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文学常识

合集下载

八年级下册语文文学常识

八年级下册语文文学常识

八年级下册语文文学常识
八年级下册语文中的文学常识是指关于文学的背景知识、文学作品的风格特点、文学史上的重要作品及其作者等方面的知识。

下面将分别从这些方面进行介绍。

一、文学的背景知识
文学是人类语言文字的重要表现形式,它起源于人类社会的诞生,并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演变。

古代文学有诗经、楚辞、汉赋等,现代文学则分为鲁迅时期、现代派、浪漫主义等。

文学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常常反映着社会、文化、历史等方面的特点。

因此,了解文学背景知识对理解文学作品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文学作品的风格特点
文学作品有很多不同的风格特点,如现实主义、浪漫主义、写实主义等。

现实主义注重真实、客观地反映社会生活,代表作品有《红楼梦》、《老人与海》等;浪漫主义则强调情感、想象和个性的表达,代表作品有《红与黑》、《诗经》等;写实主义追求揭示社会现实和人性的真相,代表作品有《骆驼祥子》、《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

三、文学史上的重要作品及其作者
文学史上有许多重要的作品,它们代表着不同的文学流派和风格。

如中国古代的《红楼梦》是一部描述封建社会内外部矛盾的长篇小说,作者是曹雪芹;《西游记》是四大名著之一,描写了孙悟空等人物西天取经的故事,作者是罗贯中。

现代文学中,《茶馆》是一部反映社会现实的话剧作品,作者是老舍;
《红与黑》是法国浪漫主义小说,作者是司汤达等。

通过了解以上的文学常识,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文学作品,提高我们的文学素养。

此外,还可以引导我们阅读更多的经典文学作品,培养审美能力和提高我们的写作水平。

文学常识100条

文学常识100条

文学常识100条1、三百千:《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

2、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3、五经:《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

4、古代四大类书:《太平御览》《册府元龟》《文苑英华》《全唐文》。

5、八股: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

6、四大名著:《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

7、明代四大奇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

8、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千、阮瑀应瑒、刘桢。

9、七政:日、月、金、木、水、火土。

10、七情:喜、怒、哀、惧、爱、恶、欲。

11、七窍:两眼、两耳、两鼻孔、口。

12、七大古都:北京、西安、洛阳、开封、南京、杭州、安阳。

13、战国七雄:秦国、齐国、楚国、赵国、魏国、韩国、燕国。

14、南宋四大家:陆游、杨万里、范成大、尤袤。

15、边塞诗人:高适、岑参、王昌龄。

16、唐宗:唐太宗李世民宋祖。

17、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是东晋的陶渊明,他“不为五斗米折腰”。

18、世界文学作品中四大吝啬鬼:葛朗台、夏洛克、泼溜希金、阿巴贡。

19、九属即九代直系亲属,玄孙、曾孙、孙、子、身、父、祖父、曾祖父、高祖父。

20、九流包括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农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

21、九大名关包括山海关、潼关、嘉峪关、居庸关、友谊关、雁门关、紫荆关、娘子关、武胜关等。

22、《左传》:我国第一部叙事比较详细的编年史,记载了春秋各国的政治、军事、外交等大事。

23、《吕氏春秋》:秦相吕不韦集合门客编辑而成,杂家的代表作,以儒家、道家思想为主,吸收了墨家、法家等各家思想。

24、我国新文学史上第一篇短篇小说是:狂人日记。

25、第一位开拓“童话园地”的作家是:叶圣陶。

26、九星:天蓬星、天任星、天冲星、天辅星、天英星、天芮星、天柱星、天心星、天禽星。

27、千古文章四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轼、孟浩然。

擅长山水田园诗,与王维并称“王孟”。

文学常识中外常见文学流派

文学常识中外常见文学流派

文学常识中外常见文学流派1、现实主义文学艺术的基本创作方法之一、在文学艺术史上,它与浪漫主义是两大主要思潮。

它提倡客观的观察现实生活,按照生活的本来面具精确地表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现实主义文艺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和很高的成就,在文学史上如《诗经》中的一部分作品、杜甫的诗、关汉卿的戏剧、曹雪芹的《红楼梦》等便是其代表作品。

