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痛药物作用靶点的研究现状
新型外周镇痛药物作用靶点——辣椒素受体

新型外周镇痛药物作用靶点——辣椒素受体
严明;张陆勇
【期刊名称】《中国新药杂志》
【年(卷),期】2002(011)010
【摘要】辣椒素受体是表达于感受痛觉的中枢感觉神经元伤害性感受器上的阳离
子通道,与人体对伤害性冲动的感受和痛觉的产生密切相关.实验条件下,辣椒素受体激动,机体会产生痛觉更应.而敲除辣椒素受体的动物则对某些伤害性刺激,如辣椒素、H+、热(>43℃)极不敏感.随着研究的深入,外周伤害性感受器上的辣椒素受体
VR1作为新型镇痛靶点的研究开始受到广泛关注.
【总页数】4页(P756-759)
【作者】严明;张陆勇
【作者单位】中国药科大学新中新药筛选中心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09;中国
药科大学新中新药筛选中心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09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971.1
【相关文献】
1.镇痛药物作用靶点的研究现状 [J], 苏漫;朱清;李俊旭
2.钾离子通道-镇痛药物作用的新靶点 [J], 洪江茹;仇婕;徐秀琦;刘文涛;张广钦
3.钾离子通道-镇痛药物作用的新靶点 [J], 洪江茹;仇婕;徐秀琦;刘文涛;张广钦
4.新型铂(II)类配合物对大肠癌SW620细胞株的体外抑瘤作用及药物作用靶点研究
(英文) [J], Rui Li Baolin Liu Hongzhuan Yin Feng Xu Qi Su
5.外周阿片Mrg受体:镇痛药物作用的新靶点 [J], 严庞科;谢欣;王明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024年麻醉镇痛药市场前景分析

2024年麻醉镇痛药市场前景分析引言麻醉镇痛药是一类用于麻醉手术、镇痛和缓解疼痛的药物。
随着人们对健康的重视和医疗水平的提高,麻醉镇痛药的需求量逐年增加。
本文将对麻醉镇痛药市场的前景进行分析,以期为投资者提供参考。
市场概况麻醉镇痛药市场是医药行业的重要分支之一。
目前,全球范围内的麻醉镇痛药市场规模正在不断扩大。
根据市场研究数据,预计到2025年,全球麻醉镇痛药市场的总价值将达到500亿美元。
市场驱动因素1.人口老龄化: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剧,老年人患病率提高,麻醉镇痛药的需求量也相应增加。
2.医疗水平提高:麻醉手术和疼痛管理技术不断进步,推动了麻醉镇痛药市场的发展。
3.慢性疼痛患者增加:现代生活方式导致慢性疼痛患者数量增加,进一步推动了麻醉镇痛药市场的增长。
4.癌症患者增加:癌症患者常常需要接受手术和放化疗,麻醉镇痛药在癌症治疗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
市场挑战与机遇1.药物政策限制:麻醉镇痛药多属于处方药,由于滥用风险,政府对药物的监管越来越严格,这对市场发展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2.市场竞争激烈:市场上已经存在许多麻醉镇痛药品牌,竞争非常激烈。
投资者需要做好市场调研和品牌定位,才能在市场中获得一席之地。
3.技术创新驱动市场:随着医疗技术的持续创新,新型麻醉镇痛药的研发投入不断增加,为市场带来了巨大机遇。
市场分析1.地理分布:目前,麻醉镇痛药市场的主要消费地区包括北美、欧洲和亚太地区。
其中,北美地区是最大的市场,占据全球市场份额的40%以上。
2.产品种类:目前市场上的麻醉镇痛药品类繁多,包括吸入麻醉剂、静脉麻醉剂、局部麻醉剂和镇痛药等。
随着技术的进步,新型麻醉镇痛药产品不断涌现,为市场带来更大的发展潜力。
3.市场份额:目前市场上主要的麻醉镇痛药生产企业包括辉瑞、默克、谷萘等。
辉瑞公司是全球最大的麻醉镇痛药生产企业,占据了市场的重要份额。
市场前景未来,麻醉镇痛药市场有望继续保持较快增长。
以下是市场前景的几个主要因素:1. 技术创新: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新型麻醉镇痛药的研发将推动市场增长。
非甾体抗炎药物镇痛机制研究进展

非甾体抗炎药物镇痛机制研究进展【摘要】疼痛(Pain)不仅会在精神上给患者带来不愉快,还会给患者造成生理功能上的紊乱,被称为“第五生命体征”,每年都会造成巨大的经济和社会负担,因此对镇痛类药物的研究就显得格外重要。
目前在临床上人们普遍使的镇痛药物主要为用阿片类的镇痛药物和非甾体抗炎药。
其中,阿片类镇痛药物尽管具有强效的镇痛效果,但其呼吸抑制、恶心呕吐等副作用让人望而生畏。
非甾体类抗炎药物具有较好的抗炎镇痛效果,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抗炎镇痛药物之一。
目前,对非甾体类抗炎药物镇痛机制的研究,多集中于对环氧化酶的抑制作用,对其机制的探讨仍需深入。
