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委党校研究生考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150分)

四川省委党校研究生考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150分)
四川省委党校研究生考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150分)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题型介绍(150分)

一、简答,4题,每题10分,40分。

二、辨析,4题,每题10分,40分。

三、论述,3选2,每题35分,70分

1、资源配置的涵义?方式?

采用一定的调节机制,在不同用途和不同使用者之间分配各种经济资源。资源配置方式可分为自然配置、市场配置、计划配置。

2、合理配置资源?

使资源配置的效能达到最大化。

3、经济运行机制?

经济组织或经济系统各构成要素、各环节之间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关系。

4、经济体制和经济制度的关系?

经济体制是基本经济制度的表现形式。一方面,经济制度决定着经济体制,规定着经济体制的发展方向和活动范围,影响着经济体制运行效率的高低。另一方面,社会经济制度都是按照一定的经济体制来实现经济运行和发展的。

5、什么是市场经济?分类?

市场经济是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包括两层意思:一是以市场机制为基础,调节社会经济活动的经济形式。二是以市场机制为基础,配置经济资源的一种方式。

分类:早期市场经济,近代市场经济,现代市场经济(有意识地引入政府宏观经济调控)。

6、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1)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现代企业制度;

(2)建立全国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包括商品市场以及劳动力、金融、房地产、信息、技术等要素市场,各类产权市场。

(3)建立以间接手段为主的宏观调控体系;

(4)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方式并存的收入分配制度;

(5)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

这一基本框架,表明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

7、我国社会多种经济成份共存发展的客观必然性?

(1)多种经济成份的存在,是由我国现阶段生产力发展要求决定的;(2)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存在和发展的客观要求;(3)我国人口多、底子薄的基本国情,要求发展多种经济成份;(4)对外开放,引进外资,也要求发展多种经济成份。

8、我国所有制结构的合理化?怎样正确看待我国的所有制结构?

所谓所有制结构合理化,就是要使(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长期共同发展的)所有制关系符合生产力发展的要求。

(1)就发展经济和推动社会进步而言,所有制只是手段,不是目的。

(2)就所有制的发展趋势而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中,公有制经济的绝对数和比重会有所变化,但它始终占主体地位。随着改革和发展,其它经济成份的绝

对数和比重都会发展和变化。从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客观需求出发,发展速度较快的集体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的比重会上升。

(3)就我国当前的国情而言,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的经济结构是从总体上说的。

9、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地位和作用?

主体地位:(1)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2)控制国民经济命脉,主导经济发展;(3)公有制主体地位是就全国而言的。作用:公有制在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中起决定作用,是社会主义市场关系的基础。

10、公有制的有效实现形式有哪些?

(1)股份制;(2)国家直接经营;(3)产权独立,承包经营;(4)国家所有,租赁经营;(5)股份合作制

11、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重点?

推进公平准入,改善融资条件,破除体制障碍,提升服务水平,优化发展环境,促进个体、私营经济、中小企业发展,依法保护企业的合法权益。

12、什么是产权?产权的分类?

产权是由社会或法律保护的一组财产权,包括占有权、使用权、经营权、收益权、处置权等。产权是所有制的核心和主要内容,分类包括物权、债权、股权、知识产权等。

13、产权的特征有哪些?

(1)排他性;(2)产权不同于所有权;(3)具有明确的界限和范围;(4)可转让或授权他人使用;(5)产权是一种社会工具,帮助主体形成一种可以合理把握的预期。14、个人经济行为包括哪些?

(1)个人消费行为;(2)储蓄行为;(3)就业行为

15、如何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体系?

(1)进一步发展商品市场;(2)大力发展金融市场(货币、资本、外汇、黄金)和其它要素市场(劳动力、房地产、技术、信息)。

16、发展市场中介组织的意义?

市场中介组织是培育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1)为市场经济运行提供“软框架”;(2)为市场交易顺利进行提供桥梁;(3)为企业与政府之间联系提供渠道,为政府宏观调控提供中介。

17、按劳分配的客观必然性?

(1)所有制关系决定分配关系,公有制要求按劳分配;(2)社会主义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可供分配的产品还很少,还不可能实现按需分配,而只能实行按劳分配;(3)旧的社会分工还存在,劳动者的劳动还存在重大差别,同时,劳动还主要是谋生的手段,这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

18、为什么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1)多种所有制并存决定多种分配方式并存;(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关系不成熟决定了按劳分配的不成熟性,为多种分配方式提供了经济条件;(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和发展,要求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19、论述如何理顺分配关系,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P234-235 答:理顺分配关系,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在初次分配领域,在增进效率的同时也增进公平,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

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一是要加大对城乡分割体制的改革力度,深化户籍制度改革,逐步消除城乡劳动力市场的体制性分割状态,铲除劳动力转移的制度障碍,为城乡劳动力创造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二是要推进垄断行业改革,引入多元化竞争主体,促进企业之间的公平竞争;三是断续深化行政体制改革,逐步消除部门和地方对要素流动的各种限制,促进要素市场的竞争,为各部门、各地区的企业创造平等获得生产要素的机会;四是通过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逐步削除不同部门、不同企业对公共资源(土地、自然资源、国有资产等)占有的不公平状态,缓解由此带来的不公平竞争;五是断续加大反腐败工作力度,坚决打击腐败、贿赂和各种钱权交易,为各类市场主体创造公平的竞争条件和竞争机会。

(2)再分配要更加注重公平,强化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职能。一是要通过“提低”、“扩中”、“调高”,遏制住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规范分配秩序,保护合法收入,合理调节少数垄断行业的收入过高,取缔非法收入。二是进一步完善个人所得税制度,加强征管,打击偷逃个税行为。三是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调节国民收入分配结构,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四是建立稳定的、有效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加大对社会低收入阶层、贫困阶层、贫困地区予以有效援助。

(3)必须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今天,一是要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加大再分配调节力度,着力解决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的问题。二是努力创造条件,兼顾效率与公平,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逐步缩小城乡差距、区域差距,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逐步提高扶贫标准和最低工资标准,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逐步缩小全国居民收入差距,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向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20、社会保障制度的功能?

