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茨海默病的研究现状概况
阿尔兹海默症:历史与现状

阿尔兹海默症:历史与现状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俗称老年痴呆,是一种发病于老年期,进程缓慢、随着时间不断恶化的持续性神经功能障碍,也是大脑衰老及神经退化的主要疾病类型。
此疾病早期以智能损坏为主,临床依次表现为:易忘、易怒、无法正常言语、丧失生存动力、丧失长期记忆、难以自理和行为异常等;并逐渐丧失身体机能,最终导致死亡。
一般而言,确定诊断后的平均余命是三到九年,确诊之后存活超过十四年的病患少于3%。
目前,全球有将近2100万到3500万名阿兹海默氏症患者。
因此,阿尔茨海默病无论对于患者,患者家庭,或是国家财政都是巨大的负担。
在发达国家中,阿兹海默氏症是相当耗费社会财政补助的疾病。
实际上,美国因此在2011年由总统签署法令并投入巨资实行国家级阿尔茨海默病研究计划。
中国是逐步迈向老龄化的社会,目前估算阿兹海默氏症患者数量为600-800 万,约占世界患者总数的1/4,并以每年30多万的数量递增。
如何制定针对该疾病的政策,战略或促进对此疾病的研究,治疗对中国未来的发展具有更现实的意义。
发现德国医生爱罗斯·阿兹海默(Dr. Alois Alzheimer)于1906年最初发现这一病症,由此得名阿尔茨海默病。
他在一名叫Auguste. D的病人(该病患临床表现为记忆丢失,怀疑家人,并具有严重的精神问题)的尸检脑片上发现有严重的脑部萎缩及神经细胞周围反常的沉积物。
阿兹海默医生死于1915年,或许在他与Auguste. D初次见面时从未想过他们两人的接触将发现一种将来影响数千万人生命的重大疾病,并且一百年以后仍然无法治愈,甚至连发病机理都不清楚的顽症。
Dr. Alois AlzheimerAuguste. D里程碑式的进展1931 电子显微镜技术的发明促进了阿尔茨海默病的研究进展,因为它可以将影像放大至一百万倍,使得科学家可以更细致的研究脑部的细胞结构。
1968 认知评估标准的建立使得人们可以测量老年人认知能力或功能的水平。
世界阿尔茨海默病发展现状

世界阿尔茨海默病发展现状一、概述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简称AD)是一种慢性神经退行性疾病,主要影响大脑中的神经元,导致记忆、思考和行为能力逐渐下降。
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率和患病率不断攀升,已成为影响人类健康和社会发展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
全球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人数已达数千万,且以每年数百万的速度增长。
该疾病不仅给患者带来沉重的身心负担,还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压力。
由于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目前尚无有效的治愈方法,只能通过药物和非药物手段来缓解症状、延缓疾病进展。
全球范围内对阿尔茨海默病的研究和治疗日益受到重视。
各国政府、科研机构、医疗机构和制药企业纷纷投入大量资源,开展阿尔茨海默病的病因研究、早期诊断、药物研发、康复治疗等方面的探索。
社会各界也积极关注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权益和需求,推动相关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为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及其家庭提供更好的支持和保障。
尽管取得了一些进展,但阿尔茨海默病的防治工作仍面临诸多挑战。
如发病机制复杂、早期诊断困难、药物研发进展缓慢等问题亟待解决。
全球需要继续加强阿尔茨海默病的研究和防治工作,推动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手段和康复服务,共同应对这一全球性的健康挑战。
1. 阿尔茨海默病的定义及基本特征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简称AD)是一种慢性神经退行性疾病,主要影响大脑中的神经元。
它通常导致记忆、思考和行为能力逐渐下降,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
阿尔茨海默病的基本特征包括进行性记忆减退、迷失方向、情绪波动、性格改变等。
随着病情的加重,患者可能逐渐丧失独立生活的能力,需要依赖他人的照顾。
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机制十分复杂,目前尚未完全明确。
科学家们普遍认为,遗传、环境和生活方式等多种因素可能共同作用于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预防和治疗阿尔茨海默病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包括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积极的社会交往、定期的体检和筛查等。
阿尔茨海默病研究进展及未来展望