2、浪漫主义文学艺术的基本创作方法之一、在文学艺术史上,它与现实主义是两大主要思潮。

它在反映现实生活上,善于抒发对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常用热情奔放的语言、瑰丽神奇的想象和夸张手法塑造形象。

如我国文学中,屈原、李白的诗歌,吴承恩的小说《西游记》等都具有鲜明的浪漫主义特色。

浪漫主义作为一种文艺思潮,产生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欧洲资产阶级时代,反映了资产阶级上升时期的意识形态,其代表作家有德国的歌德和席勒,法国的雨果和乔治·桑,英国的拜伦和雪莱等。

3、古典主义17世纪欧洲出现的一种文艺思潮。

主张以古希腊、罗马为典范,所以叫"古典主义"。

以法国发展最为完备,他们尊重王权,崇尚理性,在艺术上追求高雅、和谐、均衡的统一、代表作家法国的拉辛、莫里哀等。

4、批判现实主义欧洲19世纪30年代在文学艺术中开始占主导地位的文艺思潮。

它注重研究社会问题,以现实主义的态度扩大了真实反映现实的生活面,塑造了很多有典型意义的贵族、资产阶级形象,揭露和批判了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现象,揭示了贵族阶级没落和资产阶级兴起与没落的过程,揭示了社会生活的一些本质方面,有些作品还对劳动人民的悲惨遭遇表示了同情;同时还丰富了艺术技巧和手法。

其代表作家由法国的巴尔扎克、司汤达,英国的狄更斯,俄国的果戈理、托尔斯泰等。

5、山水田园诗派以描写恬静悠然的自然风光为主,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歌咏,或流露不愿同流合污的情绪,或表现隐逸避世的消极思想。

其代表作家有晋代的陶渊明、谢灵运和唐代的王维、孟浩然等。

常考文学常识

常考文学常识

常考文学常识常考文学常识大全在云纹考试中,文学常识是常考点,那么大家积累了哪些文学常识知识呢?以下是小编精心准备的常考文学常识大全,大家可以参考以下内容哦!常考文学常识【1】一、诗词中的文学常识1. 《咏鹅》作者唐朝骆宾王,和卢照邻、王勃、杨炯合称“初唐四杰”。

2. 《咏柳》作者唐朝贺知章,描摹的是春天美好的景象。

3. 《凉州词》(唐王之涣)一诗中“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提及到的母亲河黄河的发源地青海巴颜喀拉山脉,入海口是山东东营。

玉门关故址在今甘肃敦煌西北小方盘城。

4. 《登鹳雀楼》(唐王之涣)中提及的“鹳雀楼”,又名鹳鹊楼,与长江流域的黄鹤楼、岳阳楼、滕王阁齐名,被称为中国四大历史文化名楼。

其故地位于山西省永济市蒲州古城西郊的黄河岸畔。

5. 《出塞》(唐王昌龄)一诗中“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中的“龙城”指的是卫青,“飞将”指的是李广。

统指汉朝抗击匈奴的英雄。

6. 《芙蓉楼送辛渐》(唐王昌龄)中“芙蓉楼”在现在的江苏镇江。

7. 《送元二使安西》(唐王维)中“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中的“故人”指的是王维,而“君”指的是元二。

8.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九月九日”是重阳节,有饮菊酒、吃花糕、插茱萸的习俗,历代相沿,亦称此日为“茱萸节”、“菊花节”。

诗句“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中的“一人”指的是王维。

9. 《望庐山瀑布》(唐李白)中庐山在江西省九江市,是“三山五岳”中的“三山”之一,“三山”分别是安徽黄山、江西庐山、浙江雁荡山;五岳分别是指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南岳衡山。