(1)提供社会安全网和减震器,维护社会稳定;(2)调节收入分配,促进社会公平;(3)促进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4)调节国民经济的运行。

2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宏观调控的手段?

(1)国家计划;(2)经济政策;(3)法律手段;(4)行政手段。

21、述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宏观调控的政策?P239★★★

宏观调控政策是政府为达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而制定的方针、原则和行为准则,它通过各种调控手段的具体运行而体现。宏观调控政策是一个体系,其中最基本的有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

(1)财政政策(国家预算-税收、国家信用、财政补贴、财政投资;扩张性政策,紧缩性政策)

(2)货币政策(利率、法定准备金率、公开市场业务、再贴现率;扩张性政策,紧缩性政策)

(3)产业政策(产业组织政策——促进社会总供给的增加,产业结构政策——达到社会总供求的平衡)

22、述评怎样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1)经济发展及其内涵:随着经济增长而出现的经济、社会、政策的整体演进和改善。

内涵:数量的增长、结构的优化、质量的提高。

(2)要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必须实现“三个转变”:

①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

②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第一、二、三产业协同带动

③主要依靠物质资源消耗→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

23、新型工业化的内涵?

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

24、三次产业结构演进的一般规律?具体表现?

随着经济发展,人均国民收入水平提高,劳动力必然由第一次产业向第二次产业转移;当经济进一步发展,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便向第三次产业转移,产业结构呈现出第一次产业产值比重减少,第二、三次产业产值比重上升的状态。

三次产业演进规律的具体表现:(1)从历史过程看,第一、二、三次产业的发展速度依次递增,占的比重依次增大;(2)在工业化初期,第一次产业的产值和劳动力比重不断下降,劳动力主要流向第二次产业;(3)在工业化发展过程中,第一次产业的产值和劳动力比重断续下降,减少的劳动力大部分流向第三次产业;(4)在后工业化时期,第一次产业的产值和劳动力比重断续下降或稳定,第二次产业呈现稳定或稳定增长,第三次产业的劳动力及产值比重断续提高。

25、述评如何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巩固第一产业,提升第二产业,做大第三产业,发展现代产业体系。

(1)要加快发展现代农业。

巩固、完善支农惠农政策,四用”、“三提高”,走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

“四用”: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

“三提高”:提高三化(水利化、机械化、信息化),提高三率(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效益和竞争力。

(2)要不失时机地发展现代服务业。

断续发展生活性服务业的同时,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提高服务业比重和水平,尽快把服务业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

(3)要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

依托重大项目,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培育产业集群,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抓住结构调整契机,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工业。

26、简述我国对外经济关系的客观必然性。P249★★★

(1)对外开放是生产社会化的客观要求。

生产社会化的发展,国际分工形成,世界市场形成,一国生产力发展对世界市场产生了依赖性。

(2)对外开放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市场经济是开放经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实行对外开放。一是国际分工的需要,二是资源配置的需要,三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商品价值的实现离不开国际市场。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试题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试题-公务员考试 试题1:我国要建立的宏观调控模式应该是:()。 A: 直接的调控模式 B: 直接与间接调控平行结合的模式 C: 以间接调控为主的调控模式 D: 以直接调控为主的调控模式 答案: C 试题2:公司是()。 A: 法人企业 B: 个人业主企业 C: 合伙企业 D: 独资企业 答案: A 试题3: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 A: 实行价格体制改革 B: 国有企业改革 C: 进一步完善市场体系 D: 加强宏观经济调控 答案: B 试题4: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宏观经济调控的主要手段是()。 A: 计划手段 B: 行政手段 C: 法律手段 D: 经济手段 答案: D 试题5:当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时,一般不宜采取()。 A: 均衡的货币政策 B: 紧的货币政策 C: 松的货币政策 D: 松紧搭配的货币政策 答案: C 试题6:社会主义社会保持总需求与总供给之间的大体平衡是指()。 A: 消费资料的总供给与劳动者对消费资料的总需求之间的平衡 B: 生产资料的总供给与生产单位对生产资料的总需求之间的平衡 C: 社会总产品的价值量和实物量之间的平衡 D: 社会可供购买的商品总量与社会有支付能力购买的商品总量之间的平衡 答案: D 试题7: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是()。 A: 建立能够综合协调宏观经济政策和正确运用经济杠杆的机制 B: 保持经济总量的基本平衡,促进经济结构的优化,引导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C: 保障劳动者的充分就业,实现劳动力资源的合理利用 D: 组织公共部门和基础设施的建设,为经济和社会发展创造条件 答案: B 试题8:市场体系的三大支柱是()。 A: 商品市场、技术和信息市场、房地产市场 B: 商品市场、资本市场、劳动力市场 C: 资本市场、技术和信息市场、劳动力市场 D: 生产资料市场、期货市场、技术和信息市场 答案: B 试题9: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 A: 对生产资料的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B: 对消费资料的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C: 对社会资源的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D: 对生产力的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答案: D 试题10:市场机制作用得到充分发挥的前提是()。 A: 政府放弃宏观控制 B: 政府加强宏观调控 C: 完备、统一的市场体系 D: 计划与市场相结合 答案: C 试题1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价格形成机制应是()。 A: 国家有计划制定价格 B: 计划定价为主,市场自由价格为辅 C: 以市场形成价格为主 D: 以企业自由定价为主

