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阳初教育思想及对当今成人教育的启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6年3月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Mar.2006第8卷第1期Jour nal of Adult Education of H ebei U niversity Vol 18NO 11

收稿日期:2005210220

作者简介:张宛(1981)),女,河北石家庄人,河北大学教育学院2003级硕士研究生。

晏阳初教育思想及对当今成人教育的启示

张 宛

(河北大学 教育学院,河北 保定 071002)

摘 要:晏阳初教育思想是20世纪20至30年代中国/平民教育0思潮中颇具影响的思想之一。本文从其思想根

基、思想主体和系统化的教育观等几个方面解析了晏阳初教育思想的价值,并分析了这一思想对当今我国

成人教育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晏阳初;平民教育;成人教育中图分类号:G724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6471(2006)0120029202 晏阳初(1893)1990)是现代中国及世界平民教育运动的倡导者和实践家,也是乡村建设运动的主要倡导者。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晏阳初放弃了优裕的城市生活,走入农村,在十分艰苦的条件下,推广平民教育,在河北定县开展改造农村的实验研究,在改造农村社会的实践中,构建完善自己的平民教育理论。在新的世纪里,进一步探讨和深入研究晏阳初的教育思想,对于我国的成人教育事业的发展将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晏阳初教育思想的解析

(一)晏阳初教育思想的根基)))民本教育思想的光辉晏阳初幼年入塾习读5四书6,深受儒家政治思想的影响,认为若要治国安邦,必要爱民、教民、富民、重民、强民。同时,他又是一个基督徒,少年时曾离家入西学堂求学,基督教的/博爱和平、舍身救人、造福人类0

的教训在他心灵上留下了烙印。[1]

由于接受这样/中西合璧0的教育,晏阳初将他所受的儒家民本思想教育与基督教教育的博爱精神及西方民主宪政思想熔于一炉,从而赋予/民为邦本,本固邦宁0这一古训以新的时代内涵。在当时中国社会人民生活困苦、精神愚昧的情境下,如何才能/固本0?晏阳初认为,民为邦本,/国家之盛衰,以平民之知识为断0。判断一个共和国的基础是否稳固,国民是否读书识字是一个相当重要的标准。由此,他提出/除文盲,作新民0的平民教育宗旨。

作为有/社会的良心0的知识分子,晏阳初的思路是希望通过/平民教育加乡村改造0,实现/除文盲、作新民0的目的,以挽救国家和民族的危亡。晏阳初能够把视野投向平民,投向社会的底层)))农村,关心农民的愚弱和疾苦,并将自己真正/农民化0以/化农民0,都表明了他观念中深刻的民本思想。

(二)晏阳初教育思想的主体)))/四大教育0的提出

晏阳初留学归国后,对全国19个省市进行了为期一

年多的考察访问,在实地考察的基础上,他将中国的/社会病0概括为愚、弱、穷、私四项。为达到/除文盲,作新民0的教育目的,针对旧中国农村存在的四大病症,晏阳初从自己的教育救国理想出发,开列了独具特色的教育处方:

1.文艺教育。四大教育之中,文艺教育包括文字教育与艺术教育,它是攻/愚0的利器,目的是要发扬/脑矿0中的/知识力0。它是平民求获知识的有效工具,为他们更多地了解自然环境和社会生活提供了可能。文艺教育丰富了人们的精神世界,使人们感受到知识和信息的力量,并将这种力量投入到对自然和社会的改造中去。

2.卫生教育。卫生教育目的在于防病治病,培养/健康力0,是攻/弱0的良方。/普及卫生知识,训练卫生习惯,用公共的力量谋公共的卫生,以提高其健康生

活,使人人成为强健的国民0。[2](P92)

晏阳初主张将卫生教育与创建乡村医药卫生保健制度相结合,从个人知识和社区服务的双层面为平民的健康提供可能的帮助。

3.生计教育。生计教育和公民教育是从生产和社会生活的层面着手提高平民的生活品质的教育。生计教育要开发/生产力0,是攻/穷0、治/穷0的法宝,其目的在于/普及科学的知识技术,改善其生计组织,以提高其经济生活0,[2](P38)促使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

4.公民教育。公民教育是攻/私0的利器,要轰开自私自利的壁垒,以培养人民的团结力。/养成平民的公共心与合作精神,从根本上训练其团结力以提高其道德生

活与团体生活0。[2](P38)

为生计教育而组织建立的自助社、合作社等经济组织,也被公民教育用来训练平民互助合作的品质,成为一种重要的公民教育形式。

晏阳初认为,/四大教育是连锁结合,分工合作的工作,互相关连,互为网络0,[2](P67)这些关于教育内容的主张,与学校式、社会式、家庭式综合并举的三大方式相结合,充分体现了平民教育服务农民生活现实、全面提高农

