则决定了天麻的质量和产量[3]。

目前生产上常用固体加富PD A培养基培养母种,其缺点是菌丝易于老化、菌索细弱长势较差[4]。

原种则多采用固体木屑培养基或液体加富PDA培养基[1(3],固体木屑培养基培育的原种质量较好,但是培养基配制繁琐,培养周期偏长[5>];液体加富P D A培养基上培养的蜜环菌长势一般,难以满足生产用种需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蜜环菌母种培养基筛选试验
熊 鹰,姜 邻,唐利民
(四川省农科院食用菌开发研究中心,四川 成都 610066)
摘要:分别将两株蜜环菌Am01和Am09接种于三种不同配方和三种不同琼脂含量的斜面培养基上,试验结果表明,两株蜜环菌菌丝均在含“A”物质和牛肉膏浸提液的培养基上生长最快,菌索最健壮,满管时间最短。

在三种不同琼脂用量的培养基上,以每1000m L琼脂用量为15g菌丝菌索生长势最佳。

在同一培养基质上蜜环菌Am09的长势和长速显著优于Am01。

关键词:蜜环菌;培养基;筛选
中图分类号:S6461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310(2004)05-0025-02
蜜环菌(Armillaria mellea)属担子菌亚门、伞菌目、白蘑科、蜜环菌属。

子实体、菌丝、菌索均可入药。

而且菇体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该菇是一种著名的食药兼用菌[1]。

但蜜环菌的深入研究和广泛应用则始于天麻野生变家栽。

天麻生长离不开蜜环菌,蜜环菌是天麻无性繁殖生长阶段的营养物质基础。

因此,蜜环菌的纯培养研究一直以来方兴未艾,但是无论食、药用菌专著,还是专业期刊关于蜜环菌纯培养的母种培养基均报道为PDA或改良PDA。

据笔者试验发现,蜜环菌在PDA或改良PDA 基质上虽能生长,但菌丝灰白,细弱,易于核化,菌索生长势差,一般需要15~20d才能长满9cm 长的斜面。

因此,笔者进行了配方试验,以期寻找能使蜜环菌茁壮生长的母种适宜配方;同时在自然条件下,蜜环菌均生长在多雨潮湿的环境中,含水量要求较高,在同一配方条件下,由于凝固剂———琼脂用量不同,其培养基含水量也不一样,通过每1000m L中不同琼脂使用剂量,寻找适宜凝固剂用量;旨在确定蜜环菌生长繁殖的最适培养基配方和琼脂使用剂量。

1 材料与方法
111 材料
11111 供试菌株:蜜环菌Am01和Am09均由本院菌种保藏中心提供。

11112 不同培养基配方:①A(纯天然物质)浸提液培养基(每1000m L培养基含200g的A物质浸提液,另加5g牛肉豪,葡萄糖20g,琼脂20g)。

②改良PDA培养基(每1000m L培养基分别含200 g马铃薯和50g麸皮的浸提液,另加葡萄糖20g,琼脂20g)。

③马铃薯—松针培养基(每1000m L 培养基分别含200g马铃薯和50g松针的浸提液,另加葡萄糖20g,琼脂20g)。

11113 不同凝固剂用量:以培养基配方①为基础,分别将每1000m L培养基的凝固剂用量设为10g、15g和20g三种不同剂量。

112 试验方法:
11211 不同母种培养基的筛选:将蜜环菌Am01和Am09分别接种于上述三种不同配方的培养基斜面中部,在25℃下恒温培养,定期观察菌丝生长状况,记录复活时间,长势,菌索萌发时间,菌索长势及菌索满管时间,每处理重复10次。

11212 不同凝固剂用量比较:将蜜环菌Am01和Am09分别接种于11113的3种不同琼脂用量的培养基斜面中部,在25℃下恒温培养,定期观察菌丝复活状况,记录复活时间,长势,菌索萌发时间,菌索长势及菌索满管时间,每处理重复10次。

2 结果与分析
211 不同菌株生长情况比较:图1为接种培养10 d后的Am01和Am09在三种不同配方和三种不同凝固剂使用量上菌丝的生长势图,编号3、4、5分别为培养基配方①、②和③,编号1、2、3、分别为琼脂每1000m L用量10g、15g、20g,左起单数并贴有标签的试管为培养基正面,双数与相邻左边试管为同一处理的培养基背面生长情况,从图1观察可以看出Am01在三种不同配方和三种不同凝固剂用量的培养基上无论菌丝还是菌索长势均不如Am09,因此就菌种培养而言,蜜环菌Am09是一个生长繁殖速度快,菌索分枝多而粗壮的菌株。