党校考试题库(完整版)

组织部整理,非官方, 如与正式考试试题有出入,请勿抱怨。 单单 选选 题题 ((共共115500题题)) 1、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___________。 A .全面协调可持续 B .统筹兼顾 C .以人为本 D .发展经济 2、预备党员的预备期,从___________算起。 A .填写入党志愿 B .入党宣誓 C .支部大会通过他为预备党员 D .党组织找他谈话 3、党的最高领导机关是___________。 A .人民代表大会 B .中央委员会 C .党组 D .中央政治局 4、党的十七大强调要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始终不渝奉行___________的开放战略。 A .互惠互利 B .改革进取 C .共建共享 D .互利共赢 5、党的十七大选举产生的新一届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由___________名委员组成。 A .6 B .7 C .8 D .9 6、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每___________年举行一次。 A .2年 B .3年 C .5年 D .10年 7、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___________。 A .战斗堡垒 B .战斗集体 C .先锋队

D.基础阵地 8、___________不是党选拔干部的方针。 A.革命化 B.知识化 C.专业化 D.信息化 9、党章规定共产党员享有___________项权利。 A.六项 B.七项 C.八项 D.九项 10、党章规定,发展党员,必须经过___________,坚持个别吸收的原则。A.党的支部 B.党的书记 C.党的培训 D.党的组织 11、党章规定,申请入党的同志,必须年满___________岁。 A.16 B.17 C.18 D.20 12、党的十七大对军队提出的“三化”是___________。 A.革命化、国际化、现代化 B.国际化、现代化、正规化 C.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 13、党章规定,预备党员的预备期最长为___________。 A.一年 B.一年半 C.二年 D.三年 14、马克思主义具有___________的理论品质。 A.解放思想 B.实事求是 C.与时俱进 D.持续稳定 15、民主集中的基础是___________。 A.集体领导 B.分工领导 C.调查研究 D.群众路线 16、中国共产党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___________。 A.民族自决 B.联邦制 C.民族融合 D.民族区域自治

党校研究生复习资料

开通黄钻 5年光华村考研复习资料 情况说明 1、★★入学考试时间:2015年6月13日—14日。 2、★★入学考试地点:成都市青羊区玉沙路163号省直机关党校。 3、凭《准考证》与《身份证》参加考试 4、因省直机关党校停车困难,请各位考生尽量不开车。 5、请还未领准考证与毕业证原件的考生,请与各报名老师联系。在祝老师处 6、四川省委党校招生办公室要求从严治考,考试严禁携带任何资料与通信工就视为作弊。 希望各位考生认真复习,精心准备,并取得优异的成绩! 2015年《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光华村复习资 料 (注:字体加粗意为两次复习内容相同,需重点掌握)

1.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空间和时间是物质存在的基本形式(多选、辨析或简答)P7 2.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P9-10 ①联系的含义及其客观性和普遍性P9-10; ②事物联系形式的多样性P10 ; ③普遍联系和系统P10;普遍联系和条件P10 (多选或辨析) 3.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实践标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P21 4.社会意识形态及其本质:P22-23 ①社会意识和意识形态(社会意识形式中的两个部分P22); ②社会意识形态的本质P23; ③意识形态的相对独立性和反作用P23 5.社会基本矛盾: ①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P26 ②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平行的P26 ③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的决定性力量P26-27 6.商品: ①商品含义及商品二因素P31-32 ②劳动二重性及理论意义P32 ③商品的价值量[商品的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P32-33(辨析)32-33 7.货币的职能P35(多选或简答) 8.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P46-47 ①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利润和剩余价值含义及关系;影响利润率的主要因素P46) ②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P46-47 ③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P47 ③平均利润率趋向下降的规律P47(辨析) 9.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与作用P51-52: ①一般垄断资本主义转变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P51-5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测试题含答案解析2014年[100题]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强化训练测试题含答案 试题101 :当社会总需求大于总供给,经济增长过热时,中央银行采取紧缩性货币政策,其主要措施有()。 A. 提高法定准备金 B. 提高贴现率 C. 在金融市场上购买政府债券 D. 在金融市场上抛售政府债券 答案: ABD 试题102 :产业资本在其循环过程中, 所采取的三种职能形式是()。 A. 生产资本 C. 货币资本 B. 商业资本 D. 流动资本 答案: ABC 试题103 :价格形成机制本身包含着三个组成要素, 是()。 A. 价格形成主体 C. 价格形成的客体

B. 价格形成的具体方法 D. 价格形成的决定因素 答案: ABD 试题104 :产业政策的主要内容包括()。 A. 产业结构政策 C. 产业布局政策 B. 产业组织政策 D. 产业开发政策 答案: ABC 试题105 :抵押人可以是()。 A. 债权人 B. 债务人 C. 第三人 D. 抵押权人答案: BC 试题106 :社会总产品的构成从价值角度看包括()。 A. 不变资本 C. 固定资本 B. 可变资本 D. 剩余资本 答案: ABD 试题107 :我国要建立的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是()。

