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添加剂雾滴蒸发速率的实验及数值模拟
含添加剂雾滴蒸发速率的实验及数值模拟

o ts i m c tt d s d u id d s e t e y w r s d i h x e me t .S r c e e au e s d i e e p r- f as o p u a ea e a o im o i er p ci l e e u e n t e e p r n s u f e t mp r tr s u e t x e i n e v i a nh
添加 剂的纯水慢. 此基 础上 , 在 建立 了单个半 球雾 滴的传热传质蒸发模 型并进行 了数值模 拟 , 在定 性上与 实验结果
相一致.
关键词 :添加剂 ;细水 雾雾滴 ; 蒸发 速率 ; 数值模拟 中图分类号 :X 3 9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 号 : 06 8 4 (0 6 0 - 2 7 0 10 —7 0 20 )2 0 1 - 4
摘
要 :为揭示含添加剂细水雾灭火机 理和评价其灭 火有效 性 , 首先建 立了抛光 金属 热表 面雾 滴蒸发 实验 台 , 选
液体蒸发的数值模拟

液体蒸发的数值模拟
蔡玉强;李亚丛
【期刊名称】《华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卷),期】2017(039)003
【摘要】基于fluent多相流混合模型,结合自定义函数(UDF)对水箱内部水的蒸发过程进行模拟分析,得出不同加热时刻的温度场、压力场、速度场和蒸汽体积分布,从而清楚地了解容器内的相变程度;分析当加热时间相同时,不同加热温度对沸腾情况的影响,便于更加经济有效地控制加热温度。
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快速准确地
模拟液体的相变过程,并可反映相变程度,从而缩短相关容器设计、性能改进的周期。
【总页数】6页(P99-104)
【作者】蔡玉强;李亚丛
【作者单位】华北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河北唐山063210;华北理工大学机械工
程学院,河北唐山06321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Q026.4
【相关文献】
1.水平管降膜蒸发器管外液体流动数值模拟 [J], 宋小曼;杨丽;王伟洁
2.隧道内甲醇液体蒸发及蒸气扩散规律数值模拟分析 [J], 陈长坤;王玮玉;刘晅亚
3.液体蒸发的数值模拟 [J], 蔡玉强;李亚丛
4.水平滴形管降膜蒸发器管外液体流动数值模拟 [J], 王伟洁;杨丽;冀哲
5.隧道内障碍物对可燃液体蒸发特性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 [J], 刘连冲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含NaCl添加剂细水雾灭火的实验研究

西安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含NaCl添加剂细水雾灭火的实验研究姓名:陈桢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安全技术及工程指导教师:张俭让20070106西安科技大学硕士学住论文图3.2喷头示意图3.2细水雾雾场特性实验测试装置实验中采用LDV/APV系统对细水雾雾场的冷态特性进行实验测试。
三维LDV/APV系统的典型装置如图3.3所示【2引,由氩离子激光光源、光纤传输光路、接收光路、信号处理器、以计算机为中心的测控与流场测试数据分析系统和智能化三维坐标架位移机构等六部分组成。
示敞■甘’地曩鼍瘴托图3.3三维LDV/APV系统激光多普勒测速技术即指以激光作为光源,应用多普勒效应测量流体流动速度的一种实验测试技术,基于该技术的测量仪器通常被称为激光多普勒测速仪(LaserDopplerVelocimeter,LDV),又称为激光多普勒风速计(LaserDopplerAnemometer,LDA)。
自适应相位多普勒测速仪(AdaptivePhaseVelocimeter,APV)系统基于多普勒频移和多普勒相位差原理,可以自适应地进行微粒的大小及速度测量【29】。
光路设计和测量工作则由实验室老师协助完成。
实验测量中选择了在距离雾滴出口40厘米的水平平面作为测量平面,这个位置也是细水雾与火焰基部相互作用的位置;水压为0.7MPa。
之所以选择这种距离及水压,是因为通过查阅前人的研究资料发现,热态灭火实验时在喷头距离油盘上表面40cm,4含NaCI添加剂细水雾灭火有效性模拟实验图4.2不同热电偶测出的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4.3第三根热电偶测出的温度与时间的关系21西安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4.2实验数据4.2.1改变实验工况对灭火时间的影响图4,4不同NaCI浓度下灭火时间与喷头压力的关系图4.5不同NaCI浓度下灭火时间与油盘尺寸的关系西安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一互仁亡<譬O24B810Nacl腰;lIf{分浓J韭(%)涮I蕊R、j为2j×25c=I,讷丰Ilf火图4.8不同压力下灭火时间与NaCI浓度的关系Array1:枘{^火2:柴汕火}f}j错,《,J为23x23e1.j^力为值二I舻a图4.9酒精火与柴油火灭火时间的比较4合NaCI添加剂细水雾灭火有效性模拟实验4.2.2热场结构图从热像仪所记录的火焰的热场结构图‘竭的变化情况,也可以看出细水雾中加入添加剂后抑制火焰的作用更强一些。
