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府逐瘀汤加减在气滞血瘀型痛经治疗中的效果观察
血府逐瘀汤治疗月经病的临证心得

按:本案患者年方十九,年轻气 盛,血气方刚,按理月经当属正常,但 是经仔细问诊得知自月经初潮之后一直 经期延后,且量又不多,气血不足显而 易见,且有血块色淡紫,此为气滞血 瘀,因此用血府逐瘀汤治疗,加香附以 增强疏肝理气之力,加红参大补元气, 全方共奏活血补血、疏肝理气之功,因 此服用2剂患者即月经来潮。
(发稿编辑:吴王群)
41 2020.01 No.2
E-mail:wuwangqun@ 责编/吴王群
中医 药
血府逐瘀汤治疗月经病的临证心得
文/ 张维浩(济南市历下区集民堂中医诊所)
血府逐瘀汤出自清代名医王清任 之《医林改错》,组成方药为:桃仁、 红花、当归、生地黄、牛膝、川芎、桔 梗、赤芍、枳壳、甘草、柴胡。此方的 配伍特点是:用柴胡、枳壳、桔梗、牛 膝调节气机之升降,用当归、地黄、赤 芍、川芎补血活血,全方具有活血化 瘀、行气止痛的功效。主治胸中血瘀 证,症见胸痛,头痛,日久不愈,痛如 针刺而有定处,或呃逆日久不止,或饮 水即呛,干呕,或内热瞀(mào)闷, 或心悸怔忡,失眠多梦,急躁易怒,入 暮潮热,唇暗或两目暗黑,舌质暗红, 或舌有瘀斑、瘀点,脉涩或弦紧。现代 临床常用于治疗冠心病心绞痛、风湿性 心脏病、胸部挫伤及肋软骨炎之胸痛, 以及脑血栓形成、高血压病、高脂血 症、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神经官能症、 脑震荡后遗症之头痛、头晕等属瘀阻气 滞者。笔者从医以来常用本方治疗月经 病之经期延后甚至闭经,效果甚佳,今 试举2例和同道分享。
按:本案患者年届七七,将近绝 经之年,冲任失调,血海亏虚,肝失所 主,导致月经该至而未至,治疗时以血 府逐瘀汤为主方,气为血之帅,气能生 血,因此又合用四君子汤以加强补气之 力,以使气血充盈,如此则肝有所主。患 者近七七之年,经停月余,仅仅服药5剂 即月经来潮,其疗效之快还是有点出乎意 料的。
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气滞血瘀型痛经的理论研究

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气滞血瘀型痛经的理论研究发表时间:2017-10-27T14:28:44.810Z 来源:《医师在线》2017年7月上第13期作者:李凡凡[导读] 痛经是指经期或行经前后,出现周期性小腹疼痛,或痛引腰骶,甚则剧痛昏厥。
贵阳中医学院 550000痛经是指经期或行经前后,出现周期性小腹疼痛,或痛引腰骶,甚则剧痛昏厥。
根据有无盆腔器质性病变,分为原发性痛经和继发性痛经。
其发生率在30%—80%左右。
中医气血理论明确指出“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的观点,再者在生理上经带胎产的特殊性使妇女常处于“有余于气而不足于血”的状态,故更易出现肝气郁结、郁而化火的情况。
1.痛经的病因病机目前痛经在临床上多以以下六种证型较为多见;寒凝血瘀证、气滞血瘀证、肝肾亏损证、气血虚弱证、阳虚内寒证、湿热瘀阻证,其中寒凝血瘀、气滞血瘀证最多。
1.1祖国医学对痛经的认识痛经的最早论述见于《金匿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带下,经水不利,少腹满痛,经一月再见者,土瓜根散主之”。
