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版七年级科学下册专项提升训练(五) 生态系统
初中华师大版科学七年级下册第5章《生态系统》培优测试c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在陆地上对环境作用最明显的生态系统是〔▲〕A.森林生态系统B.草原生态系统C.农田生态系统D.城市生态系统2、以下哪组生物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A.蚊子和跳蚤B.细菌和蘑菇C.老鼠和猫头鹰D.绿色植物和菌类植物3、构成一个生态系统的地域范围〔▲〕A.一定比种群的地域大B.一定比群落的地域大C.一定要在1平方千米以上D.可大可小,人为决定4、对于某个特定的自然区域而言,以下概念所包含的内容范围,从大到小为〔▲〕A.群落、生态系统、种群、个体B.生态系统、群落、种群、个体C.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D.生态系统、种群、群落、个体5、以下不能被称作为一个生态系统的是〔▲〕A.一片森林B.一块菜地C.一个湖泊D.一个蜂箱6、一种蝇的幼虫生活在牛的体表,以牛的皮肉为食,可致牛死,牛死后尸体为细菌分解,在生态学上,下面表达中正确的选项是〔▲〕A.牛为生产者B.细菌为消费者C.蝇的幼虫为二级消费者D.牛的尸体为分解者7、从生态系统的成分看,人应属于〔▲〕A.生产者B.消费者C.分解者D.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8、以下各项表达中,不正确的选项是〔▲〕A.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B.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C.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无限度的D.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9、生长着各种动、植物的一片草地,从生态学的角度看,一片草地、草地上各种生物、草地上的蚯蚓可依次称为〔▲〕A.生态系统、种群、群落B.群落、生态系统、种群C.种群、生态系统、群落D.生态系统、群落、种群10、造成大熊猫的野生种群数量不断减少的最直接原因是〔▲〕A.大熊猫的食物--箭竹大量死亡B.人类不合理采伐、开垦,引发环境变化C.全球气候变暖,使熊猫难于生存D.空气污染严重,使熊猫不能生存11、一个生态系统假设能长期维持下去,除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外,不可缺少的是〔▲〕A.所有生物成分B.生产者和消费者C .生产者和分解者D .消费者和分解者 12、以下表示消费者和生产者的关系的是〔 ▲ 〕A .鸟吃虫B .虫吃菜C .细菌分解落叶D .菜吸收水 13、某小岛上,树木茂盛,虫鸣鸟叫,鼠窜蛇爬。
精选2019-2020年华师大版科学七年级下册第5章 生态系统复习特训第六十篇

精选2019-2020年华师大版科学七年级下册第5章生态系统复习特训第六十篇第1题【单选题】要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最有效的方法是( )A、改变环境中的湿度B、减少分解者的数目C、增加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种类和数量D、减少捕食者的数目【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在生态系统的碳循环中,切断下列哪个过程,碳循环就基本停止( )A、工厂等使用煤和石油B、动物的呼吸作用C、微物生态平衡分解作用D、植物的光合作用【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态系统稳定性与该生态系统中生物多样性有关B、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数量越多,自我调节能力越强C、大量使用农药、化肥等不会破坏生态系统稳定性D、人工生态系统生产效率高,稳定性最强【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下列属于生态系统食物网特征的是( )<!--{cke_protected}{C}%3C!%2D%2DE1%2D%2D%3E-->A、一种生物只能被另一种生物捕食B、食物链的环节数是无限的C、一种生物可能属于不同的营养级D、食物网上的生物之间都是捕食关系【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下面关于生态平衡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只有动物在维持生态平衡中起重要作用B、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种类所占比例处于相对稳定状态C、如果食物链或食物网的某一环节出现问题,不会影响整个生态系统D、植物和动物在生态系统中起重要作用,其余的生物对生态系统没有影响【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下图是宁波著名风景胜地—东钱湖,它是浙江第一大淡水湖生态系统。