阿尔茨海默病研究进展及未来展望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以认知障碍为主要表现的慢性进行性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
目前全球约有5000万人患有该病,而该数字每年都在不断增长。
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机制目前仍未完全清楚,但已知β淀粉样蛋白聚集和Tau蛋白异常磷酸化是重要的发病因素。
虽然目前还没有根治阿尔茨海默病的方法,但关于其治疗方面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多突破。
一些药物,如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和NMDA受体拮抗剂,可用于改善症状。
植物性化合物和微量元素也被认为可以对AD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此外,脑刺激和康复训练也被视为一种非常重要的治疗方式。
基于目前的研究成果,未来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关键是改善β淀粉样蛋白代谢,减少Tau蛋白的磷酸化,促进神经细胞生成,并恢复神经元的代谢稳态。
目前的研究方向主要包括:免疫治疗、抗β淀粉样蛋白治疗、抗Tau治疗和基因治疗等。
近年来国际上也进行了不少与以上研究方向相关的临床试验和药物研发,这些新技术和新药物的不断涌现或许为阿尔茨海默病治疗提供希望。
另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是早期诊断和预防。
因为目前许多治疗方案在疾病晚期使用效果显著较低,因此对于阿尔茨海默病的早期诊断和预防比治疗同样重要。
目前主推的早期预防策略包括保持锻炼、保持社交活动、以及控制食物摄入等。
同时,痴呆症的临床特征和生物学机制的研究也将促进AD的早期诊断。
综上所述,尽管阿尔茨海默病治疗和预防方面仍需更多的研究来获取更好的治疗方式,但当前的研究对于该病的理解已经有所改进。
未来,相信人们会在各种领域取得更多的突破,并对这一疾病的治疗和预防产生更为深远的影响。
阿尔茨海默病睡眠障碍的研究进展

阿尔茨海默病睡眠障碍的研究进展王晓松【摘要】近年来,人口老龄化问题十分突出,而随着老龄人口数量的增长,老年痴呆的发病率也迅速增加.老年痴呆除了能够导致记忆力、定向力等认知功能障碍外,还可引起睡眠障碍.睡眠障碍的发生,会使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进一步加重,也可能是痴呆的危险因素之一.阿尔茨海默病(AD)是老年痴呆的主要类型,该文从AD睡眠障碍的流行概况、特点、发生机制、治疗等方面对AD睡眠障碍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In recent years, aging is a prominent issue, and the incidence of senile dementia increases rapidly with the growth of number of the elderly. In addition to memory deficit, disorientation and other cognitive impairments, senile dementia can also cause sleep disorders. Cognitive impairments will be further aggravated by sleep disorders, and sleep disorders may be one of the risk factors of dementia. Alzheimer disease ( AD ) is the main type of senile dementia, and here is to make a review on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sleep disorders in AD patients from aspects of epidemiology, characteristics , pathogenesis , and therapy of AD.【期刊名称】《医学综述》【年(卷),期】2013(019)008【总页数】3页(P1438-1440)【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老年痴呆;睡眠障碍【作者】王晓松【作者单位】中南大学护理学院,长沙,41001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49.1人类的平均寿命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而逐年增加,而老年痴呆的发病率随年龄增加呈指数型增长[1]。
阿尔茨海默病的药物治疗研究

阿尔茨海默病的药物治疗研究第一章:阿尔茨海默病概况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以记忆力丧失和其他认知功能减退为主要表现的退行性脑部疾病。
此类疾病通常发生在老年人身上。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AD的患病率也在逐年增加。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目前全球有4700万人患有AD,预计到2050年,这个数字将会增加至1.5亿,其中80%的病例集中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