A. 产权清晰 C. 政企分开 B. 权责明确 D. 管理科学 答案: ABCD 试题108 :在人类历史上曾经出现过以下价值形式()。 A. 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 B. 扩大的或总和的价值形式 C. 一般价值形式 D. 货币形式 答案: ABCD 试题109 :关于抽象劳动, 论述正确的是()。 A. 抽象劳动是指具有特定具体形式的劳动 B. 抽象劳动是抛开各种劳动的具体形式的无差 C. 它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创造出的商品的价值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经济关系 D. 抽象劳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动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创造出商品价值 答案: BCD

最新2018年山东省委党校研究生考试《现代管理学》复习参考题答案

2018年山东省委党校研究生考试《现代管理学》复习参考题答案 一、概念 1.法律监督法律监督是国家为了保障法律的实施所进行的监察督导活动。 2.风险型决策如果自然状态是不确定的,但决策者能根据预测情况计算 出事情发生的概率,并根据概率能对决策结果做好一定估计,这种决策 就叫做风险决策。 3.管理是指在一定的环境下,管理主体为了达到一定的目的,运用一定 的职能和方法,对管理客体施加景响和进行控制的过程。 4.管理的经济方法经济方法是指管理主体,按照经济规律的客观要求, 运用各种经济手段(包括各种经济杠杆、经济政策),通过调节各种经济 利益关系,以引导组织和个人的行为。保证管理目标顺利实现的方法。5.管理的系统观念管理系统观念是指管理主体自觉地运用系统理论和系 统方法,对管理要素、管理组织、管理过程进行系统分析,旨在优化管 理的整体功能,取得较好效果的观念。 6.管理的循环规律即任何管理都要经过计划、实施、检查、处理等几个 基本阶段的循环。 7.管理共有规律指所有管理活动都共有的规律,也是一些具有一般性、 普遍性的规律。 8.管理计划指为实现组织既定的目标,对未来的行动进行规划和安排的 活动。 9.管理技巧性规律在管理中,有些科学的管理方法和管理技巧由于抓住 了事物发展的普高矛盾,对解决管理问题具有普遍适用性和规律性,我 们把这一类的规律给予特殊分类。称之为管理的技巧性规律。 10.管理客体所谓管理客体也可称为被管理对象,是指能够被一定管理主体影响和控制的客观事物。 11.管理派生规律派生规律主要是指从共有规律中派生出的规律。 12.管理艺术管理者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智慧和直觉,迅速及时,随机应变,而又准确有效地认识和解决问题的技巧和能力。 13.管理主体指在管理过程中具有主动支配和影响作用的要素。 1

研究生考试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复习重点-党校研究生

研究生考试复习重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复习重点,党校研究生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复习重点,党校研究生考试复习重点。按照党校研究生考试考前培训导师所划定的重点容总结而来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如何强化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答:1、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2、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3、积极发展党,增强党的创造活力。4、深化干部任职制度改革,建设高素质执政骨干队伍。5、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把各方面优秀人才聚集到党和国家事业中来。6、创新基层党建工作,夯实党执政的组织基础。7、坚定不移反对腐败,永葆共产党人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8、严明党的纪律,自觉维护党的集中统一。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一、哲学的基本问题。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或者物质与意识的关系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的容:第一方面,思维和存在或意识和物质哪个是本原的,哪个是派生的?或者说哪个是第一性的,哪个是第二性的?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哲学两阵营、两大基本派别的唯一标准。另一方面:我们的意识能不能认识现实世界?我们能不能在关于现实世界的表象和概念中正确地反应现实?依据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把哲学区别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唯物主义坚持可知论,认为认识是意识对物质的颖。一些唯心主义也承认世界是可知论。 为什么说思维和存在之所以是哲学的基本问题?答:第一,意识和物质是世界上各种现象最高的概括,要从总体上把握世界,就必须对意识和物质两大类现象做出理论慨括,并回答它们的相互关系。第二,如何解决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是解决其他一切哲学问题的前提和基础。 正确解决哲学基本问题的重大意义。第一,在理论上,它给予我们识别形形色色的哲学派别,批判唯心主义和不可知论以锐利的思想武器。第二,正确解决哲学基本问题是贯彻执行好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思想路线的重要前提。第三,正确回答哲学基本问题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关键。哲学的本质是:永不停息的探索。 第二章物质与意识 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而存在的客观实在。 规律是事物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规律有客观性、普遍性、稳定性、重复性等特点。客观性是规律最基本的特点。规律的客观性依存于物质的客观实在性。自然规律是客观的。认识规律,改造世界创造世界,不能成为规律的奴隶。 ?一切从实际出发是辩证唯物主义一元论客观世界的根本要求。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坚持以辩证唯物主义一元论的世界观指导自己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活动。所谓辩证唯物主义一元论客观世界,就是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和现象都以空间和时间的形式,遵循着物质固有的规律,永远地运动、变化和发展着。承认世界的物质性及其运动规律的客观性,是马克思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试卷及答案汇总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试卷一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 1.现代市场经济 2 .所有制结构 3.企业制度 4.市场机制 5.社会保障制度 二、填空(每题1分,共15分) 1.资源配置方式可分为()和()。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建立在()基础上的现代市场经济。 3.德国社会市场经济的特征是()。 4.激进式改革的主要内容是 5.国有经济的主导地位体现在= 6.划分企业制度的标准是()。 7.企业的效率来自()和()。 8.在现代公司中,对经营者进行外部约束的机制有= 9.从客体上市场可分为()和()。 10.市场失灵包括= 11.政府管制可分为()和()。 12.宏观调控的目标是 ()。 13.我国现阶段的收入分配制度是 ()。 14.社会保障制度包括 ()。 15.对外经济关系的内容有 ()。 三、分析题(每题5分,共10分) 1.激进式改革的实质是资本主义化。 2.国有企业的改革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而且是一个政治问题。 四、简答题(每题8分,共40分) 1.简述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 2.讲述渐进式改革的特征。 3.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体现在哪些方面。 4.市场经济中政府为何要干预经济活动。 5.分析市场的含义。 五、论述题(每题10分,共20分) 1.谈谈你对目前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看法。 2.结合实际谈谈我国国有企业治理结构的创新。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试卷一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 1.现代市场经济——是市场经济的高级发展阶段,是政府调控和市场调节相结合的一种经济体制。