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湖中的细菌和真菌属于分解者B、该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是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C、生活在该湖中的所有鱼构成一个生物群落D、只要有生活污水排入该湖中,就会破坏该生态系统的平衡【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即便是沙漠中的植物,吸收的水也大多通过气孔散失了,散失的方式为( )A、光合作用B、呼吸作用C、蒸腾作用D、吸收作用【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某地大量捕捉青蛙,以至稻田里害虫大量繁殖,水稻减产,生态平衡失调,原因是破坏了生态系统的( )A、生产者B、分解者C、消费者D、食物链【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在生态系统中,碳元素参与物质循环的主要形式( )A、二氧化碳B、碳酸盐C、碳酸D、碳水化合物【答案】:【解析】:第10题【单选题】下列能正确地表示一个生态系统的组成是( )A、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B、食物链和食物网。
精选2019-2020年华师大版科学七年级下册第5章 生态系统1 种群和群落复习特训第四十三篇

精选2019-2020年华师大版科学七年级下册第5章生态系统1 种群和群落复习特训第四十三篇第1题【单选题】在一森林公园内有一群灰喜鹊,是这个森林公园里马尾松的“保护神”,这一群灰喜鹊是一个( )A、种群B、群落C、生态系统D、生物圈【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在自然条件下,群落中种群的个体数量不可能无限增加,这是因为( )A、种群的出生率太低B、种群的死亡率太高C、大量个体经常迁出D、种群的生活资源和空间是有限的【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大多数生物群落在空间上有垂直分层现象,称为群落的垂直结构。
引起森林群落中植物和动物垂直分层现象的主要因素分别是( )A、温度、食物B、温度、光照C、湿度、温度D、光照、食物【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害虫的雄性个体,该害虫的种群密度将明显减少,引起该现象的直接原因是( )A、雌虫生殖能力下降B、种群的性别比例失调C、雌性个体也减少D、种群出生率下降【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我国人口政策经历了从1971年的“一个不少,两个正好,三个多了”,到提倡“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到如今“全面放开二胎”政策的演变过程。
从种群特征的角度分析,与这些政策的制定关系最不密切的是( )A、自然增长率B、性别比例C、年龄结构D、人口密度【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观察酵母菌种群实验中,关于酵母菌的数量和密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培养时间越长,酵母菌的数量和密度越大B、培养时间越长,酵母菌的数量和密度越小C、酵母菌的数量和密度与时间长短、空间大小、食物多少、温度是否适宜、氧气是否充足有关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下列对于同一物种的叙述正确的是( )A、它们的身高应相同B、它们应能相互交配繁殖具有生殖能力的后代C、同一物种可能在生物分类上属于同一个种,也可能不是D、它们一定生活在同一区域中【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群落的空间结构是指( )A、群落的组成成分B、群落中各生物的多少C、群落中各生物的食性D、群落中生物的空间配置状况【答案】:【解析】:第9题【填空题】温州市始终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大力发展绿色旅游经济。
2019-2020学年度初中科学七年级下册第5章 生态系统华师大版复习特训第七十篇

2019-2020学年度初中科学七年级下册第5章生态系统华师大版复习特训第七十
篇
第1题【单选题】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句成语从食物链的角度看,缺少的成分是( )
A、非生物成分
B、生产者
C、消费者
D、分解者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A、a
