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树叶 教案

合集下载

一片树叶教案

一片树叶教案

一片树叶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1) 了解树叶的基本形态和结构特征。

(2) 通过观察、描绘、研究和比较,掌握树叶的分类方法。

2. 过程与方法目标(1) 通过实地观察树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2) 引导学生运用科学思维方法进行分析和比较,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观察和研究兴趣,培养保护环境、保护树木的意识。

(2) 培养学生对植物的保护意识和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1. 重点(1) 了解树叶的基本形态和结构特征。

(2) 掌握树叶的分类方法。

2. 难点(1) 对树叶进行分类时要求学生准确把握关键特征。

(2)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三、教学准备1. 实物准备:让学生带来各种不同的树叶样本。

2. 工具准备:放大镜、显微镜。

3. 教学挂图:树叶的基本形态和结构图、树叶的分类图。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图片或实物让学生观察树叶,引发学生的思考)2. 板书导入:“什么是树叶?树叶有哪些形态和结构特点?”3. 学习新课(1) 展示树叶的基本形态和结构图,让学生仔细观察、比较,引导学生进行讨论。

(2) 通过学生实物带来的树叶样本,引导学生观察树叶的形态和结构特点,并进行记录。

(3) 分析不同树叶的特点,引导学生找出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4) 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初步了解树叶的分类方法。

五、巩固与拓展1. 对树叶进行分类: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种分类方法,以便探讨更多的特点。

2. 利用显微镜观察树叶细胞(1) 将一片树叶放到显微镜下,让学生观察叶片上的细胞。

(2) 引导学生观察、比较不同部位的细胞形态和结构特征。

(3) 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初步了解树叶细胞的特点。

3. 拓展延伸(1) 组织学生观察和收集更多的树叶样本,进行进一步的分类研究。

(2) 带领学生进行户外实地观察,了解树叶在自然界中的分布、生境等情况。

六、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树叶的基本形态和结构特征,了解了树叶的分类方法,并通过实物观察和比较,初步掌握了树叶的分类技巧。

说课教案《一片树叶》说课稿

说课教案《一片树叶》说课稿

《一片树叶》说课稿一、说教材《一片树叶》是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讲述了小女孩伽叶为了感谢大自然的馈赠,在公园里精心地保护一片树叶,让这片树叶在春风中自然飘落的故事。

这篇课文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旨在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让学生学会感恩。

二、说学情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通过阅读感知文本内容。

但他们的思维仍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充分运用直观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学生对于环保意识的培养正处于关键时期,通过这篇课文的教学,可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环保观念。

三、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2)学会生字词,理解重点词语的含义。

(3)能够用自己的话简要复述课文。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观察图片,激发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兴趣。

(2)运用多媒体展示,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3)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2)学会感恩,尊敬自然,珍惜资源。

四、说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2)学会生字词,理解重点词语的含义。

(3)培养环保意识,学会感恩。

2.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的抽象词语,如“感激”、“馈赠”等。

(2)如何让学生通过课文内容,深刻领悟到环保的重要性。

五、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展示一张树叶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树叶的特点。

(2)邀请学生分享自己认识的树叶,以及树叶在大自然中的作用。

2.朗读课文(1)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2)教师指导学生朗读,注意语气、节奏的变化。

3.学习生字词(1)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

(2)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引导学生理解词语的含义。

4.理解课文内容(1)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课文中的场景,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2)学生用自己的话简要复述课文。

《一片树叶》教案

《一片树叶》教案

《一片树叶》教案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片树叶》教案,欢迎大家阅读。

更多《一片树叶》教案请关注北师版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栏目。

《一片树叶》教案【一】一、设计理念本课教学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充分与文本对话,借助插图创设情景,以读代讲。

引导学生在“找中思”、“读中学”、“品中悟”、“说中创”,使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中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教学中抓住“*******小动们都喜爱小黄牛栽下的小椿树,也都认识到小椿树将使他们生活更美好,但小椿树还是被他们摘光了叶子”这条主线。