10. 《赠汪伦》(唐李白)中“不及汪伦送我情”中“我”是指李白。

11.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李白)“黄鹤楼”在湖北省武汉市,江南三大名楼(江西南昌市的滕王阁、湖北武汉市的黄鹤楼和湖南岳阳市的岳阳楼)之一,国家旅游胜地四十佳。

素有“天下江山第一楼”之美誉。

“广陵”指的是现在的江苏扬州,古人有“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的说法。

经典文学文化常识

经典文学文化常识

经典文学文化常识经典文学文化常识文学常识比较零碎,在学习和复习的时候需要整理一下,所以,今天,小编给大家整理了文学常识大全,一起来学习下。

经典文学文化常识11、《诗经》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由孔子修编。

共收入诗歌305首,古称“诗三百”。

由风、雅、颂三部分组成。

是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开端。

《楚辞》中国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也是我国古代第二部诗歌总集。

由西汉刘向收集而成。

主要有伟大的爱国诗人、中国第一个浪漫主义诗人--屈原、宋玉等人作品。

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人,代表作有《离骚》、《天问》、《九歌》、《九章》等。

端午节吃粽子,就是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诗经》与《楚辞》并称“风、骚”。

“风、骚”是中国诗歌史上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源头。

2、《春秋》中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

《汉书》中国第一部断代史史书。

《论语》是中国第一部语录体著作。

儒家经典之一。

由孔子的弟子编辑而成,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

司马迁《史记》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被史界誉为“实录、信史”巨著。

鲁迅赞誉《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高度概括史学、文学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就。

孙武《孙子兵法》我国第一部军事著作。

《说文解字》中国第一部字典。

藏族叙事诗《格萨尔王传》我国最长的史诗。

鲁迅《狂人日记》中国第一篇白话小说。

鲁迅代表作有《阿Q正传》,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等。

郭沫若《女神》中国第一部新诗集。

3、法国——凡尔赛宫英国——白金汉宫俄国——克里姆林宫中国——故宫4、民间四大传说:牛郎织女、孟姜女哭长城、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

5、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将"四书"、"五经"合称为《四书五经》,是古代儒家经典,成为中国历代读书人的必读书。

“四书”指:《大学》、《中庸》、《论语》和《孟子》“五经”指:《诗》《书》《礼》《易》《春秋》经典文学文化常识2孟子,名轲,宇子舆,战国时儒家代表人物,世称亚圣。

50个文学常识简短

50个文学常识简短

50个文学常识简短1. 李白,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号青莲居士。

他的诗风豪放飘逸、意境奇妙。

像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这句诗以夸张的手法写出黄河水的汹涌澎湃,表达出一种豁达又略带惆怅的情感。

他的蜀道难描绘了蜀道的艰险,“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读起来就感觉那蜀道简直高不可攀。

2. 杜甫,现实主义诗人,被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

登高中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写尽了秋天的萧瑟和时光的流逝。

他一生忧国忧民,很多诗都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状况和人民的疾苦。

3. 苏轼,北宋文学家。

他的词风格多样,既有“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这样的豪放之作,也有“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婉约之词。

他的书法和绘画也很有造诣。

4. 李清照,宋代女词人,号易安居士。

她的前期词多写悠闲生活,后期则多悲叹身世。

像“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把那种思念和忧愁写得细腻动人。

5.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风大多是各地的民歌,像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简单的诗句就描绘出男子对女子的爱慕之情。

6. 楚辞,其代表作家是屈原。

离骚是他的代表作,里面充满了香草美人的意象,表达了他对楚国的热爱和忠诚,还有不被理解的悲愤。

7. 元曲四大家指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

关汉卿的窦娥冤是元杂剧的经典之作,窦娥的冤屈感天动地。

8. 唐宋八大家,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他们在散文创作上成就斐然。

9. 司马迁的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记载了从黄帝时代到汉武帝时期的众多历史事件和人物,像项羽本纪里的项羽,形象鲜明,“力拔山兮气盖世”。