B、b
C、c
D、d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森林生态系统的种群密度和群落结构一般能够长期处于较稳定的状态
B、草原生态系统的种群密度和群落结构经常会发生剧烈的变化
C、农田生态系统总是朝着对人有益的方向发展
D、整个地球上海洋可以看作是一个巨大的生态系统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亚洲占世界土地面积的29.4%,却占世界人口的58.4%,南美洲占世界土地面积的14.1%,只居住了世界人口的5.6%,这些数据能够比较出( )
A、人口密度
B、人口性别比
C、人口出生率
D、人口死亡率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华师版七年级下册科学 第5章 5.2.1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组成 习题课件

培优探究·拓展练
【点拨】 分解者指的是细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
它们将动植物残体等含有的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 机物,归还到无机环境中,促进了物质的循环。因 此,土壤里的细菌、真菌将果皮、菜叶分解,产生 二氧化碳和水、无机盐,所以找不到了。这些生物 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整合方法·提升练
(2)人工改造后的溪流,水体自净能力大大下降。从生态 系统的结构及生态平衡的知识分析,其本质原因是 _溪__流__生__态__系__统__的__生__物__多__样__性__下__降__,__导__致__生__态__系__统__的____ _自__动__调__节__能__力__减__弱___。
整合方法·提升练
17 以下可以称作生态系统的是( C ) A.一个湖泊中的浮游生物和所有的分解者 B.一个鱼缸中所有金鱼和水草 C.烧杯中的取自池塘的水、泥土和浮游生物 D.一个池塘中的所有水蚤和分解者
整合方法·提升练
【点拨】 一个湖泊中的浮游生物和所有分解者,只包括了
生物部分,没有环境部分,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生 态系统,故A不符合题意。一个鱼缸中的所有金鱼和 水草,只包括了生物部分的部分动物和部分植物, 也没有环境部分,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B 不符合题意;
夯实基础·巩固练
【点拨】 生态系统组成包括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B中
没有非生物成分,所以不能叫生态系统,故选B。
夯实基础·巩固练
9 关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的叙述,错误的是( B ) A.生物成分可划分为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B.生产者最为重要,消费者和分解者可有可无 C.非生物成分对生物成分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D.非生物成分是指生物以外的一切非生命的物质和 能量
5.2生态系统2020-2021学年华东师大版科学七年级下册同步练习

生态系统一、单选题1.永嘉书院景区位于楠溪江中游,景区内植被良好,生活着许多水生、陆生植物和野生动物。
永嘉书院可看作一个()A. 种群B. 群落C. 植物群落D. 生态系统2.下列能构成生态系统的是()A. 池塘中全部的鱼B. 麦田中全部的小麦C. 竹林中的全部的竹叶青蛇D. 沙漠及沙漠上的全部生物3.如图是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简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杂食性的鸟与昆虫之间只有捕食关系B. 能量沿着食物链(网)循环流动C. 该食物网共有5条食物链D. 该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最终来自太阳4.组成一个生态系统必须具有下列哪些成分()A. 生产者与分解者B. 空气、水、阳光、适宜的温度C. 非生物环境与生物D. 生产者、分解者和消费者5.非洲草原中常可见到高三、四公尺的土丘,其实这是白蚁建筑出的蚁冢。
蚁冢内住着几百万只的白蚁家族。
他们大量在草原上收集干草等植物碎屑,带回蚁冢,再将这些碎屑携入蚁冢底部储存。
储存的植物碎屑是培养菌类的原料,菌类长出的菌丝是白蚁的食物。
如此才能养活整个家族的白蚁。
白蚁排泄的物质渗入地底后,又让蚁冢周围的植物长得好。
这些植物养活了更多的有蹄类动物;而丰富的有蹄类动物资源又供应了狮子足够的食物,维持了狮子的存活及族群量。