张仲景认为本病病机为瘀血阻滞。
现代医家多认同痛经的发生多由于气血运行不畅或冲任失于濡养,从而导致“不通则痛”或“不荣则痛”。
1.2现代医学对痛经的认识现代医学根据有无盆腔器质性病变将痛经分为原发性痛经与继发性痛经。
原发性痛经病因不明,多发生于月经初潮的几年内,不伴盆腔器质性疾病,即功能性痛经。
继发性痛经有明确病因,因盆腔器质性疾病导致的经期腹痛,常在初潮后数年发生。
2.血府逐瘀汤治疗气滞血瘀型痛经药理研究血府逐瘀汤出自清?王清任《医林改错》,功用理气行滞、活血化瘀。
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气滞血瘀型痛经,药物组成:当归、川芎、赤芍、生地、桃仁、红花、牛膝、柴胡、枳壳,桔梗及甘草。
全方诸药合用,旨在达到活血化瘀、理气止痛的功效。
2.1血府逐瘀汤的中药学研究本方中桃仁功用破血行气,红花具有活血祛瘀之功,二者常相须为用治疗瘀血经闭、痛经,故本方中两药共用为君。
血府逐瘀汤治气滞血瘀

血府逐瘀汤治气滞血瘀经典名方血府逐瘀汤也就不到200年。
与汉代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记载的小柴胡汤、八味肾气丸等经典名方相比,应用历史还是比较短的。
医林改错其次,血府逐瘀汤,从名字就可以知道,这个方子与“血瘀”、“淤血”之类病证的治疗有关。
哪里的血瘀呢?从相应中成药的药品说明书上看,是“瘀血内停”或者叫“瘀血内阻”。
那么,这到底是哪里呢?根据《医林改错》的记载,有这样一段话:“立通窍活血汤,治头面四肢、周身血管血瘀之症;立血府逐瘀汤,治胸中血府血瘀之症;立膈下逐瘀汤,治肚腹血瘀之症”。
由此可知,血府逐瘀汤这个方子,立方的目的是想解决胸中血瘀病证,不是头面四肢部的、也不是腹部的。
所以,血府逐瘀胶囊的说明书功能主治项会写“胸痛”、“心悸”等。
接着,我们再来看看血府逐瘀汤的组成,组方为桃仁、红花、当归、川芎、地黄、赤芍、牛膝、柴胡、枳壳、桔梗和甘草。
有人说这是四物汤或桃红四物汤的衍生方,因为这里面有当归、川芎、地黄和芍药,也有桃仁和红花;有人说这是四逆散的衍生方,因为这里面含有柴胡、芍药、枳实和甘草。
实际上,从目前对这个药功效的认识,其实就是上述这两个方子的结合,一方面活血养血,另一方面行气补气。
所以,实际上的功效就是行气活血为主。
那么,在《医林改错》这本书里,血府逐瘀汤是治疗啥的呢?根据原文记载,血府逐瘀汤能够用于:头痛胸疼胸不任物(坦胸露乳才可睡着)胸任重物(找人坐着压住胸口,才能睡着)天亮出汗食自胸右下心里热(心烦)瞀闷(有点小事就想不开)急躁衣睡梦多呃逆(打嗝)饮水即呛不眠小儿夜啼心跳心忙夜不安俗言肝气病(没事爱生气)干呕晚发一阵热(晚上内热、皮肤热)心烦、想不开、爱生气由此可知,血瘀逐瘀汤的治疗范围很宽,从头疼胸痛,到心慌失眠,再到生气烦躁,都可以治疗。
从现代临床应用经验来看,头痛偏头痛、冠心病、失眠盗汗、神经性呕吐、脑震荡后遗症、黄褐斑、三叉神经痛、脱发和各种妇科疾病等的治疗中,都有血府逐瘀汤的应用。
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气滞血瘀型痛经103例临床疗效

2 0 1 5 年1 月第 1 期
F a m i I Y p s y c h oI o g i c a I d o c t o r
中 医 中药
血府逐瘀汤加减 治疗气滞血瘀型痛经 1 0 3例 临床疗 效
郑 莉
( 张掖 市甘 州 区北街 社 区卫 生服 务 中心 甘 肃
张掖
7 3 4 0 0 0)
