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依法行政原则的实践意义

合集下载

行政法中的依法行政原则

行政法中的依法行政原则

行政法中的依法行政原则一、引言行政法是指对行政机关的组织、权力行使和行政行为进行监督和规范的法律体系。

在行政法中,依法行政原则是一项核心原则,它要求行政机关在行使权力时必须依法进行,确保合法、公正、公开的行政行为。

依法行政原则作为行政法的基本原则之一,在我国行政体制改革和法治建设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依法行政原则的内涵和基本要求2.1 内涵依法行政原则是指行政机关在行使行政权力时必须依照法律进行,遵循法律规定的程序和方式。

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合法性原则: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必须具有法律依据,即基于法律或权力设置的完备法规是行使行政行为的依据。

2.公正性原则:行政机关在行使行政权力时,应当公平、公正、无私地对待各方利益,不得歧视,不得滥用行政权力。

3.公开性原则:行政机关应当在法定的程序和范围内公开行政行为的信息,保证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2.2 基本要求依法行政原则的基本要求是:1.法律上规定的权力:行政机关在行使行政权力时必须依法行使,不能超出法律规定的权限范围。

2.法律上规定的程序:行政机关在行使行政权力时必须按照法定的程序进行,不能随意决策,必须进行合法的决策过程。

3.法律上规定的方式:行政机关在行使行政权力时必须按照法定的方式进行,不能违反法律规定的要求,不能以不正当的手段达到目的。

三、依法行政原则的重要意义3.1 保障公民权利依法行政原则的遵守能够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

行政机关在行使行政权力时,必须依照法律规定,不得侵犯公民的权利。

例如,行政机关在征收土地时,必须依法进行程序,并对被征收人进行合理的补偿,保障公民的财产权益。

3.2 提升行政效能依法行政原则的贯彻落实能够提升行政效能。

行政机关在行使行政权力时,依法进行,可以有效避免行政行为的随意性和不确定性,减少行政纠纷的发生,提高行政决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3.3 促进社会稳定依法行政原则的执行能够促进社会稳定。

行政机关在行使行政权力时,依法进行,可以保证公平公正,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和纠纷。

依法行政理论与实践

依法行政理论与实践
完善行政执法程序,确保执法行 为严格按照法定程序进行,防止
程序违法。
执法责任制
建立健全执法责任制,明确执法 人员的职责和权限,加强对执法
行为的监督和管理。
执法公示
推动行政执法公示制度,及时向 社会公开执法信息,接受社会监
督。
行政监督社会化
社会监督机制
建立健全社会监督机制,鼓励和支持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对行政 行为进行监督。
保护权益
依法行政有助于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防止行政 机关滥用权力和侵犯公民权益,确保社会公正和 谐。
对未来依法行政工作的展望与建议
01
02
03
04
05
完善法律体系:继续完 善行政法律法规体系, 确保行政行为的各个方 面都有明确的法律依据 ,减少法律空白和模糊 地带。
提高行政人员素质:加 强行政人员的法律培训 和专业素养提升,使其 牢固树立法治观念,确 保依法行政的贯彻实施 。
03
依法行政的实践探索
行政立法规范化
法律优先原则
在行政立法过程中,始终坚持 法律优先原则,确保所制定的 行政法规、规章和决定不与上
位法相抵触。
公开透明
完善行政立法程序,推动公众参与 ,保障立法过程的公开透明,确保 各方利益得到充分表达。
规范性文件管理
加强对规范性文件的管理,建立文 件目录制度,定期清理和废止不适 应发展需要的文件。
总结该案例对依法行政的启示,如严格遵循法定 程序、保障当事人权益、确保执法公正等。
案例三:某地区行政监督改革实例
改革背景
01
描述某地区行政监督存在的问题和困境,以及决定进行改革的
原因和目的。
改革措施
02
详细解析该地区在行政监督改革过程中采取的具体措施,如设