10. 中国四大名著,三国演义描写了三国时期的政治、军事斗争等,里面的诸葛亮足智多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水浒传写了梁山好汉的故事,鲁智深倒拔垂杨柳特别霸气。

西游记是一部神魔小说,孙悟空神通广大。

100条文学常识

100条文学常识

百家思想第1条孔子:儒家创始人,被称为“至圣先师”,修订六经,其言行被弟子整理为《论语》第2条老子:道家创始人,代表作《道德经》第3条孟子:儒家代表人物,尊称“亚圣”,著作《孟子》第4条孙武:春秋时期人,被称为“兵圣”,著作《孙子兵法》是世界最早的军事著作第5条孙膑:战国时期人,著作《孙膑兵法》第6条庄子:道家代表人物,被尊为南华真人,作品《庄子》也被称为《南华经》,其中名篇《逍遥游》《齐物论》第7条墨子:墨家创始人,主张兼爱非攻、节俭,提出光学八条,小孔成像等第8条荀子: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主张“性恶论”,著作《荀子》第9条商鞅:法家代表人物,作品《商君书》,重农抑商,严刑苛法第10条韩非:法家代表人物,法、术、势结合,以法为本第11条董仲舒:西汉思想家,代表作《春秋繁露》,代表观点天人感应,三纲五常第12条范缜:代表作《神灭论》,反对佛教,坚持物质第一性,系统阐述无神论的思想第13条朱熹:南宋思想家,理学代表人物,主张存天理、灭人欲第14条陆九渊:南宋思想家,心学始祖,与王阳明并称“陆王心学”第15条王阳明:明代思想家,心学,主张致良知,知行合一文史常识第16条《春秋》:第一部编年体史书第17条《春秋》三传:《左传》《公羊传》《谷梁传》第18条《晏子春秋》:第一部专记个人言行的历史散文第19条《国语》:第一部国别体史书第20条《史记》: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第21条《汉书》:班固撰写,第一部断代史第22条前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第23条《资治通鉴》:第一部编年体通史,与《史记》并称“史学双璧”第24条《诗经》: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第25条《楚辞》: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第26条《尔雅》:第一部词典第27条《说文解字》:第一部字典第28条文章西汉两司马:司马迁、司马相如第29条《燕歌行》:现存最早的完整的文人七言诗,作者曹丕第30条《搜神记》:古代志怪小说最高成就,东晋干宝,搜集整理第31条《世说新语》:刘义庆著,记述魏晋人物言谈轶事的笔记小说第32条《文心雕龙》:刘勰著,我国第一部文艺理论专著第33条陶渊明:号五柳先生,尤爱菊花,作品《桃花源记》、《归去来兮辞》、《归园田居》第34条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第35条李白:“诗仙”,字太白,号青莲居士,作品《蜀道难》《梦游天姥吟留别》《将进酒》第36条杜甫:“诗圣”,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其诗被称为“诗史”第37条白居易:“诗魔”“诗王”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代表作《长恨歌》《琵琶行》第38条王维:“诗佛”,字摩诘,称王右丞,山水田园诗派代表,“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第39条孟浩然:世称“孟襄阳”,山水田园诗派代表之一,与王维并称为“王孟”第40条岑参:边塞诗派代表之一,代表作《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第41条王昌龄:边塞诗派代表之一,代表作《出塞》第42条刘禹锡:字梦得,代表作《陋室铭》《乌衣巷》第43条杜牧:字牧之,号樊川居士,代表作《泊秦淮》《阿房宫赋》《过华清宫》第44条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与杜牧合称“小李杜”,代表作《无题》《锦瑟》第45条唐宋散文八大家:唐代韩愈、柳宗元和宋代苏轼、苏洵、苏辙、欧阳修、王安石、曾巩第46条韩愈:字退之,世称韩昌黎,唐代古文运动倡导者,苏轼称其为“文起八代之衰”代表作《师说》《马说》第47条柳宗元:字子厚,人称“柳河东”,代表作《永州八记》《黔之驴》《小石潭记》《捕蛇者说》第48条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宋词豪放派代表,代表作《赤壁赋》《江城子》《念奴娇》《水调歌头》第49条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世人又称王荆公、临川先生,代表作《元日》《桂枝香》,被列宁成为“中国11世纪最伟大的改革家”第50条范仲淹:字希文,世称范文正公,豪放派代表人物之一,代表作《岳阳楼记》,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第51条辛弃疾:字幼安,别号稼轩,豪放派代表人物之一,代表作《永遇乐》《青玉案》第52条李煜:“千古词帝”,字重光,初名从嘉,婉约派代表人物之一,代表作《虞美人》《浪淘沙》第53条柳永:原名三变,“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婉约派代表人物之一,代表作《雨霖铃》第54条秦观:字少游,号淮海居士,婉约派代表人物之一,代表作《鹊桥仙》第55条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千古第一才女”,与辛弃疾并称“济南二安”,婉约派代表人物之一,代表作《一剪梅》《声声慢》《醉花阴》第56条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白朴第57条关汉卿:代表作《窦娥冤》(窦娥)、《救风尘》(赵盼儿)、《望江亭》(谭记儿) 第58条马致远:代表作《汉宫秋》(王昭君、汉元帝),《青衫泪》(白居易)第59条元曲四大悲剧:《窦娥冤》《梧桐雨》《汉宫秋》《赵氏孤儿》(纪君祥)第60条汤显祖:明代剧作家,代表作“玉茗堂四梦”:《牡丹亭》(杜丽娘)、《紫钗记》(霍小玉、李益)、《邯郸记》(卢生)、《南柯记》(淳于棼)第61条明代四大奇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第62条《三国演义》:罗贯中著,以陈寿《三国志》为蓝本第63条《水浒传》:施耐庵著,中国第一部用通俗口语写成的长篇小说,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共一百单八将,取材于北宋末年的宋江起义第64条《西游记》:吴承恩著,取材于《大唐西域记》和民间传说,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长篇神魔小说。