al2o3纳米流体液滴蒸发特性的数值模拟研究

(MIIT Key Laboratory of Thermal Control of Electronic Equipment, Nanj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LE) captures the gas-liquid motion interface. Based on the proposed model, the effects of Marangoni flow,
substrate temperature and initial particle concentration on the evaporation of alumina nanofluid droplet were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gas-liquid interface temperature distribution and evaporationrate can be
affected by Marangoni flow. The evaporation rate in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initial concentration of
关键词: 纳米流体;氧化铝;蒸发;数值模拟;颗粒浓度
中图分类号:TQ 02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0438-1157 (2019) 11-4199-08
开放科学 (资源服务) 标识码 (OSID):
Simulation of sessile nanofluid droplet evaporation character
热解炉内尿素溶液雾化分解的数值模拟

热解炉内尿素溶液雾化分解的数值模拟热解炉内尿素溶液雾化分解的数值模拟周子鹏,赵红霞,韩吉田**(山东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制冷与低温工程系,济南 250061)510 15 20 25 30 35 40摘要:基于 FLUENT 平台,对热解炉内尿素溶液雾化、液滴与烟气的混合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
模拟结果表明,在溶液流量一定的前提下,液滴喷射速度的增大可以加速液滴蒸发,增大液滴的有效贯穿距离,有利于不同气体组分的混合,但是强烈的扩散降低了反应物浓度不利于化学反应的进行,产生的回流抑制了氨气向出口的流动;液滴粒径的增大可以延长蒸发时间但降低了蒸发速率。
随液滴粒径的增大,液滴穿透距离增大,液滴轨迹延长至反应区域中心,增强了混合的均匀性,但是蒸发速率的降低延缓了化学反应的进行,降低了氨气的产量。
关键词:尿素溶液;雾化;热解;数值模拟中图分类号:X701The simulation on atomization and pyrolysis of urea solutionin pyrolyzing furnaceZHOU Zipeng, ZHAO Hongxia, HAN JitianDepartment of Refrigeration and Cryogenics, School of Power and Energy, Shandong University,JiNan 250061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e simulation on the process of urea solutionspray and droplet-gas mixingin pyrolysis furnace is carried out based on FLUENT platform.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when the the solution flow retains a certain value, the increase of liquid injection speed canaccelerate the droplet evaporation, increases the spray droplet effective penetration distance and behelpful for the mixting of different gas composition. But strong diffusion reduces the reactantconcentration and suppress the chemical reaction. The backflow resulted from the diffusion stopsthe ammonia from flowing to the outlet. The increase of the droplet size can extend theevaporation time but decrease the evaproation rate. Along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droplet size, thepenetration distance increases so that the droplet track extend to the reaction regional center,which enhances the mixed uniformity. However, the reduction of evaporation rate delays thechemical reaction and reduce the ammonia output.Keywords: urea soltion; atomzation; pyrolysis; simulation0 引言NOx 排放日益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社会问题。
