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离尘嚣》简介

合集下载

哈代长篇小说与其电影改编关系研究——以《德伯家的苔丝》和《远离尘嚣》为例

哈代长篇小说与其电影改编关系研究——以《德伯家的苔丝》和《远离尘嚣》为例

品位·经典文艺评论20【作者简介】 李琪,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2019级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哈代长篇小说与其电影改编关系研究——以《德伯家的苔丝》和《远离尘嚣》为例○李 琪(福建师范大学 文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7)【摘 要】 电影与文学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艺术形式,文学作品是众多影视题材的重要来源,影视改编的不断实践,是影视艺术与文学保持联系最重要的一个纽带。

英国作家哈代的长篇小说多次被改编成电影搬上银幕,屡获好评。

通过对其长篇文学作品《德伯家的苔丝》和《远离尘嚣》与电影改编后的差异进行分析,旨在思考如何能够更好地将文学与电影相结合。

【关键词】 哈代;……电影改编;……《德伯家的苔丝》;……《远离尘嚣》一、作者生平托马斯·哈代(Thomas…Hardy,1840~1928)作为英国横跨两个世纪的文学家,以诗歌进入文坛,却由于种种原因无法得到赏识,屡屡受挫,随后便开始小说创作。

他将自己的小说分为三类——“性格与环境小说”“罗曼蒂克与幻想小说”及“机敏与经验小说”,尤其是“性格与环境小说”这一类别的作品得到了读者与文学界极大的反响。

1871年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无望的补救》问世,得到了极大的反响,于是放弃建筑行业,一心专注于文学创作。

其一生共发表近15部长篇小说(一部未发表)、4部短篇小说集、8部诗集以及两部诗剧,代表作有《德伯家的苔丝》《远离尘嚣》《亲爱的》和《卡斯特桥市长》等。

由于《无名的裘德》出版,引起了批评界广大的议论与抨击,哈代于1893年停止小说创作,再次执笔进行诗歌创作,希望通过诗歌隐晦地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1910年,哈代获得英国文学成就奖。

1928年1月11日,哈代去世,骨灰安葬在西敏寺。

托马斯·哈代作为横跨19世纪与20世纪英国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他的思维方式及创作方法对于后起的作家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至今,哈代仍是拥有最多读者的维多利亚时代小说家之一。

作家托马斯哈代的简介

作家托马斯哈代的简介

作家托马斯哈代的简介托马斯·哈代,英国诗人、小说家。

他是横跨两个世纪的作家,早期和中期的创作以小说为主,继承和发扬了维多利亚时代的文学传统;晚年以其出色的诗歌开拓了英国20世纪的文学。

下面是店铺搜集整理的作家托马斯哈代的简介,希望对你有帮助。

作家托马斯哈代的简介托马斯·哈代,OM(Thomas Hardy,1840年6月2日-1928年1月11日),英国作家。

他生于农村没落贵族家庭。

1861年去伦敦学建筑工程,并从事文学、哲学和神学的研究。

当过几年建筑师,后致力于文学创作。

哈代1840年6月2日生于英国西南部的多塞特郡,毗邻多塞特郡大荒原,这里的自然环境日后成了哈代作品的主要背景。

他的父亲是石匠,但爱好音乐。

父母都重视对哈代的文化教育。

1856年哈代离开学校,给一名建筑师当学徒。

1862年前往伦敦,任建筑绘图员,并在伦敦大学进修语言,开始文学创作。

1867年因健康问题返回故乡。

最初写作诗歌,后因无缘发表,改事小说创作。

成名作是他的第四部小说《远离尘嚣》(Far from the Madding Crowd)(1874)。

从此,他放弃建筑职业,致力于小说创作。

1867-1868年完成第一部小说《穷人与贵妇》(The Poor Man and the Lady),但未能出版。

首次发表的小说是《计出无奈》(Desperate Remedies)(1871)。

接着发表《绿林荫下》(Under the Greenwood Tree)(1872)、《一双湛蓝的眼睛》(A Pair of Blue Eyes)(1873),开始了以威塞克斯(Wessex)为背景的一系列乡土小说的写作。