依法行政原则的基本要求及意义

依法行政原则的基本要求及意义

依法行政原则的基本要求及意义依法行政原则的基本要求及意义【导语】依法行政是现代法治国家的一项基本原则和基本要求。

它要求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在推行治理和行政管理的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并按照法定程序行事。

本文将深入探讨依法行政的基本要求及其意义,并对其进行总结回顾,旨在帮助读者更全面、深刻和灵活地理解这一重要原则。

【正文】一、依法行政的基本要求依法行政作为一项原则和基本要求,涉及政府行政工作的方方面面。

以下是依法行政的基本要求:1. 法律上的合规性: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尊重法律的权威,使政府行为合乎法律规定。

2. 程序上的正当性:政府行政行为必须按照法定程序进行,不得违背程序公正原则,确保公共权力的合理行使,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

3. 结果上的合理性:政府行政行为要具备合理性,既要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同时也要符合公众的合理期待和社会的公共利益。

4. 公民权益的平等保护:政府行政工作要依法保障公民的基本权益,不因性别、种族、宗教、职业等因素对公民进行歧视或不平等对待。

5. 民主参与的积极推进:政府行政工作要积极推动民主参与,加强与公民的对话与协商,以促进政府决策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公正性。

二、依法行政的意义依法行政对于国家建设、社会稳定和公民权益保障具有重要意义,以下是依法行政的几个重要意义:1. 推动社会稳定和公平正义:依法行政能够维护社会秩序,推动社会稳定和公平正义的实现。

通过依法行政,政府的权力行使更加合理、公正、透明,能够有效应对社会矛盾和纠纷,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

2. 保障公民权益和合法权益:依法行政能够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使公民在行政管理中享有平等权利和受到平等保护。

政府依法行政,能够确保公民的人权、财产权和基本自由不受侵犯。

3. 促进政府效能和廉洁治理:依法行政有效推进政府治理的现代化进程,提高政府的效能和权力合法性。

依法行政要求政府工作人员依法办事、廉洁奉公,有效遏制腐败现象的发生。

依法行政的意义和要求(合集五篇)

依法行政的意义和要求(合集五篇)

依法行政的意义和要求(合集五篇)第一篇:依法行政的意义和要求依法行政的意义和要求依法行政是现代社会文明的重要表现之一,也是国家行政管理发展的必然结果,是我国行政机关在观念、组织、人员、职能和制度建设等方面从人治行政到法治行政的全面转变。

国家实行依法行政的重要意义主要表现为:第一,实行依法行政能够在行政管理中维护宪法权威。

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大法,在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

要求一切国家机关、武装力量、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都必须以宪法作为根本的行为准则。

由于国家行政机关的行政权是根据宪法的规定而来的,所以行政机关在行使行政权力时必须以宪法为依据体现宪法精神,符合宪法的规定,否则就是对国家宪法的破坏,就是对宪法权威的践踏。

第二,实行依法行政能够有效地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

国家行政机关是人民组建起来为人民服务的。

为了保证国家行政机关能够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人民通过宪法授予了国家行政机关行政权。

也就是说行政机关的行政权是从人民权利中转化而来的。

因此,行政权力必须保护公民的合法权利。

但相对于国家的行政权力而言,公民权利处于弱势地位,随时都有可能受到行政权力的损害。

而要防止国家的行政权力损害公民的合法权益,必须将行政权力置于法律的监督和控制之下,实行依法行政。

第三,实行依法行政有利于加强廉政建设。

依法行政要求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政务公开的前提下按照法定的职权和程序管理行政事务,并且在管理行政事务时必须接受各种监督主体依法对其开展的监督,这样就能够有效防止行政权力被滥用,或在行使权力过程中暗箱操作或以权谋私。

第四、依法行政能实现我国加WTO的请求。

WTO是以规则为基础的政府间的国际组织。

WTO规则主要是规范和约束成员的政府行为的,目的在于消除或者限制各成员政府对跨国贸易的干预。

我们必须全面接受WTO规则,接受其对政府行为的规范、约束和评价。

坚持依法管理、依法办事,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更为重要、更为紧迫。

只有作到这一点,才能更好地参与竞争,使我国经济同世界经济融为一体,实现新的历史跨越第六,依法行政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