现在若有一种杀虫剂,只会杀死白蚁,但对植物或其它脊椎动物都没有影响,如果持续使用这种杀虫剂来杀白蚁,对当地生态产生的影响是( )A. 植物碎屑减少B. 植物生长加快C. 植物碎屑分解速度变慢D. 食草动物数量增加6.有“地球之肾”之称的是()A. 森林生态系统B. 湿地生态系统C. 农田生态系统D. 城市生态系统7.下列有关于森林生态系统叙述正确的是()A. 森林生态系统分布在干旱地区B. 森林生态系统被称为“地球之肾”C. 森林生态系统能涵养水源、防风固沙D. 森林生态系统中的典型代表是沼泽8.下列生态系统中自动调节能力最差的是()A. 湿地生态系统B. 草原生态系统C. 城市生态系统D. 淡水生态系统9.小麦田生态系统的主体是()A. 人B. 小麦C. 草D. 虫10.下列哪一种生态系统中人的作用消失,它很快就会退化?()A. 海洋生态系统B. 农田生态系统C. 淡水生态系统D. 森林生态系统11.各生态系统的关系是()A. 各自独立B. 彼此互不相干C. 相互关联D. 某些生态系统有关联12.黄羊、跳鼠等善于奔跑的动物一般都生活在哪种类型的生态系统中()A. 森林生态系统B. 农田生态系统C. 草原生态系统D. 池塘生态系统13.下列关于农田生态系统的一些说法中,正确的是()A. 调节能力强B. 动植物种类繁多C. 以农作物为主D. 调节能力也随人的作用加强而加强14.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描述,错误的是()A. 在一定的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构成的统一整体就是生态系统B. 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是物质循环和能量传递C. 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D. 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是一成不变的15.如图是我国某森林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
华师大版科学七年级下册5-2生态系统1 课后小练

HS版七下§5.2生态系统(1)课后练习姓名1、一片森林中有土壤、水、阳光、空气、还生活着各种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它们共同组成了()A.生活环境B.非生物因素C.生态系统D.生物因素2、下列属于生态系统的是()A.一片树林B.一块农田全部农作物C.池塘中所有的鱼D.一座高山上全部生物3、下列关于生态系统表述正确的是()A.生态系统以人类为中心B.生态系统只由生物组成C.生态系统中只要有动植物和微生物,可以没有非生物的物质D.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或非生物成分会发生变化4、下列有关农田生态系统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农田生态系统是人工生态系统B.农田生态系统的平衡不依赖人C.农田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种类越多,稳定性就越强D.农田生态系统是一种自然生态系统5、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说法,正确的是()A.森林生态系统有“地球之肾”之称B.草原生态系统动植物种类最多C.不同的生态系统之间彼此独立D.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6、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说法正确的是()A. 一片农田中的所有老鼠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B. 生态系统的非生物部分有阳光、空气和水等C. 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海洋生态系统D. 森林生态系统比草原生态系统易遭到破环7、在草原上,夏季雨量充沛时草很茂盛,野兔数量会增加,草多被吃掉,但过一段时间,野兔的数量又会下降,草又多了起来。
这是因为()A.草太少,野兔跑掉了B.草大量减少,野兔被饿死C.生态系统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D.草比原来长得快8、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说法,正确的是()A. 湿地生态系统被称为“绿色水库”B. 森林生态系统有“地球之肾”之称C. 海洋生态系统由海洋生物组成D. 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9、生态系统及稳定性的探究:探究目的:初步学会观察和研究人工生态系统。
实验材料:带瓶塞的透明玻璃瓶、凡士林、金鱼藻、绿萍、虾、螺蛳、细沙、河水、不透光盒子。
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将A、B瓶置于有光条件下,C瓶用不透光的盒子罩住)。