1878年发表《还乡》(The Return of the Native),写游苔莎嫁给在巴黎当过钻石店经理的青年姚伯,幻想丈夫能带她离开荒原,后因种种误会和不幸夜间出走,失足落水而亡,最后姚伯因得不到乡亲的谅解和支持而事业难成,当了传教士。

牛津书虫目录与简介

牛津书虫目录与简介
作者简介:
本书的作者罗维纳·阿金耶米是英国人。曾在非洲居住和工作了多年。现在她在剑桥工作和 生活。
4.潘德尔的巫师
内容简介:
17 世纪的时候,英格兰有许多人相信巫术。巫师可能是一个老太婆,或是一个年轻女子 ——有时甚至会是一个成年男子或小男孩。不过,巫师通常都是女人。人们都害怕巫师,因 为巫师仅凭一句诅咒就能使人丧命。
1880 年,在巴黎歌剧院发生了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一个舞蹈演员在黑暗的走廊里遇见了 鬼。它穿越墙壁来到她的面前,它的脸上没有眼睛;一个舞台工人看见一个穿黑色晚礼服的 男人,但他却有一个死人般的头颅,黄色的面孔,并且没有鼻子;人们听到另一个房间里有 声音,而那个房间却是空的。
这就是歌剧院的幽灵……
一个名叫盖斯顿·勒罗克斯的法国人最早创作了这个关于歌剧院的幽灵的故事。他的书很受 欢迎,1925 年它被拍成一部美国无声电影,由著名演员朗·钱尼扮演幽灵。从那以后,已经 出现了许多其他的电影和戏剧,以及最近由安德鲁·劳埃德·韦伯创作的著名的英国音乐剧。
4、《呼啸山庄》 5、《园会》 6、《理智与情感》
新 (50) 新 (51)
第六级
第六级:2300 生词量,适合高三、大学低年级学生,共 5 本
1、《简·爱》
2、《雾都孤儿》
3、《傲慢与偏见》
4、《苔丝》
5、《白衣女人》
新 (52)
MP3 内容/原书为:“书虫系列”
1-4 级分上下册,5、6 级各为一册
故事从 1634 年讲起,当时詹妮特被关押在兰开斯特城堡监狱里……
作者简介:
作者罗伊娜·艾金耶米是英国人,曾在非洲生活多年,现在在剑桥市工作、生活。她的这一 有关潘德尔巫师的故事取材于发生在兰开夏郡的真实事件。

作家托马斯哈代的简介

作家托马斯哈代的简介

作家托马斯哈代的简介托马斯·哈代,OMThomas Hardy,1840年6月2日-1928年1月11日,英国作家。

他生于农村没落贵族家庭。

1861年去伦敦学建筑工程,并从事文学、哲学和神学的研究。

当过几年建筑师,后致力于文学创作。

哈代1840年6月2日生于英国西南部的多塞特郡,毗邻多塞特郡大荒原,这里的自然环境日后成了哈代作品的主要背景。

他的父亲是石匠,但爱好音乐。

父母都重视对哈代的文化教育。

1856年哈代离开学校,给一名建筑师当学徒。

1862年前往伦敦,任建筑绘图员,并在伦敦大学进修语言,开始文学创作。

1867年因健康问题返回故乡。

最初写作诗歌,后因无缘发表,改事小说创作。

成名作是他的第四部小说《远离尘嚣》Far from the Madding Crowd1874。

从此,他放弃建筑职业,致力于小说创作。

1867-1868年完成第一部小说《穷人与贵妇》The Poor Man andthe Lady,但未能出版。

首次发表的小说是《计出无奈》DesperateRemedies1871。

接着发表《绿林荫下》Under the Greenwood Tree1872、《一双湛蓝的眼睛》A Pair of Blue Eyes1873,开始了以威塞克斯Wessex为背景的一系列乡土小说的写作。

1878年发表《还乡》The Return of the Native,写游苔莎嫁给在巴黎当过钻石店经理的青年姚伯,幻想丈夫能带她离开荒原,后因种种误会和不幸夜间出走,失足落水而亡,最后姚伯因得不到乡亲的谅解和支持而事业难成,当了传教士。