依法行政的原则

依法行政的原则

依法行政的原则依法行政,即政府及其行政机关在管理社会事务、履行行政职能时必须依法操作,以法律为依据,依法行使权力、履行职责。

依法行政是现代法治国家的基本制度要求,也是维护公共利益、保障公民合法权益的重要保障。

本文将探讨依法行政的原则以及其在实践中的意义。

一、1. 法定性原则法定性原则是依法行政的基本原则之一。

根据法定性原则,行政行为应该基于法律的授权,且必须符合法律的规定。

行政机关作出的处罚、裁决、许可、批准等行为,应当依据明确的法律规定,而不能凭借行政机关的自由裁量。

法定性原则的确立,保障了行政机关的权力行使不超出法律赋予的界限,规范了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和公正性。

同时,它也使公民和组织能够清楚地了解行政机关的权力来源和行使方式,便于监督和维权。

2. 公平正义原则公平正义原则是依法行政的核心原则之一。

依法行政要求行政机关在行使权力、履行职责时,要坚持公平正义,平等对待公民和组织。

公平正义原则体现在行政机关在处理事务时要进行公开透明,听取各方意见,确保决策的公正合理;在执行行政行为时要尊重公民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在争议解决中要公正中立,依法予以裁决。

公平正义原则的贯彻,有助于建立和谐稳定的社会秩序,增强人民对政府的信任。

它为弱势群体提供了保障,确保他们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3. 权责一致原则权责一致原则是依法行政的重要原则之一。

根据权责一致原则,行政机关在行使权力、履行职责时必须明确界定和承担相应的责任。

行政机关的权力来源于法律,但权力与责任是相辅相成的。

行政机关在行使权力时,应当遵循法律规定,尽职尽责,承担相应的责任。

权责一致原则的实施,可以有效避免滥用权力、任性行使行政职权的问题。

二、依法行政的意义1. 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依法行政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

通过建立健全的法律体系,保障各级政府及其行政机关在处理社会事务时按照法定程序进行、依法行使职权,可以确保公共资源的合理配置,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稳定与安全。

简述依法行政的基本内容及其作用与意义

简述依法行政的基本内容及其作用与意义

依法行政是指政府和公共机构在行使行政权力时,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和范围,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公共利益的实现。

依法行政具有重要的作用与意义,它可以有效地规范政府和公共机构的行政行为,提高行政效率,增强公平正义,维护社会稳定,促进法治建设,保障人民的民主权利,是现代社会管理的重要原则和基本要求。

1. 依法行政的基本内容依法行政的基本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依照法律规定行使行政权力。

政府和公共机构行使行政权力应当依照法律和法规的规定,不得超越法定的权限和范围,不得滥用职权。

2)依法履行行政职责。

政府和公共机构应当依法行使行政职权,认真履行行政职责,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3)依法保障公民的权利和自由。

政府和公共机构应当依法保障公民的人身权、政治权、经济权、社会文化权等各项权利和自由。

4)依法维护社会公共利益。

政府和公共机构在行使行政权力时,应当维护社会公共利益,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2. 依法行政的作用与意义依法行政具有重要的作用与意义:1)规范行政行为。

依法行政可以有效地规范政府和公共机构的行政行为,加强对权力的约束和监督,防止滥用职权、任意行使权力,维护国家和社会的正常秩序。

2)增强行政效率。

依法行政可以提高政府和公共机构的行政效率,优化行政管理,促进公共事务的顺利进行,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3)促进公平正义。

依法行政可以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公共利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推动社会和谐稳定。

4)法治建设的重要基础。

依法行政是法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强化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建设,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5)保障人民的民主权利。

依法行政有利于保障人民的民主权利,促进公民参与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广泛、深入、平等的权利。

3. 总结依法行政是现代社会管理的重要原则和基本要求,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政府和公共机构在实践中要始终坚持依法行政,始终把依法行政作为履行职责、管理事务的根本方针,不断完善法治建设,推动依法行政工作向纵深发展,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持。