引导学生品读文本,感悟内涵,受到教育,真正爱护花草树木,热爱大自然。

二、学习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教育学生热爱大自然,爱护花草树木。

2.学会本课16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能理解由生字成的词语。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重点、难点1.认读文中生字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分角色表演这篇课文。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小动物头饰。

五、教学流程(一)激趣导入。

1.(多媒体出示一片翠绿的树叶)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屏幕上的树叶。

引出课题《一片树叶》。

(二)检查预习。

(多媒体出示生字,学生开火车读生字)检查学生对生字掌握的情况以及学记生字的方法。

同时教师总结:我国汉字成千上万,识字方法也多种多样,只要我们善于观察,善于动脑,一定会找到更多有效的识字方法。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出示思考题①你从课文中知道了什么?②从哪些语句可以体会出来?③你认为这些词句应该怎么读?)要求:声音洪亮,吐字清晰,读准字音,不添字,不去字,不读错字。

2、老师范读或指定一位学生读课文。

注意:学生要认真听,看哪些地方值得我们学习,哪些地方需要我们帮助。

(指名读课文,生评)3、师生交流,疏通文路。

(四)感情朗读,引导探究。

1、读第一自然段,并在读的过程中找出自己喜欢的语句,谈自己的感受,或学习收获。

一片树叶主题绘画教案

一片树叶主题绘画教案

一片树叶主题绘画教案教案标题:一片树叶主题绘画教案教学目标:- 了解树叶的外观特征和形态- 学习使用绘画工具和材料进行创作- 提高绘画技巧和观察能力- 增强学生对自然环境的观察能力教学准备:- 树叶图片或实物- 不同颜色的绘画纸和画笔- 水彩或彩色铅笔- 水杯和画盘- 橡皮、尺子和剪刀- 班级黑板或白板教学过程:引入(5分钟)1. 展示树叶图像或实物,并与学生讨论树叶的外观特征和形态。

2. 引导学生思考关于树叶的问题,如尺寸、形状、颜色等。

探究(15分钟)1. 给每位学生分发一张白纸和铅笔。

2. 要求学生观察树叶的细节,并用铅笔在纸上简单勾勒出树叶的形状。

3. 提醒学生注意树叶的不同形态和纹理,并在图纸上尽量还原。

鼓励创作(20分钟)1. 给学生提供不同颜色和尺寸的绘画纸和画笔。

2. 鼓励学生根据自己观察到的树叶特征,选择合适的颜色和纸张,创作一幅树叶主题的画作。

3. 学生可以选择使用水彩绘画或彩色铅笔,根据自己的喜好和经验进行创作。

分享与评价(10分钟)1. 邀请学生把自己的作品贴到黑板或白板上展示。

2. 学生们可以互相观赏作品,并用几句话分享自己的创作灵感和感受。

3. 老师可以提供一些建议和鼓励,让学生感受到对他们的认可和支持。

延伸活动:1. 鼓励学生在户外或周围自然环境中观察和收集更多的树叶样本,并继续创作树叶主题的作品。

2. 和其他班级或学校分享学生的作品,并组织树叶绘画展览,以展示学生们的创造力和艺术才华。

评估:-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绘画表现和创作能力。

- 回顾学生的绘画作品,评价他们是否能准确表达树叶的特征和形态。

备注:- 根据教学阶段的不同,可以根据学生的能力和兴趣进行调整。

《一片树叶》教案设计及实施方案

《一片树叶》教案设计及实施方案

《一片树叶》教案设计及实施方案。

一、教案设计1.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的背景,进一步了解他的写作风格和寓意。

(2)阅读理解并分析文章,理解文章背后的主旨、想和情感。

(3)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引导他们学会运用多种方法快速定位重点内容。

(4)提高学生的写作技能,帮助他们用简单明了的语言写出自己的感受和心得。

2.教学内容通过朗读、讲解和小组合作等多种形式,逐步实现以下三个层次的教学目标。

(1)第一层次:理解文章通过课堂听讲和老师讲解,学生应当达到:① 熟悉《一片树叶》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② 能够理解文章的背景及寓意;③ 能够分析文章的结构特点和表述技巧。