一些评论家认为《还乡》是他最出色的作品。

另一部重要作品是《卡斯特桥》The Mayor ofCasterbridge1886,这是他唯一不以农村为背景的小说,写失业的打草工亨查德酒醉后卖掉了妻女,醒后悔恨,从此发愤,成了粮商,当了,妻子携女归来,但不久与合伙人吵翻,妻子去世,卖妻丑史被揭发,事业失败,女儿被生父领走,他孑然死于荒原草棚。

远离尘嚣电影简介

远离尘嚣电影简介

远离尘嚣电影简介范文一:大家好,我是一名电影爱好者,今天给大家介绍一部值得一看的电影——《远离尘嚣》。

这部电影主题深刻,剧情感人,定会让你感受到不同于其他电影的独特魅力。

该电影的故事发生在东海的一个小岛上,岛上只有一家破旧的旅店。

男主角铁柱在这家旅店工作,一天偶然遇见了前来旅游的女主角钟小姐。

两人因为一个误会而开始了互相了解,相互扶持,逐渐走到了一起。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的感情受到了来自不同方面的考验,他们的未来岌岌可危。

本片主要表达了如何在现实生活中面对社会对爱情的偏见,如何化解个人与社会矛盾的问题。

铁柱和钟小姐的感情经历,反映了我们现实生活中常常面临的爱情瓶颈和人际关系的问题。

影片刻画出了一个在现实面前这对恋人内心的挣扎和情感纠葛。

影片在情感探究的同时,也展示了人性美和无私的一面,体现了传统美德的追求。

该电影除了拥有精彩的剧情外,还拥有出色的画面和音乐,让人沉浸在故事中。

从电影的镜头、音效、配乐等细节当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导演对情感,对角色的深刻理解,以及对电影艺术的极致追求。

总之,《远离尘嚣》是一部值得一看的电影。

它不仅仅是一部爱情电影,更是一部反映时代问题和展现人类美好的电影。

在这部电影中,我们体会到了爱情的力量,也学会了如何面对困难挑战。

推荐大家去电影院亲身感受一下。

要点分析:写作重点:文章开头引入话题,中间分析电影,最后给出建议。

用词分析:文章用词精准,简洁明了。

用了大量形容词进行情感表达,使文章更加生动。

范文二:大家好,今天我来为大家介绍一部电影,《远离尘嚣》。

该电影精致而又艰辛,面对那些涉及爱情、性别、性别歧视、家庭和社会道德等问题,它毫不畏惧地深入探究了这些议题。

电影的故事发生在一个小岛上,男主角Zhao是个远离尘嚣的人,他在东海一个小岛上的一家旅店工作。

在一次误会后,他与前来旅游的女主角Xie发展出一段关系,感情也渐渐升温。

但是Zhao在与Xie的这段感情中,在不断的挑战和磨难中,逐渐感受到了社会的偏见和对于爱情和性别的固定观念。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DH·劳伦斯:20世纪英国作家,是20世纪英语文学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主要成就包括小说、诗歌、戏剧、散文、游记和书信。
詹姆斯·乔伊斯:爱尔兰作家,诗人。乔伊斯的长篇小说《尤利西斯》就是意识流作品的代表作,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小说之一。长篇小说《为芬尼根守灵夜》的出版标志着现代主义的终结和后现代主义的开始。
叶芝:爱尔兰诗人、剧作家和散文家,著名的神秘主义者,是“爱尔兰文艺复兴运动”的领袖。叶芝先后写过26部戏剧剧本。叶芝曾于192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被诗人艾略特誉为“当代最伟大的诗人”。其艺术被视为英语诗从传统到现代过渡的缩影。
威廉·麦克皮斯·萨克雷:维多利亚时代的代表小说家。最著名的作品是《名利场》。他最后一部伟大作品是《弗吉尼亚人》。
约翰·斯坦贝克:约翰·斯坦贝克,20世纪美国最有影响力的作家之一。创造了“斯坦贝克式的英雄”形象。其代表作品有小说《人鼠之间》、《愤怒的葡萄》、《月亮下去了》、《珍珠》、《伊甸之东》、《烦恼的冬天》等。1962年作品《人鼠之间》诺贝尔文学奖。第一部小说《金杯》发表于1929年。《煎饼坪》成为斯坦贝克第一部大获成功的作品。
当时的许多诗歌改革原则,主张用旧形式来表达新内容。
他的诗歌一般都遵从传统的韵律和形式———押韵的双行
诗、四行诗、十四行诗等。在继承传统的同时,弗罗斯特
又超越了传统,确立了自己的语言风格。诗人不仅能把
握住英语诗歌的格律,同时又能在传统诗歌的抑扬格律
之中融入现代自由诗的风格,写出了变化万千的诗行。
欧内斯特·米勒尔·海明威:美国记者和作家,被认为是20世纪最著名的小说家之一。《老人与海》获得普立策奖,1954年诺贝尔文学奖。海明威的写作风格以惜墨如金且轻描淡写而著称,对美国文学及20世纪文学的发展有极为深远的影响。并且是“新闻体”小说的创始人。

