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经济学院研究生奖学金评定细则修订稿
XX大学经济学院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评审办法【模板】

**大学**学院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评审办法(试行)为进一步鼓励研究生勤奋学习,努力进取,促进研究生教育创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根据财政部、教育部印发的《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管理暂行办法》(财教〔2012〕342号),结合我院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一条奖学金奖励标准(一)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奖励标准为每生每年3万元人民币,硕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奖励标准为每生每年2万元人民币。
第二条国家奖学金基本申报条件(一)热爱祖国,具有良好思想道德品质,自觉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及学校规章制度,未受过纪律处分。
(二)学习成绩优秀,无补考记录,课程考试平均分在80分以上。
(三)在中文核心以上(含)学术刊物上发表有一定水准的论文。
(四)符合以上条件的全日制非在职攻读硕士、博士学位的研究生均有资格申请。
(五) 申请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的研究生,在评奖年度内,符合下列条件者优先考虑:1、参加省“挑战杯”大学生学术科技竞赛、省新苗人才计划项目、大学生数学建模、英语演讲比赛等由学院党政联席会议认可的科技竞赛获省级以上(含)奖励者。
2、在读研期间担任校、院研究生会学生干部、班干部或参与挂职锻炼者。
3、作为省、校级研究生科研创新基金项目主持人或主要参与者。
第三条评审办法及程序(一)国家奖学金采取学生自愿申报,每年评审一次。
(二)学院成立国家奖学金评审委员会,具体负责学院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申请和初步评审与组织实施。
委员会构成如下:主任:XXX、XXX;副主任:XXX、XXX、XXX;成员(按姓氏笔画):马淑琴、XXX、XXX、XXX、XXX、XXX、XXX、XXX、XXX(学生)。
(三)申请国家奖学金的研究生,应如实填写《2013年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审批表》,向院评审委员会提出申请。
(四)学院评审委员会对申请国家奖学金的学生进行初审,确定名单后进行公示(不少于5个工作日)。
公示无异议后,提交校评审委员会进行审定。
第四条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开始执行,由**学院负责解释。
2012学年度复旦大学研究生奖学金评审实施意见(终稿)

复旦大学2012学年奖学金评审实施意见为做好2012学年研究生奖学金评审工作,各院系要将评奖工作与研究生综合素质评估结合起来,鼓励研究生勤奋学习、刻苦钻研,充分体现奖学金设立的宗旨,做到坚持标准,表扬先进,促进研究生德、智、体全面发展,以培养更多的品学兼优人才,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一)设奖类别本学年奖学金包括学业奖学金和校外捐赠专项奖学金两大类。
学业奖学金和专项奖学金两奖项可兼得。
(二)参评对象学业奖学金适用于大陆全日制非定向研究生,包括08级直博生,09级博士生(含直博生)和人才工程(一期)队员,10级(含春季入学)、11级博士生和硕士生。
从事军工项目的研究生单独评审。
少数民族骨干定向培养非在职博士生可参评博士优秀学业奖学金,纳入评审基数;少数民族定向培养非在职硕士生单列,一般给予三等奖,如有特别优秀的,经院系推荐、学校复审通过,方可提高获奖等级。
专项奖学金的参评范围:除了参评学业奖学金的研究生外,优秀的定向、委培、自筹全日制科学学位研究生也可以参评,但本校定向、港澳台、留学生不参评。
自筹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奖学金评审实行二级管理,学校下拨经费,院系根据具体情况自行设定,方案须向学校报备。
港澳台奖学金评审另行通知。
(三)评定条件1、坚持四项基本原则,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校纪校规,热爱集体,关心他人,尊敬师长,积极促进校风学风建设。