本文通过对非甾体类抗炎药物多种镇痛机制的整理及总结,为临床上更好地应用非甾体抗炎药物并开发出更多高效低毒的镇痛药物奠定良好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非甾体类抗炎药物;镇痛机制;环氧合酶抑制剂;体液免疫Research Progress on analgesic mechanism of non 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Abstract]Pain, the fifth Vital Sign, brings unpleasure to patients as well as the disorders of physiological function, leading to a huge of burden on economy and society. Therefore, the research on Analgesic is crucial. At present, opioids and 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 are the most widely used analgesic drugs. Among them, opioids have excellent effects, however, the side effects such as respiratory depression, nausea and vomiting are daunting. NSAIDs have a better effect on analgesic, it’s the most widely used medicine on inflammation pain. At present, most of the researches on the analgesic mechanism of NSAIDs mainly focus on the inhibition of cyclooxygenase, and the study of the mechanism still needs to be further studied. In this review, various analgesic mechanisms of 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 were summarized to lay a good theoretical foundation for better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them and the development of more high-efficiency and low-toxicity analgesic drugs..[Key words] non 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 Analgesic mechanism; Cyclooxygenase inhibitor; humoral immunity非甾体抗炎药(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NSAIDs)是一类不含有甾体结构的抗炎药,具有明确的抗炎、镇痛的作用。
哌替啶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

哌替啶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哌替啶是一种镇痛药物,其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组织的多个靶点来发挥镇痛效果。
其临床应用广泛,包括急性和慢性疼痛的治疗,麻醉术后镇痛以及其他疼痛相关的情况。
首先,哌替啶的作用机制包括镇痛、镇静和抗惊厥等多个方面。
其主要作用靶点是通过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μ和κ受体来发挥镇痛效果。
它在脊髓水平上阻断疼痛传导,抑制神经元活性,从而减轻疼痛感受。
此外,哌替啶还可通过较弱的作用于δ受体来增加镇痛效果。
另外,哌替啶还能够通过镇静作用来增强镇痛效果。
它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α-2受体,抑制交感神经系统的活性,降低体内的儿茶酚胺水平,从而产生镇静和平静的效果。
这种镇静作用降低了疼痛感受,有助于增强镇痛效果。
此外,哌替啶还具有抗惊厥作用。
通过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GABA受体,它能够抑制兴奋性神经元的放电,从而减少惊厥的发生。
因此,哌替啶经常用于治疗癫痫、偏头痛等疾病。
在临床应用方面,哌替啶主要用于急性和慢性疼痛的治疗。
它适用于各种类型的疼痛,包括炎症性疼痛、神经性疼痛、肌肉骨骼和关节疼痛等。
与其他镇痛药物相比,哌替啶具有很强的镇痛效果,但副作用较少,不会引起呼吸抑制和依赖性。
因此,它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上。
此外,哌替啶还可用于麻醉术后镇痛。
它能够迅速减轻手术刺激引起的疼痛,降低术后镇痛需求。
因此,哌替啶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手术后镇痛的管理。
除了上述应用,哌替啶还可用于其他疼痛相关的情况,如疼痛性间歇性跛行、神经病性疼痛等。
对于这些疾病,哌替啶能够减轻疼痛感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总之,哌替啶是一种作用机制复杂的镇痛药物,在临床上有广泛的应用。
其通过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组织的多个靶点来发挥镇痛作用。
它的临床应用包括急性和慢性疼痛的治疗,麻醉术后镇痛以及其他疼痛相关的情况。
由于其镇痛效果强大且副作用较少,哌替啶成为临床上常用的镇痛药物之一。