摘要:目的:观察血府逐瘀 汤加 减治疗气滞血瘀型痛经的临床疗效 。方法: 将 1 0 3 例 气滞血瘀 型痛经患者给予血府逐瘀 汤加减 治疗 , 7 天 为一个疗程 , 4个疗程后 观 察临床疗效。结果 :连续服 用 4个疗程后 ,显效 6 8 例 ,占 6 6 %,有效 2 7例 , 占 2 6 . 2 %,无效 8 例 ,占 7 . 8 %,总有 效率为 9 2 - 2 %。结论 :血府逐瘀 汤加减治疗气滞 血瘀 型痛经疗效好 。副作 用小,值得 临床推 广应用。 关键词:血府逐瘀汤 ;气滞血瘀 ;痛经;临床疗效 【 中图分类号 】R 4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 6 7 2 — 8 6 0 2( 2 0 1 5 )0 1 — 0 3 4 5 — 0 1 王某 , 女, 3 6 岁, 农 民,2 0 1 2 年5 月2 6日就诊 ,患者 自 诉平 素经常习惯性 小腹疼痛 ,月经 不规律 , 或前或后 ,经前或 经期 小腹疼痛 剧烈 , 脾气暴躁 ,经常 易怒 ,疼痛时在家经常性服用药物治疗 ,2 0 1 2年 5 月2 6日,月经来潮 , 小腹 胀 痛严重 ,腹痛拒按 , 月经量少 ,色紫黯 , 夹杂有血块 ,血块下疼痛减轻 。 胸 胁胀 痛 ,乳房胀痛 ,舌紫 暗或有瘀斑 ,脉象 弦或沉 涩有力 。查血压为 1 3 0 / 8 0 m m H g , 心 电图提示 :大致正 常心 电图。腹部 B超提示 :附件炎 。症候分 析:由于患者 平素经常性习惯性小腹疼痛 , 脾 气暴 躁,经常易怒 , 导致气滞血瘀 ,冲任气血 受 阻 ,不通则痛 , 故经前或经期小腹胀痛 ,拒绝按 , 经行不 畅通 , 瘀血 内停 ,则经 色紫黯 , 夹杂有血块 , 血块排出 , 瘀 阻暂通 , 故血块下疼痛减轻 , 气滞肝失调达 , 则胸胁胀痛 , 乳房胀痛 ,舌质紫暗或有瘀点 , 脉象弦或沉涩有力 ,均为气滞血瘀 之象 。 证型为气滞血瘀型。治法 为活血祛瘀 , 行气止痛 。 方药 : 血府逐瘀汤加减 。 桃仁 1 2 g红花 1 0 g生地黄 2 0 g川 I 芎1 0 g赤芍 1 0 g牛膝 1 5 g桔梗 1 0 g 当归 1 5 g柴 胡 1 0 g 枳壳 1 0 g 甘草 6 g 川楝 子 1 0 g 香附 1 o g , 郁金 l O g 丹参 1 0 g ,三棱 8 g ,艾叶 6 g 吴茱萸 l O g 栀子 8 g 黄柏 l O g 水煎服取 4 0 O a r 1 分两次饭后服 。 7 天为 1 个疗程 , 连续服用 2 个疗程后症状缓解 ,后 2个疗 程在原方的基础上加减配方 , 4 个疗 程 后痛经症状基本 已无 ,全身症状 缓解 ,随访至今未复发 。
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气滞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效果观察

药 有 限 公 司 生 产 ,国 药 准 字 H1 9 9 9 1 4 0 2) 治 疗 ,1次/ d , 0 . 1 g / 次 ,口服 ,于月 经周 期开 始前 5 d开始 服药 ,一直 持续 到经期 第 3天为 止。试 验组 患者 予 以血 府逐瘀 汤加 减治 疗 ,
药 方包 括 : 当归 1 5 g , ( 生 )地 黄 1 0 g ,桃 仁 1 0 g ,红 花 1 0 g ,
常生活和学 习 。 。目前 ,临 床治疗 痛经 一般采取 西 医和 中医