2、学习目的明确,学习努力,刻苦钻研,学习成绩优秀或科研成果突出。
3、有以下情况者,同等条件下优先给予奖学金:(1)担任辅导员或从事其他学生工作者(含人才工程队员);(2)曾参加西部支教服务或其他志愿者活动并表现突出者;(3)自愿参加无偿献血者;(4)少数民族学生或经济特别困难者。
4、有以下情况者,不具备奖学金参评资格:(1)在学校规定的时间内无故未注册者;(2)违反《复旦大学学术规范及违规处理办法(试行)》规定者;(3)2011年9月份至今因违反校纪校规受到处分、处罚者;(4)2011年9月份以来因违反园区住宿管理条例被书面通报批评者。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研究生中期考核实施细则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研究生中期考核实施细则(2017年6月修订)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深入推进学术学位硕士生与博士研究生(以下简称“硕士生”、“博士生”)培养机制改革,完善研究生考核机制,加强研究生培养过程管理,全面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根据《复旦大学关于在硕士生中实行中期考核及筛选的办法》(2001年)、《研究生培养过程的若干环节要求》(2006年)、《关于做好2015-2016学年学术型研究生中期考核的通知》(2015年)等文件精神,结合经济学院实际情况,特制订本实施细则。
第二章博士生中期考核第二条经济学院成立研究生中期考核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博士生中期考核工作。
组长由学位评定分委员会主席担任,成员为院长、书记,主管研究生工作的副院长、副书记,各系、所、中心、研究院主任。
各系、所、中心、研究院具体负责本单位有关考核工作,由博士生导师组成考核小组,至少3人,考核采用汇报的形式进行。
第三条经济学院博士生中期考核对象为二年级博士生(含定向、委托培养博士生)。
所有博士生均应在入学后的第二年9月至下一年的6月之间完成。
第四条博士生须完成博士课程修读且考试及格,博士生资格考试通过,博士生学位论文文献综述盲审合格且开题通过四个环节后,向学院研究生教务办公室提交由导师签字的《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生中期考核申请表》,审查合格后,方可参加考核。
未完成上述培养环节者,不得参加中期考核,需向学院研究生教务办公室提交由导师签字的《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生中期考核延期申请表》。
第五条中期考核评价项目包括:博士课程考试的学位课绩点、博士生资格考试成绩、博士生文献综述盲审成绩、研究生能力的综合评估成绩四个部分。
研究生能力的综合评估成绩由各系、所、中心、研究院组织三个及以上专家给出,该项工作应在博士生入学第四个学期末,6月底前完成。
前三部分成绩由研究生教务办公室负责统计核算,第四部分研究生能力的综合评估成绩,由专家组成员根据博士生论文进展情况从研究能力与结果,学风和汇报资料的准备情况,表达能力三个方面给出一个综合评估成绩。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研究生奖学金评定细则修订稿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研究生奖学金评定细则修订稿●评定原则1、奖学金评定强调学术导向,鼓励学生参与学术、科研活动。
2、变革评定体制,评定单位由班级扩大至年级。
即改变按班级人数实行平均主义的做法,以全院为单位,区分各年级博士、硕士,进行名额分配。
●评定程序第一阶段班级内部汇总奖学金申报材料1、评审小组的确定由班级辅导员、部分班委成员以及若干学生代表组成。
班委成员和学生代表的确定由班级成员投票决定。
学生中成立学生的奖学金评定工作委员会,负责资料收发、整理、汇总等秘书工作。
所有学生自由进行申报,然后按照《评分细则》进行计算各自的得分,按照分数高低进行排序。
统一各班加分标准,让各班的分数具有可比性。
2、评定方案的公布各班应当将奖学金评定方案通知到每个人,保证所有人都享有知情权。
3、学习成绩的公开由班长和学习委员负责统计,并在宿舍楼下班级公告栏内张贴。
4、科研成果的汇总由班长和学习委员负责在有效期内(奖学金评定学年9月1日至次年8月31日)的科研成果汇总工作,并在宿舍楼下班级公告栏内张贴。
5、评选结果的公示、复议奖学金初步评比结果出来后,应当在宿舍楼下班级公告栏内张贴公示,时间不少于三天。