212 不同培养基配方比较:Am01接种在配方①、②、③上菌丝复活的时间分别是4d、6d、5d,菌索萌生时间分别为6d、8d和8d;Am09接种在①、②、③上菌丝复活的时间分别是3d、5d和5 d,菌索萌发时间分别是5d、7d和6d。

从菌索长势看,Am01和Am09有相似的趋势,在配方①上菌丝色泽更白,不易核化,菌索更粗壮,分枝也更茂盛;在配方②上菌丝纤细,颜色灰白,易于核化,菌索粗壮但分枝极少,而且菌索穿透培养基质伸展速率比配方①慢得多,一般而言,从菌索开始
收稿日期:2003-12-1552
第23卷 第5期 中国食用菌 E DI BLE FUNGI OF CHI NA
萌发到长满培养基质,Am01在配方①上需要14~18d,而在配方②上则需要20d以上,Am09在配方①上只需要9~12d,在配方②上需要15d左右,两菌株在配方③上的长势和速率均介于配方①和配方②之间。

但以配方③为培养基的菌种经冰箱低温保藏后,转管继代时菌丝成活率较配方①和配方②低。

因此两菌株在三种培养基配方上均以配方①为最好。

图1 接种培养10d后Am01
菌丝及菌索长势图2 接种培养10d后Am09菌丝及菌索长势“1”、“2”、“3”分别代表每1000m l培养基琼脂用量10g、15g、20g;“3”、“4”、“5”分别代表配方配方①、配方②、配方

图3 蜜环菌Am09(琼脂用量为每1000m L10g)原
种生长情况
213 不同凝固剂用量比较:从图1可以看出Am01
在琼脂加入量为15g和20g两种处理下菌丝和菌
索差异不明显,在琼脂使用量为10g的情况下菌
丝长势稍差,菌索虽然更粗壮,但分枝数量要比另
两种处理少。

Am09在三种琼脂用量的处理中以15
g为最佳,基质表面气生菌丝浓白,菌索粗壮分枝
数介于另两种处理之间,而且菌索长满试管斜面后
经低温保藏菌丝也比20g处理的更不易核化。


此,在琼脂使用量上以每1000m L15g为宜。

3 讨论
培养蜜环菌的目的是为了用来伴栽天麻,而蜜
环菌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天麻接菌状况及产量
效果。

因此,对蜜环菌选择,主要视其菌索生长的
速度,分枝多少,生长势强弱及菌索粗细,蔬松菌
丝是否繁茂等标准[2],从本试验所用两菌株来看
Am09无论菌丝和菌索的长速和长势均明显优于
Am01,当然它们最终对天麻产量的影响还有待进
一步研究。

蜜环菌母种纯培养体的长势除菌株本身的遗传
特性外,依赖于它的培养基质所提供的养分比例,
从三种配方试验来看,含“A”物质和牛肉膏浸提
液的培养基长势和长速都最佳,这是否可以认为这
种培养基配方更好地提供了蜜环菌生长所需的碳、
氮营养源及矿质元素。

或者说这种基质更恰当地模
拟了自然生态环境下的蜜环菌营养条件。

从不同琼脂使用剂量试验看,蜜环菌在含水量
高、斜面上有游离水流动即每1000m L培养基只用
10g琼脂作凝固剂时也生长得较好,而且笔者用这
一剂量的琼脂原种(750m L蘑菇瓶分装250m L培
养基)接木屑种和枝条栽培种,菌丝复活快,菌索
活力强,因此蜜环菌琼脂培养基配制时可以适量减
少凝固剂的用量,这不仅可以节约成本,而且菌种
在低温保藏过程中还可减缓菌丝核化和菌索老化。

用琼脂原种扩繁时菌索也更易于分割。

[参考文献]
[1]胡昭庚等.名贵食用菌栽培[M].上海:上海科学
普及出版社,2001,128-137.
[2]徐锦堂.中国天麻栽培学[M].北京:北京医科大
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3, 1.
●据对黑木耳价格大幅上涨 20多个省区的黑木耳专业批发市场和农贸市场调查显示,2003年秋季以来,各地黑木耳价格一路飙升,且居高不下。

野生黑木耳批发价由80元(kg价,下同)上涨至100元,零售价由90元~100元上涨至120元~140元,而且大货、好货难求。

人工栽培的黑木耳批发价由30元涨至40元,零售价由38元涨至50元~60元,有些甚至涨到65元~70元。

原载《农机推广与安全》2004.3 62中国食用菌 E DI BLE FUNGI OF CHI NA V ol123,N o1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