依法行政论纲

依法行政论纲

依法行政论纲引言依法行政是现代国家治理的基本原则之一,也是建设法治国家、提高行政效能的重要途径。

在中国,依法行政作为一项基本国策被广泛采用,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本文将从法治的角度探讨依法行政的意义、原则以及在实践中的应用。

一、依法行政的定义与意义依法行政是指政府及其行政机关在履行职能、处理事务时,严格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和要求进行行政管理的理念和实践。

它对于维护社会稳定、保护公民权益、营造公平公正的社会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依法行政的意义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稳定社会秩序依法行政可以提供一种稳定的法治环境,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得到充分保护,并有效制止各种违法行为的发生。

这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2. 保护公民权益依法行政强调政府及其行政机关必须在行使权力时尊重和保护公民的权利和利益,提高行政决策的透明度和可预见性,避免滥用权力或任意行使。

这样可以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3. 提高行政效能依法行政对于政府及其行政机关提高管理效能具有重要作用。

通过规范和优化行政程序,减少行政纠纷和诉讼的发生,提高决策质量和执行效果,增强行政机关的公信力和执行力。

二、依法行政的原则依法行政有一些基本的原则,这些原则对于确保依法行政的有效实施具有指导作用。

1.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依法行政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无论是政府官员还是普通公民,在面对法律时都应该平等对待,不得有特权或歧视的现象发生。

2. 依法行政、公正司法依法行政要求政府及其行政机关在履行职能时必须依法行事,遵循法律程序和规定。

同时,它也要求司法机关在行政审判中要保持独立、公正的立场,依法审理行政争议。

3. 诚信守法依法行政要求政府及其行政机关树立诚信意识,严格遵守法律和法规的规定,不得以任何形式违法违纪。

三、依法行政的实践与展望依法行政的原则不仅是一种倡导,更是一种具体的行动。

在中国,政府及其行政机关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推动依法行政的实践。

论依法行政原则在教育行政领域的意义

论依法行政原则在教育行政领域的意义
机关 就是全 国人大及其常委 会 , 因此 , 法律优越原则 中“ 法 律” 的范围主要 是全 国人 大及其常委 会制定 或认 可的规范
亚里士多德早在 《 政治学》中就 指 出了法 治 的双重 含 义: 法律获得普遍 服从 和大家所 服从 的法 律本身应 是制定
性法律文件和法律原 则。然而 , 了全 国人大制定 的法律 除 规范外 , 是否存 在其他 法律 规范呢?笔者认为 , 法律优越原 则实质上也是确立 了一 套法律 规范体 系 , 它要求 法律规范
的作用 , 应 受 现 行 法 律 之 拘束 , 得 有 违 反 法 律 之 处 均 不
置 。 【 该原则 实质上 是强调法律 对行政 作用的优越 地位 , ”3

得 同宪法相抵触 ; 一切 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 各政党和社会 团体、 各企事业组织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 , 一切违反宪法
法律优先原则在行政法领域主要 是针对行 政机关的行为提 出的 , 它要求行政行为不得与法律相抵触 。
法律 优 越原 则 在我 国法制 话语 背 景 下 , 首先 要 确定 “ 法律 ” 的范 围。由于 我国是单一制 的国家 , 最高的 “ 公意 ”
l 、6条 、6条和 4 。这 些条 款共 同体 现 了国 家对 9条 3 4 7条
吴 晓 明
( 南 文理 学 院 法 学 院 , 南 常德 湖 湖 450 ) 10 0