公示期内,如有不同意见,可以申请班级评审小组复议,如对复议有疑义,提请学院奖学金评审申诉协调委员会裁定,学院享有最终裁定权。
第二阶段学院统一排序1、按照计算出来总分进行排序,各班各等第的名额分配以人数为基础,按得奖比例进行分配,每班具体各等第获奖人数将给按照的比例给出。
全院统一排序进行末尾淘汰。
2、辅导员中成立奖学金制度的申诉协调,负责监督协调评审的执行。
3、研工组导师中成立奖学金评定委员会,进行一等奖候选人(估计20人左右)的答辩与面试,可以按照的比例选取学生进行面试。
4、由导师代表、辅导员、学生代表组成奖学金制定的小组,共同来制定学院的奖学金评定细则,在细则无法解释的情况下,由该小组来决策。
●评定办法为确保奖学金评定过程的公平、公正、公开,奖学金的评定采取积分制,分数由学习成绩、科研情况和班级贡献及综合表现三部分组成。
经济与管理学院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评审细则

经济与管理学院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评审细则研究生国家奖学金是国家面向普通高等学校中表现优异的全日制研究生设立的最高荣誉奖项。
为做好我院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评审工作,根据国家和学校相关规定并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定本细则。
一、评审机构成立经济与管理学院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评审委员会。
院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评审委员会由学院主要领导任主任委员,成员包括学院各学位点负责人、研究生教学副院长、党委副书记、研究生办主任干事、研究生辅导员、导师代表(当年无学生申报国家奖学金)和研究生代表(未申报当年国家奖学金)等。
学院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评审委员会一般不少于15人,并应于评审前向全院公布。
二、奖励标准与名额分配研究生国家奖学金每年评审一次,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奖励标准为每生每年3万元;硕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奖励标准为每生每年2万元。
我院申报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的名额,按照校学生工作部(处)当年下达的指标执行。
三、参评资格1、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的评选对象为取得学校学籍、基本学制年限内的全日制博士、硕士研究生。
博士和硕士一年级研究生、在职研究生(MBA学员)、单独考试计划研究生、休学期间的研究生、未按规定时间注册的研究生、受警告以上(含警告)处分的研究生、国家助学贷款有违约记录的研究生不得申请国家奖学金。
2、申请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必须满足以下基本条件:(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2)遵守宪法和法律,遵守学校及学院规章制度;(3)诚实守信,道德品质优良;(4)学习成绩优异,硕士研究生修完当年所有课程,且学位课程平均成绩在80分以上,无课程补考;博士研究生无课程补考;(5)科研成果突出,该学年至少参与一项导师的科研课题;(6)英语通过国家六级考试;(7)当年参加学术讲座的次数不少于当年学校(学院)举办的本专业(方向)所有学术讲座次数的50%。
3、在道德风尚、科学研究、学科竞赛、创新发明、社会实践、社会工作等某一方面表现特别优秀,满足下列条件者,在同等条件下可优先考虑。
经济学院研究生奖学金评定细则

经济学院研究生奖学金评定细则一、指导思想热爱祖国,拥护党的领导,思想进步,模范遵守校规校纪和大学生行为准则,尊师爱校,积极参加各项集体活动。
二、具体内容1、学习勤奋、刻苦,学风端正,成绩优秀。
(1)一等奖学金获得者平均成绩排名在全班前30%,须有80%成绩为优秀(85分以上),专业课最低分不得低于80分,公共课最低分不得低于70分;(2)二等奖学金获得者平均成绩排名在全班前40%,须有60%成绩为优秀(85分以上),专业课最低分不得低于75分,公共课最低分不得低于65分;(3)三等奖学金获得者平均成绩排名在全班前50%,须有50%成绩为优秀(85分以上),专业课最低分不得低于70分,公共课最低分不得低于60分。
2、努力钻研专业知识,具备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