生态女性主义视域下芭丝谢芭悲剧成因

生态女性主义视域下芭丝谢芭悲剧成因

文学评论·外国文学生态女性主义视域下芭丝谢芭悲剧成因丛陆宁 宿迁学院文理学院基金项目:2017年宿迁学院大学生实践创新科研基金指导项【2017XSJ023】产出论文。

摘 要:哈代在其成名作《远离尘嚣》中通过女主人公芭丝谢芭命运悲剧描述,揭示出了父权制社会下女性的地位和处境,力图倡导一种人与自然之间相互依存、和谐发展的关系。

试从生态女性主义的角度出发,对芭丝谢芭悲剧人生的成因进行分析,进一步探究哈代早期的文学创作思想。

关键词:哈代;芭丝谢芭;生态女性主义;悲剧成因作者简介:丛陆宁(1998.8–),女,江苏南通人,宿迁学院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生。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8)-12-084-03一、引言哈代是十九世纪末英国由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转型的小说家,他的小说具有强烈的社会气息和时代内容,能够深刻地揭示出英国社会各阶级之间的矛盾与危机,1874年小说《远离尘嚣》的发表更是使他一举成名。

小说从生态女性的角度出发,描写了偏僻落后的乡村中自然、传统的生活方式以及当地的风土人情,力求能够探索出父权制社会下女性的地位和处境。

在哈代所生活的那个维多利亚时代,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工商业日益发达,资本主义工业文明侵入农村,打破了乡村生活的和谐、宁静,哈代的家乡遭受到强大的冲击。

哈代热爱古老的生存方式,喜爱和自然淳朴的农民打交道,然而美丽的乡村生活却逐渐逝去,哈代特地引用托•格雷的《墓畔哀歌》中的“远离尘嚣”作为书名,体现了他对这种远离尘嚣、与外界隔绝的美好乡村生活的向往,这也是哈代创作这部小说的意图。

生态女性主义思潮最初的形成是以法国女性主义者、作家弗朗索瓦滋•德•奥波纳尼于1974年首次提出的“生态女性主义”为标志,并且她还预言“这场革命将在人与自然、男性与女性之间建立一种全新的关系”。

[1]哈代的《远离尘嚣》通过一系列的环境描写,通过写出人与环境、环境与社会之间的种种矛盾来推动情节的发展。

哈代 介绍简介-哈代 简历-哈代 作品,名人故事

哈代     介绍简介-哈代     简历-哈代     作品,名人故事

精心整理哈代介绍简介-哈代简历-哈代作品,名人故事Hardy,Thomas(1840-06-02,多塞特郡多切斯特~1928-01-11,多切斯特的麦克斯门)。

生平16岁开始做建筑学徒,后为建筑师助理,司教堂修复。

建筑论文曾获英国皇家建筑学会奖。

有音乐、绘画及语言才能,通古希腊文及拉丁文。

在哲学、文学和自然科学方面有广博学识。

受当时科学重大发现进化论影响,在宗教方面成为1869哈、《还乡》、的裘德》最为杰出。

前者写贫苦美丽的挤奶女工苔丝因年轻无知而失身于富家恶少亚雷·德伯,受尽精神上和物质上的煎熬,最后失去自己真心爱恋的安玑·克莱,悲愤绝望之中,杀死亚雷,坦然走上绞架。