镇痛药市场分析

镇痛药市场分析引言概述镇痛药是一类常用的药物,用于缓解疼痛。
随着人们对健康的重视和生活质量的提高,镇痛药市场逐渐扩大。
本文将对镇痛药市场进行分析,探讨其发展趋势和市场前景。
一、市场需求分析1.1 镇痛药的广泛应用镇痛药广泛应用于手术后疼痛、创伤疼痛、癌症疼痛等不同病症的治疗中。
1.2 人口老龄化趋势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慢性疼痛患者数量增加,对镇痛药的需求也随之增加。
1.3 慢性疼痛治疗市场潜力大慢性疼痛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对于患者来说,有效的镇痛药是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保障。
二、市场竞争分析2.1 品牌竞争激烈市场上存在着众多知名的镇痛药品牌,如阿斯匹林、布洛芬等,它们之间的竞争非常激烈。
2.2 创新药物不断涌现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新型镇痛药物不断涌现,为市场带来了更多的选择。
2.3 价格战加剧在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价格成为了影响消费者购买决策的重要因素,价格战也逐渐加剧。
三、市场发展趋势分析3.1 个性化治疗趋势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个性化治疗成为了未来的发展趋势,镇痛药市场也将朝着这个方向发展。
3.2 在线销售渠道不断扩大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在线销售渠道不断扩大,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加便捷的购药方式。
3.3 绿色环保药物受到青睐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绿色环保药物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未来镇痛药市场也将朝着绿色环保方向发展。
四、市场前景展望4.1 市场规模持续扩大随着人们对健康的重视和生活质量的提高,镇痛药市场规模将持续扩大。
4.2 新技术新药推动市场发展新技术和新药将成为市场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为消费者提供更多更好的选择。
4.3 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随着市场的扩大和竞争的加剧,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企业需要不断创新和提升竞争力。
五、结语镇痛药市场作为一个重要的医药市场,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巨大的市场潜力。
随着人们对健康的重视和科技的不断进步,镇痛药市场将迎来更加繁荣的发展时期。
企业应该抓住机遇,加强创新,提升产品质量,以满足消费者不断增长的需求。
镇痛药物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及趋势展望

癌症患者常常伴随着剧烈的疼痛 ,镇痛药物在癌症疼痛缓解中发
挥着重要作用。
02
慢性疼痛治疗
镇痛药物也广泛应用于慢性疼痛 的治疗,如头痛、关节痛、神经
痛等。
04
其他疼痛情况
此外,镇痛药物还可用于治疗一 些其他疼痛情况,如痛经、牙痛
等。
02
国内镇痛药物研究进展
传统中药镇痛成分研究
01
中药镇痛成分的筛 选与提取
靶向药物设计与合成
基于靶点结构和功能,设计并合成具有靶向性 的镇痛药物。
靶向性评价与研究
通过动物实验和细胞实验等方法,评价靶向镇痛药物的靶向性和疗效。
临床试验及疗效评价
临床试验设计
根据镇痛药物的特点和临床试验规范,设计 科学、合理的临床试验方案。
疗效评价指标
制定客观、量化的疗效评价指标,准确评估 镇痛药物的疗效。
建立了镇痛药物的评价体系 和方法,为药物筛选和临床 应用提供了依据。
发现了新型镇痛药物的作用 机制和疗效特点,为药物研 发提供了新的思路。
促进了学科交叉和团队合作 ,提高了研究水平和效率。
存在问题分析及改进建议
部分实验结果存在偏差, 需要加强实验设计和操作 规范性。
临床研究样本量较小,需 要扩大样本量和加强长期 随访观察。
政府间合作项目
各国政府通过签订合作协议,支持镇痛药物领域的联合研发和创新 。
新型分子结构镇痛药物发现
多模态镇痛药物
可同时作用于多个疼痛通路的药物,提高镇 痛效果,降低药物依赖性。
靶向镇痛药物
针对特定疼痛靶点的新型分子结构药物,具 有高效、低副作用等优点。
纳米技术在药物传递中应用
利用纳米技术提高药物在体内的传递效率和 靶向性,减少副作用。
2024年外用镇痛药市场分析现状

2024年外用镇痛药市场分析现状引言外用镇痛药是一种常见的非处方药,广泛应用于缓解肌肉骨骼疼痛、关节炎等常见疾病的症状。
外用镇痛药市场近年来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本文将对外用镇痛药市场的现状进行分析,包括市场规模、竞争格局、产品特点等方面。
市场规模分析外用镇痛药市场的规模在过去几年稳步增长。
许多消费者转向非处方药,并越来越关注自我保健和疾病预防。
此外,老龄化人口的增加也驱动了外用镇痛药市场的增长。
根据市场调查数据显示,外用镇痛药市场在过去五年内以每年7%的增长率增长,预计未来几年仍将保持良好的增长势头。