(发表论文须出示原件)论文署名第一作者(导师为第一作者、本人为第二作者的视为第一作者),发表在一类刊物计100分,发表论文在二类刊物计80分,发表论文在三类刊物计60分,发表论文在四类刊物计30分;作者为两人时第一作者按60%计,第二作者按40%计;作者为三人及以上时第一作者按50%计,第二作者按30%计,第三作者按20%计,排名第四以后不计分。
3、积极参与科学研究。
参加科研项目一项计20分。
(须提供佐证材料例如项目立项书申请书等)。
4、总排名由学习平均成绩(60%)、论文(30%)、项目(10%)三项累积。
5、积极参加集体活动,按时参加学院组织的学术讲座,在集体活动中无故迟到、不到者,免评或降等。
6、凡涉及评奖所用的发表的论文需见现刊,截止日期为2014年9月1日;已参加过评奖的论文,不参与本年度奖学金评选。
7、奖学金评选情况须征求导师、辅导员和任课教师意见。
8、奖学金评定中特殊情况的处理由学院研究生工作领导小组决定。
三、凡有以下情况的研究生同学不得参评1、本学年凡有课程考试不及格或受到处分的研究生,取消参评资格;2、无故旷课、请假达到一学期三分之一者,不得参加奖学金评比;3、近一年内有违纪行为受到校院通报批评或处分者,不得参加奖学金评比;4、凡选修了研究生选修课,但未参加该门选修课期末考试的研究生不得参加优秀研究生奖学金评定。
复旦大学研究生奖助体系简介

复旦大学研究生奖助体系简介2011-04-04 15:30:24标签:分类:为激励广大研究生潜心钻研,保证每一位学生能够在校安心学习,复旦大学以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为契机,在现有国家拨款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学校各方面资金的投入,自2007年起建立和实施以研究生奖学金、研究生“三助”、国家助学贷款、困难补助等为主要内容的研究生奖助新体系,尽最大可能帮助广大研究生顺利完成学业;现简要介绍如下:一、研究生奖学金研究生奖学金是根据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方案而实施的,主要由学业奖学金、专项奖学金构成;1.学业奖学金由学校出资设立,面向非定向研究生,根据我校改革方案,博士生学业奖学金覆盖面不低于90%,一等奖奖额10000元;硕士生学业奖学金覆盖面不低于70%,一等奖奖额8000元;按学年评定,按学期发放;2.专项奖学金由社会团体、企业或个人在我校捐资设立,目前每年约30个奖项,名额为500余名,奖金总额200余万元;奖额为1000-10000元不等;二、研究生三助指研究生助管、助教、助研;学校每年分别提供约600个助管、助教岗位;非定向博士生每生每年可获得不低于5000元助研津贴;三、国家助学贷款国家助学贷款是国家贴息以资助贫困学生完成学业的政策性信用商业贷款,是国家最重要的帮困助学渠道之一;与其他贷款相比,国家助学贷款有如下特点:1手续简便:无需担保和抵押;2条件优厚:与同期同档次贷款利率相同,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的利息由国家财政补贴;3还款方式自由,时间宽裕:学生毕业后开始偿还利息;本金由毕业生选择毕业后两年内的任意一天开始偿还,还款总时间为毕业后6年;新生报到注册后由学校组织贫困研究生申请,一次申请,分学年发放,即每生在校期间只能申请一次国家助学贷款,每生每学年最高贷款额为6000元博士生、5600元硕士生;四、困难补助我校困难补助分为两类:1应急补助:学校建立“应急基金”,对在读期间学生本人或与本人有直接经济关系的家庭成员因灾祸疾病等导致学生生活困难的,经本人申请,学校视情况给予一定补助,帮助同学度过难关;2社会资助:学校接受社会团体和热心人士的捐资捐赠,用以资助经济困难的学生;。
复旦大学研究生学业奖学金管理办法(暂行)

复旦大学研究生学业奖学金管理办法(暂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研究生学业奖学金的评审和发放工作,根据《复旦大学研究生奖助方案实施办法(暂行)》有关精神,制定本管理办法。
第二条研究生学业奖学金由学校统筹财政拨款和学校资金设立,包括优秀学业奖学金和学年学业奖学金。
第三条规定学制年限内的已注册的全日制非定向研究生和非在职的“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研究生(不包括港澳台学生、外国留学生),可以参评研究生学业奖学金。
处于休学或保留学籍状态的研究生,不得参评研究生学年学业奖学金。
第二章标准、比例和条件第四条优秀学业奖学金由学校统筹国家财政拨款和学校资金设立,用于奖励品学兼优的全日制非定向研究生和非在职的“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研究生。