华师大版科学七年级下学期第五章生态系统单元练习B卷

华师大版科学七年级下学期第五章生态系统单元练习B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9题;共9分)1. (1分)一个生态系统无论大小,其组成都包括()A . 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B . 动物和植物C . 所有生物D . 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2. (1分)为了保护南极的生态环境,到南极考察的科学工作者不仅要将塑料等难以降解的垃圾带离南极,还需把粪便等生活垃圾带离南极,这是因为南极()A . 缺少生产者B . 没有消费者C . 分解者很少D . 缺乏必要的生活设施3. (1分)下列示意图中,如果s表示生产者,a表示消费者,e表示分解者,v表示环境,则能正确表示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是()A .B .C .D .4. (1分)下列有关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 . 人体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弧B . 神经元的结构包括轴突和树突两部分C . 幼年时期,脑垂体分泌的生长激素不足会患呆小症D . 植物的向光性生长是由于植物体内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引起的5. (1分)下列选项不能作为下图任何一个框图内两种生物分类依据的是()A . 细胞内是否含DNAB . 细胞内是否有叶绿体C . 体内有无脊椎骨D . 是否有花这一器官6. (1分)被称为是“地球的肾”的生态系统是()A . 草原生态系统B . 淡水生态系统C . 海洋生态系统D . 湿地生态系统7. (1分)下列概念图中一定不正确的是()A .B .C .D .8. (1分)德清“莫干黄芽”为浙江名茶,闻名全国。
茶叶中的咖啡因能使中枢神经系统兴奋。
咖啡因的化学式为C8H10N4O2 ,则关于咖啡因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 . 茶叶树的根向地生长是植物对地球引力刺激作出的反应B . 茶叶树吸收的水分主要参与枝叶的生长和花果的发育C . 茶叶树相邻的叶总是不重叠,增大光照面积是对光合作用的适应D . 咖啡因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49.5%9. (1分)生活在沙漠中的植物,它的叶和根一般具有的特点是()A . 叶小,根系不发达B . 叶大,根系发达C . 叶小,根系发达D . 叶大,根系不发达二、解答题 (共15题;共47分)10. (2分)过氧化钠(Na2O2)和过氧化氢都是供氧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项提升训练
【点拨】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形 成的链状结构叫食物链,图一中共有 4 条食物链,即水稻→昆虫 →鸟,水稻→昆虫→青蛙,水稻→昆虫,水稻→鸟,A 错误;图 中鸟以昆虫为食,鸟和昆虫之间有捕食关系,鸟和昆虫都吃水稻, 即也存在竞争关系,B 错误;图中分解者指的是腐生的细菌、真 菌,C 错误;
(3)图甲中能量的流动是从___水__稻___开始的,它是生态系统成分中 的生产者。
(4)生态系统中的生物都存在一定的关系,图甲中的鸟与青蛙之间 是____竞__争__关系。
专项提升训练
(5)图乙中的___A_____(填字母)代表图甲中的所有动物,它们属于 生态系统成分中的消费者。
(6)由图乙可以看出,组成生物体的物质能够在生物与无__机__环__境__ 之间往返循环。
【答案】A
专项提升训练
5.【中考·梧州】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简图,下列叙述 正确的是( ) A.该食物网中共有 5 条食物链 B.最长的食物链是草→食草昆虫→青蛙→蛇 C.该食物网中的每一种生物都只位于一条食物链上 D.如果蛇遭大量捕杀,则短时间内青蛙的数量会增多
专项提升训练
【点拨】图中共有 4 条食物链:草→鼠→鹰、草→鼠→蛇→鹰、 草→食草昆虫→青蛙→蛇→鹰、草→兔→鹰,A 错误;根据选项 A 的解答可知:其中最长的食物链是:草→食草昆虫→青蛙→蛇 →鹰,B 错误;有些生物可以捕食多种生物,可以位于多条食物 链上,C 错误;如果蛇被大量捕杀,那么短时间内,青蛙会因天 敌数量减少而数量增加,D 正确。
华师版 七年级下
第五章 生态系统
专项提升训练(五) 生态系统
专项提升训练
1.【中考·黑龙江】“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这一食物链可以 准确地表示为( ) A.虾米→小鱼→大鱼 B.大鱼→小鱼→虾米 C.阳光→虾米→小鱼→大鱼 D.植物→虾米→小鱼一大鱼
专项提升训练