疗法 … 。西医常用避孕 药等治 疗 ,治疗 效果 不理想 J 。 中医 治疗痛经 时采用辨证论治 ,短期 内可治标 ,长期坚持 可治本 , 治疗效果较好 。本研究 旨在探讨 血府 逐瘀汤加 减治疗 气滞
进行加 减 ,气滞 者加香 附、鸡 血藤 ;血瘀者 加莪术 、益母 草 ;
体质偏 寒者 加 艾 叶、小 茴香 ;体 质偏 热 者加 牡 丹 皮、栀 子 ; 气血虚 弱者 加党 参 、黄芪 。煎服 ,1 剂/ d ,分两次服用 ,于月 经前 5 d开始服药 ,一直持续到月经期结 束。两组患者 均连续 治疗 1个疗程 ( 3 个 月经周期 ) 。 1 . 3 观察 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 、症 状评分及 不 良反
金塑厦药
生
筮旦眷第 6 c期
C h i n J o f C l i n i c a l R a t i o n a l D mg U s e . J u n e 2 0 1 5 .V 0 1 8 N 0 . 6 C
血府逐瘀汤妇科病临床应用举隅

血府逐瘀汤妇科病临床应用举隅血府逐瘀汤出自清王清任所著《医林改错》,有活血祛瘀、行气止痛之功效,原方主治胸中瘀阻兼有气滞之证。
作者应用本方加减治疗妇科疾病中见有气滞瘀阻的证候,每获良效。
现介绍如下。
1 痛经患者,女,29岁,农民,G2P2,2004年8月20日初诊。
患者婚前曾有痛经史,自生育后自行缓解。
近几个月来又出现痛经,月经来潮前1d开始发作,痛甚时辗转反侧,难以忍受,每次持续时间2d。
当日来诊时适逢月经来潮。
自诉小腹胀痛,连及腰骶部,经量少,色紫黯夹血块,涩滞不畅,血块下后疼痛稍减,乳房、胸胁胀痛。
舌黯淡,苔薄白,脉沉涩。
此为气滞血瘀之象。
治以调气活血,逐瘀止痛。
方用血府逐瘀汤加减。
当归15g,川芎、赤芍、牛膝、柴胡、五灵脂、元胡各10g,枳壳、桃仁各8g,红花、甘草各6g。
3剂,日1剂,水煎服。
嘱患者于次月月经来潮前复诊。
8月26日2诊,服药后当晚小腹疼痛减经,经行较畅。
守方再进3剂。
3诊时自诉未出现痛经,诸证平息。
经随访3mo未见复发。
按:《医学金鉴·妇科心法要诀》云:“凡经来腹痛,在经后痛,则为气血虚弱,经前痛,则为气血凝滞。
若因气滞血者,则多胀满,因血滞气者,则多疼痛”。
本例痛经,属气滞血瘀型。
投血府逐瘀汤加减活血行瘀,通经止痛,获效迅速。
2 经行头痛患者,女,40岁,干部,已婚。
2005年9月10日初诊。
經行头痛已0.5a,经服用西药效果不明显。
此次右侧头部疼痛,固定不移,痛如锥刺,经行不畅,量少有瘀块,少腹疼痛,按之更剧,精神疲乏,纳食不佳。
舌见紫色瘀点,苔薄,脉弦紧。
辨证为血瘀型经行头痛。
用血府逐瘀汤加减。
当归15g,葛根12g,赤芍、柴胡、牛膝、川芎各10g,桃仁、枳壳各8g,红花、陈皮、甘草各6g。
3剂,水煎服,日1剂。
9月13日2诊:自觉症状好转,头痛渐平。
药证合拍,继服2剂,诸证悉除,月经正常,至今未发。
按:本例为血瘀气滞,阻塞脉络而引起。
运用本方活血化瘀,疏理气机,上下合治而获效。
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痛经26例

伤 害。②患 者 2 4小时动态血压的基本形
态 已经 改变 , 现 “ 峰 ” 而 无 “ 谷 ” 呈 两 , 一 即
物 , 睡前 服用后药 物在 清晨 定时 释放 , 临 控 制 即 刻 血 压 。 效 果 非 常 好 , 惜 目前 国 可 内还 没有 这样 的 释 放 制 剂 , 些 国家 已 经 有
定好处 , 但也有局限, 并不适合每个人 。