学校根据各院系全日制非定向的博士研究生、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以及非在职的“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研究生的总人数,按博士研究生万元年、硕士研究生万元年的生均标准,核拨优秀学业奖学金经费,由院系自行决定评奖比例、等级设置和奖励标准。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除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以外)学费的作为优秀学业奖学金专项资金,由各院系制订评审办法并负责实施。
第五条学年学业奖学金由学校统筹国家财政拨款和学校资金设立,用于鼓励年秋季及以后入学的全日制非定向的博士研究生、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以及非在职的“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研究生认真完成每一项学业要求。
学校根据各院系符合参评条件的研究生人数,按博士研究生万元年、硕士研究生万元年的生均标准,核拨学年学业奖学金经费。
院系自行决定学年学业奖学金的设奖方式和评选要求,重点考察学生在课程学习、学位论文开题、中期考核、科研学术等方面的表现。
第六条研究生学业奖学金最高奖项的奖金标准,不得超过同学历层次研究生国家奖学金标准的。
第七条年秋季及以后入学的直博生,在资格考试通过前(原则上为两年)参评硕士研究生的学业奖学金;从通过资格考试的下一学年起,参评博士研究生的学业奖学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研究生奖学金评定细则修订稿●评定原则1、奖学金评定强调学术导向,鼓励学生参与学术、科研活动。
2、变革评定体制,评定单位由班级扩大至年级。
即改变按班级人数实行平均主义的做法,以全院为单位,区分各年级博士、硕士,进行名额分配。
●评定程序第一阶段班级内部汇总奖学金申报材料1、评审小组的确定由班级辅导员、部分班委成员以及若干学生代表组成。
班委成员和学生代表的确定由班级成员投票决定。
学生中成立学生的奖学金评定工作委员会,负责资料收发、整理、汇总等秘书工作。
所有学生自由进行申报,然后按照《评分细则》进行计算各自的得分,按照分数高低进行排序。
统一各班加分标准,让各班的分数具有可比性。
2、评定方案的公布各班应当将奖学金评定方案通知到每个人,保证所有人都享有知情权。
3、学习成绩的公开由班长和学习委员负责统计,并在宿舍楼下班级公告栏内张贴。
4、科研成果的汇总由班长和学习委员负责在有效期内(奖学金评定学年9月1日至次年8月31日)的科研成果汇总工作,并在宿舍楼下班级公告栏内张贴。
5、评选结果的公示、复议奖学金初步评比结果出来后,应当在宿舍楼下班级公告栏内张贴公示,时间不少于三天。
公示期内,如有不同意见,可以申请班级评审小组复议,如对复议有疑义,提请学院奖学金评审申诉协调委员会裁定,学院享有最终裁定权。
第二阶段学院统一排序1、按照计算出来总分进行排序,各班各等第的名额分配以人数为基础,按得奖比例进行分配,每班具体各等第获奖人数将给按照的比例给出。
全院统一排序进行末尾淘汰。
2、辅导员中成立奖学金制度的申诉协调,负责监督协调评审的执行。
3、研工组导师中成立奖学金评定委员会,进行一等奖候选人(估计20人左右)的答辩与面试,可以按照的比例选取学生进行面试。
4、由导师代表、辅导员、学生代表组成奖学金制定的小组,共同来制定学院的奖学金评定细则,在细则无法解释的情况下,由该小组来决策。
●评定办法为确保奖学金评定过程的公平、公正、公开,奖学金的评定采取积分制,分数由学习成绩、科研情况和班级贡献及综合表现三部分组成。
1、学习成绩(1)记分方式转换:加权平均绩点=()/⨯每门课程绩点对应学分总学分数得分: 硕、博二年级评奖:加权平均绩点⨯15;硕、博三年级评奖:加权平均绩点⨯10 (2)博士班级中的春季博士同学成绩计量同上,即二年级博士班级中的春季博士同学的成绩计量参照标准以加权平均绩点×15;三年级博士班级中的春季博士同学的成绩计量参照标准以加权平均绩点×10。
(3)绩点的计算为该学年课程成绩所获绩点。
(4)为保证公平,绩点的计算包括成绩单中的全部课程。
2、科研加分● 期限:奖学金评定学年9月1日至次年8月31日),例外:只有毕业班学生的权威A 类的杂志可以根据录用函宽限3个月。
● 为鼓励广大研究生积极参加学术科研活动,特设立科研加分项。
其中,在期刊上发表文章应该不少于4000字/篇,报纸上发表文章应该不少于2000字/篇。
(1)关于发表文章A 、国内权威期刊限定于《复旦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国内权威和核心期刊修订目录》(见附件1)所有类别规定的权威刊物。
