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晏阳初平民教育思想有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晏阳初平民教育有感

晏阳初是一位“理论的巨人”,同时亦是“行动的巨人”。他把一生都奉献给了自己热爱的教育事业。我们从他的思想和行动中,看到了崇高的、无私的教育精神。现在对其思想研究,对于整个中华民族的教育而言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姜荣耀将晏阳初的教育思想简单的归纳为:“一大发现——脑矿;两大发明——‘平民教育’和‘乡村建设理论’;三大方式——学校式、社会式、家庭式;四大教育——文艺、生计、卫生、公民教育;五个结合——与实际生活、理论与实际、科学与农村实际、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个人与集体相结合。”

晏阳初的平民教育思想源于一战时的华工的受教育状况,几经演变,成熟于“定县实验”时期。“定县实验”的目的是为改变整个中国农民“愚、贫、弱、私”四种状态而建立的初级模型,晏阳初希望通过这样的试验建立模型,从而推广至中华大地,以达到治愈平民的四种弊病。它同时也是平民教育理念的具体实施行为,是不得不做的教育施救行为。这个观念过分夸大教育的功能,但却在特殊的时代背景下收到成效。

平民教育针对中国自身的特点,以“民为邦本,本固邦宁”为基本观点,通过“除文盲”而达到“做新民”的目的,从而实现“教育救国”、“教育兴国”。从当时的时代背景下,“教育救亡”多倾向于“政治性”的“国家救亡”运动。这样的方式却又称不上改革或变革,仅仅只是教育形式的一种改良运动。如果不继续深化研究,去实践、去检验,最终将会面临思想枯竭。在公立教育和其它教育形式的共同努力下,教育基础性成果取得较好的成绩,但中国是世界人口大国,农民占全国人口总数的85%,“除文盲”应当成为一项连续性工作。陶行知曾提出培养乡村教师的模式,通过个体对群体的教育而达到“脱盲”的目的。晏阳初比较重视现实的情况,他是从切身的调查研究中发明出“平民教育”和“乡村建设理论”的,但实践的结果表明,对于集体同一性教育、疗治是一项巨大的工程,持续时间较长,“从定县的变化,我看到了中国的前途和希望。中国农村建设工作做

得实在是好,变化出人意料,比较起来,我当年搞的只不过是一种方法的研究,要真正改变广大农村的面貌,还得有现在这个制度。”可以准确地说,农村变化来自平民教育的影响。

“衣食足而知荣辱”,教育的保障性所带来的个人诉求必然反映到精神需要上。晏阳初曾说:“吾辈羞视三万万以上的同胞,在二十世纪的文明世界统而为文盲,吾辈恐惧四万万的大民族,不能生存于智识竞争的世界”,“更羞见有五千余年的历史,自尊为神明贵胄黄帝的子孙,对于二十世纪的文化无所贡献”。他这种与民共荣辱的精神,引导他孜孜不倦地致力于平民的“精神解放”。正如孙孔懿所说的“其宗旨是彻底解放平民,使平民能够享受天赋人权,享受人类进步的文明成果。”“精神解放”不仅是作为教育任务而对教育家提出的要求,同时也作为个人对教育的精神需求而存在。“中国数千年的封建教育基本属于培养统治人才的精英教育”,精英教育只满足少数人的精神需求,抱着“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晏阳初必然会以个体的精神需求来完成对集体的精神解放,即完成个人对教育的精神需求。

孔子曾讲:“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为己”之学强调自我实现、自我完善。“为人”之学,更多的是作为“人前”之学,平民教育思想是讲求实用的教育思想,其在完成“自我实现”与“自我超越”的早期是属于“为人”之学,但其最终目的是“为人”。即是个人与集体的自我实现,从而完成个人对教育的自我实现的需求。

总而言之,晏阳初的四大教育和三大方式对我们新时代的教育者应该是个很大的启发,我个人觉得教育绝不应该仅仅局限于学校式教育,我们更应该重视家庭式教育。如何与时俱进地赋予“平民教育”新的思想和理念并将之发扬光大是我们当下应该思考的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