2 .所有制结构——一个社会中存在的所有制形式及其每种所有制形式的地位、作用及相互关系。 3.企业制度——企业产权制度、组织制度和管理制度的总称。 4.市场机制——市场中的价格、供求及竞争之间的相互关联机制约。 5.社会保障制度——国家依据一定的法律和法规,在劳动者和全体成员因年老、疾病、丧失劳动能力等时,向其提供基本生活保障而建立的一种社会制度。 二、填空(每题1分,共15分) 1.计划经济市场经济。 2.公有制。 3.自由竞争加社会公平。 4.自由化、私有化、稳定化。 5.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部门,其主导作用。 6.所有者形式。 7.制度的效率和管理的效率。8.市场约束和法律约束。9.商品市场、要素市场。 10.微观上的效率、宏观上的不稳定,分配不公平。11.经济性管制和社会性管制。 12.国民经济稳定增长。13.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14.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救济。15.对外贸易、对外资金往来、技术交流与合作、对外劳务合作等。 三、分析题(每题5分,共10分) 1.激进式改革的实质是资本主义化。 (1)激进式改革的内容。(1分) (2)激进式改革的特点。(2分)(3)激进式改革的实质。(2分) 2.国有企业的改革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而且是一个政治问题。 (1)国企改革与经济稳定(1分),(2)国企改革与社会稳定。(2分)(3)国企改革与公有制与共产党的领导。(2分) 四、简答题(每题8分,共40分) 1.简述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市场经济的含义,(3分)自主性(1分)、平等性(1分)、竞争性(1分)、开放性(1分)、法制性(1分)。 2.讲述渐进式改革的特征。强制中的一诱致性(2分),双轨过度(2分)、体 制外改革与体制内改革相结合(2分)、局部推进与整体协调相结合(2分)。 3.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体现在哪些方面。公有制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4分)。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部门(4分)。 4.市场经济中政府为何要干预经济活动。主要是存在市场失灵,市场失灵表现为:微观上的效率(3分)、宏观上的不稳定(3分),分配不公平。(2分) 5.分析市场的含义。市场是商品交换的场所和地方(2分),市场是流通领域的总和(2分),市场是有支付能力的需求(2分),市场是人与人关系的总和(2分)。 五、论述题(每题10分,共20分) 1.谈谈你对目前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看法。 (1)目前我国的宏观经济形势(4分)。(2)宏观经济政策选择。(6分) 2.结合实际谈谈我国国有企业治理结构的创新。 (2)企业治理结构的内容(4分),(2)国有企业治理结构的创新。(6分)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试卷二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 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党校入学考试试题

一、名词解释: 1、社会主义本质?(P3)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致富。(发展生产、共同致富)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P5) 社会主义是指我国在经济文化落后的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即从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整个历史阶段。 3、“邓小平提出的三个有利于”?(P10) 归根到底,要以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标准。 4、什么是民族区域自治?(P16) 所谓民族区域自治,就是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驶自治权。 5、美丽中国生态文明理念(P49) 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 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大特色”?(P48) 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 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P47) 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8、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总布局和总任务?(P48) 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布局是五位一体,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名族伟大复兴。 9、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P49) 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二、简答题: 1、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P46)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是科学发展最鲜明的精神实质。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P4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P48) 就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制度,中国共产党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 4、社会主义社会公平保障体系的主要内容? 逐步建立权力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的三者统一?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践途径;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 根本制度是根本保障;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6、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基本含义?(P3)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就是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坚持一切从中国国情出发,敢于和善于走自己的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7、和平与发展的基本含义?(P17) 和平与发展是成为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要求;和平与发展乃是摆在世界各国人民面前的尚未解决的大问题。 三、论述题: 1、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P45) 1、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 2、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新成果; 3、科学发展观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党校考试复习题和答案

1.(对)对正式党员的纪律处分,也适应于预备党员。 7.(对)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基本方法是实行统筹兼顾。 12.(错)预备党员政治素质差,表现不好的,可以做劝其退党处理。 6.有利于( D )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重大意义之一。 A.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B.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综合国力; C.提高人民生活水平;D.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6.新时期党的建设以(AC )为主线。 A.党和执政能力建设;B.党的思想建设;C.党的先进性建设;D.反腐倡廉建设; 5.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9.党在长期执政条件下,必须解决的两大历史性课题(AC )。 A.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B.不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 C.不断提高党的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D.改善和加强党领导;9.坚持以人为本,必须坚决做到(BCD )。 A.共同发展、共同享有;B.发展为了人民; C.发展依靠人民;D.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8.(AC )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总体要求。 A.全面发展;B.统筹兼顾;C.协调发展;D.以人为本; 2.( B )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强大动力 A.解放思想;B.改革开放;C.科学发展;D.和谐社会; 10.判断事物有无价值,主要看它(ABCD )。 A.本身是否具有某种属性B.是否客观反映发展规律 C.是否满足人们的需要D.是否体现统治阶级的意志2.共产党员的党性修养过程主要有注重学习、勇于实践(CD )等几个