目前尚未找到AD的根本治疗方法,但药物治疗是目前最常用的医学手段之一。
第二章:阿尔茨海默病的治疗方法目前AD的治疗方法主要有药物治疗、康复治疗和辅助治疗等多种方法。
本文重点介绍药物治疗方面的进展。
药物治疗通常是指使用药物来控制或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症状,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主要的药物治疗方法是通过影响神经递质的代谢来减少神经元的死亡,这些药物包括胆碱酯酶抑制剂、N-甲酰-天门冬氨酸(NMDA)受体拮抗剂及其他药物。
除此之外,对于因认知障碍而失去日常能力的患者,药物治疗一般与康复治疗和辅助治疗相结合以得到更好的效果。
第三章:药物治疗的进展3.1 胆碱酯酶抑制剂胆碱酯酶抑制剂可以增加脑中乙酰胆碱的浓度,从而增强脑部的神经递质功能,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进而提高生活质量。
常见的胆碱酯酶抑制剂有多奈哌齐(Donepezil)、加替沙星(Galantamine)和利福平(Rivastigmine)。
这些药物的副作用包括恶心、腹泻、肝功能的异常等。
然而,这些成分已被普遍接受并且广泛使用。
单独使用胆碱酯酶抑制剂可以提高认知功能,在疾病早期的病人中使用也可以获得更好的疗效。
3.2 NMDA受体拮抗剂NMDA受体拮抗剂是通过防止谷氨酸在脑中的释放来预防神经细胞的死亡。
目前,临床上最常用的是甲氰咪呱(Memantine),它已被证明对一些轻度和中度的治疗效果是有效的,需要注意的是,它不适用于早期病人。
虽然NMDA受体拮抗剂仍需要更大规模的研究和更长时间的随访,但这些药物被认为是治疗AD的有效选择。
阿尔茨海默综合症的患病率和流行病学特征

阿尔茨海默综合症的患病率和流行病学特征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的神经退行性疾病,是老年人最常见的失智症。
据统计,每年有数百万人被诊断出患有此病。
这个数据令人担忧,特别是考虑到世界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
阿尔茨海默病的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这意味着年龄是最重要的风险因素之一。
大多数被诊断患有该病的患者年龄在60岁以上,随着寿命的延长,高龄人群人数不断增加,因此阿尔茨海默病的患病率也在不断上升。
研究发现,每10年患病率翻一番,60岁以上的人患病率较40岁时增加了5倍。
世界卫生组织预测,到2050年,全球患有阿尔茨海默病的人数可能超过1亿。
除了年龄外,遗传因素也对患病率起到一定的影响。
研究表明,某些基因变异与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风险增加相关。
特别是APOE基因ε4等多种基因变异,被认为是增加阿尔茨海默病风险的主要遗传因素之一。
因此,对于家族中已有患者的人来说,患病的风险较普通人群要高。
此外,生活方式和环境因素也可能对阿尔茨海默病的患病率产生影响。
心血管疾病、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与阿尔茨海默病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
一项针对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研究发现,这些疾病会增加患者患上阿尔茨海默病的风险。
另外,长期面临压力、缺乏锻炼、不健康的饮食习惯等也可能增加阿尔茨海默病的风险。
关于阿尔茨海默病的流行病学特征,研究人员还发现一些有趣的现象。
例如,女性患上该病的风险稍高于男性。
一项研究指出,女性在进入老年时会面临更大的风险,而男性则倾向于更早发病。
这可能与雌激素在抵抗衰老方面的作用有关。
此外,人种和地区也可能对患病率产生一定的影响。
亚洲地区的患病率相对较低,而北美和欧洲地区的患病率相对较高。
总之,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具有高患病率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和遗传、环境等因素的影响,阿尔茨海默病的患病率逐年上升。
了解阿尔茨海默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对于预防和治疗该病具有重要意义。
阿尔茨海默病的病因及治疗现状

阿尔茨海默病的病因及治疗现状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主要发生在老年人中,其主要症状表现为记忆力下降以及认知能力减弱。
目前,为了能够更好地开展针对该疾病的治疗工作,研究者们不断地深入探讨其病因,以期能够取得更为有效的治疗成果。
一、病因分析目前,该疾病的病因仍不十分明确,但是研究者们已经发现了其可能的发病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遗传因素:遗传因素是该疾病的主要发病因素之一。
研究发现,突变基因会引起某些蛋白成分在脑中的沉积,这会引发神经元的死亡,从而导致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生。