在此基础上,权威刊物又分为A 、B 两类,权威A 类期刊发表文章计100分/篇,权威B 类期刊发表文章计50分/篇。
A 类权威期刊参照教师标准,包括四种刊物:中国社会科学、管理世界、经济研究,金融研究。
B 类参照学校权威期刊的规定。
此项计分没有上限。
B 、国内核心刊物限定于《复旦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国内权威和核心期刊修订目录》四类:综合类(内容限经济学科及交叉学科)、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和工商管理类的核心刊物,发表文章计20分/篇。
此项计分没有上限。
C 、国内统计源杂志(见附件2)发表文章,内容限经济学科及交叉学科,计5分/篇。
该类加分上限为10分E 、等同于核心刊物报纸限《人民日报》、《解放日报》、《光明日报》和《文汇报》,文章字数在2000字以上,内容限经济学科及交叉学科,计10分/篇,计分没有上限。
F 、国际核心期刊发表文章计分参见《复旦大学研究生奖学金评审的具体实施办法》。
英文刊物发表参照教师职称评定标准。
G 、论文合著第一作者得分60%,第二作者40%。
三人合著第一作者得分40%,第二作者30%,第三作者30%。
三人以上合著的每人分别计20%。
H 、权威A 类期刊论文发表的确定以奖学金评选截止日已收到录用函为准,需提供录用函。
其他论文发表的确定则以奖学金评选截止日已发表为准,需要提供原件。
文章实质性内容重复,不得重复计分。
增刊成果不计入奖学金评定成果。
(2)关于著书只有著作加分,每本50分,合著者,参照(1)G条,合著第一作者得分60%,第二作者40%。
三人合著第一作者得分40%,第二作者30%,第三作者30%。
三人以上合著的每人分别计20%。
所谓著者是在著作封面的作者;致谢栏中感谢的编纂参与者或著作章节中明确标明者,均不予加分。
(3)其他A、参加其他学术会议、研讨会等若无正式刊发的文章出版,则一律不得加分,工作论文亦不列入计算范围之内。
如有正式刊发的文章,则参照(2)中C项加分规则。
需提供出版物原件。
B、对于参加全国“挑战杯”获特等奖者可加200分,一等奖加100分,二等奖加50分,三等奖加20分。
需提供获奖证书原件。
附注1、获奖者是否交纳一定比例奖学金作为班费,由各班自行讨论决定。
2、不在规定期限内申报材料视同为自动放弃。
3、本办法最终解释权归属经济学院研究生奖学金工作领导小组。
经济学院研究生奖学金工作领导小组2007年11月10日附件1:经济学季刊计为核心刊物复旦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国内期刊指导目录(社会科学)学科刊物名称主办单位级别综合类K1000001中国社会科学中国社会科学院A类K1000002战略与管理中国战略与管理研究会A类K1000003中华文史论丛上海古籍出版社A类K1000004学术月刊上海市社会科学届联合会A类K1000005新华文摘人民出版社B类K1000006社会科学上海市社会科学届联合会B类K1000007探索与争鸣上海市社联B类K1000008学海(原江海学刊)江苏省社科院B类K1000009江苏社会科学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联B类合会K1000010浙江社会科学浙江省社科院B类K1000011浙江学刊浙江省社科院B类K1000012中州学刊河南省社科院B类K1000013河北学刊河北省社科院B类K1000014江淮论坛安徽省社科院B类K1000015江汉论坛湖北省社科院B类K1000016齐鲁学刊曲阜师大B类K1000017天津社会科学天津市社科院B类K1000018人文杂志陕西省社科院B类K1000019社会科学战线吉林省社科院B类K1000020社会科学研究四川省社科院B类K1000021学术研究广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B类K1000022人民日报人民日报社B类K1000023解放日报解放日报社B类K1000024光明日报光明日报社B类K1000025文汇报文汇报社B类K1000026思想云南大学B类K1000027文史哲山东大学B类K1000028复旦大学学报(哲社)复旦大学B类K1000029北京大学学报北京大学B类K1000030中国人民大学学报中国人民大学B类K1000031北京师范大学学报北京师范大学B类K1000032南开大学学报南开大学B类K1000033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华东师范大学B类K1000034厦门大学学报厦门大学B类K1000035南京大学学报南京大学B类K1000036武汉大学学报武汉大学B类K1000037中山大学学报中山大学B类K1000038