(2)第二层次:自我思考通过讨论和小组合作等方式,生应当达到:① 能够自主思考文章背后的主旨,并表述出自己的观点;② 能够运用多种方法快速定位文章的重点和难点内容;(3)第三层次:自我发掘通过写作和分享等方式,学生应当达到:① 能够写出自己在阅读《一片树叶》时所体会到的感受和心得;② 能够与他人分享自己的思想和写作成果,并接受他人的不同意见。

3.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法通过老师的启示和引导,学生自主探索阅读文章的过程,自行发现文章背后的主旨和思想。

(2)多元化教学法通过多种阅读方式(如默读、朗读、资料分析等),将教学内容呈现出多元化的风貌。

(3)拓展式教学法通过相关文学作品的对比和分析,将教学内容向多个方向拓展,以增强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二、实施方案1.学前准备(1)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整合相关材料,并准备好PPT或黑板,以便于讲解和呈现教学内容和思路。

(2)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并在每组之间设置清晰的分工和合作机制,以便于小组合作和讨论。

2.教学过程(1)引入通过展示一段与采茶有关的影片或图片,引入本节课的主题——《一片树叶》。

并让学生自己揣摩本文所要表达的主旨和思想。

(2)导学通过逐段讲解和导读文章,让学生全面了解文章的背景和结构,进一步引导学生关注文章的深层含义。

2023最新-《一片树叶》教案优秀10篇

2023最新-《一片树叶》教案优秀10篇

《一片树叶》教案优秀10篇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作文吧,借助作文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

你写作文时总是无从下笔?壶知道为您精心收集了10篇《《一片树叶》教案》,如果能帮助到亲,我们的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一片树叶》教案篇一比较满意自己设计的导课与结尾布置作业:以小诗开头,引起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提高孩子们环保的自觉性;以小诗布置作业结尾,既结合课文内容,深化了知识,又前后呼应,体现了本课教学的完整性。

还比较满意自己设计的活动教具,美观、实用、有趣、帮助孩子们很好地理解课文:当满树的绿叶被喜欢小椿树的小动物们一片片摘下后,小椿树只剩下光秃秃的树干与树枝了,孩子们理解课文内容便不难了;当“小动物”们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纷纷将小树叶再“还回”小椿树身上时,树叶上的生字朋友纷纷向小朋友们招手,孩子们既感到新鲜有趣,又积极认读生字,效果较好。

但在教学是有两点疏忽了:一、在请学生评、讲之前,如果先整体地轮读一遍课文,效果会更好,小评委也不要太多;二、在第四环节,回味生字时,如果时间不够,不要再找小老师上前讲讲怎样记住的生字,既保证了下课时间,整节课也照样完美。

《一片树叶》教案篇二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初步体验个性化朗读。

2.懂得应该怎样爱护树木,明白勿以恶小而为之的道理。

3.拓展延伸课文内容,对学生进行真爱教育。

教学重点,难点:懂得怎样爱护树木,明白勿以恶小而为之的道理。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课文1.这节课学习课文《一片树叶》齐读课题。

2.课件播放树叶图片。

师充满激情地描述。

3.课件出示小椿树,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看到的小椿树的样子。

【点评:课始,为学生创设一个美的情境,激发学生对小椿树的喜爱之情,在运用中理解欣赏和赞叹的意思,这体现了把握教材,灵活处理和运用教材的能力。

】二,理解感知,读好课文(一)有一群小动物,它们也很喜爱这课小椿树,它们是怎么赞叹小椿树的呢自由读课文,读完后,用笔画一画小动物们赞叹的话。

《一片树叶》情感教案

《一片树叶》情感教案

《一片树叶》是一部让人感动的短片,它以一片枯黄的树叶为主角,通过它的奋和执着,向我们讲述了一段感人至深的故事。

这个作品也成为了情感教育的一种手段,它让我们了解到,即使是微不足道的存在,也有梦想和追求,也有坚持和执着,也有不放弃的勇气。

情感教育是现代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它关注的不仅是学生的知识水平,还包括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念的培养。