后一部小说写贫苦善良的孤儿裘德·范立奋发自学欲赴高等学府深造,但无入门之道。

他与志趣相投的表妹淑·布莱德赫双双摆脱法定配偶而自由结合,但为社会所排斥,流浪街头,最后家破人亡。

这些作品表现了时代的先进思想,向维多利亚时代旧有习俗观念和制度提出严正挑战,在当时遭到非议。

他的性格与环境的小说,大多是通过描述男女主人公一生的奋斗、追求、幻灭,反映人对美好生活和理想的追求,以及在此过程中人与环境(包括人与人之间)的剧烈冲突,因而富有广泛深刻的社会意义和哲理。

属于罗曼史与幻想的小说,大致包括《一双湛蓝的秋波》、《司号长》、《塔中恋人》、《意中人》,侧重描绘以事》、、的小说更具有现代意识。

诗剧《列王》是哈代思想艺术集大成之佳作。

它以拿破仑战争为题材,囊括了欧洲与战争有关的种种地区和场所,出场人数达数百人。

它属于不供演出用的案头剧,气势宏伟,语言优美,运用无韵诗、有韵诗及散文3种文体形式。

哈代凭借战争进程中的各个重要环节,进一步深入阐发了他已往在小说和短诗中表达的思想。

这部诗剧是作者近60年文学创作的深化和总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这部小说于1874年首次出版,立即畅销。

故事发生在静谧的英国乡村田野上,农场里。

当时,人们收获靠手工,车靠马拉,他们的生活伴随着季节的变化而起伏。

“远离尘嚣”这个书名出自托马斯·格雷(Thomas Gray )的诗作《墓园挽歌》(Elegy Written in a Country Churchyard),表达了哈代想远离工业文明的理想,而小说中的主人公们的爱恨情仇和跌宕起伏的人生经历实在不是一个远里离尘嚣的穷乡僻壤中应该发生的事情。

在工业文明的侵蚀之下没有人可以真正的远离尘嚣。

从这部小说中可以看到哈代的悲观主义宿命论。

思想内容托马斯·哈代(1840—1928)的《远离尘嚣》发表于一八七四年,是哈代第一部成功的长篇,也是他此后一系列以威塞克斯乡村为背景的优秀长篇小说的第一部。

这些小说包括《还乡》(1878)、《卡斯特桥市长》(1886)、《德伯家的苔丝》(1891)以及《无名的裘德》(1896)。

这一系列作品反映了资本主义发展在英国农村城镇的社会、经济、道德、人伦、风俗等方面所引起的深刻而剧烈的变化,表现了现存道德观念和法律制度与这一变化之间的冲突,以及处于这一变化冲突间的“威塞克斯乡民”的惶惑和抗争。

变幻莫测、无从把握的命运和作为人的本能和感情之表现的爱情,是哈代作品中两个最主要的内容。

《墓园挽歌》Far from the madding crowd's ignoble strife; 远离尘嚣中不光彩的争权夺利,,Their sober wishes never learn'd to stray; 他们清醒的欲望从不迷途,,Along the cool sequester'd vale of life; 沿着那与世隔绝的人生谷地,,They kept the noiseless tenor of their way. 坚持不声不响地走常规正路。