【点拨】生态系统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生物部分包括 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 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食物链。“大鱼吃小鱼,小鱼吃 虾米,”正反映了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的吃与被吃的关系, 与此有关的一条食物链:植物→虾米→小鱼→大鱼。
列问题:
(1)图甲中的青蛙同时处于___2_____条食物链中,请写出该食物网 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水__稻__→__植__食__性__昆__虫__→__肉__食__性__昆__虫__→__青__蛙__→_。蛇
专项提升训练
(2)生态系统中的阳光、空气、水等因素是影响图甲中生物生存的 __非__生__物__因素。
【答案】D
专项提升训练
2.【中考·南充】如图为某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间的关系图,你 认为说法错误的是( ) A.图中只有 3 条食物链 B.在不同的食物链中,鹰的营养等级不同 C.若该生态系统受到某重金属污染,则图中蛇体内的污染 物含量最高 D.在该生态系统中,草是生产者,细菌、真菌是分解者
专项提升训练
专项提升训练
【点拨】食物链的起点是生产者,即绿色植物开始,A 错误;位 于食物链第 2 个环节的生物通常是植食性动物,B 正确;生态系 统的稳定性与生物的种类和数量有关,食物链遭到破坏可能危及 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C 错误;食物链是指一定区域内各种生 物之间由于食物关系所形成的联系,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 的两个营养结构,能量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D 错误。
专项提升训练
11.【中考·广安】在一成熟生态系统中,四种生物构成了一条稳 定的食物链:甲→乙→丙→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生态系统能量的源头是太阳能 B.该食物链中,甲是生产者,乙是次级消费者,丁属于第四 营养级 C.因为某种原因导致丁灭绝,丙的数量是先增加再减少 D.若该生态系统被农药污染,则丁体内的农药浓度最高
【点拨】若此生态系统表示草原生态系统,人类过度放牧、毁草 种地,就会破坏生态平衡。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专项提升训练
(5)某探究性小组制作了一个密封的模拟生态系统装置,放在一定
环境中(如图 2 所示),则小鱼生存时间最长的是__C__瓶____。
【点拨】由图可知:A 瓶与 B 瓶对照,变量是水藻,C 比 B 多 了非生物因素河泥,它们为生物提供能量、营养和生存空间。D 瓶在黑暗环境中,水藻不能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小鱼和水藻 只能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氧气,释放二氧化碳,密闭的 D 瓶里面 的氧气是有限的,所以该瓶内的氧气是被耗尽最早的,瓶中生物 的生存时间最短。由于小鱼呼吸排出的二氧化碳是水藻光合作用 的原料,而光合作用产生的氧,除了满足水藻自己呼吸的需要外, 还供给小鱼呼吸,因此 C 瓶中生物的生存时间最长。
专项提升训练
在生态系统中,有害物质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 其浓度随着消费者级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该食物网中,鹰的营 养级别最高,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最多,C 错误;该生态系统中, 草是绿色植物,属于生产者,细菌、真菌能够分解动、植物遗体、 遗物中的有机物,属于分解者,D 正确。
【答案】C
专项提升训练
丁属于第四营养级,B 错误;丁以丙为食,若丁灭绝,丙会因失 去天敌而数量先增加,后因食物缺乏,数量再减少,C 正确;污 染物会沿着食物链积累,在食物链甲→乙→丙→丁中,丁位于最 高营养级,因此该生态系统被农药污染,则丁体内的农药浓度最 高,D 正确。 【答案】B
专项提升训练
12.【中考·东营】如图依次表示 4 个不同生态系统的有关数据或 关系。①表示各营养级重金属富集后的积累量,②表示各营 养级有机物含量,③表示生态系统各成分间的关系,④表示 能量金字塔。以下据图所绘的食物链,正确的是( ) A.图①:丙→甲→乙→丁 B.图②:丙→乙→甲→丁 C.图③:丁→甲→乙→丙 D.图④:戊→乙→丙→甲→丁
专项提升训练