隧道内甲醇液体蒸发及蒸气扩散规律数值模拟分析

A b s t r a c t :T os t u d yt h ee v a p o r a t i o no f m e t h a n o l l i q u i da n dt h ed i f f u s i o nl a w s o f m e t h a n o l v a p o r i nt u n n e l ,t h eC F Dm e t h o d w a s a p p l i e dt oa n a l y z et h ed i s t r i b u t i o nl a w s o f m e t h a n o l v a p o r c o n c e n t r a t i o ni nt h et u n n e l .T h er e s u l t s s h o w e dt h a t t h ea c c u m u l a t i o no f m e t h a n o l v a p o r c o u l db ef o u n da t t h eb o t t o ma n db o t hs i d e s o f t h ev e h i c l ea s w e l l a s o v e r t h es h a l l o wl i q u i dp o o l , a n dt h e c o n c e n t r a t i o ns t r a t i f i c a t i o no f v a p o r h a da c e r t a i nr e g u l a r i t y w i t ht h e o b v i o u s c o n c e n t r a t i o ns t r a t i f i c a t i o no nt h e l o n g i t u d i n a l s e c t i o n .T h em e t h a n o l v a p o r m a i n l yd i s t r i b u t e di nt h em i d d l ea n dl o w e r p a r t s o f t h et u n n e l ,e s p e c i a l l yi nt h es p a c eb e l o wt h eh e i g h t o f 1mf r o mt h eg r o u n ds u r f a c e .T h ea r e aw h e r et h em e t h a n o l v a p o r c o n c e n t r a t i o ni s c l o s et oo r e x c e e d s t h ee x p l o s i o nl i m i t m i g h t a p p e a r o v e r t h el e a k a g es o u r c e ,a t t h eb o t t o ma n db o t hs i d e s o f t h ev e h i c l e .T h ep h e n o m e n o no f v a p o r a c c u m u l a t i o na p p e a r e da t t h eb o t t o ma n dl o w e r p o s i t i o n s o f b o t hs i d e s o f t h ev e h i c l ei nt h et u n n e l ,a n dt h ev e h i c l eh i n d e r e dt h e d i f f u s i o no f m e t h a n o l v a p o r t ot h et u n n e l e n t r a n c ea t t h eo p p o s i t es i d e . Ke yw o r d s :s a f e t ye n g i n e e r i n g ;t u n n e l ;m e t h a n o l ;e v a p o r a t i o n ;v a p o r d i f f u s i o n 还存在其蒸气的扩散。 国内外学者针 对 危 化 品 的 泄 漏 蒸 发 及 蒸 气 扩 散 进 行了大量研究, 较为著名的实验研 究 包 括 由 美 国 能 源 部 组 织的历时 6年的 B u r r o 实验、 由英国 H S E组织的 T h o r n e yI s l a n d实验、 S h e l l 泄放 实 验 等
金属材料表面液滴蒸发过程的数值模拟研究

金属材料表面液滴蒸发过程的数值模拟研究当我们在金属物体表面放置一滴液体时,这个过程看起来可能简单,但其实液滴蒸发是一个复杂而又重要的过程。
在工程领域里,液滴蒸发是很常见的现象,它直接决定着微型加热器、电子器件、涂料和化妆品等多种产品的性能和质量。
因此,我们需要通过数值模拟研究来深入了解液滴蒸发的物理过程和特性。
液滴蒸发是包含质量传输、热传输、化学反应等多个物理特性的复杂过程。
理解液滴蒸发过程涉及许多复杂的物理学概念,例如相变、热对流、质量扩散和运动方程等等,需要建立适当的数学模型来模拟这些复杂的物理过程。
在数值模拟中,我们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和计算传热学(CTD)来研究液滴的蒸发过程。
其中,CFD模拟主要是考虑了形态变化和流动场的影响,而CTD模拟主要是研究温度场及对液滴的蒸发过程的贡献。