使用作用较强而且持续 时间较长又平 稳 的降压药物。应 服用长效或缓 释( 半衰 期长、/ T P比值高) 的降压药物 , 每天清晨给
药 1 , 仅 能 控制 整 个 2 时 血 压 的平 次 不 4小 均水 平 , 而且 能 有 效 阻 遏 服 药 后 1 2 小 8— 4
血 压 的方 式 来 观 察 是 否存 在 晨 起 高 血 压 。
测, 确定有血压 的升高方可考虑 。避 免夜 间血压过度 降低 可能会诱 发心肌缺血 、 视 神经 损害和 中风等 情况 的发生 。而且 胃
肠 道 对 药 物 的 吸 收 亦 有 一定 的 节 律 性 , 夜 间较 白 天 低 , 因此 夜 间 要 达 到 一 个 相 当 的 药物 浓 度 , 要大 剂量 给 药 , 往往 增 加 了 需 这 药物 本身 的 不 良反 应 。所 以睡 前 给 药 有 一
时( 尤其最后 6小时) 血压上升 的幅度。而 且凡血压在 >10 10I/H , 6/0 1 g 以及糖尿病 11 1
不同时间段测量的血压会不同。高血压患 者的血压也呈现 出波动性 , 但大多数高血压
病人 在早 晨 觉 醒 时会 有 相 当显 著 的 血 压 升
改变 , 晨起血压的升高 只是表现起床后 血 压 升高( 1个血 压峰 值的提 前 出现 , 第 且 较 高) 对 于 这种 情 况 , 们 采取 的措施 , 我 是, 清晨起床后 提前 服用 降压药 物 , 服药 以后最好安 静休 息一会 儿再 进行 洗漱 活
血府逐瘀汤治疗月经病的临床体会

按 : 病乃 肾虚 肝逆 作 喘 , 不涵 木 , 此 水 致肝气 横 逆 , 肝 木侮 肺金 , 肺 阴耗伤 , 发肃 降失 职 , 致 宣 而发 咳喘 , 稍 劳则耗 气伤 阴 , 动则 加 剧 , 治宜 尊 张 氏滋 阴补 肾 , 故 故 生 肝血 , 肝气 之法 , 用左 归饮 加减 , 镇 方 以滋水 涵木 , 水 生 木 润 , 气得 降 , 金 得养 , 发肃 降如 常 , 咳 喘悉 肝 肺 宣 故
胡 1g 生地 2 g 白芍 1g 鱼腥 草 3 g 桑皮 1 g 苏 子 5, 0, 5, 0, 5, 1g 白果 1g 川 贝 1g 车前 子 ( )5 , 草 6 。水 煎 0, 2, 0, 包 1g 甘 g
取汁顿 服 , 3 1 1剂 , 药 6剂 , 服 咳喘顿 减 , 上方 改 龙胆 草
维普资讯
光 明 中 医 20 0 8年 9月 第 2 3卷 第 9期
C G M S pe b r 0 8 V l 3 9 J MC et e 0 . o 2 . m 2
。14 ’ 35
药用 左归 饮加 减 : 地 3 g 山药 3 g 杞 果 2 g 山萸 肉 熟 0, 0, 0,
而 喘咳 皆除 , 病瘥 。
( 文校 对 : 彦 知 收 稿 日期 :0 8—0 本 李 20 4—2 ) 5
邻 居 不和 逆怒 而发 生 口角 , 患 喘 证 经 服 西 药 治疗 效 斯
不佳 , 喘势 逐 渐加 重 , 增 咳 嗽 , 诊 , 见 喘 而气 促 , 又 来 症 咳嗽 , 时 右胁 疼 痛 , 红 , 燥 , 咳 颊 烦 易怒 , 便 黄 , 红 , 小 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血府逐瘀汤加减在气滞血瘀型痛经治疗中的效果观察
发表时间:2018-03-15T14:56:51.707Z 来源:《医药前沿》2018年2月第6期作者:李琳1 唐玉英2
[导读] 血府逐瘀汤加减在气滞血瘀型痛经治疗中的效果确切,可有效加速症状消退,缩短疗程,且不良反应少。