初中生必会的文学常识

初中生必会的文学常识

初中生必知的文学常识什么是文学?文学是人类创作的一种艺术形式,通过语言和文字表达思想、情感和想象力。

文学作品包括小说、诗歌、戏剧、散文等多种形式,每一种形式都有其特点和风格。

文学的分类小说小说是一种长篇故事,可以是虚构的,也可以是基于真实事件的。

小说以情节、人物和背景描写为主要特点,能够给人带来阅读的乐趣。

常见的小说类型包括爱情小说、冒险小说、推理小说等。

诗歌诗歌是用押韵和节奏来表达情感和思想的一种文学形式。

诗歌通常使用独特的语言和形象,给人以美的享受。

诗歌可以是抒情的、叙事的、写景的等多种形式。

戏剧戏剧是通过舞台表演来展现故事和人物的一种文学形式。

戏剧通常具有多个角色和剧情发展,能够通过演员的表演来给观众带来强烈的感受和思考。

散文散文是一种较为自由的文学形式,既可以表达作者的思考和观点,也可以通过描写生活和自然来展示美的感受。

散文常常以散发的笔触和独特的写作风格吸引读者。

中国文学的经典作品《红楼梦》《红楼梦》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被誉为中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

它以宫廷世家贾府的兴衰为背景,通过复杂的人物关系和丰富的细节展现了人性的复杂和社会的变迁。

《西游记》《西游记》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也是一部受欢迎的古代神魔小说。

故事讲述了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和唐僧一起取经西天的旅程,充满了冒险和幽默的元素。

《论语》《论语》是中国古代文化经典之一,收集了孔子及其门徒的言行记录。

这部书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儒家思想和人生的智慧,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阅读的乐趣文学作品给人以阅读的乐趣和启发。