要 : 法行政原则是法治原则在行政 领域的落 实。依 法行政 原则主要 体现 为两 大原 则: 依 一是 法律 优越
原则 , 一是法律保 留原则。应在厘 清该两大原则基 本含 义的基 础上确定其在教育行政领域的意义。
关键 词 : 法行 政 ; 依 法律 优 越 ; 法律 保 留 ; 育 行 政 教 d i1. 99 ji n 10 5 5 . 00 0 . 4 o:0 3 6 /. s. 00— 77 2 1.5 0 0 s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依法行政原则的实践意义
论依法行政原则的实践意义
打开就读的“中国行政法基础理论”的教材,文中所阐述的行政法基本原则明确地告诉我们:“行政法的基本原则就是贯穿在行政法中指导和统帅行政法具体规范的最稳定的基本精神,是要求所有行政法主体在行政管理活动中必须遵循的基本行为准则,行政法基本原则决定着行政法的根本性质、发展方向和社会效果。

”教材还进一步将行政法原则分解成合法性原则、合理性原则、程序公正原则和权力制约原则等若干子原则。

这些精辟的概述不仅表明行政法基本原则在行政管理活动中的地位,同时也揭示了行政法原则在实践活动中的深刻意义。

在细读这些理论学说的时候,使我连连想起了近年来我国社会出现的一系列令人深思的许多问题。

一、法不授权,政府无权。

近几年,央视“焦点访谈”和各类媒体曾不断披露不少的地区和企业为了“形象工程”和“首长项目”的及时顺利竣工,动用了上百万、数千万甚至几亿的资财和无数人力,最终,由于这些工程根本不切合实际,结果给国家和百姓带来了无尽的损害,实际变成“祸国工程”、“殃民项目”。

这些当官者、首长们为了体现自己的所谓“政绩”,甚至从一己利益出发,不顾国计民生,不经过科学的论证,轻率地制造“工程”、“项目”,其实质是无视党纪国法的行径。

我们知道不管是地区还是企业,有关重大的事项,特别是那些涉及地区、企业长远发展和生死攸关的决策,都应当依法按法定程序通过“人大”和“董
事会”等权力机构来审定,决不允许由个人或长官来拍板。

也就是法律所没有授权的事项,政府和行政长官无权作出行政行为。

当前,世界上许多国家已经承认我们市场经济的地位,由于我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还处于一个初始时期,市场经济的不完善,导致了许多非市场经济行为的干预,特别还存在着封建社会人治现象的残余,领导人常常凌驾于法律之上,“我就是法”,一切违背长官意志的言行乃至于法律条文都可以让位于当权者,一个小小的行政区长或者几位领导者可以拍板决定,硬把全民企业和集体企业组合在一起,成长一个所谓的有限公司或集团公司,董事长、董事会是他们指派,集体企业的资产可以任由他们支配、分解。

这样的违法行为如上所说的“政绩工程”一样,我们随处可见可闻……。

市场经济要的是法制社会,这样,市场经济才能有序健康地发展。

经过十余年的艰难努力,我们已是世贸组织的一员,我们在融入世界经济这个大家庭里生活的同时,我们有关行政部门在作出经济行为时,就必须遵照国际公认的法则办事。

因此,只有当国际、国内法律所允许的情况下,依法行政才有效。

二、有法必依、执法必严、严查不作为。

说实在的,生活在如今的环境,百姓们确实有点后怕。

当我们去菜场买菜,或者去超市购物,常常会想起电视中、报刊上忠告市民的画面。

如:用硫磺熏制的干红椒,泔脚中提取的油制品,还有什么黑心棉,充水肉等等,五花八门,可以说吃、穿、用都充斥着假冒伪劣商品,百姓们的衣、食、住、行正感到不知所措。

一些奸商无所不用其极,用最卑鄙、最龌龊的手段制造一件件、一桩桩骇人听闻的事件,
他们无处不在危害着百姓,如:奶粉事件、毒酒案、假药坑人等等。

人们不禁要问:“为什么近年来这类害人案件如此频发?这些人类的蛀虫为何如此猖狂?我们的执法者在干什么?更有甚者,有些执法人员竟可罔顾法律,包庇纵容亲爱者、知心人或者利益关系者,祸害无辜百姓,颠倒黑白,枉法行政,草菅人命……。