四川大学学报四川大学B类K1000039云南大学学报云南大学B类K1000040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吉林大学B类K1000041西南师大学报(哲社)西南师范大学B类K1000042东北师大学报(哲社)东北师范大学B类K1000043山东大学学报(哲社)山东大学B类K1000044清华大学学报(哲社)清华大学B类K1000045南京师大学报南京师范大学B类K1000046华中师大学报华中师范大学B类K1000047兰州大学学报兰州大学B类K1000048社会科学辑刊辽宁省社会科学院B类K1000049教学与研究中国人民大学B类K1000050国学研究北京大学B类K1000051燕京学报燕京大学B类K1000052思想战线云南大学B类K1000053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全文转载)中国人民大学B类K1000054学习与探索黑龙江省社科院B类K1000055东南学术福建省社联B类K1000056天涯海南省作家协会B类K1000057九州学林复旦大学、香港科技大学B类K1000058中国学术商务印书馆B类理论经济学K0201001 经济研究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A类K0201002 经济学动态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A类K0201003 世界经济中国世界经济学会和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A类K0201004 世界经济与政治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A类K0201005 经济社会体制比中共中央编译局A类较K0201006 世界经济文汇复旦大学经济学院A类K0201007 经济学家西南财经大学、四川社会科学学术基金会(新知研究院)A类K0201008 中国经济史研究中国社科院经济所A类K0201009 经济评论武汉大学B类K0201010 上海经济研究上海社科院经济研究所、上海市经济学会B类K0201011 经济科学北京大学B类K0201012 国际经济评论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B类K0201013 上海经济上海社科院部门经济所B类K0201014 上海综合经济上海市综合经济研究所B类K0201015 世界经济情况复旦大学经济学院B类K0201016 生产力研究中国生产力经济学会、山西省生产力学会、山西省政府改革与发B类展研究中心K0201017 世界经济研究上海社科院世经所B类K0201018 当代经济研究中国《资本论》研究会、长春税务学院B类K0201019 经济纵横吉林省社科院B类K0201020 经济体制改革四川省社科院B类K0201021 南方经济广东经济学会B类K0201022 中国经济问题厦门大学经济研究所B类K0201023 亚太经济福建社科院亚太研究所B类K0201024 经济学季刊北大中国经济研究中心B类应用经济学K0202001 国际金融研究中国国际金融学会,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A类K0202002 金融研究中国金融学会A类K0202003 财贸研究中国社科院财贸经济所A类K0202004 财政研究中国财政学会A类K0202005 投资研究中国建设银行、中国投资研究所A类K0202006 经济改革与发展中国宏观经济学会、国家计委经济研究所A类K0202007 价格理论与实践中国价格学会A类K0202008 国际贸易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A类K0202009 中国工业经济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A类K0202010 经济管理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A类K0202011 统计研究中国统计学会、国家统计局统计科学所A类K0202012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中国社科院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所A类K0202013 中国农村经济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B类K0202014 商业时代中国商业经济学会B类K0202015 中国金融中国人民银行B类K0202016 