方面。 A.慎独自省B.见贤思齐C.开拓创新D.接受监督8.对预备期内犯有错误的预备党员的处理方式有(ACD )。 A.批评教育B.党内警告C.延长预备期D.取消预备党员资格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鲜明特征有(AC )。 A.科学性、民族性;B.科学性、世界性;C.时代性、开放性;D.民族性、现实性; 3.以下对民主集中制原则表达正确的有(ABCD )。 A.是党的基本组织原则;B.是群众路线在党内生活的运用; C.是党的组织制度的核心;D.是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 19.(对)党的组织制度的核心是民主集中制。 1.(错)党的各级代表大会的代表和委员的产生,要体现党员的意志。(对)2.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19.(对)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8.(对)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必须把改革开放同四项基本原则统一起来。 9.(对)党能否做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拥护的根本条件是党的宗旨。11.(错)凡在中国居住的居民不分国籍都可以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2.(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12.党员要求退党,应当经支部大会讨论并报上级党组织批准。()10.(对)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 18.(对)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各族人民的领导核心。 8.()党员发展对象需要经过一个学期以上的培养和教育。 改正: 14.(错)党员组织关系介绍信和人事关系、行政关系无关。 2.()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

党校研究生英语考试试题

一、完形填空 (一) The first man who cooked his food,instead of eating it raw,lived so long ago that we have no idea who he was or where he lived. We do know,however,that for thousands of years,food was always eaten cold and raw. Perhaps the first cooked food was heated accidentally by a forest fire or by the molten lava from an erupting volcano. No doubt,when people first tasted food that had been cooked,they found it tasted better. However,even after this discovery,cooked food must have remained a rarity until man learned how to make and control fire. Early peoples who lived in hot regions could depend on the heat of the sun to cook their food. For example,in the desert areas of the southwestern United States,the Indians cooked their food by placing it on a flat stone in the hot sun. They cooked pieces of meat and thin cakes of corn meal in this method.We suspect that the earliest kitchen utensil was a stick to which a piece of meat could be attached and held over a fire. Later this stick was replaced by an iron rod or spit which could be turned frequently to cook the meat on all sides. Cooking food in water was impossible before man learned to make water containers that could not be destroyed by fire. The first cooking pots were reed or grass baskets in which soups and stews could be cooked. As early as 1600 B. C.,the Egyptians had learned to make more permanent cooking pots out of sandstone. Many years later,the Eskimos learned to make similar pans.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题库

试题1:我国要建立的宏观调控模式应该是:()。 A: 直接的调控模式 B: 直接与间接调控平行结合的模式 C: 以间接调控为主的调控模式 D: 以直接调控为主的调控模式 答案: C 试题2:公司是()。 A: 法人企业 B: 个人业主企业 C: 合伙企业 D: 独资企业 答案: A 试题3: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 A: 实行价格体制改革 B: 国有企业改革 C: 进一步完善市场体系 D: 加强宏观经济调控 答案: B 试题4: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宏观经济调控的主要手段是()。 A: 计划手段 B: 行政手段 C: 法律手段 D: 经济手段 答案: D 试题5:当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时,一般不宜采取()。 A: 均衡的货币政策 B: 紧的货币政策 C: 松的货币政策 D: 松紧搭配的货币政策 答案: C 试题6:社会主义社会保持总需求与总供给之间的大体平衡是指()。 A: 消费资料的总供给与劳动者对消费资料的总需求之间的平衡 B: 生产资料的总供给与生产单位对生产资料的总需求之间的平衡 C: 社会总产品的价值量和实物量之间的平衡 D: 社会可供购买的商品总量与社会有支付能力购买的商品总量之间的平衡 答案: D 试题7: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是()。 A: 建立能够综合协调宏观经济政策和正确运用经济杠杆的机制 B: 保持经济总量的基本平衡,促进经济结构的优化,引导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C: 保障劳动者的充分就业,实现劳动力资源的合理利用 D: 组织公共部门和基础设施的建设,为经济和社会发展创造条件 答案: B

试题8:市场体系的三大支柱是()。 A: 商品市场、技术和信息市场、房地产市场 B: 商品市场、资本市场、劳动力市场 C: 资本市场、技术和信息市场、劳动力市场 D: 生产资料市场、期货市场、技术和信息市场 答案: B 试题9: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 A: 对生产资料的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B: 对消费资料的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C: 对社会资源的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D: 对生产力的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答案: D 试题10:市场机制作用得到充分发挥的前提是()。 A: 政府放弃宏观控制 B: 政府加强宏观调控 C: 完备、统一的市场体系 D: 计划与市场相结合 答案: C 试题1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价格形成机制应是()。 A: 国家有计划制定价格 B: 计划定价为主,市场自由价格为辅 C: 以市场形成价格为主 D: 以企业自由定价为主 答案: C 试题1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最基本的主体是()。 A: 国家 B: 管理者 C: 企业 D: 生产者 答案: C 试题13:经济体制改革确定什么样的目标,其核心是正确选择()。 A: 资源的配置方式 B: 所有制形式 C: 经济决策体系 D: 利益和动力调节体系 答案: A 试题14:保持经济总量的基本平衡是指()。 A: 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的基本平衡 B: 社会生产两大部类的基本平衡 C: 积累基金与消费基金的基本平衡 D: 进出口贸易额基本平衡 答案: A 试题15:社会主义国家对国民经济实行直接调控和间接调控的主要区别在于()。A: 是否通过市场中介进行调控 B: 是否通过企业进行调控