2. 脑中β-淀粉样前体蛋白堆积阿尔茨海默病的患者体内β-淀粉样前体蛋白聚集形成斑块,这些斑块会扰乱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从而导致该疾病的发生。
3. 神经元脑萎缩神经元数量减少以及突触功能下降也是该疾病的常见症状之一,其发生主要与脑萎缩有关。
而这种脑萎缩可能与荷尔蒙、炎症、神经营养因子及缺氧等多种因素有关。
二、治疗现状目前,阿尔茨海默病的治疗主要分为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两种。
其中,药物治疗效果较为明显,通常用于病情较重的患者,而非药物治疗则主要用于轻至中度患者。
1.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主要分为两种,一种用于改善症状,另一种则是治疗病因。
改善症状的药物包括: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NMDA受体拮抗剂以及抗抑郁药等。
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可提高乙酰胆碱的浓度,从而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NMDA受体拮抗剂可以减轻神经系统的兴奋,而抗抑郁药可以改善患者的情绪状态。
治疗病因的药物则主要是针对β-淀粉样前体蛋白及其他相应药物,其中最为有名的是阿尔茨海默病的首个治疗药物——多奈哌齐。
该药物主要是防止乙酰胆碱酯酶被过度降解,从而提高乙酰胆碱的水平,从而减轻患者的症状。
2. 非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主要包括行为疗法、物理疗法以及营养疗法等。
行为疗法包括:认知治疗、行为治疗等。
认知治疗是通过重新学习基本技能来恢复患者基本的生活能力,行为治疗则是通过加强患者的基本技能来减轻其症状。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需求洞察报告引用文献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需求洞察报告引用文献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已成为老年人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之一。
据统计,全球有超过5000万人患有阿尔茨海默病,而在中国,患病人数也在不断增加。
随着阿尔茨海默病的持续发展,患者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这就需要进一步了解和洞察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需求,以更好地为他们提供服务和帮助。
1. 研究显示,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在生活日常中面临诸多困难,如记忆力减退、认知障碍、情绪不稳等。
他们需要周到细致的照顾和支持,包括日常护理、心理关怀和社会支持等方面。
2. 一项研究发现,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在面对日常生活活动时,常常需要家人或护理人员的帮助和照顾。
提供定制化的护理方案和个性化的服务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3. 另一项研究指出,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会遇到社会隔离和孤立的问题,这对其心理健康和生理健康都会造成负面影响。
建立支持性的社会网络和群体活动对患者的康复和生活质量都至关重要。
4. 有研究表明,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在医疗卫生方面也存在诸多需求,包括规范的诊断和治疗流程、有效的药物和康复方案等。
提升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对患者的康复和治疗效果起着重要的作用。
5. 最近的一项研究发现,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对信息和教育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
他们希望能够了解病情的发展和预后,以及如何更好地管理和应对疾病。
提供权威的信息和教育资源对患者的康复和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通过对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需求洞察和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他们的实际需求和困难,为他们提供更加针对性和个性化的服务和支持。
希望未来能够有更多的关于阿尔茨海默病患者需求的研究,以不断完善和改进对他们的关怀和帮助。
【本文总字数:385字】第二篇示例: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神经退行性疾病,主要表现为智力下降、记忆障碍、语言障碍等症状。