竞争格局分析外用镇痛药市场竞争激烈,主要有国际大型制药公司和国内制药公司两大类竞争对手。
国际大型制药公司拥有雄厚的资金和科研实力,具备更好的市场渠道和营销能力。
而国内制药公司则借助本土知名品牌和消费者需求的理解,占据了一定的市场份额。
此外,随着市场的增长,越来越多的新进入者涌入市场,对现有竞争格局构成了一定的挑战。
产品特点分析外用镇痛药具有一系列的产品特点,包括成分多样性、使用便捷性和无严重副作用等。
不同的外用镇痛药产品使用的活性成分有所不同,如非甾体消炎药和局部麻醉剂等。
此外,外用镇痛药大多采用贴剂和凝胶的形式,便于使用和携带。
相较于口服药物,外用镇痛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胃肠道和肝脏的不良反应,并降低了药物在体内的浓度。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使用过量或长期大量使用可能会导致皮肤反应。
市场趋势分析外用镇痛药市场的未来发展呈现出一些明显的趋势。
首先,随着健康意识的提高,消费者对自我保健和健康管理的重视将进一步推动市场需求。
其次,对副作用较低、使用方便的外用镇痛药需求将持续增长。
此外,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新产品和新技术的引入将进一步丰富市场。
例如,基于纳米技术的贴剂和凝胶逐渐受到关注,可能在未来成为市场的新趋势。
结论外用镇痛药市场在过去几年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并有望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
竞争格局激烈,国际和国内制药公司是市场的主要竞争对手。
地佐辛用于术后镇痛的临床进展

地佐辛用于术后镇痛的临床进展1. 引言1.1 地佐辛用于术后镇痛的临床进展地佐辛(dexmedetomidine)是一种α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具有镇痛、镇静和抗焦虑等效果。
近年来,地佐辛在术后镇痛中的临床应用逐渐得到重视,并取得了一系列进展。
地佐辛作用于中枢和外周神经系统,通过激活α2受体产生镇痛和镇静效果。
其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抑制交感神经系统的活性,减少疼痛传导和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与传统镇痛药物相比,地佐辛具有较少的呼吸抑制作用和更快的恢复期,使其成为术后镇痛的理想选择之一。
在临床实践中,地佐辛已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手术类型的术后镇痛中,包括心脏手术、脑部手术、腹部手术等。
研究表明,地佐辛可有效减少术后疼痛程度,缩短恢复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
地佐辛与其他药物联合应用也受到了关注,如与麻醉药、镇痛药等的联合应用,能够发挥协同效应,提高镇痛效果,减少药物副作用。
综合以上研究结果,地佐辛在术后镇痛中展现出明显的潜在优势,未来的发展方向将更多地关注于优化用药策略、探索新的联合应用方式,以进一步提升术后镇痛的效果和患者的治疗体验。
2. 正文2.1 地佐辛的药理特点及作用机制地佐辛是一种合成的局部麻醉药物,其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阻断神经传导的过程来达到镇痛效果。
地佐辛主要通过阻断钠通道来抑制神经元的兴奋性,从而减少神经元的兴奋性突发,使疼痛信号无法传导到中枢神经系统。
地佐辛还可以抑制神经细胞内的钙离子通道,减少神经元内的钙离子流入,从而减少神经元的兴奋性。
地佐辛还具有镇痛效果的另一个重要机制是通过影响局部炎症反应来减轻疼痛。
地佐辛可以降低组织中炎症介质的释放,减少细胞外液的渗出,减轻组织水肿和炎症反应,从而减轻疼痛的感觉。
地佐辛通过阻断神经传导和影响局部炎症反应两种机制来达到镇痛的效果。
其药理特点在于作用局部、持续时间较长并且副作用相对较少,因此地佐辛在术后镇痛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认可。
2.2 地佐辛在术后镇痛中的应用地佐辛是一种局部麻醉药物,在术后镇痛中被广泛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61·
网络出版时间:2018-1-1521:12 网络出版地址:http://kns.cnki.net/kcms/detail/34.1086.R.20180111.0927.008.html
[21] RottenbergS,JaspersJE,KersbergenA,etal.Highsensitivityof
BRCA1deficientmammarytumorstothePARPinhibitorAZD2281 aloneandincombinationwithplatinum drugs[J].ProcNatlAcad Sci,2008,105(44):17079-84. [22] LiuX,HanEK,AndersonM,etal.Acquiredresistancetocom binationtreatmentwithtemozolomideandABT888ismediatedby bothbaseexcisionrepairandhomologousrecombinationDNArepair pathways[J].MolCancerRes,2009,7(10):1686-92.