而《一片树叶》则是情感教育的一种形式,它通过影片中所描绘的情境和人物形象,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引导学生深刻了解人性的美好和丑陋,懂得珍视身边的一切事物和价值。

教学目标:1.帮助学生认识人性的美好和丑陋,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

2.引导学生深刻了解珍视身边的一切事物和价值,懂得感恩生命。

3.培养学生的情感能力,提高学生的情感表达和感受能力。

教学重点:1.帮助学生理解影片表达的情感内涵2.培养学生的情感能力,提高学生的情感表达和感受能力3.促进学生的情感互动和思想交流,发掘学生的情感潜力教学难点:1.引导学生深入分析影片中所描绘的情境和人物形象,理解其所表达的情感内涵2.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人文情怀3.培养学生的情感能力,提高学生的情感表达和感受能力教学方法:1.影片欣赏法:通过观看影片,帮助学生了解影片所表达的情感内涵和人物形象,引导学生进行情感交流和思考,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和理解能力。

2.创意表达法:通过绘画、写作等创意表达方法,让学生深度理解影片中的情感内涵,同时提高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

3.情感互动法:通过情感互动活动,加强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和理解,促进学生情感能力的发展,同时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和情感创新能力。

教学步骤:第一步:观看影片,引发学生情感共鸣教师带领学生一起观看《一片树叶》影片,观看完影片后,鼓励学生谈论自己的感受和思考,引发学生对影片中情感内涵的思考和探索。

第二步:理解影片中所表达的情感内涵教师通过提问和讨论,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影片中所表达的情感内涵和人物形象,让学生从中汲取情感营养和人文精神,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

绘本一片树叶教案小班

绘本一片树叶教案小班

绘本一片树叶教案小班教案标题:《一片树叶》绘本教案(小班)教学目标:1. 认识和理解绘本《一片树叶》的故事情节和主题。

2. 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兴趣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3. 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

教学准备:1. 绘本《一片树叶》2. 教学投影仪或大屏幕3. 卡片或图片,包括树叶、树干、树根、花朵等4. 彩色纸、颜料、画笔等绘画工具5. 环境保护相关的图片或海报教学过程:引入(5分钟):1. 利用图片或卡片展示树叶、树干、树根等,引起学生对大自然的兴趣。

2. 向学生提问:“你们见过树叶吗?树叶有哪些形状和颜色?”主体(20分钟):1. 读绘本《一片树叶》,重点讲解故事情节和主题。

2. 利用教学投影仪或大屏幕展示绘本的插图,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树叶的形状、颜色等特征。

3. 引导学生回忆故事中的关键场景和人物,鼓励他们用简单的语言表达出来。

4. 分发彩色纸、颜料、画笔等绘画工具,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绘制一片树叶的图画。

5. 鼓励学生用简单的句子描述自己绘制的树叶,如形状、颜色、大小等。

拓展(10分钟):1. 展示环境保护相关的图片或海报,引导学生讨论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2.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我们要保护树叶和大自然?他们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3. 鼓励学生提出保护环境的小小行动,如节约用水、垃圾分类等,并帮助他们制作相关的标语或海报。

总结(5分钟):1. 回顾学习内容,让学生总结故事情节和树叶的特征。

2. 强调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带来自己喜欢的绘本,进行分享和交流。

2. 组织户外活动,让学生亲自观察和感受大自然的美丽。

评估方式: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表现。

2. 通过学生的绘画作品和口头描述,评估他们对故事和树叶的理解。

教学反思:1.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

2.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片树叶》教案
一、教学目标设计:
1.了解东山魁夷的生平简历和艺术风格。

2.把握《一片树叶》的主旨、结构思路。

3.提高学生的综合认知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1.教学重点:把握作者的结构思路,认识叶的价值。

2.教学难点:作者由自己的创作追求引发出对现代文明发展的反思。

3.相应策略:课前布置学生去欣赏叶的风姿,初步感知树叶;搜集描写叶的诗文;运用图片、文字资料等作为辅助深刻地认识叶。

三、教学思路:
按照“作家介绍——字词解释——文本解读——写叶学叶”的顺序来教学。

四、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艺术大师罗丹曾说过:这个世界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同学们,当我们钟情于明艳的花朵,惊羡于累累硕果的时候,我们可能无意间冷落了绿叶,然而,就是这普通的叶子,却是神奇美丽的,它勾起了古今中外不少文人墨客无限的遐想。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叶的世界,共同来学习日本作家东山魁夷的一篇写景抒情的散文《一片树叶》。