民生活品质的追求,晏阳初对于农民生活的全面而深切的关怀也体现于此。

(三)晏阳初教育思想的系统化)))/大乡村教育观0的建构

在定县农村的平民教育实验活动中,晏阳初认识到/仅教农民认识文字,取得求获知识的工具的机会,对农民是没有直接效用的,,非同时谋整个的建设不可,不谋建设的教育,是会落空的,是无补于目前中国农村社会的0。[2](P89)于是,晏阳初带领平教会同仁,把指导平民增加生产,改善生活,列为平民教育的重要内容。这样平民教育就由单纯的扫除文盲发展到了系统化的乡村建设。这也是晏阳初平民教育思想的一次重大转变,标志着他/大乡村教育观0的形成。

由此,/乡村教育0先驱们开始打破中国教育的超然、闲适、远离社会的局面,极具功利性地走出封建士大夫的象牙之塔,与时代、社会、政治紧密相连。[3]这对于中国教育观念的变革有着非同小可的意义。/大乡村教育观0是对中国传统的狭隘的教育观念的反叛,它把教育寓于广阔的社会视野之中,打破了从前教育的狭窄场域,改变了教育游离于社会生活(尤其是经济生活)之外的传统局面。晏阳初的乡村改造目标,就是为了实现政治、经济、教育、卫生、自卫、礼俗建设的整体进步,达到复兴国家、振兴民族之目的。

二、晏阳初教育思想对于当今我国成人教育的启示

(一)直指生活,创办成人需要的教育

晏阳初认为平民教育运动的目标就是要在生活的基础上,谋全民生活的基本建设。他主张在/除文盲,作新民0的目标下,开展四大教育,围绕生活开展教育活动,从而达到真正改造中国人民生活的目的。

20世纪60年代风靡全球的终身教育理念认为:受教育不再是某一年龄阶段的特殊活动,学习是人适应生活的基本手段。教育就应当在每个人需要的时候,以最好的方式提供必要的知识和技能。这恰恰与晏阳初的教育思想和实践相吻合。即从晏阳初的教育思想中,我们已不难看出终身教育思想的端倪。

当今学习型社会的到来,要求终身教育的教学应当最大程度满足人们的个性需求,这就要求教育内容和形式的灵活多样:教育内容要紧密围绕生活,力求解决人们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在教育形式上,既要重视开展学历教育,更要注重各种非学历教育,积极开展实用的技术培训,切实提高人民生产和生活技能,提升人民的生存质量。

(二)重视德育,建设高素质的公民社会

晏阳初在5平民教育概论6一文中指出,平民教育的目的是教人做人,具体来说,就是教人做具有知识力、生产力和公共心的人。所谓/公共心0即社会公德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晏阳初的四大教育中,/公民教育0的目的就在于从根本上训练平民的/团结力0,培养他们的道德素质、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当今社会科技飞速发展,专业领域分化日益细密,越来越多的工作必须通过团队间的合作才能够完成,这就使得人与人之间的协同合作变得非常重要。与其专业技术能力相比,从业人员的人格、操守甚至成为求职选拔中更为重要的考评内容。

晏阳初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对于公民道德教育的阐释和强调,在当今时代仍然具有重大的实际意义。那就是对于公民道德素质的培养,也应当而且必须纳入当今社会成人教育的体系。成人教育不能被狭窄地视为成人职业教育或技术教育,成人道德培养和人格塑造也是当今成人教育不容忽视的主题。公民道德水平的提高、社会责任感的养成,也是当今我国营造和谐社会的前提条件之一。成人教育对此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

(三)立足国情,坚持走探索、创新之路

晏阳初的教育思想和实践既不是仿古的中国传统式教育,也不是仿欧的西洋式教育,而是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创建的适合广大农民需要的平民教育,是/实践地改造民族生活的教育0。[1](P131)他在构建自己的理论体系时,提出了/三化0原则)))基础化、简单化和经济化)))这都是适合中国国情的设计原则。由此看来,晏阳初是一位有独创精神的教育家。不论是中国农村社会愚、弱、穷、私四大病症的发现,还是四大教育、三大方式的教育模式的提出,都体现着明显的中国乡土特色。晏阳初是要实事求是地立足当时中国农村社会的现实状况,带领农民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教育富强乡村的道路。直到今天,晏阳初当年的/定县实验0仍是我们认识、解决/三农0问题值得借鉴的宝贵资源;而他一生致力于平民教育、献身乡村建设的精神,更是当下十分稀缺、需要我们勉力继承和弘扬的精神遗产。

参考文献:

[1]张彬,李更生.中国农村教育改革先声)))对20世

纪30年代乡村教育运动的再认识[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2(5).

[2]晏阳初文集[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0.

[3]苗春德.论20世纪上半叶/乡村教育0运动的基本

特点[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

[4]马秋帆,熊明安.晏阳初教育论著选[M].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

[5]姜荣耀.试论晏阳初平民教育思想的特点[J].四川

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1).

[6]张夫伟.晏阳初平民教育思想及其启示[J].中国成

人教育,2002(1).

[7]纪望平.学习型社会中成人教育的光荣使命[J].中

国成人教育,2004(7).

30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