故事梗概当然,那安静的乡村世界早已成为过去,但是,那支配着人们生活的激情却丝毫未变。

春去秋来,循环往复,爱却一如既往,猛烈地不可阻挡地燃烧着。

威斯伯里是个被时间遗忘的村落。

穿大袍、住茅屋、以牧羊为生的村民们,起码从外表来看,和他们四个世纪前的祖先没什么两样。

任何小事都会闹得沸沸扬扬,拆一间棚子就算是了不得的事儿,把水井改成水泵在韦瑟伯利简直就是一场大革命。

但自从芭丝谢芭·埃弗登来到这儿,还成了庄主,这种平静的日子便一去不复返了。

跟着她而来的是搅和着外面世界的风流韵事——种种儿女情长、悲欢离合的故事。

有那么一个新落户的羊倌叫盖伯瑞尔·奥克,他五大三粗,红脸膛,是他扑灭了一场大火,要不然那麦垛早就化为灰烬了。

从那以后他就留了下来,帮芭丝谢芭干活。

这件事,还有女仆范妮·罗宾被穿着红军装的士兵拐走的事,都是村里的乡下佬们夜晚在破酒肆里酒酣耳热地争论的大是大非的问题。

如果他们知道单身的盖伯瑞尔·奥克几星期前还向一文不名的芭丝谢芭求婚的话,更得把头摇得像拨浪鼓了。

人有旦夕祸福,威斯伯里死了一个人,一条狗把一群羊赶上了死路,这都是生活中不可避免的倒霉事。

但前一桩事突然使芭丝谢芭成了遗产继承人,而后一件事迫使盖伯瑞尔沿着大道一路打工为生。

偶然和命运点燃了一场大火,加布里埃尔救下了麦子,一对劳燕分飞的男女又被牵在了一起。

目睹着自己所爱的姑娘被别人赢去,这对盖伯瑞尔是怎样一种痛苦!但这也比不能见到她要好受些。

他已料到这样的结局。

芭丝谢芭年轻美貌,又有钱,但比这些更难得的是她有着很高的心气儿。

“她有着伟人之母的品格。

她是老一辈的依靠,主妇茶余饭后毁损的对象,店主不得不巴结的主顾,危难时刻的救星。

”后来在她义无反顾地救人解难的时候,她的这种闪光的品质就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在整个威斯伯里,只有一个男人对她的想力无动于衷,他便是威廉·伯德伍德。