通过阅读,我们可以了解不同的文化和观点,培养自己的想象力和思考能力。

同时,阅读也可以帮助我们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扩大知识面。

初中生们在学习的同时,也应该抽出时间阅读一些经典的文学作品。

这将有助于他们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和培养自己的人文素养。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初中生们能够更加了解文学的基本常识,并从中获得更多的启发和乐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比较文学基本知识点:1.早期比较文学之父:巴尔登斯伯格梵第根??2.关于法国学派有比较文学性质的演讲;1897,第一个比较文学讲座在法国设立,比较文学常设讲座“文艺复兴以来法国文学对日耳曼文学的影响”3.第一个具有比较文学性质的讲座:设立在法国里昂,戴克斯特担任第一位比较文学教授4.1886年英国学者波斯奈特第一次用《比较文学》命名他的专著5.1931年梵第根《比较文学论》奠定了理论基础,是第一个全面阐述比较文学法国学派的人6.1951年基亚《比较文学》出版7.伽列(卡雷)在他给基亚的《比较文学》作的序中:认为比较文学是国际文学关系史8.1985年,中国比较文学学会成立9.比较文学第一篇博士论文:1895戴克斯特《让雅克卢梭和文学世界主义之起源》戴克斯特的学生巴登斯贝格《歌德在法国》10.第一个系统地采用严密的考证方法研究外国文学对法国文学影响的学者是巴登斯贝格。

11.1871年美国第一个比较文学讲座《总体文学和比较文学》12.1952年韦勒克《比较文学和总体文学年鉴》创刊号提出“比较文学概念”13.1958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会议上韦勒克《比较文学的危机》檄文向法国派发难14.1962雷马克《比较文学的定义和功用》全面总结美国学派的观点(平行研究)15.最早由台湾学者李达三提出:认为中国为中心,放眼东方,世界……(简答)见复印资料五个目标,答对三个即可(中国传统;非西方世界;世界文学视野)1981第一个比较文学研究会在北大成立,会长季羡林,第一个教授,岳戴云发源地,研究重镇16.1990后,四川大学比较文学研究成果和倡导理论“中国学派”17.中国比较文学研究主要是:差异性研究18.什么是文学形象学?研究文学形象中出现的三层形象,社会总体想象物的深层横式(意识形态式/乌托邦自己缺失的),社会总体想象物(集体想象)简答:1.影响研究:①定义比较文学传统研究方法之一。

对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之间有事实联系的、相互影响的文学现象进行研究,涉及到流传学、渊源学、媒介学等内容。

③传播过程:从影响的放送、接受、传播途径这三个方面来研究。

放送端可以研究作家作品如何对外民族文学产生影响,某件作品在国外流传和演变的情况等。

接受端则可研究作家借鉴、模仿、改编外民族作家的情况及作品的外民族渊源等。

传播途径:有翻译、评论、外国文学的译介者、评论者及传递影响的旅人、书刊、社团、沙龙等多种媒介的研究。

流传学研究的是某个作家、作品、某国文学或文艺运动等在国外的声誉、成就和影响,是从放送者(起点)出发,旨在寻找其流传终点(接受者)及其接受影响与变异创新的研究。

放送者→接受者渊源学研究文学作品中的主题题材人物情节语言风格等因素的来源,换句话说即考察作家作品所吸收和改造的外来因素放送者←接受者媒介学研究外国作品进入本国的具体途径和手段放送者——媒介学——接受者◎→→→→→→→→→→流传学渊源学←←←←←←←←←←◎◎←←←←←←媒介者→→→→◎2.翻译研究与传统相比,现代当代有何特点?①传统的翻译研究主要是语言层面的,文学翻译的科学化,忽视了超越语言的层面的价值评判,注重对语言层面进行价值性评价,如传统的翻译评价标准是“信达雅”,②而当代西方翻译理论研究有如下特点:不局限于对翻译实践的语言层面的价值评判,将翻译成果看做是既成事实,以此为出发点,探寻决定和影响各种翻译文本的深层因素。