这两种模拟方法均可以通过计算微小的时间和空间区间内的液滴的质量和热量变化来描述蒸发过程。
通过对颗粒散点追踪法和质量守恒公式的运用,研究人员可以跟踪液滴的大小、温度以及液滴内部的流场分布,并得到完整的液滴运动轨迹。
此外,人们使用方法还包括根据能量、物质和动量守恒定律所建立的分析模型。
这些模型和公式可以套用于较为简单的情况下的分析与计算。
许多数值模拟研究表明,液滴蒸发过程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例如环境温度、气体流动、表面潜热、表面形态变化以及本身液滴的性质等等。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为了更准确地描述液滴蒸发过程,除了数值模拟外,还需要实验室的实际测定。
通过结合数值计算和实验测定的方法,我们可以更深入的了解液滴的蒸发过程,从而增强我们对微型加热器、电子器件、涂料和化妆品等产品的理解和优化。
最后,需要注意的是,液滴蒸发是一个复杂而又重要的过程,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需要密切结合实验与理论的研究,以便获得更具可靠性的实际结果。
未来,我们仍需持续不断地完善液滴蒸发数值模拟的相关理论和技术体系,为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应用提供有力支撑。
急冷塔内喷雾蒸发过程的数值模拟

N u me r i c a l S t u d yo nS p r a yE v a p o r a t i o nP r o c e s s i nQ u e n c hT o w e r
Z H A NS h i w e i , Y UB i n
( S c h o o l o f M e c h a n i c a l a n dP o w e r E n g i n e e r i n g , N a n j i n gT e c hU n i v e r s i t y , N a n j i n g 2 1 1 8 0 0 , C h i n a )
㊀
第3 5卷 第 6期 2 0 1 7年 1 2月
㊀
轻工机械 L i g h t I n d u s t r yMa c h i n e r y
㊀
V o l . 3 5N o . 6 ㊀环保·安全]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5 2 8 9 5 . 2 0 1 7 . 0 6 . 0 1 9
急冷塔内喷雾蒸发过程的数值模拟
詹仕巍,虞㊀斌
( 南京工业大学 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江苏 南京㊀2 1 1 8 1 6 )
摘㊀要: 针对废弃物焚烧时高温烟气在降温过程中二英的再生成问题, 建立了高温烟气与雾化液滴两相流动及两相之 间传质传热的数学模型, 并以此为基础, 利用计算流体力学( C F D ) 方法对急冷塔内雾化液滴的蒸发过程进行了数值模 拟, 研究了入口烟气温度、 液滴初始粒径、 初始温度及喷射速度对液滴群蒸发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 液滴蒸发经过非稳 态和稳态过程, 在稳态阶段液滴平衡温度受入口烟气温度的影响较大且随着烟气温度升高而增大; 液滴群的完全蒸发时 间随着烟气温度的升高而缩短且随着颗粒初始粒径的增大而延长; 液滴群完全蒸发时间与液滴初始温度及喷射速度基 本无关; 初始粒径在 1 5 0μ m以下能保证在 1s 内冷却烟气至 2 0 0ħ。该结果可为急冷塔系统设计及运行提供参考。 关㊀键㊀词: 急冷塔; 高温烟气; 两相流; 计算流体力学( C F D ) ; 平衡温度 中图分类号: X 7 0 1 . 7 ㊀㊀㊀文献标志码: A ㊀㊀㊀文章编号: 1 0 0 5 2 8 9 5 ( 2 0 1 7 ) 0 6 0 0 8 7 0 6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细水雾雾滴在几何尺寸为5 x x c c 3 05 m c . m m 的抛光不锈钢表面上进行蒸发, 不锈钢固定在表面积
相同、 厚度为 12 c .5 m镀镍铜块上 , 镍铜 块用来 加热 镀
图 2 皿滴抽 击热衷面后剖面图
不锈钢, 并通过温控器将表面温度保持在 5 -0 ℃ , 01 0
adte w t dol; pri nm ecl uao div; e rp t eaoao u bra s l n i a r e v tn; i i t m i
世界各国 对细水雾灭火技术开展了广泛、 深人的 研究, 并取得了 一系列重要成果[ 常规细水雾灭火 11 - 3 技术属于抑制、 熄灭火灾的物理方法, 因此在某些特殊 火灾场所的应用存在不足[. [ 研究人员发现, 4 ] 常规细 水雾灭火 技术难以 有效扑灭位于障碍物保护下的火 焰; 对于通风良 好的空间, 由于雾滴大量损失, 降低了 常规细水雾的 灭火有效性; 环境温度低于0 当 ℃时, 水 会结成冰, 限制了低温情况下细水雾的应用. 因此, 进 一步提高 常规细水雾的 灭火有效性、 发展清洁、 效的 高
误差控制在 1℃以内. 每次实 验通过触 发雾滴发 生器
雾滴撞击 到热表面上后 , 大 的展开直径 可 以由 最
经 公 计 [, 验 式 算[ 即 7 )
产生一 滴雾滴撞击距喷嘴下方65 .c m的热表面, 细水 雾雾 滴的蒸发过程都用 CD摄象机进行记录, C 然后对 图 像一幅一幅进行分析, 可以精确得到雾滴的蒸发时
10 年 6 06 月
刘江虹等 ; 添加剂雾滴蒸发速率 的实验及数值模 拟 含
R64 卜3 。H D十 _ 二( _‘ H
( 3)
加, 平均蒸发速率呈下降趋势.