前任全国人大委员长彭真同志早就指出:“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古人云:“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这就是说,执法部门一方面要依法行政,一方面要有法必依,对一切触及法律、法规、条例的违法者或事,一定要据法处置,不可让违法言行殃及国家和人民,如果我们的执法者都能依法行政,及时处理,那么,上面所出现的问题就会消灭在萌芽之中,决不会由此而危害一方百姓,尤其是一些有权有势的违法者在公正、无私的法律面前无所逃遁,我们的国家才能真正安定,人民才能真正乐业。

这就要求我们的执法者如人民崇仰的包青天一样公正、合法、合理、无私、无畏。

在这里也使我想起了一个使人纳闷的现象。

现在不少市民的反映、申诉,在一些部门往往会熟视无睹,哪怕是举手之劳的事,他们也会束之高阁,而当事态变成严重状态,被新闻媒体曝光或者发生了人命案件,或者被高层领导发觉并被责令查处时,那些不当回事的部门才紧急行动起来,并且很快有了结果。

如:当朱总理批示查处某些渎职行为时,那里的官员才顿感失职而汗颜;当陈良宇、韩正乘上公交车发令整治交通时,一时间排堵保畅举措立时使本市交通为之疏松;当“焦点访谈”揭露某些官僚或奸商漠视民情,坑害市民被曝晒于光
天化日之下时,我们的执法部门才立马行动……。

我们要问平日里我们那些高高在上的执法者们都到哪里去了?因此,我们也要让那些行政不作为者们在模范执法者任长霞的英灵面前无地自容,决不能让他们有立足之地!
三、行政的公开、透明与“手臂效应”
前不久,北京市有关部门召开了出租车调价和旅游景点提价的听证会,引起了北京市民和全国人民的关注,一时间赞成者和反对者言词雀跃,这是一个行政行为(除涉及国家机密外)公开透明的一例。

随着胡锦涛为首的党中央亲民爱民政策的实施,全国许多地区和政府部门都在努力贯彻民主执政的理念,国家和地区以及一些部门常常召开的新闻发布会和新闻发言人制度,都是行政透明度的举措,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化进程的进一步体现,这样,政府和市民,领导者和群众上下沟通便利了,彼此的心更贴近了,这更是依法行政原则在实践中的具体表现。

的确如此,一系列新闻发布,一条条信息的传递,使老百姓更清楚我们的政府在做些什么,对政府的行政行为也易于理解。

同时,言路的畅通,使百姓关心的话题快捷地让执政者了解,从而执政者更知如何体恤民情,引导人民走上正确之路。

过去那种压制民众呼声、堵塞言路的做法更显得笨拙。

我国行政法的实施是社会主义和法治建设的需要,行政行为是国家和人民利益的具体体现,是政府权威和公民权利统一的表现。

因此,行政行为、行政执法正确、得当与否,直接关乎国计民生。

然而,我们现有的行政法律法规条文还存在许多不尽人意的地
方,法律法规的颁布,要有其实施和操作的可能性,一些尚不具备实施和操作的条文一旦颁布都形同虚设,政府的权威性就会受到挑战。

如:环保法规定的某些条款,在我们一些餐厅、酒家根本无法推行;许多汽车、摩托车和助动车,其尾气的排放和烦人的噪声至今随处可见可闻;食品卫生法对一些不法商贩任其自由放任不加处置……。

其中某些条文是否超出目前的国情,或者执法者根本无法实施?那么,百姓呼声日高而又期望无着,其法律法规无效,则政府的权威必将削弱。

因此,我记起美国前总统罗斯福曾经推崇的“手臂效应”值得一提,罗斯福将军曾要求拟订法律条款的部门和人员,要制订一些切实可行的法规,也就是说法律法规的执行应是手臂可触及到的具有可操作性。

反之,则可能无法实施而流于形式。

因此,法律法规以及条例一旦公之于众,就必须不分贵贱,不论职权,只要违法者和事都应平等公正查处,依法办事。

这样,社会主义的民主和法治才能得以顺利实现。

以上是本人对依法行政原则的实践意义的一点初步认识,其中不乏谬误之处,恳请指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