二、走进东山魁夷
介绍东山魁夷生平简历及艺术风格。

三、字词、文本解读
师:理解识记生字。

同学们标出自然段段号,思考哪些自然段是写“一片树叶”?
答:写“一片树叶”的段落是:6——9
师:学生齐读,勾画出六至九段中描写树叶一生各个阶段生命状态的关键词语。

学生自由回答。

老师提高要求:如果我们考虑树叶的整个生长顺序,首先应看到:
嫩芽初吐,然后在风欺雪凌中蕴蓄力量,在春天萌动膨胀,夏天显得莹洁可爱,秋天凋零飘落,最后化为泥土。

师:我们从它的经历中感受到什么?
答:从它面对风欺雪凌蕴蓄力量感受到坚韧的精神;从化为泥土想到“落红不是无情物”的诗句来,体会到奉献的精神;从在树叶凋零的地方又长出新芽感受到生生不息……
师总结:这种坚韧、奉献、生命力其实和我们人类追求的精神是相通的,我们可以说我们从一片树叶中感受到了人的心灵。

师:女生齐读第一至五自然段看看作者还写了哪些美的景物?主要用了哪些词语来描写?(老师提示方法:勾画出表示地点、景物及景物特点的关键词)
拉普兰(北极圈)——神秘荒凉旷寂
海岸湖泊(北欧)——连绵不断一望无际
墙壁(古镇)——和谐温暖厚重
窗边鲜花(德国古都)——姹紫嫣红娇艳动人
窗户(德国古都)——结构奇巧别具一格
师:以上景物与一片树叶有何关系?文章有一句话提示,我想借同学们的慧眼找出来。

答:“在这里,出门旅行,接触大自然固然必要,兴味浓郁地体会风俗迥异的人的生活亦有裨益。

但我也以为,仅在我们身旁,例如庭院的一株树木,一片叶子,如果潜心细腻地观察,同样可以感受到生命的根本含义。


师:作者由自己的创作追求引发出对现代文明发展的反思有哪些?
答:应当珍视清澄的自然和素朴的人类;人应当更谦虚地看待自然和风景;自然与人生都是在生死轮转中生生不息,应珍惜生命,生命在四季里的不停转化。

师:抓关键词:“但我也以为”,“同样”,补充处“我以为”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答:即使是身边一片小小的树叶,也散发人的气息,象征人的心灵,那么这些自然美景,这些风俗人情,同样可以象征人的心灵,展示纯朴的人性。

师:非常好,这句话让我们更清楚地看到整篇文章从远及近,从大到小的景物,无时无刻不在展示它的美,散发人的气息,象征人的心灵。

这是作者心灵的折射和反映。

大自然的美丽和谐让我们感动,请根据四季的景色仿句。

我看到澄碧的蓝天,感受到了-----;我看到了-----;感受到了-----
生:略
师:同学们血液当中流淌着诗人的气质,真是一切景语皆情语。

四、讨论会
1.东山魁夷说:“人应当更谦虚地看待自然和风景”,你认为应该怎样理解这句话?
2.你怎样看待“人定胜天”这样的观点?
五、布置作业
1.阅读欧•亨利的《最后一片叶子》,并与本文进行思想内容上的比较。

2.以“叶的联想”为话题,写出你由叶的某种现象联想到了什么?
(例:①由叶芽破土而出,联想到生命的力量。

②由“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想到了落叶归根的无私奉献。

③由“红花虽好仍须绿叶扶持”想到了绿叶扶持红花的衬托精神,甘当配角的精神。

④由“秋风扫落叶”想到了叶子的悲凉,联想到许多孤苦伶仃的老人。

⑤由成语“绿叶成阴”联想到了默默奉献的老师,感谢他们的辛勤培养。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