(- 』 .严 0 1)  ̄ 瓣 月 瑕 飨
细水雾 施放后 , 由于细水 雾 中小 雾滴 的动量一 般
甚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 目(0205 ; 5330)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i划(7) 93资助项目(01 069 20C490)安徽省人才开发基金资助 3 ;
项 目(03,1) 20 7 9 . 0
p t e emnd l, ip a liars lte wh d h e emnl . e h pi ee t h m e s g ui vy r f pi a a r t x r et rust s l nys eqatil i tn ot x ret da e s e a e a t e e t
A sa ; e emnl y t ea ri oa lwt d pt ai a a i e h t , s d brc A x r easdo h v otn sa ar l c tng d t oa e p h t t n i t t n p ao f l r e o in n i n e d o e p u e m eo n dv a i l
() 1 相对于雾滴在加热表面上的 蒸发时间, 雾滴
获得最大展开直径 的时间较短 , 可忽略 ; ()蒸发过程 中雾滴维持 初始最 大展开直 径 , 2 只 有 H是时间 的函数 ( 图 2 ; 见 )
均匀的细水雾雾滴 , 雾滴直径控制在 。3 .m m到。6 . m m之间, 观察雾滴在热金属表面的蒸发过程 , 揭示含
第 1卷 第3 2 期
20 6年 6月 0
燃 烧 科 学 与 技 术 Junl C mbsi Si c ad cnlg ora o o utn e e T hooy f o cn n e
V.o . N. J 3 u 1 - n 1 2
2 阳6 t
含添加剂雾滴蒸发速率的实验及数值模拟
撞击速度为(2 ) s通过测量初始雾滴的溶液 7 t c/. 2 m 密度、 雾滴直径和溶质浓度, 可以计算出 单个雾滴中的
初始含水量 , 利用初始含水量 除以雾滴的蒸发时间 , 就 可得到单个雾滴 的平 均蒸 发速率.
6 D+ r w4 H一D H _ ? ( Z )6 0 3
( 2)
一旦H决定了, 球冠的曲 率半径 R 可由式() 3获 得1 8 1
(. K L oar o i S e e U vmt f e e Tcnly o hn H e 306, n; te y bro F i c, iei o Si c ad ho g C i , f 202 Cia 1Sa e a t f c n t y e r n y cn n e o f a e i h 2N tnl crtn d tn brt , i rt oSi c ad cnl Cia Hfi 06 C i ) . i aSnh r R ii L o o U v sy c ne T hoo o h , e202 , n ao y oo a ao a a r n e i f e y n e y g f n e 3 ha
用分别含3%6% 0 , 质量分数的醋酸钾添加剂的水溶液和含 3%6溉 0 0 , 质量分数的碘化钠添加剂的水溶液作为研究 0 介质, 通过压电陶瓷雾滴发生器产生均匀的细水雾雾滴, 观察雾滴在热金属表面的蒸发过程, 实验过程中 金属表面
的温度控制在 5 10℃. 0- 0 研究表 明, 给定 的温度条件下 , 在 含醋酸钾和碘化钠 的水 溶液 的平 均燕发速率要 比不含
刘江虹, 黄 鑫‘ 潘文辉 , , , 2 廖光煊,
(. 科学技术大学火灾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1中国 合肥 202; 306
2中 国科学技术大 学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 , . 合肥 202) 306 摘 要:为揭示含添加剂细水雾 灭火机理和评价其灭 火有效性 , 首先建立 了抛光金属 热表 面雾 滴蒸 发实验台 , 选
作者简介: 刘江虹(9 1“一
)男可 博土,h uceu二 l@ . ・ i s d t
・2 8 ・ 1
燃
烧
科
学
与
技
术
第 1 卷 第 3期 2
很小, 它们会被上升的 火焰羽流带 , 走 绝大多数的小 雾
滴不 大可能到达火 苗 的根 部 , 而出现 在周 围温度相对
较低的 环境里, 从而减慢 了 雾滴的蒸发速度[. ] ’ 这些
收稿 日期 : 05 0 -5 2 0- 80