③当代翻译研究探讨的具体问题有:一、制约和决定翻译成果和翻译接受的因素eg为什么一些文化(文学)被翻译的多而有些翻译的少?哪些类型的作品会被翻译?eg中国的欧美和东方文学的翻译,雷哈尼和纪伯伦在中国的翻译命运二、翻译作品在译入语体系和源语体系中的地位差异eg寒山诗的英语翻译寒山诗在中国不受重视,在译入美国后寒山诗发生美国化自我化,垮掉的一代便受其影响。

三、翻译过程中的创造性叛逆eg:rubaiyat的英语翻译对阿拉伯和英语汉语世界的影响。

四、rubaiyat的译名之争鲁拜(郭沫若译)还是柔巴依(维吾尔族诗歌样式)3.什么是主题学?是研究一部作品的人物情境和意象思想感情和主题(主题:作家对题材进行文字处理,并在其中表达的个人化的思想感情和主?;主观性。

母题:最最小的语义单位;普遍性存在,客观性。

题材:来自于未经加工的处于最原始状态的素材,事实材料,客观的)在不同的民族的传播在不同民族中的作家各人的处理在另一国家得流传演变和成因,由此探讨世界文学关系史。

4.《比较文学中国学派》?李达三提出,他提出的目的之一,在于破除国际比较文学界得欧洲中心论,唤起人们对一向遭到忽视的东方文学尤其是具有悠久传统和鲜明特色的中国文学的重视,中国学派拟达成的目标:一、在自己本国的文学中,无论是理论方面抑或是实践方面,找出特具民族性的东西,加以发扬光大,以充实世界文学。

二、推展非西方世界地区性的文学运动(eg中——日——韩)同时认为西方文学仅是众多文学表达方式之一而已。

三、做一个非西方国家的代言人,同时,和其他的许多发言人一样,并不自诩能代表所有其他非西方的国家,作为发言人的目的在宣扬并拥护第三世界对文学所作的贡献。

论述:1.对影响研究的看法,影响研究是否过时?答:影响研究是法国学派的理论主张,影响研究是对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之间有事实联系的、相互影响的文学现象进行研究,涉及到流传学、渊源学、媒介学等内容。

其后法国学派将其系统化。

法国学派的特点,实证性强,资料扎实,但是法国学者强调的是依靠事实凭据来解决问题的影响研究,并且将文学批评排除在比较文学领域之外,这导致过分依赖资料和繁琐零碎的严重弊端,以至于使本属于文学研究领域的比较文学变成了社会学、历史学、传播学,和文献考据学,而美国学派的平行研究打破了在法国学派的观点,并提出一它是超越国界的文学研究;二它是有关文学和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的研究。

美国学者强调的是超越事实联系的平等研究雷马克认为应该将文学同人类的知识、人类的其他活动领域联系起来,开展“跨学科研究”,还十分强调综合研究。

,这扩大了比较文学的研究范围,使影响研究作为方法林进一步发展,,现在的影响研究不同于最初的传播研究,其实证方法具有相当价值。

最初的法国影响研究是传播研究只探讨文学外部关系,而没有第二三步的渊源和媒介研究,现在的影响研究对最初的进行继承和发展,已经超越了最初的传播研究,有新的生命力,文学文本研究已经结合法国学派缘由的实证性资料可以得出原创性观点,方法在不断的扩展。