收稿日期:2017-10-26,修回日期:2017-11-24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81373390);江苏省高校
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PAPD) 作者简介:苏 漫(1992 -),女,硕士生,研究方向:行为药理学,E
mail:sueana_aya@163.com; 李俊旭(1977 -),男,博士,教授,研究方向:行为药理学, 通讯作者,Email:Junxinstabilityisoneofthemostpervasivechar acteristicsofcancercells,andDNA damageresponse(DDR) pathwayplaysacrucialroleingenomicstability.TheDDRpath wayisacomplexsignalingnetwork,whichinvolvescellDNAre pair,apoptosisandcellcycleregulation.Deficienciesinthese repairpathwayscanresultinseveraldifferentgeneticdisorders, includingcancer.TargetedtherapybasedoninhibitingtheDDR pathwayincancersoffersanoveltherapystrategyforpatients withtumorslackingspecificDDR functions.Manysmallmole culecompoundstargetingDDR pathwayaretypicallydeveloped
TargetingDNA damageresponsepathway:recentprogressof PARPinhibitorsincancertherapy
ZHENGYujing1,ZUOTongtong2,FENGYufei1
(1.DeptofPharmacy,BeijingHospital,NationalCenterofGerontology,Beijing 100730,China;2.DeptofPediatricNeurosurgery, XinhuaHospitalAffiliatedtoSchoolofMedicine,ShanghaiJiaoTongUniversity,Shanghai 200092,China)
关键词:疼痛;靶点;离子通道受体;GABA受体;G蛋白偶联 受体;酶类
疼痛,是指组织损伤或潜在损伤所引起的不愉快感觉或 情感体验,它是机体的一种保护性机制,提醒机体避开或处 理伤害。剧烈疼痛不仅给患者带来痛苦和紧张不安等情绪 反应,而且可引起机体生理功能紊乱,甚至诱发休克。疼痛 的治疗目前仍然是临床上令人棘手的问题,而现今临床上使 用的镇痛药常伴有毒副作用,如非甾体类抗炎药,可引起胃 肠道、肝功能损坏等不良反应,阿片类镇痛药长期使用则可 能导致成瘾、躯体依赖性与耐受性等,对患者的身心造成一 定的伤害,不利于临床上疾病的治疗。因此,临床上对新型、 不良反应小、无耐受性、无成瘾性的镇痛药物有迫切需求,这 就对镇痛机制的研究提出了新的要求。随着对镇痛分子靶 点的研究越来越深入,新型镇痛药的出现有了丰厚的理论基
镇痛药物作用靶点的研究现状
苏 漫,朱 清,李俊旭
(南通大学药学院,江苏 南通 226001)
doi:10.3969/j.issn.1001-1978.2018.02.00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1978(2018)02-0161-05 中国图书分类号:R05;R39211;R4411;R9711;R9773 摘要:疼痛是临床上的常见症状,也是当今困扰人类健康的 严重问题之一,而控制疼痛是临床用药的主要方面之一。该 文对现阶段已有的镇痛靶点及新型镇痛靶点进行简要的阐 述,以期为新型、不良反应小、无耐受性、无成瘾性的镇痛药 物的研究和开发,以及临床上的应用提供参考。
[19] MeehanRS,ChenAP.Newtreatmentoptionforovariancancer: PARPinhibitors.Gynecologiconcologyresearchandpractice[J]. GynecolOncolResPract,2016,3(1):3.
[20] JaspersJE,KersbergenA,BoonU,etal.Lossof53BP1causes PARP inhibitorresistance in BRCA1mutated mouse mammary tumors[J].CancerDiscov,2013,3(1):68-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