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阿尔茨海默病的患病率也在逐年增加,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文题目:阿尔茨海默病的研究现状概况作者姓名:魏巍指导老师:朱道立教授专业班级:生物技术081所在学院:生命科学学院阿尔茨海默病的研究现状概况【摘要】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是一种渐进性大脑退行性病变,是德国著名神经解剖学家和病理学家Alzheimer 于1907年首先描述,后人以其姓氏命名的。
它是最常见的成年痴呆症,其发病率随年龄增长急剧增高。
在欧美国家,其发病率在65岁的人群中为5%左右,而在85岁老年人中,其发病率则高达50%。
由于AD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记忆缺失、认知障碍,生活不能自理,不但严重影响患者本身的生活质量,还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
因此AD是当今公认的医学和社会学难题,已引起各国政府和许多研究人员的广泛重视。
【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疾病病理,影响因素,治疗策略【Abstract】Alzheimer's disease (Alzheimer disease, AD) is a progressive degenerative brain disease, is a German anatomist and pathologist nerve Alzheimer first described in 1907, later generations named after its name.It is the most common adult dementia, the incidence rate increased sharply with age.In western countries, its incidence among people aged 65 and 5% of the elderly in 85 years, the incidence is as high as 50%.As the AD patients with varying degrees of memory loss, cognitive impairment, life can not take care of themselves, not only affected their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returned to the family and society, a heavy burden.So AD is today recognized medical and social problems, has attracted many researchers governments and extensive attention.【Key word】Alzheimer disease , Disease pathology , Factors , Treatment strategies【正文】Ⅰ.阿尔茨海默病概述1.1阿尔茨海默病的概念和历史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是一种伴有认知、行为和功能失常的进行性的神经变性疾病,是老年痴呆的一种最常见的形式。
AD是1906年由德国神经病理学家AloisAlzheimer 最先描述的。
这是1例55岁的女性患者,该患者在生前已多年遭受严重的包括——记忆、语言和社交能力在内的认知功能障碍的折磨。
AD常见的临床症状包括:认知障碍,一记忆障碍,时间和空间定向能力障碍,性格孤僻淡漠,精神行为障碍等。
目前,全世界可能有数千万的人正在遭受着阿尔茨海默病的折磨。
仅美国,据估计就有450万阿尔茨海默病患者,65岁以上发病率为10%,而85岁以上发病率近50%。
据专家估计,我国阿尔茨海默病患病人数己超过500万,占全世界所有患病人数的1/4,而且,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这个数字将更为庞大。
在60岁以上的老年人群中,年龄每增加5岁,阿尔茨海默病的患病危险就可增加1.85倍。
阿尔茨海默病死亡率高,仅次于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癌症。
同样,阿尔茨海默病致残率也高。
因此,阿尔茨海默病将成为21世纪威胁人类的最严重疾病之一。
1.2 AD的分类和诊断标准根据遗传方式,AD可分为家族性AD和散发性AD,其中散发性多于家族性。
根据发病年龄,以65岁为界,可把AD分为早发型和迟发型两种,迟发型多于早发型。
总的来说,可将AD分为三类:(l)家族性早发;(2)家族性晚发;(3)散发性晚发“确诊”AD病的诊断标准是:①有系统性疾病或能导致痴呆的其他脑部疾病的存在,但当前痴呆并不认为是由这些疾病引起的;②排除其他原因所引起的单一智能(一记忆或语言)的进行性下降。
③病人尸检或脑组织活检有组织病理证据。
若一个病人符合很可能AD病的诊断标准且基因检查发现有相关致病基因的突变,绝大部分调查者会下确诊诊断1.3AD的形态学特征(l)头颅大小:1994年第四届老年性痴呆症国际研讨会上一项研究报告表明,头部大小与老年痴呆症发病有一定的关系,即头部较大的老年人患老年痴呆症的可能性要小于头部较小的老年人。