“在这偏僻的教区里,他是最有贵族气质的一位了。

”芭丝谢芭最受不了的就是被人忽略,她给他寄了一张情人节卡。

这个有欠考虑的举动,果真点燃了伯德伍德理在心底的柔情。

在大草料仓库举行的一次剪羊毛的大会餐上,盖伯瑞尔注意到伯德伍德的西服越发地挺括了。

伯德伍德跃入了情网,芭丝谢芭也没再推却。

那天晚上,在剪羊毛工人像蛮荒时代的人那样吃喝得东倒西歪时,芭丝谢芭唱了一首歌。

当时她和伯德伍德谁也没对歌的内容细加琢磨,但事过以后,他们回想起她飘然唱出的歌词时,常常不寒而栗。

一个士兵找她做新娘他的嘴甜得像蜜糖在阿兰湖畔啊少女的快乐谁能比得上就在那天晚上,那个士兵闯入了她的生活,当时她正在牧场上察看安全情况。

当她正心惊肉跳地穿过一片初长出的冷杉林时,她的裙边挂在了枝桠上,同时她听见了一声男人低沉的嗓音。

一盏微弱的提灯照见一根尖刺钩住了她的裙子。

她同时看见了一个穿着猩红色军装的身材挺拔的年轻人,衣服上的铜扣闪着亮光。

它是无聊的日子里闪过的一道浪漫之光。

但后来,在芭丝谢芭的记忆里,这红军装成了许多痛苦的先兆。

那家伙是特洛伊中士,一个花花公子。

他那一套一套恭维女人的话在芭丝谢芭听起来,比盖伯瑞尔或伯德伍德吞吞吐吐但情深意切的表白中听多了。

中士求爱的方式非常罗蔓蒂克,他不时舞弄他的佩剑。

认识了没几天,芭丝谢芭就在一个空草地中间站着,看他把剑绕着她的周身要得如银蛇缠身。

剑锋离她那么近,嗖嗖地简直就是在空中刻画她美好的身段。

在他转身要离去的一瞬,他突然附身吻了她的嘴唇。

盖伯瑞尔曾劝她提防着他点儿,但她对他的告诫不屑一顾。

他于是只有默默地承受着哀伤,也没有告诉她特洛伊正是那个把小范妮·罗宾从韦瑟伯利拐走的人。

伯德伍德平时是一个从不为女人所动的汉子,此时却无法压抑满腔的怒火。

他把夺去了他生活的全部快乐的特洛伊骂得狗血喷头。

他的狂躁反而把事态推向了他最怕看见的结局——芭丝谢芭嫁给了特罗伊。

这桩仓促的婚姻很快给芭丝谢芭带来了痛苦,最终是一场悲剧。

特洛伊是在草料仓里办的婚礼。

快活的村民纵情恣乐,一会儿功夫都烂醉如泥。

盖伯瑞尔没敢和他们一起喝酒。

夜晚爬虫不住地走动和羊群拥在一起的样子告诉他,暴风雨就要来了,而田地里高高的小麦和大麦的垛堆都还没有盖好。

一阵大风过后,月亮不见了,在远处的地平线上出现了摇曳的火光。

原来低沉的闷雷现在变成了掣电霹雳。

闪过的电光越来越强,盖伯瑞尔为了保护麦子,在埋头苦干。

然后,芭丝谢芭的身影也出现在他身旁。

像青蛇扑地一样的闪电映出了两个劳作着的身躯的轮廓。

盖伯瑞尔那粗大的呵护的手感觉到了她温暖的胳膊在惊惧中颤抖。

她是别人的妻子,她不爱盖伯瑞尔。

命运以奇怪的方式把她带到这么近的身边,虽然不是她自愿的,但加布里埃尔感到了一份慰藉。

惨剧就这么开始了。

范妮·罗宾爬着回来了,她只求死在家乡。

她的遗体,还有她孩子的,都被停放在她曾经干过活的地方。

芭丝谢芭站在棺木边上,知道了特罗伊占有了范妮,可从来没有爱过她,而范妮却因为他而背负着耻辱,直到丢掉性命。

于是特洛伊从韦瑟伯利逃走了,有人告诉芭丝谢芭他被海浪卷走淹死了。

斗换星移,哀伤使芭丝谢芭的面孔失去了笑容,而这让人看了反而生出几分怜爱。

伯德伍德重新燃起了他的梦想。

芭丝谢芭答应了他,但六年之内不考虑结婚。

伯德伍德精心准备了一场圣诞前夜的舞会,以示庆贺。

算来特洛伊失踪已有一年多了。

可正是在这个夜晚,特洛伊偏偏像幽灵一般在兴高采烈的人群中出现了。

他向芭丝谢芭走来,她果立在那儿,犹如五雷轰顶,认定自己一定是着了魔了。

然而,特洛伊冲着她喊叫并粗暴地抓住了她的臂膀,这不可能是鬼魂显灵。

她摇晃了一下身子,却说不出话来。

接着听到一声掐着脖子似的尖叫,然后是一声震耳的吼声。

只见特罗伊扑跃在地,再也没有起来。

再看博尔德伍德站在边上,手里还端着一支冒烟的手枪。

直到第二年8月,芭丝谢芭才刚刚恢复过来,开始在村头露面。

伯德伍德已经被判无期徒刑好些时候了。

两个爱过她的男人,一个杀死了另一个,凶手要坐一辈子牢。

现在,消息又传到芭丝谢芭耳朵里,老实敦厚的盖伯瑞尔要离开她了。

她知道这世界上只有他能在需要的时候帮助她。

她在盖伯瑞尔狭小的农舍里找到了他。

盖伯瑞尔告诉她,他想走的原因是有人又在风言风语地说他们俩的关系了。

“怎么能想这样的事,这太荒唐了,太早了!”她叫道。

盖伯瑞尔顺着她说这真是“荒唐”,芭丝谢芭则说她并没想说荒唐,而只是想说“太早了”。

即便在这个时候,盖伯瑞尔在好几分钟后才意识到他一直追求的人就要到手了。

他们俩无论是在平常的日子还是在危难时刻,其实早已相依为命了。

办了婚事之后,乡亲们都很惊讶:盖伯瑞尔把“我老婆”说得那么顺口,比起结婚二十来年的人来都不显得生硬。

他们还说,过不了多久,他叫起来就更亲热了。

盖伯瑞尔听罢哈哈大笑起来。

芭丝谢芭也咧嘴笑了,现在她可不像当初刚刚来到纯朴的威斯伯里村民中间时那么爱笑了。

托马斯.哈代(1840-1928)是英格兰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他的大部分作品,包括《远离尘嚣》,背景都是其位于英格兰南海岸的家乡--多塞特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