完整word版,2019年四川省委党校在职研究生入学考试《政治学原理》模拟试题(内部资料)

2019年四川省委党校在职研究生入学考试《政治学原理》复习模拟试题 (内部资料) 1.政治的含义和本质(名词解释) 政治涵义的共同特点:(1)政治带有强制的特征。(2)国家和政府制度应该是政治的重要内容。(3)政府或公共权力是政治的核心。因为权力是强制的基础,没有权力也就不存在强制。政治的本质。就是争取、维护、调整或分配不同的阶级或集团的利益。政治就是人们为了自身的利益,围绕国家政权或公共权力进行的活动,由此产生的关系。政治的主体是特定的社会集团和个人。这里的集团是指在一定经济基础上形成的阶级、阶层、利益集团、党政民族地区等。政治的核心是国家权力。国家作为暴力机器,是一种具有强制性、主权性和权威性的力量。因此,谁掌握了国家权力,谁就会在政治斗争中取得主动地位。政治的主要内容,是政治主体的活动和相互关系。只有围绕国家政权或公共权力的社会活动才是政治活动,才会构成政治关系。政治行为的目的是为了追求自身利益。换句话说,政治行为就是人们利用国家权力追求利益分配的行为。

2.政治的作用(简答) 政治属于上层建筑,上层建筑由经济基础决定,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但是,政治是上层建筑的主体部分,它有相对的独立性,政治关系对上层建筑的其它部分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它不仅是法律关系的基础和前提,而且对文化、道德等都具有巨大的影响和制约力。 1.政治关系的含义(名词解释)政治关系是指政治主体之间围绕国家政治权力而产生的社会关系的总和。它包含以下三种含义:(1)政治关系是指政治主体之间的社会关系。(2)政治关系是围绕着国家权力而形成的社会关系。(3)政治关系的根本目的是追求自己的利益。 2.政治关系的特征(简答) (1)客观性。政治关系有上层建筑决定的根本特性说明,政治关系是一种客观的社会存在,而不是人们的主观意志决定的。(2)复杂性。政治关系的复杂性是由政治主体的多元性和利益的多元性决定的。(3)变动性。随着社会的发展、政治主体的变化、外部条件的变化,都会引起政治关系的变化。 3.政治角色(名词解释):政治角色是指与政治参与者特定的政

党校 公共管理学考试题型及复习重点

一、考试题型 辨析题2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论述题1题,每小题25分,共25分。 案例分析题1题,每小题25分,共25分。 二、复习重点 1.公共管理与企业管理有哪些重大差异?为什么? 私人管理公共管理 权力的来源:产权权力的来源:合法性 目的:私人利益,经济理性目的:公共利益,公平公正 私人组织公共组织 私人权力公共权力 竞争性垄断性 隐私性接受公众监督 涉及面窄涉及面宽 公共领域的以下特点决定了与私人管理不同: ①公共领域涵盖范围广,组成部分之间存在差异; ②各个组成部分有要求平等的诉求,使得公共管理必须以公共利益为目标,以公正公平为准则; ③公共领域的信息沟通较难,标准和要求各异,需要预设制度,以使公众的诉求达到某种程度的一致; ④公共事务管理必须以委托的形式,将公共权力交与少数人; ⑤公共权力的合法性; ⑥公共权力的垄断性; ⑦公共权力的强制性; ⑧公共权力的可监督性; 2.传统人事管理模式与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有何区别? 观念的区别:传统的人事管理以事为中心,而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是以人为本; 管理内容与范围的区别:传统人事管理的实践是以个体为中心,而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则是以团队为中心; 组织结构的区别:传统人事管理以“树型”的组织结构为主,后来发展为“矩阵型”,现代人力资源管理趋向于“网络型组”织结构; 工作重点的区别:传统人事管理只注重实用,而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把人力资源开发放到首位; 管理作用的区别:传统人事管理的作用是效率的提高与工作生活质量的提高,现代人力资源具有决定组织命运的战略性作用。 管理目标的区别:传统人事管理的目标是吸引、留住和激励员工,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目标更关注组织在竞争力、利润、生存能力、竞争优势和劳动力的灵活性等方面的提高; 管理地位的区别:传统人事管理部门被视为是非生产、非效益部门,现代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被视为生产与效益部门; 3.什么是公共部门的全面质量管理?与传统管理有哪些差异? 全面质量管理的含义:全面质量管理是一种全员参与的、以各种科学方法改进组织的管理与服务,通过高素质和不断改进的产品和服务,获取顾客满意的管理理念、制度和方法。一般而言,全面质量管理都是以战略、远景、作业三者为主,它与传统的管理的确有许多不同之处

贵州省委党校研究生入学考试马克思主义理论复习题及答案

马克思主义理论考试复习题 一、选择题(不定项) 1、物质的本质属性是什么?(41) 客观实在性。 2、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38)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3、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哪种原理的要求?(51) 矛盾特殊性原理的根本要求。 4、意识形态具有什么样的特点?(68) 阶级性 5、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表现在哪里?(54)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认识的目的、认识发展的动力、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 6、理性认识的特点是什么?(56) 理性认识具有间接性和抽象性;感性认识具有直接性和具体性。7、生产力系统的基本要素是什么?(63) 生产力系统的基本要素是: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构成生产力系统的实体部分;生产过程中的分工、协作、科学技术、劳动组织和管理等构成生产力系统的非实体性要素。 8、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是什么?(63) 生产力 9、英雄创造历史的观点属于什么观点?(69) 10、商品的二重性指什么?(76)使用价值和价值。 11、劳动的二重性指什么?(77)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12、价值规律的内容是什么?(79) 商品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商品价值量为基础。 13、市场经济最基本的运行机制是什么?(96)价值规律、供求规律、竞争规律。14、市场经济的主要功能是什么?(96) 市场联结功能、信息传递功能、资源调节功能、利益激励功能、奖优罚劣功能。(即:ABCD) 15、在我国公有制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哪里?(99)第一,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自从中占优势。第二,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第三,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第四,公有制经济要适应