(1甘肃省酒泉市肃州区城关医院中医内科甘肃酒泉 735000)(2甘肃省酒泉市中医院甘肃酒泉 735000)
【摘要】目的:探究血府逐瘀汤加减在气滞血瘀型痛经治疗中的效果。
方法:纳入我院90例2016年2月—2017年1月气滞血瘀型痛经患者,根据施行方法分对照组、血府逐瘀组。
对照组给予芬必得缓解疼痛;血府逐瘀组给予血府逐瘀汤加减缓解疼痛。
比较两组患者气滞血瘀型痛经治疗效果;经血少、经血淤块、经前小腹胀痛、乳房胀痛消失时间;用药不良现象发生率。
结果:血府逐瘀组患者气滞血瘀型痛经治疗效果比对照组高,P<0.05;血府逐瘀组经血少、经血淤块、经前小腹胀痛、乳房胀痛消失时间比对照组短,P<0.05;血府逐瘀组用药不良现象发生率比对照组低,P<0.05。
结论:血府逐瘀汤加减在气滞血瘀型痛经治疗中的效果确切,可有效加速症状消退,缩短疗程,且不良反应少,用药安全性高。
【关键词】血府逐瘀汤加减;气滞血瘀型痛经;效果
【中图分类号】R24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06-0352-02
根据盆腔是否存在器质性病变,可将痛经分为原发性痛经和继发性痛经,其中,未合并盆腔器质性病变者为原发性痛经。
现代医学认为,原发性痛经的发生和镁、钙离子缺乏、情志不畅、遗传因素等相关,多采用避孕药、非甾体抗炎药进行治疗,以减少前列腺素合成,发挥解痉止痛作用,但长期用药容易出现胃肠道反应[1]。
本研究探讨了血府逐瘀汤加减在气滞血瘀型痛经治疗中的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我院90例2016年2月—2017年1月气滞血瘀型痛经患者,根据施行方法分对照组、血府逐瘀组。
对照组未婚、已婚各有25例、20例,年龄17~40岁,平均(24.73±5.21)岁。
病程1~8年,平均(4.17±1.42)年。
血府逐瘀组未婚、已婚各有26例、19例,年龄17~40岁,平均(24.18±5.35)岁。
病程1~8年,平均(4.19±1.37)年。
两组患者资料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芬必得缓解疼痛,痛经服用1片,严重者2片,每个月经周期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
血府逐瘀组给予血府逐瘀汤加减缓解疼痛。
当归、柴胡各15g;红花、桃仁、枳壳、赤芍、桔梗、川芎、生地黄各10g;延胡索、牛膝各12g;甘草8g。
上述方剂每天1剂,分早晚两次服用。
体质偏热加栀子、牡丹皮;气血虚弱加黄芪、党参;血瘀加益母草、莪术;体质偏寒加小茴香、艾叶;气滞加鸡血藤香附。
月经前5天服用,直至月经结束。
每个月经周期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气滞血瘀型痛经治疗效果;经血少、经血淤块、经前小腹胀痛、乳房胀痛消失时间;用药不良现象发生率。
治愈:经血少、经血淤块、经前小腹胀痛、乳房胀痛消失,且维持时间>半年;好转:经血少、经血淤块、经前小腹胀痛、乳房胀痛减轻,维持时间>3个月;无效:经血少、经血淤块、经前小腹胀痛、乳房胀痛无改善。
总有效率=治愈率+好转率[2]。
1.4 数据处理
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计量、计数数据比对统计,分别作t检验、χ2检验,P<0.05说明对比之后差异显著。
2.结果
2.1 气滞血瘀型痛经治疗效果比较
血府逐瘀组患者气滞血瘀型痛经治疗效果比对照组高,P<0.05。