(2)大脑皮层变化通常认为,皮层萎缩是AD病患者的主要特征,可能导致AD病患者的脑重量有所减轻,皮层萎缩主要发生在学习和记忆处理区,包括颖页和前额页,这种萎缩主要是由皮层突触减少和神经元死亡所引起的,如图1所示。
另外,AD患者皮层中发生退行性病变的神经元往往显示出升高的氧化损伤,降低的能量代谢水平和紊乱的细胞钙稳态,如图2所示,正子断层扫描(PETScan)显示正常人较AD患者具有较高水平的葡萄糖吸收(红色,黄色表示)。
1.4AD的病理特征及其分子机理(l)淀粉斑和神经纤维缠结AD的两个主要的神经病理特征是血管及细胞外的淀粉斑(amyloidPlaque或senileplaque)和神经元内神经纤维缠结(neurofibriltangles)。
淀粉斑的中央核心是由40一42/43个氨基酸组成的β淀粉样肽(β一amyloid,Aβ),外围是星形胶质细胞、小胶质细胞和包含双股螺旋纤维的轴索。
淀粉斑内同时有APoE、炎症反应的急性期物质存在。
淀粉斑的密度颖枕叶最高、顶叶中等、额叶和边缘叶最低。
脑膜、大脑皮质表面血管内也可见β-淀粉样蛋白沉积,这些物质的沉积可引起淀粉样血管病变。
神经纤维缠结是由tau蛋白异常磷酸化产生的双股螺旋纤维所组成的。
这些纤维的存在扰乱了细胞内正常的物质转运并导致细胞死亡。
(2)淀粉样级联假说“淀粉样级联假说”(amyloid cascade hypothesis)在AD发病机理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这个假说认为Aβ在启动AD的病原级联反应方面处于中心地位,由于Aβ在大脑内的清除速率小于其产生速率而导致其在大脑内的沉积是AD相关病理,包括神经纤维缠结、突触缺失和神经细胞死亡的主要发病机制。
这个假说有着众多的遗传学、分子学、生物化学和神经病理学的发现作基础。
图1.2说明了Aβ造成AD病理的过程,虽然引起Aβ大量产生的原因并不是很清楚,但与AD相关的基因突变能促进β一淀粉样蛋白的产生。
β一淀粉样蛋白可引发一系列导致细胞死亡的事件。
活性氧簇的产生可导致线粒体功能障碍,激活细胞死亡程序、脂质氧化,并可扰乱细胞膜。
β一淀粉样蛋白同时能激活补体、小胶质细胞,通过炎性机制加速细胞死亡。
淀粉斑和神经纤维缠结两者的关系至今尚未明了,但一般认为AD病人中神经纤维缠结是淀粉样蛋白所引起的代谢性事件的产物。
(3)APP的蛋白水解和Aβ的产生Aβ是由淀粉样前体蛋白(amyloid precursor protein,APP)经过一系列蛋白水解过程产生的。
APP是一种体内广泛表达的单次跨膜蛋白,在所有细胞中,APP的半衰期很短,能够通过两种通路快速代谢:α通路(α一pathway),β通路(β一pathway),具体水解过程如图1.3所示。
Ⅱ.后天因素对AD的影响及决定作用2.1衰老与AD:衰老是AD的重要机理之一,国内老年患病率约为2%~5%,≥65岁后,每隔5年,AD患病数可增加1倍。
高龄老人可达10%~20%以上,每年新发病约1%左右。
2.2受教育程度与AD受教育程度低者患病率高于受教育程度高者。
受教育水平高者,其大脑皮质突触可能更多,处理信息能力可能较高,对AD的患病可能有较大的抵抗力,高文化水平可推迟发病。
2.3性别与AD张明园资料显示,男女患病率比为1:2.0~3.8,即使矫正年龄和教育程度后,该差异仍显著。
2.4肥胖症据Kivipelto报道1449例人群对象(65~79岁),平均观察21年,发现中度肥胖症、高胆固醇水平、高血压均为痴呆的危险因子。
2.5缺乏运动及脑锻炼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缺乏运动是AD重要危险因素之一。
运动可促进增加脑血流,刺激大脑细胞的代谢、活动及神经元轴突及树突的生长及修复。
2.6抑郁症及精神抑制药与AD发病的关系国外多篇报道认为除AD、特别是早期AD常见并发抑郁症状外,抑郁症本身系AD发病的危险因子之一。
精神抑制药可导致、加速、加重认知障碍(包括痴呆)。
Ⅲ. 阿尔茨海默病治疗的研究进展1天然药物的治疗策略:AD病的发病机制主要是海马和前脑基底部神经元脱失。
到目前为止,仍缺乏特异的治疗方法,在临床上药物治疗仍作为主要治疗手段。
大量研究集中在胆碱醋酶抑制药、钙拮抗药、抗炎药物、抗氧化和自由基清除药、中药、脑代谢促进药、神经营养因子、雌激素和基因疗法等。
3.1.1胆碱醋酶抑制药目前,AchE抑制剂是治疗老年性痴呆的一线药物,为轻、中度老年性痴呆病患者的标准治疗药物。
AD病的生化特点是以乙酞胆碱为主的神经递质的丢失,胆碱醋酶抑制剂(ChEI)是目前最成功的胆碱能神经增强剂,通过抑制突触间隙内乙酞胆碱的降解,增加毒草碱受体和烟碱受体处乙酞胆碱的浓度,从而增强胆碱能神经元的认知功能。
此外还有研究表明该药物还能影响淀粉前体蛋白(A即)的表达和代谢。
他克林(tacrine,THA)是第一个被FDA批准的AD治疗药物,通过竞争性抑制AchE、直接作用于M受体、N受体及抑制单胺氧化酶产生。
THA还可增加烟碱结合位点的数量和葡萄糖的代谢。
3.1.2抗β一淀粉样蛋白(Aβ)的治疗Aβ在脑中沉积并形成老年斑,可导致AD患者的神经退化。
因此,Aβ积聚是AD发病的起始因素,Aβ聚集是Aβ产生和清除之间长期失衡的结果。
Aβ来源于Aβ前体蛋(amyloidPrecursor Protein,APP)。
APP可被β分泌酶切割,产生可溶性App片段(soluble App fragment ,sAPPβ)和梭基未端片段(Ctemilnal fragment,β一CTF),后者再经γ分泌酶切割产生Aβ40或Aβ42,余下的细胞内主链AICD在胞质内代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