中国外汇管理中国外汇管理局B类K0202017 国际贸易问题对外经济贸易大学B类K0202018 上海金融上海市金融学会B类K0202019 上海投资上海市投资学会B类K0202020 国际金融研究与实务上海国际金融学会、上海保险研究所B类K0202021 新金融交通银行总行B类K0202022 上海保险上海市保险学会B类K0202023 中国房地产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天津市房地产管理局B类K0202024 财经问题研究东北财经大学B类K0202025 当代经济科学西安交通大学B类K0202026 财经科学西南财经大学B类K0202027 当代财经江西财经大学B类K0202028 改革重庆社科院B类K0202029 国际金融中国银行总行B类K0202030 中国改革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B类K0202031 中国统计国家统计局出版社B类K0202032 国际贸易学刊中国国际贸易学会B类K0202033 国际经济合作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B类K0202034 中国外资外经贸部、外商投资企业协会B类K0202035 保险研究中国保险学会B类K0202036 中国保险中国人民保险公司B类K0202037 财经研究上海财经大学B类K0202038 金融科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B类K0202039 宏观经济管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B类K0202040 中国第三产业中国发展出版社B类K0202041 中国国情国力中国信息报社B类K0202042 开放导报综合开发研究院(中国深圳)B类K0202043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上海财经大学B类K0202044 产业经济研究南京财经大学B类工商管理K1202001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中国人民大学A类K1202002 会计研究中国会计学会A类K1202003 审计研究中国审计学会A类K1202004 会计论坛中南财经政法大学A类K1202005 中国会计与财务研究香港理工大学、清华大学A类K1202006 管理现代化中国管理现代化研究会B类K1202007 中国企业家中国厂长(经理)工作研究会、经济日报B类K1202008 企业管理中国企业联合会B类K1202009 财务与会计国家财政部主管B类K1202010 财会月刊中国总会计师协会B类K1202011 会计研究与会计管理财务部会计事物所B类K1202012 中国审计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署B类K1202013 审计理论与实践北京市、天津市、辽宁省、福建省审计学会、审计科研B类所审计培训中心K1202014 中国人事管理人事部行政管理科学所B类K1202015 市场营销导刊中国市场学会B类K1202016 国际商务对外经贸大学B类K1202017 国际商业与管理外经贸部国际贸易所B类K1202018 外国经济与管理上海财经大学B类K1202019 中外合资企业江苏省社科院B类K1202020 行为科学中国行为科学研究会B类K1202021 国际商务研究上海外贸学院B类K1202022 财贸经济中国社科院财贸所B类K1202023 中国物流经济国家内贸部B类K1202024 中国投资管理中国建设银行B类K1202025 国有资产管理经济科学出版社B类K1202026 现代领导上海市社联B类K1202027 上海管理科学上海管理科学学会B类K1202028 统计与决策湖北省统计局、统计与决策杂志社B类K1202029 上海统计上海市统计局、上海市统计学会B类K1202030 南开管理评论南开大学国际商学院B类K1202031 中国注册会计师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B类K1202032 中外管理中国科协、管理科学研究中心、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管B类理科学部、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交流中心、北京中外企业管理管理培训中心K1202033 管理评论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管理科学部B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