3.【中考·连云港】食物链是指一定区域内各种生物之间由于食 物关系所形成的联系。有关食物链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都是由藻类、苔藓等低等植物开始的 B.位于食物链第 2 个环节的生物通常是植食性动物 C.食物链遭到破坏不可能危及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 D.食物链只表示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与能量流动无关
【点拨】食物链以生产者开始,以最高营养级结束;食物链中的 箭头由被捕食者指向捕食者。由图可知,图中的食物网中的三条 食物链分别是:草→兔→鹰、草→鼠→鹰、草→鼠→蛇→鹰,A 正确;在食物链:草→鼠→鹰中,鹰是第三营养级,在草→鼠→ 蛇→鹰中,鹰是第四营养级,所以在不同的食物链中,鹰的营养 等级不同,B 正确;
专项提升训练
7.【中考·广东】青藏高原的某自然保护区是高海拔地区生物多 样性丰富的生态系统。高原鼠兔是保护区内的重要物种,题 图是与其有关的食物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食物网中包含高原鼠兔的食物链共有 3 条 B.太阳能是图中所有生物生命活动能量的根本来源 C.重金属污染物在该食物网中草的体内积累最多 D.该生态系统内各种生物数量和所占比例不变
专项提升训练
鹰的营养级最高,因此它体内的有毒物质积累最多,C 错误;在 这个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总量维持在相对稳 定的状态叫做生态平衡,说明生态系统有一定自动调节能力,并 不是各种生物数量和所占比例不变,D 错误。
【答案】B
专项提升训练
8.【中考·邵阳】如图表示某农田生态系统中各生物之间的关系 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图中共有 5 条食物链 B.昆虫与鸟之间只存在捕食关系 C.图中分解者指的是真菌 D.图中含能量最多的生物是水稻
专项提升训练
【点拨】该食物网中包含高原鼠兔的食物链共有 4 条:草→高原 鼠兔→鹰、草→昆虫→高原鼠兔→鹰、草→高原鼠兔→鼬→鹰、 草→昆虫→高原鼠兔→鼬→鹰,A 错误;太阳能是图中所有生物 生命活动能量的根本来源,B 正确;重金属污染物在生物体内难 以分解和排出,所以会随着营养级的升高而不断积累,被危害最 大的是这一食物链的最高级消费者,在食物链中,
专项提升训练
【点拨】在生态系统中只有绿色植物才能进行光合作用固定太阳 能。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 并储存能量,同时释放出氧气,有机物中储存着来自阳光的能量。 所以此生态系统能量的源头是太阳能,A 正确;食物链的正确写 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等,因此在食物链甲→ 乙→丙→丁中,甲是生产者,乙是初级消费者,
【答案】B
专项提升训练
4.【中考·海南】“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描述了捕食关系,但不
构成食物链,根本原因是( )
A.无生产者
B.无分解者
C.无能量流动
D.无物质循环
专项提升训练
【点拨】食物链书写的原则是:食物链中只包含生产者和消费者, 不包括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以生产者开始,以最高营养 级结束;食物链中的箭头由被捕食者指向捕食者,“螳螂捕蝉, 黄雀在后”描述了动物之间的捕食关系,缺少绿色植物(即生产者), 不构成食物链。
专项提升训练
水稻是绿色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为消费者和分解 者提供有机物和能量,在生态系统中只有绿色植物才能进行光合 作用固定太阳能,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有机物中 储存着来自阳光的能量,因此,图中含能量最多的生物是水稻, D 正确。
【答案】D
专项提升训练
9.【中考·抚顺】下面图甲表示某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构成的食 物网,图乙表示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
专项提升训练
(3)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从草通过光__合__作__用__固定太阳能开始。
【点拨】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是从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固 定太阳能开始,能量随着物质通过食物链依次传递,其特点是单 向的、不循环的,并且是逐级递减的。
专项提升训练
(4)在草原上,生物的种类和数量一般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 由于人类过度放牧、毁草种地,就会破坏生态平衡。这说明 生态系统的_自__动__调__节_能力是有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