大题:1.平行研究的名与实平行研究是比较文学的研究方法之一雷马克认为应该将文学同人类的知识人类的其他活动领域联系起来,开阵跨学科研究,还十分强调综合研究。

平行研究的具体表现:①将文学批评引入文学史研究,注重文学的作品的本身的美学探讨内部外部实证性美学评价②打破文化民族心理,怀有世界文学视野关注东方文学以世界文学的视野③跨学科:文学与其他精神领域的统一,韦勒克:非专家的更广阔的视野和敏锐的眼光,弥补缺少多年专门研究的不足平行研究的实质:①总体文学的视野②跨越时空知识谱系③总结出全人类共有的文学文化规律④可比性的核心⑤类似性相容性⑥一般性的结论文学规律有代表性2.总体文学视野3.平行研究的可比性(以六朝志怪小说和哥特文学为例)平行研究的对象是彼此毫无直接影响和亲缘关系的不同国家或民族间的文学。

进行平行研究,强调可比性是逻辑起点,即平行研究的可比性在于类同性和综合性(类同性指的是没有任何关联的不同国家的文学之间在风格、结构、内容、形式、流派、情节技巧、手法、情调、形象、主题、思潮乃至文学规律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相似和契合之处。

综合性则是立足于文学,以文学与其他学科进行跨学科比较的一种交叉关系)。

⑴典型性、代表性:鬼怪小说是现实生活中的人们对于另一个不可知的虚幻的异域世界的联想与营造的产物,英国哥特小说和中国志怪小说都是各自国家鬼怪小说的源头。

哥特小说和志怪小说分别是英、中有代表性、典型性的鬼怪小说,都在各自民族文学中处于边缘地位,但又对后世影响深远。

哥特小说由于其“黑色”性质,一直评价不高。

18c后,自然科学与启蒙运动的发展,科学理性的世界观日益深入人心,谈鬼说怪仅是助人谈兴的佚事,不在有任何价值或道德价值。

小说在中国传统文学中一直被视为“小道”,备受歧视,而六朝志怪小说更是遭人冷落。

哥特和志怪是跨时代跨时代的比较,二者在时间上相差一千多年,且属于不同文化渊源的文学之间可比性。

韦斯坦因曾持怀疑态度,后改变这一看法,不管处于怎样不同的历史阶段,都存在着公共性的审美思维和艺术表现的因素,人类在本质上的相同,使它们具有了可比性的心理依据和理论基础。

从文学性、跨域性和相容性来看,二者至少在五方面呈现出共性倾向。

①都具有突出的怪诞性特征:形态上,人鬼相通,现实与异域相连和死而复;叙事特征与审美运行机制:寓幻于真和寓真于幻式的“奇情态笔”;将怪诞与现实有机相融中,都显示了矛盾内涵的反常性②都以展示非常态性环境、钟爱夜晚为显著特征③均通过怪诞曲折、隐秘象征的方式表现重大而深刻的相同主题。

如因果报应主题充满惩恶扬善的思想精神,鲜明的爱情主题,都张扬对合理爱欲追求的肯定以及反传统的叛逆精神④两类小说中形形色色的人物有四类,不仅共有而且突出:暴君、教徒、不幸女子、鬼怪,刻画的艺术方法也是不谋而合⑤叙事上,都具有共同的表现形态,如对叙事视角的选择与运用,对叙事时间的相似处理。

⑵异质性:比较文学的“比较”不同于类比,“比较”既要比较对象之间的相似性又要比较其异质性。

志怪和哥特生成的文化土壤传统背景不同,共性中显出深刻的异质性。

①情节上,志怪中怪诞中显温情,哥特则是怪诞中见恐怖②主题上,虽均为因果报应主题,中国的与儒家思想、佛教观念相连,但英则是与基督教思想文化传统密切联系。

爱情主题中,志怪表现多为反抗封建礼教、包办婚姻有关,哥特则是强烈的反宗教③人物塑造上,志怪小说着重表现人物的伦理道德属性,哥特注重对人的本质的丰富性、微妙多面性的开掘。

哥特注重心理描写,志怪在行动谈话中表现心理。

志怪多表现人与人之间的外部冲突,哥特不仅表现外部更注重呈现内部的自我冲突④叙事形态:志怪—客观性,哥特—主观性。

重视同是为了确立比较的基础,强调异质性则是正视并承认各自的特色、文学传统及其存在价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