党校考试试题及答案完美

党校考试试题及答案(1)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党的一大于 1921 年召开,党的十八大应该是在 2012 年召开。 2.党支部应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党员应在生产、工作、学习和社会生活中应起先锋模范作用。 3.我党的思想路线用四个字来概括就是实事求是,我党根本的工作路线是群众路线。 4.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5. 2007年4月10日某党支部召开党员大会同意李某成为预备党员,4月28日所在学院党组织批准,6月10日学校党委组织部批准。那么,李某的预备期应该是到(请写出具体年月日)2008年4月10日为止。到今年为止,李某的党龄是 2 年。 6.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7.“两个务必”是指务必使同志们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8.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 9.党的组织从层次上划分为党的中央组织、地方组织和基层组织。 10.党章规定,党纪处分有警告、严重警告、撤销党内职务、留党察看和开除党籍五种。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每题2分,共20分) 1.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是共产主义者同盟。 (√ ) 2.民主集中制的内在核心和精神实质就是民主和集中的统一。 (√ ) 3.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党的唯一宗旨,也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任何剥削阶级政党的根本标志。 (√ ) 4.凡属重大问题都要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领导决定的原则作出决定。 ( × ) 5.预备党员可以参加党支部的换届选举大会,并可以在大会上行使表决权。 ( ×) 6.党的纪律是自觉的纪律和铁的纪律的统一。 (√ ) 7.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 ) 8.党员有退党的自由,但必须经所在党组织党员大会讨论后宣布除名,并由上级党组织审批才可正式退党。 (√ ) 9.党组、党小组都不是党的一级组织。 (√) 10.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是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任务。 ( × )

党校考试复习题(原创)

一 1、党的性质: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 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3、党的五种纪律和处分: 警告、严重警告、撤销党内职务、留党察看、开除党籍。 4、我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5、党章规定,申请入党的人必训接受党组织的培训和考察. 6、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7、1月20日,经投票,辽宁省取得了2013年的全运会举办权。 8、两会的起止时间:2010.3.15至2010.3.14 9、科学发展观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之间的关系是: 既一脉相承有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 10、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11、邓论的精髓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12、三个优良作风:理论联系实际相结合,与人民群众紧密联系在一起、批评与自我批 评的作风。 13、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最高目标:实现共产主义。 14、四项基本原则: 第一,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第二,必须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第三,必须坚持共产党的领导; 第四,必须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四项基本原则的核心,是坚持共产党的领导 15、十七大报告提出:一条伟大道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五条特色道路:(1)、 中特自主创新道路(2)、中特农业道路(3)、中特城镇道路(4)、中特政治发展道路 16、(十七大)党的最新执政理念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17、民主集中制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也是群众路线在党的政策中的运用。 18、立国之本:四项基本原则强国之路:改革开放 19、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 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20、弘扬以爱国主义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21、建设新型国家的关键是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关键是人才。 22、预备党员的权利是除了选举权,被选举权,表决权的以外的其他所有权利。

(完整版)中共福建省委党校2016年在职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A)--政治理论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2016年在职研究生 入学考试试卷(A) 考试科目:政治理论 考试时间:5月28日上午9:00--11:30 一、判断题(共10题,每题1分,共10分;正确的打√,错误的打×;请按题号顺序将答案一律写在答题纸上,否则无效) 1、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理论品质体现在它是一个完备的科学体系。() 2、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 3、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4、《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的发表宣告了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5、毛泽东思想基本形成的标志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思想的提出。() 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和制度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要内容。() 7、混合所有制经济是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 8、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以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为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证。() 9、“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发达国家的决胜阶段。() 10、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是发展的目的。() 二、单项选择题(共5题,每题2分,共10分;答案为A、B、C、D四个选项中的一个;请按题号顺序将笞案一律写在答题纸上,否则无效)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题是()。 A.人的全面发展B.社会主义本质 C.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D.坚持和推进改革开放 2、唯物辩证法的总体特征是()。 A.对立和统一B.共性和个性C.感性和理性D.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 3、货币最重要的职能是()。

A.价值尺度B.流通手段C.储藏手段D.支付手段 4、我国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政治保证是()。 A.坚持深化改革B.坚持依法治国C.坚持党的领导D.坚持科学发展 5、在全面创新中起引领作用的是()。 A.理论创新B.制度创新C.科技创新D.文化创新 三、多项选择题(共4题,每题3分,共12分;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请按题号顺序将答案一律写在答题纸上,否则无效) 1、实践的主要特点是()。 A.客观实在性B.行动自主性C.自觉能动性D.社会历史性 2、劳动二重性是指()。 A.抽象劳动B.脑力劳动C.具体劳动D.体力劳动 3、毛泽东提出中国共产党在作风上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显著标志是()。 A.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B.谦虚谨慎、戒骄戒躁的作风 C.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D.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作风 4、“十三五”规划建议》重申的依法治国基本方针是()。 A.科学立法B.严格执法C.公正司法D.全民守法 四、简答题(共4题,每题7分,共28分;请按题号顺序将答案一律写在答题纸上,否则无效) 1、新形势下坚持群众路线的基本要求。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