其中,对照组治愈15例,好转21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80.00%;血府逐瘀组治愈29例,好转1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56%。
2.2 经血少、经血淤块、经前小腹胀痛、乳房胀痛消失时间比较
血府逐瘀组经血少、经血淤块、经前小腹胀痛、乳房胀痛消失时间1.18±0.31个月经周期、1.53±0.45个月经周期、1.56±0.13个月经周期、1.45±0.55个月经周期比对照组2.11±0.34个月经周期、2.45±0.41个月经周期、2.24±0.46个月经周期、2.36±0.51个月经周期短,P<0.05。
2.3 用药不良现象发生率比较
血府逐瘀组用药不良现象发生率比对照组低,P<0.05。
其中,对照组有5例胃肠不适,有2例头晕,2例嗜睡,发生率为20.00%;血府逐瘀组有2例胃肠不适,发生率4.44%。
3.讨论
中医认为原发性痛经为“经行腹痛”范畴,多为肝气郁结、气血瘀滞、气血亏虚、肝肾不足和寒凝血瘀所致,在治疗上采用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其方中当归、赤芍可养血活血;红花桃仁可活血祛瘀;川芎可行气;柴胡可疏肝解郁;桔梗、枳壳可破气消积和调畅气机;生地黄可调经补血和滋阴补肾;牛膝可活血通经、引血下行;甘草可调和诸药[3]。
诸药合用,可共奏活血化瘀、缓急止痛之功。
现代医学证实,桃仁和川芎可有效扩张周围小血管,促进血流状态和微循环改善;红花具有镇痛、扩张血管作用;赤芍可抗血液凝集;牛膝、柴胡可镇静止痛;当归可降低钙离子水平,对子宫平滑肌收缩进行抑制,缓解痛经。
整个方剂可发挥抗炎、镇静、镇痛、抑制血小板聚集和改善血液流变性等作用[4-5]。
本研究中,对照组给予芬必得缓解疼痛;血府逐瘀组给予血府逐瘀汤加减缓解疼痛。
结果显示,血府逐瘀组患者气滞血瘀型痛经治疗效果比对照组高,P<0.05;血府逐瘀组经血少、经血淤块、经前小腹胀痛、乳房胀痛消失时间比对照组短,P<0.05;血府逐瘀组用药不良现象发生率比对照组低,P<0.05。
综上所述,血府逐瘀汤加减在气滞血瘀型痛经治疗中的效果确切,可有效加速症状消退,缩短疗程,且不良反应少,用药安全性高。
【参考文献】
[1]柏志芳,丁小杰.穴位注射联合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气滞血瘀型面部黄褐斑36例[J].中医外治杂志,2015,24(1):10-11.
[2]彭伟平.加减血府逐瘀汤治疗气滞血瘀型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研究[J].亚太传统医药,2016,12(4):133-134.
[3]李海清.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气滞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研究[D].福建中医药大学,2014.
[4]刘要武.血府逐瘀汤临床治验举隅[J].光明中医,2016,31(10):1468-1469.
[5]陈阳,陈婷婷,杨斌,等.血府逐瘀膏治疗老年颤证气滞血瘀型非运动症状90例疗效观察[J].海峡药学,2015,27(12):104-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