含添加剂细水雾灭火技术成为当今国际火灾科学前沿
的 而含添加剂细水雾 是以水为载体, 通过添加超高效化学类灭火介质, 利用 水的物理灭火机制和添加剂的 化学 灭火机制共同作用 来抑制、 熄灭火灾. 适当的添 加剂不但可以解决水的冰 点问题, 且还能增强灭火效果, 而 扩展其应用范围,
圈 1 实验装里 示意
果, 加剂加人会影响雾滴的 但添 蒸发过程 , 如降低雾滴
的蒸气压 以及传质驱 动力 , 提高溶液 的沸点 , 改变水 的
2 理论分析
雾滴撞击受热表 面后迅速展 开 , 变成扁球形 , 如图 2 所示 . 雾滴和加 热表 面之 间的热量 传递决 定 了雾滴 的蒸发速率 , 笔者建立 了在加热表 面上含 有添加 剂的 雾滴蒸发模型 , 用于预测雾 滴的蒸 发速率并 和实 验结 果进行 比较. 为便于推导 , 以下假设 : 进行
间. 采用频闪照相机记 录雾滴 离开发生器 的形态 , 撞击 热表 面前 的直径和平均撞 击速度 , 验时雾 滴的平 均 实
擎 = 6R } 。1 W) (州e e " Uo
击前后质量守衡来计算雾滴 瞬时球冠高度 H .
() 1
式中: ̄为碰 D 撞后液滴最大展开直径, ; c D 为初始 m o 液滴直径, ; W br R 为Ryos 按撞 c W 为 ee数;e e l 数. m e nd
E aoao o a lWae D ol C na i A dte vprt n S l t rpe o tnn d iv i f ma r t i g i
L J go 'HAG 'PN -i L O nxn ,A Wnu, Ga -a I i -n , UN X U h g a n i n eh r I u gu ' A
添加剂细水雾在加热 表面上 的蒸 发特性 . 在此基础 上
建立单个半球雾滴的 传热传质蒸发模型 并进行数值计
算。 将实验结果 与计算结 果进行 比较分析.
() 3 加热表面无限 热容; () 4 蒸气与液体界面之间 主要是分子扩散; () 5 蒸发过程中 液滴内 溶解盐的 瞬时 浓度径向 均
其他物理特性等. 此外, 水蒸发以 残留的固 后, 体溶质 会继续留在热表面上, 不会参与灭火过程. 因此研究含
添加剂的细水雾雾滴 的蒸 发过程 有助于揭示含添加剂 细水雾的灭火机理.
笔者选用分别含 3%6% 0 , 质量分数的醋酸钾添加 0
剂的水溶液和含 3% 6% 0 ,0 质量分 数的碘化钠添加剂的 水溶液作为研究介质 , 过压 电陶瓷雾滴 发生器产 生 通
小雾滴撞击在火焰 范 围之外 的表 面上 , 或者撞 击在火
场中的障 碍物上, 最终会在这些热表面上进行蒸发, 它
们一方面通过表 面冷却来 降低火 焰的传播 速率 , 另一
方面通过火焰卷吸雾滴蒸发产生的水蒸气, 发挥间接 的灭火作用. 当只有少量的雾滴穿过热羽流到达火焰
的根部时 , 离火焰 区的雾滴蒸 发过程 将对灭火 起到 偏 关键作用. 在细水雾 中加 人添加 剂会提 高它 的灭 火效
s ilssesr c ws fre. uos a r tn g 0 e hpr nae ad % e h pretg) tne -el ae pr m d Sli ow t cna i 3%( i t c t ) 6 ( i t cnae a s t uf a eo o tn f e o in 0 w g e e g n 0 w g e o pt s m ea ad im ie pcvlwr ue ite eiet Src tm e t e ue ite e- f a i a te sdu i d rsetey e d h epr n . f e pr u s d h mpr os u c t n o o d e i e s n x m s u a e a r s n i metrne fm ns gd 5 a o r 0℃ t 10℃.Te r e pr o rts te asm e t ad d m dd suos o 0 h aea eaoa n e f h pt i a te s i i i o tn v g v i t a o r o su ca n o u o e i l wr f n l eta taoprw t aa e src t e te A leao tn dl dvlpd it- e o d r n t ue e t i n f e r u . s e pri m e ̄ ee e t n r e u o w h h f a r g v ua e ar mp i mp v ao o o o 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